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論文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誤區(qū)與對策及其展望

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論文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誤區(qū)與對策及其展望

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論文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誤區(qū)與對策及其展望

摘要: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推廣實踐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是一種教學工具,其應用于輔助教學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而CAI課件的演示僅僅是一個方面;由于教學課件固有的某些缺陷,使很多課件不能滿足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需要;計算機和教師究竟誰處于核心位置?本文在探討以上問題的同時,對CAI的新思維方式——積件做出展望,并簡要地闡述了開發(fā)積件的軟件以及如何組合這些積件。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課件 積件 網(wǎng)頁

前言:隨著計算機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簡稱CAI)走入尋常課堂已成歷史的必然,隨之而來的一場由現(xiàn)代教育技術引發(fā)的教育的革命已迫在眉睫??梢哉f,多媒體是今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對于我們這些新世紀的青年教師來說,了解和掌握CAI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眾多學校在CAI方面進行了非常可貴的嘗試和研究,也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和成果。但不得不承認,我們的CAI還處在相當幼稚的初級階段,在不少方面還存在著問題或者說是走進了誤區(qū)。下面就針對這點來談談自己在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CAI的誤區(qū)及對策

誤區(qū)一、為計算機輔助教學而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很多老師在實踐中已經(jīng)意識到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強大功能和優(yōu)勢,也知道它必將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前段時間,我縣的幾所中學都開展了計算機多媒體公開課活動。很多聽課老師(包括教研室的幾位教研員)的第一感就是:所謂計算機輔助教學不過是用計算機代替教師的傳統(tǒng)板書罷了(尤其是語文課),反而讓教學失去應有的靈活性。因為大多老師是用一個課件貫穿整堂課的教學,一旦原先的教學設計出現(xiàn)意外,就亂了陣腳,束手無策了。當然,這與老師們對課件的制作水準,以及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解有關。我們并不是給這些有上進心的勇于探索的老師潑冷水,但有的老師事先明知道采用課件后教學質量并沒有明顯的提高,卻有意無意地把它作為一種門面來裝飾,認為有了幾堂多媒體公開課就代表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證明了自己的水平。這實際上是對計算機輔助教學乃至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生硬理解。為了CAICAI,有時所謂的多媒體課的效果反而不如普通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效果好。這種脫離教學實際的“多媒體”是沒有生命力的。

對策:

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是用來支持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突破重點難點,主要用來解決一些傳統(tǒng)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實際問題。既然傳統(tǒng)教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我們就應首先從這方面入手,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解決這些局限,這樣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才能體現(xiàn)出來。例如:在小學自然、中學理化方面有關物體運動(分子運動、天體運動等)、物體結構(動植物結構、分子結構等),傳統(tǒng)教學因為缺乏直觀性,很難演示,而使用計算機展示教師精心制作的帶動畫的課件,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我們不得不強調:計算機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與地位也是工具,和教科書、投影、幻燈、掛圖等一樣,具有提高教學效果、擴大教學范圍和延伸教師功能的作用。它與其它工具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我們教師不應只滿足于將它作為一種“新鮮事物”,而應該明白,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像黑板粉筆一樣,是自己的一種教學工具,要讓大家深刻理解它的強大功能,再從本學科的角度出發(fā),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來輔助自己的教學。這里強調的是一個融入課堂的問題,是一個將學科教學和計算機的使用整合在一起了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應首先轉換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思路,進行富有成效的實踐以積累經(jīng)驗。教學中選用的輔助媒體必須是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勢媒體,課堂教學能夠很好處理的,就沒有必要非得使用媒體。同時,選用的媒體又要具有推廣性,盡量簡化使用條件,使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使用,會使用。

誤區(qū)二、CAI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就是計算機輔助教學

CAI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就是計算機輔助教學”,這已成了大多數(shù)人的思維定勢。按照這一理論推斷,CAI課件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唯一要素,CAI課件數(shù)量的多少、質量的好壞,決定著計算機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很多一線的教師在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活動時也經(jīng)常抱怨CAI課件的缺乏阻礙了計算機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這一認識是有失偏頗和錯誤的。這種狹隘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觀已不能適應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飛速發(fā)展。我們大多數(shù)教師也沒有充分認識到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的工具作用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豐富內涵,從而大大縮小了計算機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空間。

對策:

CAI是指用計算機幫助或代替教師執(zhí)行部分教學任務,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提供技能訓練,直接為學生服務。用于執(zhí)行教學任務的計算機程序稱為教學軟件或課程軟件,簡稱為課件。計算機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和教科書、投影、幻燈、掛圖等一樣,具有提高教學效果、擴大教學范圍和延伸教師功能的作用。而計算機和其它工具相比,又具有許多無法比擬的特性,因此,它所發(fā)揮的功效也大得多。而很多老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僅僅把它當作演示CAI課件的工具。

