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反思:讓孩子們在自然角中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

案例反思:讓孩子們在自然角中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

案例反思:讓孩子們在自然角中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

  

情景一:早晨戶外活動的時候,楊凌峰小朋友從草叢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大蝸牛,于是建議把蝸牛抓回去,放在班級的自然角。蝸牛一到班級來做客,吸引了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做完早操上來,小朋友都往自然角里鉆,遲遲不肯離開,怎么也舍不得去洗手吃點心。蝸牛一下子成了小朋友們的焦點,大伙在那七嘴八舌地議論起這個小客人來。楊凌峰說:“這只蝸牛好大啊,你看他的殼是咖啡色的,一圈一圈的?!?陳斐:“快看,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線!”王亮凱:“蝸牛的殼好重哦,害他爬的那么慢?!眲Ⅷ欥危骸澳銈兛?,蝸牛越爬越高了,順著葉子爬到屋頂了!”……課后,小朋友第一時間又跑到了自然角去,這時,小朋友驚奇的發(fā)現(xiàn)蝸牛產(chǎn)下了一只小寶寶,小朋友們更是興奮了,提出了許多問題:蝸牛媽媽是怎么生寶寶的,從哪里生下來?寶寶生下來吃些什么?哎呀,蝸牛媽媽怎么死了?……

 

情景二:第二天,一位小朋友跑來跟我報告:“老師,自然角又來了一位小客人,是大一班小朋友帶來的螳螂,裝在瓶子里呢?!甭牭搅诵∨笥训膱蟾妫⒖套哌^去,發(fā)現(xiàn)螳螂的身邊早已經(jīng)圍著一群好奇的寶寶。他們又在觀察這可愛的小動物,陳文濤還模仿起《月亮船》里的螳螂跳起“大刀舞”。一到下課,小朋友更是按耐不住興奮,第一時間往自然角跑,平時遭受冷落的自然角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教師的體會:自然角是孩子們的主要活動區(qū)之一,以往我們總是常常在這里擺花養(yǎng)魚。然而孩子們很少“光顧”,即使停留一下,也很短暫;孩子們的活動也就是給植物澆水;給魚喂食、換水。還記得上學期,自然角來了三位小客人――巴西龜、春蠶和金魚,這三位小客人受到了小朋友的熱情款待。我們?yōu)樾∨笥言O(shè)計了“**到我家做客”的觀察記錄表格,小朋友們都能很認真地對待,為了能讓烏龜寶寶活的更好,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網(wǎng)找資料,尋找巴西龜?shù)娘曫B(yǎng)方法,了解它的生活習性;小朋友還為蠶寶寶、金魚寶寶取名字,小心照料,仔細觀察它們一點一滴的變化。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