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改變技術(sh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正強化

行為改變技術(sh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正強化

行為改變技術(sh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正強化

行為改變技術(sh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摘自《兒童行為塑造及行為問題矯治〉戴淑風劉全禮編著正強化原理在一個確定的情景中,當孩子做出某種行為后,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好的結(jié)果,那么,今后在類似情況下發(fā)生類似行為的可能性增大。正強化原理是直接從操作條件反射引申出來的,是操作條件反射的直接應(yīng)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個原理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小明雖然只有6歲,見了人時卻說“叔叔好”,于是大家笑著表揚孩子說:“這孩子真乖!”并微笑著摸摸他的頭,以示贊賞。那么今后當小明再見人時,說:“叔叔好”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這就是本書中強調(diào)的重要方法之一--正強化,用更規(guī)范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在一個確定的情景中,當人做出某種行為后,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好的結(jié)果,那么,今后在類似情況下發(fā)生類似行為的可能性增大?!痹谶@里,這個“好的結(jié)果”叫正強化物,有時簡稱為強化物。
人的許多行為就是在正強化下,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強化塑造起來的。例如,兒童學習說話的過程就頻頻使用了正強化。當嬰兒剛剛3個月~4個月,咿呀發(fā)單音節(jié)時(行為),媽媽就非常高興地用撫摸、親吻來表揚、夸獎嬰兒,“寶寶會說話了,寶寶真了不起”。(強化物)。孩子長到8個月~9個月時,會發(fā)單音節(jié)或雙音節(jié)了,在某一天,嬰兒偶然說出了“ma―ma”這個音(行為),媽媽高興地說:“寶寶會叫媽媽了”(強化物),并不斷的引導嬰兒發(fā)音。實際上,這時的嬰兒發(fā)“ma―ma”音還完全是無意識的,可是媽媽的無數(shù)次強化,終于使嬰兒會發(fā)這個音并使這個音與眼前的這個人聯(lián)系了起來。后來也是通過無數(shù)次強化,孩子學會了“爸爸”、“吃飯”、“喝水”這些詞匯,再后來學會“我要喝水”這樣的句子。直到4歲~5歲,孩子完全能掌握口頭語言。在這個過程中,無數(shù)次的正強化是形成語言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實際上,許多我們不需要的行為或不良行為也是通過正強化建立起來的。例如,虎子平時就有些嬌生慣養(yǎng),一次在商店中他看上了一種玩具。但是,媽媽不打算給他買?;⒆恿⒓醋诘厣嫌挚蕖⒂纸?、又打滾(行為),直至媽媽買了這個玩具才停止(正強化)。
正強化原理雖好,但使用時有幾個必須注意的事項:

(1)強化的行為必須明確
父母心中必須有數(shù),哪些行為是可取的,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要強化的僅僅是我們需要的行為。并且,在幾個行為或一系列行為發(fā)生后,我們只強化確定的行為,必要時父母可指出,因為你做了什么事我們才表揚你或獎勵你。

(2)行為發(fā)生后立即強化
立即強化能使孩子明白為什么得到獎勵,從而更易在類似情景下做出相應(yīng)的行為。經(jīng)驗證明,即時強化比延時強化效果更好。

(3)要選擇有效的強化物
使用哪種強化物更有效,要看具體情況,例如孩子的愛好、孩子的自覺程度、父母的條件等。

(4)不要濫用、誤用正強化
正強化雖然對兒童的行為塑造有很好的作用,但就像好東西吃多了會傷胃一樣,不可濫用、誤用,否則,可能會沒有效果。像我們介紹操作條件反射時介紹的那樣,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強化是很有講究的。

(5)可結(jié)合使用其他方法
使用正強化原理時,也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同時使用其他行為改變的方法和原理。

