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教育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什么樣
關于小學教育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什么樣
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什么樣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教學工作,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具備以下幾個特性:
生活性。新課程呼喚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強調情境創(chuàng)設的生活性,其實質是要解決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關系。為此,第一要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陶行知先生有過一個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說:“我們要以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fā)生的知識做枝,然后別人的知識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包括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此進行教學?!笨梢哉f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這樣一個教學理念。
形象性。強調情境創(chuàng)設的形象性,其實質是要解決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我們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首先應該是感性的、可見的、摸得著的,它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并促進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和升華;其次,應該是形象的、具體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使學生能夠超越個人狹隘的經驗范圍和時間、空間的限制,既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動發(fā)展。如一位教師教《守株待兔》,老師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閉目打坐,讓學生“勸”自己。學生興致倍增,紛紛勸起老師來:“老師,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師,再等下去你會餓死的!”……老師還模仿“守株待兔”者的口氣和學生爭辯。學生越勸說,興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這篇寓言的寓意。
學科性。情境創(chuàng)設要體現(xiàn)學科特色,緊扣教學內容,凸現(xiàn)學習重點。當然,教學情境應是能夠體現(xiàn)學科知識發(fā)現(xiàn)的過程、應用的條件以及學科知識在生活的意義與價值的一個事物或場景。只有這樣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闡明學科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學科知識的內涵,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學科性是教學情境的本質屬性。例如,在教學“平均分”時,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春游”的現(xiàn)實情境,讓學生準備及分發(fā)各種食品和水果,但教學重點應該盡快地落到“總數(shù)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還有沒有多余的”、“不同食物的分法有什么共同的特色”等數(shù)學問題上來,而不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討論“春游應該準備什么食物和水果”、“春游應該注意什么”等與數(shù)學內容無關的生活問題上。強調學科性,還意味著要挖掘學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學科自身的內容和特征來生發(fā)情境,如利用數(shù)學的嚴密性、抽象性來創(chuàng)設數(shù)學教學情境,利用語文的人文性、言語性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等。
問題性。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情境中的問題要具備目的性、適應性和新穎性?!澳康男浴敝竼栴}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提出來的,目標是設問的方向、依據,也是問題的價值所在;“適應性”指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合全班同學的實際水平,以保證使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都處于思維狀態(tài);“新異性”指問題的設計和表述具有新穎性、奇特性和生動性,以使問題具有真正吸引學生的力量。《中小學管理》上曾刊發(fā)過這樣一個案例:針對學習內容,在課堂上,全班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提出了一個自己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提出:“為什么會發(fā)生饑荒?”“為什么餓漢那么窮,財主卻那么有錢有物?”“餓漢為什么說他情愿餓死,也不吃財主給他的食物?”等等。在這些問題中,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第三題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生探討了多種可能性。有一個學生回答“因為他很有骨氣,很有尊嚴”。教師非常敏銳地抓住這個機會,利用學生的話進行引導:“對!他很有骨氣,很有尊嚴。可是他已經快要餓死了,你贊成他這樣做嗎?”新的問題立即又使學生的認識產生了分化。有的學生明確贊成,有的學生強烈反對。在他們分別闡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師又引導學生提升出了一個與此關聯(lián)、又蘊含哲學意味的問題,即“生命和尊嚴到底哪一個更重要”?
在激烈的辯論中,有的學生認為生命比尊嚴更重要,“因為沒有生命就什么也沒有了”;有的學生覺得,尊嚴比生命更重要,“因為沒有尊嚴會被人看不起”。還有的學生語出驚人,說生命和尊嚴同樣重要,“因為沒有生命就沒有尊嚴,而沒有尊嚴,生命就沒有意義。生命和尊嚴的關系就像一個人的手心和手背一樣”……
情感性。情感性指教學情境具有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功效。第斯多惠說得好:“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動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如一位語文教師教《凡卡》一文,講到凡卡給爺爺投出求助信后,滿懷希望進入了幸福的美夢之中,然而這位天真的孩子卻不知爺爺是收不到這封信的,因為他連地址也沒寫上。對于這位九歲的孩子來說,屬于他的幸福只有在夢中……講到這兒,這位教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淚涌了出來,甚至無法講下去。全班學生竟然在寂靜中坐了很久,連平時管不住自己的學生,也在這無意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被無聲的語言“管住了”。教師入境入情,帶來了學生的心動情發(fā),與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心靈共鳴。
作者簡介:余文森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教育部新課程教學專業(yè)支持工作項目組組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
- 安排有趣的“課堂前奏”
- 關于小學教學導入方案 充滿情趣與智慧
- 淺析新課導入的藝術
- 關于新課程教學導入的藝術
- 關于小學教學 課前談話,妙趣橫生
- 教師需要貼近學生實際導入新課
- 關于小學教學引人入勝的前奏
- 關于小學數(shù)學新授課導入十法
- 關于小學教學課堂啟發(fā)的方法
- 創(chuàng)設動態(tài)情境促進自主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關于教師的提問藝術和學生提問能力
- 新課導入的語言藝術
- 關于小學教育的探索 老師不要做導游
- 小學教學在變化中引入新課
- 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的因素有哪些?
- 愛在我的身邊
- 幼兒園大班教案案例[數(shù)學] 認識序數(shù)
- 第 四 章
- sayhi英語故事 my birthday story
- 終身的煩惱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一句話罵醒不努力的人237句
- 小班語言教案《小熊拔牙》反思
- 小班教案《風鈴叮當》
-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教育》反思
- 溫泉旅游度假邨對外宣傳朋友圈文案32句
- 《女寢皆是修羅場》全結局攻略
- 慈母情深生字詞組詞造句
- 現(xiàn)代教育媒體在科學活動中有什么樣的運用?
- 《關于在中小學教材封底標示全學年零售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
- 關于規(guī)則有什么用的教案 教學設計
- 關于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教案 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 小學數(shù)學關于一分能干什么的教案 教學資料 教學設計
- 在情境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關于小學數(shù)學情境教學策略探討兼及案例評析
-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心育藝術
- 關于信息技術與素質教育的論文 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
- 關于英語教學的論文:小學英語教學情趣教育初探
- 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
- 幼兒園小班教育心得:談教師提問在幼兒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
- 關于天有不測風云的教案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科技帶給我們什么的教案 教學設計
- 關于怎樣到達目的地的教案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 關于怎樣和他聯(lián)系的教案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