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孩子成長的“拐杖”
當好孩子成長的“拐杖”
丈夫時常說我是兒子的“拐杖”,兒子小時候聰明伶俐又乖巧,倒讓我自得其樂,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覺,教育孩子作好孩子的“拐杖”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巧滅“多嘴婆”
兒子的表達能力很強。在家里會模仿我的語氣講故事,在幼兒園會搶著發(fā)言。
兒子很愿意和我講幼兒園里的事,甚至老師的批評也全都告訴我。剛開始我沒在意,只是告訴他。要聽老師的話,上課時不要說話??勺罱鼜膬鹤涌诶镎f出的。總是因為和這個或那個小朋友上課時說話了,出操時說笑了,被老師懲罰!
“媽媽。吃早飯時大古說的話特有意思,把我笑得飯都噴出來了……”
“老師沒有批評你?”
“批評了。我和大古不能坐同桌了!”
我皺眉。
“我和陳陳上課時去上廁所,我們一直待在里面?!?/p>
“為什么?”
“我講了昨晚的動畫片。我倆在里面哈哈大笑……”
“老師讓我們在廁所里想想,錯在哪里!”
我瞪眼!
“媽媽。今天早上散步的時候……”
兒子話沒說完,我就沖他喊:“你肯定又說話被老師批評了。對不對!你怎么這么小就成了‘多嘴婆’了!”
“我不是‘多嘴婆’!”兒子一下子由興奮轉(zhuǎn)成怯怯的。
此后兒子一回家,我就追問他:“今天隨便說話了嗎?老師批評了嗎?”兒子依舊老實回答。一天。兒子終于被問煩了。淚汪汪地沖我喊:“為什么不讓說話?上課、散步、吃飯都不讓說!那我就沒有時間和小朋友說有意思的話了!”
他的眼淚提醒了我。不能矯枉過正,讓他覺得委屈。我蹲下來看著他:“寶貝,如果你講故事,媽媽卻亂說話,你會高興嗎?”兒子搖頭。
兒子愛畫畫,我準備了一張白紙貼在墻上。如果他上課沒說話,就拿彩筆畫小動物的一只耳朵,明天還能堅持就畫另一只耳朵。看看用多長時間能畫好一只小動物!兒子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媽媽,我能很快畫好的。我上課時一定不說話!現(xiàn)在就開始畫吧!”
兒子的“發(fā)怒”
周末,兒子興致勃勃地從書架上翻出法布爾的《昆蟲記》,準備寫一篇讀后感。
大半天過去了,兒子沒有寫下一個字。我忍不住把書拿過來,翻到描寫蟋蟀的那個章節(jié),滔滔不絕地跟兒子大講特講起來,最后還引申道:“你看。法布爾對夜晚美妙的星空并不在意,卻醉心于傾聽蟋蟀的鳴叫,因為蟋蟀奏響的小夜曲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欣賞和記錄的,”我自豪地告訴兒子?!澳憧梢赃@樣寫: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按媽媽說的寫肯定能得優(yōu)!”
兒子若有所思,很快就動筆了。一個小時后,兒子終于完成了最讓他發(fā)憷的作文。我把作文讀了一遍,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澳阍趺礇]按媽媽說的寫?!重新寫!!”
兒子沒吭聲,又趴到桌子上寫起來。沒想到,兒子卻沒有寫作文,而是畫了一幅畫讓我看,上面畫著一個哭鼻子的小姑娘,旁邊則是一個怒氣沖沖用手指著小姑娘的大人,大人旁邊還有一行字?!澳憬o我重新寫!”落款卻是我的名字。見他“不務正業(yè)”,我正要發(fā)火,兒子用稚嫩的聲音喊道:“媽媽,你看清楚了,這是替你畫的畫,那個正在哭的小姑娘就是你!”
原來兒子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如果我的勞動被否定了,一定會難過得哭起來。我靜下心來,重新讀了一遍兒子的作文,雖然文筆樸拙,立意也不高,但確實寫出了兒子這個年紀對這本書的理解和認知。
沒想到兒子居然用這樣的形式來表示抗議。我常告訴兒子要“換位思考”,但是,兒子卻用這幅無聲的畫真正讓我明白這四個字的含義:不能俯視孩子,而要蹲下身來換個角度,和孩子保持平等的視線,這樣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一個和我們不一樣的世界一孩子眼中的世界。
我知道。在兒子成長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的小坎坷需要我這個做媽媽的去指引去教育。這不僅需要時間精力,需要細致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時刻考慮孩子的心理成長??磥?,我這“拐杖”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