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 恐龍的教學設(shè)計與教學反思 課后習題答案

語文課文 恐龍的教學設(shè)計與教學反思 課后習題答案

語文課文 恐龍的教學設(shè)計與教學反思 課后習題答案

21恐龍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恐龍的各類和特點。

2、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前構(gòu)思與反思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最神奇的一類動物。以平時學生對恐龍的興趣和認識來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識介紹性質(zhì)的自然課。葉圣陶先生說過,“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nbsp;因此,根據(jù)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yīng)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利用這些知識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閱讀中學習如何運用說明方法增加知識性文章的可讀性。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fā)學生課后繼續(xù)探索研究恐龍世界的興趣。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是一種曾經(jīng)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復存在的爬行動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2、這篇課文是以這種動物的名稱為踢的。當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想知道寫什么呢?

二、 初讀指導

1、 自學生字詞

(1) 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2) 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會讀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或觀察插圖,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1 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齊讀。

(2)指導觀察字形,弄清每個生字的結(jié)構(gòu)及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guān)系,然后讓學生有重點的書寫。

(3)指名結(jié)合上下文解釋詞語。

(4)齊讀生字詞語。

3、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5、理清層次

(1)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

(2)給文章分段。

三、布置作業(yè)

1、 用鋼筆描紅

2、 抄寫生字新詞。

3、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精讀訓練

1、 導讀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

(2) 說一說,從這一自然段中,擬制到了什么。

(3)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 導讀第2-4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儀。如何用"首先……接著……最后……"的句式把這三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1) 品讀第2自然段

①   默讀課文,想一想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說的。用筆在文中畫出有關(guān)句子。

②   課文具體介紹了哪幾種恐龍?這些恐龍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③   讀一讀,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恐龍的特點的?

(2) 品讀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這一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哪一句最能說明這個問題。

再讀一讀這一段,看看二、三兩句話說的是什么?

朗讀課文

(3)品讀第四自然段

恐龍是怎么樣繁殖后代的?

朗讀課文

.(4)朗讀課文的2-4自然段,感悟一下恐龍的千奇百怪的形態(tài)特點以及獨特的生活習性。

3導讀第五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這一自然段工有句話,請說好所每句話的意思。

(3) 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3、 總結(jié)課文。

(1) 朗讀課文。

(2) 教師小結(jié)。

二、背誦指導。

1、 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的脈絡(luò)先背誦。

2、 學生試背。

3、 指名試背。

4、 齊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教后小記

  這是一篇知識性的短文,主要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及生活習性等,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喜愛之情。但從上述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看到更多的知識的介紹??雌饋硐袷强破兆x物的介紹,失去了應(yīng)有的“語文味”,也可以說上述教學也僅僅完成了知識與能力的一維目標,而對于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二維目標則沒有多大體現(xiàn)。缺失“語文味”的語文課顯得如此的干癟`蒼白。盡管課堂是熱鬧的,也只能顯示出一種浮華與浮躁,其效果肯定是低效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