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潛力的心理個性 智力

最具潛力的心理個性 智力

最具潛力的心理個性 智力

愛迪生發(fā)明燈泡時須計算燈泡容積,讓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的助手夏普頓計算,結果算了一個多小時,寫下無數公式仍未算出。愛迪生眉頭一皺說:“沒有這么復雜?!彼芽諢襞堇锕酀M水,然后將水倒在量杯里說:“這就是燈泡的容積”。愛迪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反映了什么?答案只有一個,這就是智力!

  什么是智力智力包含6個元素: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技能。就像一輛自行車由許多零部件構成,前叉、下軸、鏈條、車閘、車輪等一大堆。單看每一個零部件都不錯,但是如果組合得不好,這輛車還是不好騎,如果哪個部件壞了,就會影響整輛車的功能。智力好比自行車,它也必須是多種元素相互配合協(xié)調的綜合結果,缺一不行,只有這樣才具備了良好的智力結構。

  如何判斷智力

  采用智商(IQ)來判斷智力。智商=智力年齡/實際年齡×100?!爸橇δ挲g”是根據回答“智力測驗題”正確率的多少計算而得?!爸橇y驗題”采用國際通用的“韋克斯勒智力量表”,或“斯坦福-比內智力量表”之一。由專業(yè)人員一對一進行,整個測試時間至少要一個小時。智商140以上屬智力非常優(yōu)秀;智商120~139屬智力優(yōu)秀;智商110~119屬智力中上;智商99~109屬智力中;智商80~89屬智力中下;智商70~79為臨界智力;智商70以下屬智力不足。一般人智商平均數是100。據研究資料表明,推測拿破侖的智商為135,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智商在140以上,大詩人歌德的智商達到160。

  智力可以開發(fā)嗎

  日本發(fā)明協(xié)會會長、索尼公司創(chuàng)始人井深大先生曾在有關智力開發(fā)問題的一次會議上,用1985年在日本筑波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的“一個西紅柿的故事”作過比喻:一粒普通西紅柿的種子,改變了它原先的生長環(huán)境,改用“水耕法”培育,結果枝葉伸展14平方米,共結出西紅柿13 000個。而未作此改變的普通西紅柿種子,只能結出西紅柿100個。一粒普通的西紅柿種子竟然有如此大的潛力,而人類有140億~150億個大腦細胞,有科學家估計,人的一生中僅僅用了3%~5%,如果將大腦潛力的使用程度再提高0.5%~1%,那就會出現(xiàn)了不起的奇跡,你說智力能開發(fā)嗎?

  怎樣開發(fā)智力

  有什么現(xiàn)成的開發(fā)智力的方法嗎?沒有!有什么開發(fā)智力的捷徑可走嗎?沒有!那么,怎樣開發(fā)智力呢?不妨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領會、感悟與尋找開發(fā)的真諦。

  腦子越用越靈1978年加拿大一位17歲中學生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后8 750位。1982年印度的馬哈德范用3小時39分就背熟了圓周率小數點后31 811位。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認為,始終好學的用腦者,他腦子一生中儲藏的各種知識,應該相當于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量的50倍,該館藏書約2億冊,但實際上用腦最好者也達不到這個記憶量的1%,用腦差者更差。正如“用進廢退”的道理所啟示,腦子越用越靈。據日本調查材料介紹,多用腦者比懶散者智力提高50%左右,而用腦負荷少者,智力也容易早衰。

  不迷信天生聰明莫扎特5歲登臺演奏。哥德8歲能用5國語言閱讀書寫。的確有“神童”,但別忘了,“神童”的智力也并非天生具有,他們幾乎都經受過常人所沒有的良好早期教育。有資料表明,在數百名卓有成就的歷史人物中,只有5%的人從小就非常出眾,而另外95%的人原來都很一般,其中包括牛頓、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吧裢辈焕^續(xù)努力也將走向反面,美國威納博士講述與他同時期的4位“神童”,最終,一位大學畢業(yè)后一年病逝,一位成了政客,一位變成毫無進取心的人,另一位一直是個普通樂師。從另一個角度看,俄國作家屠格涅夫腦重2 012克,英國詩人拜倫腦重1 807克,德國哲學家康德腦重1 650克,他們腦重明顯高于普通人。那么,天生腦重者智商高,人就更聰明嗎?回答是不一定。意大利詩人但丁腦重1 420克,德國數學家高斯腦重1 490克,法國作家法朗士腦重僅1 017克,他們腦重與普通人相差不大,但他們的智力依然超人。據記載世界腦重之最為2 850克,卻是一個白癡。

  大器也能晚成宋朝的蘇洵27歲才開始發(fā)奮學習,后來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齊白石早年是木匠,40歲后才表現(xiàn)出杰出的畫藝。這說明一個問題,只要努力追求,大器也能晚成。為什么大器也能晚成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點,智力有其潛在性,它不是完全暴露于外的,通過后天的長期努力,潛在的智力可以出現(xiàn)“飛躍”,特別是那些善于“笨鳥先飛”的人。

