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1、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教學三首詩時,我都由詩題入手,引導學生釋題,從詩題中了解信息,再結(jié)合相關(guān)資料,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情感。學會總體掌握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學生理解詩意的情況較好。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沒有拓展其它的愛國詩,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
教學反思2:
《己亥雜詩》所涉及的歷史背景更加復雜,詩人所表達的思想不易理解。我讓學生結(jié)合資料和注釋來理解詩意,適時點撥,幫助學生讀懂古詩。如果可以再給予孩子更多的交流資料的時間相信效果會更好。
2、二年級上冊識字2:樹之歌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識字2:樹之歌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樹之歌教學反思1
《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征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桂花樹等11種樹木,表現(xiàn)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
教學本課,我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點:朗讀、背誦兒歌,利用形聲字特點掌握木字旁的8個生字,初步了解樹木特點。教學時,我在引導學生熟讀兒歌后,圈出兒歌中的樹木名稱,然后與插圖一一對應,由這些表示樹木名稱的詞語引出生字梧、桐、楓、松、柏、樺、杉、桂,利用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將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識字。
這首兒歌篇幅短小,讀來朗朗上口。而且洋溢著濃濃的情趣。所選的樹木具有代表性,貼近兒童生活。學習完課文,我又進行了拓展延伸,列舉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樹木,讓孩子們說說這些樹木的特點,并有意識地模仿《樹之歌》說一說。比如楊樹直,榕樹茂,柳葉彎彎像眉毛。榆樹高、槐樹壯,梧桐樹葉像手掌。石榴開花紅似火,桂樹花開十里香。激發(fā)了學生的說話熱情。
課堂上,我也重視對學生背誦的指導,通過填空的形式先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背誦,再通過各種形式的背誦加強學生的記憶,大部分學生能當堂把這首兒歌背誦出來。當然課堂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就是對生字書寫的指導還不太夠,少數(shù)學生把桂和掛兩個字混淆了,部分學生在寫松字時不夠規(guī)范,右邊的`公撇和捺的位置關(guān)系不對,在以后的課堂上我要加強生字書寫方面的指導。
樹之歌教學反思2
《樹之歌》是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語文上冊一首介紹樹木特征的兒歌,表現(xiàn)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所以當我接觸這篇課文時,我便想著我要把它展示的更完美。所以昨天下午我花了一下午的時間來準備這篇課文,我覺得如果只是簡單地立足于文本分析,有點太對不起它本身的意義。于是我把它當成一篇科普文來講。
在課堂上既給孩子們展示了每一種樹木的圖片,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離自然太遠了,而且很多樹木我們生活的附近并沒有,所以圖片是最簡單的一種介紹方式。對于每一種樹木,我都給他們拓展,特別是講到白楊樹的時候,因為自己本身去到過新疆,所以我給他們講了很多關(guān)于新疆的東西,天上啊、沙漠啊等等,還告訴他們連新疆的羊肉都是帶著淡淡的草香的,而不是膻味。講到銀杏樹的時候,我告訴他們在西安的大觀音寺里有李世民親手種下的一棵銀杏樹。這棵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我告訴他們?nèi)绻@些樹要是能說話,我們的生活該多精彩,它肯定要不分晝夜地給我們講述朝代的更替和古往今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后我把立足點落到孩子們的價值觀上,我告訴他們我們所在的祖國有許多美里的河山,你們的世界不只是眼前的一座山一條河,你們應該努力走出這座大山,去聽海浪翻滾的聲音,去感受沙灘的柔軟,去領(lǐng)略泰山黃山的險峻,去感受雪山的春潔......你們應該用腳去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而這一切都需要你們今天和明天不懈地努力來實現(xiàn),努力學知識,努力學做人,努力學會愛,愛生活,愛自己、愛別人。我不知道我每次給他們講這些應不應該,但我想如果我時刻能像念經(jīng)一樣一直在他們的耳邊念叨,我相信一定能讓我在未來看到希望。
每一堂課總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因為今天帶著匆忙的心去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有很多本來預設的內(nèi)容沒有給孩子們提到。比如本來計劃在講白楊樹的時候,我想給他們讀一讀茅盾的《白楊禮贊》,凡是讀過這篇文章的人,大抵應該都能感受到這篇文章的魅力;計劃講木棉樹的時候,要給他們讀一讀舒婷的《致橡樹》。也許在他們這樣一個年紀讀這些文章或者詩歌,根本領(lǐng)略不到其中的感情,但任何東西我相信只有聽過、見過,一定會裝到自己的記憶里。而在許久之后,這些塵封的記憶會在某一刻被悄然喚醒。然而這一切都在匆忙后完全忘記了,這是今天一個小小的遺憾。
3、二年級上冊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蒲公英、蒼耳、石榴、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圖,學生理解課文并不困難,關(guān)鍵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感受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從而體會大自然的奧秘之處。主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于是,在教學時,我先用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如趣味猜猜猜:伴著音樂出示一張張美麗的植物圖片,讓學生猜猜這些植物的名稱,不認識的可根據(jù)其顏色、形態(tài)起個有趣的名字,引發(fā)學生對植物的興趣和熱愛。
為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后借助多媒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自讀思考:這首詩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還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試著閉上眼睛想一想,聞一聞,聽一聽,試試在讀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來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現(xiàn),如:蒲公英傳播種子是用錄象展現(xiàn)過程的,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傳播種子是通過投影演示的;石榴傳播種子是通過圖片;豌豆傳播種子是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理解句子,然后同桌交換意見,再利用錄像,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著離開媽媽,也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優(yōu)點:教學中,我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品讀、齊讀等多種方式 ,起到巧讀促悟的目的。最后小結(jié):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tài),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細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會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發(fā)現(xiàn)更有趣的事物和現(xiàn)象,得到更多的樂趣。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的運用也越來越廣了,在這篇課文中,我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難點,我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生動形象的演示不但輕松的學完了課文,學生也對這幾種種子傳播方式記憶猶新。
我在授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和生字,并向?qū)I(yè)人士了解有關(guān)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預習是上課前學生的自學,是在教師講課之前,學生獨立學習新課內(nèi)容 ,為上好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的過程。為新課的學習節(jié)省了時間,奠定了基礎。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正是因為它的遺憾之處,才會成就更多的精彩。正如我所執(zhí)教的《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也不乏缺憾之處。
1.課堂上的應變能力還需加強,對課堂生成的問題體現(xiàn)自主意識明顯不夠,教師急于求成。2.教學語言不夠豐富,評價語言過于單調(diào)、簡單。3.現(xiàn)代技術(shù)的操作水平略遜一籌,有待加強。改進措施:
課堂是師生、生生全方位互動的場所,這種互動不可能是事先設計好的,老師的教學機智、教學敏感、課堂駕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錘煉。
4、二年級上冊2課我是什么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2課我是什么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學童話,更是一個謎語,介紹了水的變化和為人類所做的好事與壞事。本文采用擬人的手法,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語言生動活潑,符合兒童的認知心理。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有兩個:一是積累并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二是借助圖片,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時已經(jīng)進行訓練,本節(jié)課教學除了識字、寫字、讀文外,要再次進行強化,讓學生漸漸形成能力。課后題正好體現(xiàn)了這樣的訓練點,第一題:朗讀課文,說說我是什么,我會變成什么,可以借助文中插圖,輔助示意圖完成。第二題,體會落打飄的意思,再說一句話,仍然可以借助插圖,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體會,并拓展思維,學會運用。第三題,讀記灌溉田地、發(fā)動機器等短語也是積累動詞的短語,這些詞語比較難,可以借助插圖,讓學生理解。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一、回顧舊知,揭示課題
1.上節(jié)課我們借助插圖,讀懂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課件提示《小蝌蚪找媽媽》的學習重點),還積累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動詞。今天,我們繼續(xù)用上這樣的方法學習另外一篇課文。
2.揭示課題,指導讀出問的語氣。
3.借助插圖,猜猜我是什么?
生:云、水、冰雹、雪
(上節(jié)課忽視了學生大多讀過《小蝌蚪找媽媽》,在借助插圖,了解小蝌蚪身體的變化時沒有做到有所側(cè)重,浪費了不少時間。通過這樣的檢測,發(fā)現(xiàn)大多學生沒有看懂課文,接下來的教學重點也心中有數(shù)了。)
二、初讀課文,初識生字
1.抽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強調(diào)容易出錯的生字。
(本學期生字較多,抽查時盡量選擇可能不會全部認識的孩子,通過這樣的方式找準學情,好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2.自由朗讀課文,特別注意剛剛同學們?nèi)菀鬃x錯的生字,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想一想: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3.反饋:一共有5個自然段。
三、隨文識字,了解我的形態(tài)變化
1.課文最開始就說我有一個本領(lǐng),就是會變,讀。做做擴胸運動,識記這兩點像個八,方向朝外。(板貼變)
2.讀第一自然段
我變成了什么?在什么情況下變的?
(1)自由讀。
(2)我變成什么?什么情況下變成的?
生:太陽一曬,我就變成了汽。
生:我變成了極小極小的點,連成一片,漂浮在空中,成了云。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簡筆畫畫云、汽)學生勾畫。
相機識記極,組詞。極小極小是什么意思。
生:很小很小。
生:小得不能再小。
(3)師生合作讀。師第一句。男生第二句,女生第三句。
(4)不僅我會變,云的衣服也會變,會怎么變呢?借助白云、烏云、云霞的圖片,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紅袍
(5)再讀,讀出我的多變。
3.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我還會變成什么?
(2)抽生讀。
(3)生:變成雨、冰雹、雪。(簡筆畫,學生勾畫)
相機認識越、滴。
越,想著走字旁,你會組什么詞?
(跨越、越過、一生組跳躍,做做動作,猜跳躍與什么有關(guān),是什么旁?板書:跳躍)
滴與之前學的什么很像?(摘)聯(lián)系之前的字源,強調(diào)里面是古。
(4)雨、冰雹、雪是怎么下來的?
借助雨、冰雹、雪的圖片,分別讀句子,想一想,這三個詞能換嗎?為什么?
(不能換,因為雪很輕,就可以飄下來;冰雹很重,只能打下來;雨不輕也不重,就是自然地落下來。)
用手模擬雨、冰雹、雪,做動作,感受三個動詞的用法。做到冰雹時,學生還說到了可以用砸
(5)想象生活中的場景,你能不能選其中的一個詞語說一說。
四、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1.復現(xiàn)詞語。
曬太陽 變成 一片 傍晚 水滴 越升越高 極小 海洋
2.書寫。
重點指導極海
復習昨天寫左窄右寬的字的寫法,重點關(guān)注高矮,高低協(xié)調(diào)才好看。
教學反思:今天的教學努力關(guān)注學生,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作了調(diào)整。課前原本根據(jù)文本的特點,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1-3自然段,但是在教學中,只上了1.2自然段,因為時間比較充裕,學生的說話也比較精彩,有的小朋友在用打飄落說話時,還關(guān)注到了事物的色彩和樣態(tài)。但是,對朗讀的指導還弱化了點。下節(jié)課,可以在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角色體驗,讀一讀。
5、二年級上冊19課古詩二首之夜宿山寺評課記錄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19課古詩二首之夜宿山寺評課記錄教學反思
一、課堂是孩子們的。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可是,我在備課的時候并沒有把這個放入到備課內(nèi)容中。習慣了老師教課,學生照單全收的模式,似乎老師主宰課堂成了理所當然。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將自己在讀這首詩的感受全部記錄下來,設置問題,讓學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我預設的圈套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句話,肯定會有不同的理解,理解不同,讀法肯定也不同。所以,我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分析詩句然后定下基調(diào),再來整齊劃一地讀,無形中抹殺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學習的萌芽。因此,我的課也是缺乏活力的,所謂的朗讀也只是大聲讀,并沒有將課文讀活。我的預設是教師主宰課堂,所以課堂的生成便是生硬死板,沒有太多的情感沖擊,學生只是在再現(xiàn)我的預設,并沒有參與到課堂的生成,學生并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課堂語言的隨意。
盡管有了詳細的教案,一再地斟酌,課堂上的我說話還是沒做到言簡意賅,拖泥帶水,甚至問出了一些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問題,語言過于隨意,不能這樣!我反復告訴自己。
三、老師的示范作用。
在古詩前兩句的朗讀中,我一味地追求讓學生去讀,忽略了要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詞語的溫度,而這個很重要的一個引導是老師的范讀,此時,我又忘記了自己的重要任務。學生的學習基本都是在不斷地模仿,練習,然后才有自己的個性。但是我沒有做示范,學生練來練去也是不得要領(lǐng),練習的結(jié)果自然也就差強人意了。
四、課堂紀律的組織,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低年段的學生要特別關(guān)注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而我們班的孩子剛剛好欠缺的就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坐不定,動來動去,小手玩這個玩那個,插嘴,開小差,寫字歪著身子,側(cè)著腦袋,握筆姿勢更是慘不忍睹。為了追求課堂的完整,我并沒有太多地去要求同學們的坐姿、傾聽以及寫字、握筆姿勢,簡直是大錯特錯。任何學生,如果沒有自律,沒有自控力,一切隨心所欲,而教師有沒有很好地去糾正,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自控力,后果將不堪設想。
語文課堂該將有效的閱讀進行到底,怎樣讓語文課堂活起來,怎樣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在語文的課堂中自主學習,發(fā)揮個性,生成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課堂,足夠我用盡所學去思考,去改進,去成長。
6、三年級上冊13課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13課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學習13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指導愁。
師:他為什么發(fā)愁?一天不刮的話,兩天不刮的話,三天不刮的話...(相機出示濃密的胡子疊加)如果你是胡蘿卜先生,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指名說。
師:像這里心里很煩惱,都沒時間玩,這就叫做發(fā)愁,所以這個愁底下是心,我們來讀出這種苦惱。
2.指導朗讀,相機創(chuàng)設小伙伴
師:發(fā)愁的胡蘿卜先生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接龍讀故事。
師:你們第一次讀到沾果醬的胡子,覺得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
生:胡子越長越長、越飄越遠
師:有一個小孩子第一次讀這個故事,讀到這里,他做了個預測,播放錄音:沾到果醬的胡子被刮掉了。
師:你同意他預測的嗎?能不能說說依據(jù)?
生:因為他近視;課題上寫的是長胡子,刮掉了就沒長胡子;看插圖胡子很長;沾到果醬胡子會越長越長。
師:看來,這根胡子是不會被刮掉。
指導讀好長多音字,而且這根胡子很神奇,胡蘿卜先生走到哪里,胡子就長到哪里,能不能把這種神奇的感覺讀出來呢?自己讀。指名讀。評價時引導學生關(guān)注一點兒一點兒、多長字眼,師生合作朗讀。你看這根胡子真的變長了,看來你們的朗讀也是這根胡子的營養(yǎng)品。
小男孩聽了之后的想法,播放錄音:我猜哦,這根胡子越長越長,后面還會發(fā)生很多有趣的故事。聽完他說的話,你有沒有什么話想表達的?指名說。
師:像這個小男孩發(fā)現(xiàn)自己預測錯了就及時改正,我們把它叫做修正,板書。
師:有個學習小伙伴,他在學習的時候也有類似的體驗,生齊讀: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預測和故事的實際內(nèi)容不同時,可以及時修正自己的想法,接著猜測后面可能發(fā)生什么。
學習第49自然段
1.指名概括情節(jié)
那這個小男孩修正完自己想法之后就能預測正確嗎?默讀49自然段,看看故事發(fā)生了什么。指名說,板貼。
師生合作朗讀。
2.合作預測
這個故事還沒結(jié)束,接下來要請大家合作預測:
小組合作:
1.獨立預測,完成學習單。
2.交流預測,投票選擇最喜歡的故事結(jié)局,寫在預測卡片上。
指名上臺說,你們覺得他們預測有依據(jù)嗎?
你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的規(guī)律了嗎?指名說,出示。
板貼小組合作猜測的故事,上臺板貼,你們最想聽哪個?
