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小嘎子摔跤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他的力氣沒有小胖墩兒的力氣大。雖然他很有計策,避開了一叉一摟,但兩人之間還是進行了正面交鋒,這樣他的優(yōu)勢就大大降低了。二是他沒有沉住氣,即沒有掌握好節(jié)奏。他再堅持一下小胖墩兒也許就泄了氣,沒了勁兒,這樣他還有勝利的可能。

2.從摔跤這件事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整個摔過程中都不見小嘎子的蠻干、硬斗,處處可見他的機靈、敏捷、有智謀。另外,從他時時想把對手打敗這一點,又不難看出他爭強好勝的一面。

2、一年級下冊第9課夜色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9課夜色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你從哪里看出我是個膽小的孩子?

從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以看出我是個膽小的孩子。

2.我不想去散步,爸爸為什么一定要拉著我去?

  爸爸希望我變得勇敢。

3.夜晚既然很黑,為何還能看到小鳥睡覺呢?

因為我變成了勇敢的孩子,逐漸地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4.我真的看見了小鳥睡覺嗎?

  天黑了,是不容易看見小鳥睡覺的。這是我在想象,表達了我對夜景的喜愛。

3、一年級下冊第6課樹和喜鵲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6課樹和喜鵲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課文重難點探究:

1.從前,樹和喜鵲為什么很孤單?

樹和喜鵲孤單是因為這里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

2聯(lián)系課文第一自然段內(nèi)容說說孤單是什么意思?

通過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可以看出孤單表示只有一個。

3.后來,樹和喜鵲為什么很快樂?

樹和喜鵲快樂是因為他們都有了鄰居,他們的生活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4、一年級下冊第5課小公雞和小鴨子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5課小公雞和小鴨子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課文重難點探究:

1.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

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2.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

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用來撥水,所以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魚。

3.學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

我們了解了小公雞和小鴨子不同的習性,也懂得了伙伴之間應(yīng)該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道理。

5、一年級下冊第4課四個太陽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4課四個太陽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課文重難點探究:

1.我畫了幾個太陽?分別送給了誰?

我畫了四個太陽。我畫了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金黃的太陽送給秋天,紅紅的太陽送給冬天,彩色的太陽送給春天。

2.我為什么把綠綠的太陽掛在夏天的天空?

因為綠色可以給人陰涼、清爽的感覺,有了綠色,炎熱的夏天能涼爽一些。

3.我為什么給冬天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因為冬天是寒冷的,紅紅的太陽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和熱情。

6、一年級下冊第3課一個接一個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3課一個接一個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課文重難點探究:

1.我被喊回家后沒有沮喪,為什么?

因為我想到回家睡覺可以做各種各樣的有趣的夢。

2.我喜歡上課嗎?為什么?

喜歡。因為上課可以聽老師講有趣的故事。

3.課文中寫了幾件讓我感到不如意的事?我是怎么轉(zhuǎn)變看問題的角度使自己開心起來的?

有三件。一是我在月夜玩踩影子游戲時被大人叫回家睡覺。我想到可以做好多有趣的夢,于是開心起來。二是我在做有趣的夢時被大人叫起來去上學。我想到可以和小伙伴玩有趣的游戲,變得開心起來。三是我在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游戲時,上課鈴響了起來。我想到上課可以聽老師講有趣的故事,開心起來。

4.前三小節(jié),我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快樂沮喪期待

5.讀整首詩歌,可以感受到我怎樣的心情?

讀整首詩歌,可以感受到我生活得多姿多彩,對生活充滿期待。

7、一年級下冊第19課棉花姑娘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19課棉花姑娘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啄木鳥和青蛙為什么不幫棉花姑娘治???

因為啄木鳥只會捉樹洞里的害蟲,青蛙只會田里的害蟲。

2.比較二、三、四自然段,說說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句式一樣。

不同點:醫(yī)生不一樣,捉的蟲子也不一樣,第四自然段還多了高興一次。

8、一年級下冊第17課動物王國開大會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17課動物王國開大會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狗熊一共向大家下達了幾次通知?

四次。

2.為什么前三次都有動物來說大會開不起來?

第一次:忘記了告訴大家開會的時間和地點。

第二次:沒有說地點和具體時間。

第三次:沒有說明地點。

3.第四次通知后,大家都準時來開會了,什么原因呢?

   第四次通知狗熊說清楚了開會的時間是(明天上午八點),地點是(森林廣場),于是大家都準時參加大會了。

4.從這個故事里,我們知道了什么?

