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育兒觀念的不同

東西方育兒觀念的不同

東西方育兒觀念的不同

  中國嬰兒一般采用的朝天仰睡或側(cè)仰睡的睡姿,這與幾千年來包裹嬰兒的方式不無關(guān)聯(lián),而在美國,嬰兒是趴著睡的,醫(yī)生認為這是最安全的睡姿——可以防止因溢奶而產(chǎn)生的窒息。于是,有人把美國孩子的個性強、膽大、愛冒險,歸功于自孩子出生即沒有束縛,而中國人的個性受拘束,是因為一生下來時,就采用了包裹的方式。這究竟有多少理論根據(jù),不好判斷,因為,東西方思想文化差異產(chǎn)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我們知道,西方有好以個體為單位,順應本性的觀念,從嬰幼兒的扶養(yǎng)教育上,即可見一斑。

  在美國家庭中,父母將嬰兒從醫(yī)院接回家的第一天起,就讓孩子在特別布置的嬰兒房里,開始孩子一生的“獨立”生涯。父母寧可在夜里一次又一次地起身去查看睡在另一個房間里的寶寶,也不讓孩子和大人一起睡。因為從小和大人一起睡的孩子,相對于獨立睡眠的孩子而言會顯得膽小,獨立生活能力弱?;诖?,美國家庭在孩子一旦具備了一定的勞動能力時,便會積極鼓勵孩子幫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而父母也給予一定的報酬,從而培養(yǎng)孩子及早獨立、不依賴父母的意識。又比如在兒童吃手指、撕咬東西的問題上,西方家庭非但不會像中國家長那樣阻止,反而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充分享受。孩子的手指臟,父母會用嬰兒藥水、香皂為孩子洗手,而嬰兒皮膚幼嫩,長時間浸泡在唾液里的手指皮膚會發(fā)白、受損,所以家長準備了寶寶油。至于幼兒的圖書,更是由一頁頁畫著故事內(nèi)容的花而粘成的、撕不破、咬不壞。美國家長樂于給孩子提供撕咬的便利,恨不能給孩子一種能吃的書。在他們眼里,孩子的這些行為符合天性享受,無礙于他人,所以家長沒有必要去阻止,不必說“No”。等孩子自己長大,認為不再有趣,自然會停止了。這也是他們這些為人父母的兒時的親身經(jīng)歷。

  西方家庭的孩子如果表現(xiàn)出“孔融讓梨”的精神,才是父母最擔憂的事情。他們不認同這種以他人為先的精神,在他們看來,隨便將自己的利益拱手讓人,無異于義務勞動不拿報酬,而這在處處講求經(jīng)濟效益的西方社會是無法想像的。他們認為勇于表達自己需要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比如德國一位女心理學者在她的著作中,為她5歲的女兒使用祈使句:“給我一杯水”,而不是采用詢問句“你能不能給我一杯水”而十分自豪。

  東西方兩種文化孰優(yōu)孰劣要全面綜合地看。西方社會的外向型文化既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積極向上的社會形態(tài),但是,人性的無拘束帶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爭斗心、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間的關(guān)系冷漠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