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7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7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7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7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7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解答

1.趙一曼用過的這個大碗為什么被陳列在軍事博物館?

解析:因為這個碗有著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2.趙一曼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

解析: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趙一曼的碗才不會丟。

.

3.碗是我們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課文中的粗瓷大碗為什么那么珍貴,還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

解析:因為那時候生活很艱苦,所以能得到一個大碗就很不容易,同時這是趙一曼烈士用過的,是她關心戰(zhàn)士,堅持斗爭的高貴品質的體現(xiàn),我們要繼承發(fā)揚這個品質,所以要陳列起來。

2、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0大還是小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0大還是小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①認識新偏旁

彳:雙人旁,從彳的字多與行走、行為和道路有關。

忄是漢字部首,由心演變而來。稱豎心旁或豎心。古代人認為心臟主管人的思想,故忄旁的字多與心理活動有關。

②問題歸納

1.我為什么覺得自已很大?

因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帶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2.我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小?

當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決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大;當我還需要父母的幫助,還依賴他們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小。

3、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3烏鴉喝水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3烏鴉喝水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①認識新偏旁

攵:反文旁,共4畫,象形字,楷書中從攴(pū)字變形,變?yōu)榉磳懙奈淖?,不可寫?畫的夂或夊。

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擊打之形,為漢字部首之一。從攴、攵旁的漢字,本義大多與鞭打、敲打有關,如牧、攻、敗等。在現(xiàn)代漢字中,攴大多寫成攵,只有極個別漢字保留著攴的寫法,如敲。例如:教字,從孝,從攴,在以前的奴隸社會,奴隸主要靠鞭仗來施行他們的教育。后來人們把變形后的攴(pū)字部首稱為反文旁。

4、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2雪地里的小畫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2雪地里的小畫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為什么動物們畫畫不用顏料不用筆呢?

這些動物不是真的在畫畫,而是他們走過雪地,腳印留在雪地上,像畫的畫一樣,當然不用顏料不用筆了。

2.青蛙為什么不參加動物們的畫畫游戲,而在睡覺呢?

因為冬天青蛙要冬眠,所以他沒有參加。

5、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1場景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識字1場景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為什么說一隊紅領巾?紅領巾指的是什么?借代的修辭手法,用紅領巾代指少先隊員。所以說一隊紅領巾。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

2.說一說文中有哪些數(shù)量詞?一只海鷗,一片沙灘。一艘軍艦,一條帆船。一方魚塘,一塊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園。一道小溪,一孔石橋。一叢翠竹,一群飛鳥。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群紅領巾,一片歡笑。

3.課文前三個小節(jié)和最后一小節(jié)所描寫的內容有什么不同?前三個小節(jié)是描寫的靜態(tài)的景色,最后一小節(jié)是描寫的活動場景。

6、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望廬山瀑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遠遠望去,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了人間。

問題歸納:

1.《望廬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來描寫景物?

采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及聯(lián)想、想象的方法來寫瀑布的磅礴氣勢。

7、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4我要的是葫蘆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4我要的是葫蘆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那個人最終得到葫蘆了嗎?為什么?

沒有。因為他不知道葉子和果實之間的關系,葉子有蚜蟲他不治,于是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

2.如果你是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你會怎么想?

如果我是種葫蘆的人,看到自己心愛的小葫蘆一個個都落了,非常后悔,心想:我不該不聽鄰居的話,我為什么這么愚蠢,眼睛只盯著葫蘆,沒想到葫蘆和葉子的關系。

3.你覺得種葫蘆的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是一個不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固執(zhí)己見,知識淺薄的人。

4.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 的聯(lián)系,否則,會犯錯誤。

8、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9古詩二首夜宿山寺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夜宿山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夜宿山寺》這首詩運用了極其夸張的手法,描寫了寺中樓宇的高聳,表達了詩人對古代廟宇工程藝術的驚嘆以及對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9、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2狐假虎威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2狐假虎威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狐貍為什么要假老虎的威風?因為狐貍被老虎逮住了,狐貍怕老虎吃它。

2.狐貍是怎樣假老虎的威風的?狐貍讓老虎跟著它到百獸面前走一趟。

3.百獸看到狐貍和老虎有什么反應?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

4.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只狐貍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里的百獸的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并沒有真本事。

