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幼兒玩游戲: 談談對幼兒結構游戲的指導

怎樣和幼兒玩游戲: 談談對幼兒結構游戲的指導

怎樣和幼兒玩游戲: 談談對幼兒結構游戲的指導

怎樣和幼兒玩游戲: 談談對幼兒結構游戲的指導
 
       建構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建構材料,通過思維和創(chuàng)作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游戲,它融操作性、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通過游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主觀體驗,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兒在協(xié)商、謙讓、交換的游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嘗試開拓與創(chuàng)新,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xiàn)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兒個性的和諧全面發(fā)展。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研究,我們收獲不少,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指導幼兒開展結構游戲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一、觀察生活,豐富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 
這是開展建構游戲首先要做到的事情。你讓幼兒建構一些事物,如果幼兒不接觸生活,不觀察生活,對它們沒有一點印象,你讓孩子們?nèi)绾稳ソ??所以只有讓幼兒對生活中?jīng)常接觸到的物體進行細致地觀察,深入地了解,并形成豐富深刻的印象,這樣孩子們才會有建構物體的愿望,有放手建構的能力。 
在平時,我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知識經(jīng)驗,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形狀、結構、色彩,由近及遠, 由局部到整體,積極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我們先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熟悉的物品,如幼兒的坐椅、吃飯的桌子、睡覺的小床、活動場地上的蹺蹺板、滑滑梯、獨木橋等,教會幼兒觀察的方法,養(yǎng)成幼兒細心觀察的品質(zhì);接著創(chuàng)造條件制造機
會讓幼兒觀察生活中常見或少見的物品(體),如電視機、電風扇、各類家具、小動物、汽車、飛機、輪船等,逐漸讓幼兒養(yǎng)成對生活中碰到的事物都仔細觀察的習慣,為下一步的建構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學期我班開展了結構活動 “我們的城市”,為了讓幼兒知道要建構什么、如何建構,我們通過上課、參觀、散步、圖片、幻燈等,指導幼兒認真細致地觀察城市中的具體事物,從而加深幼兒對城市的感性認知。如帶幼兒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馬路上的汽車、行人……,感受馬路的熱鬧;為了建構公園,帶幼兒去參觀公園,有目的地讓幼兒站在高處一覽公園全貌,先觀察整體布局,然后仔細觀察每一座建筑物 ,使幼兒對公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了建構江陰長江大橋、江陰步行街,我們特地找來了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從而獲得具體事物的相關特征。這樣幼兒搭建起來,就表現(xiàn)得胸有成竹,搭建得既快又形象。 
我認為,教師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是取得較好游戲效果的必要前提。
二、互相學習,培養(yǎng)幼兒的建構技能 
教給幼兒基本的建構技能,是開展好結構游戲的必要條件。在建構展示活動“我們的城市”中,我們搭建了城市里常見的住宅小區(qū),為了獲得視覺上的統(tǒng)一,我們就讓幼兒只用一些木頭積木排列、壘高,其他教師提出了意見這樣做是否太過單調(diào),幼兒其他建構技能沒有顯現(xiàn)出來。其實平時我們很注重幼兒建構技能的培養(yǎng),一年來幼兒的建構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方法是:(1)在平時幼兒建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逐步識別各種材料。如木質(zhì)的、塑料的、金屬的,懂得它們的作用、性能。(2)由于幼兒的個性差異,我們教師有意識地教個別幼兒一些新的技能,幼兒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們在共同建構的過程中,互相交流,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不用多少時間這種建構技能幼兒大多都會了。一年下來,幼兒基本掌握了一些建構技能,如排列、組合、接插、鑲嵌、拼搭、壘高、穿套、編織、粘合等。(3)注重培養(yǎng)幼兒設計構思的能力。比如想用積塑插一只恐龍,你是不是就讓幼兒拿到積木就漫無目的的開始建構,還是讓幼兒先想好如何來建構,恐龍是什么樣子的,需要哪幾種形狀的積木,選用什么顏色,怎樣組合等,然后才建構。這就是設計構思的能力,幼兒有了這樣的能力,我們教師只要善于引導,幼兒的無意擺弄就會變成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教師再適時傳授一些技巧和經(jīng)驗,相信幼兒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能力都會到充分的發(fā)揮。 
三、確定主題,提高幼兒的建構興趣 
在我園每個班級的建構活動的展示過程中,如下場面隨處可見:當游戲開始,老師一聲令下,孩子們便“機械”地分成幾堆,搬抬選擇玩具,熟練地按一貫的搭建方法去造型。雖沒有進行討論、商量,但卻能有條理地分工拼搭,又快又整齊。這里,教師表現(xiàn)出全面的包辦代替——代替孩子選擇搭建內(nèi)容、代替孩子設計。我們不僅要問一句這樣的建構主題是幼兒感興趣的嗎?是幼兒樂于建構的嗎?一般情況下,教師提出的主題,幼兒不一定感興趣,所以,老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自己提出建構主題。當幼兒確定了主題以后,頭腦中就有了初步的建造方案。如何讓幼兒自己生成感興趣的主題呢?我是這樣做的:(1)在活動之前進行談話引導,使幼兒對游戲的主題、布局以及活動的順序進行思考,做到心中有數(shù)。如建造“公園”時,老師引導幼兒圍繞這一主題議論:公園里有什么?需要建構什么?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有小河、 花兒、小草、亭子、小橋、健身器材……這樣,公園主題的建構方案便在幼兒的談話中大致勾畫出來了。(2)在幼兒的建構過程中引導幼兒自由想象,結合生活實際生成建構主題。如幼兒在搭建“熱鬧的馬路”時,王燁歡小朋友利用牙膏盒做的小汽車,一個輪子掉了下來,在活動評價的時候,陳曉杰說:“汽車壞了,應該去汽車修理站修修?!碑敃r我聽到這句話,馬上問其他孩子:“這輛車子壞了,我們怎么辦呢?”孩子們都說:“這兒沒有汽車修理站,不如我們我們來建一個!”不多時,馬路邊就多了一間汽車修理站。這樣的建構主題是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的,孩子們肯定會有一定的興趣來建構,他們也一定會樂于參與建構游戲。 
四、提供材料,充實幼兒的建構活動 