2、強化物
用什么樣的強化物最有效,要因人而異。在前文我們談到,某一行為出現(xiàn)之后如果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好的結(jié)果,那么這一行為今后出現(xiàn)的可能性就增大。這個好的結(jié)果就是強化物。用什么樣的強化物最有效,孩子和孩子之間差異是很大的。例如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吃香蕉,當他做出某種行為后,用香蕉作強化物來鞏固,效果就非常好;可是,如果另一個孩子非常厭惡吃香蕉,當他做出某一行為之后給他香蕉吃,不僅起不到鞏固好行為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變成懲罰,是這類行為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減少。
在很多情況下,父母不經(jīng)意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某些行為變成了強化物。
李女士的第一個孩子稍有點殘疾,便生了第二個孩子。可是這個殘疾男孩有一個壞毛病,就是愛打小報告,總是說妹妹如何欺負他。他每次打小報告,父母倒沒有怎么表揚他,可是小妹總要受到父母的批評、指責,對小妹妹的批評、指責成了這個殘疾男孩好打小報告的有效強化物。每次看到小妹妹受批評,他總是高興不止,更加樂此不疲地打小妹的小報告。


因此,稱職的家長不僅要有教育孩子的知識和學問,而且還要處處小心,處處謹慎自己的行為,考慮對子女有什么影響,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并把它們當作教育、改變孩子行為的有力武器。
一般而言,這些強化物可以是初級強化物,也叫做物質(zhì)強化物,例如:巧克力、冰激凌、小人書等;也可以社會性強化物,如:微笑、擁抱、摸頭等;還可以是活動性強化物,如逛公園、打乒乓球、玩游戲機等。下表列出了許多孩子都喜歡的強化物。


物質(zhì)強化物(物質(zhì)獎勵)
果汁、冰激凌、唱片、玩具、點心、書、錢

社會性強化物(社會性獎勵)
微笑、擁抱、親吻、口頭表達、撫摸、鼓掌、眨眼睛、拍肩、閑談

活動性強化物(活動獎勵)
飼養(yǎng)寵物、外出旅游、逛公園、與父親一起玩、看電影、看動畫片、聽VCD、唱卡拉OK、請朋友來玩、看書、踢足球、跳繩、自由活動、游泳、爬山


對于一時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歡什么的父母,下面的問卷提綱能有效地幫助你了解孩子的喜好。

(1)孩子最喜歡吃什么?
常規(guī)類食品(饅頭、米飯)
營養(yǎng)品(麥乳精、娃哈哈)
甜食(餅干、桃酥)

(2)孩子最喜歡喝什么?
牛奶、果汁、可樂、咖啡等

(3)孩子喜歡什么活動?
室內(nèi)活動(玩跳棋等)
室外活動(打球、踢球、爬山、旅游、散步、跳繩等)
看小人書、看電影、看電視

(4)孩子喜歡什么游戲和玩具?
喜歡的游戲(捉迷藏、叼小雞、吹口哨等)
喜歡的玩具(洋娃娃、小汽車、小手槍、沖鋒槍、彩帶、彩紙等)
喜歡的日用品(香水、小刀、指甲刀、小梳子等)

(5)孩子喜歡別人如何對待自己?
語言表揚(好孩子、棒極了、干得好、好極了等)
身體接觸(擁抱、親吻、瘙癢、摸頭、拍肩等)
其他(微笑、注視、閑談等)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兩類強化物在重塑孩子的行為中有獨到的作用:一是分數(shù)、一是代幣。使用這兩種強化物能夠避免使用一般強化物的兩種不足:一是并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有孩子喜歡的物品或其他強化物,如孩子喜歡滑冰,但南方或夏天就難以實現(xiàn):二是一次好行為就能得到某種物品,會使強化物的效果減弱,使用這兩種特殊的強化物可以避免這樣的缺點。因此,分數(shù)或代幣有重要的強化作用。

