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j q x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j q x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1、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j q x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j q x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j、q、x這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
2.初步掌握上兩點省寫規(guī)則。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拼讀練習,學會j、q、x與單韻母的拼讀音節(jié)及帶調拼讀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三拼音節(ji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對漢語拼音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j、q、x的發(fā)音、認形及其與韻母的拼讀。
【難點】
j、q、x與相拼時上兩點省寫規(guī)則。
三、教學方法
圖形結合法、兒歌教學法、朗讀法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首先復習檢查g、k、h,再通過講述母雞帶著小雞買西瓜和氣球的故事從而引出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學習j的音、形
教師提問:大屏幕畫面上有誰?它在干什么?。
學生回答:畫面是一只雞伸長脖子去啄頭頂上的蝴蝶。
教師總結:把雞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我們聲母j的讀音。
口訣:母雞戲蝶jjj,豎彎兒加點jjj。
(二)學習q的音、形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出圖畫中(小女孩用線拽著幾只氣球),把氣球的氣改成一聲,讀得輕一點,短一點就是聲母q的讀音。
口訣:氣球拖線qqq,左上半圓qqq,像個9字qqq。
教師提示:b、p、d、q這四個聲母,仔細觀察它們長得很相似但是也有區(qū)別,不管是音還是形,學的時候要聯(lián)系起來區(qū)別來記。
(三)學習x的音、形
教師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口訣:刀切西瓜xxx,像個叉叉xxx,像把剪刀xxx。
(四) j、q、x與單韻母的拼讀音節(jié)及帶調拼讀音節(jié),拼讀三拼音節(jié)
口訣:小小有禮貌,見了j、q、x,帽子就摘掉,摘掉帽子不是u,是是還是。(上兩點省寫規(guī)則)
帶調拼讀(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
口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要迅速。j、q、x真稀奇,見了a大哥,有話不敢說,拉來小i中間坐。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升
1.戴頭飾,做游戲,找朋友,做拼讀。
2.談收獲,說心得,作總結。認識了拼音王國的新的三個聲母寶寶j、q、x,,不僅掌握了他們的音和形,而且學會了他們與相拼時兩點省寫的規(guī)則,更知道了他們的三拼音節(jié)怎么讀。
環(huán)節(jié)四:作業(yè)設計
1.課后同桌間互相說一說,班級里姓名中含有j、q、x的同學的名字。
2.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并嘗試如何在四線三格中吧它們寫的工整、規(guī)范、美觀,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寫的好的同學我們把它張貼到班級的書法一角中。
五、板書設計
j q x
一、jju jiajia
二、qqu qiaqia
三、xxu xiaxia
2、一年級j q x評課記錄說課稿教學設計
一年級j q x評課記錄說課稿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陶行知曾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并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fā)下有效地進行學習。因此為了構建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本課教學設計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運用了情景教學法。教學時,創(chuàng)設一個暢游拼音王國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豐富多彩的圖片及朗朗上口的兒歌,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j、q、x的音和形,會拼讀聲母是j、q、x的音節(ji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關于聲母j、q、x的圖片和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學生準備:漢語拼音四線格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激趣,復習引入
1.情境鞏固:前面幾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了聲母王國,在幾次旅行中,我們已經認識了好多聲母王國的小伙伴,你們還記得它們嗎?快來打聲招呼吧!(課件出示:拼音王國里青青的草地上,前幾課學過的卡通形象的聲母b、p、m、f、d、t、n、l、ɡ、k、h正在玩耍。)
2.導入新課。
(1)導言:剛剛和老朋友打過招呼了,現在我們是不是應該認識幾個新朋友了?不過,這幾個新朋友可不會輕易和大家見面,我們要先找到它們,它們才會出來和我們做朋友,你們有信心找到它們嗎?
(2)(課件出示教材情境圖)引導學生認識新聲母j、q、x。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圖片和拼音卡片。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孩子主動地去學習,就一定要激起孩子的學習欲望。而情境的創(chuàng)設、精美課件的配合、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無疑是激發(fā)孩子興趣的最佳途徑。孩子們在生動的情境中復習舊知,在教師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語言中走進新課程,學習起來一定會事半功倍。
二、結合圖畫,識記聲母
1.認讀聲母j。
(1)引導學生對比圖片與字母,說一說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聲母j。
(2)教師講聲母j的發(fā)音方法:聲母j和母雞的雞讀音很像,把母雞的雞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就是j的讀音。
(3)生跟讀,念口訣:聲母讀得輕又短,j j j。
(4)開火車讀,教師糾正發(fā)音。
(5)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習聲母的經驗給聲母j編一首兒歌。
(6)生編兒歌:母雞蝴蝶,j j j。
2.認讀聲母q。
(1)出示小女孩手拿氣球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小女孩手里拿的是什么?(氣球。)再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氣球?(七個。)
(2)出示聲母q的字母卡片,結合圖片介紹聲母q的發(fā)音方法:把七個的七讀得輕短些,就是q的讀音。
(3)生跟讀,念口訣:聲母讀得輕又短,q q q。
(4)引導學生想辦法記住聲母q。
(5)編兒歌:七個氣球q q q。
(6)男女生拍手讀。
3.認讀聲母x。
(1)出示切開的西瓜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西瓜被切成幾塊,刀切開的形狀像什么。(西瓜被切成四塊,像個聲母x。)
(2)(出示聲母x的卡片)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想辦法記住聲母x。
(3)學生編兒歌識記x:刀切西瓜x x x。
(4)小組賽讀。圖片 指導書寫時要重點引導學生觀察j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強調它是唯一一個在四線格中占上、中、下三格的字母。
4.學習j、q、x的寫法。
(1)引導學生觀察j、q、x在四線格中的占格及寫法。
(2)請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師在黑板上范寫。強調占格和筆順。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5.游戲鞏固。
(1)拿出韻母卡片i,請學生認讀。折出彎,變成j,再次請學生認讀。
(2)拿出剪好的空心卡片b,學生認讀。翻個面,變成d,再讓學生認讀。倒過來,變成p,請學生認讀。翻個面,變成q,請學生認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為了避免學習漢語拼音時的枯燥無趣,教師將漢語拼音的圖、形、音聯(lián)系起來,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印象深刻。而創(chuàng)編兒歌與游戲的引入更能極大地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故事激趣,拼讀兩拼音節(jié)
1.過渡:同學們剛剛認識了三個新朋友,我們的拼音寶寶們也想和它們交朋友,快看,第一個要和j、q、x交朋友的是誰?
2.(出示i的拼音卡片)引導學生拼讀小i和j、q、x交朋友后組成的新音節(jié)。
3.學生練習拼讀j、q、x與帶調i組成的音節(jié)。
4.故事過渡:看見小i和j、q、x玩得這么開心,小也來了,它也要和j、q、x交朋友,小特別有禮貌,見到j、q、x后,它馬上把帽子摘了下來,然后彬彬有禮地問:我可以和你們交朋友嗎?于是小就和j、q、x手拉著手,一起做起了游戲,而且嘴里邊還唱著:小小有禮貌,見到j、q、x就摘帽,小見到j、q、x,去掉兩點還念。
5.課件出示兒歌,師生共同拍手唱兒歌,鞏固新知。
6.引導學生練習拼讀j、q、x與組成的音節(jié)?! ?/p>
圖片 教學時,要重點引導學生掌握j、q、x和相拼時上兩點的變化。
設計意圖:j、q、x與相拼,上兩點省寫的規(guī)則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死記硬背很難掌握,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師用生動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學生記憶,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內學習知識,而且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
四、兒歌激趣,總結提升
1.總結: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我們不但認識了三個拼音朋友,還了解了小遇到j、q、x要摘帽子,最后老師還想送給大家一首兒歌,你們想不想聽?
2.出示兒歌:
j q x,j q x,三個朋友在一起,母雞蝴蝶j j j,七個氣球q q q,刀切西瓜x x x,大家吃得笑嘻嘻。
設計意圖:通過兒歌,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加以總結梳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強化本節(jié)課的重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1.談話導入:上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暢游了聲母王國,還認識了三位新朋友,你們還記得它們嗎?現在,我們就一起邊唱兒歌邊喊出它們,好嗎?
教師讀兒歌的前半句,學生接讀。母雞蝴蝶j j j,七個氣球q q q,刀切西瓜x x x。(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三個聲母的卡片)
2.復習j、q、x與i相拼的兩拼音節(jié),(課件出示音節(jié):jī q xǐ)指名拼讀。
圖片 教師要強調j、q、x與i 相拼組成的音節(jié)和y與i組成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不同。
3.(課件出示:j)引導學生發(fā)現音節(jié)中的錯誤,引出兒歌:小小有禮貌,見到j、q、x就摘帽,小見到j、q、x,去掉兩點還念,所以上不能有點。
4.(課件出示正確的音節(jié):jū j jǔ j)指名拼讀。
設計意圖:在生動的情境中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的內容,為新課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故事激趣,學習三拼音節(jié)
1.用故事突破難點:小i、小都和j、q、x交上了朋友,這可急壞了小ɑ,它也想來交朋友,可是j、q、x卻有一個怪脾氣,小ɑ要想和j、q、x交朋友就一定要請到小i來幫忙,沒辦法,小ɑ只好去請小i了,一邊走它還一邊在嘴里念叨著:j q x脾氣怪,不和小a單獨見,小ɑ要見j q x,必須小i來聯(lián)系。
2.(課件出示兒歌)師生共同讀兒歌。
3.引導學生拼讀三拼音節(jié)。(課件出示三拼音節(jié):jiā qiā xi)學生練習拼讀。教師強調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
設計意圖: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三拼音節(jié)的學習一直是一個難點,在寫音節(jié)的時候,孩子很容易將中間的i丟掉,而借故事和兒歌幫助學生來理解和記憶就很容易突破這一難點,使學生學習起來自然輕松自如。
三、圖文結合,學詞學字
1.過渡:交了這么多朋友,j、q、x非常高興,現在它們想帶領大家去認識兩個新朋友,你們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教材上兩幅圖片)來打個招呼吧!
2.教師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要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看圖說話,說完整話。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音節(jié):
搭dā積jī木m 下xi棋q
(1)學生自由拼讀。
(2)開火車拼讀。
(3)學生齊聲拼讀。圖片教師可聯(lián)系插圖中的棋盤引導學生體會棋字之所以是木字旁,是因為最初的棋盤都是用木頭制成的。
(4)去掉拼音出示棋,齊聲讀。
(5)引導學生用棋說句話。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漢語拼音的教學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注意漢語拼音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拼音的教學不能單一地進行,要與識字、說話相結合,這樣不但能使拼音的教學更加有趣,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漢語拼音的重要性,知道拼音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四、自主學習,練讀兒歌
1.課件出示一群小雞的圖片。
2.引導學生讀兒歌。
(1)教師范讀兒歌,學生認真聽兒歌中每個字的讀音。
(2)學生自主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讀兒歌,互相糾正讀音,圈畫兒歌中(本課要求學會)的音節(jié)。
(4)學習會認字雞,帶領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5)引導學生用雞字組詞并說句話。
(6)指名讀兒歌,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7)借助課件齊讀兒歌,注意讀準本課所學音節(jié)詞的讀音。
設計意圖: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做到拼音不離漢字,漢字不離詞語,詞語不離文章。學生邊學拼音,邊認漢字,邊讀小韻文,這樣學習內容多樣化,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及早品嘗到學習拼音的成就感,而且拼音有助于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又鞏固了拼讀的能力。多層次地讀兒歌,感知兒歌內容,讓學生在語言情境中,找到所學的聲母,有效地將學習拼音和學習語言進行融合,做到了閱讀與拼音同步發(fā)展。
五、游戲鞏固,激發(fā)興趣
1.小組內搶讀詞卡、字卡、拼音卡。
2.做摘星星的游戲。老師讀一個三拼音節(jié),請學生摘下寫有相應三拼音節(jié)的星星。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鞏固本課的重點知識,讓枯燥的學習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總結收獲,拓展積累
1.總結:通過兩課時的學習,我們又一次暢游了拼音王國,不但認識了三個新的聲母朋友,而且認識了兩個漢字寶寶,還學會了好多兒歌,老師覺得大家真的很了不起。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一定還會認識更多的拼音朋友。
2.課外拓展:課后請大家留心一下,找一找在哪兒還能聽到或看到我們今天學習的聲母或音節(jié)。只要大家留心,就一定會找到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拼音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本課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課外拓展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漢語拼音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拼音的興趣。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聲母j、q、x,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正確拼讀j、q、x和韻母組成的雙拼音節(jié)、三拼音節(jié),熟練掌握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知道j、q、x和相拼上兩點要省略的拼寫規(guī)則。
學習重點:
聲母j、q、x和韻母組成的兩拼音節(jié)、三拼音節(jié)的正確拼讀。知道j、q、x和相拼上兩點要省略的拼寫規(guī)則。
學習過程:
【板塊一】復習鞏固激興趣
一、打亂順序,分別出示韻母、聲母,開火車大聲讀。
二、ppt出示gkh打頭的兩拼、三拼音節(jié),開火車進行拼讀練習。
【板塊二】觀察圖片找字母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七喜,我們先到她家的小院子去做客吧!
二、識記音形,正確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想象:七喜小朋友家的院子里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呢?(提醒學生,表達時按照之前老師教給的觀察方法,按順序說出圖中的內容。)
2.引導:有幾個新的聲母朋友也藏在小院子里哦,你能找到他們嗎?
母雞的身體和尾巴彎曲的樣子很像j,頭上的蝴蝶就像j上的.將拼音貼貼在黑板上:誰有好方法記住j的樣子?誰有好方法記住j 的發(fā)音?要想把j寫好看要注意什么呢?
氣球上系著繩子正好是q的樣子將拼音貼貼在黑板上:誰有好方法記住q的樣子?誰有好方法記住q的發(fā)音?(相機出示bpd,讓學生比較區(qū)別識記。)要想把q寫好看要注意什么呢?
七喜家的小院子真是太好玩了,有捉蝴蝶的雞媽媽一家,有七只七彩的氣球,玩一會我
都口渴了,熱情的七喜給我們端出了清涼解渴的大西瓜。你知道這桌上的西瓜是怎么切得嗎?用你的手掌當做西瓜刀,切切看?看切過的痕跡,正好是x。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x的樣子呢?誰有好方法記住x的讀音?我觀察到,切西瓜的時候有人刀先向左下砍,有人習慣刀先向右下砍,可是寫x的時候可就不能怎么寫都行了,請你觀察書上的筆順,告訴我先寫哪一筆?
3.依次板書示范jqx的筆順和在四線三格中的書寫位置。要求學生先跟隨書空,再在31頁描紅一個,獨自書寫一個或兩個。請同桌根據老師的評價標準進行星級評價。再根據評價結果,投影展示優(yōu)秀的書寫以及出現問題的情況。
三顆星標準:筆畫清晰、工整;沒有涂抹,干凈整潔;位置正確。
其間注意關注書寫姿勢和握筆姿勢。
三、課間律動
同學們寫得很認真,小手指握筆也握累了,活動活動手指吧!誰能嘗試用你的手指擺出jqx的形狀呢?
【板塊三】拼讀音節(jié)記規(guī)則
一、兩拼音節(jié)
情境激趣:同學們在jqx家的小院做客非常禮貌,拼音寶寶也被你們找到了,你們互相認識了成為了好朋友,現在它們要帶我們認識他們的朋友了,七喜妹妹帶來了第一個朋友韻母小i,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手拉手的樣子。
1. j和小i交了朋友
生活中讀ji的事物有很多:j 雞蛋的雞、 j積木的積 j擊劍的擊
你還知道哪些事物也是讀j,帶j的讀音的? (雞爪、手機)
2.q和小i交了朋友
請跟老師讀 q 汽車的汽
老師帶來了qi的其他聲調,你還會讀嗎?(個讀、跟讀)
小結方法:不僅要記住圖畫,還要聯(lián)系我們生活中的知道的事物,這樣就能讀好音節(jié)了。
3.x和小i交了朋友
跟老師讀 X 西瓜的x
接下來我要考考你會不會讀其他的幾個音節(jié),先自己讀試一試。
X 學習的習 x喜歡的喜 x 游戲的戲 (個讀,然后跟讀)
二、三拼音節(jié)
情境激趣:剛剛七喜是讓一個聲母和韻母做朋友,如果這個時候還有一個字母過來湊熱
鬧,就構成了一個三拼音節(jié)。
小組合作:我把組成三拼音節(jié)的字母朋友發(fā)到各個小組,請小組合作將他們排序組合成
三拼音節(jié),并且由各小組選派出三個人按照音節(jié)中字母順序站好,依次讀出自己所拿字母的讀音,然后再拼讀出音節(jié)的讀音。最后三個人再分別根據讀音,組一個詞語。
卡片:Jia的四個讀音 qia的一聲和四聲 xia一聲、二聲、四聲
總結拼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先i和a連起來,連讀ia,再和前面的
聲母一起發(fā)音。
三、 和jqx相拼的拼寫規(guī)則
情境激趣:七喜妹妹又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這個新朋友叫小。小和jqx交朋友,
中間發(fā)生了一個很美好的故事。
小是一個特別有禮貌的孩子,大家留意一下,他頭上戴的帽子是什么樣子?(有圓圓
的兩點)他有個動作摘帽子,學學這個摘帽的動作,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七喜妹妹為了他們交朋友的故事,寫了一首小兒歌:小小有禮貌, 見到j q x 就摘帽, 去掉兩點還念。
小摘下了帽子后,和jqx拉手,會變成什么樣子呢?(ppt出示ju qu xu)
邊練習讀邊復習小兒歌小小有禮貌, 見到j q x 就摘帽, 去掉兩點還念。
布置作業(yè):(略)
3、一年級上冊識字5:對韻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識字5:對韻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對韻歌》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對韻歌》是一首優(yōu)美的對子,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山清水秀、桃紅柳綠的美麗景象,表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喜悅之情。這首對子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學生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的現象。
三、教法分析
從本課對對子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教學時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四、學法分析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本節(jié)課采取的主要學法有觀察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表演演練法等。
五、教學流程
1.復習檢查。
通過檢查生字詞的掌握以及課文個別朗讀的情況,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2.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文。
眾所周知,教師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學語言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就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智力最近發(fā)展區(qū)。情境法適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既能觀察、感受又能調動思維、提高表達能力,使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為充分挖掘大腦潛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安排以下幾個步驟:(1)教師導疑,學生質疑,圖畫展示,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出示圖畫并用語言描述)小朋友,你們下課了都喜歡做游戲對嗎?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粋€對對子的游戲,你們想玩嗎?通過問題陳學生在注意力集中起來。(2) 教師導學,學生自學,綜合運用圖畫、語言、幻燈再創(chuàng)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圖片識字,加字變成對韻歌。(3)教師導思,學生釋疑,教師相機指導,幫助學生用認識在漢字寶寶加字變成對韻歌。(4)教師導悟,學生遷移,學生整理認識來自大自然的朋友,感悟對大自然在熱愛之情,把自己認識在漢字,通過加字變成對韻歌。
4、一年級上冊課文6比尾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課文6比尾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1. 文本解讀:本文是一首簡短而精悍的兒歌,采用三問三答的排比手法,進行了兩組問答,共展示了六種不同的尾巴,同時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用詞簡潔,抓住了六種動物獨有的特征。兒歌韻味十足、朗朗上口,使學生在學習中便于記憶。
2. 教學設計
A、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學生的認知特征,我將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知識與能力:認識尾、猴、鼠等12個生字,會寫比、巴等4個生字,熟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熟悉排比句的語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課文學習中,了解不同動物的特征,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及熱愛動物的美德。
B、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找出課文中不同動物的尾巴的特點,并能理解長、短、彎、扁的意思。
教學難點:學以致用。找出生活中其他可以用長、短、彎、扁來形容的物品。
C、教學工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園嗎?在動物園里,你們都見到了哪些動物?