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點和具體時間,做一個思維嚴謹、全面的孩子。

9、一年級下冊第16課一分鐘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一年級下冊第16課一分鐘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課題中的一分鐘指的是什么?

課題中的一分鐘指的是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既珍貴的時間。

2.最開始,元元對待一分鐘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

最開始,元元認為一分鐘很短,早一分鐘晚一分鐘沒有什么關(guān)系。

3.元元為什么非常后悔?

因為元元沒想到自己只是睡了短短的一分鐘,卻遲到了二十分鐘,他很后悔自己沒有珍惜那一分鐘。

10、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哪個字貫穿全詩始終?作者是如何描寫喜悅之情的?

喜字貫串全詩。作者通過涕淚滿衣裳愁何在喜欲狂等描寫,把自已驚喜、激動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2.詩的尾聯(lián)是實寫還是虛寫?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是虛寫。作者用即從穿便下向這四個富有動感的詞語,想象著自己仿佛已經(jīng)穿過巴峽、巫峽,過襄陽、洛陽,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xiāng)。

3.為什么說這首詩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杜甫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國事在他眼里最重要,遇到國家收復疆土,擊敗叛軍自然是生平最大的一件快事。全詩情感奔放,處處滲透著喜字,痛快淋漓地抒發(fā)了作者無限喜悅興奮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11、五年級下冊第6課景陽岡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6課景陽岡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酒家為何給店取名為三碗不過岡?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為什么還執(zhí)意上岡?

因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過不得前面

的山岡,因此叫做三碗不過岡。武松之所以執(zhí)意上岡,一是怕店家恥笑自己,二是對自己戰(zhàn)勝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現(xiàn)了武松的倔強固執(zhí)和英勇無畏。

2.老虎是怎樣進攻武松的?這樣詳細寫老虎的目是什么?

老虎的進攻有三招:一撲一掀一剪,把老虎兇猛殘暴、讓人生畏的氣勢顯現(xiàn)無遺。詳細寫虎是為了寫人,以虎的兇猛襯托出人的勇猛。

3.文中多次用了閃這個動詞,你覺得能不能換成躲?為什么?

面對老虎的兇猛進攻,此時武松唯一的對策就是閃,一個接一個的閃字,乍看起來,好像輕描淡寫,又是重復雷同,其實,它顯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動作、表現(xiàn)人物形象方面的獨到之處。不能換成躲字,因為閃字一是表現(xiàn)了動作的準確。武松在遭遇突然襲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閃既是本能的反應(yīng),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閃這個動作,具有突發(fā)性,用在這里,很能表現(xiàn)人物的機警敏捷。三是閃指主動地躲過,如果換用躲字,則會顯得很被動。

4.從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動詞,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武松?

這段話具體詳細地描繪了武松赤手空拳勇斗老虎的經(jīng)過。當武松躲閃過了猛虎的一撲、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轉(zhuǎn)守為攻。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動詞,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顯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

5.在打虎事件中,作者是怎樣塑造武松這一人物的?

作者通過武松的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等來塑造的。

6.除了打虎,作者在開始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與打虎有什么關(guān)系?

1-4自然段寫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寫武松上景陽岡。這些內(nèi)容對于武松性格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對武松的語言和心理活動進行描寫,使武松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也為打虎作了鋪墊。

7.武松打虎是為民除害嗎?為什么?

是。因為這只吊睛白額大蟲一到天晚就出來傷人,已經(jīng)傷了二三十條大漢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說是為民除掉了一害。

8.第9自然段寫老虎撲人,武松沉著應(yīng)對,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表現(xiàn)出了什么?

答:主要運用了動作描寫。撲掀剪是老虎進攻的三招,這些動作把老虎的兇猛、讓人生畏的氣勢顯露無遺。武松用三閃沉著應(yīng)對,消耗了猛虎的體力,挫傷了它的銳氣,體現(xiàn)了武松的以退為進、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9.通過全文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武松?

通過全文,我看到了一個機智勇敢、武功高強、豪爽倔強、無所畏懼的武松。

12、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周瑜讓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故設(shè)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為由,意欲加害諸葛亮。

2、諸葛亮為什么答應(yīng)造箭?

諸葛亮為顧全聯(lián)吳抗曹的大局,不計個人得失。

3、當周瑜聽說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還立下軍令狀,他的心里為什么很高興?

周瑜知道在當時,三天肯定造不出十萬枝箭,既已立下軍令狀,完不成是要殺頭的。周瑜以為他的計謀要成功了,所以很高興。

4、周瑜既然想加害諸葛亮,為什么還要征求諸葛亮的意見呢?

