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反思

大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反思

大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反思

1、大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反思

  教學目標:

  1、合拍地做小老鼠走,較形象夸張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4、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5、利用課件和圖譜,讓幼兒直觀的感知音樂。

  6、結合故事讓幼兒進行充分的創(chuàng)造性表演,增強音樂的趣味性,發(fā)展了幼兒的肢體表現力。

  7、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

  1、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幼一起進場

  師:今天天氣真好,鼠寶寶們跟媽媽出去玩吧!

  看,我們來到了哪呀?(拉幕)

  我們走路時要小心點,東瞧瞧西看看,看看有沒有大花貓。

  (貓圖)喵!不好,有大花貓,寶貝們趕緊坐到小椅子上去。

  前幾天,一只調皮的鼠寶寶乘媽媽午睡時悄悄溜出去玩,在路上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分段傾聽樂曲,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一)、觀看課件,學會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1、觀看課件A片段。

  師:調皮的小老鼠怎樣跑出來玩的?是怎么走的?請你來走一走。它跑幾步就會怎樣?(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0)

  2、師:你們瞧,老師把小老鼠的行動都畫出來了,你們一起看著圖,聽老師讀兒歌,你們拍節(jié)奏。

  剛你們打的節(jié)奏是幾拍子的?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來試一次,邊拍邊念。仔細聽一聽,小老鼠說到哪個字的時候要停下來準備看看了呢?

  那我們一起走起來,注意說到‘西’的時候要停下來左邊看一下,右邊看一下。

  師:你們走的可真不錯,小老鼠越走越快,我們快跟上去。

  (二)、想象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1、師: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腳上粘到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辦呢?

  幼兒思考并回答。

  師:小老鼠是不是用的小朋友所說的辦法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2、觀看課件B片段。

  師:小老鼠是怎么拽的?輕輕的還是怎樣?(用力拉,使勁拉)誰用動作來學一學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呢?

  它一共拽了幾次呢?我們一起跟著小老鼠來拽泡泡糖啦!

  三、引導幼兒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的動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么地方呢?(課件操作泡泡糖粘在各個部位)自由講述表演。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夸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讓我們把粘在在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教師總結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編成順序,按順序表演拉泡泡糖的動作。

  4、師: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你們猜小老鼠是怎樣掙脫了泡泡糖,回家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

  5、看課件

  幼兒回答:來了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BC)師:那我們一起來做做,音樂結束,小朋友要馬上坐到座位上,表示小老鼠安全回家了。

  四、完整感受樂曲并進行游戲。

  1、教師交代游戲要求。

  師:貪玩的小老鼠還想帶著我們再走走玩玩呢,你們愿意嗎?媽媽看看哪位寶寶玩泡泡糖彈回來粘的地方不一樣。

  2、看課件,師幼共同游戲。

  五、結束總結。

  1、師:小老鼠為什么會踩到泡泡糖呢?

  師:吃過的泡泡糖應該怎么處理?(幼兒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2、師: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 也不講衛(wèi)生,我們得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污染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顒又薪處熿`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

  一、語言線索。

  本次活動的難點之一是模仿小老鼠的有趣動作,因為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活動中是讓幼兒反復的聽音樂,找到那兩個音,其實可以采取更好的對策就是運用語言線索幫助幼兒記住動作,比如說為前半段音樂配上“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可以提問“小老鼠說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

  二、合作表演。

  活動的難點之二是對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學中,老師是用自己的示范讓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變化,但是對于大班孩子的學習來說,有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間的合作表演。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變化,通過互相學習,來提高表演能力,這樣老師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觀的身份觀察指導到更多孩子。

  三、食物品嘗。

  活動中又讓幼兒品嘗泡泡糖,其實用意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與律動中夸張動作的聯系,二就是為了進行生動的環(huán)保教育。比如對問題“吃完泡泡糖以后,應該怎么做才對?”的討論,在活動中老師是采取先沉默后說理的方式進行,老師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裝紙,并告訴孩子們,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裝紙在解開后應該妥善保管好,當你想吐掉的時候可以將它們包在紙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其實老師應該將孩子們解開的包裝紙收好,然后建議提問:“老師為什么要把這些包裝紙收好呢?”讓孩子們自己來思考原因,主動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師的直接說教,相信這樣的方式能不斷提高大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這樣提問:“小老鼠為什么會在草地上撿到泡泡糖?”以此作為環(huán)保教育的延伸。

  四、創(chuàng)想模仿。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不過在小老鼠對泡泡糖的處理上以“用力拉”來表現,比較單一,老師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兒如何多樣的表現“拉”上,而忽視了音樂本身。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想和模仿。這樣的創(chuàng)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現“一樣的老鼠”了。

  總之,一個活動包含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雖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言,教師考慮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給孩子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一樣的老鼠和不一樣的泡泡糖就是這樣做了全新的嘗試。

  《小老鼠和泡泡糖》,一節(jié)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

2、大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活動的過程中,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體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趣。

  2、通過反復欣賞歌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做出與內容相關的動作。

  3、在邊唱歌邊表演的過程中,掌握貓和老鼠的對話。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體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做出與內容相關的動作,掌握貓和老鼠的對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老鼠、大花貓的頭飾、電話模型、樂器(倒鐘、響板、木琴)、音樂CD。

  經驗準備:學習歌表演《一只小老鼠》。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帶幼兒隨音樂《一只小老鼠》走進活動室,渲染氣氛,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

  1、出示玩具電話,引導幼兒說一說電話的用處?并說一說家里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是多少?

  2、說一說一些緊急號碼的用處如:110、120、119、122、等。

  提問:號碼一旦撥錯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引導幼兒知道撥錯電話號碼,所帶來的麻煩。)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京味歌曲《一只小老鼠》帶幼兒進場,主要是想喚起幼兒積極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fā)創(chuàng)造活動的欲望,同時也練習了小老鼠的形象,為課程做鋪墊。加之,本節(jié)課跟電話有直接的關系,《綱要》中提出:藝術教育是各領域之間的紐帶,所以我們又通過提問電話號碼,與社會領域、生活教育相聯系,擴展了幼兒的視野。

  二、教師隨木琴進行情景表演,并演唱歌曲,幼兒初步欣賞。

  “有一天,小老鼠也愛上了打電話!小老鼠會把電話打給誰?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你們來欣賞老師的表演?!?/p>

  1、教師表演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兒欣賞。

  提問:你們猜一猜,小老鼠會把電話打給誰?

  2、拋出問題,完整欣賞歌曲。

  “小老鼠究竟把電話打給了誰呢,請你們完整地欣賞歌曲,聽了以后你就知道啦”!

  教師隨木琴再次完整表演,

  提問:(1)歌曲聽完了,小老鼠把電話打給了誰呀?為什么會打給貓?

  (2)小老鼠撥打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3)帶幼兒模仿練習按手機號碼。(木琴給予節(jié)奏)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兩次清唱,教師的清唱在音樂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清唱會讓幼兒聽的更清晰、明白;同時老師繪聲繪色的表演唱與孩子之間有了情感上的交流,拉近了距離,加上木琴的伴奏,讓清唱更有生機,幼兒很感興趣。

  3、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歌曲,重點聽一聽“小老鼠打電話時都說了些什么?”

  4、用樂器伴奏對話部分,鞏固歌詞與節(jié)奏。

  (帶領幼兒重點學說對話部分,用倒鐘表現小老鼠尖尖細細的聲音,用響板表現大花貓的聲音)

  5、幼兒用倒鐘和響板,隨音樂一起演奏并初步學唱。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反復欣賞的方法學習整首曲子,因為反復欣賞歌曲是理解音樂的基礎和保證,同時運用“前置”的教學方法重點學習電話號碼,和對話部分,有效的利用響板和倒鐘引導幼兒掌握了節(jié)奏,保證幼兒自然、順利地學習歌曲。

  三、師幼一同進行表演,提升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引導幼兒四散站開,集體表演歌曲。

  2、重點練習“吱兒—— 喵—— 嘭!”的動作。

  3、戴上頭飾,師生共同進行情景表演。

  評析:幼兒在反復欣賞的基礎上,基本掌握了歌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全體幼兒戴上小老鼠的頭飾,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讓幼兒用肢體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正體現了《綱要》中所提到的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更好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隨音樂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課后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jié)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游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fā)她們大膽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通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后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jié)課給幼兒創(chuàng)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通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3、大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教學目標:

  1、合拍地做小老鼠走,較形象夸張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4、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5、利用課件和圖譜,讓幼兒直觀的感知音樂。

  6、結合故事讓幼兒進行充分的創(chuàng)造性表演,增強音樂的趣味性,發(fā)展了幼兒的肢體表現力。

  7、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

  1、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幼一起進場

  師:今天天氣真好,鼠寶寶們跟媽媽出去玩吧!