師:讀到故事的后面,或許會不一樣的。有個小男孩跟你們的預測一樣,我們來讀讀他的思考:故事講到了長胡子的各種用處,可以依據(jù)這個內(nèi)容和生活常識作一些預測。
3.播放原作者結(jié)局
你想不想看作者阿姨是怎么寫的呢?出示。
師:這位作者阿姨寫的故事結(jié)局也不一樣哦,居然幫胡蘿卜先生自己系了眼鏡。不過她的這個故事不是亂寫,故事前面有很多地方都在告訴我們胡蘿卜先生會去眼鏡店,請你找找。
生:說它近視;他是上街去買眼鏡;
師:故事的結(jié)局就藏在這些地方,讓我們預測得有理有據(jù)。
一節(jié)精心準備的課,能學習到許多。
1.緊扣單元元素。
(1)以繪本《第五個》導入,讓學生進行猜測,從而引出預測也要有依有據(jù)。
(2)以一個小男孩的預測(播放語音)貫穿全文,聯(lián)系起了整個課堂。
(3)整個課堂在預測中進行,第一次:這根沾滿果醬的小胡子會怎么樣呢?第二次:出示小男孩的預測,你同意他的看法嗎,說出依據(jù)。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總結(jié)預測的方法。第三次:小組合作進行預測,給出明確的合作要求,小組代表分享。
2.教師的評價值得學習,這節(jié)課我記錄了一部分評價,老師的評價都是有方向的,引導式為了內(nèi)容。例如,評價學生朗讀時,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讀好這個詞,而是根據(jù)評價出示幾個詞語。
3.生字教學有機地貫穿到課文中,課題的輕聲,愁字,多音字長,在文中的講解一點都不突兀,生字的教學各有側(cè)重,是為了更好的課文講解。
7、三年級上冊12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12課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一 導入課文
這篇課文與我們學過的課文很不一樣。除了大大的字,還有小小的字。
這些小小的字,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做旁批。(一起念)
今天,我們要從旁批里面學習一個本領(lǐng)。(板貼:預測)一起念。
要想學好本領(lǐng),我們要把課文先讀好。
二 讀課文,指導預測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評價,指導:
(1)很好,一字不差。
(2)讀到這兒,老師要提醒你,你的小眼睛應該往課文的左邊移,我們一起讀旁批的內(nèi)容。你看,圖中的老屋慈祥地笑,你猜老屋會答應嗎?我們可以根據(jù)圖片預測。(板:圖片)那么,我們預測得準嗎?接下來讀。
(3)這會我要提醒小朋友們,眼睛要往右邊移,因為右邊有旁批。這次誰來念旁批?(生讀)在我們生活中,你們做什么事情,一直被不斷打擾的時候,你會怎么樣?我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來預測,老屋可能會不耐煩了。(板:生活經(jīng)驗)老屋真的會不耐煩嗎?往下讀。(生讀)
(4)指導一起念旁批。旁批為什么這么寫呢?為什么要在這句話的旁邊寫旁批呢?(生:因為每一次)你找到了第幾小節(jié)?男女生分讀。好,我們大家一起發(fā)現(xiàn)了預測的第三個方法,就是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預測。(板:文章內(nèi)容)
2.同桌合作學習下面的三次預測。
(1)三次預測,我們發(fā)現(xiàn)了預測是有根據(jù)的,不是隨意猜的。現(xiàn)在,還有幾次預測。同桌自己讀一讀,商量一下,看看這些預測用的是哪一種方法呢?(同桌合作學習)
(2)同桌匯報,交流:
第一處旁批,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來預測。
第二處旁批,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來預測。
最后一處旁批:
旁批為什么這么寫?有多少人覺得老屋不會倒?你們還有其他的根據(jù)嗎?
你們都是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來猜測。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說,題目是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師小結(jié),我們可以根據(jù)也可以根據(jù)(板書:題目)掌握鼓勵他!
3.分角色讀課文。
我們班小朋友朗讀很厲害,我們來讀一讀。四個角色:小貓、小蜘蛛、母雞、老屋。
(1)分角色讀第一部分。(小貓、老屋)
讀得怎么樣?師指導朗讀,聲音壓低一點。齊讀。
小貓,你為什么要這么讀?為什么前面不那么歡快?(生:心情不一樣了)對呀,心情不一樣,語氣也不一樣。男女生合作讀第一部分。
(2)讀得真好!我們就這樣往下讀。男女生繼續(xù)合作讀。
讀完母雞部分,師建議:男生聲音清亮,但不夠整齊,這么多女生能讀成一個人的聲音,但聲音有點小。我們互相學習。男女生接著讀小蜘蛛部分。
三 預測故事的結(jié)尾
文章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但是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湯老師邀請作家慈琪把文章的結(jié)尾寫出來,慈琪會怎么寫呢?
1.同桌討論。
2.交流:慈琪會怎么寫?
(1)接下來還會有小動物請老屋幫忙。還有哪些小朋友也這么預測?
(2)從此,有很多小動物來老屋這里
師:哦,你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來預測的。我們看看慈琪是怎么寫的,哪些是你預測到的,哪些沒有預測到?出示故事結(jié)尾
又過了許多年,老屋更破舊了,看起來像一堆破爛的木頭,身上落滿陽光和灰塵。房梁和窗框都靜悄悄的,雜草已經(jīng)長得很高了
交流。出示:
其實,老屋并非感到麻煩,而是期待著自己被需要,期待著有人不停上門找它幫忙。它不想孤獨地倒下去,這才是它總也倒不了的原因。
總結(jié)板書的預測方法,生齊說。
四 預測一個新的故事
1.出示圖(《莫夫里太太家的怪物》),你會怎么預測?
(1)根據(jù)題目來預測
(2)根據(jù)以前讀過的書來預測。
(3)看圖來預測。
想讀一讀故事嗎?出示故事,師生合作讀前兩個情節(jié)
星期一,莫夫里太太出家門,她買回了一大車白砂糖。大家都在說說什么?說那大怪物要把小山那么高的白砂糖都吃洮光。這樣一來,怪物看起來既溫順又漂亮。
星期二,莫夫里太太出家門,她買回了二十七打新鮮雞蛋。大家都在說說什么?說那大怪物每天早上一定要用蛋汁梳頭發(fā),那可是個愛美的怪物哦,就像我們用摩絲一樣。
星期三,莫夫里太太出家門,她買回了五十八包奶油。大家都在說說什么?
星期四,莫夫里太太出家門,她買回了
2.小組合作預測,完成作業(yè)單。
作業(yè)單是依據(jù)上面故事的預測,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填寫預測內(nèi)容,選擇預測依據(jù)。
(1)交流。
(2)想不想繼續(xù)讀故事?師出示:
星期五,莫夫里太太出家門,她買回了四百六十四瓶果醬。大家都在說
說什么呢?
3.預測結(jié)果與原文不一樣怎么辦?
一個故事可以有好多好多結(jié)局,作者有作者想法,我們有我們的想法,我們
可以給故事設計不一樣的結(jié)局。
再次總結(jié)板書。
8、三年級上冊10課在牛肚子里旅行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10課在牛肚子里旅行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聽課記錄:
一、字詞學習
1. 認識人物:青頭、紅頭
2. 出示生字(帶拼音)開火車讀
3. 去掉拼音,齊讀生字
4. 交流難讀句子、難寫生字
師:看看這些字,你覺得哪些容易寫錯?
讓我們拿起手來,一起寫寫(書空)
5.這些是老師最容易錯的字(標注:旅、憐、救、流、算)
打開語文書,在空白處選兩個自己最容易錯的字,抄寫下來
6.玩聽寫游戲。一個小朋友念一個字,其他學生聽寫。(請了)
二、學習紅頭的旅行路線(課后第三題)
1. 提出最難讀懂的地方?
(生提問,共提出了10個問題)
2. 走進最難的問題
紅頭的旅行真是驚險。用畫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
生:卷到嘴里、 吞到肚子里去、噴了出來
師相機板書
3. PPT:(牛的胃的肚圖)
誰能來講講紅頭在牛肚子里的過程?
PPT演示:吞到了第一個胃,接著到了第二個胃,然后就到了第三個胃
師:這就是小紅頭在牛的胃的過程。牛吃東西就是這樣的,一起讀:
紅頭在牛肚子隨著草一起移動,從第一個胃到了第二個胃,又從第二個胃到了
4. 師講解反芻
5. 根據(jù)示意圖講解旅行路線,請生說,同桌兩人說
6. 板書:噴字。師:小朋友,我們就要這樣學習,從不懂的地方學。紅頭在牛的肚子里轉(zhuǎn)了一圈出來,能活過來,是誰???青頭。
三、體會青頭和紅頭的友誼(課后第二題)
從哪里可以看出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讀全文,至少找出三處來說明。
生默讀,勾畫,尋找。(師:找到第一處就標一個①,第二處就標一個②)
2. 生1:它不怕疼痛也要救它(師板書:不怕痛)
生2:他們捉迷藏也說明他們是好朋友
生3:青頭急忙問。青頭很焦急(師:你不僅找到了句子,還進行了說明。師板書:急)
生4: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來的。(師:這是在鼓勵它。一邊教它方法,一邊鼓勵它,真是好朋友啊。)
生5:青頭又跳到牛身上,安慰它(師:安慰它,原來是蟋蟀在地上說,看到紅頭被卷進去了,青頭跳上去了,隔著肚皮說。剛才誰提的這個問題,你現(xiàn)在明白了嗎)
生6:不要哭。(師:不僅找到了句子,而且還有說明去開導它)
生7:紅頭最后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流淚了(師:嗯,會感恩)
師:我們不僅在文中找到了依據(jù),而且已經(jīng)在說明了?,F(xiàn)在我們連起來說一說,看看同學們會不會。當紅頭被卷到牛的肚子里時,青頭非常著急,并且不顧自己的疼痛,要救它的朋友。當紅頭被吞到胃里去的時候,紅頭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當紅頭非常悲哀的時候,青頭還要不斷地鼓勵它。當紅頭覺得絕望的時候,青頭還要不斷地給它樹立信心。當紅頭最后出來的時候,紅頭還要不斷地開導它。這樣的朋友,才叫非常要好的朋友。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課后第一題)
1.師:學童話故事,讀著讀著,這樣就讀明白了。并且,我們也明白了故事中蘊藏的道理呢。學童話故事,除了我們剛才所說的找到的好朋友的句子,我們學童話故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那就是分角色朗讀課文。
2.師:喜歡朗讀嗎?那我們看7到12自然段,找到了嗎?再找紅頭和青頭的語言在哪兒,找到了嗎?
3.同桌兩人一人扮演青頭,一人扮演紅頭,就讀他們兩個的對話。
4.請生上講臺合作對讀。
5.師:她讀的最好的是哪里?我要向這位同學學習,讀得這么好,我來試試啊。(師動情且有點夸張地讀)
6.師:為什么要表揚我,我哪兒讀得好?讀出了什么?
生:讀出了哭的感覺
生:你讀青頭的時候,讀出了著急的語氣
生:你讀的每一句話都很有感情
生:你讀你在哪兒這一句讀的很快。讀得傷心得時候,很傷心,感覺要哭了。
師:我聽懂了,你們表揚了我三點。那我把我朗讀的竅門跟你們分享。
7. 同桌兩人練對話,注意語氣,感情,畫面。
8. 請同桌兩人讀一讀。
9. 師生合作讀。師讀提示語,生讀語言。
五、總結(jié)學習方法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讀一個童話故事,知道了牛吃草的特點,知道了青頭和紅頭是一對為別人著想的非常要好的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這些方法,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有趣的科學童話。課文通過描寫兩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小心被牛吞進肚子里,另一只利用知識幫它從牛肚子里逃脫出來的事,讓學生知道反芻這個知識。
課文以對話為主,有著豐富的提示語。為了讓孩子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在指導朗讀,紅頭拼命地叫起來救命??!救命啊!時,開始孩子們讀得很平淡,我提醒他們注意提示語拼命地,結(jié)果一下子炸了鍋,孩子們大喊大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看著同桌發(fā)笑,有的還做起了鬼臉,他們不是在讀課文,只是單純地覺得很好玩。眼看場面失去了控制,我及時叫了停。讓孩子們靜下來默讀課文,通過提示語去細細體會紅頭此時的心情。假如,此時此刻,你就是紅頭,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想?你又是什么心情?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我指名讓孩子說,并讓她帶著這種感受,走進紅頭的內(nèi)心去讀。效果比剛才好了很多!
在指導讀青頭的話時,我引導孩子通過一些關(guān)鍵詞,去體會青頭的心情變化。在體會紅頭和青頭心情變化的基礎上,讓孩子練習分角色朗讀。
在課堂的最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孩子們各抒己見,多學習知識,要珍惜朋友,遇事不要慌張,要動腦筋想辦法等等。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學課文,更是讓情感價值觀的教育進入到孩子心中。
9、三年級上冊9課那一定會很好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9課那一定會很好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那一定會很好》是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粒種子長成一棵大樹,變成手推車、椅子、木地板的一段生命歷程。在這個歷程中,種子不斷產(chǎn)生愿望,而奇妙的是這些愿望竟然都實現(xiàn)了,最后種子在經(jīng)歷完生命的體驗之后,又回到了生命的原點,覺得自己又變成了一棵樹。這篇課文想象豐富,內(nèi)容生動,適合學生繼續(xù)學習在童話中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也為下單元培養(yǎng)學生預測做鋪墊。同時課文情節(jié)反復,結(jié)構(gòu)清晰,適合引導學生復述課文,講講故事 。讓學生體會到種子坦然、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及愿望實現(xiàn)之后的滿足與幸福,引導學生體會生活的美好。
教學時,我關(guān)注到文中多次出現(xiàn)那一定會很好這句話,它既是童話主人公每一段歷程中產(chǎn)生愿望時的心情獨白,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更加清晰,又突顯了心懷美好,享受生命中每一段歷程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體現(xiàn)了本課的人文主題,因此我以那一定會很好為線索,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從上課伊始,就用那一定會很好練習說話,體會期待愿望實現(xiàn)的美好心情;接著找出種子四次產(chǎn)生愿望時想法,這四句話里都有那一定會很好讓學生通過找讀,進一步體會種子對愿望的期待之情和它盼望愿望實現(xiàn)的樂觀態(tài)度;再從這四次那一定會很好出發(fā),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體會種子只要有了愿望,愿望就能在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下實現(xiàn)的奇妙而美好的歷程;接著出示給學生其他植物和動物的圖片,讓學生用產(chǎn)生愿望的原因,有了愿望,做法,愿望實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構(gòu)練習說話,學生在說的時候,就又一次感受到了那一定會很好中這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中,我遵循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扎實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既重視抓單元語文要素感受童話中豐富的想象又絕不忽視本課的訓練目標,教給學生復述課文的方法。課堂上,從最初回顧看過的童話,練說那一定會很好的句子,讓學生既感受了童話中對真善美的追求,又讓學生重新感受了學過的童話中神奇豐富的想象,到指導學生從易到難,由最簡單的種子變化的幾種事物的填空到有一定難度的種子的愿望和實現(xiàn)愿望之后的變化 ,再到最難的按課文描寫種子每種變化時的結(jié)構(gòu):原因、愿望、做法、結(jié)果來進行復述,過程中采用了由扶到放的做法,學習復述的同時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種子產(chǎn)生了哪些美好的奇妙的愿望,又是怎么樣奇妙地被實現(xiàn)了,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了充滿希望的美好和夢想實現(xiàn)的神奇,感受到了童話中豐富的想象力,再將課文中種子的歷程與人對比,初步感受到童話中的想象其實就緣自于人對真善美的追求,之后出示圖片練說其它動植物生命成長中的歷程,既為本單元習作編寫童話進行訓練,也是對復述訓練的升華。
總得來說,本節(jié)課基本實現(xiàn)了我最初的設想,但因為這篇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只有一課時,因此時間的把控上還是有些緊張,在復述時也應該把文章結(jié)構(gòu)板書出來,讓學生能有更明確方法去概括復述,今后我還將再努力訓練,真正實現(xiàn)既簡約又豐滿的課堂。
教學反思2
課文無論是種子鉆出泥土,成長為一棵大樹,還是大樹被砍倒后被人們做成手推車,做成椅子,鋪成木地板,很好二字一直貫穿其中。要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到這種無論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快樂的心態(tài)很重要。因此,教學中抓住含有舒服的詞語的句子反復讀、感悟、體會,效果還不錯?!度ツ甑臉洹愤@個童話故事,意在讓學生感悟信守承諾的重要,兩篇課文的不同點因為學生年齡小,說不全面,需要好好引導。
10、三年級上冊8課賣火柴的小女孩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8課賣火柴的小女孩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這個童話故事的內(nèi)容早就被人們概括成:
一年一度的新年除夕,是大家歡樂的日子,但有的人卻在挨餓。這種饑餓在天真的孩子身上就特別顯得尖銳,特別是當?shù)?或他)看到好吃的東西到不了口的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一根火柴,照出對面樓上有錢人家的餐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上面有精致的碗盤,填滿了梅子和蘋果的、冒著香氣的烤鵝。更美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出來了,背上插著刀叉,蹣跚地在地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姑娘面前走來。這時火柴就熄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濕又冷的墻。最后她死了在舊年的除夕凍死了。在這里安徒生安慰讀者,說她和她的祖母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飛到既沒有寒冷、也沒有饑餓、也沒有憂愁的地方她們是跟上帝在一起。但這只是一個希望。真正的光明和快樂得自己去創(chuàng)造。上帝是沒有的。小女孩究竟還是死了。
一、復習導入
1、齊讀生字。
乖巧 赤腳 衣兜 蜷縮 凍僵 火焰 蠟燭 火柴梗 薄紗 櫥窗 圣誕 兩腮
二、初讀課文
1、修改課題,句式訓練。
①賣火柴的小女孩真 。
可愛,可憐,幸福,窮苦
②賣火柴的小女孩真 。因為 。(用文中的話,或加上自己的話)
可憐:因為她光著腳在大街上走,而且還下著雪。(師評:對于天氣的補充非常關(guān)鍵。)
可憐:因為她光著腳走路,腳上凍得紅一塊紫一塊。
幸福:因為她死了,不用再忍受痛苦寒冷,而且還能和最愛她的奶奶在一起。
可憐:因為她賣不掉火柴,回家要被爸爸打。
可憐:因為她蜷縮著身子,坐在墻角。
③小結(jié):天寒地凍,小女孩還在外面走,此時她身上感覺如何?寒冷。
一根火柴也沒有賣掉,回家還要挨打,可見這戶人家怎樣?貧窮。
大年夜,別人在家里合家團聚,吃著晚餐,而小女孩卻怎樣?饑餓書中介紹她的家是怎樣的情況?(第4段)此時小女孩有家回不得,不僅僅是苦,而且孤零零地在冰天雪地中。孤苦。
三、精讀課文,展開想象。
1、朗讀指導,感受小女孩的可憐。
①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
②老師范讀第2自然段
③學生仿讀第3自然段
④師生接讀第4自然段
指導朗讀長句:雪花落在她(她讀得短促)金黃的/長頭發(fā)上,那頭發(fā)/打成卷/披在肩上。
指導情緒遞進:她覺得更冷了。
2、抓住劃火柴,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
(1)文中哪個自然段寫到小女孩真幸福?