周瑜看似在征求詢問諸葛亮的意見,表示對諸葛亮的尊重。實際上他的話語中充滿殺機,用心險惡。

5、諸葛亮為借箭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

船和軍士是諸葛亮借箭的基本條件,將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是偽裝,船兩邊放草把子,是為了受箭。真是考慮周全,安排巧妙。

6、魯肅是周瑜的部下,為什么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諸葛亮深知魯肅為人忠厚,顧全大局。

7、借箭過程中,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①算好天氣:第三天有大霧(知天文)。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擺開,兩面受箭(曉地理)。

③算好魯肅:忠實守信。(識人心)

④算好周瑜:嫉賢妒能,陰險狡詐。

⑤算好曹操:謹慎多疑。

⑥布置周密、準確。

13、五年級下冊第3課月是故鄉(xiāng)明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3課月是故鄉(xiāng)明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你對月是故鄉(xiāng)明這一題目有哪些了解?

答:①月是故鄉(xiāng)明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全詩為: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收兵。

②這首詩寫于安史之亂時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

③月亮其實無處不明,但杜甫偏說月是故鄉(xiāng)明,從而突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感懷。由于杜甫的這句詩特別能引發(fā)人的鄉(xiāng)思共鳴,因而被廣為傳誦。

2、作者回憶了幼年時在故鄉(xiāng)的哪些趣事?

答:寫了兩件件趣事:第一件事是躺在坑邊場院的地上數(shù)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點篝火,搖樹捉知了。

3、作者明明是寫故鄉(xiāng)的月亮,為什么還要寫那些童年趣事呢?

答:這些童年趣事都是圍繞著月亮來寫的,數(shù)星星、捉知了、賞月等都跟月亮有關(guān),通過寫這些銘刻在作者記憶中的童年趣事,表達出他對故鄉(xiāng)的眷戀、思念之情。

4、本文是怎樣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的?

答:(1)通過對故鄉(xiāng)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2)拿世界各地見到的月亮與故鄉(xiāng)的月亮作對比,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14、五年級下冊第23課童年的發(fā)現(xiàn)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23課童年的發(fā)現(xiàn)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夢中飛行的情節(jié)在全文中具有怎樣的作用?

夢中飛行讓我產(chǎn)生了疑問,使我去詢問老師,而老師的回答勾起了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的興趣??梢哉f,夢中飛行是整個故事的開端。

2.我是怎樣推算出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的?從中可以看出我有怎樣的特點?

推算過程:A.思考:胎兒為什么是九個月出生。B.聯(lián)想:地圖能表示實際距離。C.人是由細胞構(gòu)成的。D.折合、推算:由細胞變成人,正好九個月。從這個推算過程可以看出我善于想象,喜歡鉆研。

3.在文中最后一段,如果事后你知道了這個秘密,你還會笑話他嗎?

例:不會,如果事后仔細聽他把發(fā)現(xiàn)的過程講清楚,就不會覺得好笑了,反而會對他的大膽想象和探索精神大加贊揚。

4.結(jié)合全文,你覺得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作者是個幽默、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5.通讀全文,說說我的感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當每天夜里做夢我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的時候,我感到驚喜、新奇,于是我和伙伴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向老師問了一連串問題。和老師的談話激發(fā)了我的想象力,我大膽做出九月懷胎的猜想,感到高興和意外。在幾年后的一次生物課上,我因童年的發(fā)現(xiàn)與進化論一致而情不自禁地發(fā)出笑聲,卻遭到老師的誤解,被轟出教室。這時,我想出世界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有時還會給人帶來被驅(qū)逐和迫害的風險這一理由來自我安尉,心中有自豪,也有一絲憤慨。

15、五年級下冊第21課楊氏之子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21課楊氏之子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孔君平是怎樣逗孩子的?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孔君平看到楊梅,聯(lián)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是一家。可見孔君平是一個幽默的人。。

2.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由此可見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zhuǎn)對答,既表現(xiàn)了應(yīng)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由此可見他是個思維敏捷,語言機智幽默的孩子。

16、五年級下冊第19課牧場之國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9課牧場之國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課文是按什么結(jié)構(gòu)來寫的?

本文是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來寫的。

2.為什么說駿馬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因為這里沒有牧人的吆喝,沒有食物的紛爭,沒有強敵的進攻,駿馬可以在草原上任意馳騁,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生活。

3.通過讀課文,你體會到了牧場的哪幾種美?