生1:猴子。
師:好,猴子。你見到猴子的尾巴是怎么樣的嗎?
生1:長長的。
師:嗯,長長的。還有什么動物的尾巴也是長長的?
生2:老虎的尾巴也是長長的。
生3:大象的尾巴也是長長的。
師:嗯,同學們都很棒!尾巴長長的動物已經找出來好多了。那有沒有尾巴不一樣的動物呢?
師:看來同學們一時想不出來。那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找一找尾巴不同的動物。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5頁《比尾巴》。
導入設計意圖: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提問解惑的談話方式導入,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探索欲,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能夠更加認真地去學習,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
1. 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2. 指導字音:比、扁、彎、鼠、傘、孔。
3. 學生交流、老師補充:找出課文不同形狀的尾巴,并把相應的動物對上號:長-猴子,短-兔子,像把傘-松鼠,彎-公雞,扁-鴨子,最好看-孔雀。
4. 全班齊讀。
(三)析讀: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1.句子中說哪種動物的尾巴像一把傘?(松鼠)
2. 傘是怎么樣的?(展示傘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3.為什么要用好像這個詞?(因為松鼠的尾巴不是真正的傘)
公雞的尾巴彎
1.彎是怎么樣的?(在黑板上劃出弧形展示彎的形狀)
2.公雞除了尾巴彎還有什么特點?(會打鳴、有雞冠)
3.請同學們說說公雞與母雞的區(qū)別。(公雞會打鳴,母雞會下蛋)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 孔雀的尾巴是怎么樣的?(展示孔雀多張圖片,尤其是開屏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2.最是什么意思?(第一,沒有能超過它的。)
3. 為什么要用最字?(顯示孔雀尾巴好看的程度)
(四)品讀:
1.熟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不同尾巴的特點,同桌之間交流,總結出生活中其他具有這些特點的物品。
2.課件出示:
板凳( ),方凳( ),香蕉( ),餅干( )
竹竿( ),筷子( ),月亮( ),扁擔( )
(五)小結:
同學們,學了今天的課文,我們已經知道了猴子的尾巴長,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傘;公雞的尾巴彎,鴨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同學們下次再去動物園的話可以多觀察一下這些動物的尾巴。好,我們大家現在最后朗讀一下課文,在朗讀聲中結束今天的課程。(全班齊讀課文)
(六)作業(yè):
學科內:1.識字寫字:將今天新學的生字(帶拼音)抄寫5遍。
2.閱讀培養(yǎng):熟讀課文3遍。
3.口語交際:將文中6種動物的尾巴,描述給爸爸媽媽。
學科外:與爸爸媽媽一起觀看科教欄目的《動物世界》,探討里面動物的特點。
5、一年級上冊課文5影子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課文5影子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會認影、前、后等十一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和ㄅ,認識兩個偏旁犭和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觀察圖畫與聯(lián)系生活,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辨力,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音節(jié)自讀課文,感受自主讀書的樂趣。
2.通過看、聽、讀、議、練、編,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兒歌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激發(fā)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會認影、前、后等十一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和ㄅ,認識兩個偏旁犭和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難點:
通過讀文,理解、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三、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誰呢?學生說出自己朋友的名字。
師:我也有一個好朋友。(課件出示謎語)
有個好朋友,常常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后,
晴天里有他,陰天里沒他。我和他說話,他呀不開口。
你們猜,我的好朋友他是誰?
2.學生回答后隨機板書課題,讀準音yǐnɡ zi,識記影。
(二)實踐活動,了解影子
1.師:你們是怎么猜出來的?
2.設計影子游戲,交流我的發(fā)現。
(1)你們也有這樣一位朋友吧?你在哪兒見過他?現在能馬上找到他嗎?
(2)找到了你的朋友,和它一起玩吧,一邊玩一邊觀察,它是什么樣的?你也可以回憶你是怎么樣在操場上跟影子賽跑、踩影子的。
(3)影子跟我們形影不離,跟隨著我們,陪著我們;影子變化無窮,前后左右位置會變,高矮胖瘦形狀也會變。
(三)整體感知,自主識字
過渡語: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讀讀兒歌,看看兒歌是怎么寫影子的吧!
1.學生小聲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
把藍線中要求我會認的字在文中圈畫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請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2.自己學完生字之后,同桌的學習小伙伴做你指我認的游戲,互相檢查,互相幫助,如果小伙伴都認對了,請你夸夸他。
3.認識新的偏旁犭和宀。
4.檢查自學:老師出示課件,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1)開火車形式讓學生讀生字和帶有拼音的詞語。
(2)男女生對讀去掉拼音的詞語。(強調影、常、朋是后鼻音,前是三拼音節(jié),著是輕聲)
(3)比賽形式考查會認的字。
5.指導書寫:飛、馬、鳥。
(1)認識新筆畫和ㄅ。
(2)重點強調:飛的不要寫成乙。馬的第一筆是橫折,鳥的第二筆是橫折鉤,而且不要把鳥寫成烏鴉的烏。
(3)學生跟著紅色的筆順跟隨描字,再照著范字寫。書寫時,注意正確的姿勢。教師巡視,進行指導。
(4)展示學生的生字書寫,學生進行評價,教師根據學生評價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再改進。
(5)生字朋友都認識了,再讀讀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會把課文讀正確。
(四)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1.影子可真調皮,它和太陽捉迷藏玩呢!它們是怎樣捉迷藏的呢?請兩名同學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
2.看!太陽在動,影子也在動??纯从白佑惺裁醋兓剑?/p>
3.同學們看得認真,你發(fā)現了影子有什么變化呀?
(1)先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2)學生匯報,教師在學生交流中可結合課文點撥。
4.教師小結,指導朗讀。
原來,太陽在后,影子在前;太陽在前,影子在后;太陽在右,影子在左;太陽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可真調皮,你能讀出它的頑皮可愛嗎?你可以邊表演邊朗讀。
5.現在要考考你們了,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左面是誰?右面是誰?
6.學習第一小節(jié),指導讀句。
(1)太陽在后,影子在前;太陽在前,影子在后。小朋友在前面拼命地跑,影子在后面拼命地追。小朋友回過頭來一看,看見了什么?
(2)影子像什么呢?理解小黑狗。
(3)真有趣!誰來讀讀這句?指名讀后評議,再齊讀。
7.學習第二小節(jié),指導讀句。
(1)看,影子又在動了。影子跑來跑去的,主人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它是誰?
(2)指名讀后評議,理解好朋友。
(3)學生自由讀體會,再指名讀并配上動作。
8.朗讀全文。
9.指導背誦。
(1)出示課件,進行背誦。
(2)一邊做動作一邊背誦。
(五)快樂體驗,發(fā)展語言
1.教師激趣:大家背得真好!看,這是什么?(老師在有投影的屏幕上做小鳥飛的動作)
提問:你們想做嗎?(指名表演)
2.師評價:剛才你們的表演真精彩,很有創(chuàng)意,想象也豐富。在生活中除了太陽下能看到影子,你還知道什么地方也能看到影子?找找你的周圍有影子嗎?
3.小結:剛才我看到了有的同學找了很多影子。是啊,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找到影子。
四、板書設計(略)
6、一年級上冊識字10:升國旗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識字10:升國旗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為此,在本課設計中,注重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多種教學策略,開發(fā)、利用生活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構建生活課堂,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提高識字量。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要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這些年齡特征,教學中適當運用音樂、圖片、視頻、歌唱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激起學生的愛國情感。
課前準備
1.制作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語卡片。(教師)
3.搜集國旗知識資料。(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學校里升國旗的視頻。師: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這是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引導學生說話:早晨,在學校的操場上,小朋友們在升國旗,大家立正,向國旗敬禮。)
2.小朋友們,我們學校升國旗的時候,你聽到什么歌聲?你是怎么做的?(指導學生說話:我們學校升國旗的時候,我聽到了國歌聲,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立正向國旗敬禮。)
3.小結:同學們,我們每周一早晨的時候,在我們學校操場上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你還記得升國旗的情景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升國旗》。
4.板書課文題目。老師要在黑板上寫課文題目了,請大家注意看:升是獨體字;國,里面是個玉米的玉;旗是左右結構的字,它的筆畫較多。讓我們一起來讀升國旗!
5.理解課題。教師講解升國旗就是把國旗高高地升上天空。在我國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陽即將升起的時候,解放軍叔叔都要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國旗,我們的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
6.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教學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導學生回憶熟知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獲得新知欲望,提高學習興趣,調動起他們表達的欲望,激活課堂的活躍氣氛。通過詮釋課題,引領學生初步感知詩歌的主要內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朗讀,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的讀音。
2.我們的課文是帶著拼音的,讀的時候請大家借助拼音仔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次。
3.同桌互相讀一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4.指名分句開火車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生字的讀音:翹舌音升、中。
5.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出感情。
6.請同學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適當停頓。
設計意圖:通過范讀、自讀、同桌合作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目的。教師相機糾正、強調生字讀音,從學生的已有學情出發(fā),這樣既有針對性,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隨文識字,細品課文
(一)學習第一句。
1.認真地讀一讀詩歌的第一句,思考:我們的國旗是什么樣子呢?
2.認識國旗。
(1)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國旗,(出示詞卡:國旗)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這個詞。(課件出示五星紅旗)同學們,請仔細觀察我們的國旗,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2)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國旗這兩個字的。
(3)學習新部首:口字框。
3.學習五星紅旗。
(1)師:其實呀,國旗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嗎?(五星紅旗)出示詞卡:五星紅旗。
(2)相機學習五紅。
認識新偏旁纟,說說帶有這個偏旁的生字。
4.小結:我們的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五顆黃色的五角星。紅色象征革命,黃色象征光明。五星紅旗上面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向著一顆大星代表全國人民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這樣,我們的國家就越來越興旺,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富強了。
5.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獲得金牌后升起國旗的情景吧!
(播放視頻)
師: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獲得金牌,看到五星紅旗升起時,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小結:是呀!多么讓人自豪??!國旗代表著國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讓我們激動不已。
誰能把這句話讀一讀?表達出自豪、激動的心情。
(二)學習第二句。
師:升國旗的時候,我們還會聽到什么?
1.出示第二句:國歌聲中,徐徐升起。
學習生字:升中歌起。
升:翹舌音。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記升。
(師:我們一起來做做升這個動作,用手當作太陽,做一做太陽升起來的樣子。做動作可以幫助我們識記生字。)
歌:采用生活識字法。我們在電視中經常見到這個字,我喜歡唱的歌是;音樂課中我們都要唱歌。組詞:唱歌、歌曲。
中:數筆畫或加一加的方法來記中。
起: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起:+己=起。
2.播放國歌,全體起立跟唱國歌,引導學生感受國歌的雄壯與激昂。
3.指導朗讀。
(1)理解徐徐。同學們回憶下,國旗升起來時的速度是快是慢?
小結:是呀,國旗是慢慢地升起來的,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什么?(徐徐)
(2)創(chuàng)設情境。
師:雄壯的國歌聲中,國旗慢慢地升起,通過朗讀讓我們一起感受當時的情境吧!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4.齊讀前兩句。
(三)學習第三句。
過渡:快看,國旗升起來了。
齊讀。
1.出示第三句:迎風飄揚,多么美麗。
2.學習生字么美麗。
么: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記么。
美:下面的大是個人形。在古代,人們?yōu)榱酸鳙C,往往在頭上戴上獸角或羽毛做成的裝飾,以便接近禽獸。后來這種獸角或羽毛逐漸成為裝飾品,戴在頭上成為美的標志。后來引申為人的容貌等很美。
麗:古文字的麗是兩鹿結伴而行的意思。后來引申為美麗。
3.練習用美麗說一句話。
4.指導朗讀。
5.說話訓練。
(1)在一些詞語的前面加上多么,表示程度更深。
我們來讀一讀這些詞語:(課件出示)
美麗 多么美麗
好聽 多么好聽
高大 多么高大
(2)你能依照這樣的形式說幾個詞語嗎?
(四)學習第四句。
1.引讀:升國旗的時候,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呢?(出示:向著國旗,我們立正。)
2.學習生字立正。
立:強調立的筆順。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記立。講述字理:出示立的字理圖,古文字的立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筆丶像人頭,第二筆一像人的肩,第三、第四筆像兩條腿,最后一筆像大地。本義為站著不動。
正:了解字義,組詞。
3.老師下達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動作。
4.指導朗讀。
師:立正是一個很嚴肅的動作,升國旗,我們立正,表示對國旗的尊重。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第五句。
師:我們望著鮮艷的五星紅旗,為了表達心中的自豪與尊敬,我們還要望著國旗,我們敬禮。
1.出示第五句:望著國旗,我們敬禮。
2.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理解敬禮。
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結方法:學會看課文插圖,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
3.升國旗時,我們少先隊員應該怎么做呢?誰愿意把這個句子加上動作表演給大家看呢?
4.指導朗讀第五句。
師:向國旗敬禮,表示小朋友們尊敬國旗、熱愛祖國,帶著這樣的感受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五句。
指名讀,男女生分讀,齊讀。
(六)整體學習,誦讀品悟,升華熱愛國旗之情。
1.讓我們懷著對國旗發(fā)自內心的尊敬、熱愛之情來參觀北京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多媒體演示北京天安門前升旗儀式。)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設計意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是為了閱讀,閱讀又可以鞏固更多的生字、詞。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隨文識字,對于閱讀中出現的生字,要單獨拿出來,讓學生看準字形,讀準字音的同時,也要將它放入到文中體會語義。學生在閱讀課文、學習課文時,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會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詞所在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它的語義,加深對它的認識、理解,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四、指導寫字,規(guī)范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中、五。
2.指導書寫中。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說一說橫、豎中線上的筆畫,教師用紅筆標出。
(3)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
中:中字的要寫得扁一些,寬一些。的最后一筆橫在橫中線上,中的最后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
(5)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3.指導書寫五。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第二筆的豎略微向左傾斜,第三筆橫折寫到橫中線上。
(3)學生描紅,臨寫。
(4)同桌評議。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真揣摩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觀察怎么寫字才好看,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通過說關鍵筆畫、教師示范、學生描紅、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等活動,達到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的教學目標,從而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國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征,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在國旗下茁壯成長,我們?yōu)榇俗院?。希望同學們愛護國旗,尊重國旗,為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而努力。
2.是啊,國旗如此美麗,難怪人們用歌聲來贊美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熱愛!
設計意圖:在學生通過朗誦課文表達對國旗的熱愛后,引導學生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從而產生尊重國旗、愛護國旗的意識,通過學唱歌曲,升華這種熱愛、崇敬之情,達到教育教學的效果。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引入新課
1.復習詞語:
中國五星紅旗國旗國歌升起多么
美麗立正
2.過渡:同學們對詞語掌握得很扎實,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
3.齊讀課題。
4.指名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詞語,快速過渡到新課,搭建好新知與舊知的橋梁。
二、指導書寫,練習寫字
1.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寫本課的另外兩個生字。
(課件出示:立正)
2.回顧寫字的方法。
一看:看每一筆所在的位置,看老師的示范。
二寫:認真描紅,臨寫,先描再寫。
三對照:仔細與例字進行對照,與同桌互相評議。
3.指導書寫立。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
立的丶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較短,第三筆和第四筆要寫得勻稱,第三筆為輕入筆、頓筆收的小點,而第四筆是頓筆撇出尖狀的小撇,第五筆橫比第二筆的橫要長。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4)同桌互相評議。
(5)全班交流,教師相機評價最后一筆的橫要拖得穩(wěn)穩(wěn)的。
4.指導書寫正。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說一說橫、豎中線上的筆畫,教師用紅筆標出。
(3)教師示范,講解書寫要點:第一筆橫要寫得略微向上傾斜。第一筆稍短,第二筆在豎中線上,第三筆最短,在橫中線上起筆,第五筆稍長,寫得要平穩(wěn)。不偏不歪斜才是正。
設計意圖:繼續(xù)完成書寫任務,培養(yǎng)學生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重視學生的參與評價,激發(fā)學生寫好字的熱情。
三、指導背誦,深入理解
1.采用各種形式熟讀課文。
(1)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有感情地讀一讀,讀給全班同學聽。
(2)自由地輕聲朗誦,同桌合作讀一讀,男女生合作讀一讀,指名分句讀。
2.方法引領,熟讀成誦。
(1)以問題提示法引領背誦。
師:我們在背誦時,可以想每一句都講了什么內容,然后以回答問題的形式來背誦,我們一起合作來背一背。
師:什么旗幟是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怎樣升起?五星紅旗升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升國旗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生合作背誦。
(2)結合課文插圖,想象畫面,引領背誦。
師:仔細觀察課文的插圖,這些插圖都展現了課文的哪些內容?我們可以一邊想象畫面一邊進行背誦,提高背誦的效果。
請同學看圖輕聲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背一背。根據課件展示的畫面,全班齊聲背誦。
(3)深入情境,表演背誦。
想象你現在正在參加學校的升國旗儀式,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什么?你聽到了什么?你又是怎樣做的?請你一邊背誦一邊表演。
獨立背誦,指名到前面來一邊表演一邊背誦。
(4)小結:通過不同形式的訓練,同學們不僅能背誦詩歌,還掌握了背誦課文的方法,讓我們一起總結一下。(課件出示)齊聲讀一讀這些好方法。
想問題,連詞句;看插圖,想畫面;做動作,來表演。
設計意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背也是一種技能。背誦不僅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在低年級的背誦指導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他們背誦的興趣。同時,認真鉆研教材,根據課文內容和班級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背誦指導方法,讓學生在圖畫引路、情境表演、情境想象等方法輕松愉快地學好語文,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說話訓練,拓展延伸
1.說一說。
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面對莊嚴的五星紅旗,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國旗說,那就說說吧!
(課件出示:五星紅旗________)
2.畫一畫。
畫一幅升國旗的圖畫,或者簡單一點兒把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畫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的語言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提供語文綜合實踐的機會。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
板書設計
升國旗
熱愛祖國
7、一年級上冊識字8:小書包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識字8:小書包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自主識字的能力,教師要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本課設計力求對學生識字興趣的激發(fā)和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用聯(lián)想、比較、拆分、組合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夯實識字基礎。通過反復誦讀兒歌,引導學生要好好愛護這些學習用品,養(yǎng)成整理、愛惜文具的好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及與課文中生字相關的實物圖片。
學生準備:預習生字,并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生字卡片;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猜幾個謎語。(課件出示謎語)
(1)小黑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鉛筆)
(2)像糖不是糖,有長也有方,幫你改錯字,它可不怕臟。(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識可真多!(書)
(4)有方有圓,有高有矮,肚里有筆,書包中藏。(筆袋)
2.揭題:鉛筆、橡皮、筆袋它們都藏在哪里?(書包里)相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學習書包兩個字。
(1)拼讀書包兩個字的拼音。引導學生注意書是翹舌音。
(2)識記書字。圖片 揭題時,只識字即可,不必指導書寫。
拆分法可以把書字分成三部分:由橫折、橫折鉤組成了一個樓梯的形狀,還有一個豎和一個點。然后編小口訣記住書字:書是小階梯,一豎到頂點。
數筆畫書字由四筆組成,橫折、橫折鉤、豎、點。
(3)觀察包字,相機學習包字的偏旁圖片包字頭。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還在哪些字中看到過這個偏旁?(句、勺等)
(4)自由交流:你喜歡什么書?用一句完整的話告訴大家,可以說書的種類,也可以說書的名字。
(5)課件出示皮包、挎包、錢包、書包等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幾種包的名稱,并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包?