  看,我們來到了哪呀?(拉幕)

  我們走路時要小心點,東瞧瞧西看看,看看有沒有大花貓。

  (貓圖)喵!不好,有大花貓,寶貝們趕緊坐到小椅子上去。

  前幾天,一只調皮的鼠寶寶乘媽媽午睡時悄悄溜出去玩,在路上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分段傾聽樂曲,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一)、觀看課件,學會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1、觀看課件A片段。

  師:調皮的小老鼠怎樣跑出來玩的?是怎么走的?請你來走一走。它跑幾步就會怎樣?(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0)

  2、師:你們瞧,老師把小老鼠的行動都畫出來了,你們一起看著圖,聽老師讀兒歌,你們拍節(jié)奏。

  剛你們打的節(jié)奏是幾拍子的?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來試一次,邊拍邊念。仔細聽一聽,小老鼠說到哪個字的時候要停下來準備看看了呢?

  那我們一起走起來,注意說到‘西’的時候要停下來左邊看一下,右邊看一下。

  師:你們走的可真不錯,小老鼠越走越快,我們快跟上去。

  (二)、想象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1、師: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腳上粘到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辦呢?

  幼兒思考并回答。

  師:小老鼠是不是用的小朋友所說的辦法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2、觀看課件B片段。

  師:小老鼠是怎么拽的?輕輕的還是怎樣?(用力拉,使勁拉)誰用動作來學一學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呢?

  它一共拽了幾次呢?我們一起跟著小老鼠來拽泡泡糖啦!

  三、引導幼兒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的動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么地方呢?(課件操作泡泡糖粘在各個部位)自由講述表演。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夸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讓我們把粘在在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教師總結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編成順序,按順序表演拉泡泡糖的動作。

  4、師: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你們猜小老鼠是怎樣掙脫了泡泡糖,回家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

  5、看課件

  幼兒回答:來了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BC)師:那我們一起來做做,音樂結束,小朋友要馬上坐到座位上,表示小老鼠安全回家了。

  四、完整感受樂曲并進行游戲。

  1、教師交代游戲要求。

  師:貪玩的小老鼠還想帶著我們再走走玩玩呢,你們愿意嗎?媽媽看看哪位寶寶玩泡泡糖彈回來粘的地方不一樣。

  2、看課件,師幼共同游戲。

  五、結束總結。

  1、師:小老鼠為什么會踩到泡泡糖呢?

  師:吃過的泡泡糖應該怎么處理?(幼兒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2、師: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 也不講衛(wèi)生,我們得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污染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顒又薪處熿`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

  一、語言線索。

  本次活動的難點之一是模仿小老鼠的有趣動作,因為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活動中是讓幼兒反復的聽音樂,找到那兩個音,其實可以采取更好的對策就是運用語言線索幫助幼兒記住動作,比如說為前半段音樂配上“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可以提問“小老鼠說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

  二、合作表演。

  活動的難點之二是對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學中,老師是用自己的示范讓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變化,但是對于大班孩子的學習來說,有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間的合作表演。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變化,通過互相學習,來提高表演能力,這樣老師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觀的身份觀察指導到更多孩子。

  三、食物品嘗。

  活動中又讓幼兒品嘗泡泡糖,其實用意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與律動中夸張動作的聯系,二就是為了進行生動的環(huán)保教育。比如對問題“吃完泡泡糖以后,應該怎么做才對?”的討論,在活動中老師是采取先沉默后說理的方式進行,老師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裝紙,并告訴孩子們,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裝紙在解開后應該妥善保管好,當你想吐掉的時候可以將它們包在紙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其實老師應該將孩子們解開的包裝紙收好,然后建議提問:“老師為什么要把這些包裝紙收好呢?”讓孩子們自己來思考原因,主動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師的直接說教,相信這樣的方式能不斷提高大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這樣提問:“小老鼠為什么會在草地上撿到泡泡糖?”以此作為環(huán)保教育的延伸。

  四、創(chuàng)想模仿。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不過在小老鼠對泡泡糖的處理上以“用力拉”來表現,比較單一,老師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兒如何多樣的表現“拉”上,而忽視了音樂本身。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想和模仿。這樣的創(chuàng)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現“一樣的老鼠”了。

  總之,一個活動包含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雖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言,教師考慮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給孩子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一樣的老鼠和不一樣的泡泡糖就是這樣做了全新的嘗試。

  《小老鼠和泡泡糖》,一節(jié)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

4、大班教案《小老鼠和啤酒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旋律結構及樂曲的不同性質,根據故事選擇合適的音樂,體驗感知、聯想、參與的愉快。

  2、按音樂的實際結構、性質,隨音樂表演、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和表演的快樂。

  3、學習表演中合理分配空間,相互交流、配合,體會有秩序的游戲和合作的樂趣。

  4、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5、體驗歌曲《小老鼠和啤酒桶》中的歡快情緒。

活動準備:

  1.課件《小老鼠和啤酒桶》、編輯好的純音樂:搖籃曲、啤酒桶波爾卡選段。

  2.小老鼠、啤酒桶圖片各一張。

  3.小仙女魔法棒一只。

活動重難點:

  初步感知音樂的旋律結構及各個樂曲的不同性質,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特點與結構,選擇合適的音樂,體驗感知、聯想、參與的愉快。

  學習用表情和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游戲,能按音樂的實際結構、性質,隨音樂表演、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和表演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在一個地窖里,有一群小老鼠和一大排的啤酒桶,有一次他們發(fā)生了一件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是什么事情。

  2、完整欣賞一遍音樂。

  3、你覺得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幼兒想象猜測。

  4、那我們一起到地窖里仔細看看、聽聽吧!

  二、分段欣賞

  (一)引子的音樂《安靜的地窖》。

  1、這件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間呢?

  2、這個時候,小老鼠和啤酒桶應該在做什么事情呢?你能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3、引導幼兒先學小老鼠坐在椅子上睡覺,再學啤酒桶抱成一團坐在地上睡覺。

  (二)小老鼠跳舞的音樂

  1、誰先出來跳舞的?小老鼠怎樣跳舞的?它們很靈活,你能用動作來表現它們嗎?

  2、小老鼠跳舞的時候心情怎樣?表情怎么樣?

  3、能用歡快的動作帶表情表現小老鼠?

  4、啤酒桶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它們的表情又會怎么樣?你來做一做?

  (三)小仙女施魔法的音樂

  1、這個時候來了誰?小仙女施了魔法,啤酒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能用動作來模仿啤酒桶先長出頭,然后長出手,腳,最后慢慢站起來的動作嗎?啤酒桶很笨重,要慢慢的,跟著節(jié)奏。

  (四)啤酒桶與小老鼠結伴跳舞的音樂

  1、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你能和好朋友一起來表演嗎?

  2、分角色結伴創(chuàng)編舞蹈,教師引導幼兒用舞蹈動作表現出啤酒桶的笨重與小老鼠的輕巧靈活。

  (五)啤酒桶失去魔法的音樂

  1、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啤酒桶的魔法消失了,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呢?

  2、鼓勵幼兒跟著音樂縮回頭、手、腳,最后抱在一團坐在地上。

  (六)小老鼠與啤酒桶告別的音樂

  1、這段音樂表現的是什么呢?

  2、小老鼠也要回去了,它們和啤酒桶告別,你覺得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呢?

  3、朋友告別時還可以說哪些話?小老鼠可以一邊告別一邊回到座位睡覺。

  三、完整欣賞游戲音樂。

  1、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遍音樂,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講講這個音樂故事,想想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

  2、你覺得這個音樂可以分成幾段呢?每一段都講了什么事情呢?

  四、播放課件的游戲部分。

  1、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聽一聽老師播放的音樂,講的是第幾段音樂的故事。

  2、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結構和性質。

  3、你們覺得是第幾段的音樂呢?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呢?

  五、音樂游戲

  1、小朋友們真能干,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個小老鼠和啤酒桶的游戲,先請女孩子做小老鼠,男孩子做啤酒桶,可以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動作來表現。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做相應的動作。(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

  3、幼兒思考并討論:啤酒桶與小老鼠怎樣才能配合得更好?引導幼兒知道動作一致,跟著節(jié)奏。

  4、那我們再來試一試,男孩子這次做小老鼠,女孩子做啤酒桶,比比誰最棒。

  5、交換角色表演游戲。

附故事《啤酒桶和小老鼠》

  地窖里住著許多啤酒桶,它們長著胖胖的身體,圓圓的肚皮,可是它們沒有腦袋,沒有略膊,也沒有腿。地窖里也住著許多小老鼠,它們長著小小的身體,小小的肚皮,小小腦袋,小小的胳膊,小小的腿。

  夜晚到了,小老鼠出來跳舞唱歌,想讓它們的啤酒桶朋友不感到寂寞??墒瞧【仆皡s一點也不開心,它們想和小老鼠們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但它們沒有腦袋,沒有胳膊也沒有腿。它們不能唱歌,也不能動,這可怎么辦呢?

