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 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 課后習題答案

語文課文 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 課后習題答案

語文課文 花瓣飄香的教學設計 課后習題答案

6、花瓣飄香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詞。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理解生詞。

教學難點: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中華小區(qū)北門東西馬路兩邊綠化帶中,種植著許多月季花,每到開花時節(jié),那真是朵朵爭艷,色彩紛呈。你能描述一下月季花的特點嗎?

(莖有刺,花有大紅、粉紅、近白色,季都開花,又叫月月紅。)

是啊!月季花不但很美,而且花瓣還飄有幽幽的清香。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月季花的課文,叫《花瓣飄香》

師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理解生詞。

1、出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得有感情。

2、字形指導:“摘”字別寫錯。

3、哪些詞語你不理解?提出來師生互相釋疑。(注意指導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4——9自然段分角色朗讀。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寫小女孩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事。)

3、課文寫小女孩幾次摘花瓣?(2次)分別在哪些段落中?哪一次寫得最詳細?

4、我們現(xiàn)在可以先把這兩次摘花瓣分別單列為一段,接下來看看剩下的自然段與這兩段有無緊密

5、齊讀剩下的自然段

6、學生各抒己見,說說段落劃分,師及時點撥指導。7、師歸納:我們按時間的不同把課文分為4段:

第一段(①):寫“我”家門前開滿月季花。

第二段(②):寫第一次看到小女孩摘花瓣。

第三段(③——⑩):寫小女孩第二次摘花瓣,并且“我”搞清了小女孩摘花瓣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自然段):寫小女孩給媽媽送花瓣的事感動了我。

四、熟讀課文,初步體會小女孩“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五、總結:通過對這篇課文的了解,你還有什么疑問?或者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精讀課文,感悟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2、抓住關鍵詞語和人物對話中的提示語,細心品人物的美好心靈。

3、針對最后一自然段展開想象,訓練口語,進一步理解文章內涵。

教學重點:精讀感悟,品味情感。

教學難點:對關鍵詞和提示語的理解要通過反復細讀去領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懂事的小女孩,誰能說出她為什么懂事?

2、找讀相關語句讀一讀。(第7、9自然段。)

3、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六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精讀學文。

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課文兩次寫小女孩摘花瓣,其中第一次寫得簡略,第二次寫得詳細。我們先易后難,來看“第一次”。

 ㈠、指名讀第二段。

1、畫出小女孩摘花瓣時的動作。(俯、雙手捧著、穿過、跑遠。)

2、同學們帶著你的理解和感受再讀這一段。

3、反饋對這些動詞的理解。(結合課文插圖作答。)

4、師:還有一詞也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小心”,你從這個詞語中看出什么?(小女孩不是有意在搞破壞,說明她很細心。)

過渡:課文第一次寫小女孩摘花瓣,用了很多動詞修飾,我們從語詞中感受到了小女孩對月季花瓣的喜愛,那么她摘花瓣做什么用呢?

 ㈡、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1、畫出描寫小女孩被“我”發(fā)現(xiàn)摘花瓣并叫住時的表情句子。

2、“不知所措”、“惶恐”說明小女孩心里表現(xiàn)是怎樣的?(有些害怕。)3、師:出現(xiàn)這種心情表現(xiàn)很是正常,因為畢竟小女孩不是理粗地做這種事。后來怎樣呢?

4、指名分別讀4——9自然段。

5、通過作者與小女孩的對話,我們終于得知小女孩偷摘花瓣不是為了自己取樂,而是送給生病的媽媽。如此看來,這花瓣當摘不當摘?

6、你覺得小女孩是怎樣一個孩子?

過渡:當作者得知實情后,作者是怎么認為的呢?

㈢、齊讀第四段,展開想象,訓練口語。

1、“我”為什么要買花相送?

2、送花時會對小女孩說些什么

3、“我”把買到的一盆帶有露水的月季花放在自己母親的陽臺上,母親會怎樣問?“我”又會怎樣作答?

三、總結:

1、師:多么可愛的兩個孩子呀!他們美好的心靈值得我們去學習。學習他們懂事,關心父母,敬愛父母的美好品質。

2、你怎樣理解課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