結構游戲作為一種建筑活動,當然是離不開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是開展結構游戲的物質(zhì)保證,也是豐富建造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必要條件。上學期我班所選用的結構游戲的材料有:由基本幾何形體構成的大、中、小型的成套的積木;金屬的、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種可裝拆的積塑、膠粒、插片、積鐵等,以及各種顏色形狀的串珠、插板、拼板等。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雖然為為結構游戲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zhì)保證,但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玩具總歸只有幾種常見的玩法,沒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所以這學期我把一些廢舊材料也用于了我們的建構活動,馬路上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車子,有用積木搭的,有用材料做的;建構的的房子更是多種多樣,有的對牛奶盒進行加工,畫上窗戶、小門、……一幢漂亮的房子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有的對盒子進行雕刻,有的……我們充分利用多種原材料進行加工,把這些原材料變成需要建構的具體事物,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建筑活動,既充實了游戲的內(nèi)容,又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何樂而不為呢? 
這學期我園每個班級都開展了建構展示活動,對于使用材料方面讓我獲得了不少的啟發(fā)。小(1)班中那些橡皮泥盒子,讓我明白我們應就地取材,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園中的建構材料。大(3)班用鵝軟石排列形成的小河,讓我懂得了那些隨處可見的沙石、泥土、樹葉、桔桿等自然材料,只要啟發(fā)得當,也能成為經(jīng)濟實用且隨意靈便的構造材料構筑成各種物體。中(1)班的那棵富貴竹,更讓我知道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也能為我們的建構活動服務,它們能使我們的活動更充實,更美觀。 
總之在建構活動中教師可提供大量的未成品材料,提供或共同制造許多輔助材料,提供一些具體事物,這樣既能充實幼兒的建構活動,更能滿足幼兒日益發(fā)展的智力和體力的要求,還能滿足幼兒在游戲是突發(fā)奇想的需要,,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靈性。
五、注重交往,發(fā)展幼兒的合作能力 
大班幼兒的建構游戲不在以單獨游戲為主,而更趨向與群體化,這就讓幼兒感覺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為了游戲成功的“階梯”。要想使建構內(nèi)容不斷豐富,就要讓幼兒學會與同伴、老師交往,學會合作。 
在幼兒結伴共同建造某一組復雜的建筑群時,教師要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意識,注意引導幼兒分工合作,當組內(nèi)出現(xiàn)不同意見時,要及時進行疏導,讓幼兒學會協(xié)商,學習一些交往的技巧。在“我們的城市”建構展示活動中有一組小朋友建造了一個體育館,我引導他們自由分工后,有的建足球館,有的架雙杠,有的搭乒乓臺,……。當發(fā)現(xiàn)一個小朋友建的人比另一個小朋友建的雙杠還高出許多時,我便引導他們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一不合理的地方,啟發(fā)他們想出修改辦法。一個小朋友馬上想出了主意:“我把雙杠再筑高些,你把人變矮些好嗎?”另一個說:“對,好辦法!”他們邊修改還邊議論,怎樣搭得更好。經(jīng)過指導,這組幼兒配合默契, 一幢熱鬧的體育館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他們高興地又鼓掌又叫好。這是他們合作建造的成果,孩子們共同分享著團結協(xié)作成功后的歡樂。  
  在建構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交往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言行、對幼兒的態(tài)度等會直接影響幼兒的交往態(tài)度和合作技能的習得以及活動的成功與否。由于幼兒的知識能力有限,手部小肌肉尚未發(fā)育好,再加上建構物結構的復雜性,幼兒在建造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會男孩急得抓耳撓腮,女孩急得默默掉淚,我們看到這種情況總是及時給以關心引導,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注意夸獎其作品,分享其成功的快樂,使他們獲得自信,培養(yǎng)他們在困難面前積極開動腦筋,堅持到底的良好習慣。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通過建構游戲并努力營造一種友好、和諧的氛圍,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無拘無束、自然親切的氣氛,使幼兒產(chǎn)生親切感和安全感,讓他們能主動與老師交往,而不是等老師發(fā)現(xiàn)再去解決。 