  小老鼠請來了仙女,仙女舉著仙杖說:"站起來吧!"啤酒桶長出了腦袋,長出了胳膊也長出了腿。啤酒桶慢慢站起來了。

  仙女的仙杖奏出了快樂的舞曲,啤酒桶和小老鼠們快樂地隨著音樂唱啊,跳啊。這是一個最最快樂的夜晚。

  清晨的鐘敲響了,公雞在大聲地叫著:"太陽,你快出來吧!"仙女對大家說:"再見!大家都應該去睡覺了。"啤酒桶的腦袋縮回去了,胳膊縮回去了,腿也縮回去了。啤酒桶們都躺下來,他們要睡覺了。

  小老鼠們輕輕的對啤酒桶們說:"再見,親愛的朋友!"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以故事為載體,借助了孩子們所喜歡的童話故事為背景,幫助幼兒理解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感受音樂旋律的美。通過音樂欣賞讓幼兒學會安靜認真地傾聽,并能在欣賞過程中想象音樂形象,在想象的基礎上用語言和肢體動作等,將音樂形象自主地表現出來。有效的強化了孩子們對音樂的理解。啟發(fā)幼兒感受理解音樂,并讓幼兒在活躍的氣氛中大膽用肢體表現音樂形象。整個活動都以一個有趣的神話故事串成一條主線,孩子們借助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很自然輕松地理解了音樂形象,愉快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

5、大班語言教案《城里老鼠和鄉(xiāng)下老鼠》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片,感受城市、鄉(xiāng)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2、了解城市和農村的不同生活方式,懂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1、動畫光碟。

  2、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提問: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啊?發(fā)現城里和鄉(xiāng)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今天城市老鼠要邀請鄉(xiāng)村老鼠來家里做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師講述故事。

  師:“城市老鼠和鄉(xiāng)村老鼠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啊?”

  提問:“你覺得它們之間故事有趣嗎?什么地方最有趣?”

  二、欣賞動畫

  提問:“城市老鼠來到鄉(xiāng)村后喜歡鄉(xiāng)村生活嗎?為什么?”

  “鄉(xiāng)村老鼠也接到了城市老鼠的邀請,那它來到城市遇到哪些事情?它喜歡城市的生活嗎?

  師:“城市和鄉(xiāng)村都有自己最美麗的地方,城市老鼠和鄉(xiāng)村老鼠都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感到驕傲,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城市和鄉(xiāng)村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更喜歡哪里的生活?為什么?”

  三、孩子自由回答,大膽闡述自己的意見

  四、孩子自由表演。

  小結:孩子們你們說的都很精彩,都說出了自己的喜歡城市和鄉(xiāng)村的理由,相信只有適合我們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反思:本節(jié)教學活動,在設計和安排上能科學有效的完成活動目標。通過欣賞城市圖片和鄉(xiāng)村,引領幼兒去了解另一環(huán)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huán)境。孩子的表演是整堂教學活動的亮點。同時使孩子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6、大班音樂欣賞教案《小老鼠打電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2、學會有節(jié)奏的說對話。

  3、借助圖片將歌詞與樂句進行匹配并學唱。

  4、能唱準附點音符、休止符處的歌詞,較準確地接唱"嘭嘭嘭~~喵~~"這一樂句。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6、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準備:

  1、電話機2只、

  2、圖譜一張:題目:小老鼠打電話(圖與圖之間用箭頭連接)第一幅:小老鼠 打電話第二幅:小老鼠想第三幅:小老鼠拿著電話本第四幅:54 32 6 7 8第五幅:小老鼠拿著話筒,電話線一直畫到接電話的那一邊第六幅:貓敲門。第七幅:小老鼠害怕。第八幅:老鼠無奈的畫。

  3、音樂:《小老鼠打電話》歌曲與伴奏、《粉刷匠》歌曲伴奏與二拍子節(jié)奏、貓敲門與貓叫、鋼琴伴奏敲門與貓叫。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小老鼠們!(哎)鼠老師帶你們去做游戲嘍!(好)我是一只小老鼠,快樂的小老鼠。今天我們一起去,做呀做游戲??炜爝^來排好隊,我們出發(fā)嘍,哎呀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去。(蹲下)幼:老師老師請點名。師:好好,老師現在就點名,XXX~吱,男孩子~吱,女孩子~吱。小老鼠們~吱。乖乖,快快坐下來!

  二、引出節(jié)奏對白

  1、剛才老師在點名的時候,發(fā)現有一只小老鼠沒來,你們知道他去干什么了嗎?

  2、那我們來看看他到底去干什么了?(出示圖片小老鼠在打電話)

  3、原來他在干什么呀?

  4、那我們也來玩玩打電話好嗎?

  5、我們應該怎么說呢?(最后教師引出: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

  6、我們來學學這個邀請的話吧!(幼兒學念,強調聲音細、柔)

  7、朋友接到電話,他會怎么回答呢?(最后教師用粗的聲音引出: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8、我們來學學這句話吧!

  9、現在老師來當小老鼠打電話,你們來接電話好不好?

  10、現在你們來當小老鼠打電話,我來接電話.

  三、出示圖譜,學習朗誦歌詞

  1、(出示圖片小老鼠在打電話.)小老鼠在干嘛?(打電話)

  2、(出示圖片小老鼠在想)小老鼠想找個朋友來干什么?(過家家)

  3、(出示圖片小老鼠手里拿著電話本)手里拿著什么?(那我們可以說:電話本呀手中拿)

  4、(出示圖片號碼54 32 6 7 8)號碼是什么?(并強調空拍)

  5、現在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遍(加二拍子節(jié)奏:小老鼠打電話,找個朋友過家家,電話本呀手中拿,54 32 6 7 8。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

  四、學習歌曲

  1、現在,老師用唱歌的方法來唱這首歌。(鋼琴彈奏,前奏與間奏時點頭,小朋友也可以輕聲跟唱。)

  2、好聽吧!其實呀,這是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來聽一下好嗎?(放帶有歌詞的伴奏音樂邊指圖譜)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歌吧。(放伴奏到打完電話為止)

  4、朋友到底是誰呢?(放音樂敲門聲:嘭嘭嘭和貓叫聲:喵)

  5、哇~~原來是貓呀!

  6、那小老鼠看到貓會怎么樣呢?(引導幼兒說出害怕)

  7、那我們來做做害怕的動作。

  8、哦,你害怕的時候是這樣子的,我請你來表演一下。我再請一只貓吧。(引導貓嘭嘭嘭敲門和大聲的叫,小老鼠害怕的樣子。(配上鋼琴伴奏)(看情況表演1~2遍并在圖譜上貼上貓敲門、大叫、小老鼠害怕的圖)

  9、朋友怎么會是他呢?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號碼打錯了)老師直接唱:朋友怎么會是他,原來號碼打錯了。(張貼無奈的小老鼠)

  10、我們也來學學小老鼠唱這一句。(幼兒跟唱1~2遍)

  11、現在我們就看著圖譜把這首有趣的歌來完整的唱一遍。(放伴奏音樂唱1~2遍)

  12、現在我們終于知道了,原來粗心的小老鼠把號碼撥錯,居然把貓給請來了,你說可笑不可笑呢?所以小朋友以后打電話和做事情可要仔細了,要不然就給自己找麻煩了。

  五、表演:

  現在我們一起來表演這首有趣的歌曲好嗎?女孩子當小老鼠,男孩子學貓唱歌部分一起唱。(表演1遍或男孩女孩交換角色再表演一次)

  六、結束(音樂:音樂瞬間 舒伯特)這只小老鼠可真夠粗心的,看來我們得去幫幫他,來我們出發(fā)嘍!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比較活潑的曲調,帶有一點游戲性。原來的歌曲雖然比較有趣,但缺少情境性,修改后使得歌詞變成一件完整的事件,對白是歌曲的說唱部分,也是歌曲的轉折點。另外歌曲的間奏部分也是點睛之筆,幼兒可以根據角色做出相應的動作,讓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則是伏筆所在,顯示出幽默之感。

7、大班優(yōu)秀音樂教案《小老鼠找朋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歌詞和教師動作的提示下,用“找朋友”的方法玩游戲。

  2、遷移生活中的經驗表現高興和孤單的樣子,并創(chuàng)編小老鼠尋找老貓的動作。

  3、在游戲中體驗臥底追討游戲所帶來的樂趣。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會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有一只小老鼠它住在一樓,空空的房子里只有它自己,它覺得很孤單,想要去找好朋友,孩子們,你們知道孤單是什么意思嗎?”(一個人)

  2、“那你們一個人在家孤單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聳肩、無聊)”

  3、我就是那只孤單的小老鼠,現在我要出門去找好朋友了,待會兒我請到誰,誰就和我一起坐電梯去找好朋友。

  二、學習《小老鼠找朋友》游戲的玩法。

  師:我就是那只孤單的小老鼠,現在我要出門去找好朋友了,待會兒我請到誰?誰就和我一起坐電梯去找好朋友。(第一遍音樂)

  1、教師當老鼠邊唱邊隨樂合拍走,做孤單造型不動,唱到“來來來”時雙手伸向臺下做出邀請狀,然后雙手拉著臺下幼兒A的雙手上臺站好,

  2、依次上二樓、三樓

  師:二樓的小老鼠也在找朋友,它們是怎么找朋友的?請你仔細的看一看,繼續(xù)出發(fā)上樓找好朋友,以此類推教師邀請幼兒B、幼兒C。

  3、最后上四樓

  師:“四樓,住著一只大老貓,它真的肚子餓,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聽聽聽,貓在哪?”哇!我們太幸運了,今天貓不在家,我們趕緊跑回家!