  開發(fā)另一半腦子意大利的達芬奇是“左撇子”,卓別林也是“左撇子”,著名棒球手、擊劍運動員與乒乓球手幾乎有一半是“左撇子”,這個現(xiàn)象與智力有關系嗎?人類的左腦半球支配右側人體大部分活動,并與語言功能有關,側重于人類的理性認識,與形成抽象思維關系較大?!坝依帧闭邔ψ竽X半球的開發(fā)有利。人類的右腦半球支配左側人體大部分活動,與語言功能無關,側重于人類的感性認識,與形成形象思維關系較大。“左利手”者對右腦半球的開發(fā)有利。根據“右利手”或“左利手”的習慣,每個人都可以設法開發(fā)另一半腦子,即“右利手”多用左手,“左利手”多用右手。這種用手與健腦的關系已獲科學證明。

  利用性別的優(yōu)勢兩性智力發(fā)育在20歲前有差異。學齡前開始至青春期之前,女性智力明顯優(yōu)于男性,青春期開始后,這種優(yōu)勢呈下降趨勢。男性進入青春期,智力發(fā)育逐漸優(yōu)于女性。20歲后男女智力差異不再與年齡變化有關。男性智力的優(yōu)勢:視覺能力強,空間知覺占優(yōu),偏向于抽象邏輯思維,想象上偏重物與物的關系,傾向于邏輯性,理解記憶與抽象記憶能力強,思維創(chuàng)造性方面占優(yōu)。女性智力的優(yōu)勢:聽覺敏銳度好,獲取語言能力占優(yōu),偏向于形象思維,想象上偏重人與人的關系,傾向于形象性,機械記憶與形象記憶能力強。了解這種性別上的智力特點,于是提示我們,男性智力上要發(fā)揮邏輯思維強的特點,要彌補形象思維的不足。女性智力上要發(fā)揮形象思維強的特點,要彌補邏輯思維的不足。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凡是有創(chuàng)見的思維活動都叫創(chuàng)造性思維,它有3個特點:求異性、發(fā)散性和變通性。(1)求異性:也就是要與眾不同。以前人們都認為太陽圍繞地球轉,哥白尼卻認為地球圍繞太陽轉。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的求異性,就是要敢于標新立異,獨辟蹊徑。(2)發(fā)散性:就是從一點出發(fā),思維的輻射面很廣,例如讓人列舉圓的東西有哪些?一般人往往想到球、盤、碗。創(chuàng)造性思維強者,還可能想到車輪、細胞、太陽、原子、電子等更多東西。(3)變通性:也就是思考時敢于違背常規(guī),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更靈活地解決問題。某人買雞蛋忘帶提兜,手里只有一把傘,他把傘打開倒提著裝雞蛋,即是變通性的表現(xiàn)。

  抓住靈感的瞬間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時受水浮力的啟發(fā),創(chuàng)立了阿基米德定律。俄國門捷列夫在睡夢中得到元素周期變化規(guī)律,發(fā)明了“元素周期表”,還有牛頓受到蘋果落地的啟示,這都是抓住靈感瞬間的例子。靈感稍縱即逝,許多科學家都隨身帶著筆記,一旦靈感產生隨即記下。物理學家安培一次在街頭散步,突然腦中對某一問題靈感一閃,就用粉筆在一輛馬車上計算起來,馬車起動了,他跑步追趕馬車繼續(xù)運算,最終找到了答案。捕捉靈感還可通過原型啟發(fā)的途徑,即受到某些事物啟發(fā)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起啟發(fā)作用的事物就叫原型。傳說魯班就是從手指被利草割破中受到啟發(fā),于是發(fā)明了鋸子。

  講究學習方法學習是開發(fā)智力的源泉,有一種“穿插式”學習方法值得推薦。已知造成遺忘的原因是由于其他刺激的干擾,使記憶印痕產生抑制的結果。抑制現(xiàn)象有2種:(1)前攝抑制:是指先學習的材料對后學習的材料發(fā)生干擾作用。(2)倒攝抑制:是指后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發(fā)生干擾作用。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受2種因素制約:前后材料越是相似干擾作用越強,前后材料學習間隔時間越長干擾越小?!按┎迨健睂W習即是學習某內容1~2小時后,先休息一會,再學習另一內容的東西,這樣比“單打一”的學習方法效果優(yōu)越。

  開拓記憶的竅門開發(fā)智力離不開記憶能力的開拓。至于提高記憶力的“記憶術”種類甚多,目前用得最廣泛、效果也比較顯著的是“聯(lián)想記憶”?!奥?lián)想記憶”的理論基礎是亞里士多德的3大聯(lián)想定律——相似律、對比律和接近律。(1)相似律:兩種在性質或特征上相似的事物可形成聯(lián)想,例如由彩霞想到火焰,由狐貍想到狡猾,由鋼鐵想到堅強等。(2)對比律:兩種具有相反特點的事物可形成聯(lián)想,例如由光明想到黑暗,由酷熱想到嚴寒,由慷慨想到吝嗇等。(3)接近律:在時間與空間上接近的事物可形成聯(lián)想,例如由藍天想到飛機,由花圃想到蝴蝶等。17世紀英國聯(lián)想主義學派又補充了關系律、顯因律、頻因律和近因律等聯(lián)想定律:(1)關系律:由于事物間的各種聯(lián)系而形成的聯(lián)想,包括種屬關系和因果關系,例如由樹木想到森林,由曹雪芹想到《紅樓夢》,由電燈想到愛迪生等。(2)顯因律:聯(lián)想越生動印象越深。(3)頻因律:聯(lián)想重復次數越多印象越深。(4)近因律:聯(lián)想形成時間越近印象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