5.我們知道了狐貍是假借老虎的威風嚇走百獸的,你想對老虎說什么?老虎,你上當了,狡猾的狐貍是借著你的威風嚇跑了百獸的。

10、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4風娃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4風娃娃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說一說風娃娃做了哪些壞事?人們對他有怎樣的態(tài)度?風娃娃把孩子們的風箏吹走了,把人們曬的衣服吹跑了,把路邊新栽的小樹折了人們都責怪他。

2.風娃娃好心做壞事的原因是什么?風娃娃認為只要有力氣就可以幫助人們做事,沒有思考那樣做是不是對人們有好處。

3.你知道人們?yōu)槭裁簇煿诛L娃娃嗎?你從風娃娃身上學到了什么?風娃娃好心辦了壞事。在生活中,我們不要像風娃娃那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還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幫助。

11、三年級上冊第27課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句子解析

三年級上冊第27課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句子解析

1.他想:這回我們政委該吃頓飽飯了。

解析:這是心理活動描寫,從側面反映趙一曼沒有吃過飽飯,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

2.那些日子非常艱苦,抗聯(lián)部隊幾個月來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饑。

解析:這句話直接敘述了那些日子的艱苦狀況。

3.有時候鄉(xiāng)親們冒著危險給部隊送來一點兒糧食,但得留給傷病員吃。

解析:由此可以看出,同志們之間很友愛。

4.據后來偵察,這個粗瓷大碗已經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解析:可見,這個碗沒有丟,它被趙一曼送給七班當菜盆了。

5.趙一曼端著碗輕輕走進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碗里的飯倒 進鍋里,又從另一口鍋里盛了半碗野菜粥。炊事員老李在旁邊看得清楚,他沒吭聲,眼里卻含著淚花。

解析:由此可以看出,趙一曼關愛戰(zhàn)士勝過關愛自己,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堅持革命,趙一曼的精神感動了老李,所以,他的眼里含著淚花。在他的淚水里,也有對趙一曼的疼惜。

12、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大青樹下的小學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大青樹下的小學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2.邊讀邊想象,說說這所學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這所學校學生來處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穿戴不同,卻在一起上課、一起讀書、一起跳舞、一起游戲,而且這兒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學校聽講

3.請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樹下是怎樣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的,并選擇其中一項寫一寫當時的情景。

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會兒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會兒像是在小溪邊喝水、梳理羽毛 一只只小孔雀美麗極了。

4.課文中寫孩子們上課下課的情景時,為什么要寫小動物的表現(xiàn)?

一是這些小動物的出現(xiàn)為學校增添了歡快、活潑的氣氛;二是從側面寫出了孩子們讀書讀得認真,連小動物們都被吸引住了;三是突出下課后孩子們跳舞、游戲時的歡樂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動物們心生羨慕,前來看熱鬧,從而說明這是一所充滿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

13、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4古詩三首之贈劉景文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贈劉景文

【宋】蘇 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字詞解釋:

【劉景文】詩人的好朋友。劉景文名季孫,原籍開封,是北宋名將劉平的小兒子。

【擎】舉,向上托。

【傲霜】不怕霜凍,堅強不屈。

【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正】最

【橙黃橘綠】表面意思橙子將黃,橘子猶綠,指秋季景物。

詩詞大意: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殘菊的花枝還傲寒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哇!那就是橙黃橘綠的秋天。

1.《贈劉景文》這首詩寫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還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樣?

《贈劉景文》這首詩寫了秋季的景色,從枯荷(荷盡已無擎雨蓋)、殘菊(菊殘猶有傲霜枝)、橙黃橘綠時這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我還知道秋天秋天的風,卷起了片片黃葉,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戶戶儲存秋菜的季節(jié)了。大白菜、土豆、蘿卜、冬瓜堆滿了菜店的棚子。

14、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花的學校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花的學校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對于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多讀幾遍,想想寫的是哪些景、物?

課文寫了雷云、陣雨、東風、花、樹枝、綠葉等景物。

2.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想象:這些花孩子沖了出來做什么?

