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情滿課堂 三情共振

《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情滿課堂 三情共振

《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情滿課堂 三情共振

《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之一
作者: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 丁雪飛
評點: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特級教師 陳秉章

 
  教學理念:
   1.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以情施教,引導學生深入文本世界進行感受和體驗性閱讀,進而開展探究性閱讀,達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領悟其中的“理”,“三情”(教師、學生、文本)共振,實現閱讀教學三個維度的交融。
   2.確立“大語文觀”,引導學生走出書本,走出教室,走進社會,積極地觀察自然,了解社會,思考人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運用知識,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的詞語。
   3.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讀懂課后練習中的有關問題,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領悟人與動物(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出示天鵝圖片,誰來把課前你收集的關于天鵝的資料向同學們作介紹。
   2.揭示課題。有一年春天來得特別早,一群天鵝從南方飛回來了。突然,寒潮降臨,北風呼嘯,湖面又上凍了。怎么辦?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發(fā)生了。板書:天鵝的故事。
  [評:學生的資料交流,引發(fā)出對形美、神美、群體美的天鵝的關注,為學習本文作了情感鋪墊。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一個“怎么辦?”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強了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啟開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閘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初讀。
   ?、耪J讀生字詞;
   ?、铺岢鲆呻y,相機點撥。如:莫斯科、俄羅斯、貝加爾湖。
   3.再讀課文,討論交流:《天鵝的故事》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誰能用一兩句話概括一下課文主要講了天鵝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帶領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故事)。
  [評:書不讀熟不開講。對這樣情滿全篇的文章,初讀必須充分,讓學生自讀、自究、質疑、交流,對文本獲得鳥瞰式的全景圖。]
  三、直奔重點,以情施教
   1.自學思考: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請你找出這個故事中最能打動你的地方,細細地讀一讀、品一品。
   2.學生自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討論交流,相機點撥。
    討論:哪些小節(jié)最讓你感動?
    小結:課文描寫天鵝破冰的5、6、7幾個自然段最能打動我們在座的每位同學,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學習這部分內容。
    第5自然段(投影映示這一自然段內容)
    ?、庞懻摚哼@一自然段為什么讓你感動?哪些詞語最能打動你?
      引導學生扣住“胸脯和翅膀”、“騰空而起”、“石頭似的”發(fā)表見解,相機作如下點撥:
      “胸脯和翅膀”,是說老天鵝以血肉之軀作為破冰的武器。
      “騰空而起”,誰來做做這個動作,老天鵝這樣做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增加下落的沖力,使胸脯和翅膀撲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石頭似的”,真的是石頭嗎?
     ⑵老天鵝這樣做是以什么作為代價?你覺得老天鵝怎樣?(板書:勇敢奉獻)
     ⑶師范讀,生想象:讓我們閉上眼睛,在我們的腦海里慢慢地放映這只老天鵝接二連三撞擊冰面的鏡頭。
    ?、葞煟憾嗝淳薮蟮牧α?,多么可貴的頑強精神!我們目睹了這一幕,沒有理由不讀好它,大家讀。
    第6自然段
     ⑴面對這樣一個舍身為群,以血肉之軀為武器的老天鵝,你想對它說什么?點撥:破冰勇士
    ?、茖ёx第(1――4)句。討論:為什么說老天鵝是頑強的“破冰勇士”?
    ?、怯懻摚鹤x了這部分課文,我們仿佛看見冰面上沾著老天鵝的片片羽毛,映著老天鵝的斑斑血跡。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鵝,你親眼目睹老天鵝壯舉,你會怎么想?你又會怎么做?
    ?、瘸鍪静鍒D。這就是天鵝們集體破冰的場面,請你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蓭е约旱睦斫庾x給同學聽,看能不能打動他。
    ?、数R讀,讀出天鵝集體破冰激動人心的場面。
     ⑺討論:每只天鵝都以血肉之軀為武器,你感受到了什么?(板書:拼搏團結)
  [評:直奔重點段,以“情”為切入點,披文入情,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吟詠,咀嚼文中語言的匠心之處,使學生動情地進入角色,達到深切感受文章的“情”,領悟其中的“理”,形成“三情”共振。]
    第7自然段
    ?、艑ёx第七自然段。
    ?、朴懻摚何闹腥纬霈F了天鵝的叫聲“克嚕――克哩――克哩”,前兩處在哪兒?各表示什么意思?這里“勝利的歡呼”又是在說什么呢?
   4.誦讀復述第(5―7)自然段。
  [評: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讓學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體驗去創(chuàng)造性地填補文本的“空白點”,既建構文本的意義,又建構自我世界。]
  四、回環(huán)整合,深化感知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就被天鵝們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動了,我想親眼目睹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觸動一定更大,找出來讀讀。
   2.討論:正為打獵一無所獲感到掃興的斯杰潘見了這感人的場面,有什么變化?[板書:端掛(30)]他為什么沒向天鵝開槍,卻把槍掛在了肩頭,悄悄地離開了湖岸?
   3.扣住“深情”,讀好第8自然段。
  五、配樂賞讀,總結全文
  六、發(fā)出倡議,延伸學習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課后我們可以開展這樣的活動:查閱資料,寫一封愛護動物的倡議書。
  [評:課文學完了,學生仍被天鵝的精神感染著,被作者的贊美之情感動著,抓住這一契機導寫倡議,既升華了學生情感的余韻,又引導學生將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觸手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以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總評:
  丁雪飛老師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首批實驗者,《天鵝的故事》已教學兩輪。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在教學設計中呈現三個顯著特點:第一,情滿課堂,三情共振。以情導入,抓住情感的震撼點,提領而頓,披文入情。教師、學生、文本三情共振,再現“破冰勇士”泣同類、感老人驚天動地的壯舉,三個維度在教學中自如交融。第二,關注主體,促進發(fā)展。在寬闊的閱讀時空里尊重個體感知,引導自主探究。文中前后三次出現天鵝的叫聲,聲外有音,言外有意。教師放手讓學生循聲讀文,比較、體驗、建構,組織交流討論,由外而內,由此及彼,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第三,品味探究,雖幽必顯。“讀”是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多而不泛,幽而必顯?!捌票鶋雅e”字斟句吟,咀嚼細品。學生口誦心惟,閉目遐思,浮想聯翩。思維空間、語言實踐空間在探究中拓展延伸,回環(huán)整合,情感升華為愛護動物的行為和有創(chuàng)意的寫作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