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擁有真正的假期的知識
讓孩子擁有真正的假期的知識
中小學生的雙休日、寒暑假被大量用于學業(yè),是一個已討論了多年卻至今沒有解決的老問題。即使學校的老師不再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外學習內(nèi)容、作業(yè)、習題,家長們也會把這些事情緊緊抓住不放,加上各種各樣的家教、培訓,孩子們的雙休日、假期依然被沒完沒了的學習塞得滿滿的,甚至常常比平時的學習還要緊張,而這樣一種局面還根本看不見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是它的盡頭。那些在家庭中忙碌著、辛苦著的被孩子稱為爸爸媽媽的成年人,似乎什么都想到了、想過了、想明白了,惟獨沒有去想一下:一個沒有休息時間的孩子會變成什么樣,一個沒有假期的學生會變成什么樣,一個沒有自由時間的生命會變成什么樣。
這方面的結果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最突出的是我們面臨的現(xiàn)實:缺少休息嚴重損害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上海市去年對2400名中小學生進行的一次調(diào)查中,有20%的被調(diào)查學生有過自殺念頭,4%曾有過自殺行為。孩子們心理疾患的根源是不開心、厭學,感受不到讀書、學習的意義與樂趣。相關調(diào)查表明,小學生中喜歡學習的為8.4%,初中生為10.7%,高中生為4.3%,比率之低,令人難以置信。其次,是我們所看到的這一代在缺少休息與假期的歲月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現(xiàn)在已在社會上工作,然而卻很難適應社會。他們不了解社會,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怎樣做才好,看不到有什么讓自己喜歡的事,莫名其妙的擔心、焦慮、恐懼、人云亦云地隨大流,一旦空閑,心就發(fā)慌??傊?,他們正在為青少年時期缺失的東西經(jīng)受磨難,付出代價。再次,從社會和國家的層面上,我們也看到了結果。1979年6月,中國曾派團去美國考察初級教育,回國后,該考察團的研討結論是: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病入膏肓,再用20年時間,中國的科技文化必將趕上和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因為據(jù)說他們看到了美國初級教育的大毛病--學生都趾高氣揚,大有"我因我之為我而不同凡響"的意味;小學二年級學生,加減乘除還在掰手指頭,大字不識幾個,就整天奢談發(fā)明創(chuàng)造;重視音樂、體育、美育而輕視數(shù)理化;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tài)。作為回訪,那一年美國也派考察團考察了中國的初級教育。美國人的結論是: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在世界上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梢灶A測,再用20年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甩在后面。26年過去了,事實表明兩個考察團都錯了,這不只是說這26年中美國有五六十人得了諾貝爾獎而中國一個都沒有,而是從整體上看,中國與美國在科技、文化方面的差距比26年前更大。
為什么會有以上這些結果。原因雖然有不少,但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學生缺少休息與假期,缺少自由時間,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因。"自由時間"是馬克思在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時提出的一個概念,它指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可以用于自由發(fā)展的時間,自由支配也好,自由發(fā)展也好,他們說的是同一件事即人的自由活動。與自由活動相對應的是人的生存活動、謀生活動即為解決衣食住行而必須進行,不得不進行的的生產(chǎn)活動。所以,人的生命活動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生存活動,這是不自由的,不想干是不行的,法律上叫做"不勞動者不得食"。還有一部分是自由活動,是可以用來做這些,也可以用來做那些的,是用來展示生命,豐富生命,發(fā)揮生命潛力,發(fā)揚人的真善美品性,實現(xiàn)人的生命價值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人的全面發(fā)展,人生的意義與幸福。而自由活動的前提就是必須有自由時間。自由時間是完成了生存活動后剩下的時間,它完全由個人自主支配、自由支配,不能由別人作主,更不能被別人強制支配。
做父母的、做老師的,我們可以想想,我們所以要讓孩子受教育,就是為了使他們真正成為人,或者換句話說,使他們實現(xiàn)人的解放,真正成為人的資源,享有人的幸福,發(fā)出人的光芒。如果我們把孩子們的自由時間都弄沒了,不是在做南轅北轍的事嘛!
更讓人擔心的是,中國的父母們,并不是完全不知道不給孩子自由時間的害處,他們只是覺得這種害處與讀不好書、考不上好學校、將來找不到好工作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就是說,中國的父母們所做的是一種相當自覺的"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這種選擇的現(xiàn)實合理性是明擺著的:城鎮(zhèn)的孩子面對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和激烈的競爭壓力;農(nóng)村的孩子更有一個跳出農(nóng)村的"跳龍門"問題,一旦跳過了龍門,在城市里還有就業(yè)壓力與競爭壓力的問題。在應試教育的體制約束下,成績成為一切一切的突破口,老師和父母們實在是無奈而又無奈,只能顧眼前而不能管長遠了。其實,這樣的困惑和短視的選擇充斥于18世紀工業(yè)革命以來的社會現(xiàn)代化進程,充斥于市場經(jīng)濟的競爭世界,充斥于消費主義彌漫的社會生活。問題是我們不能被這些困惑和失誤的選擇所左右和壓倒。我們不但要為孩子的學習、工作著想,更要為孩子的身心、人生著想。我們既要顧及孩子的一時一事,更要顧及孩子的一生一世。
我們的父母們是需要重新考慮和選擇一下了: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與幸福,是把休息與假期、把自由時間還給孩子,讓孩子擁有真正的假期,還是繼續(xù)擠占孩子的自由時間,讓孩子的生命走向枯萎與畸形。只要有一念之差,孩子的未來就會被引往完全不同的方向。
- 說話是智力發(fā)展最重要部分
-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濃縮為六句話
- 孩子管好自己的口袋 經(jīng)濟意識在學生心中萌發(fā)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
- 少了媽媽只有半個家 少了爸爸我好害怕
- 父母管得嚴,孩子愛撒謊
- 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
- 兒童多動癥可引發(fā)多種心理疾患
- 容易讓孩子走上歧的四種類型家庭
- 家庭教育失誤導致少年失足又一篇
- 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 淺談中學生厭學癥的產(chǎn)生和解決辦法
- 隔代教育如何教育?
- 關于寵愛孩子的相關指導
- 小班語言:小雞做客
- 大班英語說課《我的蔬菜朋友》
- 怎樣幫助寶寶做好入園準備
- 蕁麻疹的癥狀及用藥,查過敏源須停藥一周
- 大班戶外區(qū)域活動研究
- 比比誰香
- 小班音樂教案《我們的身體》反思
- 關于土特產(chǎn)的朋友圈文案3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