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母“輕聲細語”

美國父母“輕聲細語”

美國父母“輕聲細語”


在美國,尊重孩子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年齡小,需要愛護、幫助,還在于他們走出娘胎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或教師都沒有特權(quán)去支配或限制他們的言行,即使從“細枝未節(jié)”上,也要讓他們感覺自己是小主人?!?BR> 
  美國人十分講究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講話不但要認真聽,而且有時父母應(yīng)蹲下來與之對話,使對方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存在受傷害、受刺激的感覺。 
 
  在加州,一天,媽媽帶彼得和邁克兄弟倆去兜超市,哥哥彼得先坐進汽車,邁克顯得有些不高興,他認為自己小,別人應(yīng)當(dāng)順著他。媽媽窺出邁克的心病,馬上在車門口蹲下身子,十分和藹地對邁克說:“誰先坐汽車,你認為很重要嗎,對不對?”邁克看著媽媽,會意地點點頭,然后鉆進汽車挨著哥哥坐下。這種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因為輕聲細語般耐心、誠懇、親切的交談從小讓孩子感受自己與成年人是平等的,可避免“低一等”的感覺。 
 
  又如家長帶孩子外出,或者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給他們,最忌諱父母提前替代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不許”之類的話,大人也不會在孩子表示接受時對之呵斥。父母認為,孩子的需要本身無錯,任何人都無理由指責(zé),只能選擇時機用最佳的方法做出解釋和說明。為了早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尊、自重的人格,美國人反對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會當(dāng)著眾人面說孩子“愚笨”“調(diào)皮”“沒出息”,否則,不僅愧對孩子,就父母面言,是一種犯罪。

(責(zé)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