設計意圖:以謎語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注重音、形、義的組合,使學生不但記得牢,還能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二、合作學習,活學活用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中的六個詞語(橡皮、尺子、作業(yè)本、筆袋、鉛筆、轉筆刀)。已經認識的字,大聲地讀出來;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領讀這六個詞語。其余同學要認真傾聽小老師的領讀,準確跟讀。
3.課件出示書、包、尺、作、業(yè)、本、筆、刀,組織學生從自己的字卡中取出這8個生字,并展開小組識字活動:
一讀:大聲讀出你認識的生字,并將這些字卡放在一邊。
二學:拿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卡,請小組同學為你講解字音和記住這個生字的好方法。
三議:將小組同學都讀不準的生字或自己識記困難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集體交流識記方法。
4.集體交流:怎樣能幫助同學準確記住這幾個難字?先動腦想一想,再和全班同學一起分享。
(1)筆:竹字頭是竹字的變形。出示毛筆的圖片。毛筆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組成了我們今天學習的筆字。筆是會意字。
(2)尺:翹舌音,可以和尸進行對比,尺比尸多了一捺。
(3)作:平舌音,亻叫作單人旁。
5.鞏固識字:
(1)開小火車:讀字并組詞。
(2)小游戲:小組內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將實物與詞語卡片對應放好。小組內評價。
圖片圖片(3)記憶比賽:以課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現四個字,看誰讀得好,記得準。
(4)擴詞練習:尺、本、刀擴詞。
6.做課間操《上學歌》。
設計意圖:這一片段采用了集中識字的方法。教師在導學的基礎上,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并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部件組合、猜謎等游戲,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本領來制造學習的樂趣,在樂趣中識記生字。
三、動手實踐,有序表達
1.過渡:同學們學生字學得非常好,現在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并在我們的小書包里找出它們。(讀一個,找一樣)哎呀!書包都被我們翻亂了,你們能自己整理書包嗎?(自己試著整理書包。)
2.表達:教師建議學生用先接著然后最后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整理書包的。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
設計意圖:聯(lián)系兒童生活實際是教學的立足點,學生自主識字、流利表達是教學的重難點。本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了教材課后習題的導學作用,將課后習題中單一的實踐訓練與學生的語言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有序地組織語言,說清楚自己做事情的順序,將語言學習和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指導寫字,規(guī)范美觀
1.學習書寫刀字。
(1)引導學生發(fā)現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豎中線的位置起筆的。
(2)教師范寫,請同學們注意筆順,和老師一起說筆畫名稱。(橫折鉤、撇)
(3)學生練習書寫。
(4)展示評價。
2.學習書寫尺字。
(1)引導學生觀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字的大部分在豎中線的右邊。捺要寫得舒展、圓滿。
(2)教師范寫,請同學們注意筆順,一邊看一邊說筆畫的名稱。(橫折、橫、撇、捺)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的姿勢。
(4)學生書寫展示評價,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個字。
3.學習書寫本字。
(1)說一說:這個字和哪一個字比較像?(木)這個字該怎么寫才好看?注意最后一筆短橫不要碰到撇和捺。
(2)學生自己練習書寫。
(3)展示評價。
4.學生練習書寫,要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設計意圖:一年級是寫字的起步階段,教師要詳細指導字的基本筆畫、寫字的筆順規(guī)則。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后,仔細領會,悉心模仿筆畫運筆,熟練掌握筆順規(guī)則,體會漢字的美蘊含在每一筆、每一畫之中。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總結:今天我們一共認識了8個生字,會寫了3個生字?,F在讓我們和我們新認識的好朋友道別。(課件出示生字,學生齊讀)
2.布置作業(yè)。
今天學過的字回家讀3遍。預習課文里的小詩歌。自己整理書包。
設計意圖:再次鞏固識記生字,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并能溫故知新,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激趣導入
1.導言: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朋友,早上,它陪我們上學。傍晚,它陪我們回家。離開它,作業(yè)本、語文書、筆袋保準無處安家,它就是我們的書包。(板書課文題目)
2.出示生詞卡片:橡皮、尺子、作業(yè)本、筆袋、鉛筆、轉筆刀,指名朗讀后齊讀。
3.選擇卡片中的一個或兩個詞語,練習說完整的句子。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把過去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聯(lián)系起來,起到以舊帶新的作用,并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學習韻文,隨文識字
1.朗讀小韻文:
(1)教師范讀韻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注意停頓。
(2)學生自由練讀韻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同桌互讀韻文,針對不足之處相互示范。
(4)指名朗讀韻文,集體進行評議交流。
(5)齊聲朗讀韻文,要讀得正確、流利。
2.通讀全文,一邊讀一邊想:這篇小韻文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說了什么?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展開韻文學習:
(1)學習第一句話我的小書包,寶貝真不少。
①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樣的事物被稱為寶貝?(我是媽媽的寶貝,紫砂茶壺是爺爺的寶貝)
②小結:值得珍惜的物品就叫寶貝。
(2)學習第二句話課本作業(yè)本,鉛筆轉筆刀。
①小組交流:小韻文里的寶貝指的是什么?先自由朗讀課文,圈出寶貝的名字,想一想它們的作用,再填寫學生活動卡,最后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活動卡。
②集體交流:帶著對這些寶貝的喜愛之情朗讀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朗讀時可以適當突出真不少等詞語,根據老師的提示再試一試。
(3)學習第三句話上課靜悄悄,下課不亂跑。
①指生朗讀,重點認讀課字。課是左右結構的字,上課要用語言來交流,所以是言字旁。
②靜悄悄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安靜沒有聲響)那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是靜悄悄的?(夜里靜悄悄;大人沒回家時,家里靜悄悄;站隊時靜悄悄。)
③朗讀全句,說一說: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上課時不要玩文具,下課后要及時收拾好文具不亂丟亂放。)
④這樣的好習慣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帶著自信的語氣朗讀這句話。
(4)學習第四句話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學校。
①出示圖片,體會日出的時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早字。
②學習校字。校是左右結構的字,是形聲字。
③指導朗讀。
圖片4.齊讀韻文。
5.做課間操。圖片
設計意圖:隨文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興致勃勃地交流識字方法,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大膽創(chuàng)編,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實現教學目標。
三、實踐操作,有序表達
1.激趣:小書包是我們的好朋友,書包里的學習用品是我們的寶貝。你們會使用這些寶貝嗎?
2.說一說怎樣削鉛筆。引導學生用上節(jié)課學過的先接著然后最后的句式來說話。
3.小組合作說一說怎樣在桌面上擺放學習用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方位詞。我把( )放在( )的( )邊。
4.匯報展示擺放的結果。
設計意圖:創(chuàng)造情境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訓練。幫助學生樹立想說、能說、搶著說的意識,促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和語言文字的使用者。
四、指導寫字,認真細致
1.學習書寫早字。
(1)引導學生觀察早字的字形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日略扁,十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
(2)教師范寫,請同學們注意筆順,一邊看一邊說筆畫的名稱:豎、橫折、橫、橫、橫、豎。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的姿勢。
2.學習書寫書字。
(1)引導學生觀察書字的字形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字的橫折鉤的橫寫在橫中線上,左邊略低,右邊略高,豎寫在豎中線上。
(2)教師范寫,請同學們注意筆順,一邊看一邊說筆畫的名稱,講解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書寫的姿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每一筆、每一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講解起筆、收筆的位置和筆畫的輕重、長短及占格等情況,這樣,學生的第一印象會比較深刻。教師示范和學生反復練習結合起來,才會寫出美觀大方的字來。
五、課堂鞏固,課外拓展
1.讀兩遍課文。新學的生字讀3遍。
2.自己整理書包,收拾自己的書桌桌面。和家長介紹自己是怎樣擺放桌上的物品的。
設計意圖:鞏固識記生字,引導學生整體回顧學習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自理、自主的能力,讓學生與家人分享學習的快樂,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教學反思
為了幫助學生成為真正的語文學習的主人,成為語言文字的使用者,本節(jié)課,我重點進行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嘗試:
1.情境中趣味訓練。情境是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的有效媒介。在本節(jié)課中,我先后創(chuàng)設了借助學習用品讀詞、整理小書包、聯(lián)系生活體驗靜悄悄等多種情境,促使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增強對字詞及韻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2.活動中趣味訓練?;顒芋w驗可以幫助學生在興趣中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在本節(jié)課,我多次創(chuàng)設這樣的體驗活動,例如,一邊讀詞語,一邊從書包里掏出物品,一邊介紹這些寶貝的名稱,并說清這些物品被稱作寶貝的原因。幫助學生樹立了想說、能說、搶著說的意識。
8、一年級上冊課文3江南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課文3江南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生字,會寫江南。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會寫江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3.感悟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意思,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魚、荷花、采蓮姑娘、蓮葉的頭飾,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畫好田字格)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出示卡片:江南)誰來讀一讀?江是一個三拼音節(jié),南是小門n。誰再來讀一讀?指名兩個學生讀,齊讀。
2.簡介江南:江南就是指長江以南的(加動作)地方。到了夏天,那里的荷塘可美了!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啊?(想)(課件出示荷塘圖)
3.過渡:江南真美?。∥覈鴿h代有一首民歌,歌曲里描繪得比這還美,想聽嗎?(想)好,請你們一邊聽,一邊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感悟詩意
1.師配樂讀文。
師:剛才老師讀得怎么樣?(好)你們想不想讀?(想)好,就請你們把書打開到73頁,自由地邊讀課文,邊想像。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
2.師:剛才讀了古詩,腦海里出現畫面的小朋友請舉手。說說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
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美麗的荷花。(點擊課件:荷花)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粉紅色的荷花。師:你呢?
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蓮葉。(課件:蓮葉)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好多的蓮葉。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綠色的蓮葉。評價語:你的想像力可真豐富。(出示生字蓮葉)蓮是小棍l,葉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請你讀,你讀,一起讀。
3.師:你來說?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采蓮姑娘在采蓮(課件:采蓮姑娘。出示生字:采蓮)采是個平舌音,師領讀采、采蓮,生齊讀。師:你讀,你來,齊讀。
4.師:說說你的腦海里浮現了什么畫面?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魚兒在水里游泳。(課件:魚戲圖)生:魚兒們在水里玩游戲。(出示生字:魚是個什么音節(jié)?(整體認讀音節(jié))男生一起讀,女生跟他們比比。出示:戲,誰來讀?指名讀。你。誰能幫戲找個朋友?戲:游戲、戲耍。評價語:你的詞匯量可真大呀!
5.出示課文,師:誰做第一個小勇士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生評價。
師:老師相信大家如果再把課文讀一讀,肯定會讀得更好!自由讀一讀吧。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小朋友們讀得非常認真,下面請同桌用我好像選擇)說一句話,(句式:我好像看到了我好像聽到我好像聞到)
師:你好像。指名說話。(適時獎勵頭飾)
生:我好像聞到了荷花的香味。(課件:荷花)師:還有誰看到荷花的?
生:我好像看到了粉紅色的荷花。評價語:你真了不起,還看到了顏色呢。
生:我好像看到了許多綠色的蓮葉。(課件:蓮葉)師:你能說說蓮葉長得怎么樣嗎?
9、一年級上冊課文1秋天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課文1秋天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 教學設計,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活動。所以說課稿本身沒有太多要求,更多的是對說課者在口述過程中的思路要求比較更多一些。
一、說教材
1、單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單元第四課,屬于關注自然單元,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本單元選取了《春》、《濟南的冬天》等文情并茂的優(yōu)美詩文,易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要突出詞句理解、文意把握、內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學。
《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歲時所作。詩不長,僅三節(jié)。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 諸般景致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表現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yōu)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的預設
依據本單元本課的特點,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考慮,預設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并背誦全詩;進行語言積累;
能力目標: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解讀、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3、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依據以上兩點,我預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閑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是揣摩詩歌的清麗的意象和質樸曉暢、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說教法
1、教學的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所以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fā)展水平出發(fā),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fā)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爭議,激發(fā)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健康情感。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而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詩歌,適于朗讀,所以講析文章時,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領悟文章描繪的自然美。
2、學情分析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fā)點。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對語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節(jié)課,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我盡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標。
3、教學方法
根據課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激發(fā)興趣法(引秋)、問題導引法(品秋)、討論質疑法(品秋)、誦讀法(誦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風景圖片、使用相關的課件來輔助教學。
4、說學法
我認為教師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而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完成課后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5、反饋調控措施
根據我所授課班級學生底子薄、認知水平低、自覺性差的現狀,我估計學生可能會在品秋寫秋環(huán)節(jié)中出現困難,這時教師可根據當時的情況,就出現困難的環(huán)節(jié),以對話的方式談談自己的看法,拉進師生距離,啟發(fā)、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我是按引秋誦秋品秋寫秋進行教學的。其中我把教學重點突出在誦秋環(huán)節(jié);在品秋環(huán)節(jié)中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一)引秋(2分鐘)
教師給學生們展示秋天的風景圖片,請學生說說看了圖片,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由此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輕松的心情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進入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誦秋(8分鐘)
本環(huán)節(jié)以讀為主,使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秋有個總體印象。
1、 初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
2、 教師范讀,學生劃出朗讀節(jié)奏、分辨朗讀語氣、語調。
3、 學生自讀與賽讀,并在學生中互評,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4、 請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詩節(jié)朗讀,也可找出你認為詩中用得好的詞語,做適當的批注,并與同學交流。教師也可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詞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加以引導。
設計意圖:這樣就能使學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培養(yǎng)語感的同時,還能夠掌握精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注重了對學生智力素養(yǎng)中注意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質中的興趣與情感得以提升,鍛煉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品秋(20分鐘)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組成小組,主要圍繞教師給出的三個問題討論、質疑,探究全詩。
①找出每節(jié)詩的點睛之句。
?、谠娭锌坍嬃藥追鶊D景,請分別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發(fā)言,板書。)
?、圻@首詩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歸結出詩文的特點并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輔助引導為輔,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實際上也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在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檢測了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的歸納、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學生對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請學生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展開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并把它描繪出來。
設計意圖:這是對本課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描繪的圖景,了解到學生對詩文的理解程度,若學生理解有不足之處,教師可以自己頭腦中的圖景加以引導。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使學生感悟到詩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寫秋(15分鐘)
這個環(huán)節(jié)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情感態(tài)度兩方面的語文素養(yǎng)。
1、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也以秋天為題寫一首小詩或畫一幅畫。并給大家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根據閱讀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原理,進行知識的遷移訓練,注重語文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關注自然、體驗自然和發(fā)現美的習慣。也可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觀念。體現了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
2、請同學們一起歌唱秋天(試背)
設計意圖:教師可在學生試背過程中,在此出示與詩文有關的圖片,讓學生邊看圖片邊回憶詩文,進行背誦。這可以使學生智力素質中的記憶力得到鍛煉,同時也可掌握一種理解記憶的方法。在朗讀以及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達到了教學目標中的認知目標。
3、布置作業(yè):①查找描寫秋天的詩歌、名句。
設計意圖:在積累字詞句篇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篩選、查找資料的能力。
?、谕瓿烧n后研討與練習三:比較《秋天》與《秋景》,說說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異同。
設計意圖:這是對學生本課所學知識的驗收以及培養(yǎng)學生思維方面的拓展與延伸。
(五)、板書
在這節(jié)課的授課過程中,我能夠擯棄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分析、講授詩歌意境為主的做法,積極嘗試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創(chuàng)設校本實例及校本意境,盡量使課堂充滿活力,把課堂還給孩子,積極努力嘗試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孩子們在學習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討直至最后能獨立品詩、寫詩或作畫,以突出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我認為這也體現了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滲透。讓孩子們通過讀詩來感悟生活,通過聯(lián)系生活,更好的品味詩意,領悟意境,我認為這充分體現出了語文的人文性,為孩子營造了一個 大語文的氛圍。
此說課稿,是采用口頭表達的方面進行書寫的方式,大家可以從中進行精簡分析,按照另一種樹狀的方式寫出來,無論如何,說課稿沒有特別規(guī)范的文稿,只要你能說的很有條理即可!
10、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an en in un ün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an en in un n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anen in un n》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單元第12課,教材一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課的主體內容五個前鼻韻母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以及一幅情境圖,情境圖中隱藏著很多前鼻韻音節(jié);第二部分是聲母與前鼻韻母相拼的拼讀提示和拼出來的音節(jié);第三部分是一幅風景圖和對應的四個詞語;第四部分是一首詩歌《家》,詩歌注了音,本課要學習的多個前鼻韻母包含其中;第五部分是本課要求會認的三個生字與要書寫的音節(jié)詞提示。
【教學目標】
1. 正確認讀前鼻韻母an、en、in、un、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yin、yun,讀準音,認清形。
2. 正確用an、en、in、un、n和聲母拼讀。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音節(jié)詞。
3. 借助拼音,正確認讀藍天、白云、草原、森林4個詞語;正確朗讀詩歌《家》。
4. 認識草、家、是3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 本課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正確認讀,與聲母的正確拼讀。
2. 鞏固j、q、x與an、n相拼省掉兩點的規(guī)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韻母,導入新課
1.復習單韻母:同學們,我們學習的六個單韻母,大家一起背一背。
(1)全班背、指名背。
(2)板書六個單韻母。
2.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要學習五個新的韻母,它們和我們前面學的單韻母有關系哦!大家看老師在黑板上書寫。
(2)師在單韻母后面一次加上n,完善課題:an en in un n
(3)聰明的小朋友,發(fā)現了什么?
(4)教師小結:今天要學習的韻母就是在單韻母的后面加了一個n!不過,o的后面沒法加n,因為,o的后面加n,音發(fā)不出來,所以沒有這個韻母。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學習從單韻母的復習導入,注意舊知新知的銜接。學生首先從形狀上認識五個前鼻韻母,開門見山,省時高效?!?/p>
二、抓住發(fā)音,教學韻母
1. 引出類別:這五個韻母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前鼻韻母。請大家跟我說
前鼻韻母,前鼻韻母。
2.教師示范:這五個前鼻韻母怎么讀呢?請大家聽老師讀。
教師分別指著韻母發(fā)音。
3.帶讀韻母母:
(1)請同學們跟我讀:
ananan
enenen
ininin
ununun
nnn
(2)師講授發(fā)音要領:發(fā)音時,嘴巴先做好發(fā)單韻母的口型,發(fā)出單韻母,然后把嘴巴迅速合上,使聲音從鼻腔里傳出。
(3)學生自由練習
(4)帶上四聲,學生自由練習。
(5)指名發(fā)音,相機糾正。
(6)小老師帶讀。
4. 自由拼讀:前鼻韻母可以和很多聲母做朋友,下面,我們就來拼一拼吧!