如果我們從使用工具的意義上理解計算機輔助教學,不難發(fā)現(xiàn),計算機應用于輔助教學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而CAI課件的演示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方面。作文課上利用WPS2000寫作文,修改作文;利用語音朗讀軟件幫助學生糾正普通話和英語語音;音樂課利用利用Midi軟件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用“金山詞霸”查字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圖片、音像資料的展示;互聯(lián)網(wǎng)上教育教學信息的收集;制作網(wǎng)站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等,都是計算機在輔助教學中的靈活運用。我們可以把計算機應用其它學科教學的所有活動都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范疇。認識到這一點,并把這些豐富多彩的輔助教學形式應用于課堂教學,會極大的豐富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內涵。對計算機輔助教學靈活形式和豐富內涵地再認識,會極大地開闊我們的視野。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天地竟如此廣闊。

誤區(qū)三、用課件代替學生的思維與操作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CAI課件(包括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過來的一些獲獎課件),無非是側重于教會學生知識,把教材內容中抽象的化為形象的,理性的化為感性的,主要呈現(xiàn)那些原本需要教師講解、學生思考的東西,甚至包括要求學生動手操作的實驗。不少課件充當?shù)闹皇请娮訄D書的角色,主要目的是通過“圖文并茂”幫助理解知識。這跟素質教育思想是大相徑庭的。課件應當符合啟發(fā)性原則,在努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充分顧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動腦動手,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而不能越俎代庖,成為“應試教育”的現(xiàn)代化手段。

對策:

實踐證明,由于教學課件固有的某些缺陷,使很多課件不能滿足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需要。而造成CAI應用處于困境的重要原因,在于課件這種形式背后所反映出來的人們對CAI的理解:教師事先把自己的思想以軟件的形式固化,形成課件——它幾乎包含了老師能想到的和能表達出來的有關教學的所有內容。教師通過課件來表達其教學意圖,教學過程表達為:“教師→課件→學生”。很明顯,這種過程割裂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反映出人們過分夸大計算機的作用,而降低教師在教學系統(tǒng)中作用的傾向。

計算機輔助教學強調的是計算機在教學中的輔助功能,處于主導地位的仍是教師,因此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整個教學中的能動作用才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核心思想。作為一種教學媒體,計算機與其它教學媒體(如黑板、投影儀、電視機)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作為一種工具,首先應具有易用性和可選性。計算機和教師究竟誰處于核心位置?答案誰都應該清楚。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過程,但如果說計算機能代替教師完成知識的傳授就大錯特錯了。任何教育工具都只能作為知識的載體,而知識的傳承只能由人來完成。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CAI就無從發(fā)展,甚至可能被扼殺,CAI的生命力在于能延伸教師表達能力,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也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才是CAI的發(fā)展方向。

誤區(qū)四、片面追求“花俏的技術含量”

杭州一重點小學舉行了CAI課件比賽,一等獎的獲得者竟是一個很簡單的數(shù)學課件。面對大家疑惑的目光,專家們的回答應值得我們深思:那些花俏的課件表面看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實際上說明了制作者不懂心理學規(guī)律,因為它們只會分散學生的注意,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鼠標的形狀何必要用圣誕老人的鞋子,或是蠕蠕而動的小蜜蜂?

許多教師希望多媒體課件“好玩”一點,“花”一點,“檔次”高一點,特別是用于公開教學或評優(yōu)活動,不惜工本聘請專業(yè)人員進行制作,大量的三維動畫使一個課件動則數(shù)十兆(不利于交流傳播),畫面背景復雜,按鈕繁多,一會兒小鳥飛過,一會兒火車轟響,令人目不暇接。似乎不用3DMAX,不用Animator,不用Photoshop……沒有眾多動畫,沒有美妙音響,就算不得優(yōu)秀課件。而那些僅僅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簡單的課件,常常會遭人嗤之以鼻。我們絕不否定“技術含量”,更不是說課件的制作不追求外觀精美,但堅決反對不顧經(jīng)濟適用原則和實際效果片面追求“技術含量”。能用實物演示的,何必煞費苦心制成三維動畫?“花”、“好玩”,面對眾多按鈕,一般教師的手忙腳亂暫且不提,學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卻實在不應該。從另一個角度試想一下,一些老師用幾十小時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準備一節(jié)多媒體公開課,對于這一課來說,可能是十分成功。但這段準備時間的工作,會帶來很多消極影響:我們是在教學還是編制軟件?每節(jié)課都要花這么多時間,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普及嗎?

