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游戲活動探討

幼兒數學游戲活動探討

幼兒數學游戲活動探討

幼兒數學游戲活動探討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體現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突破傳統(tǒng)幼兒教育中把幼兒視作接受知識、技能的容器的教育觀,把教育提升到“幼兒教育整體觀”的新境界。幼兒的發(fā)展是整體的、全面的,幼兒教育應注重整體性和全面性。有整合的觀念,才會有真正整合的教育,教育觀念的整合是先導性的整合,《綱要》將教育目標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提出:“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去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新《綱要》中的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沒有將數學領域單例,而是放在科學理論之中,試圖與科學領域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將科學與數學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現結合新《綱要》對如何指導幼兒數學游戲活動進行了探討,下面談一談自己的做法。 
一、操作材料的投放與設計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我在數學活動區(qū)域對幼兒操作材料準備方面,針對不同層次的幼兒準備了大量的實物,磁性材料、學具盒等直觀材料,以及點卡、數字試題卡等抽象成份的材料。又如在學習單數、雙數時為幼兒提供了“哭笑娃娃”。學習數的分解為幼兒提供了“分解盒”以及有數字的小木塊,在學習加減法時為幼兒提供了“數學寶”,使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列算式。支持、引發(fā)幼兒對材料的相互作用,發(fā)現和構建數學知識,建立對數學知識的概念,體驗到數學的必要性和趣味性。 
二、幼兒操作過程與教師的指導 
《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強調要讓每一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上都有所發(fā)展,因此在發(fā)放材料過程中的指導不同起點,不同發(fā)展速度的幼兒按照不同要求選擇材料,材料要追求多功能性,教師應對每一種材料的用法,功能有明確的認識,使之為不同教育目標和內容服務。如:“層層疊”是一種發(fā)展幼兒手的技巧和判斷能力的游戲,在活動中總是單一的玩法難免會失去興趣,利用木塊旁邊有不同圖形可讓幼兒進行排序。能力弱的幼兒可選擇三種圖案進行排序,如:一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指導能力較強的幼兒選擇多種圖案其中一種圖案逐一遞增的規(guī)律排序,如:一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一個五角星、兩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三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還可讓幼兒進行1—10的正逆排序,把小木塊像擺樓梯一樣擺起來第一層1塊,第二層2塊以此類推,上樓時從下往上數1、2……10,下樓10、9……1。還可運用多米諾骨牌的玩法,可讓幼兒根據想象擺成不同的圖形,還可練習幼兒的目測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的耐力。在操作過程中不同的幼兒出現的問題不同,正如《綱要》所說:注重幼兒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三、操作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 
《綱要》指出:“數學學習扎根于兒童的生活與經驗,在探索中發(fā)現數學和學習數學”。操作探索為幼兒學習尋求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了機會,讓幼兒親歷解決問題的控究過程,真實地與物體打交道,獲得真實的認識和體驗。如幼兒學習加減法時,可利用積木塊、卡片、木珠、瓶蓋、石子等,讓幼兒從操作中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從動手實踐中理解加減法的互逆關系。如:在活動中我運用雪花片教幼兒學習5的加法時,我讓幼兒用左手先拿2個雪花片,用右手再拿3個雪花片,教師提問:“看一看,現在兩只手中一共有幾個雪花片呀?”幼兒共同回答:“一共有5個雪花片?!苯處熢偬釂枺骸笆怯檬裁捶椒ㄋ愕模瑧撛鯓恿惺阶幽??”幼兒回答說:“是用加法算的,因為左手有2個雪花片,右手有3個雪花片,兩手一共有5個雪花片,列式子應為2+3=5”,教師鼓勵幼兒說:“你們真棒,答對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兩只手時的雪花片相互交換,看看現在每只手里有幾個雪花片,兩只手一共有幾個雪花片?”幼兒回答:“現在左手里有3個雪花片,右手里有2個雪花片,兩手一共有5個雪花片?!苯處熇^續(xù)問:“用什么方法算的,應該怎樣列式子呢?”幼兒回答:“是用加法算的,列算式應為3 2=5”。這樣,讓幼兒從操作中理解了加法的互逆關系。 
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又指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fā)展的條件?!痹诩訙p數學中無論是數的互逆關系,還是應用題的學習,總伴隨著用語言表達數與數之間的邏輯關系,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與結果,以促進幼兒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6的加減時,我給幼兒準備了保齡球,由兩名幼兒一起來玩,在游戲中回答教師的提問。先請一名幼兒擺保齡球,教師提問:“你想擺幾個保齡球呀?”幼兒回答說:“我擺了4個保齡球?!苯處熡謫枺骸澳阍贁[2個保齡球”。幼兒又擺了2個保齡球,教師提問:“現在一共有幾個保齡球?”幼兒回答說:“一共有6個保齡球?!苯處焼枺骸澳闶怯檬裁捶椒ㄋ愕模俊庇變夯卮鹫f:“我是用加法計算的,因為我先擺了4個保齡球,又擺了2個保齡球,一共有6個保齡球?!苯處熇^續(xù)問:“應該怎樣列式子呢?”幼兒答:“因為4和2合起來是6,所以列算式為4 2=6”。再請另一位幼兒拿球打保齡球,教師提問:“你看現在一共有幾個保齡球?”幼兒回答說:“一共有6個保齡球?!爆F在幼兒把保齡球打倒3個后教師再提問:“你打倒了幾個保齡球?”幼兒回答說:“我打倒了3個保齡球?!苯處熡謫枺骸艾F在還剩下幾個保齡球?”幼兒回答說:“還剩下3個保齡球?!苯處熢賳枺骸澳闶怯檬裁捶椒ㄋ愕模俊庇變捍穑骸耙驗橐还灿?個保齡球,打倒了3個保齡球,還剩下3個保齡球,我是用減法計算的?!苯處熇^續(xù)問:“應該怎樣列式子呢?”幼兒答:“因為6減去3個,還剩下3個,所以應列算式為6-3=3?!庇變涸趩柎鹬杏谜Z言表達了運算過程和結果,在游戲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讓幼兒在活動中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數學,理解數學,學習數學,讓數學成為科學探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