這些花孩子在雨中自由的奔跑、游戲、打水仗等。

3.想一想,在花兒學校里還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說一說,寫一寫??凑l想得奇妙,寫得美妙。

花兒的學校只要一下雪,孩子們就沖出教室,大家在操場上盡情舞蹈,你瞧風中的梅花還隨風搖曳,似乎在欣賞自己的身姿,又像在與雪花比美。

15、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3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3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記敘了胡蘿卜先生神奇的胡子幫助有困難的人解決問題的故事。

2.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結合上下文,我知道了它的胡子吸收了果醬的營養(yǎng)生長的速度非???以至于他都沒有發(fā)現(xiàn)。

3.你喜歡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嗎?為什么?

喜歡。因為胡蘿卜先生用他神奇的胡子幫助別人解決了困難,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快樂。

4.一邊讀一邊預測后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樣預測的依據是什么?

鳥太太看到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在空中飄動,于是,它就剪了長長的一段胡子,系在兩根樹枝的中間,給小鳥晾尿布。

我這樣想的依據:文中講到了小男孩用胡蘿卜先生的胡子來當風箏線,知道了長胡子的用處,而鳥太太正好沒繩晾尿布。于是我依據這些內容和生活常識作出了這個預測。

16、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描述了老屋因三次幫他人擺脫了困境而依然站立在那里的事。

2.老屋幾次想倒?為誰沒倒?

老屋三次想倒??蔀榱诵∝垺⒗夏鸽u、小蜘蛛沒有倒下。

3.等等,老屋!一個小極了的聲音在它門前響起,不注意根本聽不到,請再站一會兒吧,我肚子好餓好餓,外面的樹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個安心織網抓蟲的地方。是小蜘蛛的聲音很小嗎?為什么不注意根本聽不到?

不是,聯(lián)系上文就能預測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屋的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已經到了不能站立的邊緣了,聽力也就越來越弱了。

4.文章贊揚了老屋什么樣的品質?

本文描述了老屋因三次幫他人擺脫了困境而依然站立在那里的事,表達了作者對老屋樂于助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5.文中對老屋的描寫非常細致、傳神,表現(xiàn)在哪里呢?

首先,對老屋的動作描寫很細致,比如老屋低下頭,把老花的眼睛使勁往前湊這句話寫出老屋的年歲已大,老眼昏花,看東西很困難。其次,對老屋的語言描寫也很細致,如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寫出老屋堅持得很不容易。

17、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這篇課文敘述了蟻王在搬運食物時發(fā)現(xiàn)了誘人的的奶酪,它不搞特權把奶酪讓給了最小的螞蟻。

2.螞蟻們?yōu)槭裁礌幭瓤趾蟮陌徇\糧食?

螞蟻們聽到螞蟻隊長說要和大家一起遵守規(guī)則,不搞特權,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3.螞蟻隊長為什么兩次下了同樣的命令?他想干什么?

螞蟻隊長第一次下命令是想讓螞蟻們離開,自己吃了這點兒奶酪渣,因為他實在抵制不了美食的誘惑。可是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決定把這點兒奶酪渣留給年齡最小的螞蟻吃。從這里可以看出螞蟻隊長具有抵制誘惑的勇氣,能夠以身作則,也反映了螞蟻隊長關愛弱小的品質。

4.聯(lián)系全文,談談螞蚊隊長面對奶酷渣時的心理活動。

當奶酪渣掉在地上時,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違犯不許偷嘴的禁令。螞蟻隊長心中一時無法抉擇,于是心煩地讓螞蟻們消失在草叢中。獨自面對奶酪渣的螞蟻隊長此時偷偷吃掉便不會被發(fā)現(xiàn),但是最后螞蟻隊長決定: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它。

18、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10在牛肚子里旅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寫了蟋蟀紅頭被牛吃進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頭鼓勵它抓住機會,在牛反芻的時候逃出來。紅頭在青頭的鼓勵下堅持不放棄,終于想辦法在牛打噴嚏的時候逃了出來,經歷了一場驚險的旅行。

2.自讀課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先寫事情的起因:紅頭在和青頭捉迷藏時被大黃牛吞進肚子里,再寫事情的經過:青頭一邊鼓勵安慰好朋友一邊運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利用牛反芻的機會終于想辦法在牛打噴嚏的時候逃了出來。

3.紅頭是怎樣跑到牛肚子里的?