最后一段,齊讀。
(2)小女孩怎樣得到她的幸福?她幸福了幾次呢?
每一次都和她劃火柴有關(guān)。
(3)學習第一次劃火柴
①劃了火柴,她看到了什么?一個大火爐。
②朗讀相關(guān)的語句: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p>
如果你是這個小女孩,此刻你想到什么?
多么溫暖,太舒服了;心也變溫暖了;要把火爐賣掉(學生沒有生活體驗,第一次想象還不是很開闊。)
③繼續(xù)讀下去:唉,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如果你是小女孩,此刻你會怎么想?
大火爐去哪了,我好想再暖和一下啊?。ㄕf出自己的遺憾和驚訝。)
④你會不會緊接著再劃一根火柴?
為什么小女孩不拿一把火柴,而只劃了一根呢?
她沒賣掉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聯(lián)系上文,感受火柴的珍貴。)
(4)想象交流:后幾次劃火柴時女孩的心理活動。
①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
第2次:烤鵝,第3次:圣誕樹,第4、5次:奶奶。
②小結(jié)學習方法:小女孩劃開火柴時看到的情景,想象此刻她的心情;火柴熄滅,眼前的情景消失后,再想象她的心情。
③任選一部分,仔細讀讀,交流自己的想象。
看到圣誕樹時,小女孩想:如果我把它買下來一直留著,那該多好。
看到烤鵝時,小女孩想:我終于可以吃點東西了。當烤鵝消失時,她想:這是幻覺嗎?
3、劃亮火柴看到的這些,在火柴熄滅時都消失了。你覺得她幸福嗎?
不幸福,因為這些都是假的,都沒有享受到。
幸福,因為她最后死了,在天堂和最疼愛她的奶奶在一起。
4、小結(jié)板書,留下思考。
當她寒冷時,劃亮一根火柴,自然想到了溫暖的大火爐;當她饑餓時,劃亮一根火柴,自然看到了好吃的烤鵝;當她一個人孤苦無依時,她看到了代表節(jié)日的圣誕樹以及她的奶奶。所以她感到很幸福。但這些最后都消失了,所以也不幸福。
到底她幸福還是不幸福?為什么先寫到火爐,再寫烤鵝,再寫圣誕樹,最后才寫到奶奶呢?
11、三年級上冊27課一個粗瓷大碗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27課一個粗瓷大碗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1.目前我對略讀課文的想法是:略讀課文多數(shù)是敘事,所以教學重點放在梳理故事脈絡和品析人物形象,朗讀可以放低要求,因為這些文章本身較難朗讀,且語句并不會很美。
2. ian連起來讀yan,lian。
3. 課堂前5分鐘抽學生上臺聽寫,效果不錯,較高效。昨天教授的生字,第二天及時鞏固,即及時復習。
4. 期末復習階段要集中復習與分散復習相結(jié)合。(適用于整個學期的任何一個時期)
5.生字的學習,要帶入詞語、句子當中練習,這樣效果更好。(還哪里拿來的,請你還到哪里去。)
教學反思2
《一個粗瓷大碗》是統(tǒng)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27課的課文,本文圍繞粗瓷大碗講述了趙一曼把小通訊員盛給她的高粱米飯倒進病號灶的鍋里,和戰(zhàn)士們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訊員給她找的用來吃飯的碗又一次丟掉了的故事,從送碗到還碗,從盛飯到倒飯,到最后又丟了碗的過程,表現(xiàn)了她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關(guān)愛戰(zhàn)士勝過關(guān)心自己,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堅持革命的高貴品質(zhì)。本課既要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又要讓學生體會深刻感受趙一曼高尚的精神品質(zhì)。
板塊二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試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都是老師帶著學生學,僅僅停留在老師指導學生句子的品析上,抓魅力星值華而不實,教學過程缺少梯度。如何把聯(lián)系上下文方法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抓人物的語言和動作進行品析人物品質(zhì),實現(xiàn)自主實踐和感悟,是需要思考的方向。所以最終稿在鄭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進行以下修改:
我們以趙一曼的四個動作為教學,猜測她的心理想法,感悟她的品質(zhì)。以學習小伙伴的微課作為教學支架扶學,放手讓學生獨學、合學,孩子對趙一曼各個舉動與語言背后的情感感悟更加深刻,朗讀自然也更加入情入境。這樣的設計教學思路也更加清晰了,教學過程也如剝絲抽繭,層層深入,有了明顯的梯度。
12、三年級上冊23課父親、樹林和鳥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23課父親、樹林和鳥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成功之處】:
1.抓住關(guān)鍵詞句,體會人物情感。我抓住文章的父親對我說的話進行重點教學,引領(lǐng)孩子們感悟。多次讓學生合作討論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學會與文本對話,抓住重點詞句,深入感受父親知鳥愛鳥,促使學生達到感情的熏陶。
2.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了大膽想像,創(chuàng)意表達的能力,加深了對課文中愛鳥護鳥這一主題的深刻認識。
【不足之處】:
首先,教學時還是有些緊張,準備的仍不夠充分,課堂上出現(xiàn)了離不開講稿的現(xiàn)象??偢杏X課堂還有牽著學生走的痕跡,仍然放不開。如果換一種思路,又怕自己把握不住。比如:這樣設計: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你還有哪些疑問?合作探究,解決難點。由于準備不好,教學中的引導語,仍然需要修改完善,加以精練。其次,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朗讀較少,使不能充分體會人物的情感。
教學反思2
關(guān)注語文要素:
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這一訓練點是對2011年版課標中提出的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的細化與落實,又是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一要求在這一單元教學的具體操作。
基于三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們理解感受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在教學中的實施要求應該這樣把握: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語文經(jīng)驗,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關(guān)注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體會、交流等手段或形式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獲得對語言文字美的體驗。
確立教學要點(非教學目標):
1.生字詞教學:讀準生字詞,尤其注意凝、熱騰騰的讀音,寫好蒙、鼻、吸等生字;通過注釋理解滹沱河的意思,找近義詞理解喃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茫茫然,借助圖片理解兀立。課堂范寫蒙、鼻。
2.走進父親和我:借助魚骨圖梳理父親知鳥的本領(lǐng),通過父親和我的對比,體會父親對樹林和鳥的喜愛。品讀20-23自然段,體會我的形象。
3.走進樹林:關(guān)注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借助圖式,情景朗讀等方法體會形容詞連用的特點。
4.關(guān)注鳥:找出寫鳥的句子,情境朗讀感受鳥的歡快。角色轉(zhuǎn)換,仿寫文章。
5.關(guān)注標點:引號。
13、三年級上冊21課大自然的聲音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21課大自然的聲音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文中運用多種方法描寫了大自然中的美妙聲音,語言生動豐富。在本課的學習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美讀來引導學生體會散文語言的魅力。從讀詞語入手,到句子的情境式復沓讀,配樂師生承接讀,小組合作讀、師生問答讀,再到段落填空讀。認真對待每一個字詞、每一個短語,每一個句子,每一個段落。形式不同的讀,貫穿了整堂課,從分析課文內(nèi)容轉(zhuǎn)變?yōu)槔首x語言,培養(yǎng)語感,感受文本傳遞的語言魅力。
文章整體結(jié)構(gòu)清晰,先總后分;段落結(jié)構(gòu)富有特色,總寫只有一句話,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分寫各段,先總后分,先概括后具體,結(jié)構(gòu)化思維十分明顯。因此學生在完成課后第二題時速度很快,難度不大,可見學生對于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是準確的,只是他們不知道總分結(jié)構(gòu)這一名詞。
二、三、四自然段的首句,即總寫的中心句,都奠定了整段的寫作手法:擬人化。這種寫法,本身就充滿情趣,符合兒童的閱讀趣味。學生在學習是也相對容易接受,特別是在朗讀時能比較容易地帶入情感,在朗讀課文時情感、語氣把握較好。
課文的語言的美,更重要的在于能根據(jù)不同聲音的特點,選擇適切的詞語和句子的長短、節(jié)奏。微風輕輕柔柔,狂風讓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嘩啦啦;鳥叫嘰嘰喳喳,蟲鳴唧哩哩唧哩哩,蟈蟈歌唱無論是描述聲音的特點,還是擬聲,用詞準確、適切。
在本堂課的教學上,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練習朗讀,對課文內(nèi)容沒有做太細致的講解,也花了較多的時間去積累關(guān)于風、水、動物的象聲詞。因此學生在課后背誦第二三兩段速度較快,朗讀也比較有感情,很順暢,但是在做課堂作業(yè)本時出現(xiàn)困難:
問題:讀著片段中的呢喃細語,我仿佛聽到了___________。讀著片段中的______,我又仿佛聽到了___________。
學生對于呢喃細語的理解基本都寫對,但是對于仿佛后面的自由練習就不會了,發(fā)散性思維較弱。部分學生表示不理解題意,不知道該填什么,后來我告訴他們這是要形容風的聲音,想象不同的風吹起時的景象,學生也能很快明白,只是個別學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或者說是學生的詞匯積累太少。心求通而未得知意,口欲言而未能知貌。
在課后小練筆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寫出來,可見這堂課還是有所收獲的,作業(yè)本上的小練筆是在課堂上寫的,但是我發(fā)現(xiàn)班里21位同學,怎么大部分學生寫的東西都差不多呢,選取了相同的事物,用了相似的修辭。
14、三年級上冊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全文按照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以季節(jié)變換的順序,介紹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與熱愛之情。依據(jù)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應注意引導學生借助關(guān)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并進行語言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本次公開課,我執(zhí)教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
本堂課的教學我采用的是變序式的教學方式,從整體出發(fā),結(jié)尾段切入,抓住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中心問題為什么小興安嶺既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展開教學,從而使學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和領(lǐng)悟。
第一次嘗試這一課的教學時,我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是由我來帶領(lǐng)學生欣賞小興安嶺春天和夏天的美景,總結(jié)學習方法后由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秋天和冬天的景色。但后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設計,教師講解過多,不能夠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留給學生交流和表達的機會和時間較少。因此,在磨課團隊老師們指導下,我調(diào)整為采用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選取其中一個季節(jié)細致地分析學習,指導學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讀出感受、積累語言等環(huán)節(jié),學完本段后及時與學生共同總結(jié)出學習的方法步驟;接著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剩余三個季節(jié)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剛才的學習步驟合作學習。小組匯報學習結(jié)果時,我根據(jù)學生匯報的內(nèi)容對重點詞句進行適時的點撥指導,并用課件輔助學生理解,最后總結(jié)文章寫作的順序。先教后放環(huán)節(jié)清晰,學生學習有的放矢,有條不紊,這樣既可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突出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培養(yǎng),循序漸進地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和評價。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足,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夠深入等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xù)加以改進,爭取給學生呈現(xiàn)更加精彩、更加高效的課堂。
第二課時我的設計是這樣的:首先復習鞏固生字詞,然后引導學生回顧第一課時中所學的描寫景物的方法,并運用這種方法寫一寫自己家鄉(xiāng)四季的美景。
教學反思2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是2018年審定的部編版教材第六單元第20課的內(nèi)容。該篇課文先總的介紹了小興安嶺的具體位置、樹多的特點,再分別從一年四季展開描寫各個季節(jié)的特點,最后再總結(jié)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和寶庫。語言優(yōu)美,結(jié)構(gòu)清晰,是一篇很適合上公開課的文章。
在這之前,我和往常一樣,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時間來準備教案和課件。在另外兩個班級磨課,修改不完善的地方。教案無可挑剔,課件精美可觀。但我知道,我肯定上不好這一節(jié)課,因為我并沒有走進這些文字,欣賞這些文字,沉浸在里面。我只是按部就班,熟悉套路,完成任務而已。
如果作為教師都不能被這些文字感染,那如何去帶動孩子們呢?果不其然,當我正式上這一節(jié)課時,學生的參與度極低,毫無情感的波動,在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舉手回答問題,能夠給予老師反饋的同學更是寥寥可數(shù)。對于祖國的這種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也沒有被激發(fā)出來。我尷尬地走完了全程,可以說,這是我這么久以來第一次這樣上完一堂課。
課后我不單單很沮喪,內(nèi)疚的情感成分占大多數(shù)。去年我主寫了個課題,是研究小學語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當時寫這個課題的時候,我還十分自信,因為我的每次課堂,無論是常規(guī)課還是公開課,在這方面下的功夫很足。孩子們都能或多或少在課堂上收獲到屬于自己的情感滲透。而這一次的公開課,猶如醍醐灌頂,讓我不禁深思起來:在什么時候我已經(jīng)丟掉了這個最寶貴的習慣呢?!哪怕把教材分析得再透,教案、課件做得再好,如果課上教師平鋪直述,毫無情緒起伏。亦或者只是聲音抑揚頓挫,沒有得到情感升華,這對聽課者,是一種枯燥的折磨。這是語文課堂的大忌。
所以結(jié)合所有聽課老師們的意見,我寫下了這篇教學反思。這讓我銘記,這樣的錯誤,不能延伸,要及時改正,不斷總結(jié),從失誤中總結(jié)教學教法,或許也是一種能力的提升方式吧!
15、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名字里的故事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名字里的故事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要求:
1.通過口語交際,介紹自己的名字或他人的名字。
2.對名字進行詳細的介紹,說清楚其中蘊含的意義。
3.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要勇于評價,學會評價。
教學重難點:
1.表達時要口齒清楚,思路清晰,講清名字里蘊含的意義。
2.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要勇于評價,學會評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個名字往往都蘊含著父母對你們的期待與希望,你知道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嗎?請跟大家說一說!
二、小組合作,交流。
和同學說一說名字的含義或來歷,可以是關(guān)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關(guān)于他人名字的。聽同學講的時候,如果有感興趣的或不理解的內(nèi)容,可以向同學提出來。
注意:要學會傾聽,有不懂的地方,適時發(fā)問。別人講話時,要有禮貌地回應。
通過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四、全班交流。
1.每一組挑選一名同學,與全班同學互相交流,講明名字里蘊含的故事,說清父母對自己的期待或希望。注意:口齒清晰,講述完整具體。
2.聽了同學的發(fā)言,你有什么感受?
3.講講今后的打算。
4.師生共同點評
5.評比:誰講得最好。
五、作業(yè)。
回家和家里人說一說,你從同學的講述里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事?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來體會名字中包含的意義,以及父母為我們起名字時寄托在里面的希望和對我們的愛。并且能夠了解一些名人的名字的含義,以此增加語文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示例:
老舍:老舍先生原名舒慶春,是父母所起。因為他出生在陰歷臘月二十三那天,離春節(jié)只差七天,圖吉利,取名慶春是慶賀春天到來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師范的時候,他為自己起了一個別名,叫舒舍予。這個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兩半,成為舍予二字。這兩字又有講,是舍我一 放棄私心和個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獻自己的含義。以后他取舍予中的頭一字,前面加一個老字,成為老舍,當作自己的筆名。
巴金:當代著名文學家巴金原名李芾甘,生在四川成都的-一個封建大家庭里。父親做過四川廣元縣的縣官,祖父是這個大家庭的專制家長。封建家庭的丑惡、腐敗,社會現(xiàn)狀的黑暗、腐朽,給幼小的巴金以深刻的印象。
巴金是筆名,過去傳說是從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兩個名字中各取首尾二字而來的。其實巴金這個筆名是這樣來的:巴金在法國時,曾因身體不好,到馬倫河畔的小城沙多吉里休養(yǎng),順便在沙城中學念法文。在那里他認識了一個叫巴恩波的中國人。這人翌年投水自殺,使巴金很痛苦,筆名中的巴就是由此而聯(lián)想的,至于金字則是一位安徽朋友替他想的。他譯完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前半部,想用一個比較容易記的字作案名,這位,朋友說出了金字,于是巴金的筆名就流傳于世了。
16、三年級上冊14課小狗學叫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14課小狗學叫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一、課文究竟讓不讓孩子們的預習和通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學習預測這一閱讀策略的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有了前兩篇課文的指導學習。本篇課文其實不用在課堂上讓孩子通讀或默讀。通讀和默讀一來比較占用課堂時間,而且有部分孩子并沒有真的去默讀,他們在隨大流中,其實是白白的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二來,本單元就是學習預測這一閱讀策略,提前讓孩子們預習或者讀了故事,孩子們的預測幾乎全部都是被課文內(nèi)容帶著走,其實就失去了預測的意義。提前預習,就好像讓孩子們揣著明白裝糊涂,著實不合適。
二、如何在這篇文章中訓練孩子們的預測能力?
訓練孩子們的預測能力是本單元、本課的落腳點。如果孩子對這個故事完全沒有概念,課文梳理也不能很好的進行,和張老師討論中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用快速瀏覽的方法,瀏覽第1至第9自然段,讓孩子們知道故事的開端:小狗因為不會叫遭到別人的批評。進而在利用課文插圖,讓孩子們進行預測。(從54頁的插圖,可以預測出小狗在跟小公雞學叫,從小狗的表情上可以看到,它很投入,很認真。從55頁的插圖上,可以預測出小狗心情不好,受到了打擊。)依據(jù)兩幅課文插圖,孩子們的預測一定有跟原文的故事發(fā)展的一樣的,也會有或多或少的跟原文中故事的發(fā)展不一樣的,這可以讓孩子們體會預測的多樣性,感受一邊閱讀一邊預測的樂趣。
三、三種結(jié)局應該如何處理?