(1)拼讀雙拼音節(jié): ban man gan han zhan shan ran
pen fen ken chen ren zen sen
bin pin min lin jin qin xin
dun tun lun gun kun hun zhun
jun qun xun
(2)根據下圖,拼讀三拼音節(jié),提示上兩點省略規(guī)則:
(3)拼讀三拼音節(jié):
b-i-an p-i-an m-i-an d-i-an t-i-an l-i-an
j-i-an q-i-an x-i-an
5.指名拼讀:誰愿意把這些音節(jié)拼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隨機挑選音節(jié)拼讀。師生評議。
6.全班拼讀:
(1)全班同學一起拼讀。
(2)全班開火車拼讀。
7.帶調音節(jié)拼讀:
(1)出示音節(jié)花瓣圖,學生自由拼讀。
(2)學生拼讀給同桌聽。
(3)隨機指名拼讀。
8.認識整體音節(jié):
(1)這節(jié)課我們還將學習三個新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yin yun
(2)教師帶讀。
(3)學生帶上四聲練習。
【設計意圖:這個板塊的教學,任務較重。第一步是五個前鼻韻母的認讀,教學策略是教師多帶讀,學生多實踐。第二步便是韻母與聲母的拼讀,這是掌握韻母的關鍵。我們先不帶調,讓學生嘗試拼讀;接著帶上聲調,讓學生練習拼讀。為了遵循由易到難的學習規(guī)律,先讓學生學習雙拼音節(jié),再讓學生學習三拼音節(jié)。在學習三拼音節(jié)時,我們著重指導了介母i和韻母an與聲母相拼的音節(jié),這是因為在這樣的音節(jié)中,an的發(fā)音發(fā)生了變化,不能當作an來對待,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煩,我們建議將i和an當做一個整體來教,這樣學生接受起來就會容易很多。第三步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教學,按照教師帶讀、學生練習的步驟完成即可?!?/p>
三、觀察插圖,尋找音節(jié)
1.引導看圖:同學們,我們來完成一個探寶的游戲。我們今天拼讀的好多前鼻音節(jié)都藏在這幅圖里,你能找到幾個呢?
2.尋找音節(jié):
(1)學生欣賞課本第46頁圖片。
(2)交流匯報。
(3)教師根據學生匯報,一一出示含音節(jié)的詞語卡片:
預設:
◆電視屏幕里是雄偉的天ān門。
◆電視屏幕里還有l(wèi)ntiān、白yn。
◆爸爸媽媽坐在沙發(fā)上kn電視,媽媽正在n遙控開guān。
◆爸爸坐在左biān,媽媽坐在右biān。
◆爸爸戴著yǎn鏡。
◆媽媽脖子上戴著項lin。項lin是綠色的,由一cun yunyun的珠子組成。
◆媽媽留著duǎn發(fā)。
◆沙發(fā)上yn著綠色的條wn。沙發(fā)很柔ruǎn。
◆爸爸穿著ln色的上衣,衣領上有l(wèi)n色的條wn。
◆茶幾上放著sān種yǐn料,其中有兩gun可樂。
◆電視機旁biān有一個足球,足球也是yunyun的。
(4)教師帶讀含前鼻韻母的詞語。
(5)學生開火車讀。
3.練習說話:誰能把畫面連起來說一說?
【設計意圖:對課文主題圖的利用,重在突出音節(jié)的再現與鞏固。在看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關注點放在尋找隱藏的音節(jié)上,學生會覺得像探險一樣,非常好玩。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將音節(jié)尋找出來后,再次認讀,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p>
四、朗讀兒歌,鞏固拼音
1.看圖學詞:
(1)放假了,聰聰的爸爸媽媽要帶他去旅游,大家看,他們一家到了美麗的大自然
(2)出示課本47頁插圖,指名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出示拼音卡片,學生拼讀:lntiān biyn cǎoyun sēnln
(4)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認讀:藍天、白云、草原、森林
2.朗讀兒歌:看到這樣的美景,聰聰的爸爸忍不住感嘆道:我想到了兩句詩: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課件出示。)媽媽接著說:我也想到了兩句詩: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課件出示。)爸爸說:聰聰,你也可以想兩句詩嗎?聰聰想了一會兒,說:我想到啦!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課件出示。)爸爸、媽媽連連夸獎聰聰:我們的聰聰也是小詩人咯!
小朋友們,你們記住聰聰一家寫的詩了嗎?沒記住的同學,趕緊讀一讀吧!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小組比賽:我們分小組來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
4.全班齊讀:
(1)師生合作朗讀。
(2)全班一起讀一遍。
(3)同學們會背了嗎?我們一起背一背吧!
5.認識生字:詩歌中的三個生字大家會認嗎?
(1)指名認讀。
(2)組詞開花。
【設計意圖:將看圖讀詞讀詩結合起來,用聰聰一家去旅游將所有內容貫穿在一起。文中詩歌的出示,變成了聰聰一家創(chuàng)作的過程,更有情景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逐漸做到能夠背誦,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p>
五、抄寫音節(jié),加深認識
1.教師示范:同學們,今天我們要抄寫幾個音節(jié)詞語,請大家看老師在四線格里書寫。記得我們的規(guī)則哦:有頭往上申,有尾往下拖,無頭無尾中間做。
2.學生練習:請大家在書本上描紅各一遍。然后在拼音本上各寫兩遍。
【設計意圖:練習書寫,老師先示范,重點提示筆順和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學生描紅、練習,練習的遍數不宜太多。書寫的規(guī)則用兒歌加以提煉,很有必要。】
【板書設計】
12 an en in un n
(板貼音節(jié)卡片)
11、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z c s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z c s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會Z、C兩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Z、 C與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
3、 學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zi、ci, 會讀它們的四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z c s的音、形、書寫。
2.zi ci si三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音形。
教學難點
三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與三個聲母的字形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導入: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和拼音王國的很多字母寶寶交上了朋友,不知你們是否已經能快速的叫出它們的名字了?出示卡片讓學生讀。
2、真厲害啊,看來你們真的是好朋友了。拼音王國的國王知道我們104班的小朋友很熱情好客,跟拼音寶寶交上了好朋友,他也很高興,昨晚他跟我說他很想教我們小朋友一種本領,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本領嗎? (變魔術) 你們想學嗎?不過他提出了一個要求:每個小朋友必須先認識幾個拼音王國的幾個新的拼音寶寶,才能開始玩變魔術的游戲。
(二)、學習z、c、zi、ci
1、 學習聲母z
(1)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來到什么地方了啊,誰能來說說?引出聲母z。
小姑娘在干什么呢?誰能來把寫字這個詞語說好。
她在寫什么字呢?
對了,我們要認識第一個拼音寶寶就是它, 你們看看它像什么啊?
誰能來跟它打個招呼啊?講解發(fā)音的方法。組織學生同桌練一練。
(2)拼讀音節(jié):聲母都很喜歡交朋友,誰知道它都喜歡跟哪些韻母交朋友呢?
學生說,師板書。
誰能用我們以前的方法拼讀這些音節(jié)呢?待會看誰讀得最好就讓他來當小老師。組織學生練習拼讀。
誰能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讀一讀。
那誰能給它們加上聲調讀一讀呢?
課中操:拍手游戲。
(3)整體認讀音節(jié)教學
z的雙胞胎來了,它們長的像極了,而且名字也很象,你們聽聽老師怎么跟它們打招呼,你們認真聽,看看有什么不同。
組織學生自己練練。
2、學習c
出示圖片,讓學生自己學學。方法同上。
三、變魔術
我們已經認識了拼音寶寶了,現在就可以來玩變魔術的本領了。
你們可要看清楚了,老師用這根繩子變出了什么?你們學會了嗎?那么你們同桌玩一玩變魔術的游戲。
現在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玩啊。師說z、c、zi、 ci讓學生變魔術。
四、書寫z、zi、c、ci
1、拼音寶寶跟我們玩了那么久了,現在它要休息了,你能幫忙找找它們休息的地方嗎?學生說老師范寫。
2、組織學生練習寫。
五、鞏固
1、 我們要和拼音寶寶說再見了,誰能再來和它們打聲招呼呢?指名認讀。
2、鼓勵學生回家跟自己的爸爸媽媽玩變魔術的游戲。
12、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小兔運南瓜是人教課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一冊最后一個口語交際的內容。本次口語交際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里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運回了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第二幅圖空缺,那么,小兔究竟是怎樣運南瓜的呢?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這一次的教學就以第二幅圖為重點,它為我們提供了空白點,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加以填充,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課前準備
課文圖;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過程
圖片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導入
(課件演示)一只可愛的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南瓜地里,看見一個大南瓜。他高興極了,想把南瓜運回家,可是抱不動。他愁眉苦臉地說:我怎么才能把這個大南瓜運回家呢?
師:你們認識這只小動物嗎?喜歡他嗎?
生:認識,是小兔。喜歡!
師:這么可愛的小兔遇到什么難題了?為什么愁眉苦臉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運回家,可是他抱不動。
師:小朋友,咱們現在就一起來幫助小兔想辦法,好嗎?
生:好。
設計意圖:這一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學生一進入這個情境,就會有強烈的表達沖動,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達
師:我們怎么幫小兔?。靠炜燹D動你們的小腦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馬上把你的辦法告訴小兔,好嗎?
生:小兔可以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把南瓜抬回家。
師:這種辦法是請別人幫忙。真不錯!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生:我可以幫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著南瓜回家。
師:你可真是個大力士??!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來,滾著往前走。
師:噢,自己解決問題,把南瓜當成車輪啦!這個辦法真好!
生:小兔,我也有一個辦法。你可以找根繩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
師:有道理。這個辦法能從實際情況去想,讓小兔自己克服困難。
生:小兔,你也可以找來一根木棍,撬著移動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這種辦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難,不過挺費勁的。還有更巧妙的辦法嗎?
生:小兔可以向別人借車運大南瓜。
師:向誰借車?借什么車?
生:向鄰居借車,有小貨車最好,推車也行。
師:先求助別人,再自己運。
生:小兔可以用許多打了氫氣的氣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運回家。
師:很有創(chuàng)意!
師:你們真棒!想的辦法真多。我把掌聲送給你們。
師:(過渡)剛才大家都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說出了自己想的辦法。你們的辦法都不錯,可是小兔不知道選哪種辦法好啦!現在請你們幫助小兔參謀參謀,他應該選哪種辦法。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大膽想象,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教師運用肯定、贊賞等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三、討論評議,注重表達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
生:我覺得用抱或背的辦法不好,因為這樣很費勁又很慢。第3種辦法把南瓜立起來滾回家就很好。
師:對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著南瓜滾回去的辦法就挺好。
生:我認為向別人借車運南瓜的辦法好,又快又輕松。
師:如果路陡難走,用小車運的辦法就不錯。
生:用氣球運南瓜的辦法好,很省力。(許多生:不好,不好。)
師:為什么不好?
生:萬一氣球撞到樹上或者被什么東西扎了就會破,南瓜就會掉下來摔壞,那就白費力氣了。
師:看來這辦法還不容易實施呢。
生:我覺得第4種和第5種辦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繩子拉或用木棍撬著移動都太費勁。
師:是啊,這對小兔來說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覺得還是第1種辦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費勁,請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幫忙抬,就比較輕松了,人多力量大。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老師替小兔謝謝你們!以后我一定要向你們學習,遇到事情多動腦筋想辦法。
設計意圖:學生把自己的體會加以梳理,通過小組合作加工,流暢地表達出來。這一環(huán)節(jié)再次體現了小組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拓展延伸,學科綜合
師:(課件播放音樂)我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幫小兔把南瓜運回了家,現在就請每位小朋友選一種運南瓜的辦法把它畫下來,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畫?;丶液蟀研⊥眠\南瓜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語言的內化與外化的訓練過程,把它畫下來是語言圖像化的過程,看著畫把它編成故事又是一個圖像文字化的過程,在這相互轉化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學反思
好的教師應該是刺激學生思維的誘導者,培養(yǎng)學生思維習慣的引路者。口語交際課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重要課例,也能充分反映教師課堂的把握能力及知識水平等。本課教師在課堂中充分運用自己的鼓勵技巧,充當引導者、把握者和參與思考者,把課堂分成三個階段:問題引入思考在回答中思考師生共同思考評價,達到了培養(yǎng)思維的目的。特別是教師巧妙地采用弱化不成功方法和不給出最優(yōu)答案而只給予普遍鼓勵的辦法,讓每位學生有交流的機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其思維的活躍性,克服課堂出現只限于優(yōu)生施展才能空間的弊端,也給學生的后續(xù)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間。評價是比較高的思維方式,教師通過師生共同思考、評價的方式,把思維推向更高的層次,做到有普及、有提高,符合學生思維的成長特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13、一年級上冊課文13烏鴉喝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年級上冊課文13烏鴉喝水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由此可見,問對于學生來說何等重要。大語文觀,倡導問題教學。本課基于這一理念嘗試從:學有所惑,學有所獲,學有所豁,三個層面解讀文本,讓學生把握小烏鴉 想喝水喝不著想辦法喝著水這個脈絡,并最終學以致用,能夠自己創(chuàng)作故事。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本的生字詞,讀通課文。
2.理解重難點詞語,會用漸漸許多等詞語說話
3.明白遇到困難應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的道理,并學以致 用。
【教學過程】
一、學有所惑機靈小不懂
1.讀課題,提問題
2.互討論,解難題
3.齊挑戰(zhàn), 大任務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讓學生提問,并自主解答,再到完成教師精心設計任務卡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讀通課文,讓語文課堂變成一個放飛思維、張揚自我、展示能力的樂學天堂。】
二、學有所獲語文小博士
(一)讀之獲
1.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2.再讀課文,掌握疑問語氣
烏鴉喝不著,怎么辦呢?
3.再次深讀,探尋辦法
通過再次深讀,我引導孩子慢慢了解烏鴉想辦法的過程。
(二)做之獲
我拿出準備好的石子瓶子等道具,讓他們模仿小烏鴉親手操作一下,體會水漸漸升高的樣子。與學生一起操作之后,烏鴉喝水的整個過程形象的展現在了他們面前,親眼看一看比動嘴讀一讀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 我再相機指導孩子
用漸漸說話
花漸漸
雨漸漸
我們漸漸
完成對課本語言點的訓練。
【設計意圖: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教師要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感悟,加深理解?!?/p>
三、學有所豁最強大腦挑戰(zhàn)賽
讓學生親自操作完之后,我順勢突破教學難點同學們,小烏鴉厲害吧,自己想辦法喝到了瓶里的水。
1.幫烏鴉 想辦法
2.理清文脈 創(chuàng)作故事
起因烏鴉口渴了
經過想辦法扔石子
結果喝到水了
看圖創(chuàng)編鼠小弟的故事
起因
經過
結果
小結升華:啟發(fā)學生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而應該主動出擊,認真思考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王國維先生在《人家詞話》里說讀書的第三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經過學有所惑、學有所獲兩個大環(huán)節(jié)之后,孩子將前面的語言積累致以所用,促使學生開動腦筋豐富語言表達,讓學生獲得極大成就感的同時,切實地提升一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4、二年級上冊課文6一封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課文6一封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封信》記敘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國外工作的爸爸,給爸爸寫信的故事,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摯、溫暖的親情。文中的露西前后寫了兩封信,不同的表達方式產生了不同的心情體驗。因此,本課教學設計,我以露西前后寫的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主導問題,引導學生去讀書,讀懂內容,讀出情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露西的兩封信。
學生準備:讀課文三遍,字卡、詞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直入主題
1.導入:如果你的爸爸去遠方工作了,你想他的時候會怎么與他取得聯(lián)系呢?(打電話或者發(fā)微信)那么,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除了這些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取得聯(lián)系。(板書題目,齊讀題目)
2.認讀封字,明確一封是數量詞,封字還可以組詞為封住密封等。
3.過渡:這篇課文中的信是誰寫給誰的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看看吧!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讓學生明白語文來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同時也通過談話激趣導學,為學習下文做鋪墊。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聽清字音,聽清停頓。
2.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努力把課文讀通順。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生字圈畫出來,難讀的多讀幾遍。
(3)再讀課文,說說露西給爸爸寫了幾封信。
3.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圈畫生字,用____畫出露西第一次寫的信的內容,再用 畫出露西第二次寫的信的內容。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該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生字新詞的自學能力,因此,教師在明確任務后,讓學生自主讀文,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讀準字音,認準字形,讀通句子,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對比體會,合作識字
1.指生回答:露西給爸爸寫了幾封信?
2.(1)引導學生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的內容。
(2)指名認讀生字,教師糾正字音。
①讀準削肩冷鮮的讀音。
②指導學習多音字朝重結。能根據不同的讀音組詞語。如重在本課讀chnɡ,另一個讀音是zhnɡ,可組詞為重量。
(3)小組合作,交流識記削刮胡修冷重的方法。
(4)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①動作識字削、刮。做一做削、刮的動作,想一想生活中和削、刮有關的詞語:削皮、削鉛筆,刮風、刮胡子等。
②字謎識字胡。古時明月今相見。
③生活識字修。引導學生思考在哪里見過這個字。(修理部)課件出示修理部的牌匾,仔細觀察這個字,在書寫時不要忘了中間的豎,學生書空練習。
④形聲字識字冷。冫,表義;令,表音。組詞:冷清、冷氣。
⑤對比識字重與量字形相近,對比記憶。
(5)課件出示第一封信。
親愛的爸爸:
你不在,我們很不開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邊刮胡子,一邊逗我玩。還有,家里的臺燈壞了,我們修不好。從早到晚,家里總是很冷清。
指生讀,師生評價,然后生齊讀第一封信。
3.露西的第二封信都寫了些什么呢?指生回答,課件出示露西寫的第二封信。
親愛的爸爸:
我們過得挺好。太陽閃閃發(fā)光。陽光下,我們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請爸爸告訴我們,螺絲刀放在哪兒了。這樣,我們就能自己修臺燈了。還有,下個星期天我們去看電影。
爸爸,我們天天想你。
(1)引導學生朗讀并體會。
指導學生將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對比一下,確定第二封信應該用高興、幸福的語氣去讀。
(2)鞏固識字,集體交流, 師適時補充:
①指導學生學習期字可以用生活識字法,如:一個星期共有七天,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另外,期與胡字形相似,兩個字的偏旁相同,古和其分別代表著兩個字不同的讀音,雖然偏旁相同,但意思不一樣,胡中的月字旁指肉,而期中的月字旁則表示規(guī)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
②指導學習鮮。圖片 鮮字由魚、羊兩字組成,最早表示魚名,泛指活魚, 后來引申為新鮮、美味的意思。
(3)指生讀第二封信,師生評價。
①課件在第二封信結尾和鮮花的位置出示詞語結尾和一大束鮮花,指名朗讀詞語。并利用課件放大結束和鮮,指名反復認讀,并交流識字方法。
②字謎識字:束口字藏在木中間。
4.小結過渡: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在這兩封信中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朋友,還能把這兩封信讀得既通順又流利,把掌聲送給自己吧!下面會寫字中的朋友也著急跟大家見面了,讓我們一起去跟它們打個招呼吧!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創(chuàng)設語境,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本環(huán)節(jié),將本課的重點字集中在露西給爸爸的信中,不僅給漢字提供了反復出現的平臺,更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四、觀察示范,指導書寫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請學生認真觀察生字的結構。
2.上下結構的字:今、支、筆。
左右結構的字:封、信、珠、燈、影。
全包圍結構的字:圓。
獨體字:電。
3.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
今、支中都有捺,要寫得舒展。
筆和電最后一筆都是豎彎鉤,要注意強調這個筆畫:豎要靠近豎中線,轉彎要圓潤,下面的部分要平,鉤朝上。
4.學生描紅,練寫生字。
5.展示生字,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和基本字,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所以在寫字指導上要從細微的筆畫、結構入手,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五、拓展延伸,鞏固練習
1.把本課的生字讀給家長聽,口頭組詞,如果能將生字放入句子中讀一讀就更棒了。
2.將《一封信》讀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適當鞏固有利于幫助孩子們加深印象,而與家長的合作,既復習了課堂所學,又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1.復習:課件出示生字、詞語,學生開火車讀字,男女生讀詞。
2.導入:本文的主人公露西給爸爸寫了幾封信?信里都說了些什么?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6課《一封信》,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形式復習鞏固生字、詞語。同時,回顧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
二、合作探究,品味語言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回顧課文內容。
2.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第3~14自然段,找出露西給爸爸寫的兩封信。
(2)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想一想:這兩封信有哪些不同?