對策:

課件的設計過程應決定于課件設計的指導思想。課件的設計過程不僅影響到課件的設計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課件設計方法和設計過程影響到課件的設計質量。課件設計從計劃開始,首先應明確課件設計的目的,它可以是以研究為目的,也可以是以教學為目的。對教師來說,主要應用于后者。用于教學目的的課件應明確以下幾點:

1、課件的教學內容和性質。2、課件的使用特性。3、在教學中的地位

課件設計應解決課件中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設計的問題。包括課件中每一幅框面上所呈現(xiàn)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及其控制。課件在使用前,還應對它進行全面的測試。如對教學信息的呈現(xiàn)功能、對教學過程的控制功能、總體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完成的情況等。課件的開發(fā)過程是反復循環(huán)的過程,只有對課件各個方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才能使課件逐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誰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課件均適合我們的學生。那么,究竟什么課件合適呢?以下是著名評估組織MicoSIFTCAI課件的評價標準。

①課件內容:內容精確;有教育價值。

②教學質量:目標確定良好;內容清晰。邏輯合理;對學生來說難度適當;多媒體運用適當;課件能有效地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對學生的回答反饋有效;教學符合學生過去的經(jīng)驗;學習在一定范圍內有普遍性。

③技術質量:補充材料有效且便于理解;便于師生操作;課件能充分發(fā)揮計算機效能;課件使用可靠。

從以上標準可以看出,CAI課件的評價重點是它的教學質量。我們在選用課件、制作課件時一定要切實了解該課件是否符合我們的學生,是否確實能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每一個教師都必須明白:如果使用該課件后教學質量沒有明顯的提高,那么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只能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得不償失。

二、CAI的展望

許多嘗試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教師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同樣的問題:從市場購買的教學軟件不但會造成經(jīng)濟上負擔,而且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無法完全滿足我們的需要;自己編制課件又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至于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處于一種兩難的境地。的確,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而這是由于目前課件資源不能共享造成的。實際上,課件應該強化使用,弱化編制,以有選擇的使用為主。并不是每堂課都要從完整的獨立課件,也并不是每堂課都要從頭到尾使用多媒體。有時候,一堂課穿插幾幅圖片,一段動畫就能很好地解決了本課的問題。例如:“洪恩軟件”設計的《雨中登泰山》(高一語文),僅76K。它運用Flash的拖曳影片效果,要求學生將泰山的景點放到泰山旅游圖中,全部放置正確后,就顯示“祝賀你成功地登上了泰山”,很有創(chuàng)意。這個課件經(jīng)我推薦,在高中的多媒體示范課中使用,評價很好。

然而,我們很愉快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好多一線的老師重視這一問題,并嘗試去改變這種兩難的局面。他們提出應該讓課件去適應教師,而不是教師去適應課件,只要善于利用共享資源,必能事半功倍。所謂的共享資源,主要是指市場上出售的各種素材光盤(含有各種圖片、動畫、聲音的素材光盤、VCD、CD片等),因特網(wǎng)上浩如煙海的資源,一些商家開發(fā)的CAI產品(比如K12推出的教學資源庫),以及自制的課件。有了這些資源,制作者就不必冥思苦想、廢寢忘食地作無謂的“犧牲”,有的可以直接“拿來”,有的可以用Hypersnap、Hypercam(一種動態(tài)抓屏軟件)、超級解霸等軟件截取,對已完成的自制課件,分門別類妥善管理。(源程序可是非常寶貴的共享資源?。┻@樣,制作課件便不是多么麻煩的事了。其實,這些建議就是CAI的新思維方式——積件。

積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jù)教學需要自己組合運用多媒體教學信息資源的教學軟件系統(tǒng)。學校計算機輔助教學從課件思想走向積件思想,標志著人們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試想一下,如果有這么一個分類清楚的積件庫(素材庫和微教學單元庫),我們制作課件,只要找到相應的資料,然后,在自己的教學中借用FrontPage,PowerPointAuthor ware去組合運用,CAI將是多么輕松、愜意的事??!只有這樣才標志著計算機已經(jīng)真正普及于教育,CAI就能真正代替了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上У氖牵壳斑m合我國學校課堂教學使用的積件類教學軟件幾乎是空白。這說明積件的理論研究走在積件實踐的前面,我們有必要用積件實踐來豐富和完善積件理論。在這里我不能花費筆墨去談如何開發(fā)積件,只能說說開發(fā)積件可以使用的軟件,以及如何組合這些積件。

