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知識] 童話創(chuàng)作技巧之五:變形與童話

[童話知識] 童話創(chuàng)作技巧之五:變形與童話

[童話知識] 童話創(chuàng)作技巧之五:變形與童話

  “變形”實際上也是一種夸張,不過是更極端的夸張。特指在藝術(shù)想象中,有意識地改變原有形象的性質(zhì)、形態(tài)、特征等,而以異體形象出現(xiàn),使之更具有表現(xiàn)力,它是童話幻想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變形想象與夸張想象所不同之處在于:夸張想象畢竟還留有客觀世界原有物的“面目”,而變形想象則連“面目”也丟棄了,完全呈現(xiàn)給讀者一個陌生的“編造實體”,是個不同的異類。這種變形又分為“局部變形”和“全部變形”兩類:所謂“局部變形”就是將人體或物體的某一部分變形。例如科洛迪的童話《木偶奇遇記》中,匹諾曹說了謊以后鼻子就不可思議地變長了。安徒生的《海的女兒》中小人魚的魚尾巴經(jīng)女巫施法后變成了人腿,用的都是局部變形的手法。而所謂“全部變形”也就是整體形象的變形。比如《格林童話》中的“青蛙王子”是因中了魔法而由王子變?yōu)槌舐那嗤艿?。安徒生的《野天鵝》中的七只野天鵝也是中了魔法的王子們的變形。采用何種變形主要看童話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而定。

  變形手法在民間童話和利用民間童話素材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童話中的運用十分普遍,比如有“魔法變形”,因中了某種魔法而產(chǎn)生變形,然后故事的展開即是圍繞著如何恢復(fù)原形的艱難的斗爭?!扒嗤芡踝印焙汀耙疤禊Z”都是這樣的精采故事,“青蛙王子”和“野天鵝”們最終都借助外力恢復(fù)了王子的原形。此外還有“魔力變形”,即本身具有某種魔力,可隨心所欲使自己變形。一般神、鬼、妖、巫等形象都具有這種能力。例如鮑姆的《綠野仙蹤》中的奧茨就是一個變化多端的魔術(shù)家,他原是個禿頭、皺臉、又矮小又老丑的人,卻能夠隨心所欲地變成一個美麗的婦人,或一只怪獸和其他各種形象。魔力變形也通常用在變形爭斗中,以增添故事的緊張激烈與新奇感。雙方在爭斗中不斷變化形體,較量魔力的高下。最典型的就數(shù)《西游記》中孫悟空與二郎神的交戰(zhàn),孫悟空一再變形,但一再被二郎神識破,并也利用變形來與之斗法,其緊張激烈的爭斗扣人心懸,這或許也就是《西游記》如此吸引孩子喜愛的重要因素。

  現(xiàn)代童話變形手法的運用變得更為出神入化,有時候甚至無需借助任何魔法,隨心所欲,全由人的意志決定。例如意大利作家羅大里的《不肯長大的小泰萊莎》,小泰萊莎因不想知道戰(zhàn)爭的殘酷而不愿長大,她就總是那么小小的。但后來為了承擔照顧全家的責任,她又希望自己長大一點,于是,她果真就長大了一些。再后來,為了對付強盜,她又命令自己變成了巨人。制服強盜后,她又漸漸變小,成為一個中等身材的、全村最漂亮的大姑娘。小泰萊莎的變形無任何魔法,只是隨著心愿,想小就小,想大就大,不受魔法框架的約束,非常自如。這就是變形手法的巧妙運用!《木偶奇遇記》中匹諾曹鼻子的長短也并不借助于魔法,只因了他的誠實與否。說了謊就長了,誠實了就短去了,很自然,又隱含著很深刻的教育意義。包蕾的《小胖變皮球》中的小胖,因懶惰,老愛蜷縮著睡懶覺,久而久之就退化成了皮球形,只能滾著走路,也并無任何魔法的痕跡??梢姮F(xiàn)代童話變形手法的運用較為自由,而少固定的模式,只是利用變形想象創(chuàng)造新異的藝術(shù)形象,而給讀者以新奇有趣的藝術(shù)感覺。在現(xiàn)代科幻童話中,利用高科技手段,變形手法的運用就更為普遍和出神入化,“變形金剛”、“機器怪獸”就是最典型的變形形象的塑造,這些新奇怪異的童話形象深得孩子們的寵愛,借助精彩的變形,故事也顯得更緊張激烈和富有神奇的變化性。

  變形形象的創(chuàng)造,全憑作者獨特的藝術(shù)感覺和豐富大膽的藝術(shù)想象,重要的是不拘泥于習(xí)慣性的思維,敢于突破現(xiàn)實客觀規(guī)律的束縛。西方現(xiàn)代派藝術(shù)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充分發(fā)揮了原始變形想象那種稚拙與怪異的特點,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新穎獨特的藝術(shù)作品,而給人以十分新鮮別致的藝術(shù)感覺。同樣,它成功的變形藝術(shù)想象對我們的童話創(chuàng)作不也是很有啟迪意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