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蒙氏教具展示中的語言提示

教師在蒙氏教具展示中的語言提示

教師在蒙氏教具展示中的語言提示

教師在蒙氏教具展示中的語言提示

  一、教師邊操作邊加語言伴隨,便于與幼兒的交流。

  教師在展示教具時用溫和的語言與幼兒交流,可以使幼兒感到親切,會對操作活動做出相應的反饋。此時教師可以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幼兒進行操作活動。

  二、以故事的語言貫穿工作始終,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在蒙氏教學之初,幼兒最喜歡做的工作是日常生活訓練。如夾、倒、穿、舀等。在夾的訓練中,我們根據(jù)幼兒喜歡斑馬的特點設計了一些沒有腿的斑馬圖片并封塑好。如果教師單純示范后讓幼兒操作,幼兒也會感興趣,但玩一會兒就會興趣減退。因此在示范時,我適當?shù)募由弦恍┕适碌恼Z言,鼓勵幼兒邊說邊操作,同時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我取出斑馬說:“看,斑馬沒有腿多可憐呀,我們快給它按上腿吧。”“好!”幼兒的情緒都很高漲,他們非常希望看到斑馬如何長上腿。此時教師再示范夾時,幼兒都瞪大了眼睛看。當發(fā)現(xiàn)斑馬站起來并跑起來時,他們興奮的紛紛舉手:“老師,老師,我來夾!”接著,幼兒邊玩邊說:“斑馬,我給你夾上腿,你要跑的快一點。”嘴里還發(fā)出“駕”的聲音。當一只斑馬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時,我們又提供了第二只、第三只斑馬。隨著幼兒夾的能力的提高,我們準備了女孩子平時夾頭發(fā)用的各種顏色的小兔子發(fā)夾,并根據(jù)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的特點,用泡沫板做了一只兔媽媽。我一邊示范一邊講故事:“兔媽媽有許多孩子,一只是穿紅衣服的小兔子,我們叫它小紅兔。(依次認識各種顏色的小兔子)今天天氣真好,兔媽媽要出去采蘑菇,小紅兔要去,它拉住了媽媽的左手。(邊說邊把小紅夾子夾到兔媽媽左手)小藍兔也要去,它拉住了媽媽的衣服。(示范夾)”幼兒很感興趣,在練習夾的動作時都興致勃勃的一邊講一邊夾,鍛煉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創(chuàng)造性。

  三、教師在示范講解時用適當?shù)恼Z言提示促進幼兒理解及記憶。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的特點,在教師展示教具時,很容易轉移注意力。所以,我嘗試用一種游戲的口吻講解,讓幼兒便于理解記憶教具的操作步驟,從而工作起來饒有興趣。如在示范帶插座圓柱體時,步驟較多,幼兒很容易忘記。我是這樣做的:“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座房子,住著幾個插座圓柱體?”幼兒點數(shù)?!敖裉焯鞖庹婧茫遄鶊A柱體要出來玩啦。老大先領頭?!弊笫秩缸ズ?,用右手撫摸圓柱體時,我問幼兒:“為什么要摸一摸呀?”有個孩子說:“摸摸涼不涼?!蔽倚χf:“想一想,小朋友每次出去玩之前,許老師為什么摸你們的頭?我們也摸一摸插座圓柱體有沒有不舒服,如果沒事就出去玩。”摸完后放到相應的洞穴之前:“出來玩要排好隊,站到自己的房子前面。”就這樣依次把10個圓柱體取出。當放回圓柱體時,許多孩子老是忘了把手指伸到洞穴里面觸摸。這時候我引導他們:“這么多的房子可別走錯門,我們先來摸一摸是它的家嗎?”這樣啟發(fā)之后,孩子們就忘不了這個步驟。把圓柱體放回后還有重要的一步,就是用雙手食指撫平。我這樣對孩子說:“把圓柱體送回家后,要用雙手把門關過來。”經(jīng)過這樣在游戲中玩之后,幼兒很容易的掌握了操作方法。連平時從不參與工作的楊舒喬小朋友都來試了試。下午他媽媽來接他時,他主動讓媽媽看他操作帶插座圓柱體,激動的媽媽熱淚盈眶。

  經(jīng)過以上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情況。我深深的感受到:蒙臺梭利教育不是最好的,而是更好的。需要我們大家在充分理解蒙氏教育的真諦之后,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情況,不斷的創(chuàng)造,才會取得更顯著的教育效果,使孩子真正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