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不再任性的方式

讓孩子不再任性的方式

讓孩子不再任性的方式

  男孩是精力充沛的,荷爾蒙帶給他們巨大的攻擊性、冒險欲和破壞力,他們簡直就是一臺停不下來的小“搗蛋機器”——釋放精力是他們生活的方式,他們會從中感受到成長和滿足。

  但是,如果男孩不能找到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合理的方式來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他的沖動就會以破壞性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并且,如果男孩的這種欲望受到壓抑,他就會變得抑郁,自我貶低,并伴隨一種痛苦的無助感。

  這些也正是家長們所擔心的。那么,家長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手段,才能讓這些男孩遠離“搗蛋機器”,而且健康、快樂地成長呢?家長又應如何對待這些調(diào)皮的小男孩給你出的“難題”呢?

  浩浩的爸爸可謂事業(yè)成功,經(jīng)濟條件相當不錯,但就是兒子浩浩讓他不省心。浩浩上一年級才幾個月,爸爸便被老師“請”去學校好幾回,不是因為浩浩在座位上坐不住,就是不專心學習、打架、打擾旁邊的同學……

  浩浩爸爸非常無奈,他決定找老師好好談一下,并請教一些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在談話中,老師問他:“為了教育好孩子,你翻看過有關(guān)教育方面的書嗎?”浩浩爸很茫然。

  老師又問:“你覺得教育孩子比開車子容易嗎?”浩浩爸無語。

  是啊,世界上任何職業(yè)都要培訓學習,只有父母這個職業(yè)沒有這些程序,只要一個成人生育了小孩,就成為了天經(jīng)地義的父母,就理所當然地行使著教育的職能。

  但是,家長要知道,如果我們不學習教育孩子這門學問,我們在行使教育職能的這個過程中,就有可能無意識地犯下一些教育的錯誤,而這對孩子而言無疑是一種終身的傷害。

  例如,面對男孩這個“搗蛋機器”,家長一味地壓制,他們馬上就對我們還以顏色——要么故意與我們作對,叛逆成性;要么變得抑郁,毫無自信。而家長們?nèi)绻晃兜乜v容這些小“搗蛋機器”的搗亂行為,他們就會更加令人擔心——到處都飛揚跋扈,變成了純粹的“小霸王”。

  父母對孩子的愛,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去完善。這也就是說,父母只有了解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給孩子更為科學的愛。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做家長的僅僅是學習、生搬硬套那些理論和教育方法,是萬萬不可的。父母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并借鑒科學的教育理論,在教子經(jīng)驗不斷豐富的基礎(chǔ)上,慢慢摸索出一套對自己的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

  給父母的建議

  掌握一定教育理論的父母一定知道,雖然你的小男孩像個“搗蛋機器”,但他一定也有著十分可愛的一面——他渴望自己成為男子漢,他會保護弱小,他還會爭著幫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因此,只要家長做到因勢利導,引導你的男孩向更好的方面發(fā)展,“搗蛋機器”必然不會亂生是非。

  方法一:用美德占據(jù)小男子漢的心靈

  教育專家指出,要想讓孩子純潔的心靈遠離邪惡,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jù)它。面對精力旺盛的小男孩,聰明的家長與其試圖幫助男孩尋找恰當?shù)尼尫徘?,不如為孩子建立一個牢固的道德防線。而這道防線就是——美德!

  一對年輕夫婦因為兒子的降臨而驚喜,但他們又有點擔心,如何才能把這個停不下來的“小搗蛋機器”教育好呢?后來,爸爸在一本雜志上讀到了一個故事,他們的教育思路從此明確。這個故事的題目是——《最后一課》。

  一位哲學家?guī)е牡茏觼淼浇纪獾囊黄瑫缫袄?,準備給弟子們上最后一課。哲學家問弟子:如何除去周圍長滿的雜草?

