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活動案例:筷子和勺子

區(qū)域活動案例:筷子和勺子

區(qū)域活動案例:筷子和勺子

  

一、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區(qū)域活動這一活動形式滿足了孩子們不同的發(fā)展需要,尊重了孩子們的個別差異,它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動機會,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也不斷被挖掘出來。因此,它越來越被我們老師所重視,成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案例:

一天,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增加了新的材料――夾東西。根據(jù)孩子們不同的能力,我們分別提供了紙團、紅棗和玻璃球,讓孩子們用相同粗細的筷子嘗試從一個碗夾到另一個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們對新的材料很感興趣,都想來玩一玩。

這一天,棟棟最先來到了生活區(qū),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還沒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夾玻璃球這個最高層次玩了起來。在班上,棟棟的動手能力相對比較弱,他試了好幾次,怎么也夾不起來。我在邊上看了他約有五六分鐘,看他老是夾不起來,于是就走過去,蹲下來輕輕地對棟棟說:“棟棟,你試試夾紙團好嗎?”棟棟抬頭看看我,搖搖頭說:“不,我就是要玩珠子?!蔽矣謩窳怂靡粫瑯O力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沒有效果,棟棟堅持要玩玻璃球。沒辦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夾,可是還是不行。棟棟的動作是對了,但手不靈活,用力的方法不對。就這樣,我們夾了好一會兒,棟棟忽然抬頭對我說:“朱老師,你給我一個調(diào)羹吧!調(diào)羹我會舀的。”我聽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給不給他呢?如果給他調(diào)羹,就沒有按要求進行活動,材料提供的目的達不到。而且,給了棟棟調(diào)羹,其他的孩子也會要,這可怎么辦呢?回頭又一想:現(xiàn)在棟棟的興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會去考慮換材料,可也與能老是讓棟棟坐著呀?于是我從柜子里找出了一個很小很小的調(diào)羹,交給棟棟。棟棟拿到調(diào)羹就開始勺起來。一開始是一顆一顆地勺,接著就是兩顆兩顆地勺,在勺兩顆的時候,他得意地抬頭看著我說:“朱老師,你看!”

第二天,區(qū)域活動開始了,只見棟棟選擇了第一個層次――夾紙團,慢慢地夾者,他的動作比較準確,夾地很專心。

三、分析與反思:

在開展區(qū)域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并不會按照他們自己的水平來選擇適合他們活動的材料的,他們往往只是按自己對材料感興趣的程度來選擇。那么如何引導孩子來選擇適合他們的活動材料,做到既不干預太多,又不錯失任何一個具有教育價值的機會呢?

在這個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給他調(diào)羹對不對?

一開始,當棟棟選擇最高一個層次時,我們都看的出來,棟棟并沒有想到自己會不會夾玻璃球,他只是想玩玻璃球。當我極力地想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時,棟棟還是在盯著他的玻璃球,這時,棟棟的注意力、興趣點全被玻璃球吸引了。當棟棟夾來夾去還是不行時,他嘗試了第一次地自我的調(diào)整,對我提出要用調(diào)羹的要求。這時,棟棟經(jīng)過嘗試已經(jīng)了解到了自己還不會用筷子來夾玻璃球,這個要求自己達不到,但此時他很想玩玻璃球,怎么辦呢?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