課文里給了三種結(jié)局,分別是遇到了小狗遇到了小母牛、碰上了農(nóng)民、聽見了奇怪的聲音汪汪。
我認為這三種結(jié)局除了引導孩子多方面、多角度的預測,還可以給孩子們提供寫作訓練點。例如,第一種結(jié)局,可以引導孩子們利用童話反復的特點,以課文為范式進行寫作。第二種結(jié)局,可以提示孩子們加入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第三種結(jié)局,孩子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小狗找到了同類,找到了家,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寫結(jié)局時候,可以用上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溫暖、團圓的感覺。只是,我還有一個思考,這樣的寫作引導,是不是又給孩子們設了一個框框?
教書跟學習一樣,沒事多琢磨琢磨,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趣味,有了趣味就能教得舒心,讀得通透。
教學反思2
《小狗學叫》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的是一只不會叫的狗學習叫的故事。文章構(gòu)思新穎,想象豐富,文章以對話的`形式刻畫了人在成
長過程中的一段心路歷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構(gòu)成的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而三種結(jié)局則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會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故事暗示小狗終于成為真正的狗,找回迷失的自我的主題。童話以現(xiàn)實為基礎,幽默地展示現(xiàn)實中某些現(xiàn)象,使人們在笑聲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
本課教學課堂小結(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考慮到思維的發(fā)散性,于是要求學生說說讀了這則童話后的收獲和感受,要求從小狗、小公雞、狐貍、杜鵑、獵人等不同的角度,進行感悟,學生說出很多令我始料不及的答案,真正做到了發(fā)散思維的目的。
回顧本課教學,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本文作者雖然為這則童話主人公就設計了三種結(jié)局,并且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哪種結(jié)局更好一些,為什么?但是學生的答案相對來說比較統(tǒng)一,都認為第三種結(jié)局更好一些,對于其他的結(jié)局,即使有的同學能想出,篇幅也是很短,或者照搬課本中的情節(jié),沒有創(chuàng)新
17、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題西林壁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題西林壁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是面試小學語文教師的1號考生,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題西林壁》(板書課題),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以及說板書設計這七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對于《題西林壁》這篇課文,我是這樣解讀的:它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這四篇課文都講的是通過細心觀察和仔細思考發(fā)現(xiàn)新現(xiàn)象的故事。《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作者通過描寫游覽廬山的經(jīng)歷,總結(jié)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jié)論的道理。
二、說學情:
對于學生的情況,我是這樣認為的:四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以具象思維為主,因此他們對于文中描寫的景物有自己的感觸。但是他們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而本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除此之外,學生的有意注意力和穩(wěn)定性還是較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媒體、圖片等來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我設立了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題、橫看、側(cè)、緣等詞的意思;翻譯全詩;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與體會,學習作者從自然景物中總結(jié)出真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領(lǐng)悟詩中所蘊含的觀察問題要客觀全面的道理,學會從全局的角度出發(fā)看問題。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理解詩句,走進詩句的意境
本課的教學難點在于:體會與領(lǐng)悟全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五、說教學方法:
美國教育家杜威也說過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學生主動性建設的過程。為此,我主要采用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配合朗讀法、點撥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探索。
接下來我將重點闡述我的教學過程,它分為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營造氛圍,導入新課
良好的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對此我會采用溫故知新導入,給學生朗讀《登鸛雀樓》這首詩,具體過程如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同學們,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一個怎么樣的道理?。繉?,這首詩告訴我們想要看得遠,就要站的高。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詩也是一首哲理詩,那么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看看能夠從中讀出哪些哲理。(板書:題西林壁)
環(huán)節(jié)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會給學生十分鐘時間自由朗讀課文,并讓學生自主解決以下3個問題:
1.借助相關(guān)工具書,理清字詞。
2.自主翻譯全文。
3.查閱相關(guān)資料,了解本詩寫作背景。
讀畢,我會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字詞方面重點強調(diào)橫、側(cè)、緣等詞的意思。
接著我會引導學生在師生互動中翻譯全文: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最后理清本詩的寫作背景:蘇軾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jīng)過九江,與友人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额}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jié)。
環(huán)節(jié)三:析讀課文,整體感悟
首先我給學生播放錄音,跟隨名家朗讀這首詩,掌握詩歌的朗讀技巧。
針對前兩句,我會向?qū)W生提問是什么導致了廬山的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接著我會向?qū)W生展示廬山不同角度拍攝照片,讓學生對這些照片自主描述,根據(jù)學生的描述,總結(jié)出觀察角度的不同,導致所看到的景色不同。隨后,我會接著問你們有過對事物或者事情觀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的經(jīng)歷嗎,請學生分享他們的經(jīng)歷,并引導學生要多角度看問題。(板書:看問題、多角度)
針對后兩句,我會向?qū)W生提問為什么作者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這里我引導學生從他們登山的經(jīng)歷出發(fā),總結(jié)出是在深山中無法看清山的全貌,所以就不識廬山真面目。接著我又會說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成語的意思是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結(jié)合本詩和這個成語,分小組討論你們是否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你們有什么感受,并且是怎么做的。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從全局出發(fā),擺脫主觀成見。(板書:解決問題 、全局)
環(huán)節(jié)四:品讀課文,領(lǐng)悟升華
我會讓學再次生品讀這首詩,想一想你還能夠總結(jié)出哪里哲理。
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jié),拓展延伸
我會引導學生根據(jù)板書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
并布置這樣一份作業(yè):背誦全詩;記敘一件你從中發(fā)現(xiàn)哲理的小事。
六、說板書設計(略)
18、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暮江吟評課稿聽課反思
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暮江吟評課稿聽課反思
《暮江吟》是部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本節(jié)課我準備了許久,更改了好幾次,主要采用的環(huán)節(jié)是三疑和小組合作貫穿課堂,三疑是課前疑,課中生疑,拓展升疑,小組合作是根據(jù)我班孩子學情合理設計的,感覺設計很好,但是通過本節(jié)課的授課,學生學習興趣很高昂,整節(jié)課節(jié)奏掌握較好,但是通過實踐,我仍我發(fā)現(xiàn)有以下的不足:
1. 在古詩文的講解中,課堂前半部分還比較注重古詩文的朗讀,但是后半部分,在賞析古詩時,忽略了讀的指導。
2. 三次質(zhì)疑,可以嘗試再把層次拉開一些。
3. 古詩文學習,不能僅僅教會學生意思,更應該把方法教給學生。
4. 在學生質(zhì)疑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班兩個孩子提的問題非常好,一個是鋪一個是珍珠,但是由于我的一些原因,導致這部分沒有處理好,導致對學生悟詩情和誦古詩都沒有指導到位。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時刻牢記本節(jié)課的不足,真正做到把語文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會學語文,能欣賞語文的美,還能夠在生活中將學過的知識加以整合利用。
19、四年級上冊23課梅蘭芳蓄須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23課梅蘭芳蓄須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聽課感受:
1. 說課老師直切主題,提問:對于梅蘭芳,你有什么了解?通過讀關(guān)鍵詞的方式,讓孩子大致了解了梅蘭芳的個人信息和時代背景。
2. 時光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關(guān)注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得到了落實。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時光軸運用串聯(lián)事件的方法說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幾位站起來回答的同學表述得都非常清晰。
3. 說課老師還進行了方法遷移,從課文到寫作,寫事作文,我們可以學習課文中歸納小標題的形式進行主要事件梳理。
4. 后半部分教學中,說課老師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字詞或者句子展開精讀學習。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進行批注,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5. 提問,為什么梅蘭芳要拒絕演出?說課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了梅蘭芳大師高尚的人格和深深的愛國情懷。
6. 聯(lián)系《孟子》電影《梅蘭芳》豐富學生課外積累。
7. 歸納自然段段意,理出關(guān)鍵事件,最后串聯(lián)起來。一切都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情進行。
20、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夏日絕句評課稿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夏日絕句評課稿教學反思
一、預習、拓展,詩中構(gòu)筑大語文課堂。
這首詩短短二十個字,卻氣勢非凡,包含兩段歷史,三個典故,如何能引起學生的共情,讓學生明白一個柔弱嬌滴、才情卓著的女子對一位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的思?再現(xiàn)項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這就需要課外資源的有力補充,在課前,我布置了預習的作業(yè),讓學生查找李清照、項羽的簡介及南宋的歷史背景的相關(guān)資料,對靖康恥和項羽烏江自刎兩段歷史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為教學預熱。
上課伊始,我在釋題時指出夏日一詞點出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絕句是詩歌體裁的一種,分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并指出唐代大詩人杜甫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范例,相機引出了孩子們耳熟能詳?shù)膬墒自姡哼t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學生在理解李清照的思時,除了讓孩子們交流當時的寫作背景,我還引入了幾句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讓學生體會當時南宋朝廷上下貪生怕死,不思收復失地,只顧自己享樂,全然不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從而體會到李清照借古諷今里的愛國情懷。
二、以讀悟情,拓展詞語談體會。
詩的前兩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直抒胸臆,提出生當作人杰,表達了為國建功立業(yè),報效朝廷的愿望;死也應該做鬼雄,方才不愧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深深的愛國之情噴涌出來,震撼人心。在教學時,我采用了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師生配合讀、創(chuàng)情境感情讀后, 學生能輕松說出這兩句的詩意,而且說得很好。但是當我結(jié)合課后習題二問你能談談自己讀這句詩的體會嗎?學生面露難色。我就出示了本單元園地詞句段運用第一題的八個詞語,請學生想想這些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哪些人?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認知,讓他們結(jié)合古今英雄人物談體會,學生的思維一下被打開了,再談體會就有話可說了。接著我讓孩子們再讀這句詩,學生把詩人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三、邊辯邊思,合作中感悟不肯。
如果說詩中的一個思字能讓人體會到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贊頌、悲憤;那么不肯二字能讓人感受到的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錚錚鐵骨和傲人氣節(jié)。在教學最后一句時,我設計了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區(qū)別不肯與不愿、不能、不想,體會李清照用詞的準確性。在合作討論前,我播放了項羽烏江自刎的整合視頻,用直觀的影像視覺沖擊讓學生體會項羽當時的感情,理解不肯,換作不能好像江東的父老鄉(xiāng)親不諒解項羽不讓他回去,這是被迫的。而項羽是自己覺得無顏見鄉(xiāng)親不愿回去,感覺上不同,所以不能換。學生們在交流、討論、爭辯的過程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項羽的骨氣和氣節(jié),受到了熏陶。
四、總結(jié)升華,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
無論是古人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現(xiàn)在我們所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都是家國情懷在不同時代的表現(xiàn)。幾千年來,家國情懷一直是扎根在中華兒女內(nèi)心深處的精神支柱,家國情懷培養(yǎng)的不僅是學生核心價值觀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他們的家國情懷,激發(fā)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和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自豪感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單元,這樣一首特殊的詩里。
有了前面知人論詩的基礎,我又趁熱打鐵,在課的結(jié)束時,播放了《戰(zhàn)狼2》結(jié)尾中國護照上面的一行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涸谀愕纳砗螅幸粋€強大的祖國!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學生在熱血沸騰、熱淚盈眶的同時,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fā)了他們對國家高度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甘將心血化時雨,潤出桃花一片紅,用好傳統(tǒng)文化這一文化瑰寶,在語文教學中,挖掘其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肩負起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和使命,是我們每個老師肩上的重任,40分鐘的教學,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還有很長,等著我們?nèi)ニ妓?、前行。所幸,此時的我,已行進在路上。
21、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涼州詞評課稿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21課古詩三首之涼州詞評課稿教學反思
1. 合理利用教材,有效整合課文
部編版教材主編溫儒敏說過: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著把新教材看作不容置疑的教學標準與藍圖。教材教材,編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學的材料,當然也會提供某些教學的框架和導向,但學情不同,用起來也應當有各自的發(fā)揮,教材是可以質(zhì)疑、改動和調(diào)整的。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編排課文的順序。比如在這一單元的古詩教學中,老師將《從軍行》和【日積月累】中的《涼州詞》放在一堂課上教學。這節(jié)課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分析兩首詩的異同,仔細一看,兩首詩在形式上確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邊塞詩歌,都出現(xiàn)孤城,前兩句都是寫景但是,兩首詩卻在思想感情上完全相反?!稄能娦小芳ぐ侯D挫、壯志凌云;《涼州詞》委婉蘊藉,鄉(xiāng)愁難禁。這就注定了兩首詩歌在景色描寫上必有不同。
課上,通過反復地讀,品味意象,學生明顯讀出了兩首詩,兩個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在對比之中,學生更加清晰鮮明地明白了一切景語皆情語,景不同,情不同。
所以,從這一課中,我了解到,教材不是一個單純的線性結(jié)構(gòu),只要教師使用得當,教材可以變得立體。而我們最終的目的,一定是為更高效的教學服務。
22、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掌握朗讀的韻律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內(nèi)容,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重點)
3.感悟詩人寄寓詩歌所表現(xiàn)的情感。(難點)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nèi)涵。(重點)
教學難點:感悟詩人寄寓詩歌所表現(xiàn)的情感。(難點)
教具準備:教材、教案、電子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具體內(nèi)容,具體方法,設計意圖。)
漫步在古詩苑中,那豐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練優(yōu)美的語言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每一首詩,就是一幅色彩鮮明的畫,就是一支美妙動聽的歌,就是一顆執(zhí)著跳動的心,就是奔涌的熱血,就是一張棱角分明的臉龐。今天,讓我們將繼續(xù)欣賞這首古詩,相信這邊風景獨好!
二、新課或復習的每個知識點:(知識點內(nèi)容,具體教學方法,設計意圖,結(jié)果有多種情況的要有預設。設計有學生活動的要有 具體組織措施,注意事項,有活動評價的方法。)
1.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一名鞏祚,易簡,字(王瑟)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人。道光進士。曾任內(nèi)閣中書、 禮部主事。他支持林則徐禁煙,建議加強戰(zhàn)備。他反對清末土地兼并,反對君主獨裁。其為文縱橫,自成一家,詩風瑰麗奇肆,有《龔自珍集》。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jīng)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
2.寫作背景
《己亥雜詩》共35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寫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他已48歲,對清朝統(tǒng)治者大失所望,毅然決然辭去官職,回歸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雞毛寫在賬簿紙上,投入一個竹筐里。后來共得紙團三百十五枚,蓋作詩三百十五首也統(tǒng)名曰《己亥雜詩》,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3.詩詞賞析
(1)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2)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鞔耗喔o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并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上г娙瞬痪镁退涝诘り枙?年僅50歲),無從實現(xiàn)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4.寫作特點
寓情于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議論和抒情有機結(jié)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
學生默讀課文、大聲朗讀、有感情地朗讀、同桌互相討論。
5.這首小詩寫了三種心境,一是離別的憂傷;二是回歸的愉快;三是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細讀詩句,仔細品味作者的愛國情。
三、練習:(練習內(nèi)容,設計意圖,評價方法。)
1.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
(1)浩蕩:無限。
(2)吟鞭:詩人的馬鞭。
(3)落紅:落花。
(4)化作春泥:變成春天的泥土。
2.聽讀詩歌,理解詩意。
滿懷無限離愁別緒,在白日斜的時候告別久居的京城,吟詠著詩句揮動著馬鞭,(馬鞭)舉處便是離京師越來越遠的天涯。落在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落花)要變成泥土把故枝滋養(yǎng)。
3.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詩人把自己的身世與落花完全結(jié)合起來,移情于花,表達詩人為了國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獻身化為春泥,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感情。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雖然辭官離京,卻仍然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jié):(具體方法。)
這首詩寫作者辭官離京,遠去天涯的無邊愁思,表達了詩人政治理想至死不變的執(zhí)著態(tài)度。作者以落紅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五、作業(yè)布置:(具體內(nèi)容,完成時間要求。)
1.熟讀并背誦《己亥雜詩》
2.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己亥雜詩
浩蕩離愁,黯然辭官
不甘退伏,憧憬未來
以落紅自喻,寄予愛國情懷
23、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題臨安邸》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nèi)容。本詩是宋代詩人林升題寫在臨安一家旅店墻壁上的詩,作者先通過山、樓兩個疊詞的運用,讓鱗次櫛比的亭臺樓閣,重重疊疊的青山,彷佛出現(xiàn)在眼前,給人以美好的感受。但是面對國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踐踏,南宋官員卻不思故土,詩人的憤怒之情躍然紙上西湖歌舞幾時休?而暖風熏得游人醉中,暖風一語雙關(guān),不但介紹了當時的自然春風,又指出了當時的淫靡之風;游人在這里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權(quán)貴。最后以只把杭州作汴州結(jié)尾,諷刺了南宋權(quán)貴們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為難之中,被淫靡之風熏得紙醉金迷,醉生夢死,茍且偷安,更表達出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有較好的古詩學習基礎,對古詩有一定的學習熱情。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但由思悟,在學生充分閱讀思考、質(zhì)疑的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來了解一段歷史,感悟一種民族情懷,帶領(lǐng)學生充分學習。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讀出古詩的韻律美。
2.引導學生借助圖片和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及詩中蘊含的情感。
3.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方法與策略:
1.借助教材注釋,結(jié)合課內(nèi)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情景,合理想象,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境,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并受到心靈的熏陶。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讀出古詩的韻律美。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歷史背景,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了解一座城市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些地方呢,能否把印象最深的一處介紹給大家呢?