  弟子們陷入沉思,他們給出了各種答案,有的說用鏟子鏟草,有的說用火燒,有的建議在草上撒上石灰,還有的說要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哲學家聽完后,站起身說:“課就上到這里。你們回去后,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雜草,一年后,再來這里相聚吧?!?/p>

  一年后,弟子們都來了,他們驚訝地看著眼前的一幕:原來的曠野已不再是雜草叢生,而是變成了一片長滿谷子的莊稼地。弟子們終于明白了哲學家的“最后一課”: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

  雖然在很多情況下,小男孩都沒有成熟的判斷力,他會為了一個皮球跟小伙伴打架;他會因為好玩而說臟話;他會因為老師批評他而與老師對著干……但當那些更為可貴的品質(zhì)占據(jù)他的大腦時,他會自動安靜下來,他會變得懂事很多,有時他的改變甚至會令家長們刮目相看。

  方法二:化“搗亂”為“愛心”

  5歲的小男孩卓卓從小就很調(diào)皮,媽媽有時真拿他沒辦法。有一天,媽媽給他買了七色彩筆,他十分喜歡,并把它們裝在自己的包包里隨身攜帶。媽媽帶他到社區(qū)的小花園里玩,他竟要用彩筆在花園的小椅子、小桌子上亂畫,媽媽告訴他這是不道德的行為,他就是不聽。隨后,媽媽轉(zhuǎn)換了一種方法,她這樣對調(diào)皮的兒子說:“兒子,你在這些椅子上亂畫,別的小朋友坐了,是不是會把衣服弄臟了?”

  卓卓點了點頭。

  “小朋友的衣服臟了,他會怎么樣呀?”

  “他會不高興,還會被媽媽罵?!弊孔空J真地說。

  “你希望這樣嗎?”

  卓卓搖搖頭。

  “那為了別的小朋友不被媽媽罵,咱們把畫筆收起來好不好?”

  “好吧?!睕]想到卓卓爽快地答應了。

  男孩就是這樣的,你給他講道德、規(guī)則,他可能聽不太懂,也可能聽不進去。但如果你告訴他,他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如果他停止這一動作,就是幫助別人、就是見義勇為的行為,他就會欣然接受。

  大多數(shù)男孩都有滿腔熱血,他希望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么,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表現(xiàn)欲望。所以,當你的男孩再調(diào)皮時,家長不妨把他的“調(diào)皮”化為“愛心”,讓他自動放棄調(diào)皮行為。當愛心充滿孩子的心靈時,他往往會用做好事來消耗自己的過剩精力,從而使調(diào)皮行為大大減少。

  方法三:讓男孩的耐心指數(shù)不斷上升

  當你的男孩有足夠的耐心時,他的搗亂行為絕對會大大減少。

  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耐心的習慣呢?

  安吉娜·米德爾頓在《美國家庭的卡爾·威特教育》一書中介紹了“三分鐘”耐性訓練法,這種方法被證明是訓練孩子耐性的好方法。

  皮奈特是一個缺乏耐性的男孩,他只愛看電視和玩游戲,對書本不感興趣。

  一天,父親拿著個沙漏,告訴他說,這是古時候的鐘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時,整好是三分鐘。皮奈特想玩玩這個沙漏,這時父親說,以沙漏為計時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書,每次以三分鐘為限。皮奈特很高興地答應了。

  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靜靜地坐下來聽爸爸講故事。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留意書,而是一直看著那個沙漏,三分鐘一到便跑去玩了。皮奈特的父親沒有氣餒,他決定多試幾次。

  這樣數(shù)次之后,皮奈特的視線漸漸由沙漏轉(zhuǎn)移到故事書上了。雖說約定三分鐘,但三分鐘過后,因為故事情節(jié)吸引人,皮奈特聽得特別入神。因此他要求延長時間,但父親堅持“三分鐘”約定,不肯繼續(xù)講下去。皮奈特為了早點知道故事情節(jié),就自己主動閱讀了。

  三分鐘的時間,正好適合孩子注意力的特點;三分鐘后立即打住,這樣不僅使孩子覺得父親守信,而且還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發(fā)了他主動學習的興趣。

  在這里,皮奈特的父親用了一種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對孩子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實際上是通過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時間內(nèi)專注于某一對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習慣,也就提高了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