青頭和紅頭正在草堆里捉迷藏,紅頭躲進草堆里,一頭大黃牛低下頭吃草,紅頭沒來得及跳開意外被大黃牛吃到肚子里。

4.青頭是怎樣幫助朋友脫險的?

青頭運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先是讓紅頭躲開大黃牛的牙齒,然后告訴紅頭牛有四個胃,讓紅頭利用牛反芻的機會再一次回到牛的嘴里,最后它在牛的鼻孔里蹭來蹭去,讓牛打噴嚏,這樣把紅頭噴出來。這樣紅頭就得救了。

5.紅頭從被大黃牛吃草時卷到嘴里到被救出來,心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紅頭剛被卷進牛嘴里時,非常著急、害怕;被吞進牛肚子里后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感到悲哀;最后在青頭的鼓勵下變得堅強起來,按照青頭的囑咐努力保持清醒;從牛嘴里逃出來以后,非常高興、激動,十分感激青頭。

6.青頭不顧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躲過它的牙齒,牛在這時候不會仔細嚼的,它會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不顧、一骨碌、大聲喊寫出了青頭為救朋友不顧自己的安危,是對前文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具體描寫,同時也表現(xiàn)了青頭的勇敢、堅強。

7.這時,青頭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體在牛鼻孔里曾來蹭去。爬到牛鼻子上蹭來蹭去,想方設法讓半打噴定青頭真機智?。〉?,這個動作也是很危險的,可是為了救朋友,青頭毫不猶豫地這樣做了,可見它們之間感情深厚!

19、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7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7一個粗瓷大碗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解答

1.趙一曼用過的這個大碗為什么被陳列在軍事博物館?

解析:因為這個碗有著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

2.趙一曼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

解析: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趙一曼的碗才不會丟。

.

3.碗是我們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課文中的粗瓷大碗為什么那么珍貴,還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

解析:因為那時候生活很艱苦,所以能得到一個大碗就很不容易,同時這是趙一曼烈士用過的,是她關心戰(zhàn)士,堅持斗爭的高貴品質的體現(xiàn),我們要繼承發(fā)揚這個品質,所以要陳列起來。

20、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3父親、樹林和鳥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23父親、樹林和鳥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文中關于我沒有看到鳥飛、沒有聽到鳥叫、沒有找到動著的葉子、更沒有聞到鳥味的幾處描寫去掉好不好?為什么?

不好。這幾處描寫是表現(xiàn)我通過自己的觀察來驗證父親說的話的反應,我的一無所獲襯托出父親對鳥的了解、熟悉,表明這是父親經常的、仔細地觀察鳥的經驗積累,深切真實地體現(xiàn)出父親對鳥的熱愛。

2.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父親說。我知道父親此時也最快活。兩句話中的最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前面一個是父親聽到鳥的歌唱時說的,表明父親對鳥的了解和喜愛。后一個是我對父親的贊揚,贊揚父親深深地愛鳥情懷。

3.父親是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的?

沒有風葉子卻在動,說明樹上有動物。鼻子聞到有鳥味,說明樹上的動物是鳥,還很多。

4.你認為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說說你的理由。

(1)父親喜歡樹林和鳥。具體理由見上面的問題概括。

(2)父親對鳥的習性十分了解。他知道樹林里有很多鳥,知道過夜的鳥總是一群,知道它們要歌唱了,知道鳥最快活的時刻也是最危險的時刻。

(3)父親很善于觀察。他通過觀察無風而動的樹葉,通過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很多鳥。

(4)父親熱愛自然。父親要經過不斷的觀察和豐富的自身體驗,才能如此了解鳥的習性。這說明父親喜歡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他的眼里,樹林和鳥的快活就是他的快活。

21、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普羅米修斯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普羅米修斯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拿取火種?可見他是個怎樣的神?(1)因為人類沒有火,只能吃生的東西,在無邊的黑暗中度過漫長的黑夜,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類沒有火的悲慘情景,同情人類,決定到太陽神那里拿取火種。(2)可見普羅米修斯是個為民造福、心地善良的神。

