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礙與出生經歷有關

心理障礙與出生經歷有關

心理障礙與出生經歷有關


  育兒專家說:孩子的有些表現(xiàn)是父母難以控制的,比如說孩子拼命哭鬧,不停地動,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那是因為孩子的心理活動與成人不同,非常復雜,這是很有意思的話題。

  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后1個月只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獲得滿足與舒適感后的愉快情緒;另一種是饑餓、寒冷、尿布潮濕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緒。3個月的新生兒即可有欲求、喜悅、厭惡、憤怒、驚恐、煩悶等6種情緒反應。

  嬰幼兒時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由于營養(yǎng)攝入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嬰幼兒的大腦和心理發(fā)育障礙,不良的進食習慣、睡眠習慣和大小便習慣,言語障礙,負性情感(如忌妒、恐懼、分離焦慮)以及某些不良的行為問題(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拔毛發(fā)等)。1歲以上的兒童心理障礙主要是三大方面的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障礙,情緒性格問題。孩子中有80%屬于學習能力障礙,即感覺統(tǒng)合失調。

  從目前情況看,造成學齡前兒童心理障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胎教的影響?,F(xiàn)在很多母親給胎兒聽胎教磁帶,但已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由于聽覺刺激不適當,反而造成失聰。

  二、沒有經過爬行訓練的影響。嬰幼兒在爬行的時候,會努力抬頭,四肢、手眼的協(xié)調能力得到訓練。沒有爬行經歷的孩子,長大以后手可能會不聽指揮,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yè)時過慢。

  三、強制學習的影響。兒童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3歲之前,應該著重發(fā)展孩子的適應能力、語言能力、想象力等,而不是機械記憶。

  四、教育方法的影響。如父母對孩子溺愛遷就、百依百順,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矛盾,都會使孩子發(fā)生心理問題。

  五、家庭氣氛的影響。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離異,使幼兒不知所措,或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采編自現(xiàn)代育兒報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