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婆、綠、鄰、居”等,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ù笃聊怀鍪鞠X蟈圖)這是什么?出示:“蟈蟈”。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有關蟈蟈的故事。揭示課題:5、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2.教學“盲、婆”。
   3.質疑。你們看了這個題目,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過渡:課文是一首敘事詩?,F(xiàn)在我們來讀課文,想一想,文中有沒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訴我們?
   1.聽課文錄音朗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
   3.檢查交流。(1)蟈蟈是誰送的?(2)為什么他送蟈蟈給盲婆婆?
   4.小結。
  三、教學生字。
  1.出示蟈蟈圖,這只蟈蟈是什么顏色的?大屏幕出示“綠”,拼讀lü。
    提問:你覺得“綠”字哪兒最容易寫錯?
    用“綠”組詞并說話。大屏幕出示:
     綠
     綠色
     ______是綠色的。
     綠()_________
   2、教學“鄰居”。大屏幕出示:
    鄰居
    我的鄰居家有_____________。
    鄰居之間要。
   3、教學“樂、喜”。大屏幕出示:
    樂呵呵喜滋滋
    笑
    爺爺?shù)卣f:“你真是個好孩子!”
   4、鞏固練習。
   ?。?)讀生字。
    (2)讀詞語。
  四、練讀課文。
    過渡:剛才這些生字,小朋友讀得很準確。學了這幾個生字以后,你能把課文讀得更好嗎?
    1.學生先自由讀,同桌互相聽。
    2.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來。
  五、寫字指導。
    過渡:請大家翻開《習字冊》,觀察一下,怎樣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幾個字寫得漂亮呢?
    (大屏幕出示生字:婆綠鄰居)
   1.分析字形。
   2.范寫。
   3.學生描紅。
   4.評價交流。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簡評:
  這是洪老師在前黃片新課程觀摩研討會上執(zhí)教的一堂課。洪老師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思想作了精心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有兩個方面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思想:一是在識字教學的時候,把字、詞、句的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和語言的表達能力,突出了學習的綜合性;二是引導學生讀題、審題,自己確定學習的目標,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徐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