積件的開發(fā)軟件很多,教師可以選用自己操作比較熟練的軟件來開發(fā)積件。比如動畫類的可以用Flash,影片類的用Premiere,聲音處理推薦用Gold ware,圖片處理簡單的用Fireworks,復雜的用 Photoshop,三維立體的有3DMAX。

積件組合平臺也有很多,簡單的就用PowerPoint,難度較大的用Author ware。不過,我認為使用網(wǎng)頁開發(fā)工具效果最好。如FrontPage2000Macromedia Dream weaver 3等。我曾嘗試著用Macromedia Dream weaver 3導入Flash影片,制作了初中自然第一冊的《血液循環(huán)》的課件。由附近一中學老師試用(我校還沒有配備多媒體教室),反映很好。

使用網(wǎng)頁開發(fā)工具制作課件的好處很多。1、功能強大??梢院敛豢鋸埖卣f,目前市場上和課堂上所有課件的效果,幾乎都可以運用網(wǎng)頁開發(fā)工具將其模仿出來。使用FrontPage動態(tài)效果和Dream weaver的“時間軸”、“行為”等強大的功能,無需Flash也足以完成絕大多數(shù)的動畫效果。且網(wǎng)頁支持Avi、Swf、Rm等格式的文件,還能夠自由地調用其他軟件來完成某些特殊要求。2、交互性強。網(wǎng)頁用DHTML、XML、javascriptVBScript本來就可以完成很多交互性的任務。如果結合了任何一種CGICommow Gateway Interface)的應用程序開發(fā)語言。如C、Perl、ASP、PHP等等,幾乎可以實現(xiàn)你所能想到的種種功能。最簡單的如網(wǎng)上答題的形式能準確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做到及時反饋,結合數(shù)據(jù)庫可以科學地統(tǒng)計出所有數(shù)據(jù)!3、源程序開放,開發(fā)迅速,可以自由修改,重新組合,真正符合積件的思想。4、體積小,便于交流。

但是不管是用哪一種軟件來組合這些積件,學科教師的電腦操作能力是關鍵,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制約計算機輔助教學發(fā)展的最大因素。不難想象,學科教師的電腦操作能力差就意味著他們無法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也就無法將真正將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來理解計算機輔助教學?,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的公開課課件不是學科教師自己制作,而計算機教師又無法很好地融入學科教學課堂設計中去。用這樣的課件上課,又怎能很好地體現(xiàn)CAI的優(yōu)勢?只有每位學科教師將計算機基本操作掌握得如同手中的粉筆、小黑板、幻燈一樣熟練,那么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才能真正體現(xiàn)CAI的強大的生命力和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

三、結束語

多媒體技術在當代(未來)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這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不管自己的學校是否購買了多媒體電腦,配備了多媒體教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這方面有所準備。因為計算機普及教育是遲早的事情,一個學校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普及程度將是這個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質量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但計算機不可能最終代替?zhèn)鹘y(tǒng)的課堂教學。1994年,美國斯坦佛大學教授Larry Cuban在分析美國近十年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現(xiàn)狀,得出的結論是:計算機向課堂挑戰(zhàn),課堂勝了。不過,雖然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不會代替課堂教學,但會對當代(未來)的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計算機技術,更重要是深刻理解現(xiàn)代化教育的本質,牢牢掌握教學目的和難點,了解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以便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繼承它的優(yōu)點,同時要進行補充和提高。也就是說教師既要十分了解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癥結所在,又要了解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點和優(yōu)越性。

計算機輔助教學容易使教學模式雷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教學中,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通過師生間的情緒相互感染,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良好的教學效果及對學生心理產生的正面效應,是任何形式的電子媒體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個教學過程都在單純地操縱機器。應攜帶隨身麥克風、電子教鞭,適當走動,盡量用身體語言來提示、交流教學信息,調動課堂氣氛。教學課件只是一種教學工具,教師才是教學活動的主導。

2、利用心理學,現(xiàn)代教育學的原理,在教學活動中,融合體現(xiàn)個性風格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富有特色。要防止教學思路被教學課件所左右,讓原有好的教學風格被流水線的程序湮沒,從而影響自己的教學風格及隨機應變的能動性,使教學課件制約師生的思維空間,影響教學效果,最終失去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

由于,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我國剛起步,問題在所難免。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只要行政領導高度重視,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大家一起來實踐研究,立足改革,走出誤區(qū),就必然會看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帶來的教育改革的又一個春天。 最后讓我選用英特爾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克瑞格·貝瑞特博士的話來作為我這篇論文的結束語吧: “……我們整個業(yè)界都認識到,如果教師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運用技術,所有與教育有關的技術都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計算機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師才是真正的魔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