2.普羅米修斯是怎樣拿取火種的?他給人類帶來了什么變化?(1)普羅米修斯看到太陽神阿波羅駕著太陽車從天空中駛過,就跑到太陽車那里,從噴射著火焰的車輪上,拿取了一顆火星,帶到人間。(2)人類有了火,可以燒熟食物,驅寒取暖,用火驅趕猛獸。

3.普羅米修斯拿取火種后遭受了哪些懲罰?他是如何面對的?體現(xiàn)了他什么精神?(1)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后遭受了殘酷懲罰:宙斯讓火神把普羅米修斯鎖在懸崖上,讓他日夜遭受風吹雨淋的痛苦,普羅米修斯不屈服;宙斯又派兇惡的鷲鷹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肝臟,讓他的肝臟日食夜長,痛苦沒有盡頭,普羅米修斯被折磨了許多年,依然沒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2)這體現(xiàn)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為造福人類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

4.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普羅米修斯這個英雄形象的?課文主要通過描寫普羅米修斯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普羅米修斯這個英雄形象。比如:他跑到太陽車那里,從噴射著火焰的車輪上,拿取了一顆火星,帶到人間。這里的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他的勇敢。又如:普羅米修斯搖搖頭,堅定地回答: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這里的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他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的精神。

22、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7課故事二則之扁鵲治病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7課故事二則之扁鵲治病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兩件什么事情?

第一件事是扁鵲四次請求給蔡桓侯治病,蔡桓侯不聽,后來,蔡桓侯病死了。

第二件事是紀昌學射箭的故事。

2.扁鵲既然是名醫(yī),可蔡桓侯為什么會死了呢?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示?

蔡桓侯不相信自己有病,不相信扁鵲說的話,所以他拒絕醫(yī)治,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拖成了大病,無藥可醫(yī)。故事以蔡桓侯的悲慘結局警示人們不要諱疾忌醫(yī),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2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5課搭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5課搭石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多么可親可敬的鄉(xiāng)親們啊!他們還會把什么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呢?一位孤寡老人家沒有水,鄰居幫忙往他家挑水,老人家的水缸總是滿滿的,大家把這種事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2.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情感。具體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1)擺搭石:①人們把精心挑選的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②急著趕路的老人,發(fā)現(xiàn)搭石不穩(wěn),及時調整,直到滿意了才離去。(2)走搭石:①一行人緊走搭石,動作協(xié)調有序:②如果有兩人同時走到溪邊,總會止步,招手禮讓;③年輕人在溪邊遇到老人,會背老人走搭石。

3.課文為什么以《搭石》作為題目?課文以《搭石》為題,是因為:(1)作者以搭石為線素,按話搭石一擺搭石一走搭石一贊搭石的順序敘述了所見所聞;(2)借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贊揚了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4.秋涼以后,人們?yōu)槭裁丛缭绲貙⒋钍瘮[放好?(秋涼以后,如果人們來來去去還趟著水走,是很涼的)

5.為什么人們會譴責沒有擺好搭石的村民懶惰?(因為十里八村的鄉(xiāng)親都要在寒涼的水里走,所以這個村子的人會受到譴責)

6.那一排排搭石還僅僅是一排排聯(lián)結故鄉(xiāng)小路的石頭嗎?它還聯(lián)結著什么呢?(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的美好情感)

24、五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珍珠鳥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珍珠鳥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這篇本文敘述了我和珍珠鳥從相識、熟悉、親近到信賴的關系變化過程。

2.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珍珠鳥的可愛?我和珍珠鳥之間有著怎樣的情意?

課文從珍珠鳥的外形、叫聲、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描寫了它的可愛:(1)小珍珠鳥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2)大珍珠鳥發(fā)出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小珍珠鳥發(fā)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3)小珍珠鳥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4)小珍珠鳥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

小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活動的范圍由籠子到屋里,從桌面到我的身上,落腳的地點從柜頂書架畫框,再到書桌稿紙,甚至落在我的肩上。它一步一步地親近我,膽子越來越大,神態(tài)也越來越自在、悠閑。這一過程反映 了我和小珍珠鳥之間親密、友好的情意。

25、五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桂花雨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桂花雨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主要寫了我小時候愛桂花、搖桂花、收桂花和讀中學時賞桂花、帶桂花等事。

難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過家鄉(xiāng)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樹嗎?母親為什么這樣說呢?

