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主學習的論文 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關于自主學習的論文 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關于自主學習的論文 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真正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這些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提供了正確導向,真正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形式,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在教學中,我們要盡一切可能,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

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應是師生舒展靈性的空間,應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奇跡、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樹立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課堂是動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個性的;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tài)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去

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語文課的導入設計必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兒童的興趣,能使兒童情緒高漲,腦細胞活動迅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tài)。因而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創(chuàng)新力都處于最佳發(fā)揮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就能主動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我預先在課前將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里到處貼著五顏六色的鳥,有的展翅飛翔,有的玩耍嬉戲,有的在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課一開始,我出示自制的課件,播放出清脆的鳥叫聲和課文畫面。悅耳的鳥鳴聲,色彩美麗的畫面,很快把學生的心給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趁熱打鐵,我說:“同學們你們想和這些美麗可愛的小鳥做好朋友嗎?讓我們一起到鳥的天堂去看看吧!”然后,我接著讓學生觀看課件,感受鳥的天堂的神奇。這樣,學生就會入情入境,與課文產生共鳴,興趣非常濃厚,語文課堂就會充滿活力。

二、搭設舞臺,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新課標》指出:課堂的舞臺上,主角將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就不可能產生高效率。語文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全方位地動起來,要經常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積極為學生展示才華搭設舞臺:包括聽、看、說、讀、思、寫,唱、跳、演,畫、做、玩。既可以搞同類詞語聯想,也可以對對子、猜謎語;既可以搞書法比賽、朗誦比賽,也可以搞演講比賽、辯論賽;既可以點評推薦佳作、概要介紹名家,也可以進行作文競賽、改編課本劇、模擬表演;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要求,應有不同的“動”法,使課堂“活”起來。如我在教學《夕照》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復習前一課《海上日出》,然后讓學生找“日出”的反義詞,再引入新課,讓學生自讀課文后,找出描寫日落的段落,然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勁上來了,提出了不少問題:作者按什么順序寫日落的過程的?除了寫太陽外,還寫了什么……我把這些問題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然后進行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共同解決碰到的難題。通過這樣訓練學生,能促使學生盡量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真正動起來,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三、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呂淑湘先生說過:"文學最能喚起人們的聯想、想象,因為它本身就是作者運用豐富的聯想、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思維的產物。" 由情感入手,激發(fā)學生想象的欲望,使學生進入釀情、入情、動情的情感美體驗活動中盡情地去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美。教師要進入課文角色,創(chuàng)設情境,帶著學生一起去體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種感情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激發(fā)學生動腦筋提問題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做學習的主人,這是探究學習的基礎。 《新課標》認為:在語文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論,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爭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如教學《飛奪瀘定橋》一課,學生質疑提問:“為什么敵人不把鐵鏈也炸掉,讓紅軍過不來,而只抽掉木板呢?”由此,我引導學生展開積極思索,熱烈討論,在分析敵人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后,學生們明白了當時敵人認為抽掉了木板,只剩十三根鐵鏈,再加上山高水急,重兵防守,紅軍是“飛”不過來的,哪里還用炸鐵鏈。從而說明奪橋的困難,突出紅軍英勇無畏的精神。學生們就在不斷思考和尋求答案的過程里,慢慢地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起深入探索的興趣。 我覺得孩子們能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真是難能可貴。在學生的發(fā)言中,每個人都在動腦筋,課堂氣氛活躍,充滿了活力。

四、及時評價,激勵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由于認識理解水平和知識駕馭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在學習嘗試中,對知識的理解往往難以到位,須加以引導,予以拓寬、引申、激活;在學生思維的關鍵處以適時的點撥,促進學生及時排疑糾偏,打通思路,準確理解。   課堂中,教師如何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待那些中下等生,稍不適往往就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一旦失去自信心,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降低,當然提不起學習興趣了。所以,,教師要積極參與作表率,為學生吶喊、加油、助威,抓住時機給予獎勵。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在課堂上獲取成功,每個人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活起來。對待優(yōu)等生,我一般都給予他們比較高的期望,說得好,我會說:"你的看法很獨特!"  而對于那些中差生,我會鼓勵他們多舉手,如果他們站起來回答正確了,我會帶頭給他們鼓掌,或者伸出大拇指對他豎一豎,讓他知道老師很滿意,他們哪怕回答有錯誤,也不去批評,而是鼓勵他們再想想,用微笑或眼神去支持。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并使學生時刻感受到自己在進步。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生命與靈魂的一面鏡子,也是教師和學生的一段生命歷程。同時,每一堂課都是師生人生中美好的記憶,都是不可重復的生命體驗。理想課堂就是磁力、張力、活力的和諧,她能用知識激活知識,用生命激揚生命,用心靈激動心靈,用人格激勵人格;理想課堂能透過活潑的氛圍、活躍的思維和活生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無處不見鮮活的生命在律動、在交融、在成長,無時不見活靈的智慧在閃現、在流動、在煥發(fā)異彩。

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把學生當成學習的真正主人,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使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我們的語文課堂就能充滿活力,也才能真正落實新課改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