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溝通亦有道

家園溝通亦有道

家園溝通亦有道

   幼兒自入園之后,開始了在家庭和幼兒園兩個集體中生活,這就產(chǎn)生了幼兒園和家庭如何建立聯(lián)系、互相配合、對幼兒進行一致的教育這個問題。由于家長的情況不同,所有工作也要有針對性,因人而異。因此,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如果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采取不同的溝通方法,就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對孩子期望過高,急于求成的家長,教師可多向他們介紹幼兒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并告訴他們過高、過急地要求只能使孩子膽怯、喪失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給他們介紹一些教育方法。例如,在我教大班的時候,不少家長向我反映,他們教孩子做加減法時,孩子不注意聽,也不愛學,我知道這是因為家長不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而產(chǎn)生的疑慮。于是,教師通過個別談話形式告訴家長,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需要實物來幫助進行運算,應該為孩子準備一些小棍、瓶蓋類的物品來練習,并要利用游戲形式來進行。

對孩子的事不太關心,認為交給老師就放心的家長,教師就要向他們宣傳家園配合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知道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如,有一位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常撒謊,并故意損壞他人物品。老師想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做孩子的工作,但幾次都見不著家長,原來他的父母在忙著生意,根本沒時間管孩子。當教師找到孩子的家長,說明了利害關系之后,家長才認識到自己的失誤:只想如何掙錢,將來讓孩子比別人富有,但卻忽視了孩子的精神成長。他們非常感謝老師對孩子成長的關心,并表示一定要擔負起做家長的教育責任。

在農(nóng)村,有很多家長對學校教育認識不夠,認為上不上幼兒園無所謂。對待這種觀點的家長,一方面,教師在社會上加大宣傳力度,對適齡兒童走訪調查。另一方面,在幼兒園內部采用以下方式來轉變家長觀念:

通過開家長座談會的方式,使家長熟悉幼兒園的全部工作,宣傳幼兒教育的知識,提高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

通過家長開放日的形式,使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內容和方式方法,了解幼兒在園的表現(xiàn),看到集體教育的作用。

在每學期末,舉行成果匯報會,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