(生自由發(fā)言。)
2.下面老師也給大家推薦一個地方,請看大屏幕。
(播放杭州宣傳片)
3.這是哪里?覺得怎么樣呢?
(生自由發(fā)言。)
4.你們用了最簡單最簡約的一個詞來表達對這座城的印象,其實啊,單單一個美字不足以評價這座城,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想杭州在人們心中的地方是蠻高的,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為它寫下過濃濃的一筆。比如說
(出示描寫杭州的名句)
5.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關(guān)于杭州的詩,它的名字叫《題臨安邸》。
(板書課題,指導臨和邸字)
(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教師運用談話的方式引出杭州,并利用視頻讓學生感受杭州城的繁華,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還為學習詩意以及領(lǐng)悟詩情做出了很好的鋪墊。】
二、學會一首古詩
1.大家看這個題字,我們在四年級曾經(jīng)學過一首關(guān)于題字的詩。
(齊背《題西林壁》)
2.揭示詩題。
3.出示詩文,提出要求:用喜歡的方式讀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生讀詩文)
4.誰能給大家讀一下?
(生展示讀,在讀好停頓的基礎上師指導讀長短音的技巧。)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預習效果,在多次朗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進而為后面的詩文理解,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做好夯實的基礎。】
5.師:讀了這么多遍,你讀懂了嗎,透過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關(guān)于杭州的哪些畫面?
師板書山,樓,歌舞。
6.出示圖片。
何為山外青山?一座連著一座,此時此刻你能否想到一句符合畫面的詩句?
7.出示圖片。
(1).我們再看,樓是什么樣的樓?
(2).穿越到宋朝,透過這些樓,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樣的城市?
(3).人們在這座繁華的城市里干什么呢?
(4). 此城,此風,此景,此歌舞給游人怎樣的感受呢?
生:暖風熏得游人醉。
8.是香風吹到我們的面頰上讓我們陶醉了嗎?
生:是美酒。
生:是美景。
生:是繁華的城市。
生:是美女。
生:是這種生活狀態(tài)。
生: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能力,透過圖片,文字去探索詩中更深刻的內(nèi)涵?!?/p>
三、記住一段歷史
1.再看這首詩,題目提到了一座城臨安,詩文寫了一座城杭州,貌似文不對題??!其實這里有一段屈辱的歷史。
(師講解杭州的歷史以及臨安的名字由來)
(播放短片)
2.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暖風熏得游人醉中的游人僅僅只指到杭州游玩的游客嗎?
(指當時居住在杭州城里的人們。指當時的朝廷里的官員們。指當朝的皇帝。)
3.那么這個醉字貌似有了另一層含義?
(指當時杭州從上到下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紙醉金迷的生活風氣,茍且偷生的生活風氣,不思復國的生活狀態(tài))
【設計意圖:通過寫作背景,了解南宋權(quán)貴們不思復國,茍且偷安,進而去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愛國情懷。】
四、認識一位詩人
1.這一切,被一個人看到了,他就是林升,也就有了這首傳世千古的古詩《題臨安邸》。(生齊讀詩文。)
2.假如你是林升,你想說些什么嗎?
生:杭州的人們,醒醒吧,我們應該停止這種生活,要發(fā)奮圖強,去收復舊山河。
3.所以說詩人寫出了三個字幾時休?
(師板書)
4.當林升看到杭州城里的人們沉迷于這種安于現(xiàn)狀的生活,發(fā)出了感嘆。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5.當林升看到南宋小朝廷不思復國,一味的求和,用文字做出了這樣的諷刺。
(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6.林升擔心這樣長此下去,這個羸弱的小朝廷又能堅持多久呢?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設計意圖:通過再讀詩文,達到讀者與文本共鳴,與作者共鳴,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愛國情懷。】
五、傳承一種精神
1.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杭州作汴州。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延續(xù)了五千年,那是因為我們?nèi)A夏子孫有著一種氣節(jié),每當國難當頭的時候,總會有些愛國之士站出來,宋代也如此,林升只是其中之一。
(出示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2.是啊,盼了一年又一年,宋朝的軍隊怎么還不回來收復失地呢,最后等到了白發(fā)蒼蒼,久臥病床,將死之時帶著遺憾寫下了
(出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林升的擔憂成了現(xiàn)實,茍且偷生只換來了短暫的安定,臨安府后來被攻破了,南宋亡國了,愛國詩人文天祥誓死不降,臨死前寫下了
(出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一首詩了解了一座城市,一段歷史,一位詩人,知道了國家強大的重要性,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效祖國,絕對不能讓歷史重演。最后我們以齊誦的方式致敬林升!
(生齊誦《題臨安邸》)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進一步感受詩人們的愛國情懷,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板書設計:
題臨安邸
山 樓
歌 舞 幾時休
權(quán)貴 醉生夢死 林升 憂國憂民
暖 風 游人醉
杭 州
作業(yè)設計:
1.背誦并默寫《題臨安邸》。
2.收集描寫西湖的古詩,互相交流。
24、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1.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發(fā)揮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精神,通過同學們自己制定班級公約,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在這節(jié)課中,同學們積極思考,認真做筆記,勇于發(fā)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能力得到提升。
3.美中不足的是個別同學做的筆記太慢,跟不上全班節(jié)奏,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多關(guān)注學困生,讓他們的能力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教學反思2:
在班會課中,有一些同學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大部分同學能清楚地表達自己觀點,養(yǎng)成尊重他人發(fā)言的好習慣,積極參與制定班級公約。但有一些同學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班級管理、班集體建設及促進學生發(fā)展是一項長期任務。班級公約本身需要根據(jù)班級實際動態(tài)調(diào)整,需要班主任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持續(xù)互動和努力。這對班主任的民主意識、溝通能力、需求識別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是一種挑戰(zhàn)。
25、五年級上冊第一課白鷺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第一課白鷺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反思我的《白鷺》課堂教學,我努力把握住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基本特點。利用教學媒體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課堂中設計了多種讀書的方式,以讀為主,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讀中感悟韻味無窮的白鷺,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或仿寫或作畫,引導學生遐想,孕育出學生獨特的感悟和想象,提升了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參與度高,學習效果明顯??傊?,把握住每一課自身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難點,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科學設計,課堂教學必然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反思2:
《白鷺》是部編版新課標第九冊的第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語言樸實流暢,優(yōu)美如詩。尤其是字里行間飽含的那份濃濃的詩意,使人回味無窮。整篇文章條理清楚、語言生動流暢。全文看似狀物,讀來卻優(yōu)美如詩。白鷺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個字美!它的顏色美,形體美,覓食、棲息、低飛的畫面更美!它給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無窮的樂趣。白鷺本身蘊含的這種無盡的美,正是作家郭沫若全文所要傳達的!
一、教學效果
調(diào)動積累,走近白鷺 。
首先板書課題,齊讀兩遍,說一說你對白鷺的了解?古代詩人筆下的白鷺是怎樣的呢?此環(huán)節(jié)做的比較充分,學生課下查閱相關(guān)資料,課堂上交流得非?;馃?,特別是出現(xiàn)白鷺的古詩句,一下子交流了八句,引導孩子們誦讀,進一步感受詩人眼中白鷺!為下文理解白鷺是一首詩作好鋪墊。
1.快速瀏覽,整體感知。
自古以來,白鷺就是人們吟誦的對象,那么作者給予它怎樣的評價呢?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標畫出相關(guān)語句。孩子們很快便找到了兩句話: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開頭)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結(jié)尾)引導發(fā)現(xiàn)這種首尾照應的寫法,感受以詩作喻寫白鷺的美,結(jié)尾強調(diào)白鷺是韻在骨子里的詩,內(nèi)涵比開頭深了一層。
2.品詞析句,領(lǐng)悟白鷺如詩如畫的美。
出示課件:潛心默讀作者勾勒了白鷺的哪幾個畫面?邊讀邊把感受寫在旁邊的空白處。學生的思維一步步走向深入。接著在班內(nèi)展示交流,主要聚焦:顏色美 外形美、生活畫面美(覓食 棲息 低飛),最后讓學生在朗讀聲中感受語言美和白鷺的美!
3.合作探究,啟發(fā)想象。
探究一: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嗎?質(zhì)疑激趣,啟發(fā)想象。
探究二:白鷺在清水里釣魚,怎么理解?
探究三:本文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呢?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由物及人,真正感受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二、成功之處
教學本文有三點值得稱道,一是借助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查閱資料,既讓學生動了手,也潛移默化地教給了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一種簡潔方法,還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二是培養(yǎng)了快速閱讀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這主要體現(xiàn)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三是創(chuàng)設了自讀自悟的學習氛圍,進一步引導學生由不會到會,落實了由教到不用教的新課標精神。再有,創(chuàng)設探究氛圍,激發(fā)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力。
三、不足之處
在品詞析句環(huán)節(jié)注重了自讀自悟,但是瑯瑯讀書的預設太少,用時也太少,比較句子去感悟內(nèi)涵也有點蜻蜓點水。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在品詞析句上下功夫,會引導學生背誦積累如詩句般的語言,以便積累更豐富的語言,為學生的語言交流夯實基礎,讓我的教學更圓滿!
26、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楓橋夜泊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反思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楓橋夜泊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反思
這節(jié)課,少了冗長單調(diào)的解詞析句,但超綱達到《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五六年級的階段目標: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情感的要求,并通過吟誦表現(xiàn)之,同時感受到漢語的聲韻之美。課堂氣氛活躍,我教得很輕松,孩子們也學得輕松。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播放教學效果視頻)
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把古詩中的內(nèi)容用圖畫展現(xiàn)出來也是學生對古詩形成自我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當然,在本設計中,有些問題還有值得思考的必要。比如,學生對漁火這一意象缺乏現(xiàn)實了解,所以在根據(jù)古詩作畫的環(huán)節(jié)里, 體會漁火傳達的思想感情有難度,以致教學目標無法順利實現(xiàn)。這啟發(fā)了我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多做些知識鋪墊。
27、五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從前有座山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從前有座山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閱讀方法
1.記住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和動人的情節(jié)。
2.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品質(zhì)。
3.掌握民間故事的特點:(1)有固定的類型和重復的段落;(2)寄托人們樸素的愿望。5.評議誰最棒。
(1)全班評議,看講的同學內(nèi)容是否符合要求、語言是否流暢、細節(jié)是否清楚,是否配上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2)從說得有趣,活動開展的過程精彩,收獲豐富、感受深刻、說得好的學生中評選出最自然大方獎、最佳口才獎,并宣布評選結(jié)果。
一、教材分析
本冊快樂讀書吧以從前有座山為題,結(jié)合民間故事單元引導學生閱讀中國民間故事。教材由導語、你讀過嗎、小貼士和相信你可以讀更多四部分組成。
導語將《從前有座山》這個仿佛語言游戲一般講不完的故事作為引子,一方面提示民間故事口語化的特點,另一方面喚起學生關(guān)于民間故事的更多記憶,激發(fā)閱讀興趣。
你讀過嗎和相信你可以讀更多,通過列舉中外民間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故事,如田螺姑娘、徐文長、列那狐等,引導學生去閱讀文本。
小貼士點明本次快樂讀書吧的閱讀要素,即民間故事的文體特點,如情節(jié)內(nèi)部的反復、固定的故事類型、相似的主人公和結(jié)局,而不是具體的讀書方法。因此,在閱讀時應多注重感受民間故事的整體特點及其背后反映的民眾傳統(tǒng)心理。
28、五年級上冊第6課將相和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第6課將相和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一、導入
1、將、相分別指的是誰?
2、在課題下正確書寫廉頗、藺相如。
二、學習講故事
1、認讀生字詞語,聯(lián)系故事內(nèi)容。
(1)和氏璧、承諾、誠意、強逼
出自故事:完璧歸趙
(2)抵御、推辭、侮辱、擅長
出自故事:澠池會見
(3)上卿、削弱、戰(zhàn)袍、荊條
出自故事:負荊請罪
(此處有修改:將字詞分成三行,與三個故事相結(jié)合。精簡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字詞與故事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提高教學效果。)
2、抓住關(guān)鍵信息,講清故事內(nèi)容。
(1)教:如果要講一講故事,哪些內(nèi)容一定要講清楚?
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人物。
(2)扶:范例交流
澠池會見的起因是什么?
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兩次奏樂。
結(jié)果怎么樣?
(3)放:任選一個故事,講一講主要的內(nèi)容。
自己練習、交流評價。
【對比:上一次的本教學環(huán)節(jié)】
【2、學習如何概括故事內(nèi)容。
要求:任選一個,說出小故事的大意。
方法:抓關(guān)鍵詞。如何找關(guān)鍵詞?先提問。
(1)教:老師示范:對完璧歸趙故事內(nèi)容提問。
主人公是誰?完璧歸趙的經(jīng)過?完璧歸趙的結(jié)果?為什么要完璧歸趙?
(2)扶:學生嘗試:用相同的方法對第二個故事、第三個故事提問。
老師板書:誰,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小結(jié):只要抓住誰干了什么,最后結(jié)果怎么樣。就能快速便捷地概括出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3)放:學生自由練習概括。
* 學生每人自選一個小故事,練習概括主要內(nèi)容。
提供扶手:一邊讀,一邊圈出關(guān)鍵詞語,便于歸納。
* 指名交流分享。
老師提示:概括內(nèi)容時,不需要說人物的對話,形容詞,修辭手法等?!?/p>
(基本相似,如果學生不能直接說出: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人物,那可以按照這樣的提問方式來進行引導。)
三、感受人物形象
學法:品讀對話,關(guān)注語言描寫,加上動作感受。
教法:對比朗讀,情景演繹,補充背景資料,幫助學生感受人物立體多面的形象。
1、廉頗的形象
(1)讀一讀:廉頗很不服氣
讀好廉頗的語氣,看出一個怎樣的廉頗?
廉頗:爭強好勝、直率坦誠、驍勇善戰(zhàn)。(不同的角度)
(2)演一演:扮演廉頗,讀臺詞。
關(guān)注我廉頗,他藺相如中我、他這兩個關(guān)鍵詞,加上動作。
廉頗:自大驕傲、心胸狹窄。
2、藺相如的形象
(1)讀一讀:讀藺相如避讓廉頗的段落。
看出一個怎樣的藺相如?
藺相如:膽小、愛國。
(2)對比讀: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威脅秦王的段落。
讀又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藺相如?
藺相如:勇敢、機智,智勇雙全。勇在哪里,智在哪里?
(3)演一演:請人扮演藺相如,演繹門客和藺相如的對話。
心胸寬廣、顧全大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用足課文,進行語言輸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藺相如的顧全大局。)
3、再看廉頗的形象
(1)放:自己去文中找一找關(guān)于廉頗的描寫,讀一讀,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廉頗?
勇于承認錯誤。(膽大心細,未雨綢繆,戰(zhàn)功赫赫)
(2)出示官階圖,講述藺相如職位的變化,理解廉頗的心情。
廉頗不是簡單的知錯能改,也是顧全大局的人。
4、小結(jié)
寫人寫事的文章,直接讀對話,動作,就能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更有效。
29、五年級上冊第5課搭石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第5課搭石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搭石》是魯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組教材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愛。
《搭石》一文語言質(zhì)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鄉(xiāng)村生活氣息,體現(xiàn)了鄉(xiāng)親們淳樸的愛。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一識字教學,集中和分散結(jié)合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識字教學,我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結(jié)合的方法。先整體認識本課要求會寫和會認的字詞,以及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再學文中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畫面理解,聯(lián)系生活體驗理解,也有教學生通過查字典理解等。
比如在初讀課文后認讀生字詞時,不但要求學生讀準,部分詞語還進行了拓展,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ABCC形式的詞語,借此機會讓學生說出自己積累的這種形式的詞語,拓展了學生的詞匯量。在教學協(xié)調(diào)有序一詞,學生對協(xié)調(diào)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又通過學生體驗走搭石的節(jié)奏加以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協(xié)調(diào)有序。 在學習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兩個詞語,相機學習生字綽,課件出示字典的三種解釋,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知道應該是姿態(tài)柔美,然后讓學生通過想象畫面和圖片來理解,并通過朗讀體會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畫面美,達到了感性理解和個性思維的統(tǒng)一,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二文本教學,捕捉畫面,品讀文美
抓住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悟老人擺搭石,擺出了助人美;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含著的謙讓美; 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體現(xiàn)的敬老美,同樣都是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讓學生在感知美、體會美、欣賞美、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的過程中,感悟到風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人景合一的和諧之美,感悟到樸實的為人之美。
如上了年紀的人擺搭石的場面,通過學生想象老人發(fā)現(xiàn)不平穩(wěn)的石頭到放平穩(wěn),再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才離開這個過程,他會想什么,做什么,體會他認真負責,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zhì)。又如年輕人背老人過河,通過理解理所當然, 引導學生想象假如還有哪些人來走搭石,家鄉(xiāng)人會怎樣做的,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來體現(xiàn)出他 們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通過這些畫面的體會,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時,學習最后一段,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搭石默默無聞的美,以及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美,情感又進一步得到升華。
在這節(jié)的教學中,我感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教學總結(jié)的語言過多,隨機處理問題的靈活性不夠。二是在課堂上,個別地方?jīng)]有落地,如:批注感受的時候,學生只畫了相關(guān)語句但沒有寫出感受,在講謙讓美這部分時,學生在表演走搭石時,動作不規(guī)范,沒有引導學生明白走搭石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揚長避短,不斷努力,不斷反思,爭取更大進步。
30、五年級上冊24課月跡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24課月跡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本文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為了避免讓學生讀得支離破碎,不能體會其中的美妙,我就思考編者的意圖,他們是想讓學生提升文學修養(yǎng),在讀中領(lǐng)悟作者的美好情感,在讀中明白只要我們有了美好的情感就會去發(fā)現(xiàn)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于是教學中,我就帶領(lǐng)學生讀課文,由分自然段讀,到小組合作讀、默讀,一邊讀一邊找出描寫月亮的句子,把我想到的能讀的方法都用上了。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終于把課文讀通了,可是情感的表達還是不夠。怎么辦呢?于是我從雜志上找到了一篇描寫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在授課前也讀給同學們聽了。在我的帶動下,學生帶著美好的情感來讀文章,分析文章,效果的確很好。
教學反思2:
本單元的語言訓練點是抓住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體會景物描寫的特點。圍繞這一訓練點,本課教學以月跡為線索,在教學中引領(lǐng)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月跡;默讀課文,尋找月跡;研讀對話,升華月跡;課堂練筆,拓展月跡。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沿著清晰的教學思路研讀文本,感悟語言。運用自讀、瀏覽、批注閱讀等策略遷移學法,關(guān)注文中的動態(tài)描寫與靜態(tài)描寫。尤其關(guān)注語言描寫,從而解讀文本深層的思想內(nèi)容。通過本篇自讀課文的教學,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31、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評課稿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評課稿教學反思
《長相思》不是這首詞的題目,也并不表示這首詩詞寫的內(nèi)容就一定是長久的思念。
它是一種詞牌名,是曲苧名,還有另外的名字叫雙紅豆憶多嬌。接著,干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長相思》詞牌的平仄規(guī)律,告訴學生,凡是這樣寫的都叫《長相思》。
關(guān)于詩詞的平仄規(guī)律,自己也不太明白,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第三環(huán)節(jié),讀出一個詩人來。
讀詩,即讀人。解詩,也是在解人心。唯有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所思所想,讀懂了人物的言行,才能真正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第四環(huán)節(jié),怎樣讀出鄉(xiāng)心。
教師設身處地的聯(lián)想,把學生帶入詩人的心境,層層深入地朗讀,漸漸走進詩人的心。
指導學生文本細讀地基礎,是教師對文本深入細致的理解。這樣的詩詞教學,哪個不喜歡呢?