3.學生自主學習,全班交流。
4.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教師相機用課件出示兩封信的內容。
5.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1)第一封信里,露西說爸爸不在,我們很不開心。(板書:不開心)第二封信里,露西說我們過得挺好。(板書:很高興)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
(2)第一封信里,露西說爸爸不在家,不能逗她玩,沒有意思。第二封信里,露西說她要和媽媽去看電影。
(3)第一封信里,露西說家里的臺燈壞了,修不好,很心煩。第二封信里,她問爸爸螺絲刀放在哪兒,她和媽媽要自己修理臺燈。
(4)第一封信里,露西說家里很冷清。(板書:冷清)第二封信里,露西寫希比希又蹦又跳,家里很熱鬧。(板書:熱鬧)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家里總是很冷清說明了爸爸在露西心里真的很重要。
(5)第二封信里,露西不僅寫家里一切都很好,還寫了她和媽媽很想爸爸。
6.小結并指導朗讀。要從兩封信中體會到露西的心情和想法的變化。第一封信里處處都是不開心,第二封信里字字洋溢著快樂的情感。
7.引導學生再次觀察這兩封信,說說還有什么發(fā)現。(第二封信的結尾,露西還畫了一大束鮮花。)
8.為什么露西的信前后會出現這么大的差異呢?(最主要的原因: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引導下完成的,媽媽的一句我們過得挺好一下子就讓露西開始想開心的事情了,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露西的第二封信才會充滿快樂的氣息。)
設計意圖:文中只提到了露西前后寫的兩封信的相關內容,沒有以信的形式出現。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恰恰填補了這一空白。形象直觀的信件再現了露西不同的心情,也為識字提供了具體語境。
三、討論交流,深化主題
1.討論交流:比較露西前后寫的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什么?(我更喜歡第二封信,因為這封信是露西帶著快樂的心情寫的,爸爸讀了信會高興,不用惦記家人了。)
2.思考交流: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到孤獨,也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保持快樂的心情,想辦法解決困難,不讓爸爸媽媽操心。)
設計意圖: 樂觀地對待生活,這是一個生活道理。只有將這樣深刻的道理融進具體的問題、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生才會有所領悟。
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請你像露西一樣給親人寫一封信,告訴他們,你最近的生活很快樂。
設計意圖:以實踐活動誘發(fā)學生樂觀生活的情感,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深化、延伸。
15、二年級上冊課文5玲玲的畫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5玲玲的畫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玲玲的畫》是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兒童生活為主題。本篇課文是以兒童的視角來表現兒童的生活,是一篇讀后讓人頗受啟發(fā)的小故事。通過一幅參加評獎的畫:《我家的一角》,主人公玲玲先后經歷了得意-傷心-滿意的心路歷程,篇幅雖短,卻一波三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玲玲的情緒變化,用上得意、傷心、滿意三個關鍵詞講講這個故事,從而達到借助詞句,嘗試講述課文內容的單元目標。課文采用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發(fā)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好人物之間的對話,結合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進而理解關鍵語句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相結合的方法,認識玲、詳等15個生字,正確書寫幅臟。
2、通過自由讀,同桌讀等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上得意、傷心、滿意三個關鍵詞講述故事。
3、逐步養(yǎng)成帶問題邊讀邊思考的閱讀習慣,能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能用得意、傷心、滿意三個關鍵詞講述故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課題
1、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小伙伴(出示頭像),她的名字叫玲玲,看她笑瞇瞇的多可愛?。?,我們一起喊出她的名字吧。你是怎么記住玲這個生字的?(交流玲的識字方法)
2、玲玲是個聰明的小姑娘,畫得一手好畫,今天我們就來學《玲玲的畫》。(板書課題)
3、畫:是這節(jié)課要求寫的生字,在書寫的時候請注意:橫在上半格,要寫短,田字稍小在中間,橫在橫中線,豎在豎中線,下半部分要寫寬,包住田。
(二)通讀理課文
1.玲玲的畫中還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咱們去看看吧。請打開課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巡視,表揚學生的讀書姿勢)
2.同學們課文讀的這么棒,老師就獎勵大家欣賞玲玲的畫。(課件出示)玲玲畫了什么?
3.回答正確,玲玲畫得是《我家的一角》。這幅畫可是要去參加比賽的,所以玲玲畫得非常認真,畫了好長時間才完成呢!看到自己的作品,玲玲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快去讀讀吧?。ǔ鍪镜谝蛔匀欢危?/p>
(1)自由讀
(2)現在你知道玲玲的心情了嗎?指名讀。板書:得意
(3)從哪個詞看出玲玲對自己的畫很得意,快用圓圈圈出它。(端詳)端詳,詳在這里發(fā)輕聲,那端詳是怎么樣的看?
(4)請你來演一演?(你們看,她把畫認真仔細地看了又看,這就是端詳。)
(5)誰能讀好這句話?
(6)看他讀得多認真呀!我們一起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吧。
(三)品讀破難點
1.正當玲玲端詳自己畫的時候,意外發(fā)生了?。ǔ鍪緢D畫)學生觀察
快看,玲玲的這幅畫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1)故事中又是怎么說的?趕快到文中找找答案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2)自己讀讀這段話,這么好的畫弄臟了,這時玲玲的心情又會怎樣呢?指名回答(板書:傷心)
(3)指名讀。問:玲玲你為什么那么傷心啊?(出示:我的畫弄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孩子你呢?你呢?
師: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聽了爸爸的話,玲玲是怎么做的?(出示第八自然段)
2.自由讀。誰來說說玲玲是怎么做的?生回答。
(1)出示圖,看,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畫,你覺得怎樣?這只小花狗真是可愛呀!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2)指名讀,是呀,一點小小的改動,使這幅作品更好了,更容易得獎了,所以玲玲滿意地笑了。(板書:滿意)讓我們再來讀讀文中的句子吧!(出示小花狗的句子)
(4) 玲玲真高興?。≡疽呀浥K的一幅畫,動動腦筋就比之前更美了,而且還充滿了生機。此時,你又想對玲玲說些什么?
是啊,你讀懂了爸爸的心!出示句子: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老師就請你讀讀爸爸的這句話吧。
(5)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有了這樣的生活體驗,我們就更容易理解爸爸的這句話了,再來讀。
(6)隨文識字:糟
(7)同學們,我們不但認識了生字糟,還從這件糟糕的事情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出示句子: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再遇到類似事情也要動動腦筋去解決它。
(8)現在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個故事,同桌之間互相講一講。出示圖畫(用上得意、傷心、滿意)現在誰能看著圖畫,用上這三個詞語把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規(guī)范寫生字
1、玲玲是個聰明的小姑娘,不僅畫得一手好畫,還寫得一手好字(出示:幅、評、獎、催、啪、臟、報、另、及、懶、并、肯)你認識它們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學寫:幅、臟
通過寫字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觀察出這兩個字的相同之處(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右一樣高)
(1)幅字的書寫
掌握筆順。(右下田字扁又寬)
(2)臟字的書寫
掌握筆順。(第一筆和第七筆都是豎撇)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4)書寫評價,二次練寫
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今天留給大家一個小任務,回家后把這個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16、二年級上冊課文4曹沖稱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4曹沖稱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 說教材
《曹沖稱象》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經典的歷史故事。記述了曹沖動腦筋想辦法稱出大象體重的故事。全文圍繞稱象這一中心,運用渲染烘托、映襯對比的方法記敘了稱象的全過程,表現了曹沖的聰明才智,給人以深刻啟迪。
二、 說學情說目標
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具有初步理解詞語能力。但曹沖稱象這個歷史故事遠離孩子們生活實際,需要借助多媒體的圖片和動畫等幫助理解。本課是第二課時,重點在于理解課文。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訓練。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曹沖稱象的過程。通過官員稱象的方法和曹沖稱象的辦法對比,理解曹沖稱象方法的科學巧妙。
3. 培養(yǎng)學生愛動腦筋的好習慣。教學重點: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曹沖稱象的過程。教學難點: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曹沖稱象的過程。
三、 說內容過程
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我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分別是:(一)巧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走進生活實際,了解秤是不能稱大象的。所以稱大象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復習生字,朗讀課文 學生復習生字詞。教師適時指導朗讀。使用個別讀,齊讀的方式。使同學們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輔助動畫,理解內容
1.自讀課文,初步感受。
2.播放動畫,整體感受曹沖如何稱象。
3.分步演示,深入理解課文。
4.按照課件的提示,復述稱象過程。
5.獨立敘述稱象過程。
(四)總結全文,拓展積累 通過幾個小問題,使同學們懂得做事要想曹沖那樣多動腦。
四、說信息技術的應用
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切入點介紹一下信息技術在本課教學的整合。
(一)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歷史故事
任何的一個歷史故事都產生于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本篇文章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對遙遠,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就能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所以在開課我以大家都很熟悉的秤來導入主題,進而出示大象的圖片,大象是否能用秤來稱?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思考。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化靜為動的特點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同時把教材比較抽象的內容活靈活現的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直接導入課題,便于學生很多接受知識。由于學生對于曹沖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出示一幅關于曹操和曹沖的圖片,并且簡單給孩子們介紹他們。他們生活在1800年前的三國時期,當時曹沖只有七歲。曹沖是怎樣稱象的呢?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思考。
(二)多媒體游戲,復習舊知
二年級的識字是一個重點的內容,但是孩子們往往只是機械的記憶,達不到理想效果。我深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課件設計了游戲來復習生字,以多媒體游戲為載體,輕松突破教學難點。充分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了孩子興趣。請看我的教學實錄。在進行游戲教學時,同學們情緒高漲、精力集中、積極發(fā)言,生怕丟掉一個生字,同學們在妙趣橫生的摘蘋果游戲中復習了生字,使原本枯燥的識字變得富有生命力。達到了復習生字的學習目的。同時又通過誰能趕走大象的游戲,來進行詞語填空,使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復習舊知。
(三)理解復述,突破難點
二年級的教學仍以朗讀作為孩子們的主要任務,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借助信息教育技術,讓孩子們由淺入深的進行朗讀學習理解。最初的朗讀要給學生一個準確的,直觀的印象,所以將課文的重點句呈現在大屏幕上,同時,圖片出示大象的身子和腿都像什么,訓練孩子們口語表達能力。重點句單獨呈現反復連讀語氣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讓同學們把疑問的語氣充分讀出來。學生自讀第二段課文,找到官員們稱象的辦法。并且理解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同時知道學生讀出反駁的語氣。二年級的同學具有初步理解詞語的能力,但是要讓他們對整個故事進行復述就有一定的難度。為了使孩子們能更加直觀的了解稱象的過程,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動畫來幫助大家理解課文。這樣能輕松突破教學難點。首先通過學生自讀匯報的方式,讓學生對曹沖稱象的過程有一個初步、抽象的理解。然后通過看動畫片的方式,產生一個完整直觀的感受。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身臨其境的境界享受,同學們仿佛親眼看到了,聰明絕頂的曹沖通過動腦筋、想辦法稱象的過程。
為幫助他們完整的講出曹沖稱象的過程做好鋪墊。最后通過再次分步看圖提示的方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出曹沖稱象的過程。這樣,把抽象化為具體、乏味化為有聲有色的一個過程。這些動畫能夠喚起學生對語言的主動感悟,積累詞語,樂于表達。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掌握學習重點,練習從低年級開始就能有序的說一段話。讓學生在一種現實感中進行主動地學習。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愛學習、愛動腦筋的好習慣。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的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五、說評價與反思 在本課,我運用了靜態(tài)圖片和動態(tài)動畫結合的方式,針對重難點,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了情境,引導學生探究,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巧妙的利用多媒體能突出曹沖稱象的過程這一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了課堂效率。
17、二年級上冊識字4:田家四季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識字4:田家四季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田家四季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八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短锛宜募靖琛肥遣烤幇娑昙壣蟽哉Z文第二單元的第四課,本單元是一個識字單元,而這首歌謠是一首描寫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謠,也是由四幅季節(jié)圖組成的田家四季圖。而圖畫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因此本課教學設計以賞、看圖、說圖為主體思路,引領學生在在賞圖中識字、學詞、朗讀,在說圖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借助圖畫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多種形式的閱讀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和研究學生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基礎,這就要求老師不僅要做到分析好教材,還需要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課堂中教師要設置很多環(huán)節(jié)來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聽說讀寫的能力,特別愛幻想,但識字量還不夠多,語言積累剛剛起步,理解能力還很弱,所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美文美讀、是他們學習這節(jié)課的主要成長點。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課文訓練的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本節(jié)課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蝴蝶、麥苗等11個詞語,掌握場、了兩個多音字的讀音,會正確書寫季字。
過程與方法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農民在不同季節(jié)里的農事活動,體會農民的辛苦和快樂。
四、說教學重難點
二年級的學生重在識字和閱讀,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
而將難點定位:
了解農民在四個季節(jié)里的主要農事活動,體會農家生活的辛苦與快樂。
五、說教學準備:本節(jié)課我將利用多媒體的圖片、音頻等工具有效輔助教學,使教學活動多樣化。
六、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本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設置,激發(fā)興趣法以春季美麗的圖片導入,引起興趣,激發(fā)情感。
2.多元識字法隨文識字,自主識字。
3.讀悟法以讀代講,讀中促悟。愿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用集體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老師引讀等多種方式來朗讀兒歌,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也讓學生能更好的體會到四個季節(jié)的變化,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
4.展開想象,拓展思維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我采用這樣的方法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二)、說學法:
而對于學生而言,以讀為主,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本篇課文郎朗上口、節(jié)奏歡快的語言特點,從而越讀越想讀,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時結合課文插圖來理解句子,了解田家人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體會農家生活的辛苦與快樂。
七、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將從四個方面來展開我的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精彩的導入能迅速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之初我會出示一張充滿春天氣息的圖片,將學生快速的代入到春季的情境中去。在欣賞圖片的同時,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fā)現階段,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體,并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精讀課文,感悟體驗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以讀代講,通過一定情景和語言的引導,讓學生自主展開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在在學習春天這一小節(jié)時,你怎么樣才能把春天讀得既美好又動聽呢?在學習秋天這一小節(jié)時提問,什么是喜洋洋?你怎樣通過讀來表現喜洋洋的情緒呢?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季節(jié)的特點,感悟田家生活的與辛勞和幸福。充分的發(fā)揮出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此設計注意到了低年級兒童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把無形的東西變得形象生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在學習課文的同時隨文識字,邊學邊記,引導發(fā)現,滲透學法。寫字教學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獨立、正確書寫。我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并掌握字形的特點,幫助學生記憶,從而直觀地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發(fā)現,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字能力。例如季字,讓學生自主觀察字形、結構、寫法及田字格的站位等等。
(三)課外延伸,鞏固提升
通過把兒歌進行改編,讓孩子們覺得語文課堂也是充滿趣味性的,從而激發(fā)孩子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首先讓學生來談一談自己對田家生活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在作業(yè)布置上尊重學生差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讓作業(yè)不再是學生的負擔。
八、說板書設計
至此,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已經基本說完了,然而一個完整的教學必然離不開教師的板書,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使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我的板書設計是由文中四個典型的農事活動和四幅圖畫構成的,圖文直觀,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同時設計了學生共同板書的環(huán)節(jié),也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課堂積極性,加深印象。
本節(jié)課我力求讓學生在一個積極、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上就是我對《田家四季歌》這篇課文的說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18、二年級上冊課文2我是什么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2我是什么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tài)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tài)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tài);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說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學習方式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相互啟發(fā),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變被動地學為主動地學。
【說目標】
1. 學會14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
2. 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溫和說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教育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說教法】
低年級閱讀教學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自主、合作的精神。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 直觀演示法。
通過生生互動演示、師生互動演示,發(fā)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參與訓練,激活思維,讀懂課文的詞句。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節(jié)課,我制作了優(yōu)秀的課件,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是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 鼓勵欣賞法。
在小組中、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說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合作學習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問、評、議等去實現,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說教學】
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互動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研讀全文。
一、巧設懸念,初步感知。
由師生互相介紹自己,引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誰,可是有個小朋友卻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幫他猜猜好嗎?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謎底。緊接著,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猜出謎底就是水。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2. 你喜歡這篇課文嗎?將你最感興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3. 全班交流,教師隨機指導認讀生字、新詞。
此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交流,整體感知課文,達到生生互動。
三、師生合作,小組研讀全文。
1. 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向別的小組同學提問。但是,你必須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必須在書上。
2. 學生自由讀課文,準備問題。
3. 小組交流問題。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仔細地讀每一句話,精心地設計問題。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集思廣益,完善問題,進一步達到生生互動。
4. 學生一問一答,教師根據學生問題隨機重點指導。
教師通過本課的三種教法,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如:利用直觀演示法理解關聯(lián)詞一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區(qū)別落下來、打下來、飄下來,理解暴躁等詞語;通過想象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會用溫和說話。并將鼓勵欣賞法貫穿始終,如:你聽得真仔細;如果你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從始至終教師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充分體現了小組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為主導,生為主體。
5. 梳理全文,完善板書。
6. 學到這里,你還想了解哪些課文里沒有的有關水的知識呢?學生自由提問。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并不急于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問題延伸到課外,并教給學生尋找答案的方法,達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擴展練習。
出示三項作業(yè),學生任選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舉例子說說,再寫下來。
2. 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3. 說說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學生在學習上是有所差異的,此選擇性作業(yè)涉及到說、寫、收集三方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說效果】
按照上述教學方法施教,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生生互動自己就可以解決,對于學生的難點則需通過小組互動和師生互動來解決。
19、二年級上冊課文22狐假虎威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22狐假虎威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成語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靈活應用是難點。
教學準備:頭飾、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非常喜歡讀書,并且更喜歡讀故事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出示課題,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2、那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同學舉手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理解)
3、學生總結
4、過渡 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理解,猜出了大概意思,那我們的猜測對不對呢?老虎和狐貍之間到底會發(fā)生什么故事?下面就讓我們從課文當中找答案吧
二、自學:
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詞,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自學:
過渡:同學們已經自學完了,生字詞認識了嗎?(認識了)老師考考你!
1.(電腦出示)帶拼音生字詞
a 、我們先開火車讀 (讀得不錯)
b、誰來讀?(一生讀)(讀錯糾正)(聲音大一點會更好?。?/p>
c、一齊讀!( 讀得真熟練!)
