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鄧稼先的故事 國家功勛和優(yōu)秀的父親

關于鄧稼先的故事 國家功勛和優(yōu)秀的父親

關于鄧稼先的故事 國家功勛和優(yōu)秀的父親

  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原子彈的開拓、創(chuàng)始人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二彈一星"元勛獎獲得者鄧稼先是在中西合璧的家庭里接受教育成長起來的。父親凜然的民族氣節(jié),對兒子的鄭重囑托,嚴格不失慈愛、正統(tǒng)不失活潑的教育,給了鄧稼先一塊成長的沃土。使他像一棵茁壯的樹木直參藍天。值得一提的是鄧稼先自己也成為一位成功的父親:他用自己有力的手,托起了女兒事業(yè)上的一片藍天。

國家功勛和優(yōu)秀的父親

凌燕
               

  家學淵源 中西合璧

  鄧稼先于1924年6月25日誕生在安徽省懷寧縣白麟坂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鄧石如的宅第,是鄧石如的六世孫。
  鄧石如被推崇為清代篆刻、書法第一大家,號"完白山人"。宅第是典型的南方木結構房屋,房內(nèi)掛滿名家字畫,古色古香。現(xiàn)在,這里作為清代文物景點之一供人參觀,而鄧石如的墨寶則珍藏在故宮博物館及安徽省博物館。
  在這靈山秀水,文墨濡染的環(huán)境中出生的鄧稼先,幾個月后由溫順善良,勤儉賢惠的母親王淑蠲帶著從老家到了父親工作的北平。這是精華集萃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這時,少年時代在老家讀詩文,畫山水后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美學和美術史的父親鄧以蟄,已是清華大學教授了。他安在北京的家不算考究,但院子寬敞:種有古樸蒼勁的龍槐爪和清香宜人的丁香。這里是他幼年玩耍成長的天堂。
  鄧稼先5歲上學,在家附近的武定候胡同小學讀一年級。課余,父親命他去陸老先生家館中借讀,特請王老先生教孩子們讀《左傳》、《論語》、《詩經(jīng)》、《爾雅》。父親課余則在書房里讓兒子背誦古書給他聽。這使父親的摯友張奚若不解:受過歐美文化熏陶的好友居然讓孩子背這些東西?就說現(xiàn)在什么時候了,你還讓孩子讀這些東西?父親笑著說:"我不過是讓孩子知道一下中國文化里有些什么東西,這是有好處的。"這時鄧稼先猛然發(fā)覺穿藍色中式短褂的父親的眼神已由原先的嚴肅化為慈祥。
  學貫中西的鄧以蟄濃厚的儒家學者氣質(zhì)中透出一種翩翩的西洋風度。他不但讓兒子念四書五經(jīng),同時還將外國名著介紹給兒子。對兒子的英語教育尤其嚴格,親自當啟蒙老師,指導正確學習方法。他要求嚴格,但不用孔孟倫常的嚴規(guī)厲矩束縛孩子心性??諘r,和兒子下棋、放風箏、像朋友似的談天說地。他的心時刻在孩子身上。連出訪意、英、法等六國時還寫信與夫人談教育:"我們是小孩子們親愛的父母,而不是他們的閻王......"他就是這樣汲取西方教育精華,用于家教。

  轉輾逃亡 奮發(fā)學理  

  1935年鄧稼先考入志成中學,認識了高他二級的楊振寧,在楊的幫助下對物理來了興趣。父親見兒子喜歡數(shù)學,便延師教。兒子呢,常常做題到深夜。第二天母親見稿紙一地,便理齊交給他。這時也是鄧稼先對人生與社會剛有認識之時,卻碰上1937年的七七事變。日寇入侵打亂了他平靜的讀書生活。強烈的民族屈辱感激蕩著他的心。他和同學集會,討論國家前途。日本鬼子規(guī)定掛日本旗的地方,人經(jīng)過要行禮,他深感屈辱寧愿繞道走。
  日本侵略者一旦占領中國某地,便強迫學生拿著小旗慶祝。奪了我國土地還讓我國學生慶祝?他怒火填膺,氣憤之下三下二下將旗幟撕爛,擲在路旁。當晚校長來家說:“日本人在查,很快會有人告發(fā)。還是快走吧!到大后方昆明去。"父親覺得為了安全也只能這樣。母親為兒子準備了行裝。臨行,一直看著墻上掛著的《完白山人放鶴圖》的父親緩緩將目光移到兒子身上,以一種他從沒見過的目光久久地注視著他:"稼先,我只有一句話,以后你記?。阂欢ㄒ獙W科學,不要像我一樣學文。學科學對國家才是有用的!"這句話鄧稼先牢牢地記住了。并在多年以后,成為國家科學事業(yè)的中流砥柱,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翌日,姐弟倆南下經(jīng)香港到河內(nèi),轉輾到昆明上了父親替他選擇好的九中。鄧稼先在逃亡中讀完了中學。1941年考上西南聯(lián)大物理系。1948年10月赴美,成為普渡大學物理系研究生。

  功成愿了 死而無憾  

  1950年鄧稼先拿到博士學位正值新中國建立,他立刻決定回國將自己的才華獻給祖國。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一干八年。后經(jīng)錢三強點將,1958年調(diào)入第二機械工業(yè)部任九院理論部主任。開始了長達28年的研制核武器的漫長歷程。是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開拓者之一。
  1962年他領導起草第一顆原子彈理論方案,參與、指導核試驗爆炸模擬試驗,探索氫彈設計原理。原子彈成功后,致力于核武器的實戰(zhàn)化、高性能小型化研究。
  由于他長期在大西北原子彈基地,與家人長年分開。再逢十年動亂學校沒怎么上課,1977年恢復高考時,在內(nèi)蒙插隊,后返京在箱子廠當了四年工人的女兒典典,沒學過物理,連牛頓定律都不知道。在短時間內(nèi)補習中學課程,連老師都說無法補。剛好有工作在京三個月的鄧稼先親自上陣。
  教科書買不到,從舊書攤淘來一本半文言的書。令女兒下班回家吃完飯馬上睡覺,夜晚11點起來他給典典補數(shù)、理到凌晨二三點。父女拼命三個月,一步跨過五年的課程。一次大院放電影,典典心煩,說"這么吵,還怎么復習?"父親便念:"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典典就漸漸安定下來。這年姐弟倆同時考入大學。
  1985年典典去美國讀研究生。
  由于殫精竭慮,再加上受核幅射影響,他患了癌癥。在生命最后時刻,他還掙扎著給中共中央寫了建議書,寫好后顫抖著手交給妻子讓她轉交,并叮囑:"它比你的命更重要!”
  1986年7月20日,領導急召鄧稼先在美國讀書的女兒回來,讓他們父女見最后一面。父親看到女兒穿著簡樸,滿意地點頭。后問起女兒美國的生活和看法。女兒說她不喜歡奢華的生活,她追求的是人生的價值。他笑了。幾天后,這位偉大的國家功勛和優(yōu)秀的父親溘然而逝。臨死時他只說了四個字:“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