第五環(huán)節(jié),鄉(xiāng)心中的感悟。
詩人納蘭性德的鄉(xiāng)心,是什么,他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第六環(huán)節(jié),你喜歡這首詞嗎
詩人的鄉(xiāng)心,人生征途漫漫,艱難險阻,波折不斷。教師引導學生對詞的理解,從詞人詞作之意轉(zhuǎn)到自己身上,讓學生和詩人產(chǎn)生心理共鳴。
人生中總會有寂寞的時刻,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你的故園在哪里呢?
詩人的憂傷,還有一種永遠的鄉(xiāng)愁追尋人類的精神家園。
佩服,感動,此刻心中產(chǎn)生了共鳴。諸多年來,自己一路跋山涉水,你在追尋什么?
原來,自己也自帶詩人般地憂傷與秉性。心中似乎找到了答案,那觸任心弦的,不正是一次次對靈魂的拷問,精神上的只準追求嗎?
永遠的鄉(xiāng)愁,尋尋覓覓,尋找精神的家園人類。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32、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楓橋夜泊評課稿聽課記錄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楓橋夜泊評課稿聽課記錄
一、由寫寒山寺鐘聲的詩歌導入。
欣賞詩歌《濤聲依舊》:
請同學讀,齊讀。誰知道無眠是什么意思?誰能給無眠找一個近義詞?你們有睡不著覺的時候嗎?這說明你們開始長大了。我們帶著睡不著覺的感受再來讀詩歌。誰在敲打我的無眠?(鐘聲)這是哪里傳來的鐘聲呢?
300多年前清代的詩人就寫到了這樣的鐘聲。
請同學讀。教讀。這是從哪里傳來的鐘聲?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詩句)你還從哪里看出是寒山寺里傳來的鐘聲?(題目)這鐘聲讓大詩人,等了盼了十年,鐘聲有如此大的魅力,我們接著看。
500年前,詩人也寫到了這樣的鐘聲。
請同學讀。全班讀。寒山寺的鐘聲居然和一個人聯(lián)系在了一起,是誰?(張繼)
800多年前陸游也寫到過鐘聲。
(圖片。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舊半夜鐘)請學生讀。誰知道楓橋寺又叫什么寺?齊讀。也就說七年前陸游到了哪里?我改一下十年不到楓橋寺誰來接一下?我大膽地改百年不到楓橋寺誰來接一下?千年不到楓橋寺誰來接一下?
引導串讀以上詩句。
你的腦子里冒出了什么問題?(楓橋的鐘聲是干什么的?為什么千年之后依然還在敲?是誰在敲打楓橋的鐘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人在寫寒山寺的鐘聲?)我想可能所有的問題都和一個人、一首詩有關(guān):《楓橋夜泊》張繼。
二、學習《楓橋夜泊》
1.自讀三遍:讀通、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2.請學生讀。(幾個學生讀,教師評語:字正腔圓、有板有眼)。
3.師生合作讀。(反復合作讀,讀出味道、節(jié)奏)
4.用一個詞來概括讀這首詩的感受(愁、凄涼、悲、思鄉(xiāng)、孤獨)
5.同樣的詩歌,每人的感受都不一樣,真是奇怪。你們讀李白詩歌兩岸猿聲啼不住,你有悲傷的感受嗎?你讀過杜甫的《絕句》,你會感受到孤獨嗎?讀白居易的《憶江南》,你感受到思鄉(xiāng)嗎?而讀張繼的詩歌,你卻有這么多感受?請你打開書,把能給你這樣感受的地方畫下來。大家都知道寫《楓橋夜泊》的時候作者很累了,按照常理他應該睡了,這天晚上他睡了沒有?詩里哪個細節(jié)直接告訴你他沒有睡?(愁眠)請圈出來,因為發(fā)愁而睡不著覺。讀愁眠(反復讀)。為愁眠找一個近義詞(無眠、失眠、不眠)。再讀愁眠。
6.張繼睡不著覺,他看到了什么?(月落)當月亮完全落下后,張繼又看到了什么?(江楓)(老師描述如畫的美景,學生想象)你看到秋風中葉子在干什么,飄向了哪里,可能落在了哪里?江風瑟瑟,他還看到了什么?(漁火)誰能用一個詞來說說看到的漁火。(搖曳、小小的、閃閃爍爍、星星點點,老師把學生回答的美化成合理的詞語)
7.愁啊,睡不著啊,張繼不但看到這些,還聽到了什么?(烏啼)誰曾經(jīng)聽到過烏鴉啼叫的聲音?在哪里聽到過?有什么感覺?我們聽到的烏鴉的啼叫讓人很煩,除了烏鴉啼叫的聲音,還聽到了什么?(鐘聲)
8.因為睡不著,他聽到了烏鴉凄厲的啼叫聲,他聽到了寒山寺的鐘聲,還是因為睡不著,張繼還有一種獨特的感覺?(霜漫天)有沒有人見過霜,你看到的霜在哪里?有沒有人看到過滿天的霜?其實霜不可能漫天,只能在地上、在葉子上,只有一種可能張繼寫錯了,你怎么看?張繼之所以會這樣想象,是因為什么?原來凄慘、凄涼的感覺讓他有了這樣的想象。
9.因為愁眠他看到,聽見了,他仿佛感覺到了。(老師問,學生答)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愁眠)。對是什么意思呢?你能從字典里的四個意思里選一個嗎?(老師統(tǒng)計學生的選擇)請學生說出為什么會選擇這個意思。
10.對是朝著,朝向,配合,這個晚上,張繼輾轉(zhuǎn)反側(cè),于是他發(fā)現(xiàn)這些都陪伴著他。教師朗讀。師生合作讀(入情入境地反復)。(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勾勒詩歌的意境)
11.(在教師反復的勾勒中,擦掉板書,只留下愁眠和鐘聲)此時傳來的只有悠悠的鐘聲,這悠悠傳來的鐘聲仿佛在對張繼說什么?請你用張繼啊,張繼開頭,寫下鐘聲對張繼說的話。匯報(教師用優(yōu)美的導語,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匯報的獨特情景)。
12.我們相信,跟著寒山寺的鐘聲消失的時候,愁眠也消失了(擦掉所有的板書)。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愁眠。那他們是怎么寫的呢?引讀,相關(guān)的詩句。(圖片)
這些大詩人在寫自己的愁眠的時候都會寫到(月亮)。那么要是沒有月亮的時候,或者月亮落下之后,又寫什么呢?從張繼之后,又多了一種寫愁眠的事物寒山寺的(鐘聲),齊讀詩句。張繼之后一代又一代的人寫到鐘聲,鐘聲悠悠傳來,(引讀相關(guān)詩句)但是沒有一個鐘聲能夠超越張繼筆下的鐘聲。
33、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評課稿聽課記錄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評課稿聽課記錄
課前,教師先將課題板書在黑板上,隨后問學生:剛才老師在黑板上寫課題的時候,你們在干什么?以此提醒學生今后要養(yǎng)成跟著老師寫課題的習慣。接著,薛老師請學生當堂核對暝的寫法,及時訂正后,通過對文旁注釋的關(guān)注,了解暝的意思。這就是薛老師的課前談話,雖曰課前,始終圍繞這一課的教學進行暖場。同時,還時時不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諸如跟著老師寫課題關(guān)注注釋學古詩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揭題之后,薛老師請學生讀了三遍題目。學生讀完第一遍,以有速度為由,讓學生讀了第二遍;學生讀完第二遍,教師又以讀得太硬了為由,讓學生讀了第三遍;等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讀完第三遍,教師這才心滿意足,直夸學生語感好。就在這電光石火的幾個來回里,薛老師把朗讀古詩課題的方法教給了學生。
讀完課題,便開始解題。教師先幫學生弄清題目中的居有居住的意思,在知道山居即住在山中的基礎上,通過反復地追問,幫學生拓展了住在村里村居住在家里家居住在異國他鄉(xiāng)客居/旅居住在山中隱居,并將題中山居的理解引申到住在山中,不想讓人知道隱居。弄清了山居的意思,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板書,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王維隱居的山,叫終南山;他在山中修建的別墅,叫輞川別業(yè)。接著,教師再次將學生的目光引向暝,先從偏旁入手,知道它和太陽有關(guān);再聯(lián)系注釋,知道它指日落時分,也即傍晚或黃昏;接著,在講到代表暝字意思的傍晚和黃昏時,教師還以詩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為例,讓學生感受到,相比于傍晚,黃昏顯得更有詩意詩歌的課堂,處處須有詩意。
解讀完課題的意思,教師請學生齊讀課題后,讓學生關(guān)注題目《山居秋暝》地點+時間的詩題結(jié)構(gòu),并以課文中的下一首詩歌題目《楓橋夜泊》為例,讓學生鞏固了對于古詩常常在題目中點明時間、地點的現(xiàn)象。最后,教師讓學生帶著如上的認識再次齊讀課題之后,解題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解題之后,教師請學生帶著王維在秋日黃昏的終南別業(yè)中,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的思考自讀全詩。學生自讀之后,教師指名朗讀,開始了他的詩歌朗讀指導。第一名學生站起來把詩讀得字正腔圓、韻味十足,他生聽罷,不由地鼓起了掌。教師在肯定他的朗讀的同時,心知此時大概無法再用誰能比他讀得更好的方法激勵學生舉手朗讀了,遂反其道而行之地問學生有誰覺得自己讀得比他差一點。在這別出心裁的一問之下,果然,又有學生站起來展示朗讀了。第二名學生讀過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從情調(diào)的角度談了自己的朗讀和第一名學生的差距。第二名學生的朗讀,當然比第一名學生略遜一籌,但教師抓住了該生發(fā)言中的情調(diào),充分肯定了他對古詩的感覺,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在后續(xù)的教學中,這名讀得比同學差的學生,始終對薛老師的課堂保持著高度的參與熱情。接著,教師還順著這名學生發(fā)言中提到的情調(diào)告訴學生,要想讀出詩歌的情調(diào),就得在朗讀時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那么,什么是節(jié)奏感呢?教師趁熱打鐵,立即以《山居秋暝》的空山新雨后和《楓橋夜泊》的月落烏啼霜滿天為例,讓學生關(guān)注格律詩后面的三個字,分別將五、七言律詩朗讀停頓的三字結(jié)構(gòu)(五言二三,七言二二三)教給學生。學生了解三字結(jié)構(gòu)后,教師先請學生用師讀前二字,生讀后三字的方式與自己合作著將全詩朗讀一遍;再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為例,讓學生在這樣的停頓中師生合作,拉長第二個字的讀音,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接著,在上述兩輪朗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詩中押韻的秋流舟留等字,以將押韻字讀長音的方法進行第三次師生合作朗讀。最后,學生脫離教師的幫助,獨立而完整地將詩讀出了節(jié)奏。
34、五年級上冊18課慈母情深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18課慈母情深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母親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一個字眼,每個人提起母親總會在心底涌出一股暖流。在學完《慈母情深》一課,孩子們不僅學會了通過場景和細節(jié)描寫來表達情感,也是深深地體會到了母親的不易,懂得了感恩。因此,我想把本課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反思做下淺顯的記錄。
成功之處:
1.教學目標明確:此節(jié)課我圍繞課后練習第一題來設定了教學目標,學生通過朗讀主要片段,想象場景,交流細節(jié),從哪里感受到了慈母情深,讓學生與作者一起走進文本,情感體會更深刻。
2.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播放一組母親照顧子女的沙畫視頻,勾起了學生自身情感上的共鳴,為后面體會文中母親對作者的愛及母親的辛苦,做好了情感鋪墊。
3.品析重點語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首先,讓學生自己圈畫出感動的關(guān)鍵詞句,并把自己感受寫在旁邊;再次,進行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補充;最后,全班分享、品析、朗讀。整個過程,學生能夠準確抓住極其瘦弱龜裂的手疲憊的眼睛等這些對母親細節(jié)描寫的詞語,來感受母親工作掙錢的辛苦;還能找到母親工作環(huán)境的場景描寫,并想象自己身處此處是怎樣的的感受,更能進一步感受母親的不易,也能體會作者當時給母親要錢的愧疚。
4.讀中悟情:這篇課文很適合感情朗讀,我將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引導學生感受母親的疲憊和艱辛后,進行感情朗讀;在學生理解了體現(xiàn)母親辛勞的其他句子后,再練習朗讀;讓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深刻地體會母親的情是深沉的,讀中體會,情感得以升華。
不足之處:
在感受過作者細膩的描寫之后,結(jié)合課后選做題,讓學生寫一寫鼻子一酸的經(jīng)歷??赡苁菍W生年紀還小,對于何叫鼻子一酸理解的還不夠到位,寫出來的小練筆要么是題材老套都是生病了母親照顧自己,要么是情感牽強。而我的指導也不夠仔細,沒有打開學生的思路。
后來,我認真反思了一下,應讓學生明白鼻子一酸不僅僅可以指父母之愛,也可以指分別之痛,或是親人之愛,把學生思路打開,也要引導孩子學習文中學到了場景、細節(jié)描寫,將它們?nèi)谌胱约旱膶懽髦?,才能處處體現(xiàn)心酸。
35、五年級上冊17課松鼠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17課松鼠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1、了解說明對象松鼠的特征與習性,培養(yǎng)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
2、合理安排說明的順序。
3、體會科學小品文生動、準確的語言。
針對以上的教學目標,我進行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1、我通過完成填空、自我介紹的環(huán)節(jié),先對松鼠有一個由淺入深的認識,了解說明對象的特征與習性。再通過你說我猜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完課內(nèi)的知識點之后,學會遷移和靈活運用。
2、在梳理完文章內(nèi)容之后,讓學生思考《松鼠》一文運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在學生答出邏輯順序后,帶領(lǐng)學生明確邏輯順序的概念,同時簡單復習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以達到第二個教學目標,讓學生感受文章是如何合理安排說明的順序。
3、在再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通過比較辭海詞條和課文《松鼠》第二自然段對松鼠的不同說明,來體會《松鼠》一文語言的生動性。在對比閱讀后,學生表示更喜歡課文第二自然段對松鼠的說明,因為辭海詞條的語言平實,對于學生來說稍顯枯燥,《松鼠》一文的語言更生動形象,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說明文的語言不論是平實還是生動,都要遵循一個原則準確。在辭海詞條中,使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松鼠的體長。在《松鼠》一文中,經(jīng)常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我利用板書將文章的結(jié)構(gòu)清晰地呈現(xiàn)給學生。作業(yè)布置方面,學生在當堂練口頭作文的基礎上,如果能補充介紹小動物習性或其他方面的特點,就能寫成一篇生動形象的科學小品文?;丶液髮懸黄?00字左右的文章,寫在大作文本上,將學生的口頭練習最后落實在筆頭上。
5、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方面,我在教學的最后對《松鼠》一文進行了總結(jié)和升華:布豐寫松鼠,不是完全用客觀主義的態(tài)度來寫,而是帶著親切的情感,用形象的語言替它們畫像。所以整篇文章語言生動,饒有趣味。對待萬物,我們應保有一顆溫暖的心,有真愛,才有美好。
在整節(jié)課中,我認真落實了聽說讀寫,圍繞著中考考點來設計提問問題??傮w來說,預設的教學內(nèi)容基本完成,各環(huán)節(jié)的用時和預設的相差不大,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積極主動。
作為一名新老師,面對公開課,心情是忐忑緊張的。在講課結(jié)束后,我結(jié)合課堂觀察和評課時各位老師的評價,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反思,課文《松鼠》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如下:
1、專業(yè)行為表達:從指標的數(shù)據(jù)來看,指導學生閱讀和朗讀有4次,指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有3次,指導學生分析評鑒有1次,指導學生讀寫結(jié)合有2次,引導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有1次,點播思考問題的路徑有2次,進行思維方法指導有1次,用文本指導審美有1次,重視人文熏陶有1次,講授精彩之處有3次,重要知識解釋準確有1次,關(guān)聯(lián)舊知識和課內(nèi)外遷移有2次,強調(diào)重點恰當有1次,板書運用恰當有3次,點評學生到位有2次,糾錯及時有2次。根據(jù)具體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因勢利導培養(yǎng)使命感方面,由于文體的關(guān)系,在教學中有缺失。
根據(jù)各位老師的留言點評,《松鼠》一文的教學在專業(yè)行為表達方面的不足之處如下:
(1)在講解的過程中,有些環(huán)節(jié)可以放手讓學生們?nèi)ネ瓿桑热缱晕医榻B時,我擔心學生找不到關(guān)鍵詞,就自己先作了漂亮一詞的示范。后來我課下和學生聊天的時候,發(fā)現(xiàn)漂亮恰恰是他們最感興趣的部分,所以在學情分析上,還要再下功夫。
(2)在對學生的評價上,要更有針對性,要學會抓住學生回答中的重要信息,進行總結(jié),不是簡單地評價很好、不錯等詞。對于學生在回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和引導。
(3)預設性過強,引導的語言過多,在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用詞不夠準確,語言不夠精煉,有些時候話語過于重復啰嗦。
2、媒體應用行為:從指標的數(shù)據(jù)來看,投影預設的課件頁面有9次,現(xiàn)代媒體運用有11次,投影學生學習成果有1次,播放聲像資料有1次,閱讀教科書內(nèi)容有5次,完成教科書活動有2次,教師板書有4次。根據(jù)具體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紙媒教材運用、傳統(tǒng)媒體運用和現(xiàn)代媒體運用效果都為等級A。
綜合各位老師的留言點評,《松鼠》一文的教學在媒體運用行為方面的不足之處如下:
(1)課堂導入播放海綿寶寶的片段,使學生較快進入情境,幻燈片重點突出,板書條理清晰。但在播放幻燈片和書寫板書時,有時會出現(xiàn)延遲的情況,所講內(nèi)容和幻燈片展示沒有及時對應上。
(2)由于文體限制,利用實物模型教學和電子模擬實驗沒有出現(xiàn)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
3、核心素養(yǎng)培育行為:從指標的數(shù)據(jù)來看,語言積累豐富有11次,解讀文本精當有3次,表達闡述到位有2次,聯(lián)想想象豐富有1次,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有5次,探究有理有據(jù)有2次,收獲審美體驗有2次,發(fā)展審美體驗有2次,口頭書面創(chuàng)作有2次,文化傳承與理解有1次。根據(jù)具體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文化視野與增強使命感這兩個方面在教學中都呈現(xiàn)得較少。
綜合各位老師的留言點評,《松鼠》一文的教學在核心素養(yǎng)培育行為方面的不足之處如下:
(1)在審美鑒賞和創(chuàng)造方面,讓學生對比感受說明文語言的平實和生動,關(guān)注學生的審美體驗,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會熱愛自然,善待萬物。文化傳承和理解方面有所欠缺,這與《松鼠》一文的文體有一定的關(guān)系。
(2)文本解讀詳略得當,但在語言品味板塊,留給學生思考感悟的時間還是有些短。對于作者如何做到生動地說明小松鼠這個問題,應該留出較寬裕的時間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之后再進行回答。
4、師生交往行為:從指標的數(shù)據(jù)來看,教師講解學生傾聽有8次,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有8次,教師提問全班回答有5次,學生回答教師理答有4次,學生質(zhì)疑教師解答有1次,學生交流互相評議有2次,指導學生討論或辯論有2次,教師激情感染有3次,班級氣氛熱烈有2次,個體表現(xiàn)突出有3次,教師點評用語有針對性有3次,教師點評用語有激勵性有2次,有理有據(jù)糾錯且保護學生自尊心有1次,進行形成性檢測有2次,及時反饋檢測效果有2次。
綜合各位老師的留言點評,《松鼠》一文的教學在師生交往行為方面的不足之處如下:
(1)語言具有感染力,教師講解學生傾聽比重較大,學生對文本的主動思考和探索還是少了一點。教師提問,個體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較多,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學生互評較少,這個方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加注意。
(2)在點評過程中,針對性不夠,很多時候重復使用很好、不錯、非常好等詞,沒有很好地抓住學生回答的重點,并及時地進行總結(jié)。
(3)教學預設方面可以更靈活些,不一定要學生答到幻燈片上預設的關(guān)鍵詞,對學生多元的想法和感受再包容一些。
5、課堂提問行為:從柱狀圖的數(shù)據(jù)來看,問題指向性明確,沒有模糊不清的問題。問題類型方面,描述性問題的百分比為43.33%,判斷性問題的百分比為23.33%,論證性問題的百分比為6.67%。獲得答案的途徑方面,42.86%靠閱讀教科書和資料,54.29%靠學生思考,2.86%靠學生談論。應答方式方面,80%為個人應答,20%為集體回答,無合作交流。學生應答水平方面,74.29%的應答基本正確,25.71%的應答正確有邏輯。教師理答方式方面,48.48%為直接評判,48.48%為追問和補問,3.03%為組織評議,無批評或不理睬的情況。課堂提問與學生應答情況總體來較好。
綜合各位老師的留言點評,《松鼠》一文的教學在課堂提問行為方面的不足之處如下:
(1)問題明確,針對性強,難度適中,學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來。問題類型多為描述性問題和判斷性問題,論證性問題的比重較低,問題的類型較為單一。
(2)獲得答案的途徑多為讀書和思考,應答方式多為個人回答。在課堂問答方面比較缺憾的地方是缺少小組討論。在課前預設時,關(guān)于說說辭海詞條與《松鼠》第二自然段你更喜歡哪一段,為什么這個問題,我預設的是學生先集體朗讀辭海詞條,女生再朗讀《松鼠》第二自然段,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最后由小組代表來回答問題。結(jié)果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我太過緊張,在學生自行比較后就讓個人來進行發(fā)言回答。教學結(jié)束后,我覺得這個疏漏是可以避免的,在今后的公開課教學中我也會調(diào)整心態(tài),以更好的狀態(tài)來進行教學。
去年六月,我從上?;氐郊亦l(xiāng),來到昆明三中,轉(zhuǎn)眼一年,秋去春來。懷著對昆明三中的向往和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憧憬,我捧著一顆熾熱的心重返校園,完成了新的人生角色的轉(zhuǎn)變。我聽過晨光中最動人的讀書聲,我看過燦若云霞的三月櫻花,我在星光下靜靜聆聽風穿過操場的聲音。我遇到了我教育生涯的第一屆學生,他們調(diào)皮可愛,也認真踏實,在愉快的校園生活中,我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我遇到了幫助我成長的老師們,我在三中的大家庭里被愛和溫暖包圍著,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在三中積極向上的氛圍里,我督促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水平和業(yè)務能力。我堅持閱讀教育類書籍和期刊以拓展自己的視野,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在學習和培訓中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素質(zhì)。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打造自己的源頭活水,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養(yǎng)。
這次公開課,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在準備此次公開課的過程中,我有過困惑,有過迷茫,每次磨課,都是一次蛻變,都是一次成長。感謝我的師傅陳玉英老師,安撫我焦慮的情緒,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聽我講課,每一個細節(jié)都提出改進的建議。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反思是面瑩澈的鏡子,在鏡子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就要及時地去調(diào)整和改進。我會將此次公開課的收獲落實到日常的教學中去,不斷向老教師學習,不斷完善自己,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站好站穩(wěn)三尺講臺。
