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知道書能給他帶來快樂

讓孩子知道書能給他帶來快樂

讓孩子知道書能給他帶來快樂


  早期閱讀的意義在于:讓孩子從書中得到快樂。這種快樂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對書的有益的態(tài)度,養(yǎng)成一生的欣賞趣味,這比教給他們識字、數數更重要。因此,即便父母再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共度閱讀時光。

  第一步:每天半小時親子閱讀,引導寶寶去思維

  別小看這每天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它能讓你的孩子在無限的想象空間中獲得巨大的樂趣。圖畫書中的小草、小花、小動物的表情、色彩和動作,也因為媽媽富有表情的講解而成了鮮活的畫面。

  心理學家說,嬰兒時期是需要環(huán)境刺激的,和孩子一起閱讀,可以刺激他的聽力、視覺。五顏六色的卡片,媽媽對寶寶的注視、撫愛、甜美的聲音,這些對寶寶都是一種刺激。早期教育就像春風拂過大地那樣自然,不可看成是一種教學。

  這個時期是孩子語言和智力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寶寶從咿呀學語,到重復說“車車”、“帽帽”等,一直到他能說簡單的句子,表達完整的意思,這是寶寶獲得巨大進步的過程,也是媽媽每天不斷努力的結果。

  當媽媽們充滿戲劇色彩、熱情洋溢地一遍又一遍地給寶寶朗讀故事時,寶寶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使得故事成為影響孩子思維的最好方式。

  第二步:在輕松溫馨的氣氛中與寶寶做閱讀游戲

  寶寶非常喜歡媽媽陪著他看書,講圖書中的故事。對寶寶來說,書是一種能打開合上的、能學說話的玩具。

  每天,我們與寶寶在輕松而溫馨的環(huán)境中開始我們的閱讀游戲。即使他說出一連串誰也聽不懂的話,媽媽也要用鼓勵的眼睛望著他。讓他模仿你的面部表情,手勢和音調變化。當你和他講到新詞時,你要向他打手勢去強調它們,并像做游戲一樣,不厭其煩地重復這些新詞。

  裝個可愛的小書架,擺好他的小畫書,讓寶寶感受到那些色彩鮮艷、圖片耀眼的被媽媽叫做書的東西里面,有很好聽、很好玩的故事和游戲。

  第三步:0-3歲,在閱讀中成長

  0-6個月的嬰兒:他們喜愛的閱讀游戲是一些朗朗上口、韻律優(yōu)美、短小精悍的兒歌以及色彩鮮艷、內容簡單的圖畫書。書的質量一定要好,色彩對比要大,最好是圓角書,以免刮傷孩子。這些讀物不僅能幫助寶寶認識周圍簡單的花、草、動物、玩具等,還可以培養(yǎng)嬰兒對韻律的基本認識和對色彩的初步印象。

  通過親子閱讀,媽媽的聲音、表情,媽媽閱讀時的神態(tài),能使寶寶感受到母親對閱讀的熱愛,這種熱愛會融入孩子幼小的心靈。

  6-12個月:對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媽媽可以選擇三類故事:
  1、啟蒙讀物;
  2、符合其理解能力的簡單故事和圖畫書;
  3、超越其年齡的、父母覺得更豐富、更有趣的讀物,讓他從講故事人的語調、體態(tài)、表情中體會到故事給人帶來的美。

  尤其是第三類故事,與孩子一起閱讀時父母得動點腦筋了,因為故事里的動物或者物品是孩子從未看到過的。

  例如:一位母親每晚都給他的不到1歲的孩子講述《小紅帽》的故事。孩子并不真的懂得這個故事的意義,他只是愛聽講故事人的聲音,喜歡他的撫摩。這位媽媽的閱讀方法是:講小姑娘戴著紅帽子時,摸摸寶寶的腦袋,小姑娘采花時摸摸寶寶的手,小姑娘挎籃子時摸摸寶寶的胳膊,小紅帽被大灰狼吃掉時,把寶寶抱得緊點,獵人剪大灰狼肚子時摸摸寶寶的肚子。這位母親總是把獵人的名字改成孩子的名字,結尾也忘不掉編一首歌頌小獵人的歌。于是,孩子從“閱讀”中體會到最重要的一點是:愛。他的理解也許是:遇到困難——小手解決——媽媽夸獎。孩子通過媽媽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實現閱讀的意義。

  1-2歲:這時寶寶已經開始學習理解簡單的寓言、笑話、詩歌。文學作品的一切體裁,只要其涵蓋的內容不超過孩子的生活體驗,他就能夠聽懂。給孩子選書,更要考慮知識含量以外的因素,以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和增加他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力。

  2-3歲:這時父母更要每天與孩子分享閱讀。這個年齡的孩子非常喜歡怪誕的故事。而且有些的故事父母完全可以自己編。另外,這一階段孩子已經可以從閱讀中享受到美好的情感。(陸虹、許海濤)

  采編自:《好管家》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