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的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哲學家的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哲學家的最后一課》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的三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結合課文理解哲學家給學生上的“最后一課”的主題思想。
4、領會哲學家循循善誘地教育學生的思想和藝術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流程]
一、讀課文,理解生詞、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1、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去聽一位哲學家的課。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在給他的一群學生上的最后一課里,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講述一個怎樣的哲學道理?想來一定是不同尋常的。這篇課文才700多字,只有三個生字,相信經過大家的認真練習,一定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ㄗ杂删毩暲首x,大約在5分鐘左右。)
2、請同學提出生字,并自行認讀理解,但要告訴大家自學的方法是什么。
哲――哲學愕――驚愕鏟――鏟子
3、還有哪些生詞需要共同討論
飽學之士滿腹經綸斬草除根曠野
歸結自學生字的方法:
查生詞中不理解的那個字,比如“驚愕”一詞就查“愕”;
結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如“斬草除根”“曠野”;
請教老師、同學,如“哲學家”。
5、檢查朗讀情況,交流讀書收獲,說說文章都寫了什么?
教師要提醒同學朗讀時注意體會聲音的強弱頓挫,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每個同學讀完某一部分,都要說說有關小節(jié)的主要內容。
6、請學生上黑板上書寫上述生詞,請大家評說字型是否美觀,以及改進書寫的意見。
7、練習臨寫生詞。
二、精讀課文,體會哲學家最后一課的哲學思想和教學藝術
1、精讀第一自然段。
?。?)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這個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和想象漫游世界的“游歷”和“拜訪”的十年經歷
?。?)作者說他們“個個滿腹經綸”,你覺得他們將是怎樣的?
2、精讀第二――九自然段。
?。?)
在讀課文之前,請你結合課題思考,你最想知道和理解的是什么問題?請自由提問,并找到覺得最有價值的問題到課文中找答案。
(2)從大家的提問中刪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
為什么學生個個都是“滿腹經綸”,并且哲學家都說他們是“飽學之士”了,哲學家還要給學生上“最后一課”?
結合課文,說說,哲學家心里的“雜草”和學生心里的“雜草”有什么不同?結合生活,想想,學生和哲學家的回答的回答對還是錯?區(qū)別?
請你對哲學家上“最后一課”的地點和內容、方法和藝術談談看法。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并用筆劃下你覺得最有意思的句子。
?。?)同桌相互討論后,再全班交流。
3、精讀第十自然段。
?。?)請你們談談“根除”雜草的唯一方法什么?
(2)“曠野里的雜草”和“靈魂里的雜草”有什么區(qū)別?
?。?)對于哲學家來說,這是他給學生上的“最后一課”,對于他的學生來說這堂課是不是最后一課?為什么?
?。?)背誦最后這段課文。
三、擴展閱讀練習:(推薦課文:《最后一課》節(jié)選)
?。?)比較兩文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課堂“六分鐘寫作”《我讀……最后一課》。先寫出所讀的文章內容,然后就自己閱讀的文章內容及思想寫自己想寫的話,全文不少于100字。
小組之間開展朗讀比賽和抄寫及聽寫詞語的比賽。
《哲學家的最后一課》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