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高低和樂曲的旋律
時間:2022-10-11 18:02:47
聲音的高低和樂曲的旋律
設計意圖:
這是很基礎的樂理知識,讓幼兒從小學習一些樂理知識,也是為他們日后開展各種音樂活動做準備。如果老師只是單純地講解就會違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要,變成知識的灌輸。所以,我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師幼互動,促使幼兒對樂理知識有所認識。
目的:
1. 復習音樂律動《小貓你別吵》。要求表演整齊、生動。
2. 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聲音有高有低,學習高低的相對概念。正確區(qū)分出聲音的高低。
3. 了解幾種旋律,會用線條表示出來。
4. 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5. 讓幼兒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合作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準備:
1. 音符 2.五線圖譜
3.簡譜 4.水彩筆
5.錄音機 6.磁帶
過程:
一、情景表演:我唱得好
情景:兩幼兒爭執(zhí),教師上前詢問,知道他們在比誰唱歌好聽,教師要求幼兒比一比。
內容1:練聲c-f
內容2:復習音樂律動《小貓你別吵》。要求表演整齊、生動。
二、區(qū)分聲音的高低
1. 利用身邊熟悉的東西作比較,初步了解高低的相對概念。
游戲1:小音符的家
游戲2:誰的聲音高,誰的聲音低
互動游戲:聽一聽
三、聲音的旋律
1. 上行和下行 看圖譜,從音符在圖譜中的走向直觀了解上行和下行。
2. 旋律 用線條將旋律表示出來,使之變成看得見得旋律。
合作游戲:拼旋律
四、簡單復習一遍以上內容,進行小結。
五、自由歌舞。
推薦文章
-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第三課(課時1)
- 聲樂教學中的語言性
- 從打擊樂活動入手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
- 音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
- 談幼兒園音樂教學
- 舞蹈的創(chuàng)編
- 幼兒園音樂教育與幼兒發(fā)展
- 音樂教育在幼兒全面發(fā)展中的作用
- 關于如何給兒童進行節(jié)奏訓練
- 基礎演奏教學法基本思想1
- 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 正確理解幼兒音樂教育1
- 玩泥巴
- 手術成功平安句子176句
- 大班健康《瓶蓋彈彈樂》教案反思
- 新能源照明led燈改裝朋友圈文案35句
- 雞肉熟食外賣宣傳朋友圈文案34句
- cf戰(zhàn)隊名字及戰(zhàn)隊收人朋友圈文案大全32句
- 女生超拽昵稱394個
- 二年級語文楓樹上的喜鵲作業(yè)答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楓樹上的喜鵲我喜歡的是什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