色彩之美:在碧綠的絲絨般的草原上,成群的各色牛兒如朵朵大花鑲嵌其中;粗獷之美:駿馬在草原上飛馳,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悠然之美:白色的綿羊、黑色的豬群、成千上萬的小雞等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寧靜之美: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閃爍著微弱的光芒的燈塔。

17、五年級下冊第18課威尼斯的小艇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8課威尼斯的小艇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特別好?

(1)小艇行駛速度極快。(2)到擁擠的地方、極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穩(wěn)地穿過,而且還能急轉(zhuǎn)彎。

2.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小艇和威尼斯人的密切關(guān)系的?

作者通過描寫人們乘坐小艇的情景及小艇白天動、夜晚靜的對比來表現(xiàn)小艇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

18、五年級下冊第14課刷子李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年級下冊第14課刷子李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從這篇課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告訴人們:手藝人必須有真本事,真本事是精益求精、勤學苦練得來的。

2.刷子李高超的技藝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作者是怎樣寫出他的技藝高超的?

刷墻時必穿一身黑衣,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刷出的墻均勻平實,坐在他刷過的屋子里如同升天般美。作者從兩方面寫出了他的技藝高超:一是直接描寫他刷漿時的衣著以及刷漿時的動作來表現(xiàn);二是通過徒弟曹小三從半信半疑到佩服,再到失望,最后深受震撼的心理活動變化來間接突出。

3.你怎樣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1)刷子李確有絕活,這一絕活,若不是曹小三親眼所見,絕不會相信是真的。(2)刷子李有此絕活是自我挑戰(zhàn)、不斷磨煉的結(jié)果。(3)刷子李的所言所行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受益匪淺。

19、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他像一棵挺脫的樹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他像一棵挺脫的樹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號有什么作用?

破折號起解釋說明的作用,解釋為什么說祥子像個成人。

2.為什么說祥子像一棵挺脫的樹?

祥子非常高大、健壯,無論是身材,還是五官,都是那么結(jié)實,那么有精神,就像一棵挺脫的樹。這樣的比喻,表現(xiàn)了祥子從內(nèi)到外展現(xiàn)出的朝氣與力量。

20、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小嘎子摔跤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他的力氣沒有小胖墩兒的力氣大。雖然他很有計策,避開了一叉一摟,但兩人之間還是進行了正面交鋒,這樣他的優(yōu)勢就大大降低了。二是他沒有沉住氣,即沒有掌握好節(jié)奏。他再堅持一下小胖墩兒也許就泄了氣,沒了勁兒,這樣他還有勝利的可能。

2.從摔跤這件事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整個摔過程中都不見小嘎子的蠻干、硬斗,處處可見他的機靈、敏捷、有智謀。另外,從他時時想把對手打敗這一點,又不難看出他爭強好勝的一面。

21、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摔跤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1.要不摔跤。

用小嘎子的話開頭,直接點出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開門見山,簡潔明了。

2.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

立刻一詞表現(xiàn)出了小胖墩兒的驚喜,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提議正中他的心思,因為他是摔跤的慣手,怎么會怕和小嘎子比摔跤呢?

3.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

這句話寫出了小嘎子的聰明而富有心計的性格特點。小嘎子清楚兩人在體形上的差距,認識到單憑力氣自然不是胖墩兒的對手,所以小嘎子很自然地選擇了隨便摔的方式。

4.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仿佛很占了上風。

小嘎子在和胖墩兒摔跤時有自己的戰(zhàn)術(shù),他認為自己在身體的靈活程度上勝過胖墩兒,想巧勝對手。從仿佛一詞不難看出他很占了上風只是暫時的、表面的,實際上這也是他摔跤失敗的原因之一。

5.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不露一點兒破綻。

對小胖墩兒摔跤時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可以看出小胖墩兒比賽時非常認真,沉著應(yīng)對,毫不放松。

22、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兩莖燈草課堂筆記作者簡介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兩莖燈草課堂筆記作者簡介

吳敬梓,清代小說家。他出身于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特別的天賦。文學成就:善詩賦,尤以小說著稱。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中的杰出作品。

23、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兩莖燈草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兩莖燈草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1.自此,嚴監(jiān)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

再不回頭的意思是嚴監(jiān)生的病不斷加重,沒有任何好轉(zhuǎn)的跡象。

2.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伸著兩個指頭。

這是作者對嚴監(jiān)生咽氣前的一段描寫。此時,嚴監(jiān)生已氣息奄奄,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為的是并不重要的兩莖燈草,這樣的寫法使一個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躍然紙上。

24、五年級下冊第11課軍神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五年級下冊第11課軍神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沃克醫(yī)生為什么認定病人是軍人?