  三、鞏固游戲的玩法

  師:“過了一天,我又覺得孤單了,我又想找好朋友,這次我要請你們來和我一起玩,剛才我是唱到哪一句的時候找好朋友的?我們一起做一遍!(教師和孩子一起練習“來,來,來好朋友”的動作)一會兒我來請你們的時候就不像剛才那樣開火車找朋友。這次我先請一個好朋友,然后我和這個好朋友分別再去找其他的好朋友?!?/p>

  1、教師當老鼠邊唱邊隨樂合拍走和幼兒A手拉手,兩人各自找一個朋友幼兒C幼兒、D“上二樓”。

  3、教師和幼兒A、B、C四人兩兩合作(邀請者和被邀請者)手拉手邊唱歌邊隨樂合拍走;四人各自找一個人“上三樓”。

  4、“四樓,住著一只大老貓,它真的肚子餓,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聽聽聽,貓在哪?”

  “哇!我們太幸運了,今天貓不在家,我們趕緊跑回家!”

  四、變化游戲玩法,揭秘臥底貓。

  “收到可靠的消息,貓今天在家,你們敢不敢和我去冒險?這次我會邀請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去挑戰(zhàn)!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了,當貓“喵”的一聲的時候,我們要趕緊跑回家哦!”

  1、依照玩法依次上二樓上三樓,這次可一次邀請幾個幼兒,直到把所有的孩子都邀請出來。

  2、“四樓,住著一只大老貓,它真的肚子餓,想要吃小老鼠,看看看、聽聽聽,貓在哪?”唱完老師大叫一聲喵····小老鼠趕緊跑回家。

  3、“現在你們知道誰是貓了吧?對,就是老師,我把自己偽裝成一只小老鼠,一開始你們都沒有發(fā)現我是貓,我可不是一只簡單的貓,我是混在老鼠群里的貓,我是一只臥底貓?!苯颐嘏P底貓是老師。

  五、請幼兒玩臥底游戲。

  1、進一步熟悉游戲規(guī)則

  提問:“你們想不想當臥底貓呀?怎樣才可以當好臥底貓?要注意哪些問題?”

  小結:“臥底貓要偽裝好,不要被別人看出來,當唱到"貓在哪?”就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出來抓小老鼠。千萬不要忘了自己是只貓哦!”

  “現在請所有的小朋友閉上眼睛,把頭埋在自己的膝蓋上,老師摸到誰,誰就是那只臥底貓!”

  2、幼兒隨樂完整游戲,教師指導。

  “你們喜歡這個游戲嗎?找好朋友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一開始你覺得誰是臥底貓?當聽見貓叫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你當臥底貓的心情是怎樣的?

  六、升級版臥底游戲,結束活動。(請家長做貓)

  “接下來我們再玩一個升級版的臥底游戲,聽說這只老貓非常非常的狡猾,它不僅可以假裝成小老鼠,還會偷偷地溜進小老鼠的家里,我也不知道它是誰?到底藏在哪里?待會兒我們一定要看仔細、聽清楚了。聽到貓叫一定要趕緊逃跑,千萬不要被抓住了!”

  1、玩升級版臥底追逃游戲。

  2、最后一段音樂,要求小老鼠們聽到貓叫,往課室外面“逃跑”,結束游戲!

【活動反思】

  《小老鼠找朋友》這是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之一。不僅僅來自于它的曲調幽默詼諧,還有它那有趣的歌詞。歌詞的大意是:一樓住著小老鼠,它真的很孤單,想要去找朋友,來、來、來,好朋友,依次是二樓、三樓,到四樓的時候,住著一只老貓想要吃掉老鼠。如何再現這只“小老鼠”的形象、如何展現“老貓”在最后關頭的機靈,可以抓到老鼠,正是我們孩子渴望表演的,活動一開始,教師就抓住這些細節(jié)。以游戲“誰來了”導入活動,讓孩子的積極性很快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礎上老師巧妙運用講故事—唱故事—玩故事,讓幼兒“玩”得自然、“玩”得快樂、“玩”成目標,減輕了孩子們枯燥學習的負擔,更顯趣味性。在活動中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個體差異、注重孩子的相互學習,從歌曲、游戲到表演,創(chuàng)造、表現、體驗始終貫穿整個活動。

8、大班教案《小老鼠和落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樂意大膽講述并嘗試用較完整、準確的語言描述小老鼠掃落葉的情景。

  2.了解秋天樹葉會從樹上落下來的自然現象。

  3.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jié)。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鼠媽媽和她五只小老鼠住在一棵大樹的樹洞里,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老鼠和落葉》。

  二、欣賞故事——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大膽運用較完整、準確的語言描述小老鼠掃落葉的情景

  (一)教師有表情講述故事一遍,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小老鼠們一家住在什么地方?

  2.鼠媽媽為什么說小老鼠們長大了?

  (二)結合課件,分段欣賞故事,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1.小老鼠發(fā)現了什么?

  2.它們是怎樣打掃落葉的?

  (1)它們是怎樣幫媽媽打掃落葉的?

  請幼兒學習動詞“掃”、“拾”、“運”、“頂”并進行集體模仿

  ①掃:用掃把把地上的落葉清除掉。(請兩名幼兒上臺模仿老鼠掃落葉。)

 ?、谑埃河檬謸炱饋怼?請幼兒集體模仿“拾”的動作。)

 ?、厶В簝扇嘶騼扇艘陨虾献靼鸦@筐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請兩對幼兒上來模仿老鼠合作運落葉的動作。)

 ?、茼敚喊褬淙~放在頭頂上。(請幼兒集體模仿)

  (2)打掃干凈后,小老鼠有什么感覺?但它們的心情怎樣?

  3.它們?yōu)槭裁闯称饋砹?落葉從哪來的?

  4.鼠媽媽是怎么說的?請你來學學鼠媽媽的話。

  小結: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許多樹葉會從綠色變成黃色,不用風吹,自己也會從樹上掉下來。

  三、完整欣賞。

活動反思:

  1. 在前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反映較為積極,興趣也比較高,但由于問題提的較多,有點拖沓,導致到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部分幼兒已經開始坐不住了,提問題要精煉,有些沒有必要的問題可以刪去,要考慮到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3——5分鐘,可以通過變換提問的方式去形式去激起幼兒的注意力。

  2. 在第一遍講述故事的時候,由于緊張忘記說題目,導致提問的時候提了兩個較細節(jié)的問題。幼兒在第一遍聽完故事后較難回答此類細節(jié)問題。還有講故事的速度仍可再放慢些。

  3. 教具掛圖可能畫的太小,坐最后排的幼兒不是很看的清楚,需要努力去看,就可能導致后排幼兒的積極性與前排幼兒相比較低。掛圖畫面的大小應該適合每個幼兒看清楚。

9、大班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能較形象地表現小老鼠走、望、拽的動作。

  2. 敢于大膽想象、表現,體驗參與游戲的樂趣。

  3. 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4. 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 音樂《小老鼠和泡泡糖》

  2. 有玩泡泡糖的經驗,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認識。

活動流程:

  一、 故事導入

  通過教師講述自編故事《小老鼠偷油歷險記》激發(fā)幼兒對表演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請幼兒說一說小老鼠出去偷油吃會怎么走,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并請幼兒嘗試表演。

  二、引導幼兒欣賞第一段音樂,感受小老鼠偷東西時的動作和神態(tài)

  1.教師邊有節(jié)奏的說兒歌《小老鼠上燈臺》邊做小老鼠走路的動作和神態(tài),為幼兒理解音樂的節(jié)奏做鋪墊。

  2.傾聽分析第一段音樂,邊說兒歌邊做小老鼠走路的動作和神態(tài),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3.教師和幼兒邊聽第一段音樂邊記錄圖譜。

  4.師幼一起邊聽音樂邊表演小老鼠走路的動作和神態(tài)。

  三、引導幼兒欣賞第二段音樂,感受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1.請幼兒欣賞第二段音樂,聽到“咚——”的一聲,提問:發(fā)生什么事了?老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小老鼠掉到泡泡糖上了。提問:小老鼠用手去拽泡泡糖時會怎么樣?粘住了怎么辦?引導幼兒練習拽泡泡糖的動作,突出用力拽的感覺。泡泡糖還會粘到哪里?讓幼兒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

  2.教師和幼兒邊聽第二段音樂邊記錄圖譜。

  3.師幼一起邊聽音樂邊表演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四、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做游戲

  1. 請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同時教師手指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并適時提示幼兒一起用夸張的動作表現。

  2. 幼兒聽音樂和老師一起游戲。

  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提示幼兒形象的表現小老鼠輕輕地走、東張西望、用力拽的動作和表情。教師當大花貓做兩遍游戲后,在幼兒中挑選兩名當大花貓,音樂響起時,大花貓會和小老鼠一起做動作,當聽到貓叫時,大花貓就會捉小老鼠,小老鼠迅速坐回到椅子上。

