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禮

分庭抗禮

分庭抗禮

 

【釋義】:

“抗”原作“伉”,對等、相當?shù)囊馑迹硎举e客與主人分處庭中兩旁,相對行禮,以示平等對待。后來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對立。

【出處】:

《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抗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

【故事】:

一天,孔子和弟子門在樹林里休息。弟子門讀書,孔于獨自彈琴。一曲未了,一條船停在附近的河岸邊,一位須眉全白的老漁夫走上河岸,坐在樹林的另一頭,側(cè)耳恭聽孔子的彈奏。孔子彈完了一支曲子后,漁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貢、子路到他跟前,并且問道:“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路高聲說道:“他就是我們的先生,魯國的君子孔子呀!”子貢補充說:“他,就是以忠信、仁義聞名于各國的孔圣人。”漁夫微微一笑,說:“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呀?!睗O夫說完,轉(zhuǎn)身朝河岸走去。子貢急忙把漁夫說的話報告孔子??鬃勇牶篑R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驚喜地說:“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孔子快步趕到河邊,漁夫正要劃船離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兩拜,說:“我從小讀書求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十九歲了,還沒有聽到過高深的教導,怎么敢不虛心地請求您幫助呢?”漁夫也不客氣,走下船對孔子說:“所謂真,就是精誠所至,不精不誠,就不能動人。所以,強哭者雖悲而不哀。強怒者雖嚴而不威,強親者雖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沒有聲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沒有發(fā)出來而顯得威,真正的親不笑而感到和藹。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所以真是非??少F的。以此用于人間的情理,事奉親人則慈孝,事奉君主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p>孔子聽得很有啟發(fā),不住地點頭。最后,孔子卑謙地對漁夫說:“遇見先生真是幸運。我愿意做您的學生,得到您的教授。請告訴我您住在哪里好嗎?”漁夫沒有告訴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獨自劃船走了。這時,顏淵已把車子拉過來,子路把上車拉的帶子送給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兩眼直勾勾地望著漁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見船的影兒,聽不見劃水的聲音,才惆悵地上車。子路對孔子出乎尋常的表現(xiàn)不理解,在車旁問道:“我為您駕車已經(jīng)很久了,還沒見過像漁夫這樣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諸侯見到您,也是相對得禮,平等相待,您還帶有點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個漁夫撐著船篙漫不經(jīng)心地站著,而您卻彎腰弓背,先拜后說話,是不是太過分了呢?我們幾個弟子都對您這舉動覺得奇怪,對漁夫怎么可以這樣恭敬呢?”孔子聽了子路的話很不高興,伏著車木嘆口氣說:“唉,子路,你真是難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點,我告訴你聽:遇到年長的不敬是失禮,遇到賢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愛是造禍的根本。今天這位漁夫是懂得道理的賢人,我怎么能不敬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