沃克醫(yī)生曾經(jīng)當過軍醫(yī),根據(jù)傷口就能判斷出來;劉伯承受了這么重的傷,還能如此鎮(zhèn)定從容,這是一名軍人應(yīng)該具備的素質(zhì),由此,也可以判斷出來。

2.沃克醫(yī)生為什么稱病人為軍神?

軍神是沃克醫(yī)生對病人在做手術(shù)時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的高度評價和贊揚。病人在手術(shù)中能忍受一切痛苦,具有不怕一切的大無畏的精神。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志跟鋼板一樣堅強,是一般軍人做不到的。

3.劉伯承剛開始為什么要隱瞞自己的真實姓名?最后又為什么要說出來?

劉伯承在戰(zhàn)斗中受傷,深知自己是敵人捉拿的要犯,加上對沃克醫(yī)生的為人不了解,所以不敢輕易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最后說出來,是因為他看到沃克醫(yī)生醫(yī)德高尚,值得信賴。

4.本文的主人公是劉伯承,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來寫沃克醫(yī)生?

用大量筆墨描寫沃克醫(yī)生語言、神態(tài)、動作,以此來襯托劉伯承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

25、四年級下冊第24課黃繼光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四年級下冊第24課黃繼光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wù)

這個任務(wù)光榮是因為它作用很大,關(guān)系到整個戰(zhàn)役的成??;艱巨是因為它困難很大,想要完成并不容易。

2.文中把子彈比作雨點、冰雹、暴風雨,有什么作用?

把子彈比作雨點、冰雹、暴風雨,說明敵人的火力越來越強,戰(zhàn)斗越來越激烈,但黃繼光沒有退縮,體現(xiàn)出黃繼光的英勇頑強。

3.黃繼光在執(zhí)行任務(wù)的過程中,總共站起來兩次,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站起來的?表現(xiàn)了他具有怎樣的精神?

第一次:他不斷向前爬行,到達一個很近的距離,此時他手握手雷,正好可以站起來投向火力點。第二次:他身負重傷,而敵人的機槍仍在不停地掃射,戰(zhàn)友們無計可施,此時的他沒有武器而天馬上就要亮了,他站起來撲向火力點,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表現(xiàn)了黃繼光為了完成任務(wù)而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偉大精神。

4.戰(zhàn)士們最終能夠占領(lǐng)高地、消滅敵人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因為黃繼光用身軀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為戰(zhàn)士們贏取了沖鋒的時機;還因為黃繼光英勇獻身的壯舉,感動了戰(zhàn)士們,激勵了戰(zhàn)士們,給戰(zhàn)士們帶來了無窮的戰(zhàn)斗力量。

26、四年級下冊第16課海上日出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四年級下冊第16課海上日出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日出的?結(jié)合文中具體語句說一說。

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zhuǎn)眼地望著那里中不轉(zhuǎn)眼地望著那里反映了我懷著急切的心情等待日出。

2.剛露出海面的太陽為什么紅是真紅?為什么沒有亮光?

因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氣,太陽透過水蒸氣發(fā)生折射,呈現(xiàn)為七色,而紅光穿透力強,所以人們只能看見紅色;因為太陽剛升起時透過海面上飽含水蒸氣的空氣層時,光線被反射、吸收,能量消耗很多,光線透不過來,所以沒有亮光。

3.課文第三段是按什么順序描繪日出景象的?日出時的景象是怎么變化的?

這段話按照事物發(fā)展的順序,描繪了太陽冉冉升起的景象。日出時的景象的變化過程:太陽出現(xiàn)小半邊臉慢慢地努力上升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發(fā)出了奪目的亮光。

4.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一句中,可以把染成改為涂成嗎?為什么?

不可以,染成是用染料著色,寫出了天空的云彩在太陽光的映照下慢慢變化的過程,而涂成速度之快讓人感覺不到云彩是慢慢變化的。

5.作者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在浩瀚無垠的海面上,一輪紅日剎那間沖破云霞,發(fā)出耀眼奪目的光芒;當天空有一層薄云時,陽光透過云彩,直射海面,水天一色;當天空有黑云時,太陽給黑云鑲上金邊,沖出黑云的重重包圍,甚至把黑云染成紫色或紅色。無論是晴朗的天氣,還是有云的天氣,海上日出都呈現(xiàn)出一幅瑰麗壯美的畫面,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所以作者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27、四年級下冊第11課白樺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四年級下冊第11課白樺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這首詩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白樺的?

