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可讀的幾個故事

校長可讀的幾個故事

校長可讀的幾個故事


    故事一、平和面對“不夠優(yōu)秀的牛”
    
    一位官員微服私訪,看見一個農(nóng)夫趕著兩頭牛正在耕地,便問農(nóng)夫:“這兩頭牛,哪一頭更棒呢?”農(nóng)夫看著他一言不發(fā)。等耕到地頭,牛到一旁去吃草,農(nóng)夫附在官員的耳邊,低聲說:“告訴你吧,邊上那頭牛更好一些?!惫賳T奇怪地問:“你干嗎用這么小的聲音跟我說話呢?”農(nóng)夫答道:“牛雖然是畜類,但心和人是一樣的。我要是大聲說,它們能從我的眼神、手勢和聲音中分辨出我的評論,那頭不夠優(yōu)秀的牛,心里會很難過的。”
    每名教師對身邊人的評價都是十分敏感的,特別是對領導的評價他們更在意。領導一句溫馨的話、一句中肯的表揚就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劉墉先生曾說過:“聰明的領導人都知道,對屬下平凡事務的小小贊美與關懷,所獲得的效果,常超過大量物質(zhì)的給予。因為領導者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下位的人卻常視為生活的全部;領導者略略的關懷,屬下卻能覺得自己被重視;領導者幾句話的稱贊,至少能成為最高的榮譽?!倍iL一句不恰當?shù)臍庠挕⒁粋€不屑一顧的眼神、一個令人厭惡的手勢都可能會毀滅教師的一個希望,造成工作的被動,甚至給教師帶來終身難以愈合的創(chuàng)傷。
    一個學校中總會有些“不夠優(yōu)秀的教師”,面對這些教師,校長一定要“態(tài)度和藹而又友善地開導”,把聲音放輕些,輕些,再輕些,切不可狂風暴雨、諷刺挖苦式地批評,那樣會使“不夠優(yōu)秀的牛心里難過”。
    
    故事二、彌勒佛和韋陀的故事
    
    拜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相迎,而在他的北邊,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往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落四,沒有好好掌管賬務,所以經(jīng)常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佛祖在查香火時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銖必較,因此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兩人分工合作,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人的成長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一個人諸方面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必然有所長和所短,有優(yōu)點和缺點。作為學校的領導者,一定要承認差異,做到知人善任、量才使用、用其所長和人盡其才。
    用其所長,就要按照教職工各自的專業(yè)特長安排適當?shù)墓ぷ?,使它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發(fā)揮自己的業(yè)務專長,在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上,積極主動,熱情滿懷地工作,以達到自我實現(xiàn)。學校領導是否能夠知人善任,直接影響到人的“感情”。情感激勵切忌任人唯親,把不能勝任某項工作的人委以重任。對于工作中的“能人”,應充分讓其釋放能量,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如有的在教研上有專長,可安排其擔任教研組長、教導主任;有的教學過硬,可安排在畢業(yè)班把關;有的善于管理,可讓其做班主任,充分施展才華。在用人問題上,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膽識和魄力,讓其大膽工作,發(fā)現(xiàn)取得成績,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領導要有寬廣的胸懷,同志在工作中走了彎路、出現(xiàn)了問題不要動輒訓斥,要幫助其尋找原因,及時解決問題,要勇于承擔責任,主動攬過。這樣,教職工才能全心全意地為學校出力流汗,從而優(yōu)化教師隊伍,提高工作效能。
    
    故事三、校長爬行上班的故事
    
    美國猶他州的一位小學校長在學期開始時與全校師生打賭:如果全校師生能在11月9日前讀完15萬頁書,他會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從此,全校師生瘋狂讀書,結(jié)果在9日前,全校師生真的讀完了15萬頁書。最終校長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那一天校長真的爬了1.6公里雪路,整整花了三個小時,手套磨破了5副。這位校長爬到學校時,等待他的是全校師生的夾道歡迎,以及孩子蜂擁而上的擁抱和熱吻……
    現(xiàn)在有的校長為了刻意維護所謂的尊嚴,讓廣大師生對其敬之畏之,平日板著面孔,不茍言笑,冷若冰霜,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個故事,讓人看到了這位校長性情中真實的一面,它給我們那些好擺官架的校長的啟發(fā)是深刻的:一個好校長,首先是一位真切、實在、自然的“常人”,絲毫沒必要矯揉造作和偽裝;保持一顆平常心,少一些居高臨下,多一些平易近人,做師生的良師益友,更做師生的知心大哥或知心大姐;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愉悅的工作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拉近與師生的距離,贏得他們的信賴和真愛。
    
    故事四、農(nóng)田里的石頭
    
    有一位老農(nóng)的農(nóng)田當中,多年以來橫亙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已碰斷了老農(nóng)的好幾把犁頭。老農(nóng)對此無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種田時揮之不去的心病。一天在又一把犁頭被打壞之后,老農(nóng)終于下決心要挖出這塊巨石。于是,他找來撬棍伸進巨石底下。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石頭埋在地里并沒有想像的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勁就可以把石頭撬起來,再用大錘打碎,清出地里。老農(nóng)腦海里閃過多年來被巨石困擾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這樁頭疼事處理掉,禁不住一臉的苦笑。
    學校管理不可能一帆風順,往往會遇到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或不良現(xiàn)象。問題面前,校長應糾正“家丑不可外揚”的錯誤思想,不能諱疾忌醫(yī)或拖延了事,不能等問題造成巨大損失后,才想辦法去解決,而應抓住苗頭,及時調(diào)查,追根溯源,及早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故事五、三個縣令與柳、梅、竹
    
    某公愛柳,嘗謂人曰:“‘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此何等景致!”及為縣令,遍伐雜樹,以柳易之。任滿職遷,繼任者惡柳而好梅,曰:“柳無風骨,豈若梅之耐寒也。況‘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勝似‘江上柳如煙’。”乃伐柳易梅。又三年,新官蒞任,曰:“梅固耐寒,未若竹之常青也?!贝斯醒裕骸翱墒故碂o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庇至罘ッ贩N竹。
    三個縣令分別喜愛柳、梅、竹,本無可非議,但是,他們作為地方長官,只顧自己的喜好,不顧百姓的感受,利用手中的權力,強行“遍伐其他”,只栽自己喜歡的樹木就是瞎指揮,是勞民傷財了?,F(xiàn)實生活中,像三個縣令這樣的校長也大有人在。在他們所領導的學校中,校長的喜好就是學校的“個性”,就是學校的“特色”,作為學校校訓或者說是校長辦學理念的各種口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按理說,校訓也好,辦學理念也罷,它是一所學校文化建設的總目標,是學校校風的高度概括和濃縮,應該來源于學校教育傳統(tǒng)的積淀。像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南京大學的“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等等,都是經(jīng)過了多少代人艱苦努力而凝練成的,幾乎多少年來都沒有變過。但是,如今,我們有多少校長上任后肯采用前任留下的辦學理念呢?不把前任的東西摒棄了,怎么能顯示出改革的氣魄?不把前任的東西推翻了,怎么能說明你在積極創(chuàng)新?難怪有人說:“一任新校長,一個新口號,一個新理念。”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