附故事:小老鼠偷油歷險記

  一天,小老鼠想要上燈臺偷油吃。鼠媽媽告訴它要當心屋子里面那只狡猾的大花貓,千萬不要被它抓到。小老鼠跟媽媽告別后就出門了。屋子真大呀!小老鼠就東看看,西看看,一邊尋找好吃的油,一邊提防大花貓,心想:一定要當心啊,千萬不要被它發(fā)現了,不然可就要沒命了。正當小老鼠東看看西看看的時候,突然,哎喲,不好!小老鼠掉到什么東西上了?粘乎乎的?一看,原來是一塊大泡泡糖。這可是大花貓設的計啊!小老鼠趕緊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蓖蝗?,“喵嗚~~~”一聲貓叫,呀!不好!大花貓來了,小老鼠使勁一拽,把自己從泡泡糖上拽下來了,然后匆忙地逃回家了。

活動反思:

  《小老鼠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詼諧的樂曲,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已有能力分辨樂曲中A、B兩段的不同,小老鼠和機靈、可愛,泡泡糖粘粘的特征,正好將樂曲A、B兩段融合在一起。讓幼兒通過游戲情境,熟悉樂曲,再通過聽樂曲更好地表現小老鼠的動作,讓整個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根據樂曲特點和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一韻律活動。根據《綱要》中藝術活動目標,遵循中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從而確立了本次活動的目標: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難點是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jié)奏下合拍地做動作。因為音樂是六八拍子,節(jié)奏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動作表現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采取的對策是運用語言(也就是兒歌形式)和動作符號幫助幼兒感知節(jié)奏,在教學中,我根據音樂節(jié)奏特點邊朗誦兒歌,邊配上相應的動作,把樂曲中的節(jié)奏,直觀、形象化,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為了落實走、看這兩個重點動作的合拍,我采用由慢到快、由單音節(jié)奏到旋律跟進,循序漸進地將節(jié)奏、樂曲、動作融為一體。并通過提問,有意識的讓幼兒觀察到手、腳停頓以及頭部的變化,來提高表演能力。另外,在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情境,引導幼兒根據小老鼠出來玩并被泡泡糖粘住的游戲情節(jié),大膽、夸張地表現小老鼠不斷拉拽泡泡糖卻怎么也拉不掉的詼諧形象。在每一次的游戲中,通過同伴示范、教師提出的不同要求,激發(fā)幼兒主動模仿并不斷創(chuàng)新的愿望,通過多次感受、體驗,最終促進了幼兒音樂感受力、表現力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從而體驗活動的快樂。由于事前對教材分析比較透徹,對重點和難點把握比較準確,所以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幼兒在模仿小老鼠的“走”和“拉泡泡糖”上表演到位,而且在整個活動中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老師和孩子及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這次活動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孩子們在表演小老鼠東張西望時,個別幼兒沒有跟著節(jié)奏表演,教師需要個別引導。

10、大班音樂教案《小螃蟹吹泡泡》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有趣的內容。

  2、學唱歌曲,嘗試分組歌唱,體驗快樂的情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借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5、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jié)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ppt、圖片、音樂等

重點難點:

  讓幼兒嘗試分組歌唱、理解歌詞,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流程:

  活動導入—欣賞理解歌曲—表演歌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春天到了,老師要帶大家去郊游了。

  二、欣賞理解歌曲

  1、感受旋律

  T:看,我們來到了一個什么地方?

  C:池塘邊。

  T:噢。原來呀,我們來到了池塘邊,接下來,讓我們坐在池塘邊,靜靜地聽一首歌。

  T:再聽一遍,想想看,聽了這首歌你感覺怎么樣呀?

  T:聽了這首歌,你們感覺怎么樣啊?

  C:很開心。

  T:噢,這首歌讓你們覺得很開心很快樂是嗎?老師聽了也覺得很快樂。

  T:其實這首歌里還有一些有趣的內容,讓我們再來聽一遍。

  T:你們聽到歌曲里面有誰啊?它們在干什么呀?

  C: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

  T:噢,原來小青蛙在呱呱叫,小螃蟹在吹泡泡。老師來把這首歌唱一遍,你們認真聽

  2、理解歌詞

  哦,等等老師有問題要考考大家的哦。

  T:好聽嗎?歌曲中青蛙是怎么唱歌的?

  C:青蛙呱呱叫。

  T:噢,青蛙呱呱呱呱叫。我們一起來學學青蛙唱歌,青蛙呱呱呱呱叫。(讓孩子做出青蛙的樣子,學青蛙跳)

  T:下面老師要給大家看幾張圖,看看這些圖片和這首歌有關系嗎?

  C:這些圖就是我們剛剛唱的歌。

  T:原來這些圖就是我們剛剛聽的那首歌的內容。

  3、老師唱一句,翻一句歌詞。

  T: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看著圖片來唱兩遍。(提出唱歌的要求,坐在小椅子的前面,挺胸,嘴巴要圓圓的,很神奇的樣子。)

  T:這首歌里最有趣的是哪一句?

  C:泡泡一陣啪啪響,嚇了我一跳。

  T:哦,你覺得泡泡一陣啪啪響,嚇了我一跳。哪位朋友來做做看“嚇了我一跳”是怎么樣的。

  4、跟著音樂看著圖片唱歌,并且把“嚇一跳”表現出來。(兩遍)

  三、表演歌曲

  T:想不想把這首歌唱得更有趣啊?

  C:想。

  T:那老師先要考考大家了哦,小青蛙唱歌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啊?

  C:呱呱。

  (大家同意嗎?)

  T:小螃蟹吹泡泡發(fā)出什么聲音啊?

  C:嘙嘙。

  (大家同意嗎?)

  T:接下來看看,老師用什么方法把這首歌表演得更加有趣?

  T:老師表演得有趣嗎?老師在哪里加了“呱呱”呀?在哪里加了“嘙嘙嘙”的聲音啊?

  在圖片上做好標記。

  T:我們跟著音樂也來表演。(手勢要做出來,呱呱和嘙嘙嘙,兩遍)

  T:好玩嗎?接下來啊,老師要請朋友們分組表演了,男孩唱歌,女孩發(fā)出呱呱和嘙嘙嘙的聲音。(老師站在當中,男孩女孩分別站在左右,老師的手勢做指令,指向哪邊就輪到哪邊唱。)

  T:還想不想再來一遍,男女交換唱。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比較活潑的曲調,帶有一點游戲性。原來的歌詞比較有趣,富有情境性,另外歌詞疊音字是點睛之筆,幼兒可以根據角色做出相應的動作,讓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則是伏筆所在,顯示出幽默之感。再加上自制圖譜的有效利用,幼兒很喜歡而且也很容易掌握。

  活動采用情景導入法引導幼兒掌握歌詞內容,首先讓幼兒欣賞歌曲,老師能注意在示范演唱的時候注意自身的坐姿、氣息,感染幼兒,不過在導入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表演體驗其中的樂趣。接著以提問的方式熟悉歌詞,邊回答邊出示小圖譜,方便幼兒記憶。然后通過圖譜,鞏固歌詞,圖譜比較形象而且節(jié)奏鮮明幼兒很容易記憶。

  歌詞中的“呱呱”“啪啪”等疊詞,是歌曲的精彩之處,幼兒非常感興趣,所以這部分需要強調練習,滿足幼兒表現的需要。層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學唱,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歌曲的學習在游戲中自然進行,活動可以在幼兒的興趣最高點結束。

11、大班音樂教案《小老鼠與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能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地做出小老鼠吹泡泡糖及泡泡糖粘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

  2.通過語言、圖譜及教師動作的提示,跟隨音樂合拍準確地做動作。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泡泡糖盒子。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激發(fā)幼兒想象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段音樂,是有關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

  2.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音樂吧!

  3.激發(fā)幼兒想象音樂中的小老鼠與泡泡糖之間發(fā)生的事。

  二、結合圖譜,熟悉音樂

  1.我們再來聽一聽,看一看吧!

  2.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演示圖譜。

  3.幼兒再次欣賞。

  4.教師講述:原來小老鼠乘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你們看!

  三、欣賞音樂A段,嘗試表演小老鼠走和東張西望的動作

  1.教師邊演示圖譜,邊講述: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

  2.請個別幼兒示范。

  3.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吧!

  四、欣賞音樂B段,進行游戲

  1.小老鼠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原來它來到了草地上。

  2.教師出示圖譜,邊放音樂,邊演示。

  3.請幼兒嘗試做吹泡泡糖的動作。

  4.引導幼兒想象泡泡糖破了以后粘到身體的摸個部位。

  五、活動結束

  1.小老鼠真調皮,我們也玩小老鼠與泡泡糖的游戲的吧!

  2.完整播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一起游戲。

活動反思:

  首先:《小老鼠和泡泡糖》背景音樂是選自外國集體舞音樂,主要分A、B兩段,A段表現的是小老鼠撿到泡泡糖的,B段音樂主要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曲風活潑有趣,在孩子們擁有泡泡糖的經驗下通過扮演小老鼠來與音樂互動,是孩子們比較易于接受的。教師通過朗誦有趣的兒歌、詼諧的動作,表現小老鼠調皮、可愛的有趣形象,讓幼兒感受韻律節(jié)奏明快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根據《綱要》中藝術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教師在活動后半部分,組織幼兒自由探索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各種動作,不僅充滿了好奇,而且讓幼兒感到非常有趣,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始終樂在其中,活動效果非常好。不足之處,因為先前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缺乏經驗,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幼兒欣賞音樂的后的想象活動中,幼兒不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因此在下一節(jié)活動中,教師以故事的的導入方法來讓幼兒欣賞音樂,從而幫助幼兒對音樂的理解。

12、大班優(yōu)秀音樂《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2.嘗試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3.知道泡泡糖會破壞我們的環(huán)境,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看,今天誰來班里了?