這首詩是按總分的順序來描寫白樺的。

2.詩人從哪幾個方面表現(xiàn)了白樺的美?

寫白樺在雪中的美、在朦朧的寂靜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

3.文章以白樺為描寫對象,表現(xiàn)了白樺怎樣的形象?

本文以白樺為描寫對象,從多個角度描寫了白樺之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風姿綽約,表現(xiàn)出一種高潔、挺拔之美。

4.白樺外在形象是怎樣的?內(nèi)在氣質(zhì)是什么?

白樺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潔白;白樺內(nèi)在氣質(zhì)是含蓄、高潔。

28、三年級下冊第6課陶罐和鐵罐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6課陶罐和鐵罐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鐵罐仗著他堅硬的特點,非常驕傲,常常奚落陶罐。

2.課文第一部分,鐵罐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陶罐呢?

鐵罐的態(tài)度由傲慢變成輕蔑,后來又變成惱怒;陶罐的態(tài)度一直沒變,始終是那樣謙虛而平和。

3.人們?yōu)槭裁礇]有找到鐵罐?

鐵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當它遇到溶解在水中的氧時就會發(fā)生反應(yīng),隨著時間流逝,鐵就會被層層氧化直到最后完全被氧化,變成粉末。這就是鐵罐最后連影子也沒見到的原因。

29、三年級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宋人為什么沒有再次得到兔子?

因為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偶然發(fā)生的事情,并不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所以宋人再也沒有得到兔子。

2.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對意外心存僥幸。

30、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課文中的這份備忘錄記錄了哪幾種昆蟲?

蜻蜓、瓢蟲、獨角仙、螞蚱。

2.作者是根據(jù)什么來擬寫小標題的?

復眼是根據(jù)蜻蜓和蒼蠅的特點擬寫的,花大姐是根據(jù)瓢蟲的外形擬寫的,獨角仙和螞蚱是根據(jù)它們的名字擬寫的。

31、三年級下冊第24課火燒云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24課火燒云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火燒云顏色發(fā)生變化的詞語,表現(xiàn)了火燒云什么特點?

課文寫了火燒云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等顏色的變化,表現(xiàn)了火燒云色彩絢麗、變化極快的特點。

2.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葡萄灰、 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是什么樣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葡萄灰:像(葡萄)一樣的灰色;梨黃:像(梨)一樣的黃色;茄子紫:像(茄子)一樣的紫色。

好處:聯(lián)系生活容易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3.火燒云的形狀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表現(xiàn)了它的什么特點?

火燒云的形狀由跪著的馬到兇猛的狗到威武的獅子到什么都不像。表現(xiàn)了火燒云瞬息萬變的特點。

4.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結(jié)句嘎然而止,余音縈繞,有什么作用?

這樣寫給讀者意猶未盡的感覺,更表現(xiàn)出火燒云變化多而快的特點。

5.展開想象:想一想火燒云還會變成什么?模仿課文寫一段。

天空中的火燒云變化真快??!就在這時,天空中又來了一個小人偶,它長著金黃色的長頭發(fā),扎著長長的小辮子,穿著紅紅的短裙子。她手拿著一朵小花在天空中跑來跑云,過了兩三秒鐘,小人偶的裙子變黃了,長頭發(fā)變黃了,長頭發(fā)變短了,手里拿著的小花也不見了。觀看的人們正在尋找小人偶的小花,小人偶又不見了。

32、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23課海底世界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海底的景色有什么特點?

  海底的世界是黑暗的,又是光亮的,海底的世界是寧靜的,又是熱鬧的。海底是奇異的,還是豐富的。

2.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體現(xiàn)在哪里?

景色奇異:黑暗的海底有許多閃爍的、帶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海底不同的動物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千奇百怪;海底有多種顏色和形態(tài)的植物,這些都讓人感受到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的世界。

物產(chǎn)豐富:海底動植物資源豐富,還有豐富的礦藏,這些都說明了海底還是一個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3.第二自然段寫了海底很寧靜,第三自然段又寫有許多聲音,這不互相矛盾嗎?為什么?

不矛盾。因為一方面以聲襯景更顯海底的寧靜,另一方面是因為動物們竊竊私語的聲音太小了,無法打破海底的寧靜。

4.作者在介紹海底的動物、植物、礦藏時分別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在介紹海底的動物、植物時用了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在介紹海底的礦藏時用了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33、三年級下冊第10課紙的發(fā)明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三年級下冊第10課紙的發(fā)明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能夠書寫的紙是怎么發(fā)明的?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改進了造紙術(shù)。

注意:蔡倫是改進了造紙術(shù)而不是發(fā)明了造紙術(shù)。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不是蔡倫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不斷積累的結(jié)果。

2.蔡倫為什么要改進先前造紙的方法呢?