36、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課堂筆記課后生字組詞
生字組詞:
亥:亥時
恃:自恃 有恃無恐 恃強凌弱 恃才傲物
哀:哀傷 悲哀 哀悼 哀憐 哀兵必勝
拘:拘束 拘謹 拘禁 拘管 不拘一格
37、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題:
《己亥雜詩》寫了詩人對死氣沉沉、缺乏生機的社會現(xiàn)狀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會變革迅速到來,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未來命運的關(guān)切和對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的渴望。
[注解]
①己亥雜詩:《己亥雜詩》是龔自珍在己年(1839年)寫的一組詩,共315首。這里選的是其中一首。②生氣:指朝氣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萬馬齊喑: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比喻人們沉默不語,不敢發(fā)表意見。喑,沉默。
鑒 賞:
① 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國家形勢的看法。風雷比喻社會變革,萬馬齊喑比喻當時舉國上下死氣沉沉的局面。
② 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熱切的希望,他希望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期待著改革大勢催生新的生機。
38、六年級上冊17課盼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17課盼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大問題意識是我們討論與交流的主要內(nèi)容。本篇課文以雨衣為線索,寫了小女孩蕾蕾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這個充滿童心童趣的故事。我們聚焦在作者是怎樣寫出盼的心理的?第一次試講,我重點落在了朗讀與梳理情節(jié),在主要內(nèi)容上,出現(xiàn)了理解性錯誤。另外,王院長指導我列舉事例是寫出盼的心理活動的方法,教師不可越俎代庖。于是,我和學校業(yè)務領(lǐng)導、老師共同探討,第二天又進行了第二次試講,對于朗讀環(huán)節(jié)加入了指生分段讀文,找一找心理活動的語句,著重指導關(guān)鍵句的朗讀,分析語言、心理、環(huán)境描寫的妙處。這些也都是第二次試講以后有所發(fā)現(xiàn)。對此,有個心得,教學經(jīng)驗往往是每一次試講以后才出現(xiàn)的,并且旁觀者清,執(zhí)教者本人不但要選擇性吸取建議,還要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方式,這樣才能自然的去教學。
試講第二次的第二天,來到額如小學正式講課,孩子們的課本中沒有預習,課文很干凈,對于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理解,不能表達的很到位,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不能拿尺子去衡量他們,所以我努力喚起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去激活文字,讀出小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在我看來,一節(jié)課的成敗與否,都不能歸咎學生,教師才是要多多反思,他們是一張張白紙,等待教師去喚醒,用智慧去點撥,課后盡管身邊的認可很多,但心底里仍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對于如何寫出盼的心理描寫的這個點,還是沒有落實??!所以,從那天以后到現(xiàn)在,我一直在思索怎么打開這個點,這段時間看了于永正的《兒童的語文》這本書,對于理解學生和解讀文本,貌似有了朦朦朧朧的認識。對于《盼》這節(jié)課的第二課時,我想應該有這樣的教學思想,就是站在六年級學生的語文知識經(jīng)驗來搭梯子,實現(xiàn)更深一層的學習目標如何寫出盼的心理,具體思路為:
1.明確課文主要內(nèi)容,即寫了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能夠發(fā)現(xiàn)作者運用了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語言描寫這些方法才將盼的心理寫得有趣生動。
3.運用個性化閱讀的語文教學理念,圈畫批注。
4.小組交流。(這次出課仍然有許多感悟)
5.全班交流。
6.總結(jié)。寫好心理并不難,貴在運用事例和真情實感。
我想這樣的教學思路就突出了教學重點,即如何將盼的心理寫出來的。作為教師真的要有大局觀,學會取舍。多有預設,并運用兒童的語言去揭開孩子心中一個又一個謎團。另外,一課一得的點,落在哪,怎么落?這也將是我以后思索的問題。
學貴有疑,經(jīng)常對學生說的話,如今也用在了我自己身上,問題越多,想要研究的也就越來越多了......
教學反思2:
《盼》是六年級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選自作家鐵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說《夜路》,是一篇兒童文學類的小說。作者以孩子的視角,記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實現(xiàn)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課文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對雨天的渴盼,穿著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樂,這篇課文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畫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觸動孩子們的心靈,表現(xiàn)了童真童趣。
一、研讀教材、精心設計。
根據(jù)教材及學情特點,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三)研讀文本,加深感悟;(四)課堂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二、回顧課堂、淺談得失。
文章內(nèi)容符合孩子的心理,學生在課堂上有著濃厚的興趣。一節(jié)課下來,整體感覺字詞處理的特別好:驗收預習,在檢查預習中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重點讀音糾正,生字孩子們把握難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指導書寫了嚷、唇、醬,醬字不但指導了書寫,還講了字源字理,有助于孩子理解記憶。這節(jié)課的第二個亮點也就是孩子們在課堂上詞語讀得非常的有非常好,有感情,有溫度,有聲音,有色彩,所以在讀文章中引起共鳴的段落,讀的也特別好,讀出了真情實感。遺憾的是第三環(huán)節(jié)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圍繞主題課文通過哪些事來突出主題,我運用了速讀的方法,因為六年級第二單元已經(jīng)已經(jīng)練習了速度,但是因為我們是初步接觸新教材,孩子們雖然掌握了方法,但是還不熟練,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用時最長,這篇課文比較長,所以總結(jié)這篇課文有哪些事例突出中心用時15分鐘,孩子們總結(jié)的也不到位。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中,我還發(fā)現(xiàn)我有一點限制了孩子的思維,本來孩子總結(jié)事例就比較難,但是我用短語的形式來限制了孩子,孩子這一段時間的發(fā)言積極性不高。反思過之后,我覺得孩子把握主要內(nèi)容能說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所以這一節(jié)課,浪費的時間就在于概括事例這個環(huán)節(jié)。同時補救的方法就是課前把課文讀熟練,預習到位,這樣可以有效地達成第一課的目標。第二節(jié)課讓孩子們能夠自由發(fā)言,圍繞著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教學。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本文的語言淺顯精煉、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所以在一開始講課,我就引導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們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默讀、集體讀等等讀書形式,走進課文,學會在讀中感悟。另外,本文以盼為題目,文中始終圍著盼這條線索寫出了我盼望穿上雨衣時的不同的心理活動。通過引導學生體悟個別語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這種心理,從而引起共鳴。
三、再度研讀、課堂重建。
如果重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在之前成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更多一點的時間來讀文,用心關(guān)注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發(fā)言交流,充分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另外,在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環(huán)節(jié)時,教會學生如何提取關(guān)鍵信息,如何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語段及文章的內(nèi)容,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9、六年級上冊12課故宮博物院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12課故宮博物院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故宮博物院》是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的略講課文,單元目標是針對性閱讀,而本課的指導性很強:
一、正文前有一個導語,明確提出了兩個學習任務:
(1)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畫一張故宮參觀路線圖。
(2)選擇一兩個景點,游故宮的時候為家人作講解。
二、本文以四段材料展示相關(guān)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點,且形式多樣,有說明文,有記敘文,有網(wǎng)頁截圖,還有平面示意圖。
因為有了這些便利,我對這堂課的印象深刻?,F(xiàn)將第一個任務的教學反思總結(jié)如下:
開篇,我結(jié)合單元教學目標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根據(jù)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法。要求很明確,指令分明,所以在完成教學任務(1)時,黃玉輝、廖錦標等幾位同學得意地提示大家可以模仿材料四來畫,完全不需要耗費什么精力和時間。我欣賞他們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但批評了他們枉顧教學目標、急于求成、投機取巧的學習態(tài)度。有了這段插曲之后,全班非常安靜,非常配合,教學秩序也順利了。
在教學中,我先組織學生帶著第一個任務快速瀏覽全文,去分析哪些材料能解決這個任務,且一邊瀏覽一邊勾畫相應的語句;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分享閱讀成果。在交流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去了解各材料的大意,從而篩選出哪些材料可以用來解決任務(1);引導學生重點分析材料一的寫作順序、結(jié)構(gòu),劃分段落并概括主要內(nèi)容。
接著,我讓孩子們帶著這些心得仔細閱讀材料一,要求邊讀邊畫路線圖。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還是會忍不住去模仿材料四,總有依賴和僥幸心理,我及時制止,并明確:自己根據(jù)閱讀所得畫完路線圖后再和材料四核對,查漏補缺,回頭再讀文本核對、糾正。剛開始學生還是很不習慣,在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的淫威之下,他們不得不為之,看得我不禁暗自偷笑。所以,我在掌握進度大致接近尾聲時喊了暫停,現(xiàn)場示范如何根據(jù)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去分析與任務有關(guān)的段落和關(guān)鍵句子,根據(jù)這些提示邊畫邊確認,在畫、糾正、讀的循環(huán)過程中一步步完善路線圖。
看起來啰嗦、耗時耗力的教學過程,孩子們卻很享受,投入度極高,很多學生情不自禁激動起來,巴不得來黑板上畫,但我不能在此時將主動權(quán)交給他們,因為示范教學注重第一印象的深刻。此時,就連平時投入度較低、容易走神的學困生也伸長了脖子看著黑板上的草圖畫了擦、擦了再畫
看起來這是一個錯漏百出的繪畫過程,但我和我的學生卻非??鞓?。作為語文教學的方法強化課程,我自動摒棄了教學課時的規(guī)定,抱定要完成教學目標的初心。我引導著孩子們在這種游玩、給老師糾錯的喜悅當中完成方法的內(nèi)化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不按常規(guī)出牌的課堂,但在教學如何讓學生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法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堂有效果的課。
教學反思2:
《故宮博物院》這篇文章是一篇比較典范的說明文,課文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shù)亟榻B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學習這篇課文,既可以從中獲得對故宮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強我們對祖國的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產(chǎn)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說明順序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對我們學習、寫作說明文都具有指導性。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故宮博物院全貌,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領(lǐng)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shù)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首先告訴學生有關(guān)作者的情況,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完成課后故宮建筑的簡單示意圖就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注明各部分的名稱,我想這應該是很簡單了,因為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覽者參觀故宮的順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紹說明。5分鐘過去了,令我無語,大部分學生沒能完成示意圖??磥硗瑢W們印象并不深刻,我想在學生的腦海里沒能形成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印象,對一些方位詞的理解也不到位,看來課堂上只靠老師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導式的學習,該讓學生自己完成的老師堅決不能代替,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來完成,并且日后要經(jīng)常復習鞏固。
2.重點在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guān)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diào)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jù)建筑物的特點而定。在講解過程時,能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尤其從課文第五自然段:寫外觀特征,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六自然段:寫內(nèi)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tài)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七自然段:寫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權(quán)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作者在介紹建筑群時,分清主次,采用詳略結(jié)合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讓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厣?/p>
3.本課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較簡潔,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講解,同時又不過分突出該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較好。在課后作業(yè)部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游介紹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課外練筆設計可讓學生復習課文內(nèi)容,補足課堂上沒有講解的景點內(nèi)容(如:后三宮等),另外,又可鍛煉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文本探究中,不斷質(zhì)疑為什么采用這種說明順序,怎樣采用這種順序。學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須根據(jù)說明對象來確定最合適的說明順序。在空間順序說明時注意確定立足點和準確的方位詞。在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進行說話訓練,學生比較容易學會。
三、不足之處
文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是課文重點,沒有很好地自然地安排體會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奶攸c。學生對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重點介紹,由于課前學生資料查閱不夠,閱讀文本不夠深入,討論之后依然沒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學生在說話訓練中立足點過渡不自然,沒有準確使用方位詞。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的腳印片段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接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中的結(jié)構(gòu)層次。然后以小導游的形式介紹參觀順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學習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太和殿),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lián)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最后以空間順序?qū)懸黄f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間。
40、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演講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演講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1.演講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語交際,因此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指導學生會寫演講稿,并學會一些演講的技巧,做到學以致用。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要想方設法地從細節(jié)入手,給他們指明方向。
2.創(chuàng)設情境,是口語交際訓練的一種形式。在這情境里,要引導學生全員參與,擔負不同的角色。其次,圍繞演講引導學生點評,讓他們發(fā)現(xiàn)演講的特點以及存在問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便能迅速提高學生的演講水平。
教學反思2:
1.演講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口語交際,因此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指導學生會寫演講稿,并學會一些演講的技巧,做到學以致用。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要想方設法地從細節(jié)入手,給他們指明方向。
2.創(chuàng)設情境,是口語交際訓練的一種形式。在這情境里,要引導學生全員參與,擔負不同的角色。其次,圍繞演講引導學生點評,讓他們發(fā)現(xiàn)演講的特點以及存在問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便能迅速提高學生的演講水平。
41、六年級上冊21課三黑和土地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21課三黑和土地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成功之處:
《三黑和土地》描寫了三黑得到土地后,無比高興的心情。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讀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點語句。我在教學中能夠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語言的魅力內(nèi)涵。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過渡到感悟作者蘊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組討論階段,學生在充分討論的過程中對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過教師的點撥指導,認識上就更深一層次,對今后閱讀蘇金傘的作品幫助很大。
不足之處:
由于注重了寫作方法的學習,對朗讀的指導就比較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
教學重點片段實錄:
◆體味寫法,感悟三黑對土地的深情
師:土地是農(nóng)民賴以生存的基礎,長期受到奴役的廣大農(nóng)民現(xiàn)在終于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土地,他們此時心里是
生:激動和興奮的。
師: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生:從農(nóng)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個生命投入了土地這句詩可以看出來。
生:從三黑欣賞自己的土地和他的打算中可以看出來。
生:從翻身的人兒心里真甜這個中心句可以看出來。
師:同學們找的這些句子都很正確。請同學們深情地朗讀這些詩句,邊讀邊體會三黑獲得土地后的歡喜心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生自由朗讀。)
師:那作者是怎樣具體地把三黑心里的甜描繪出來的呢?哪位同學能結(jié)合本文的寫法具體地說一說?