  2.這只小老鼠啊,趁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塊來聽一聽?

  3.你覺得小老鼠溜出去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4.小朋友們說得都很好,我們一塊來看看這只小老鼠出去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講到“左看看,右看看”時提問:她為什么沒跑幾步就左看右看?小朋友們來學學,剛才老師在哪個字上停頓了,一共看了幾下?

  5.就這樣,小老鼠跑到了草地上,呀!一不小心踩到了黏糊糊的東西,是什么呢?原來是泡泡糖,于是她趕忙用手使勁拽,我們一塊來學學小老鼠是怎么拽的,不好,泡泡糖粘到了手上,使勁拽,又粘到哪里了,就這樣,泡泡糖像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候一只貓沖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飛快滾回家了。現在小朋友們再完整的聽一遍音樂(教師畫圖譜)。

  6.圖譜哪個地方表示小老鼠東看西看的?我們一塊打著節(jié)奏來表演一下,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來一遍

  7.哪個地方表示的是小老鼠拽泡泡糖?你能表演一下嗎?小朋友們一塊表演一下吧。

  8.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來做一遍。

  9.現在請小朋友們排好隊,我們完整的跟著音樂來做一遍。

  10.小朋友們以后吃了泡泡糖可不能亂扔,要是我們也踩到了,那我們就跟小老鼠一樣麻煩了。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不斷地模仿小老鼠以及小老鼠粘上泡泡糖后用力拽的動作,孩子們玩得很起勁,能根據音樂的旋律用動作表現整個故事。最后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教育幼兒養(yǎng)成不亂扔東西的好習慣。

13、大班音樂欣賞教案《小老鼠上燈臺》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兒歌韻律。

  2.能用動作表現滾動狀態(tài),體驗表演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燈臺、老鼠、貓的卡片及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老鼠圖片

  小朋友這是什么?(老鼠)小老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偷吃糧食)

  2.出示燈臺圖片

  這是什么?小朋友不認識老師來告訴你,這叫做燈臺,是以前的人們照明用的,上面有油和線,用火把線點燃,它就會像燈一樣,幫我們把房間照亮。

  小朋友,油是什么味道的?(香香的)小朋友都聞過嗎?

  小朋友猜一猜,小老鼠問道香味會有什么想法?(想去偷油吃)

  小朋友的想法真豐富,老師把他編成了一首兒歌,小朋友跟老師來說一下“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3.出示小貓圖片

  就在小老鼠偷油的時候,貓來了,小老鼠會怎樣?(害怕,從燈臺上掉下來)小老鼠一著急是從上面跑下來還是哧溜一下滾下來?(www.banzhuren.cn)(滾下來)找小朋友來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樣滾下來的?小朋友真棒,跟著老師一起把兒歌說完“貓來了,害怕了,嘰里咕嚕滾下來”

  4.老師邊操作圖片,邊帶領幼兒完整的把兒歌說一遍

  5.做游戲,鞏固兒歌內容。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老鼠偷油”的游戲,找小朋友扮演貓、老鼠和燈臺,邊說兒歌邊表演,當說到“貓來了”的時候,下面小朋友一起說“喵……”(增加幼兒表演興趣)反復游戲。

  教學反思

  《小老鼠上燈臺》是一首比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詼諧幽默,深得孩子們的喜愛,有很多家長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這首歌。我在教學的時候,也有個別孩子已經會唱了這首歌曲。

  活動時,我先出示手偶小老鼠,讓孩子在《小老鼠上燈臺》的音樂聲中,和小老鼠一起鍛煉,活動活動身體,激發(fā)幼兒的情趣,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接著我根據歌詞內容,用手偶講述故事,我邊操作,幼兒邊學習,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學唱時,我除了讓幼兒完整欣賞以外,還和孩子們分段欣賞了歌曲。幼兒說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學唱哪句,在這個過程中,我針對歌曲的難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練習歌曲。游戲是小班孩子的最愛,這個活動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游戲《貓和老鼠》中,配班的俞老師做貓,小朋友做小老鼠,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有個別孩子還被大貓的出現給嚇哭了呢!在游戲中大家都比較關注的是貓什么時候出現,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們邊唱邊游戲還是有些困難的,因為孩子的注意點不是在歌曲的演唱上,而是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貓給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歌曲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增強了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活動雖然結束,但留給我的思考依然很多,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不斷的磨練,不斷的思考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14、大班音樂優(yōu)質教案《小老鼠打電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按節(jié)奏說打電話的對話,感受歌曲中節(jié)奏的特點。

  2、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3、能明確"貓和鼠"的角色身份,在游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學會唱"動物猜謎歌"

  教學準備:圖譜、老鼠(貓)胸飾、電話一部、電話本、座位呈半圓形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我要用唱歌的方法請你們猜謎,你們也要用歌聲來回答我,好嗎?你們聽好啊!

  腦袋圓圓的,嘴巴扁扁的,身體黃黃的,走路搖搖的……

  腦袋小小的,身體灰灰的,尾巴長長的,走路輕輕的……

  2、師貼老鼠胸飾,出示電話:對了,就是小老鼠。今天小老鼠要打電話給好朋友。

  3、幼兒學習歌曲中打電話的對話部分。

  師幼練習對話一次,交換角色練習一次。注意按節(jié)奏練習。

  二、觀察圖譜、提煉歌詞、學習歌曲

  1、師:今天小老鼠帶來一首好聽又好玩的歌曲,師出示并貼歌名圖譜,誰看懂了?歌名叫什么?《小老鼠打電話》。

  2、幼兒欣賞部分歌曲,感受旋律和歌詞。

  (1)師范唱歌曲前半段:幼兒觀察圖譜,逐句學習歌詞。

  (2)幼兒欣賞歌曲后半段:小老鼠請的客人來了嗎?你們猜猜會是誰呢?

  (3)小老鼠聽到什么聲音知道是朋友來了?朋友怎么會是他?幼兒模仿害怕、發(fā)抖的樣子。

  3、熟悉音樂

  幼兒完整的欣賞歌曲一遍。

  4、學唱歌曲

  (1)師幫助幼兒指圖,這一次我們一起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好不好?

  (2)這一次我不幫你們指圖片了,我也坐下來和你們一起唱歌。

  (3)這次我是貓,你們是小老鼠,到我說和唱的地方,請你們不要唱。

  三、結束部分:游戲

  1、交代游戲規(guī)則,增加游戲情節(jié):小老鼠往外面跑,貓在后外追。老鼠跑回座位,唱朋友怎么會是他?原來號碼打錯啦。

  2、師幼游戲,邀請個別幼兒扮演小貓。

  3、出示圖片:貓和老鼠真的不能成為朋友嗎?師幼互相擁抱。

教學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jié)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游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fā)她們大膽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通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后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jié)課給幼兒創(chuàng)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通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15、大班音樂教案反思《小老鼠和泡泡糖》

  設計意圖:

  泡泡糖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零食。既然他們那么感興趣,何不讓他們高高興興、光明正大地品嘗?為此設計了此次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展現著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游戲對兒童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1、合拍地做小老鼠走,較形象夸張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4、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5、利用課件和圖譜,讓幼兒直觀的感知音樂。

  6、結合故事讓幼兒進行充分的創(chuàng)造性表演,增強音樂的趣味性,發(fā)展了幼兒的肢體表現力。

  7、結合生活實際,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

  1、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幼一起進場

  師:今天天氣真好,鼠寶寶們跟媽媽出去玩吧!

  看,我們來到了哪呀?(拉幕)

  我們走路時要小心點,東瞧瞧西看看,看看有沒有大花貓。

  (貓圖)喵!不好,有大花貓,寶貝們趕緊坐到小椅子上去。

  前幾天,一只調皮的鼠寶寶乘媽媽午睡時悄悄溜出去玩,在路上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分段傾聽樂曲,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一)、觀看課件,學會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1、觀看課件A片段。

  師:調皮的小老鼠怎樣跑出來玩的?是怎么走的?請你來走一走。它跑幾步就會怎樣?(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0)

  2、師:你們瞧,老師把小老鼠的行動都畫出來了,你們一起看著圖,聽老師讀兒歌,你們拍節(jié)奏。

  剛你們打的節(jié)奏是幾拍子的?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來試一次,邊拍邊念。仔細聽一聽,小老鼠說到哪個字的時候要停下來準備看看了呢?

  那我們一起走起來,注意說到‘西’的時候要停下來左邊看一下,右邊看一下。

  師:你們走的可真不錯,小老鼠越走越快,我們快跟上去。

  (二)、想象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1、師: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腳上粘到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辦呢?

  幼兒思考并回答。

  師:小老鼠是不是用的小朋友所說的辦法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2、觀看課件B片段。

  師:小老鼠是怎么拽的?輕輕的還是怎樣?(用力拉,使勁拉)誰用動作來學一學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呢?

