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不該凋零
花樣年華不該凋零
日前,上海市教科院一份《城市中小學生危機干預研究》顯示,中小學生的心理危機主要分為學業(yè)危機、青春期危機、家庭危機以及道德價值危機,在被研究的43個案例中,包括戀愛受挫、體象煩惱、發(fā)育恐懼在內的青春期危機約32.6%,占第一位;包括恐學、嚴重厭學在內的學業(yè)危機則緊隨其后,約占21%。而這些危機事件中又以自殺性危機事件為主,共37件,占86%,其中想死念頭20件,想死計劃5件,自殺未遂(割腕、跳樓、開煤氣、服安眠藥、跳河)12件。
他們?yōu)槭裁聪胨??可能這43位主人公給出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因干預及時而被挽回了生命,那么到底哪些人是危機干預中的重點對象呢?做老師、做家長的又應如何干預?
高危人群之一:早年創(chuàng)傷被壓抑、目前又被類似事件激活的學生
■案例學生吳某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看上去弱不禁風,脾氣卻特別暴躁。有一次,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竟然拿起裁紙刀追著老師跑,嘴里還兇狠地喊著:“我要殺了你!”最后在幾位體育老師的合力下才把他制止。
[尋因]原來在吳某小時候曾被老師冤枉過一次,當時還在全校范圍內被點名批評,他滿肚子的委屈想找人訴說,怎想回到家,由于父母不會教育,又被皮帶狠狠地抽了一頓。那時他年齡尚小,屬于弱勢群體,于是就拼命壓抑自己,什么都不說。但陰影已經埋下,等到了初中,他終于把所有的不滿都爆發(fā)了出來。
[建議]心理專家指出,吳某在小的時候認知受到壓抑,于是初中借助細小的事情就爆發(fā)了出來,屬于遲發(fā)性應激障礙。因此首先要讓他把過去受壓抑的東西發(fā)泄出來,調節(jié)他的善惡觀。老師和家長可以和他一起討論發(fā)泄的對象問題,告訴他遇到問題可以發(fā)泄,但不能傷害別人,要注意時間、地點和對象。其次,可以教他一些制怒的技巧,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沖動。比如要發(fā)怒時把眼睛抬起來,別盯著對方看,自我進行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別發(fā)怒。
高危人群之二:初受處罰而又自尊心過強的學生
■案例李某今年15歲,在班上擔任班長一職,一次考前準備不充分,卻又想要保持好成績,于是鋌而走險在考場上作了弊,被監(jiān)考老師當場發(fā)現。學校為了整頓考場紀律,給了一個警告處分,甚至還在廣播里宣布。這使李某深受刺激,回到家后就開煤氣自殺,所幸被鄰居及時發(fā)現,挽回了生命。
[尋因]心理專家指出,這類學生歷來一帆風順,沒經歷過什么挫折,因此一旦遇到挫折就覺得天塌下來了,什么都完了。另外他會覺得生命是屬于自己的,不關其他人的事,所以會產生無權殺人,但有權力傷害自己的錯誤想法。
[建議]老師和家長要告訴他生活中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挫折,老師要抓住每次機會進行教育,及時輔導。由于危機的產生是平時不經意的小事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平時就要化解掉,不要等到最后爆發(fā)出來。學生自身也應利用每次挫折及時反思自己,逐漸建立起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至于為了一點小事就輕生。
高危人群之三:生理激變而又毫無準備、適應不良的學生
■案例正讀初一的林某從小練就一副好嗓子,雖然是男孩子,但高音從來就難不倒他,他說:“唱高音我可以超過韓紅?!边M入初中后,林某開始遇到了一件“麻煩事”,他發(fā)現自己的嗓音越變越粗,再也唱不了高音了,原來,處于青春期的他開始變聲了。他苦惱,接受不了,產生了自殺的意念……
[尋因]干預后發(fā)現,林某從小歌唱得好,但成績不好,于是自然而然就覺得唱歌是自己的特長,暗暗在心里定下了長大后要當歌手的目標。但他沒想到變聲后聲音低沉,唱不了高音。于是便感到自己本來學習就不好,現在特長也沒了,而父母又從小就對他說將來進入社會需要有一技之長。對于這樣的變化他一下子無法適應,產生了“遲死不如早死”的想法,決定自殺。
[建議]遇到像林某這樣的情況,老師先要和他講清楚青春期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男孩子青春期是要變聲的,告訴他要喜歡自己男孩子的角色。老師要糾正他的想法,讓他知道唱女高音不行也可以唱男高音,唱歌不行也可以讀書好,讓他把學唱歌的勁頭轉移到學習上來,告訴他只要提高成績將來同樣可以有所作為。
高危人群之四:家庭壓力過大而又不善溝通的學生
■案例四劉某是個小學四年級的女生,2年前隨四處打工的父母從浙江來到上海。來到上海這座大城市,父母希望她能進重點中學,將來出人頭地。為此,他們規(guī)定劉某每學期成績要前進5名,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在班上取得前幾名。為了這個目標,她努力讀書,但由于底子薄、基礎差,要想達到要求簡直難如登天。在巨大的壓力下,劉某的成績不進反退,于是父母就常常打罵她,可是小姑娘生性內向,總在心里想:父母把辛苦賺來的錢都花在了自己身上,讀不好書是對不起父母,實在該死。終于有一天,她用小刀割開了手腕。