2.什么叫桂花雨?作者為什么要以《桂花雨》為文章標題?

所謂桂花雨,就是在桂花盛開的時節(jié),人們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那桂花紛紛落下就像下雨一樣。因為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xiāng)以及童年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以《桂花雨》為文章標題,借描寫桂花雨表達了對故鄉(xiāng)和童年時光的懷念之情。

26、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牛郎織女二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先寫牛郎織女勤勞持家,日子過得挺美滿,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訴他有困難急需的時候用上它;接著寫王母娘娘反對,親自去抓回織女,牛郎披上牛皮帶著孩子奮力追趕,王母用天河隔開他們,最后寫王母娘娘允許牛郎和織女一年見一次,喜鵲就來搭橋,讓他們相會。

2.為什么要著重描寫老牛的臨終囑托?

老牛臨終囑托牛郎留下自己的皮,至死都不忘報恩,忠心耿耿。同時,老牛的這張皮在后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此處留下懸念,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做了鋪墊。

3.郎織女故事的結局是什么?

王母娘娘抓回織女想永遠的將牛郎織女分開,牛郎攜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許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4.討論:王母娘娘、天河和牛郎織女有什么象征意義。

王母娘娘是封建統(tǒng)治者、封建勢力的代表。

天河是封建統(tǒng)治者用來迫害、壓制勞動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牛郎勤勞能干、織女善良賢惠,他們兩人是勞動人民的典型代表。

27、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5課小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5課小島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主要寫將軍上小島發(fā)現(xiàn)菜地,與戰(zhàn)士們共享青菜的事情。

2.這個小島有什么特點?

這個小島的環(huán)境很艱苦。(1)小。轉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鐘。(2)環(huán)境非常惡劣。樹少,草少,土也很少。(3)很熱。最涼快的時候,是二三十攝氏度。

3.為什么戰(zhàn)士們要在小島上種菜昵?

(1)上島后沒有蔬菜吃,有的戰(zhàn)士就會牙齦潰爛,嘴里起泡。

(2)蔬菜運輸困難,運往島上的途中就要爛掉一大半。

4.戰(zhàn)士們是怎樣在小島上種菜的?

(1)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戰(zhàn)士們從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來的。

(2)菜種是戰(zhàn)士們從老家?guī)淼摹?/p>

(3)為了防曬和防鹽,戰(zhàn)士們用油布棚將菜地遮擋起來,并把菜地放在了小島的南面。

5.從 13-18 自然段的對話描寫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將軍?

從將軍與秘書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將軍能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從與隊長和戰(zhàn)士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將軍平易近人,很民主,不硬性將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

6.從戰(zhàn)士們把菜地拼成中國地圖,你可以體會到什么?

我能體會到戰(zhàn)士們心中有祖國,熱愛祖國。他們在最艱苦的環(huán)境下守衛(wèi)祖國的疆土,他們深深的愛國情懷可敬可嘆!

7.將軍的軍禮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將軍行軍禮,表達了他對海島的熱愛,對祖國的敬意,對戰(zhàn)士的感激。

28、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6課憶讀書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6課憶讀書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記敘了作者自己親身的讀書經歷,表達了自己熱愛讀書、以讀書為樂的情感以及對讀書的認識,希望我們少年兒童認識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的?文中表明順序的詞語有哪些?

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的。表明順序的詞語有:七歲時十二三歲時1980年。

3.作者說: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現(xiàn)出來?

《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大哭了一場;《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興亡盛衰的滋味;現(xiàn)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4.結合冰心老人的選擇和自己的閱讀經驗,說說什么樣的書才是好書呢?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有助于擴大知識面,有助于寫作的書,才能算是好書。

29、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月跡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月跡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這篇課文記敘了童年時代幾個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尋月亮的過程。

2.當奶奶告訴孩子們月亮上有桂花樹時,孩子們都有什么反應?

孩子們先是驚詫,一會兒,身臨其境。好像到了無比美妙的境界,似乎自己就在月中,月桂就是院子中間的那棵桂樹。

3.后來孩子們又在院子里的什么地方找到了月亮?