  它一共拽了幾次呢?我們一起跟著小老鼠來拽泡泡糖啦!

  三、引導幼兒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的動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么地方呢?(課件操作泡泡糖粘在各個部位)自由講述表演。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夸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讓我們把粘在在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教師總結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編成順序,按順序表演拉泡泡糖的動作。

  4、師: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你們猜小老鼠是怎樣掙脫了泡泡糖,回家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

  5、看課件

  幼兒回答:來了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BC)師:那我們一起來做做,音樂結束,小朋友要馬上坐到座位上,表示小老鼠安全回家了。

  四、完整感受樂曲并進行游戲。

  1、教師交代游戲要求。

  師:貪玩的小老鼠還想帶著我們再走走玩玩呢,你們愿意嗎?媽媽看看哪位寶寶玩泡泡糖彈回來粘的地方不一樣。

  2、看課件,師幼共同游戲。

  五、結束總結。

  1、師:小老鼠為什么會踩到泡泡糖呢?

  師:吃過的泡泡糖應該怎么處理?(幼兒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2、師: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 也不講衛(wèi)生,我們得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污染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顒又薪處熿`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

  一、語言線索。

  本次活動的難點之一是模仿小老鼠的有趣動作,因為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活動中是讓幼兒反復的聽音樂,找到那兩個音,其實可以采取更好的對策就是運用語言線索幫助幼兒記住動作,比如說為前半段音樂配上“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可以提問“小老鼠說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

  二、合作表演。

  活動的難點之二是對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學中,老師是用自己的示范讓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變化,但是對于大班孩子的學習來說,有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間的合作表演。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變化,通過互相學習,來提高表演能力,這樣老師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觀的身份觀察指導到更多孩子。

  三、食物品嘗。

  活動中又讓幼兒品嘗泡泡糖,其實用意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與律動中夸張動作的聯系,二就是為了進行生動的環(huán)保教育。(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比如對問題“吃完泡泡糖以后,應該怎么做才對?”的討論,在活動中老師是采取先沉默后說理的方式進行,老師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裝紙,并告訴孩子們,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裝紙在解開后應該妥善保管好,當你想吐掉的時候可以將它們包在紙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其實老師應該將孩子們解開的包裝紙收好,然后建議提問:“老師為什么要把這些包裝紙收好呢?”讓孩子們自己來思考原因,主動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師的直接說教,相信這樣的方式能不斷提高大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這樣提問:“小老鼠為什么會在草地上撿到泡泡糖?”以此作為環(huán)保教育的延伸。

  四、創(chuàng)想模仿。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不過在小老鼠對泡泡糖的處理上以“用力拉”來表現,比較單一,老師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兒如何多樣的表現“拉”上,而忽視了音樂本身。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想和模仿。這樣的創(chuàng)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現“一樣的老鼠”了。

  總之,一個活動包含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雖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言,教師考慮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給孩子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一樣的老鼠和不一樣的泡泡糖就是這樣做了全新的嘗試。

  《小老鼠和泡泡糖》,一節(jié)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

16、大班下學期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要護保我們的環(huán)境。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是關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你們覺得小老鼠和泡泡糖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音樂聽完了,你認為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呀?

  (二)看圖譜欣賞音樂

  1、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2、想不想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3、原來呀,小老鼠趁媽媽睡著的時候偷偷溜出去玩,你們看,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你們誰能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樣東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老鼠看了幾次?(2次)那是朝一個方向看還是朝兩邊看呀?(兩邊)那小老鼠是慢慢地看還是快快的看?(快)因為小老鼠很緊張,所以要快看。那小老鼠是一邊跑一邊看,還是跑跑再停下來看看?(跑跑再停下來看看)到哪里停?(紅點)紅點就像我們交通的紅燈,紅燈就要停下來了。

  4、幼兒與教師一邊拍手一邊念兒歌。

  (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呼呼東西,粘在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辦呢?

  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時的動作。

  (四)引導幼兒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的動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么地方呢?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夸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讓我們把粘在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聽音樂,感受音樂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

  教師總結:哎呀,不好了!來了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4、根據整首音樂旋律幼兒反復游戲。(請幼兒扮演貓)

  (五)活動結束。

  師: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沒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計劃!它今天開不開心呀?它不喜歡這泡泡糖,也不喜歡亂扔泡泡的人,那你會把泡泡扔到地上嗎?那小朋友想想應該怎么處理吃過的泡泡糖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總結: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也不講衛(wèi)生,我們要把吃過的泡泡糖用紙巾包起來,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污染環(huán)境。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在公共場合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保護周圍的環(huán)境。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一個韻律活動,從中班教到現在,我還沒有開展過一個韻律活動,基本上都是歌唱活動,打擊樂活動也非常地少。由于審議那天,我出門聽課了,放學后問了其他老師,說網上的教案很詳細,可以借鑒。但我在備課時卻發(fā)現有個問題,網上的教案整體都圍繞一個課件來開展的,而這個課件在教案中還是比較模糊的,并沒有形象地說明,因此我犯難了。后去問沙老師,沙老師只有這個活動的音樂。只有音樂,教案還比較模糊,那這個活動怎么辦。想請教師傅時,沙老師主動提出借大班給我們開展這個示范課。救星啊~~~

  觀摩了沙老師的示范課后,我的思路一下子開明了許多?;顒拥沫h(huán)節(jié)、活動的遞進性、活動的重點把握,我都能掌握好了。因此,之后就這次的活動,我開展了師徒結對展示課。

  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都是按照沙老師的示范課開展下來的,因此在環(huán)節(jié)上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在活動中,我放得比較開,情緒投入地相當多,孩子們也在我的情緒調動下表演得很開心。但也由于這個,我情緒放的太開了,因此在學習常規(guī)上,我沒能孩子們收住。比如在請孩子們在班級中間表演之后,回到座位,我沒有及時地用語言加以引導,使得孩子們開始肆無忌憚,有的都趴到地上去了。我那個時候應在在讓他們回到座位上前,引一句“現在請你們輕輕地回到座位上?!毕嘈胚@樣一句簡單的語言提示會讓孩子們的常規(guī)有所好轉。

  另外,師傅提出,在活動中雖然我自己對音樂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但是這并不是孩子們的。整個活動中,只見我在用語言動作領著孩子們,而并沒有看見孩子們領著我,說明我把讓孩子們傾聽音樂的習慣隱去了。韻律活動重在音樂和動作,但是我關注到了動作,音樂這個元素沒有起到特別大的作用。像音樂中“duo”的聲音和像滑滑梯一樣滑下的聲音,其實都是引導孩子們去認真傾聽音樂的提示聲,而我應該退居二線,讓孩子們傾聽著去表演,這樣才有利于他們對音樂的感知,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想來也是,我已經對我們班孩子們的音樂素養(yǎng)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本可以放手讓孩子們去學習,但還是有些不敢,不過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們去主動地學習。

17、大班主題教案《小老鼠打電話》含反思

  設計意圖: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jié)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游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fā)她們大膽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因此在反復欣賞、學唱及游戲表演的過程中,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讓幼兒體會歌曲的情趣,感受歌曲的魅力。

  活動目標:

  1、在活動的過程中,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體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趣。

  2、通過反復欣賞歌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做出與內容相關的動作。

  3、在邊唱歌邊表演的過程中,掌握貓和老鼠的對話。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體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做出與內容相關的動作,掌握貓和老鼠的對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老鼠、大花貓的頭飾、電話模型、樂器(倒鐘、響板、木琴)、音樂CD。

  經驗準備:學習歌表演《一只小老鼠》。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帶幼兒隨音樂《一只小老鼠》走進活動室,渲染氣氛,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

  1、出示玩具電話,引導幼兒說一說電話的用處?并說一說家里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是多少?

  2、說一說一些緊急號碼的用處如:110、120、119、122、等。

  提問:號碼一旦撥錯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引導幼兒知道撥錯電話號碼,所帶來的麻煩。)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京味歌曲《一只小老鼠》帶幼兒進場,主要是想喚起幼兒積極性和自信心,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fā)創(chuàng)造活動的欲望,同時也練習了小老鼠的形象,為課程做鋪墊。!來自快思老師教案.!加之,本節(jié)課跟電話有直接的關系,《綱要》中提出:藝術教育是各領域之間的紐帶,所以我們又通過提問電話號碼,與社會領域、生活教育相聯系,擴展了幼兒的視野。

  二、教師隨木琴進行情景表演,并演唱歌曲,幼兒初步欣賞。

  “有一天,小老鼠也愛上了打電話!小老鼠會把電話打給誰?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你們來欣賞老師的表演。”

  1、教師表演歌曲的前半部分,幼兒欣賞。

  提問:你們猜一猜,小老鼠會把電話打給誰?

  2、拋出問題,完整欣賞歌曲。

  “小老鼠究竟把電話打給了誰呢,請你們完整地欣賞歌曲,聽了以后你就知道啦”!

  教師隨木琴再次完整表演,

  提問:(1)歌曲聽完了,小老鼠把電話打給了誰呀?為什么會打給貓?

