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三》教學設計

《練習三》教學設計

《練習三》教學設計

《練習三》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
   2.認識部首的意義,并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在括號里選擇能夠和后面的名詞相搭配的動詞。
   4. 練習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古詩《竹里館》。
   7.補充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貫起來說一說。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l. 審題。
    (1)指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題中的這段話。
    (2)學生思考并說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晨”、“碧”、“澈”、“粼”4個字。(“晨”和“碧”要把豎畫縮短,寫得上緊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橫畫縮短,把字寫緊湊)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fā)現?(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
   3.練習。
    (1)根據上面的推測,想想有哪些字屬于這個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孫、孤;“立”:站、端;“見”:觀、覽、覺)再口頭匯報,并說出理由。
    (2)翻開字典,找到檢字表中這四個部首的所在頁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寫在書上。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填寫的字,可以補充。
    (2)師生共同評議正誤。
    (3)比比看誰寫得又對又多。再讀一讀這些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畫出能夠搭配的詞)
   2.指導。
    (1)分別讀一讀每個括號里的兩個詞。
    (2)討論:括號里每一組的兩個詞在意思上有什么聯系?(意思相近)
    (3)明確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詞,也會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詞語相搭配。
   3.練習。
    (1)兩人一組討論括號里的詞哪一個能和括號后面的詞搭配。
    (2)用“――”畫出選出的詞語。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選的詞語。
    (2)把選出的詞語和后面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先指名讀,再齊讀) 鼓舞斗志,改正錯誤,推廣經驗,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廣”、“提高”4個詞,要求學生說出后面分別和它們搭配的詞。
    (4)說一說括號里剩下的詞語可以和哪些詞相搭配。(如:鼓勵同學、克服困難、推動生產、增加收入)
  二、學習第四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用小黑板出示題(1),指名讀句。
    (2)要求學生做縮句練習。(夏天是個城市)
    (3)說一說這個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當)
    (4)口頭修改,要求不改變原意。(“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麗的”)
    (5)教師歸納修改病句的步驟:一是讀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進行修改。
   3.練習。
    (1)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練習修改第(2)、(3)兩句。
    (2)教師根據學生的自練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其余兩題的答案是:(2)把“和”換成“戴著”,中間用逗號隔開。
    (3)“烏云和”改為“烏云密布”,中間用逗號隔開。
   4.反饋。
    (1)逐題討論修改情況,確定正確的答案。
    (2)舉出兩種錯例,說明不可以改變句子原意。①第2句僅把“和……紅領巾”去掉。②第3句僅去掉“烏云和”。
    (3)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5)讓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5.課堂作業(yè):將修改后的通順句子抄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可由教師講解。
      萬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
      門庭若市:形容宮門里,朝廷上,進諫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樣,非常熱鬧。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熱鬧紛雜。
      比肩繼踵:肩膀挨著肩膀,腳碰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項背相望:形容人多擁擠,連續(xù)不斷。
      濟濟一堂:形容許許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與“我”相伴。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這首詩。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教師要糾正學生易讀錯的字音,如“竹”(zhú)、“篁”(huáng)、“嘯”(xiāo)。
    (2)指名讀。
    (3)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
    (1)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2)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圖意,②補畫第2幅圖,③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說出來。
   2.指導。
    (1)指導看圖,思考:這幾幅圖中共有幾個人?他們是什么人?分別給他們取名。(小剛、小紅、小明)
    (2)組織討論:三幅圖(1、3、4)分別畫的是什么內容?(①小剛拿著照相機在走路,后面的事情吸引了他,使他轉過頭去;③小剛用相機拍下了剛才的情景;④小剛把洗好的照片拿給小紅和小明看,他們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3)繼續(xù)討論:第2幅圖的內容和什么有關?(小剛拍下的照片)
    (4)這是一張怎樣的照片呢?(題目:《一張令人發(fā)笑的照片》)
    (5)分組討論:小剛拍下了什么照片,他們?yōu)槭裁葱Φ们把龊蠛希?br>   3.練習。
    (1)每個小組派代表站起來匯報他們的想像。
    (2)對發(fā)言的同學匯報的不足之處,給予補充并發(fā)表白己的意見。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評點,提醒學生想像的內容不僅要合理,而且要健康。
    (2)讓學生自己準備,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3)指名講,教師及時給予提醒和幫助。
    (4)和同桌互相說說這件事。
  教后反思:
  

《練習三》教學設計

<ul id="qyaew"><source id="qyaew"></source></ul>

我要投稿|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5-2022 www.accelerateyourinfluence.com.All rights reserved.

<nav id="qyaew"><tbody id="qyaew"></tbody></nav>
  • <input id="qyaew"></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