我們很快就在葡萄葉兒上、瓷花盆兒上、爺爺?shù)逆@刃上找到了。

4.奶奶是一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奶奶對生活充滿激情,是一一個童心未泯的人。同時,奶奶也是一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導孩子們關注外界,探索自然,善于調解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善于引導孩子們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她是文章中的關鍵人物。中秋之夜,她給孩子們講述美好的神話故事,她引導孩子們賞月、尋月,最終讓孩子們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滿足,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5.文章為什么要以月跡為標題?

月跡可以理解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跡;也可以理解為月亮的變化軌跡,尋月的過程就是尋找美的過程。通過記敘尋月的過程,描繪了美麗的月色,贊美孩子們美麗純潔的心靈,表達孩子們追求美好事物的純真愿望。同時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美好的東西是屬于每個人的,只要我們努力去尋找,就能找到自己所想要的美好事物。

30、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故宮博物院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故宮博物院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大體按照游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shù)亟榻B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2.作者抓住故宮博物院的哪些特征來寫?

(1)規(guī)模宏大壯麗

(2)建筑精美

(3)布局統(tǒng)一

3.全文按什么順序進行說明?

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分說時,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間順序: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橋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廣場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景山

4.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

(1)臺基──修建得很高(三層臺基高七米),設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個圓雕龍頭),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2)外觀氣勢雄偉(是故宮最大的殿堂),色彩壯麗;內部裝飾莊嚴富麗。

(3)位置和功用(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借雄偉的建筑顯示威嚴。

5.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tǒng)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分清主次,有詳有略,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課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為重點,詳細介紹它的方位、外觀、內部裝飾以及功用,使讀者既對故宮的心臟──太和殿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點到面,對故宮的整體特點產生比較深刻的印象。

6.本文雖然是一篇說明文,但不難看出作者對故宮傾注了很深的感情,那就是愛和贊頌。學完本課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示例:我深刻體會到了古代皇權的至尊威嚴和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我們要保護這一文化遺產,文明游覽。

7.第6段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中約能否去掉?為什么? 

不能。因為約寫出了兩米是朱漆方臺的大致高度,符合實際,去掉就不準確了。

8.揣摩文中寫龍的句子,探究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文中寫龍的句子有: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huán)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tài)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寫龍,大概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曾是封建統(tǒng)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為封建統(tǒng)治者服務的;二是龍有象征意義,歷朝歷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為受命于天的真龍?zhí)熳?,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是皇權的象征?/p>

31、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京劇趣談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京劇趣談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這篇課文從道具和動作兩個方面描述了我國京劇獨有的幾個藝術特色。

2.課文介紹了京劇的哪幾個方面的特色?

課文介紹了中國京劇在兩個方面獨有的藝術特色,一是道具:有實在道具如馬鞭,還有一些虛擬道具;二是動作:亮相。

3.讀馬鞭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用馬鞭代替真馬,這是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表現(xiàn)手段。

(2)京劇中運用實在道具和虛擬道具。舞臺表演中,舉出幾個事例,揭示京劇中道具的獨到之處。

4.讀亮相部分,思考: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靜態(tài)亮相,這是京劇藝術的高妙之處。

(2)動態(tài)亮相,突顯人物英雄氣概。

32、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窮人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窮人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問題歸納

1.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講了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yǎng)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

2.課文的題目是窮人,從哪里可以看出窮?

(1)桑娜的丈夫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冒著危險出海打魚,清早出去,深夜未歸。

(2)桑娜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梢娚D纫患业纳钍嵌嗝雌D難。

(3)西蒙的丈夫死了,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慘地病死在稻草鋪的床上。屋里又潮濕又陰冷,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親旁邊。這些描述飽含作者的感情,使讀者深切地感受到窮人的悲慘命運。

3.課文為什么以窮人為題?

