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村莊》教學設(shè)計
《海底村莊》教學設(shè)計
《海底村莊》教學設(shè)計之三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海底村莊的奇妙之處,讓學生體會到海底物產(chǎn)豐富,但要合理開發(fā)和利用。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產(chǎn)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4、邊讀邊想像,畫出文中描述的海底村莊,體會文章是怎樣有順序地介紹海底村莊的。
重難點、關(guān)鍵
體會海底的奇妙,懂得要合理開發(fā)和利用的道理。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城市或村莊的掛圖:同學們,這是我們熟悉的景物。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中,能說說我們現(xiàn)在居住的房子或是其他生活環(huán)境嗎?(學生可以看圖,也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有一個村莊,它建在美麗的大海里,它是什么樣的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錄音讀課文,學生動手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反饋生字新詞。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學生字新詞。
4、教師請各小組反饋學習的情況。
5、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
6、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想一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7、指名反饋。(21世紀后期的一天,我到海底村莊參觀看到的景象)
8、我都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具體介紹的段落。
9、指名反饋。
10、指名讀課文第一和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各寫了什么?
11、在弄清上面兩個問題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三、再讀課文,再請第二部分主要內(nèi)容以及作者的順序
1、學生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的內(nèi)容。(作者到海底村莊都參觀了哪些地方?)
2、指名反饋。
?。?)海底村莊的建筑。
?。?)海底牧場。
(3)海底植物園。
(4)海水綜合加工廠。
3、讀完全文,你覺得海底給作者或是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么?(指名反饋:奇)
4、引導學生找出作者直接夸海底村莊奇的句子,指導感情朗讀。
四、學生自由有感情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授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學生讀一讀。
2、聽寫。
3、學生齊讀課文。
4、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作者隨著海底村莊的村長,都參觀了哪些地方呢?)
5、導入:他到這些地方都看到了哪些奇異的景象呢?
二、學習課文,了解海底村莊的建筑
1、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海底村莊的建筑奇異表現(xiàn)在哪里?
2、指名反饋
教學建議
(1)學生反饋,從文中找出具體的句子。
?。?)說說自己的體會。
?。?)其他補充或質(zhì)疑。
?。?)解答疑問后,指導感情朗讀。
3、引導學生想像,根據(jù)課文對海底建筑的描述,畫一畫海底村莊的樣子。
4、展示學生畫的海底村莊的樣子。
5、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再分角色朗讀。
三、放手學生自讀
1、小組根據(jù)教師的要求自讀。
?。?)各個地方描寫了什么景象?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特點?
?。?)你覺得應該怎樣利用海底資源?
?。?)有感情地讀一讀。
2、出示圖,結(jié)合釁引導學生想像畫畫。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師指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討論:作者為什么贊嘆:海底村莊真了不起?
3、集體反饋,回顧課文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
4、你們想像中的海底村莊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交流)
5、指名反饋。
6、教師肯定學生的大膽想像,同時鼓勵他們多讀課外書,探索海底更多未知的知識領(lǐng)域。
五、感情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附板書設(shè)計
《海底村莊》教學設(shè)計
- 大海的歌*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不懂就要問*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曼谷的小象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新年禮物*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畫楊桃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古詩三首(獨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書所見)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動手做做看*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27《不懂就要問》
- 2《親人》
- 18《可貴的沉默》
- 《做風車的故事》教學設(shè)計
- 《積累運用三》教學設(shè)計
- 《會搖尾巴的狼》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
- 《群鳥學藝》教學設(shè)計
- 記一次難忘的語文活動
- 掛鐘_小學生作文:五年級
- 老師不在的時候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云娃娃_小學生作文:二年級
- 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音樂瓶》反思
- 建材家居活動朋友圈文案36句
- 婚紗禮服品牌取名及朋友圈文案40句
- 有創(chuàng)意的大學生志愿者朋友圈文案38句
- 建材廣告短語33句
- 樓盤項目營銷朋友圈文案3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