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研究蝸牛的教案 教學設計
關于研究蝸牛的教案 教學設計
研究蝸牛
活動目標:1.培養(yǎng)學生對小動物的興趣。
2.用多種辦法收集資料并進行簡單的整理和應用的方法與能力。
3.使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一些親身探究的體驗。
4.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
活動準備:教師課前捉幾只蝸牛,準備一些飼養(yǎng)蝸牛用的透明水槽或一次性塑料杯、白紙、水彩筆、玻璃片。
活動過程:
(一)捉蝸牛
1.教師出示蝸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分組、落實任務。
3.教師引導學生做好準備工作: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1)需要一些什么工具?(教師提供每組一個飼養(yǎng)盒)
(2)估計什么地方能捉到蝸牛?(校園的花壇、草坪等處)
(3)捉蝸牛時,要注意什么?(安全、愛護環(huán)境)
4.分組到校園里捉蝸牛。
5.捉回蝸牛后匯報交流,匯報內容為:你是在什么地方捉到的,捉到時它是怎樣的?(有些躲在殼里休眠,有些身子露在外面爬行)
(二)認識蝸牛
1.把捉到的蝸牛拿出來,放在玻璃片上,仔細觀察。觀察內容有:
(1)如果蝸牛躲在殼里怎么辦?(可以放到水里浸泡一會兒,再拿出來)
(2)蝸牛的背上有什么?它軟硬如何?像什么?(螺旋)
(3)蝸牛的頭上有什么?觸角有幾對?這兩對觸角一樣嗎?
(4)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用手摸一摸。
(5)讓蝸牛在玻璃上爬行,觀察它使用什么爬行的?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繪蝸牛的外形。
3.讀兒歌:蝸牛身體軟綿綿,背上硬殼像螺旋,頭上觸角有兩對,他的腹足扁又寬。
4.學生畫蝸牛。
(三)研究蝸牛
1.提問題:從你們捉蝸牛的活動中,你發(fā)現(xiàn)蝸牛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huán)境?
(1)潮濕的還是干燥的?
(2)是溫暖的還是寒冷的?
(3)喜歡陽光還是陰暗?
(4)喜歡單獨生活還是群居?
2.提問題:蝸牛喜歡吃什么呢?我們怎樣來喂養(yǎng)它?
3.活動:每個小組把一份食物放在蝸牛周圍,觀察蝸牛對各種食物的反應,各小組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4.活動:自由觀察蝸牛,但要注意保護?;顒雍髮⑽伵7呕卦?,看看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如果還有不懂的問題,自己想辦法找答案。
(四)制作資料卡
1.搜集蝸牛的資料。
學生回家通過查書、上網等方式收集有關資料。
2.制作資料卡。
自己提出問題并用恰當?shù)姆绞秸业浇鉀Q問題的答案,把它們記錄在資料卡上。
3.交流資料,評選優(yōu)秀活動者。
- 關于我們在長大的教案 教學設計
- 關于家里來了客的 教案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我跟媽媽看演出的教案 二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你真棒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點評
- 關于我和春天一起玩的教案
- 關于游戲快樂多的教案 二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做事不拖拉的教案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我會安排一天的生活的教案 二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家鄉(xiāng)的物產多又多的教案 教學設計
- 關于我研究什么的教案 教學設計
- 關于美麗的秋天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點評
- 關于秋游去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點評
- 關于學做“小雄鷹”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點評
- 關于做個“快樂鳥”的教案 教學設計與點評
- 游湯河公園
- 書信格式稱謂差異
- 天線寶寶(美工)
- 第十冊《練習3》教學設計之二
- 小學數(shù)學畢業(yè)模擬試卷(二十四)
- 我的朋友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夏日絕句課堂筆記知識點
- 關于我研究什么的教案 教學設計
- 關于擺的研究的教案 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 關于珍視朋友之間的友誼的教案 朋友之間教學設計
- 關于可愛的地球的教案 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從世界看中國的教案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教案 我們互通有無教學設計
- 關于網絡的教學方法 網絡連接你我他教學設計
- 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教案 地球在“發(fā)低燒教學設計
- 關于天有不測風云的教案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植物滅絕的教案 許多物種消失了教學設計
- 關于自然資源利用的教案 自然資源取之不盡嗎教學設計
- 關于科學技術與生活的小學教案 科學技術的喜與憂教學設計
- 關于聯(lián)合國的教案 我在聯(lián)合國做報告教學設計
- 關于我的這6年的教案 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師生之間的情感的教案 我們的畢業(yè)典禮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