過渡: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嗎?
2.(電腦出示)不帶拼音生詞:(誰來讀?)
a. 一生讀(讀錯糾正后齊讀)(這么短時間你就會讀了,真了不起?。?/p>
b.(不按順序)我們搶讀(大家讀得真準確?。ɡ蠋熣媾宸銈儯。?/p>
c.咱們一齊讀!
過渡:詞語讀的很好,課文讀的怎么樣呢?
3.開火車讀課文。
誰來讀?大家都想讀!我們開火車讀課文。一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余同學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同學們讀書真認真)
師問:誰說說寫了件什么事?(概括地說,誰、干什么?)
(生:老虎逮住了狐貍。)(師:狐貍被吃掉了嗎?誰來補充?)
(生:老虎逮住了狐貍,狐貍騙了老虎逃跑了)(你概括得真全面)
(生: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你說得真具體)
板書:生說后師相機板書狐貍圖、老虎圖。
過渡:狐貍用什么辦法騙過老虎的?我們看故事怎樣發(fā)生的?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四、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感情朗讀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問: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狐貍被老虎捉住了。)師:(在什么情況下捉住的狐貍?)
(生:老虎很餓)
(生:老虎找食物,說明很餓,狐貍被老虎捉住了。―――)(你說得真全面)
師:是啊,饑餓的老虎正在尋找食物,慌不擇路的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猛撲過去,逮住了狐貍。這時的狐貍處境怎么樣?(生:非常危險)
過渡:狐貍面臨被老虎吃掉的危險,結果怎么樣?
2.學習25自然段
(1)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劃出狐貍說的話。
誰來讀狐貍說的第一句話?(一生讀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2)師述:狐貍眼珠子骨碌碌一轉都轉轉試試!我看你這只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你在想什么?
(我不能讓虎吃我,想辦法逃走)
(這只遇到危險的狐貍真會想辦法)
(我想脫離虎口想辦法對付老虎)
師:你真愛動腦筋!
(3)想出辦法的狐貍扯著嗓子對老虎說,誰能扯著嗓子讀狐貍說的話
a自己扯著嗓子讀讀
b同桌兩人扯著嗓子互相讀
c師范讀(瞪著眼睛攥著拳威脅)
d誰再來扯著嗓子喊(一生加動作精彩:大拇指指向自己)(你不但讀得好,而且動作加得恰當!)(師:你都把老虎嚇住了)
e大家一起讀!
(4)師述: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熡幸汇兜母杏X、表情)
過渡:這時的狐貍更威風,更自信,它對老虎又說了什么?(或狐貍接著又怎么說?)
(5)你來讀!(讀完后電腦出示第二句話)(讀慢一點更好了);
(6)自由讀讀狐貍說的話,想想什么意思?(生說不出來,師指導)
(生:狐貍用老天爺嚇唬老虎。師:老虎怕誰?生:老天爺)
(7)師問:狐貍怕誰?(老虎)老虎怕誰?(老天爺)
師結:狐貍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把老天爺都搬出來了。
(8)(一生讀)你剛才快嚇住了,現在怎么不厲害了(假的?)就憑你這氣勢,不被吃掉才怪,誰能把老虎鎮(zhèn)住,讓老虎相信是真的。
(9)(一生讀)(可以加動作)師:語氣上鎮(zhèn)住它了,表情上也鎮(zhèn)住它了。
(10)誰能讀得更好?(一生讀)(一手叉腰,手指指點點)
師結:你有大王威風(你都把老虎嚇住了)
(11)這時的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出示5自然段)蒙住什么意思?(嚇住、騙?。?/p>
被蒙住的老虎會怎么想呢?
(我還真不能吃它了呢?吃了它老天爺會怪罪我的)(狐貍說的是不是真的?煮熟的鴨子會飛走嗎?唉!到口的美餐會吃不著了!唉?。?/p>
(12)師:看著被蒙住的老虎,狐貍搖了搖尾巴,又會怎么想?
a.(狐貍抖抖毛,挺了挺胸,晃了晃身子):瞧!我?guī)拙湓捑桶阉勺×恕?/p>
b.這只兇惡的老虎上了我的當。
c.它相信了,我得讓它心服口服,證明給它看,我領它走一遭!
(13)(想的好的,讀)你給老虎說:不信威風。
(或師述:瞧,這只兇惡的老虎上了狐貍的當,你對老虎說:不信。)
(注意:不信和怕不怕這兩個詞)你再讀一遍!
(14)師:狐貍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么?(生:進一步用事實證明它說的話是對的)
a下面四人小組分角色讀2至5自然段。(32人)
(小組長組織:一人讀狐貍的話, 一人讀老虎說的話,一人讀敘述,一人當評委,評評誰讀得好)
b找一組分角色讀2至5自然段(你們小組分角色讀)
(師:這小組讀得真好,課下同學們繼續(xù)分角色讀)
五、表演67自然段
過渡:老虎跟著狐貍向森林深處走去,結果又會怎么樣呢?
1.誰來讀課文6、7自然段(一生讀)(讀慢點就好了)
2.同學們自由讀,邊讀邊加動作。
3.誰想演狐貍?(選小個子演狐貍,大個子演老虎)老師從一邊看著孩子表情表演。
①你走幾步?你們笑什么?(演得不像)應該怎么演?(生說)書上怎么寫的?(齊讀:狐貍神氣活現,搖頭擺尾)(生補充)
師:把頭抬起來,挺胸,表情:美滋滋
②你再走幾步,像不像?(像)不像再讀讀狐貍那句,再做一做,老師也可做一做(這時的狐貍可是神氣活現,搖頭擺尾)
③你們現在就是森林中的小動物,這時什么表情?(納悶兒)(注意你的表情!)納悶什么?(與往常不一樣)今天什么樣子?(生:大搖大擺,很威風的樣子)
4.誰來演老虎?走幾步看看?老虎像不像?(不像)
讀讀寫老虎的句子(齊讀: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想想是什么樣?(一生:東張西望)表情呢?(疑惑)這只老虎滿意嗎?(不滿意)哪里不滿意?(生指導)虎做動作,直到滿意。
5.兇惡的老虎走進了森林,你們這些小動物怎么表現?(擺胳膊)
6.好!現在演出正式開始!誰來讀敘述?(一生感情讀)
小動物們注意:納悶兒處作納悶兒狀 (路線:從東往西走,從后面繞過來)(別走快)
呀?。ǖ钩橐豢跊鰵猓┮恢淮罄匣ⅲ。ㄗ⒁鈬@號,讀出害怕、驚訝、驚恐)(停短)(撒腿就跑)(讀快)
7.師:老虎,你這次心服口服了吧!
(生:我心服口服了,我真不能吃它了,我應該聽他的指揮)
師:狐貍大王,你現在怎么處理它?
(生:吃了它,弄死它,師(掩嘴):你真把自己當大王了,你現在最好的辦法是讓它走!師做走的手勢)
狐貍:趕快走,別讓我看到你?。◣熤笇В耗隳贸鳇c大王氣勢來怎么說?)
師:老虎,還不趕快走!
師弄弄狐貍:狡猾的大王,快逃吧!
8.采訪:你這只小動物害怕誰?(我害怕老虎)
你呢?(我怕老虎)大家呢?(都害怕老虎)
師:現在你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了把?。◣咨ò鍟航?,威風,嚇跑百獸)師:是呀!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
9.(電腦出示)大大小小的野獸都嚇得撒腿就跑。大家齊讀一遍!
師:如果把加點的詞去掉好不好?
(電腦出示)野獸嚇得撒腿就跑(一點大大小小的、都就跑了)
生:不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看不出有許多動物在跑)(因為看不出有許多動物都害怕老虎)
師總結:對,加上這些詞語就能說明所有動物都怕老虎。
10.師: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
生:這是一只聰明的狐貍。
師:聰明在哪?
生:狐貍能夠想辦法救出自己。
(生:這是一只狡猾的狐貍。
師:怎么狡猾了?
(保住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善意的欺騙,也可以看出它很機智、有智慧、聰明)
如果它借著老虎的威風欺負其它小動物,你認為這只狐貍怎樣?(我認為這是可惡的,是壞狐貍、壞家伙)
師:生活中有沒有借別人的勢力欺負人的人?(請同學們課下收集)
過渡:有一天,狐貍和老虎在森林里又見面了,會發(fā)生什么呢?(出示續(xù)編)(老師讀)
六、續(xù)編:
后來,老虎明白了百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再遇到狐貍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請展開你的想象,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
師結:請同學們課下編寫故事,比一比誰編的精彩。
板書:
狐假虎威
狐貍 借 老虎威風嚇百獸
20、二年級上冊課文21雪孩子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21雪孩子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我主要從以下幾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1.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生字新詞時,我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引導學生利用多種途徑識字,注重識用結合。由讀詞到學字,再把生字送到課文中讀文,有針對性地指導生字較多、較難讀的句子,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進行適當的提示,降低概括難度,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2.重視朗讀訓練,引導合理想象。我把教學的主要活動放在讀上,由初讀入情到讀中生情再到想中悟情。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本,體會情感。為了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間,我引導學生想象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種情景,體會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間的快樂;想象小白兔家著火時的危險情況,雪孩子救小白兔的情景,體會雪孩子的勇敢。通過想象,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提供多樣表達機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雪孩子的無私感動著小白兔,美好的童話故事感動著我們。在教學中,我結合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機會鼓勵學生進行說話練習,使學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時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表達能力。同時,我還鼓勵學生摘抄喜歡的詞句,培養(yǎng)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通過續(xù)編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體現了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的理念。
21、二年級上冊課文12坐井觀天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12坐井觀天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大家好,我是______,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坐井觀天》(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教法、學法、
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向大家詳細說解我對這節(jié)課的安排。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
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蹲^天》位于本單元四篇課
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貍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于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
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架云梯,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梁。
(一)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預設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學會 7 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
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可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自
主探究的能力:
(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
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游,體會小鳥見多識廣;
(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學生。
為了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了如下分析:(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
心)
三、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
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
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采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具體教法如下:
1. 動畫激趣法。低年級的學生都比較喜歡直觀形象的內容,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發(fā)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幫
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2. 實驗法。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
揭示寓意。
3. 情境演讀法。葉圣陶先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我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范讀,自由讀,表
演讀,分角色讀等,力求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教學效果,突破教學難點。
四、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
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yōu)闀W,二是由被動地學變?yōu)橹鲃拥貙W,達到自能讀
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被大大激發(fā),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可以結合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指導學
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
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
好習慣。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課標理念和教材內容,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
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
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引導學生說說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借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啟發(fā)想象。(1)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個別讀、齊讀、小組讀、
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3)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
不同語氣,從小鳥漫游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
(2)通過卷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chuàng)造思維,練說: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
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坐井觀天
小鳥 天 無邊無際 看得多 見得多
青蛙 天 井口大 看得少 見得少
以上,我從教材、學生、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
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22、二年級上冊課文11葡萄溝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11葡萄溝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說教材
(一)課文簡介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是個盛產葡萄的好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文分為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舉了葡萄溝盛產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紹了種在山坡上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紹未運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
課文第2自然段是本課語言訓練的重點。第1自然段可作為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優(yōu)美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3.感受葡萄溝是一個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溝。
(三)教學重、難點:
1.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2.葡萄干是怎樣做成的。
二、說教法
直觀演示
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知
開放課堂,課外延伸
三、說學法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讀中感悟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檢測生字。
2.(課件出示)師:老師說一首民謠,大家猜猜說的是什么地方,好嗎?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夸,葉城的石榴頂呱呱。
(既復習了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又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新課。)
(二)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主學習
1.自學提示。
2.師:下面我們帶著問題來聽聽課文。(課件朗讀)
(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交流展示,點評糾偏
1.為什么這個地方叫葡萄溝?它在什么地方呢?
2.同學們,你們從哪兒可以看出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呢?
(1)第一段:盛產水果,葡萄特別多
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葡萄溝的水果的嗎?(時間)
(2)第二段:風景優(yōu)美(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質疑:葡萄的顏色特別多,為什么作者用了一個五光十色呢?這里為什么不用五顏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
點撥:①五顏六色只是表現顏色,葡萄成熟了是有許多水分的。
(3)晾房是什么樣的?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修。
(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由中心句入手,由總到分,學習課文。)
3.賽讀課文,是哪些語句使你喜歡上葡萄溝的?找出來讀一讀。
(通過朗讀呈現景觀,感受景色特點和作者的情懷。)
(四)課堂反饋
1、葡萄溝是個好地方表現在: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2、我們家鄉(xiāng)也有好多著名的特產呢?。ㄕn件出示靈寶特產)
河南三門峽有個地方叫__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檢測課文學習情況,學習課文第一段的寫作方法,完成語文天地的筆下生花)
(五)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去了一個好地方葡萄溝,葡萄溝盛產水果,景色優(yōu)美,老鄉(xiāng)熱情好客,千言萬語化做一句話: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ò鍟喊押玫胤角懊婕由险媸莻€句號改成嘆號)同學們一起讀一讀。
其實,不僅葡萄溝是個好地方,整個新疆都是好地方,牛羊成群,瓜果遍地,隨著西部的大開發(fā),新疆會越來越好,相信我們同學以后也一定有機會親自到美麗的新疆去看看,到美麗的葡萄溝去看看,那么讓我們記住這個美麗的地方吧!齊讀課題
(再由分到總,整體把握課文。)
(六)板書設計
盛產水果,葡萄特別多
葡萄溝 風景優(yōu)美 真是個好地方!
老鄉(xiāng)熱情好客
葡萄干顏色鮮,味道甜
(簡單明了,突出學習重點)
23、二年級上冊課文10日月潭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二年級上冊課文10日月潭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介紹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我國領土上寶島臺灣的熱愛之情。閱讀此文,不僅要領略到日月潭秀麗的風光,而且要體味到對祖國美景的由衷贊美和期盼祖國統(tǒng)一、親人團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體會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須把文中要求認識的字詞掌握,把課文讀通,在讀中干悟。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yǎng)。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里有所了解。課前教師要布置學生繼續(xù)查找相關資料,并拓展文本,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9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并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積累語言。
3.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體會那里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主要以識字、讀文為主,在識字過程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果。讀文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終,讓學生在讀中鞏固識字,在讀中領略日月潭秀麗的風光。
三、說教學設計思路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所以教師在這里借助圖畫、音像等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下進入閱讀,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山河壯美,從而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日月潭的向往,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欲望。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本環(huán)節(jié)課件錄音把同學們帶入美麗的日月潭,學生在自讀課文中找到不認識的字:自學生字,帶拼音、去掉拼音讀,小老師領讀,交流識字方法等。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教師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在游戲和活動中鞏固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三)引導學生品味課文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在教學中,我借助掛圖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后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后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里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群山環(huán)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跡也很美。并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群山環(huán)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針對低年級孩子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通過畫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第二段中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24、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課文8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望廬山瀑布》。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望廬山瀑布》是一篇古詩,是詩仙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下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抓住了瀑布的動態(tài)美,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品讀全詩,短短28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充分體現了詩人浪漫主義的風格。盡情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通過學習本詩能夠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小學低學段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這首古詩語言瑯瑯上口,便于記誦。有些同學可能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教師在教學時應適時進行點撥,注意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本課生字廬、瀑、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詩的韻律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小組討論法等方式理解詩歌內容,感受瀑布壯美景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感受瀑布壯美景象。
難點:感受詩人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五、說教學方法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我將采用誦讀法和點撥法相結合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來說下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一)課堂導入
李吉林老師曾說過,課堂教學因為有了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系,變得更富誘惑力。在這里我采用了用生活實際導入,詢問學生假期去哪里旅游,借此導入新課。
以下,是我的導入環(huán)節(jié):
同學們,假期的時候大家去旅游了嗎,或者說大家想去哪里旅游呢?聽到同學們給出的都是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今天老師就臨時性地充當一次導游,帶領大家去廬山看一看,看一看廬山的美景有哪里能夠吸引我們,以及我們大詩人李白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望廬山瀑布》。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領悟作者情感,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教師示范朗讀。之后引導學生思考這首詩歌主要講述的內容。學生理解這首詩歌主要講述廬山瀑布的事情。
(三)深入研讀
于漪老師曾說,課堂不僅是教師展示的場所,同時也是引導學生思考的場所。所以我在研讀部分安排給學生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
(1)提問:這首詩歌當中你覺得哪里寫得最好?
明確:第一句的生字,如果用升字則只能看到煙霧升起,不一會便會散去,而用生字則有產生的意思,也就說明香爐峰始終處于云霧繚繞之中。
第二句的掛字,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
第三句的飛和直字,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字既寫出了山峰的高俊陡峭,又能夠看出瀑布水流的湍急,瀑布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勢,就生動地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這兩個字寫出了瀑布水流湍急,壯闊的特點。
最后一句寫得好,詩句的意思是懷疑是天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從瀑布到銀河,這是作者的奇特聯(lián)想,既增添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又增加了神秘氛圍。
(2)提問:詩人為什么要寫這首詩歌呢?
明確:因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所以想要記錄祖國大好河山的景色。
到此,我的教學重難點基本完成。
(四)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將出示葉圣陶先生的新體詩《瀑布》,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小結作業(yè)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作業(yè)設計是發(fā)揮想象,找出自己身邊的美景試著用幾句話寫一寫。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猶如一份微型教案,板書設計力圖清晰直觀,簡潔明了。
圖片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25、三年級上冊在那奇妙的王國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在那奇妙的王國里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創(chuàng)新教案】
快樂讀書吧《在那奇妙的王國里》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為了引導學生了解童話故事,積累童話故事,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擴大閱讀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把課外閱讀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成為語文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講童話故事《白雪公主》給學生聽。
2.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這個故事是誰寫的?看來同學們都喜歡閱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那奇妙的王國里》有哪些動人的童話故事。
3.板書課題。
二、交流讀書收獲
1.你們都讀過哪些童話故事?從中知道了什么?
2.小組交流。
3.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童話故事主要是寫給孩子看的,從中我們可以明白很多道理。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
三、讀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
1.出示《安徒生童話》的封皮。
(1)學生找書名和作者。
(2)你讀過《安徒生童話》這本書嗎?