3、正強化的正用和誤用
在很多情況下,家長在強化孩子的行為時是不自覺的,原因就是許多家長還不知道強化的原理和奧妙。
使用正強化對于形成兒童的優(yōu)良行為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像前面介紹的形成兒童的語言時可以用,其他方方面面行為的建立都可以使用這一原則。
下面三個例子都和正強化有關(guān)系。
7歲的小佳和小朋友在家中玩耍時,不小心把爸爸電腦中的一個程序刪掉了,小朋友們嚇得一哄而散。爸爸下班后,小佳主動地跟爸爸說明了事情的原委,爸爸本來很生氣,但是看到兒子很誠實,不但沒有懲罰兒子,還夸獎了兒子的誠實。由于小佳的誠實行為受到了表揚,他今后就可能更誠實。如果爸爸在小佳說了真話后還懲罰他,那么小佳以后可能不敢說真話了。
由于家中比較貧困,明明家的電視機是別人家“退役”的舊式電視,有時接觸不好,沒有信號。有一次,明明偶爾用手拍了一下電視的機身,居然有了信號。拍電視機機身這個動作---行為發(fā)出后,有了好的結(jié)果---信號,以后每當電視沒有信號時,明明還會通過拍電視機機身來獲取電視信號。與上不同的是,這里的強化物不是人給予的。
3歲的皮皮很容易鬧。一天又要鬧著出去玩耍,但他不是好好和媽媽商量,而是在門邊大聲哭喊。由于媽媽在忙,沒有理他,一會兒,他走到媽媽跟前,拽著媽媽的衣服說:“媽媽和我出去玩,好不好?”這是,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有所變化,便趕緊說:“皮皮懂事了,媽媽陪你出去?!笨摁[這個行為是不應(yīng)該強化的,媽媽強化的是皮皮拽衣服和“媽媽我要出去玩”這句話,顯然今后在類似情景下,皮皮就更可能用拉媽媽衣服、說:“媽媽和我出去玩”這些正確的表達方式。如果媽媽在皮皮哭鬧的時候和他出去玩,就等于誤用了正強化。


在很多情況下,家長們在強化孩子的行為時是不自覺的。原因就是許多家長還不知道強化的原理和奧妙。因此,家長掌握有關(guān)的原理和方法,正確地、主動地使用正強化,就會很容易建立孩子的優(yōu)良行為。實際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誤用正強化的現(xiàn)象,即用正強化培養(yǎng)不良行為的現(xiàn)象。就像前面已經(jīng)談到的那樣,在日常生活中,誤用的類型也是五花八門,在各個領(lǐng)域都大量存在誤用的情況。專家建議,寧愿不去強化孩子的好行為,也不要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
文文是一個剛滿3歲的男孩,還沒上幼兒園。一天,只有他和媽媽在家,兩人玩了一會后,媽媽洗衣服去了,讓文文自己玩??墒钦攱寢対M手洗衣粉洗衣服的時候,自己玩了一會感覺無趣的文文開始用腳踢臥室的門(行為)。不良行為發(fā)生了,文文的媽媽應(yīng)該怎么辦?結(jié)果,她馬上停下手中的活,走過來抱起文文并安慰他說:“一會兒媽媽就洗好了?!保ㄕ龔娀铮┻@里,媽媽非常錯誤地用了正強化來培養(yǎng)孩子的不良行為---用踢門來引起大人的注意。這樣孩子今后還會用這個不良行為引起媽媽的注意。
一天小麗去上學,忘記帶上文具盒,媽媽發(fā)現(xiàn)后,立刻把文具盒送到學校。
這里媽媽獎勵了不該獎勵的行為,使女兒將來更可能忘記帶文具盒上學,并養(yǎng)成孩子的依賴心理,這對于培養(yǎng)獨立性和做事認真的習慣很不利。
一天,強強沒有上幼兒園,自己在家門口玩。問他為什么不上幼兒園時,他說:“昨天打針時我不哭,媽媽說我表現(xiàn)很好,今天可以不去幼兒園?!边@個媽媽的做法大錯特錯。首先,她強化的時機不對,孩子打針不哭,應(yīng)該馬上強化,不應(yīng)該第二天再強化;其次,她獎勵的手段---強化物不對,不應(yīng)該用不上幼兒園作為強化物;第三,媽媽這么做會使孩子認為,幼兒園可去可不去,認為做了“好事”就可以不上學,從而成為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根源。
莉莉被媽媽送到幼兒園,媽媽剛轉(zhuǎn)身離開幼兒園門口,她就開始哭。這時,媽媽又返回幼兒園,抱她、親她、安慰她。莉莉媽媽的錯誤在于不應(yīng)該用抱、親、安慰等強化物來強化莉莉哭泣的行為,這樣,她今后還有可能在類似的情況下哭泣,以要求媽媽抱、親和安慰。
從這些例子很容易看出,家長一不小心,就可能培養(yǎng)了孩子的壞行為。因此,父母們在處理孩子的行為時,千萬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