六、啟發(fā)指導,保證幼兒的建構活動 
由于幼兒的社會經(jīng)驗和知識有限,建造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少問題,教師應仔細觀察,了解幼兒各自的水平和需要,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我們平時主要是通過巡回觀察來了解幼兒的游戲狀況,準確判斷幼兒的游戲需要,適時指導。像“我們的城市”的建構活動,程馨陽小朋友建造好體育館中的足球館后,不知再干什么,于是,我走到她旁邊,一邊表揚一邊啟發(fā)“你真能干,足球館像真的一樣,可你看看你們建的體育館,你覺得布局怎么樣?”她看了一會兒忽有所悟:“噢!中間太空了!”我連忙說:“那你能再建一些東西進去嗎?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都會去游泳……”還沒等我話說完,她就連忙說:“老師,我們可以建一個游泳池?!庇谑撬腿フ襾硗橐黄鹩冒櫦y紙建了一個簡單而形象的游泳池?;顒咏Y束后她還高興地向我介紹:“天熱了,老師你就可以來我們體育館的游泳池游泳了……”可見,教師有目的的誘導啟發(fā),能極大地激發(fā)幼兒聯(lián)想,不斷創(chuàng)建出新的內(nèi)容。  
當幼兒游戲開始處于低潮時,當幼兒情緒不佳時,當幼兒獲得成功時,當幼兒遇到技能障礙時,當幼兒游離游戲情景時,當幼兒延伸或擴展游戲內(nèi)容有困難時,當幼兒出現(xiàn)負面行為時,當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不安全因素時,我們教師都應找準時機,自然介入,適度點撥,保證建構活動的順利開展。 
七、建立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習慣 
幼兒剛接觸結構游戲時,根本不存在規(guī)則意識。常會為爭奪同一材料而發(fā)生哭鬧爭吵現(xiàn)象,或可能發(fā)生將材料亂扔,用作敲打等情況。大班幼兒在游戲常規(guī)方面還是比較好的,但隨著結構游戲的深入開展,有很多材料都變成了自制玩具,使有效愛護與充分利用成為矛盾;不可否定在大班,有些幼兒還有了一定的虛榮心,為了獲得老師的表揚,有些孩子會霸道地抓住自己需要的玩具,不肯分點給其他人,要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就是要發(fā)揮幼兒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覺建立并遵守基本游戲常規(guī)。如懂得謙讓,用正確的方法使用,有順序地取放,用完放回原處等。每次活動前幼兒自選自取游戲材料,活動后自己收拾整理。慢慢地,良好的習慣逐步形成,變“老師要我這樣做”為“我應該這樣做”。這樣既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作用,又使教師從勞氣的指責孩子哪些行為不對中解放出來,可以更多地觀察、指導幼兒。 
八、欣賞作品,注重幼兒的活動評價 
好的評價,往往能獲得實際的教育效果。以我班這次的建構展示活動為例,本次活動評價讓我受益非淺。 
(1)幼兒創(chuàng)造的成果,需要得到夸獎、贊美,并希望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劉老師在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時,應先讓幼兒說說自己搭的是什么,和誰一起搭的,搭的時候碰到了什么困難,這樣既滿足幼兒表現(xiàn)的欲望,又能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介紹完自己的作品后,劉老師還引導幼兒對作品加以評論、欣賞、贊美。這樣不僅加強了幼兒的自信心,還讓幼兒體驗到了建構的快樂。 
(2)在這次游戲評價時,教師指著體育館內(nèi)的乒乓臺問:“這個乒乓球臺是誰搭的?”“是我搭的?!眳浅螢酒饋碚f?!按畹目烧嫦?,還有人在大乒乓球呢,”老師說,“可乒乓球臺這樣放能打球嗎?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原來乒乓球臺上的作為中線的木版倒放了,不一會兒,秦金輝小朋友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教師并馬上讓他乒乓臺放正了。建構活動中的一個小小問題,教師沒有在建構活動中自行讓幼兒解決,而是放到評價的時候一起學習,
讓所有的幼兒都知道了如何乒乓球臺是什么樣子的,孩子們有了共同的進步。 
(3)教師指著公園的造型問:“這么漂亮的公園,是誰搭的?”一下舉起了許多只小手,教師指著其中一名幼兒問:“是你搭的嗎?”“不,我搭的是小路?!苯處熡忠来螁柶渌變海麄兎謩e說:“我搭的是大門”,“我搭的是圍墻”,“我搭的是亭子”,“我搭的是小魚”……教師聽完說:“怪不得搭的這么出色,原來是你們分工合作好的呀!”短段的一個評價過程,沒有空泛的說教,卻使全體幼兒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這樣一個抽象的道理。 
經(jīng)過一年的建構游戲,幼兒無論在認識方面、創(chuàng)造力方面,還是社會交往方面等都有很大的發(fā)展。在以后的建構活動中,我們應給予孩子更大更多自由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大膽想象、操作、嬉戲,我們也積極參與幼兒的活動,對每位孩子給予正確的評價,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更和諧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