生:這首詩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作者以旁觀者的身份從多方面詳細而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三黑得到土地后無比喜悅的心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充分表達了以三黑為代表的廣大農(nóng)民對土地的熱愛之情。
師:這位同學分析得很到位。我們知道,運用第三人稱即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再現(xiàn)主要人物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反映現(xiàn)實也比較靈活自由,有利于作者全方位地來表現(xiàn)主題。請同學們深入體會這一寫法的妙處,并進行仿寫訓練。
賞析: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既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感悟以三黑為代表的農(nóng)民對土地的深情,又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詩歌的寫法具體體味。在教學時,教師既靈活地解讀了文本,又進行了拓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2、六年級上冊20課青山不老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20課青山不老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本周三我講了一節(jié)匯報課《青山不老》,課程是這樣設計的:一、聚焦老人,提取老人重要信息 ,感受人物形象;二、聚焦青山,體會創(chuàng)造奇跡之艱難,感悟精神之偉大;三、理解青山不老之含義;四、明白作者之情感。對前兩點的設計,我覺得挺滿意,后兩點總覺得內(nèi)容有點多,強調(diào)人文精神太明顯,畢竟是語文課,但不知怎么修改,便這樣開講了。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zhèn)涞膶嵺`學科,而我更多關(guān)注的是人文精神的構(gòu)建,并且只是通過單一的、想當然的說來訓練,很少兼顧聽、讀和寫的訓練,好像有點兒上思想品德課的味道 。11月初,在人民會堂聽了白皛老師的古詩文教學巜江南春》,白老師主要通過想象畫面指導學生讀好古詩,在讀中品作者之情感 ;肖紹國老師的《湘云醉臥》,關(guān)注細節(jié)描寫想象畫面進行各種讀,品味文字的美 ;趙志祥老師的《司馬光》,讓學生采用普通話讀、河南話讀、周口話讀,橫版讀、豎板讀,有標點讀、無標點讀,簡化字讀、繁體字讀,品味文言文之美。他們傳遞的是語文之美,傳承的是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而我的語文課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沒有根據(jù)學情細致入微的方法引領(lǐng)和對語文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突然覺得自己這20年的語文課白教了 。整天忙得不亦樂乎,卻沒有抓住重點,尤其看到任教授見縫插針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更有種想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想法 。
梳理思路,斷舍離,直奔目標 。
教學反思2: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即通過了解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
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從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到老人身上所體現(xiàn)的精神。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明白了略讀課文不像精讀課文那樣嚴格細致,但在閱讀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
這節(jié)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我緊緊抓住課文的三個問題: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這樣的奇跡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的,說說青山不老的含義。整個課堂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并且層層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學過程清晰,流暢,重點突出。另外一個特點是課堂動靜結(jié)合,學生實現(xiàn)了自主學習。
這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較單一,引導語表達不夠準確,過渡語的表述缺乏深情;課堂上學生的朗讀不是很到位,學生小組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老師缺少有感情的讀的引導,齊讀的形式多樣,但未讓學生讀出應有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更要注重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情況,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讓學生以更多的時間親歷文本,與文本對話,是我必須要做到的,今后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上出一堂更好的課。
43、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書湖陰先生壁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書湖陰先生壁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今天分享的是部編版教材初中語文(五四學制)六年級上冊的《古代詩歌三首》之三《書湖陰先生壁》,作者王安石。課件預覽在下方。
德如壁立千仞,才如汪洋恣肆。這是我看到過對王安石概括最貼切的一句話。
王安石一生為國著想,在北宋發(fā)動王安石變法,雖然新法失敗,但是他的初衷是為了國家能夠更健康。在北宋,就能提出變法,是思想上的進步。列寧稱他為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最后新法失敗,王安石自己晚年也過著隱居山林的生活。
因為變法的原因,大文豪蘇軾因不同意冒昧實施新法而被貶。但是,也正是因為放歸之后,才讓我們看到了作為文學家的蘇軾。
王安石自己本身,在文學上也有著非常高的成就位列唐宋八大家。今天這篇《書湖陰先生壁》,正是王安石晚年隱居山林之后的作品,寫的是他的鄰居湖陰先生家周圍的環(huán)境。
44、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評課稿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18課古詩三首浪淘沙(其一)評課稿教學反思
《浪淘沙》是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教材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三首》中的第一首,這一單元的單元導語是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本課教學,結(jié)合單元要求,緊扣興發(fā)教學理念,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反復朗讀,感知詩詞大意。
2.抓住關(guān)鍵詞,想象畫面,感受黃河的氣勢磅礴,理解詩歌意蘊。
3.在拓展學習中感受詩人積極豁達、樂觀向上的精神。
通過本課的實踐探索,在落實教學目標的同時,關(guān)于興發(fā)教學在古詩課中的應用與落實,筆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現(xiàn)結(jié)合本課教學,圍繞興發(fā)教學理念,作以下解析與反思:
一、自然生命的興起:優(yōu)雅的身體狀態(tài)
劉鐵芳教授在《培育中國人:兒童教育的審美意蘊及其實現(xiàn)》中談到,教育就是要引領(lǐng)個體與世界的審美性相遇,喚起個體對世界的親切感。所以在本課教學中,為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達到真正的起興狀態(tài),我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設計:
1.興于詩
首先從選材上而言,《浪淘沙》這一首詩,詩人本身就是由興而發(fā):這首詩前兩句寫實,寫詩人所見的黃河的氣勢磅礴、浪淘風簸,后兩句是詩人在所見之后的所想,是詩人在所見之后的興發(fā)。其次,在本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由師生對詩導入,渲染古詩學習的氛圍,從而引出古詩中藏著的黃河,引領(lǐng)學生感受到黃河在華夏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2.始于自然
在對詩之后,我播放了一個黃河的視頻,在與大自然的美好相遇中打開了學生身體的感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了黃河的大氣磅礴,感受到大自然的器宇軒昂,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黃河的探索欲望與熱愛之情,學生的身心達到一個充分興起的狀態(tài):迫切想去聽聽黃河的濤聲,看看黃河的氣魄。在此基礎上,順其自然地引領(lǐng)學生走進課文《浪淘沙》,以開展進一步的學習。
二、理智生命的啟發(fā):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
在個體的身心得到充分的興起的基礎之上,引領(lǐng)學生展開理智地學習、積極地思考,往往能讓學生更好地向著學習的方向,受到更多的啟發(fā),真正做到由興而發(fā)。基于以上的考慮,我著重從立于禮(方法指導),啟于智(思維啟迪)這兩個方面做了以下努力:
1.立于禮
首先是朗讀方法的滲透。多讀多誦是詩歌教學的基礎,在朗讀教學時,我著重基于以下兩個維度的思考:一是從朗讀要求上,由讀通讀順到讀好讀精,所以在形式設計上采取整體讀解決生字詞再讀聽范讀描紅跟讀提煉朗讀要點讀的形式,循序漸進,逐步達到讀出節(jié)奏、韻律,讀出情感的教學目標。二是在學法指導上,實現(xiàn)由整體到個人的逐步落實,在教學時,先采用齊讀,全班跟讀的形式,確保大部分學生掌握朗讀要點,在此基礎上,再指名讀,實現(xiàn)由面到點的教學轉(zhuǎn)變。特別要指出的是,在本課教學時我采取了朗讀描紅的方法:出示名家高水平朗讀,先讓學生聽范讀,感受名家朗讀的高明之處,再讓學生輕聲跟讀兩遍,再大聲跟讀,最后自己讀,以逐步實現(xiàn)讀出節(jié)奏與韻律的教學目的。這種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掌握朗讀描紅的方法,以便于方法遷移。
其次是理解詩歌意境方法的滲透。理解詩歌意境是高年級詩歌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著重向?qū)W生滲透通過抓關(guān)鍵詞理解詩句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畫面這兩種理解詩歌意境的方法。如讓學生抓住九曲萬里沙感受黃河彎曲、長、沙多的特點,抓住直上引領(lǐng)學生感受黃河的氣勢。又比如我通過出示黃河圖片、放黃河咆哮聲的方式,引導學生想象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的畫面。這樣的教學設計,都是意在讓學生掌握通過抓關(guān)鍵詞理解詩句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畫面理解詩歌意境這兩種方法。
2.啟于智
教學時,在讀通讀好的基礎上,我以問促思,引領(lǐng)學生積極的思考。在古詩意境理解時,我先出示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這兩句詩,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句詩描寫了黃河的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關(guān)鍵詞中體會到的?進而組織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中升華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對于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疫@兩句的教學,我也是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如(他想到了什么?誰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詩人劉禹錫他要上到哪里去?他是怎樣上的?你從直上體會到了什么?孩子們,詩人說同到,同是什么意思?同誰一起?)來展開教學,以問促思,層層遞進,在思維發(fā)散,智力充分調(diào)動的同時,以達到理智學習的積極狀態(tài)。
三、精神生命的托舉:超越的精神狀態(tài)
前面兩部分的學習,學生已實現(xiàn)身心的興起,理智的啟發(fā),已基本達到本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但是一堂好的興發(fā)課應不止于知識目標的完成,還要引領(lǐng)學生回歸生命,對生命進行積極的思考,實現(xiàn)精神上的托舉。基于以上目標,在教學設計上,我著重從展于智成于樂這兩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1.展于智
在前文的教學中,我已通過以問促思等方式,實現(xiàn)了對學生思維、智力上的啟迪。但是啟于智還往往不夠,還應在啟迪的基礎上去繼續(xù)展開,以達到真正的理智學習的狀態(tài)。所以在原文教學的基礎上,我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梗合茸寣W生結(jié)合《浪淘沙》猜測詩人性格,再拓展學習詩人的另外兩首古詩,讓學生再猜詩人的性格。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jié)合詩人作品、性格,反推詩人的經(jīng)歷。最后出示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引領(lǐ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踐,談自己的個人感受。這樣的教學設計,基于教材,但又超脫于教材,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思考與猜測中升華了個人感受,達到了精神托舉的目的。
2.成于樂
成于樂不僅僅是指配樂朗讀等教學方式,更多地應該是指向于學生興發(fā)的高潮狀態(tài)。在本課的結(jié)尾,在學生精神狀態(tài)被順利啟迪的同時,我引導學生配樂齊讀:讓我們把對劉禹錫的欽佩之情,融入到這氣勢雄偉的黃河水中,融入到你們氣勢恢宏的朗讀聲里。這樣的設計,不僅僅是因為融入了音樂,更多的是因為學生在前面已經(jīng)被充分興發(fā)與托舉,進而非常順利、愉悅地進入了這樣一個齊讀狀態(tài),讀有所發(fā),讀有所感。
當然,通過本節(jié)課的實踐,我也反思到自己的諸多不足:
1.教師的基本功有待加強。在朗讀指導環(huán)節(jié),雖然方法與流程設計都非常清晰,但是因為自身的朗讀水平有限,學生的朗讀指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感知浪淘風簸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排比讀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本身的預期是學生一次比一次堵得有氣勢、有力量,但是因為我自身在導語部分的朗讀技巧不夠,以至于這個版塊的教學效果沒有達到極致。
2.對于興發(fā)教學理念的理解還有待加強。在教學的設計上,我雖然緊扣興發(fā)教學理念,逐一展開教學設計,看似自然、流暢,但是對于興發(fā)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在平常的教學中,還要加強興發(fā)教學的理論學習,多嘗試、多運用,以期更大的進步。
- 二年級上冊我是什么課堂重點筆記生字詞
- 根據(jù)角和腿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講講鹿角和鹿腿這個故事
- 三年級上冊24課司馬光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5.寫出下面各數(shù)。 二億四千萬 八百四十億九千三百萬 五億零六百二十萬
- 五年級上冊第17課生字組詞
- 閱讀全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講田忌賽馬的故事
- 五年級下冊16田忌賽馬形近字與多音字組詞
- 笑話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指導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課堂筆記常見多音字
-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詩句是什么意思
- “我嚇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惡而恐怖的東西”這段話你如何理解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課堂筆記本課知識點
- 涼州詞全文詩句翻譯意思全解及賞析
- 構(gòu)飾蹲鳳序例率覓聳踏倘繪諧寄眠生字組詞
-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畫味道
- 藝術(shù)活動:花瓣項鏈
- 青芹炒鮮蝦仁
- [童話故事] 聰明猴哥的煩惱
- 大班數(shù)學教案活動《二等分》反思
- 草原特產(chǎn)酒品牌朋友圈文案29句
-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并與同伴交流。 5/8=20/( ) 24/42=( )/7 4/( )=48/60 8/12=( )/( )
- 桂花雨佳句有哪些
-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評課稿聽課記錄
- 三年級上冊17課古詩三首之飲湖上初晴后雨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己亥雜詩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山居秋暝評課稿教學反思
- 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題西林壁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四年級上冊9課古詩三首之暮江吟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三年級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之贈劉景文評課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長相思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四年級上冊3課現(xiàn)代詩二首之花牛歌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12課古詩三首之題臨安邸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 六年級上冊21課三黑和土地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
-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之登鸛雀樓評課記錄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21課古詩詞三首之楓橋夜泊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上冊15課小島評課稿聽課記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