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板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三只小板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三只小板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三只小板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作者:藝術學校 蔣飛燕

  
  課改在義烏實施已有半年,不說轟轟烈烈,也是有聲有色。我們雖沒能成為課改的“有幸兒”,未能參加系統(tǒng)化地培訓,但有幸趕上了這潮流,所見所聞另人耳目一新。于是試著在自己的課堂上落實新課標精神,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學生學得輕松了,學得開心了?,F(xiàn)摘錄其中的一節(jié)課,談談收獲與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理解“糟糕”。
  2、能理請課文第三自然段是怎樣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會讀不同語氣的句子。
  3、初步感受愛因斯坦從小做事認真,肯花力氣,不怕失敗的精神。
  教學準備:
  1、三只小板凳頭飾
  2、板凳自述材料(自編)
  教學過程:

  一、出示三只小板凳圖片,揭題,讀寫生字“凳”。
  二、三只小板凳自述:
 ?。ù笾聝?nèi)容:愛因斯坦做三只小板凳的經(jīng)過。)
  三、自由談體會。
 ?。ǜ惺軔垡蛩固棺鍪抡J真、肯花力氣、不怕失敗。)
  引出課文第2、3自然段:愛因斯坦交了板凳后會發(fā)生什么事?
  四、學習第2、3自然段
  1、自由讀,讀后說說愛因斯坦交了小板凳后發(fā)生的事情。
  (鼓勵學生說后點出:這段話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br>  2、老師為什么從一大堆中作業(yè)中那出了愛因斯坦做的小板凳?
  隨機出示:()的布娃娃
 ?。ǎ┑哪帏喿?br> ?。ǎ┑南炈?br>  3、愛因斯坦做的小板凳到底有多糟糕?
  說說對“糟糕”的理解。
  怎樣的板凳是糟糕的?(用筆畫一畫)
  4、這么糟糕的小板凳怪不得老師要生氣。誰來讀讀老師的話?
  出示句子:你們誰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板凳嗎?
  給這兩句話換個說法后進行比較。
  指導讀出不同的語氣。
 ?。ㄐ〗Y(jié):以后我們在寫文章時要想表達更強烈的意思,就可以用第一組這樣的句子。)
  5、這時同學們都在笑愛因斯坦。可后來,他們?yōu)槭裁床恍α??(概括地說一說)
  6、分角色表演。
  要求:追求逼真,反映當時的真實情況,如同學門的反映等。
  7、老師當記者采訪。
  采訪同學:為什么發(fā)笑?為什么不笑了?
  采訪愛因斯坦: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五、拓展延伸:
  收集有關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

  收獲與反思:
  1、上課伊始,“三只小板凳”娓娓道來,學生饒有興致地聽著,不僅感受了做好一只小板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體會到了愛因斯坦做事認真、不怕失敗的精神。為了使學生對這一體會更深刻,又在分角色表演的基礎上,老師當記者采訪“愛因斯坦”及“同學們”,把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轉(zhuǎn)化為自己的切身體會。因此,課堂上的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不是孤立的,在層層鋪開的基礎上加以深化、升華。課標中強調(diào)“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蔽蚁?,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課標精神的落實吧!
  2、課標中指出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在引導理解“老師為什么從一大堆作業(yè)中拿出了愛因斯坦做的小板凳?”時,隨即出示:()的布娃娃……根據(jù)學生的體會填寫詞語,并不局限于課文,豐富了語言的積累;在體會朗讀文中老師說的兩句反問句后,換個說法,進行比較。此舉培養(yǎng)了語感,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但在具體操作中,一些提問的方法不夠恰當,如比較兩句話(反問句和改寫后的陳述句)哪句表達思想感情更強烈些。我這么一問,學生就感到困難。有的說是第一句,有的說是第二句,各持所見,如果我能換種問法,效果就會不一樣,如:請你讀一讀,哪句話的語氣更重一些?學生就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第一句。這時再適時點撥一下:語氣重的句子作者往往要想表達的感情更強烈。這樣,就能水到渠成了。這樣看來,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方式多么重要,要在比較中選擇最恰當、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3、在指導朗讀時,讀老師批評的話,幾個學生拍案而起:邊拍桌邊讀??雌饋磉@“老師”是氣憤到了極點。學生的朗讀水平是提高了,可思想是否偏激了(原來,這就是他們眼中的“老師”)?在課堂上,我一時找不到“點子”來解決,只是說:“看來老師是真生氣了。”我想,我是錯過了一次教育的良機。
  課堂上的遺憾真是太多了。但有了反思就會有提高,新課標精神在今后的課堂上定會落實得更充分。


《三只小板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