2.出示《丑小鴨》的故事梗概。
一只丑小鴨事實上是一只美麗的天鵝,但因為他生在一個鴨場里,鴨子覺得它與自己不同,就認為他很丑。其他的動物,如雞、狗、貓也隨聲附和,都鄙視他。它們都根據自己的人生哲學來對他評頭論足,說:你真丑得厲害,不過只要你不跟我們族里任何鴨子結婚,對我們倒也沒有什么大的關系。它們都認為自己門第高貴,了不起,其實庸俗不堪。相反,丑小鴨卻是非常謙虛,根本沒有想到什么結婚。他覺得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上去好。就在廣大的世界里有天晚上他看見了一群漂亮的大鳥從灌木林里飛出來他們飛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鴨不禁感到說不出的興奮。這就是天鵝,后來天鵝發(fā)現丑小鴨是他們的同類,就向他游來用嘴來親他。原來丑小鴨自己也是一只美麗的天鵝,即使他生在養(yǎng)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
3.出示《丑小鴨》的片段內容。
后來一天比一天糟。大家都要趕走這只可憐的小鴨;連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對他生起氣來。他們老是說:你這個丑妖怪,希望貓兒把你抓去才好!于是媽媽也說起來:我希望你走遠些!鴨兒啄他,小雞打他,喂雞鴨的那個女傭人用腳來踢他。
于是他飛過籬笆逃走了;灌木林里的小鳥一見到他,就驚慌地向空中飛去。這是因為我太丑了!小鴨想。于是他閉起眼睛,繼續(xù)往前跑。他一口氣跑到一塊住著野鴨的沼澤地里。他在這兒躺了一整夜,因為他太累了。
(1)師生一起閱讀。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3)閱讀時,要發(fā)揮合理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童話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悲傷。
(4)把你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5)師生評議。
四、讀童話故事《稻草人》和《格林童話》
1.介紹葉圣陶及《稻草人》
當你進入葉圣陶所寫的《稻草人》的世界,你會知道在夜間的田野,星星是怎樣眨眼,月亮是怎樣微笑。你還會知道,田野里的人們有著怎樣的辛苦和悲傷。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yōu)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葉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國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上的第一塊豐碑。
2.介紹格林兄弟和《格林童話》
打開《格林童話》,你能從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德國民間故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諦和做人的道理?;夜媚镫m然身處逆境,卻仍然心存美好,真誠待人;傻小子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他勇闖魔歸宮,懲罰了惡魔們
《格林童話》是18世紀初兩位德國歷史學家兼語言學家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搜集整理而成的?!陡窳滞挕分械摹缎〖t帽》《白雪公主》等不僅在德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越國界,為世界各國兒童所喜愛。
《格林童話》自1812年問世以來,在近兩百年的時間里,已被譯成世界上一百四十余種文字,其中《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不來梅城的樂師》《睡美人》等都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名篇,許多還被改編成各種戲劇、歌劇和芭蕾劇搬上舞臺,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可以說,《格林童話》以一種特有的文學風格傳遍了世界每個角落;它的影響超越了它的國界,也超越了它的時代。
五、童話故事推薦會
1.誰來向大家推薦優(yōu)秀的、有趣的童話故事?
2.小組交流。
3.我們應該養(yǎng)成哪些讀書的好習慣?
出示泡泡語:每次讀完書,小心地把書收好,不把書弄臟。
4.小結:是啊,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閱讀可以讓我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讓我們越來越聰明,同時我們要好好愛惜書籍,做一個文明的小讀者。
六、建立班級快樂讀書吧
1.怎樣讓班級里也有一個快樂讀書吧呢?讀書吧里的書從哪里來?
2.怎樣運用快樂讀書吧里的書來閱讀呢?
26、三年級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11一塊奶酪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一塊奶酪》是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情節(jié)生動、富有懸念的童話故事。課文記述了螞蟻隊長召集小螞蟻們搬運奶酪時,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螞蟻隊長戰(zhàn)勝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最終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了奶酪渣。贊揚了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
課文共有13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述。第1-3自然段寫螞蟻隊長莊嚴宣布紀律,大家開始搬運糧食。第4-12自然段寫螞蟻隊長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他戰(zhàn)勝自己內心偷嘴的念頭,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那塊奶酪渣,做到了以身作則。第13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結果:大家干活勁頭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了。
課文對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心理進行了細致生動的描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對小螞蟻們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也從側面烘托了螞蟻隊長的形象。
學情分析
進入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讀書時能做到不指讀、不唱讀。此前,學生已經學習了《不懂就要問》《聽聽,秋的聲音》《那一定會很好》三篇略讀課文,對略讀課文的學習已有初步實踐,了解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基本掌握默讀的方法,初步具備獨立默讀的能力,能做到邊默讀邊思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宣、誘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處、稍、禁。
2.默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
3.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同時體會他遵守紀律、嚴于律己、關心幼小的美好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能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2.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一共四次給螞蟻們下達命令,從中感受他下命令時內心最真實的情感體驗,并抓住最能反映內心活動的詞語七上八下、生氣、猶豫等,深入體會其心理所發(fā)生的變化及原因。
教學難點
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突破方法:引導學生將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前后的不同態(tài)度與其他螞蟻的反應進行比較,感受螞蟻們因為螞蟻隊長首先做到遵守紀律、以身作則、嚴于律己、關愛幼小才激發(fā)更多小螞蟻的敬重之情。
教法與學法
教法: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結合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抓住課文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這根主線組織學生進行品讀感悟,實現對故事內容及主旨的準確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形象:借助精心提煉的問題作為學生探究交流學習的突破口,引導他們深入到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蘊含的深刻主旨,從螞蟻隊長的身上受到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學法:自主探究與朗讀感悟: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感知故事內容,通過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不斷深化對故事內涵的體會,再將從課文中獲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實現認知的內化;想象體驗法:感悟螞蟻們面對誘惑時的表現,學生需要將自己假想成故事角色,從而深入到螞蟻們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毅力和紀律性的可貴。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有位偉人曾經告訴我們: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那么你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孩子嗎?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比比看誰猜得最準。
師(ppt出示):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量何其大,合作又熱忱。 生:猜謎
師:你對螞蟻有多少了解呢?(生:介紹螞蟻的相關知識)螞蟻雖小,但他們卻是一個非常有組織、有紀律的群體。表現這么棒,老師要給你們一個特殊的獎品:看看這是什么?(ppt出示:奶酪圖)這是一塊怎樣的奶酪?
生1: 生2:
師:奶酪是螞蟻最喜歡的食品之一,一群螞蟻面對這樣一塊誘人的奶酪時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故事《一塊奶酪》,伸出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書空課題。
生:書空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孩子的心靈上,用謎語導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欲望,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課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想想我們平時是如何學習略讀課文的?
生:思考發(fā)言
生匯報:學習略讀課文我們首先得關注閱讀提示(板書:關注提示)然后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最后解決問題。(板書:讀文思考)師:誰來給我們讀讀本課的閱讀提示,想一想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要求,畫上橫線。(ppt出示默讀要求)現在請同學們認真地默讀課文,注意不出聲、不指讀,讀通句子,遇到有拼音的字詞多讀幾遍。思考: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默讀思考
師:檢測字詞
生:開火車讀、齊讀
師:強調嘀咕和多音字的讀音及舔的書寫。(pp出示字音大闖關)
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預習能力,通過檢查,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識字教學,提高識字效率。
師:多音字的讀音可以根據具體語言環(huán)境、表達的意思來選擇。接下來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為了理清文章脈絡,我們先來說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又是什么?
生:同桌交流
師:我們把起因、經過、結果像串珠子一樣串聯(lián)在一起,加以概括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我們把它叫作要素串聯(lián)法(板書:要素串聯(lián))今后我們在概括一些故事主要內容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讓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獲得對文本的初步感知,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探究文本的過程。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師:讀完課文,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書:螞蟻隊長)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你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畫上橫線,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
生:讀文找句子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關于螞蟻隊長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走進螞蟻隊長的內心,體會螞蟻隊長的品質。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教學力求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小結:螞蟻隊長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關愛幼小,大家都喜歡他。正所謂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螞蟻隊長的影響下,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去了。
板書設計
11. 一塊奶酪
螞蟻隊長 關注提示
以身作則 讀文思考
關愛幼小 要素串聯(lián)
嚴于律己 聯(lián)系上下文
抓住詞句
27、三年級上冊課文2花的學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三年級上冊課文2花的學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說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把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擺在首位。在第二學段還要求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學貴有疑,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然前提,能抓住要點,抓住關鍵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課標中還強調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因此,本節(jié)課我注重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語言積累的意識。
二、說教材
這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流暢的筆觸,勾畫出甜美純凈的兒童世界。頑強活潑而且具有豐富細膩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電交作、風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兒時,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馳騁起來。他把未冒出地面得花兒想象成地下學校上學的孩子們,在墻角旮旯冒出來的零星小花是犯錯誤被罰站的小孩兒,大雨來時,花兒們便衣著鮮艷地沖出學校度假了,而花兒們這么急切地生長是因為要回家找它們的媽媽。作者巧妙地從孩子的眼中敘出花兒們的活潑、可愛、美麗、向上,充滿了兒童情趣。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讀出花孩子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勇敢堅強、活潑向上、童真童趣。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認讀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和豐富細膩的想像,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表達、想象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的內容。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
2.體會課文豐富細膩的想像。
三、說過程
(一)談話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的伊始通過說說自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的談話式導入,激發(fā)學生對花兒學校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鼓勵學生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標出小結,進行質疑。旨在引導學生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抓住要點、抓住關鍵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質疑能力對學生的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細讀解疑,深入理解。
引導學生通過細讀文本,解決疑問,并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感體驗,結合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結合活動與練習中的默讀課文,討論及交流和想象涂畫的內容,體會花兒們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積極向上。
(四)品讀感悟,積累語言。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感受作者的語言風格,并積累文中的好詞、好段。力爭熟讀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
(五)拓展想象:想一想,在花兒學校里還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說一說,寫一寫,小練筆??凑l想得奇妙,寫得美妙。
(六)感悟積累:輕聲朗讀課文,再次體會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熟讀課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誦下來,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
(七)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希望你們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們童真童趣的語言記錄這美麗的世界。
四、板書設計
把課文的內容用精煉、簡潔的詞語進行概括性地說明。這樣,簡單明了。條理性強,脈絡清晰,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線索。既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又反映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8、五年級上冊26課憶讀書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26課憶讀書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當我們一次又一次暢游書海的時候,我們的胸懷變得更加寬廣;當我們一次又一次感悟書香的時候,我們的靈魂變得更加高尚。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家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書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憶讀書》。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教材解讀立根原在文本中
書是孩子們生活中最好的伴侶。因此教材在小學教材中,安排了多個以書為主題的單元?!稇涀x書》是五年級上冊書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冰心老人89歲時,在國際掃盲日和教師節(jié)前夕,寫得一篇回憶錄。課文語言樸實無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的讀書經歷,由于所寫內容和學生實際接近,很容易調動起學生的思維投入和情感共鳴,進而懂得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深刻道理。
分析學情知彼所知與所疑
經過四年的學習,孩子們已經初步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日益增強,并在實踐中積累了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比如用畫情節(jié)曲線和列提綱來概括主要內容,通過提問理清文章結構、了解人物特點等。同時,對于現在的孩子,書可以說已經是他們生活中很好的伙伴,對讀書有不同程度的喜愛,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這些,都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確定目標目標引領向前行
課標對第三學段的要求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關于教學目標要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做到有機整合,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的精神以及我對教材的研讀領會、對學生學習實際的分析把握,我計劃設定以下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獨立識字學詞。
2、結合具體事例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含義,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重難點)
3、學習寫回憶類文章的一般方法。
精心設計簡實高效顯特色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準備用一個課時來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力求惜時、增量、提效。教學中將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主線,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知識、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我預設四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主題導入。
(二)自主讀識。
(三)合作讀議。
(四)讀寫結合。
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具體的設想是這樣的:
(一)主題導入(在名言中相遇----讓書走近孩子)
我這樣導入:書是神奇的,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今天讓我們繼續(xù)走進書主題單元,學習冰心寫的《憶讀書》。板書題課和作者,齊讀課題。以主題書來導入,語言簡潔,帶學生快速入題。最后出示目標,明確學習方向。
(二)自主讀識(在初讀中相識----讓書親近孩子)
1、談所得。
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①運用學過的方法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不會讀或不理解的字詞,要利用工具書去解決,力爭在短時間內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思考: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留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后,我將引導學生從這幾方面來談所得。如:談對冰心的了解、講講自己對文中所提到的四大名著的有關知識,我會課件出示相關內容隨機補充。我準備以抽測學生讀文的方式來檢測課文朗讀情況,對天罡地煞、著力、怒發(fā)沖冠這幾學生不容易讀準準的詞,我會注意做好糾正與強調。對文章內容的了解,學生可能會說的比較零散,我準備從課題來這樣來引導:課題的憶是回憶的意思,冰心奶奶在文中都回憶了什么?她在這篇文章里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么呢?文章的中心句,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很容易被提煉出來,我隨機板書。
2、釋所疑。
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存在的差異,通過自主讀識,還存在一些問題。我準備借用同桌或小組的形式來提出所疑,解決疑惑。對于疑難的問題,我要及時釋疑。
(三)合作讀議(在交流中相知----讓書浸潤孩子)
1、針對中心,確定議題。
恰當議題的確定是這一環(huán)節(jié)最為關鍵的一步。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個中心句,是冰心奶奶對自己童年讀書的總結,也是對孩子們的期望。讓學生理解并努力做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才是最終目的。因此,我準備把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句話的含義作為合作議題,用核心問題來統(tǒng)領全文的學習。
2、提示方法,悉心指導。
教法得當,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多重功效,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課堂效率。針對合作議題,我準備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好多媒體課件,提示學習方法,做好悉心指導。把課堂變學堂,真正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自主學習,及時提示。課件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圈畫出和問題相關的詞句,讀一讀,在感受深刻的語句旁做批注。學生自學過程中,我會通過巡視及時提示。如:學生可能會圈畫出時間詞,書目名稱,從讀書的時間長,讀的書多來理解多讀書,而會忽視還可以從書的種類多來理解。我會及時給個別學生提示,指出古典詩詞外國文學文言文等詞語,這樣會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多讀書。
合作交流,適時點撥。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還需借助同伴來完善自己的理解。我又會及時提示:小組合作交流,抓住一個或多個方面來展開討論,由代表做好發(fā)言的準備。我會參與其中,引導學生完善理解。如:對讀書好的理解,學生可能只會把直接描寫讀書好處的語句找出來來概括,理解不夠透徹,我會及時點撥學生,要結合冰心奶奶的讀書經歷或自己的讀書感受來談理解。學生就會這樣來談:讀書對作文課有幫助,因為作者讀《聊齋志異》是文言文的。讀《茶花女遺事》等外國小說可以知道許多國外的人情世故;還可能會結合自己讀過的書來談感受。這樣學生談到的理解就比較深刻,有理有據。
全班展示,巧妙引導。在全班展示的過程中,我會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讓他們分享成功的喜悅,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在遇到困難時及時給與指引。如:學生可能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理解不深刻,談不出讀書帶來的快樂。我引導學生可以結合冰心奶奶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的詞句來談體會,這樣學生會從聽得津津有味、關羽死了,哭了一場、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含淚上床、等詞,感受到冰心奶奶讀書時,與書中的人物產生了共鳴,這是讀書帶給她的另一種享受。在語言的交流中,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將會對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理解逐漸加深,逐漸透徹,突破了教學重點。
(四)讀寫結合(在讀寫中相憶---讓書引領孩子)
為了落實學習寫回憶類文章的一般方法這一目標,我會運用讀中悟法,讀中學寫的方法,再次引導學生先回顧課文內容,總結冰心奶奶在寫回憶自己讀書經歷時,都用了哪些方法?學生可能會總結出,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寫的,先寫都讀過那些書,最后寫讀書的感受,還可以選取感受不同的書來寫。明白了寫作方法,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的讀書經歷,此時,學生有話可說,有本可仿,我適時安排讀寫結合,準備學寫《我憶讀書》,進行能力遷移。因為課堂時間關系,我只讓學生寫出習作提綱,
布置作業(yè):(在閱讀中相伴---讓書滋養(yǎng)孩子)
課后布置作業(yè):完成習作。課內延伸到課外。還會建議學生選讀冰心的寄小讀者等書,擴大閱讀量。
結束語:
課堂教學的最后,我會用這樣的語言來總結和激發(fā)學生:孩子們,正是由于冰心奶奶在少年時代讀過那么多有益的書,為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才寫出那么多優(yōu)秀的作品。莎士比亞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讓我們愛讓書籍,愛上閱讀,讓濃濃的書香伴隨我們快樂成長!
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是教學目的及重難點的直觀體現,是師生思維活動留下的軌跡。本課板書我以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愛讀書為內容,簡潔、明了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題,再以書的簡筆畫做襯托,使板書形象、美觀,給學生留下直觀、深刻的印象。
總之,本節(jié)課我將努力做到:文本解讀把握編寫意圖;目標定位注重綜合能力;教學流程簡約實用;方法指導靈活多樣,提高學習效率。有不到之處懇請各位專家批評指導!謝謝!
29、五年級上冊24課月跡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24課月跡說課稿課案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把握。在品讀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通過理解重點詞語所蘊含的感情讓學生來理解整個句子的內容,從而達到對整個段落的理解。
2.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初讀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通過借助工具書或者向別人請教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詞,從而達到對基礎知識的把握。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對個別學生關注不夠,希望下次改進。
30、五年級上冊24課月跡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五年級上冊24課月跡說課稿課案教學設計
教學思路
1、本課反映的是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教師多給學生一個問題,多給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并適時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指引,讓學生體驗能學習,會學習的成功喜悅。
2、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要緊扣文本進行多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深入品味、體會字里行間蘊涵的美,讓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3、以月為明線索,以感知美;欣賞美;探究美;抒寫美為暗線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聽說讀寫訓練中不斷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歸納課文內容,體會童心童趣,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圍繞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感受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
教學難點:
正確歸納課文內容;圍繞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感受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
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到題目,我想起一首詩:(出示課件2)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入青云端。
這首詩是孩子們眼中的月,白玉盤、瑤臺鏡多么美好的比喻呀。從中可以看出,在孩子們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
今天這篇文章也寫了孩子眼中的月。現在就讓我們去看一看吧。
板書:月跡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出示課件3)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圈出生字詞。
2.借助工具書或者向別人請教,解決這些生字詞。
3.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生匯報學習成果
課文共分三部分:
板書:(出示課件4)
第一部分(1~2)寫中秋夜晚,我們盼望月亮的到來。
第二部分(3~23)寫我們到院子里觀月議月、到河中尋月的過程。
第三部分(24)寫我們在沙灘尋找月亮,并發(fā)表感慨。
三、 細讀,尋月之跡
1.在預習的基礎上,自由讀文章,(出示課件5)
思考:文章圍繞著月跡主要寫了哪件事情?
生總結,歸納:
中秋月夜,孩子們在庭院中、小河里尋找月跡。
2.默讀課文,總結:孩子們在哪兒尋到了月跡?
生總結,歸納(出示課件6)
板書:鏡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四、 品讀,賞月之美
1.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我們先看到鏡中月。你覺得鏡中月美嗎?美在何處?(出示課件7)
鏡中月:溜、長了腿的、爬等詞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亮的調皮可愛??羁畹匦蜗蟮乇憩F了月的柔美、優(yōu)雅。
漸漸地、慢慢等詞句,形象地寫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虧轉盈再消失的形態(tài)變化美。
2.自由讀課文,思考:你還喜歡哪兒的月?為什么?(出示課件9)
明確:(1) 院中月:玉玉的、銀銀的寫出月光的顏色美。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詞襯出月光的朦朧美。裊裊、淡淡的、癢癢的寫出孩子們似乎已經到了月亮的體驗,很美妙。
整體閱讀則像在讀一首詩,充滿著詩情畫意。(出示課件11)
(2) 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顫 這些詞讓我們感覺眼中月亮是那么惹人憐惜。
五、 再讀,探月之喻(出示課件12)
1.精讀,深入思考:到了院外,孩子們并沒有停下尋找的腳步,月亮無處不在。又在河里,在孩子們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著什么呢??