答:(1)題目中的窮人不僅僅指桑娜、西蒙兩家人,更指當時沙皇統(tǒng)治下的所有窮人。(2)課文以窮人為題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和西蒙兩家的貧窮,這是沙俄時期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但就是在這樣貧窮的情況下,桑娜和漁夫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舉動:在自己有五個孩子要養(yǎng)的情況下,主動收養(yǎng)西蒙的兩個孤兒。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的事例,謳歌了窮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有力地抨擊了當時上流社會的腐朽與墮落。

4.漁家的小屋溫暖而舒適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對刻畫桑娜這個人物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其他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

這間漁家的小屋里卻溫暖而舒適。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fā)亮。

側面烘托出桑娜的勤勞能干,體現(xiàn)出漁夫一家的生活雖艱辛,卻也很溫馨。

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

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

海風呼嘯聲、波濤的轟鳴、狂風的怒吼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見。

作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還要出海打魚,體現(xiàn)漁夫一家生活的貧苦;屋內溫暖干凈,突出了桑娜的勤勞善良,對生活充滿希望。同時海上惡劣的環(huán)境,暗示了西蒙的死亡。

5.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對話描寫,看看這些描寫體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思想品質?

從這些描寫中,可以桑娜和漁夫都有一顆寧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善良仁慈的心,都有關心別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好品質。

6.桑娜內心的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她是因為擔心家庭條件的不濟和丈夫的責罵。

二是因為那兩個孩子太小,不能同死人待在一起,但他又害怕自己的丈夫會不同意,因為自己已經有五個孩子,再加上兩個,無異于雪上加霜。

7.桑娜內心矛盾,但她為什么又這么堅定?

因為她覺得這樣做問心無愧,天經地義,她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是窮人善良的本能。

八、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2):講桑娜在海風呼嘯中等待丈夫回來。

第二部分(3-11):講桑娜沒有經過丈夫的同意就抱回了兩個孤兒。

第二部分(12-27):講漁夫出海歸來,得知西蒙病故,主動提出把孩子抱回來,夫妻倆不謀而合。

33、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三黑和土地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三黑和土地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本文主要寫了農民三黑得到土地后,愛不釋手,認真侍弄土地,種上蕎麥,等到豐收。

2.為什么說三黑從來沒睡過這么好的床?

通過自己的勞動,土地變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來簡直是一張軟床,為麥籽兒準備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而三黑以前不曾擁有自己的土地,雖辛勤勞作卻不曾擁有這份幸福,所以說三黑從來沒睡過這么好的床。

3.詩歌展現(xiàn)了哪幾幅畫面?給每幅畫面起一個小標題。

詩歌展現(xiàn)了四幅畫面。小標題:(1)喜獲土地;(2)勞動場景;(3)所見所聞;(4)未來暢想。

4.第一至三小節(ji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營造了極強的畫面感:農民有了土地像旱天的鵝見了水,連頭帶尾巴鉆進水里,還恨不得嘗一嘗泥土的味道,變成種子在土里面躺一躺。農民對土地的珍視與熱愛之情立刻由抽象變得具體可感。

5.詩中的三黑是怎樣看待土地的?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腳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三黑是一個翻身后的農民,面對著獲得的土地,他內心充滿了熱愛。土地是三黑賴以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寶貴的東西。所以他是那樣細心地熱情地侍弄土地,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著無限愛意。

該這篇課文后我認識到土地對于人們的重要作用,土地給人們提供了大量的物質資源,甚至給予人們無窮的精神力量,人們對土地充滿了深切的情感。

34、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少年閏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5課少年閏土課堂筆記之本課重難點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出一個見多識廣、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

2.課文圍繞閏土寫了哪些內容?

課文寫了記憶中的閏土、初次相識時的閏土、給我講新鮮事的閏土。

3.我與閏土有哪些不同之處?

①生活環(huán)境不同:閏土生活在海邊農村,我生活在高墻大院里。

②階層不同:閏土是一個忙月的兒子,我是一個少爺。

③見聞不同:閏土見多識廣,我卻孤陋寡聞。

雖然生活環(huán)境不同、階層不同,但我們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是多么難得啊!

4.閏土向我講述了哪幾件事?表現(xiàn)了閏土怎樣的特點?

①雪地捕鳥聰明能干,見多識廣;

②看瓜刺猹機智勇敢;

③海邊拾貝、看跳魚兒生活豐富多彩。

5.談談對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理解。

他們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狹窄,由于整天關在高墻深院里,與生活在海邊的閏土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句話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爺,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廣泛地接觸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狹窄。表達了我對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不滿,流露了對農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