蔡倫之前書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來字寫在帛上,雖然解決了重量問題,但是由于價格昂貴,無法普及。西漢時期用麻造紙,但是粗糙難寫。

3.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術(shù)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輕便好用的紙張。我從中體會到了蔡倫的造紙術(shù)原料容易得到,價格便宜,很容易滿足人們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贊嘆又自豪。

4.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悟?(本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寫出了紙的發(fā)明過程,以及造紙術(shù)對世界的貢獻,贊揚了我們古代人民的聰明和智慧,表達了對祖國歷史文化的敬仰。

5.本文首尾兩段有何異同?

相同之處:都是在講造紙術(shù)對世界文明的意義;不同之處:首段簡單,尾段更詳細。

  像這樣開頭和結(jié)尾都提到了相同的內(nèi)容,就在結(jié)構(gòu)上形成了一種呼應(yīng),這種寫法就叫首尾呼應(yīng)。這樣可以使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

34、六年級下冊第8課匆匆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六年級下冊第8課匆匆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作者想告誡我們什么?

文章表達了作者對時光匆匆的無奈和惋惜,想告誡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要再世上白白走一遭。

2.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一是結(jié)構(gòu)精巧,層次清楚,轉(zhuǎn)承自然,首尾呼應(yīng);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3.作者是如何將不易察覺的時光流逝寫得生動形象的?

作者運用設(shè)問、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將不易察覺的時光流逝寫得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35、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十五夜望月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十五夜望月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整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這首詩寫了地、樹、鴉、露、桂花、月等事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氣氛,將離別思聚,希望與家人團聚、對月懷人大情懷表現(xiàn)的委婉動人。

2.體會詩歌中落的表達效果。

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

36、六年級下冊第2課臘八粥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六年級下冊第2課臘八粥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八兒和家人吃臘八粥的情景為什么要略寫?

略寫八兒和家人吃臘八粥是為了突出八兒苦苦等待吃媽媽煮的臘八粥的情景。

等待喝粥的過程寫得詳細,喝粥寫得簡略。文章對八兒等待喝粥時的各種心理活動描摹得非常具體、細膩,寫八兒盼粥、分粥、猜粥、看粥,逐步渲染,層層蓄勢,把八兒想吃而不可得,焦急、期盼,好奇而驚異的心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突出了八寶粥的香甜、誘人,也展示出兒童的天真爛漫,富有童真童趣。而在吃粥環(huán)節(jié),并未詳寫吃粥的過程,而是描寫吃粥的香甜和滿足,更有余味,顯示出作者的匠心獨運。

2.這篇文章在寫等粥部分時是以什么為線索的?

等粥部分是以八兒的心理活動的變化為線索的。從八兒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對臘八粥充滿美好想象,最后到親眼看到臘八粥時的驚訝,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構(gòu)成了等粥部分的線索。

3.從描寫八兒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八兒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可以看出八兒是一個天真、可愛、聰明、孝順的孩子。

4.文中描寫八兒一家吃粥的場面采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作用是什么?

文中寫八兒一家吃粥的場面采用的是側(cè)面描寫的方法。作用是從側(cè)面烘托出臘八粥的香甜、好喝。

37、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wù)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wù)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本文的結(jié)構(gòu)是怎么安排的?

提出論點(1段)證明論點(24段)提出號召(5段)

文章開頭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lǐng)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wù);然后結(jié)合當前的實際,從三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wù):一是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二是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三是搞好團結(jié)、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jié)起來。

2.為什么說只要我們?yōu)槿嗣竦睦鎴猿趾玫?,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只要我們?yōu)槿嗣竦睦鎴猿趾玫?,改正錯的,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3.為什么要使整個人民團結(jié)起來?

團結(jié)才有力量,才能實現(xiàn)共同的革命目標。

38、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馬詩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馬詩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前兩句詩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有什么作用?

環(huán)境描寫,描寫這幅悲涼肅殺戰(zhàn)場景色,也代表有志之士報國的決心。

2.《馬詩》中抒發(fā)自己情懷的詩句是那句?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3.《馬詩》采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寫出了一匹駿馬渴望馳騁疆場,表達了建功立業(yè)的熱切愿望和不被重用的感慨。

4.馬詩是怎么樣運用比興手法的?