板書:尋找月亮,月亮無處不在。
2.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向往齊讀文章最后兩節(jié)。
3.找出文中對月亮靜態(tài)和動態(tài)描寫的語句,并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
六、小練筆。根據要求仿寫句子。
滿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銀銀的,燈光也沒有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處,是那棵粗粗的桂樹,疏疏的枝,疏疏的葉,桂花還沒有開,卻有了累累的骨朵兒了。(使用疊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
七、作業(yè)。
摘抄文中描寫月亮的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積累。
板書設計:(略)
31、五年級上冊22課四季之美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22課四季之美說課稿課案教學反思
好的教學課堂,應該是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感訓練場。本設計以四季之美提綱挈領,抓住四季解讀文本的敘述順序;抓住美品悟文本語言的魅力。顯然,重點在于后者。
第一,通過找中心句,抓住每一個自然段第一句話來發(fā)現四季之美,美在何時。借助陶淵明古詩《四時》引領學生發(fā)現、學習、運用四時進行中心句改寫,從而在文章結構上牢牢把握其特點,使學生體會文章的結構美。
第二,抓景物,重情趣,個性讀。引領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每一種景物的情趣,通過想象畫面、欣賞圖片、誦讀文本觸摸語言的溫度、拓展語言的寬度、感悟語言的深度。
第三,以動態(tài)描寫與靜態(tài)描寫為訓練點,在閱讀中提高檢索能力。文本中寫景的語言有動態(tài)有靜態(tài),以此為契機,組織教學活動,指導朗讀,提高學生對語言的辨識能力。
32、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演講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演講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準備好演講稿,做到材料合適,觀點明確。
2.演講時要做到語氣、語調適當,姿態(tài)大方。
3. 演講時要注意感情恰當,增強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寫好演講稿,讓演講有說服力。
2.難點:
(1)根據題目,選擇合適的材料,例舉生動的故事。
(2)注意停頓、重復或者輔以動作,增強演講的表現力。
教學準備:
名人演講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講的視頻。
2.學生交流體會或感悟。
3.導入口語交際演講。
二、師生交流。
1.出示演講的題目。
科學讀書鍛煉身體健康飲食
2.請選擇一個話題進行演講,怎樣才能演講更精彩呢?請大家交流觀點。
3.學生交流,老師提煉觀點。
(1)演講的內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語言要真摯等。
(2)演講的水平高超態(tài)度要和藹、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輔以動作等。
4.出示一段演講稿,學生評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
我是在讀書中享受藝術美,享受其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可以暢游在書的海洋里,坐著輕舟在三峽中勇進,去感受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廣漠的草原之上,去領略王維所點燃的直沖云霄的孤煙,欣賞那動人且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河落日圓,還可以欣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如此壯闊的岳陽樓。
5.學生交流演講稿的特色之處。
(1)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讓人感受到演講稿的深刻內涵。
(3)觀點明確,事例較多,有說服力!
三、準備演講稿。
1.分小組進行。
2.各人整理演講稿的內容與提綱。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現場演講。
1.每小組選取一人進行演講。
2.設立評委打分。
3.評委點評演講者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
4.公布演講比賽的成績。
五、教師總結。
1.生活中離不開演講,演講能夠讓陳述的觀點更加明確,讓表達的意思更加鮮明。
2.演講時的注意點。
(1)語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書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夠讓聽眾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氣氛,強化感情,引起聽眾的共鳴。
(4)服飾要整潔,不要五顏六色。
板書設計:(略)
33、六年級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展開想象,體會詩人
三.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簡介作者、時代背景。
1.猜一猜詩人:(出示詩人介紹)
2.我們還學過他哪首詞?能背出來嗎?(《清平樂村居》
3.你對他還有其他了解嗎?
辛棄疾,號稼軒,是我國南宋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xiāng)已被金人占據,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tǒng)一中國。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曾遭貶職,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上繞閑居多年。)
是啊,聽說,上繞那兒風景優(yōu)美,農田水利條件好。辛棄疾對那一帶非常熟悉。有一天晚上,詩人到黃沙嶺的小路上欣賞風景,即興寫下了一首詞。叫《西江月黃沙道中》,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詞。
4.板書課題,齊讀,你知道了什么?(詞牌名、課題的意思、黃沙的位置)
過渡:這首詞寫了什么呢?下面讓我們讀一讀。打開書本。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懂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課文。
正音,(現):讀的時候,哪個字音要特別注意,齊讀。生評價。
(2)讀得真棒,要把這首詞讀好,要注意什么?停頓和重音(再出示詞)
3.自由讀。
4.齊讀。
過渡:
同學們讀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句意思。
1.默讀,自行解決詩句的意思。
A.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如借助注釋、看圖、單音變雙音字、調換順序、補充詞語等)
B.不懂的地方反復默讀幾次。
C.有疑問、不懂的地方作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
(1)你懂得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出示詞語:別枝 驚鵲鳴蟬 說豐年 七八個 兩三點 舊時 茅店 社林 忽見)有不懂的詞意思嗎?
(2)你懂得了哪句話的意思。(出示句子的意思)
4.質疑一:
(1)指名說:誰在說豐年?師質疑:你從哪看出是豐年?(出示稻花圖)
學生回答(農民、詩人、青蛙)
(2)假如你是他們,看到這一片長得這么好的莊稼,你會說什么呢?想不想表演一下他們的對話?
(同桌自由選擇表演)
請學生表演:(3組:詩人與農民、青蛙之間、詩人與農民之間的對話)
從剛才的表演,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板書:說豐年,喜悅)
是啊,與農民相處了20多年的詩人,看到了農民將要豐收的景象,他是多么的高興啊,他情不自禁高聲吟道:男生讀句子。
是啊,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農民豐收之不容易啊,想到這,詩人又忍不住大聲呤道:請女生讀。
看,詩人多關心農民的生活,所以他給自己起的字號叫?(稼軒)
稼是什么意思:種植莊稼,從他起的號可以看出辛棄疾很(十分關心種莊稼)的人。他在黃沙嶺還建有黃沙書院,為農民的子女讀書著想。
質疑二:為什么為什么過去非常熟悉的茅店,現在出現了會使詞人覺得忽然呢?
小組討論。
(四)賞讀,悟詩情。
1.創(chuàng)設情境品讀。
同學們,剛才我們讀懂了詞句的意思,下面,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南宋時,與詩人同行,一起欣賞那里的美景,愿意嗎?(出示圖)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黃沙嶺,天已經黑了,走在黃沙嶺的小路上,你看到什么呢?下面聽老師讀(配樂)。
2.匯報。
聽完,看完,你有什么感覺?美在哪?請你說說,你認為最美的地方,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美美地讀給同桌聽。
3.學生匯報。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引導:美在哪?你覺得哪個詞用得最好?(驚、鳴),一,體會以動襯靜的寫法。(板書:景美。請你來讀讀,你覺得怎么讀好這句?(舒緩)2、對比讀:誰愿意挑戰(zhàn)他,讀得更美?給掌聲。五、總結。
引讀: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在夜晚行走在黃沙嶺上,
看見了----(明月高懸)(綠樹環(huán)繞)(喜鵲鵲翻飛),辛棄疾不禁高興地吟道――(齊讀第一句)
聞到了和聽到了-----(蟬兒輕叫)(蛙鳴齊唱)、聞到了(稻香撲鼻)豐收在即;喜訊遠傳,不禁歡快地唱道――全詞(齊讀第二句)
走著,走著,忽然驟雨將至,茅店立見,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辛棄疾夜行山道,不禁興奮地唱道(齊讀三、四句)
多么迷人的景色啊,老師也被你們的朗讀給陶醉了,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讀,好嗎?看看我們的讀能否把后面的老師也陶醉了?有信心嗎(配音師生串讀)。
(五)寫作指導
過渡:
從你們的讀中,我感受到詩人筆下田園風光在夜晚獨特的美,你能不能挑戰(zhàn)詩人,用現代文改編這首詞,做一個現代小詩人。(配樂)
推薦同學們上臺表演。(我們班誰創(chuàng)作現代詩最厲害?有請黃怡昕同學邊說邊演。
你們想編嗎?現在拿起筆來,寫下來吧。
提示: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詩人來到了黃沙嶺的一條小路上,他看到了( )聽到了( )聞到了( )想到了( ),走著走著,忽然
這里的景色太美了,于是,深夜回到家,詩人忍不住揮筆寫了《》:
溫馨提醒:展開豐富的想象,用上優(yōu)美的詞句,可詩人的動作、語言、心情等,把當時的畫面描繪出來。
(六)談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
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為自己設計一份怎樣的作業(yè)呢?(自選)
1.積累其他田園詩或辛棄疾的其它詞
2.把這美景畫下來,做成詩配畫
3.把詞改寫成美文
板書設計: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景:以動襯靜(迷人)熱愛大自然
情:說豐年(喜悅)關心農民生活
34、六年級上冊25課少年閏土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25課少年閏土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說教材】
《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重新收錄在課本中的文章。從這次重新收錄中,我們可以看出,經典名篇所散發(fā)出來的魅力是叫讀者不可抗拒的。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采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后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干、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
【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但由于這篇課文寫作的時間在上個世紀初,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內容上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難度。老師在講述本課時,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個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對新課標的學習,認識到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我們要求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同一個問題,說同一個標準答案,這顯然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樣也激發(fā)不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不僅沒有學到知識,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這種教學是得不償失的。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為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新遵照的準則。
【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文章的生字詞、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自然段。
2、了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干、健康可愛、經驗豐富的農家少年,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3、初識魯迅,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
2.進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第十六段,領悟其中蘊含的含義及情感。
【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課標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結合本單元的重點,確定如下的教學方法:我的教學思路是快速閱讀課文,理出文章脈絡,總體感知人物的個性特點和事件;接著深入學習有關段落,體味少年閏土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設計,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一目了然,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生的主動性就被調動出來了。教學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各種朗讀方式來學習,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講讀密切結合,學生深深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同時,我積極改變以往閱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tǒng)做法,以學生的研讀為主體;探究發(fā)現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說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根據】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對閏土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習興趣。
由于在課時學生已認識了生字詞,讀通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并學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開課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復習與回顧課文內容中導入新課。我一邊出示課件一邊聽我的配樂介紹自然段的內容。我這樣處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當中,從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愿望,從而加深了對閏土的印象。
(二)、整體感知
教學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填空:( )的少年閏士,開放的填空,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激起了學生讀文的興趣和自信。在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后交流,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感知教學內容,少年閏土的形象就在他們的腦海中凸現出來。我在對重點詞句的研讀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fā)現特點,尋找最能體現性格特點的地方,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把學生真正當做了課堂上的主人。
(這一部分結合教案、幻燈片來講 內容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評價代講,以畫代講,以讀代講,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捕鳥這一部分時,我用課件演示,同學評價老師的課件做得好壞,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必定會看書。從書中尋找好壞的理由,這樣,學生就必須要認真讀書,縝密思考,他才能知道并講得出好壞,這樣不僅避免了單調的講解,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
在教學刺猹這一部分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去給讀書的同學評價,他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讀得好或者他哪里讀得不好,為什么?你覺得應該怎么讀。這個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幫助別人理解了文章,同時也加深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學海邊拾貝時,(出示許多漂亮的貝殼課件)我采用欣賞、談感受來體會閏土的知識豐富,農村生活的豐富多彩。
在教學看跳魚兒讓學生用多媒體展示畫,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三)研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重點撥亮學生思維過程
學習了四件稀奇事后,學生對閏土的人物特點有了比較鮮明的印象,但對我與閏土之間的感情卻沒有深入的體會。
在教學突破難點時,對啊,閏土的心早有無究無盡的稀奇的.....高墻上的四角天空這句話的理解,需要點撥,在教學這種難點句子時,我在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1、無窮無盡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誰?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為此,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別帶著贊美、欽佩、向往的感情反復讀中心句,讀中悟情,強化重點訓練,營造情感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與我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課將盡而情真濃的境界。
(四)爭辯研讀,開放創(chuàng)新
此環(huán)節(jié),我以在當時社會,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閏土還是文中的我為話題,讓學生分正反方來辯論。這樣把辯論活動引入課堂之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而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學生的心靈自由,同時爭辯是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當家作主站起來。同時,學生在爭辯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對當時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五)課后拓展
我建議孩子們課外好好地去讀一讀魯迅寫的《故鄉(xiāng)》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了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后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后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于課外的閱讀實踐當中,達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六)說板書
簡潔而明了的板書,突出教學重點,展現了寫人記事一類文章的特點,充分的凸現人物形象。
【總結】
總之,我在體現新課標精神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積極的、努力的嘗試。當然,也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開放性課堂學習活動中,真正讓全體學生都能各有所獲,得到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在語文積累,有感情朗讀指導,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渡等方面也還需要改進。為了讓學生得到發(fā)展,我愿努力探索。
35、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23課月光曲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十六課《月光曲》。具體程序如下:
一、縱橫聯(lián)系、說教材
本組教材是以藝術的魅力為專題來組和教材的,《月光曲》這篇課文是本單元第二篇課文。課文記敘了德國聞名的音樂家貝多芬譜寫鋼琴曲《月光曲》的傳說。作者借這個優(yōu)美感人的故事,既體現了大音樂家貝多芬對貧苦人民的憐憫和熱愛,又體現了他富厚的想象力和杰出才氣。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富厚、意境優(yōu)雅,相宜有情感的朗讀課文,是閱讀訓練的好質料。依照本課課本的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環(huán)境,我確定了以下的講授目的:
1、學會茵、蠟、陌等生字
正確讀準譜寫、幽靜、入場券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九自然段;
3、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樂家同情勞動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4、初步學習在寫實的過程中,展開適當的聯(lián)想,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為:
體會貝多芬的情感變化,感受他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教學難點為:貝多芬喜遇知音,寄情樂曲,即興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情感基礎。
本課安排兩個課時,教具準備為課件。
二、以學定教,說教法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運用以讀代講,讀中求悟,悟后品讀的教學方法。
三、因人而異,選學法
針對高年級語文教學要注重學法指導的要求,我指導學生采用課前預習法、課堂質疑問難法、合作學習法、課后延伸法、讓學生在讀、思、評、議、悟的過程中學習課文。
四、人文統(tǒng)一,展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魳穼?、揭示課題
新課伊始播放鋼琴曲《獻給愛麗絲》,同時出示貝多芬的照片。引出貝多芬。進而,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介紹貝多芬。然后總結: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家。他對窮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經寫下過這樣的句子:(課件出示)
?。ǘz查預習
課件出示一組詞語,檢查預習情況。
重點指導券的讀音和蠟燭中蠟的寫法。
?。ㄈ⑼ㄗx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通讀文章,小組討論文章的大意。初步感受貝多芬對貧苦勞動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
(四)、讀中求悟,悟后品讀,解決問題
1、引出問題:同學們,音樂的旋律是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的,情感是一切藝術的靈魂。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使得心情平靜的貝多芬彈了一首又一首呢?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拿起筆在書上畫出相關的語句。
2、圍繞第三自然段來講解。
就是兄妹倆的談話,我會這樣引導:兄妹倆的對話,被站在茅屋外的貝多芬聽見了,有句俗語叫彈琴知音,談話知心那么貝多芬從這段話里聽出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讀一讀,并寫上批注。
學生可能會體會出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引導學生體會盲姑娘熱愛音樂。我會抓住那有多好啊這五個字進行朗讀指導。
學生可能會體會出家境貧寒,此時,抓住兩個太子品讀家境貧寒,并從課文中找出其他表現家境貧寒的句子,進行品讀感悟。
聽到這里貝多芬聽出了盲姑娘雖然雙目失明,雖然家境貧寒,但從未放棄過對藝術的追求向往和熱愛,他的心被這窮兄妹倆觸動了?。ㄍ瑫r板書觸動)
學生還可能體會出妹妹的懂事、善解人意。然后我會問隨便說說是什么意思,盲姑娘的話真的是隨便說說嗎?
對,窮哥哥愛妹妹,盲姑娘又是多么體諒哥哥,學到這里,相信同學們也同貝多芬一樣被深深感動了,(板書感動)。
請同桌之間分角色深情地讀讀兄妹倆的對話。
究竟是什么又一次打動了貝多芬的心,讓他又彈一首呢?請同學自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語句。
3、出示語段二: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從這段話中貝多芬又聽出了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盲姑娘激動、難以置信的心情以及什么叫知音,之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感悟朗讀,我重點指導兩個您的讀法,第一個您表示猜測聲音要拉長,第二個您表示肯定,要讀出激動、肯定的語氣。一曲彈完盲姑娘萬分激動地說
一曲彈完盲姑娘熱情飛揚地說
一曲彈完盲姑娘喜出望外地說
讓學生深情的、反復的讀這一句話。
有句話叫知音難求,貝多芬沒有想到在一間茅屋里,卻遇到了懂得他音樂、懂得他情感的知音。他又何嘗不是喜出望外,激動萬分呢?他怎能不又一次被深深打動呢?(同時板書打動。)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讓學生再一次感情朗讀。
貝多芬是偉大的音樂家,音樂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語言,所以他要用自己的音樂來表達對盲姑娘的回答。
貝多芬決定再彈奏一曲,這時候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學生接著一齊讀第八自然段。
月光普照大地,沐浴一切,卻照不進盲姑娘的心田,盲姑娘愛貝多芬的音樂,懂得他的音樂中的情感,卻很難欣賞到他的演奏。面對這知音,面對這如水的月光。此情此景觸動了貝多芬的情思,觸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激情,這情思、這靈感、這激情由指端流露到琴鍵上。
讓我們一起來聽,課件播放音樂,老師讀。
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此時,貝多芬究竟在想什么呢?下面,我們就圍繞這段話再次走進貝多芬,體會貝多芬的想法。
?。ㄎ澹?、展開聯(lián)想,學習寫法。引導體會聯(lián)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六)、總結全文,學習寫法。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英華的表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開導性。我的板書以貝多芬的情緒變革為主線,表現了大音樂家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
- 風娃娃生字組詞結構筆畫及造句
- 三年級上冊那一定會很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之課文主題思想
- 四年級上冊呼風喚雨的世紀分段段意
- 自相矛盾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來說一說
- 閱讀全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講田忌賽馬的故事
- 五年級語文12課清貧生字注音專項訓練答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圓明園的毀滅課堂筆記近義詞反義詞
-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課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課后答案
- 想想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寫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
- 六年級語文下冊《藏戲》有什么特點?
-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的
-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5課生字組詞造句
- 四季之美常見多音字及近反義詞
- 二年級下我是一只小蟲子教學反思優(yōu)缺點
- 物業(yè)服務合同
- 特別關注:新版親子城推出
- 27《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之四
- 大班音樂教案《小螞蟻》反思
- 中班語言課教案《親親綠色》反思
- 大班語言教案《糊涂熊隊劃不快》反思
- 中班主題《小蒜兒買蛋》教案活動反思
- 有點長的霸氣女生qq個性昵稱134個
- 五年級下冊景陽岡生字組詞并造句
-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an en in un ün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ang eng ing ong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zh ch sh r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z c s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a o e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用多大的聲音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我說你做說課稿教案教學設計
- 一年級語文上冊口耳目評課稿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 一年級語文上冊天地人評課稿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 一年級語文上冊z c s評課聽課記錄教學設計
- 一年級語文上冊對韻歌評課稿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 第一冊第一單元漢語拼音1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第一冊第一單元漢語拼音2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第一冊第一單元漢語拼音3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第一冊第一單元漢語拼音4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 第一冊第二單元 漢語拼音7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