[尋因]心理專家發(fā)現,劉某和他人說話時頭總是低著,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性格十分內向,什么事情都悶在心里。而她的父母拼命賺錢卻不懂得關心她,在乎的也只是她的成績,煩惱無處宣泄,于是她選擇了自殘。
[建議]像劉某這樣性格內向的孩子,個性要想開朗起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老師和家長要多關心他們,多讓他們參加一些校園活動,多給他們機會表現自己。一般來說,這類孩子大多比較敏感,因此平時教育時就要注意他們的身心特點,不要用過激的話來刺激他們,經常給予他們鼓勵是十分必要的。
學生和家長擊退危機10招
當孩子有了想死的念頭、報復他人的行為時,都視為危機。那么該如何發(fā)現學生潛在的危機,進行有效的干預呢?記者為此采訪了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xié)會副秘書長楊佐廷,他為廣大學生和家長歸納了10條應對策略。
●宣傳預防,發(fā)行健康卡。通過學校的各種宣傳工具,進行心理保健和危機干預的宣傳。健康卡分兩種:介紹各種危機癥狀的和介紹自我調節(jié)方法的。
●預約咨詢與團體輔導。預約咨詢主要是介紹心理輔導室的輔導項目、人員、電話等,便于個別求助。團體輔導主要是對問題相同的人,3-4人一組進行探討。
●發(fā)展關鍵期的教育。如小學五年級、初一、高一的青春前期、中期、后期的不同教育。
●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所有學生的危機都存在一個人生價值的問題,諸如“活著有沒有意思”,“死了值不值”,只有根本解決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實現,才能促進學生由危轉機。
●提高應變力。中小學生的危機,是由于面對困難、挫折,無法用常規(guī)方法應對才產生的。戰(zhàn)勝危機,就是要面對現實的而不是人為的挫折進行應變力培養(yǎng),積累戰(zhàn)勝挫折的能量。
●學習自救技術。包括三方面,一是學會面對危機勇于向親友、向社會各方人士求助。二是消除自殺或攻擊的各種強迫觀念和行為,學會常用的自救技術。三是減少自我中心,積極參加學?;顒?。
●開展廣泛的文體活動。讓壓抑、攻擊的能量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釋放,使身心得到及時調節(jié),讓不經意的危機積累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消除威脅生命的想法,特別是童年形成的自我傷害或外向攻擊的無意識思考的傾向。
●消除威脅生命的行為。比如刀割肢體、頭撞墻等自我傷害行為,異常沖動、古怪的危險行為,與班主任、父母唱對臺戲的抗拒行為,要運用心理輔導和道德的各種方法加以消除。
●構建全方位的預防干預網絡。這種網絡宜由學校、居委、醫(yī)院等有關人員組成,平時由少數人來發(fā)揮預防功能,一旦危機發(fā)生,便可調動全體成員發(fā)揮干預功能,在24小時之內,給予情感的保障,使之安全度過危機。
- 網絡成癮的信號及其干預
- 教孩子,思維比知識更重要!
- 家教成功的奧秘 尊重孩子的個性
-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 中國父母常犯的錯誤和相關辦法
- 求知欲望為何過早凋零
- 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奧斯本的成功對家教的啟示
- 重視孩子 培養(yǎng)習慣
- 孩子網絡成癮怎么辦的解決辦法
- 青少年網癮的原因 情感孤獨
- 關于家庭教育需要條件的相關知識
- 家庭教育觀念影響孩子的成長
- 關于開發(fā)學生潛能與揚長教育的知識
- 不以規(guī)矩,難成方圓
- 房地產個人工作計劃
- 青蛙和螞蟻
- 可愛的寵物狗
- 保護視力(大班)
- 幼兒園信息化教學、管理
- 新爸媽欠缺育兒常識
- 營養(yǎng)豐富的芝麻醬
- 讓人開心的幽默句子240句
- 幼兒園美術欣賞教案大碗島的星期天反思
- 小班安全活動教案危險的地方我不去反思
- 誠信,永不凋零的心靈之花(演講稿)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誠信,永不凋零的心靈之花(演講稿)
- 誠信,永不凋零的心靈之花(演講稿)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 《荷花》【小練筆】第2自然段寫出了荷花不同的樣子,仿照著寫一種你喜歡的植物。
-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存零用錢》 4. (1) 買一個陶瓷杯比買一個玻璃杯少花多少元? (2) 20元買兩個杯子,可以怎樣買?分別需要多少元? (3)如果每種杯子買1個,30元夠嗎?
- 美國幼教與中國幼兒園教育的不同:從零花錢來理財
- 花信年華
- 關于錢該怎樣花的教案 教學設計
- 關于不一樣的電路連接的教案 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 各種各樣的花教案 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 母乳不足的嬰兒應該怎樣喂養(yǎng)
- 關于美國孩子怎樣用零花錢的知識
- 2007年河北省中考優(yōu)秀作文及點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反省
- 輝的草樣年華
- 哥哥,你的藍菊花不會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