《馬詩》開篇以雪喻沙、以鉤喻月,是比;全詩借馬喻人,借詠馬及其命運,來抒寫志士的遠大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感慨、憤懣,通篇是比。開篇兩句從富有沙場特征的景色寫起以引發(fā)馳聘疆場的豪情,這是起興。全詩抒發(fā)了作者熱望建功立業(yè)而又不被賞識的郁悶。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xiàn)力。

39、二年級下冊第7課一匹出色的馬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二年級下冊第7課一匹出色的馬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課文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春天的美?

通過對碧綠碧綠的河水、垂下的柳葉以及蔥蔥綠綠的田野描寫來表現(xiàn)春景之美。

2.爸爸不抱妹妹,他是怎樣做的呢?爸爸為什么這樣做呢?

爸爸拾起一根柳條遞給妹妹,告訴妹妹可以騎著柳條馬回家,爸爸這樣做的目的是利用了孩子的天真和好奇心,讓孩子在游戲中忘記疲勞,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自己走回家。

3.妹妹有了馬后,心情是怎樣的呢?

妹妹有了馬后非常高興,她把柳條當作了真的馬騎回了家。

4.一匹出色的馬指的是什么?

一匹出色的馬指的是柳條,它帶給了妹妹無窮的力量,讓妹妹忘記疲勞,也給妹妹帶來了快樂,因此我們說它是一匹出色的馬

40、二年級下冊第2課找春天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二年級下冊第2課找春天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本文的課題呼喚著我們──找春天去吧!我們到校園里找一找,也許能在操場邊發(fā)現(xiàn)剛探出頭的小草;我們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許能在天空中發(fā)現(xiàn)飄飄搖搖的風箏;打開課本,我們還會在課文插圖中發(fā)現(xiàn)春天的影子;讀著課文,我們會感覺到自己就是那幾個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的孩子,體會到尋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發(fā)現(xiàn)春天的欣喜。 

  課文語言優(yōu)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個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麗,有著嫩綠的秀眉和色彩斑斕的眼睛;她活潑,嫻熟地彈奏著動人的音符,快樂地蕩著秋千,興奮地叫著、笑著

1.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中沖出一詞用的好不好?

沖出一詞用的好,沖出指快速地向前闖,這說明孩子們走出家門的速度很快,表達了他們想要看見春天的急切心情。

2.春天在哪里呢?

春天在柳枝上,在風箏尾巴上,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春天無處不在。

3.我們用哪些方式找到春天的?(用文中語句回答)

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41、二年級下冊第22課小毛蟲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二年級下冊第22課小毛蟲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小毛蟲的成長過程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

小毛蟲繭蝴蝶,3個成長階段。

2.小毛蟲看到自己不如別的昆蟲,它是怎樣做的?說明了什么?

它既不悲觀失望,也不慕任何人。它知道自已該做的事情,而且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去做。說明小毛蟲勤奮、努力。

3.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給你怎樣的啟示?

不管自己多么笨拙,只要心里明白自己該做的事情,并竭盡全力地去做,就一定會成功。

42、二年級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二年級下冊第19課大象的耳朵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文中哪些小動物對大象的耳朵提出了疑問?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

2.大象把耳朵撐起來后,遇到了哪些煩惱?

經(jīng)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頭痛,又心煩。

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最后大象說的話?

大象明白了自已的耳朵和別人的就是不一樣。大象的話也啟發(fā)我們,每個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斷。

43、二年級下冊第16課雷雨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二年級下冊第16課雷雨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哪膸讉€方面寫雷雨的)?

課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順序?qū)懙摹?/p>

2.雷雨中的景象這部分內(nèi)容中,雨勢是怎樣變化的?

雨下起來了雨越下雨大雨漸漸變小。

44、二年級下冊第13課畫楊桃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二年級下冊第13課畫楊桃課堂筆記之重難點歸納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畫出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

我畫楊桃時,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我畫出的楊桃就是我看到的楊桃的樣子,是五個角的。

2.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是怎樣做的?

老師沒有笑,而是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觀察,并讓嘲笑我的同學也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讓他們接受教育,明白道理。

3.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老師的話有幾層意思?

老師的話有三層意思:一是看楊桃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作畫要實事求是;二是看到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不要忙著嘲笑別人,而要弄清畫畫的人為什么畫成這個樣子,之后再發(fā)表意見。

4.老師為什么不把問題告訴學生,而要反復提出問題?

老師提出問題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思考,在親自觀察中認識事物、感受事物,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