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鈍角和銳角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小學數學鈍角和銳角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1、 鈍角和銳角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P38~3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戰(zhàn)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使學生通過看、說、擺、畫、互問、互答、互評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并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理解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并能正確畫角。
教學準備:課件、三角尺、活動角。學具:活動角、尺、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建立概念
找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
出示有銳角、鈍角、直角的漂亮房子。
師:這座漂亮房子是“角”的家。今天我們去角的家里作客。你們看!話外音:“嘿!小朋友,我是直角娃娃。你們還認識我嗎?”
A:你能在房子的平面中找出直角嗎?根據學生說電腦操作演示。
說說生活中哪里有直角。(溫故而知新,為學習新知做好充分準備)
B:看,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熱情地迎接我們來了。仔細觀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姐姐,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妹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
(直角娃娃的生活情境,在感情上貼近兒童,并讓學生的在想和說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有兩種角,一種比直角大,一種比直角?。?p />
C:集體匯報。屋頂上的角是直角的姐姐,你為什么說它是直角的姐姐?
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妹妹。你為什么認為它是直角的妹妹?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把它們都找出來了,其實,直角的姐姐和直角的妹妹也有自己非常好聽的名字。直角的姐姐叫鈍角,直角的妹妹叫銳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銳角和鈍角。(板書課題,標出拼音并齊讀)。
操作實踐,綜合內化
做角
1、老師用活動角做一個角,請學生判斷。
2、 師:用桌上的紙片、活動角或你身邊的任何東西做出三種角。
要求:小組合作,由小組長安排,一個做直角,一個做銳角,一個做鈍角。待會兒向組長匯報。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快又多。
小組展示匯報。
全班展示。
2、判斷角:我會認!P39練習第二題。
搶答。并問學生是怎么看出來的?強調*開的比直角大還是比直角小。比較這些角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歸納:判斷一個角是什么角,你有什么好辦法嗎?或者說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最后一個角是什么角呢?究竟誰說的對呢?像這個角,不能用眼睛很快看出來,我們可以怎么辦?這是什么角?為什么?用三角板的直角幫助判斷要注意什么?
(從簡單到復雜,從直觀到操作,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探究出量角的方法。 )
3、我們來給角的三姐妹排排隊。(板書)你是怎么想的?
(二)畫角?;叵氘嫿堑姆椒?。(先畫頂點再畫兩條邊)
要求: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直角。并寫上它們的名稱。比一比,誰畫得又多又好。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
老師黑板上來畫角,規(guī)范畫法。強調先畫端點,再畫兩條邊。老師畫兩個,鈍角請學生畫。
聯(lián)系實際,應用概念
電腦出示圖畫。直角一樣,生活中可以找到許多的銳角和鈍角。欣賞杭州灣大橋。(聽說過杭州灣大橋嗎?南起寧波慈溪,北到嘉興市,全長 公里。建立后將成為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這是橋梁的主支撐部分。看似簡單,這可是凝結了多少橋梁工程師的心血和汗水,設計和施工時角度不能有絲毫差錯。)
P37主題圖,找一找、指一指三種角,同桌之間交流。
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的銳角和鈍角。
當小小設計師。設計要求:應用直角、銳角、和鈍角以及所學習過的圖形設計一幅美麗的圖案。先構思,再動手畫,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并給自己的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評價。
(練習的設計又把銳角和鈍角放在了現(xiàn)實的生活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著角,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了解數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也讓學生體驗到使用數學的樂趣。)
總結質疑,自我評價
看看書P38~40
我們在“角”的家里作客,你有什么收獲?
你的表現(xiàn)怎么樣?
還有什么數學問題?和大家交流交流。
課后作業(yè):P40第4題。
板書: 認識銳角和鈍角
鈍角 >直角 >銳角
比直角大 比直角小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在親身初中中進行自主探索。課堂教學中,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如找角、畫角、折角、剪角、評角、應用角、創(chuàng)造角等,使學生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不是停留在機械的理解和記憶之上,而是經歷了一個親身體驗和不斷反思的認識過程,在“做數學”的活動中,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要改變傳統(tǒng)的“傳授——接受”模式為“探索——發(fā)現(xiàn)”的學習模式。因此,在學習中很多知識我都盡量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學習,去感悟。如讓學生給角進行分類這個環(huán)節(jié)就充分的體現(xiàn)了這個意圖,先讓學生動手分類,再經過小組合作、積極主動地思考分類的理由,學生自己不知不覺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求知欲,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到后來的親自動手實踐量一量的活動中更進一步的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去驗證,同學們都積極地去參與整個課堂教學之中。
- 小學數學平均分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鈍角和銳角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用除法解決問題的教案 教學設計
- 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10000以內數的認識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整百、整千的加減法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克和千克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找規(guī)律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英語課堂中生成性動態(tài)教學資源的捕捉和利用
- 愛護鳥類
- 真有許多孩子缺乏微量元素嗎
- 嬰兒體態(tài)語言揭秘
- 閨蜜怎么發(fā)朋友圈的精美句子175句
- 大班安全教案《我會用剪刀》反思
- 中班主題教案《辦超市》反思
- 中班音樂欣賞教案《毛毛蟲啃蘋果》反思
- 中班英語教案《“鴨”和“duck”》
- 賽車比賽活動朋友圈文案37句
- 《探索與發(fā)現(xiàn)(一)三角形內角和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千米和噸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小數的意義和讀寫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 小學數學平移和旋轉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克和千克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毫米和分米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
- 比大?。盒档男再|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生活中的小數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比大?。盒档拇笮”容^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數加減質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三角形分類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數乘法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有趣的小數點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與反思
- 小學數學關于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
- 小學數學猜一猜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