  (2)小老鼠撥打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3)帶幼兒模仿練習按手機號碼。(木琴給予節(jié)奏)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兩次清唱,教師的清唱在音樂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清唱會讓幼兒聽的更清晰、明白;同時老師繪聲繪色的表演唱與孩子之間有了情感上的交流,拉近了距離,加上木琴的伴奏,讓清唱更有生機,幼兒很感興趣。

  3、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歌曲,重點聽一聽“小老鼠打電話時都說了些什么?”

  4、用樂器伴奏對話部分,鞏固歌詞與節(jié)奏。

  (帶領幼兒重點學說對話部分,用倒鐘表現小老鼠尖尖細細的聲音,用響板表現大花貓的聲音)

  5、幼兒用倒鐘和響板,隨音樂一起演奏并初步學唱。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反復欣賞的方法學習整首曲子,因為反復欣賞歌曲是理解音樂的基礎和保證,同時運用“前置”的教學方法重點學習電話號碼,和對話部分,有效的利用響板和倒鐘引導幼兒掌握了節(jié)奏,保證幼兒自然、順利地學習歌曲。

  三、師幼一同進行表演,提升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1、引導幼兒四散站開,集體表演歌曲。

  2、重點練習“吱兒—— 喵—— 嘭!”的動作。

  3、戴上頭飾,師生共同進行情景表演。

  評析:幼兒在反復欣賞的基礎上,基本掌握了歌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全體幼兒戴上小老鼠的頭飾,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讓幼兒用肢體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正體現了《綱要》中所提到的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更好的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隨音樂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課后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jié)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游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fā)她們大膽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通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后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jié)課給幼兒創(chuàng)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通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18、大班語言教案《小老鼠找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表現的內容展開想象進行講述,培養(yǎng)觀察和聯想能力。

  2、學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與同伴分享交流。

  活動準備:

  1、圖片5幅(1號房沒有門和窗,2號房沒有瓦片,3號房傾斜有裂縫,4號房隔壁有小貓,5號房外型完美)。

  2、小老鼠圖片一張(正面為不高興的表情,反面為高興的表情)。

  3、各種小圖片若干,如樹、草、花、商店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表情不高興的小老鼠,講述故事引入。

  (老師講述故事: 小老鼠皮皮住在鄉(xiāng)下一所舒適的小房子里,有一天,下起了一場大雨,把小老鼠的房子給淹沒了,小老鼠沒房子住了,它四處找房子,它找呀找,找到了1號房子,看了看,轉身就走了; 接著皮皮來到2號房子,走了進去,抬頭看了看,搖搖頭走了出來,不一會兒,皮皮又找到了三號房子,在跟前看了好久,最后還是離開了,向前走了不遠四號房子出現了, 皮皮一見就激動地蹦起來,“吱吱吱吱,四號房子實在不錯,我就要它,便從倏地一聲鉆了進去,剛進去一會,就看見皮皮全身縮成一團滾了出來,小老鼠找了四間房子,都不滿意,到底是為什么?)

  2、為幼兒提供1―4號的房子,讓幼兒自由觀察,交流看法。

  師:小老鼠皮皮為什么不喜歡這些房子?

  3、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細節(jié)部分討論分析,指導幼兒聯想小老鼠的心理活動,并學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大膽講述自己的理由。

  4、出示5號房子,引導幼兒圍繞問題進行觀察并連貫講述。

  (1)你覺得5號房子小老鼠會喜歡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順序進行連貫講述)

  (2)小老鼠看了看房子覺得不錯,但看看房子周圍又嘆氣了,為什么呢?"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它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嗎?

  (啟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自己看法)。

  5、為幼兒提供樹、草、花、商店等小圖片,讓幼兒為小老鼠美化5號房的環(huán)境。

  6、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布置的內容。

  小老鼠高興地住進新房子,并向大家表示感謝。

  活動反思:

  5~6歲幼兒口頭語言表達的順序性和邏輯性有了明顯增強,而且能夠自然、生動地進行描述。他們有強烈的語言要求,他們談話的內容廣泛,想象豐富。他們經常模仿大人的語氣講話,也樂于表演自己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扮演游戲角色。依照《綱要》精神,運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力圖打破傳統(tǒng)看圖講述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在以自己為主體的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中,大膽自主地投入活動,得到發(fā)展。

19、大班音樂詳案教案《小老鼠和波斯貓》含反思

  設計意圖:

  流行音樂作為音樂表達的一種最為直接、能最快讓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響范圍已逐步由年輕人向幼兒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別是一些節(jié)奏歡快、曲調變化簡單,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和青睞,在孩子的生活中已占據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儼然一位超級小“泛絲”,對很多歌曲達到了張口就來的程度。自從SHE的歌曲“波斯貓”在街頭巷尾唱響以后,經常在幼兒園的孩子口中能聽到她們的“童聲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眾人和,氣勢雄壯之極,盡管他們對其中歌詞的意義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對樂曲的曲調和節(jié)奏卻可以絲毫不差的進行演繹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觸到了奧爾夫音樂智能教學CD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樂曲,樂曲那跌宕起伏——活潑、舒緩與氣勢宏大的敘事詩般的曲調風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極其相似的樂曲,更是讓我激動,于是,一個流行音樂與古典交響樂的融合點所觸發(fā)的教學思路,在我腦海中漸漸形成了。

  活動目標:

  1、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內容,感知樂句力度的強弱變換以及曲式風格的不同。

  2、借助簡單而有節(jié)奏的念、唱和體態(tài)律動,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達形式。

  活動準備:

  音樂:”波斯集市”剪輯、有關背景圖4幅、化裝臉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出示小老鼠,問:1、小朋友看,這是誰?(幼兒回答后,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我是一只小老鼠,快樂的小老鼠。)

  2、小老鼠長得什么樣子?(啟發(fā)幼兒說出尖尖的嘴巴長胡須,長呀長胡須。)

  3、聽說,今天小老鼠的很多朋友也要出來逛逛,瞧,他們來了。聽,他們一邊走一邊還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時出示圖譜,老師有節(jié)奏地進行兒歌朗誦:我是一只小老鼠,快樂的小老鼠,尖尖的嘴巴長胡須,長呀長胡須,朗誦兒歌的聲音由輕到響。)

  (自評:從淺顯易懂的兒歌節(jié)奏和圖譜中,自然地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韻律特點,幼兒有感性經驗,容易理解和感知。)

  二、分段欣賞并表演:

  (一)、欣賞表現第一段音樂。

  1、提問:小老鼠在唱什么?

  2、小老鼠唱的歌前后聲音有什么變化啊?(先輕后響,表現老鼠越走越近,越來越大的樣子,請幼兒用身體動作和聲音表現這種變化。)

  3、小老鼠今天出來干嗎?這段音樂中,你能感覺小老鼠的心情怎樣?為什么?(非常歡快)

  (自評:音樂中的弱——強漸變的過渡通過兒歌的聲音漸變表現了出來,結合幼兒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幼兒容易感知距離遠近、聲音強弱和身體大小變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幼兒的身體和有節(jié)奏的語言的幫助,可以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

  (二)、欣賞表現第二段音樂。

  1、正在小老鼠高興地尋找食物的時候,誰出現了?(欣賞曲二波斯貓)

  2、請有興趣的幼兒進行歌曲演唱。

  3、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只波斯貓會怎樣唱呢?(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波斯貓歌詞,同時加上體態(tài)律動進行練習,感知、表現波斯貓沉穩(wěn)、機智的形象,注意和音樂節(jié)奏的匹配。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和幼兒探討,一起對創(chuàng)編的內容用簡單的圖譜記錄。)

  (自評:孩子們對“波斯貓”的音樂已經耳熟能詳,特別是對后半段的音樂特別感興趣,基于幼兒這樣的特點,選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類似風格的音樂,作為波斯貓出場的音樂,一方面幼兒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為幼兒創(chuàng)編歌曲打下了基礎,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興趣,同時潛在地讓幼兒領略了交響樂和流行音樂風格的不同。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對歌詞的創(chuàng)編是個難點,教師對創(chuàng)編出的歌詞的簡單而有趣的記錄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創(chuàng)編的樂趣。)

  (三)、欣賞表現第三段音樂。

  1、波斯貓想了個什么好辦法呢?(幼兒討論回答)

  2、看見波斯貓睡著了,誰最開心了?他們會怎么做?(幼兒創(chuàng)編并即興繪畫圖譜,表現小老鼠偷東西和左右觀察的情景,用身體動作表現。)

  3、突然,波斯貓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小老鼠看到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幼兒討論并表演。提示幼兒根據音樂的漸弱變化,從動作神態(tài)中表現出小老鼠對波斯貓的偷偷接近想試探他,躡手躡腳的情形)

  (自評:這段音樂的情節(jié)性、曲折性較強,通過讓幼兒自己制作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的轉折與強弱漸變,加上故事化的情節(jié),幼兒的情緒始終都沉浸在貓和老鼠斗智斗勇的過程中,興趣的提升激發(fā)了幼兒進一步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幫助了幼兒以最貼切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特征。這個部分是對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升,從教師示范的圖譜,到幼兒和教師共同制作圖譜,到現在的幼兒獨立制作圖譜,幼兒的能力也在活動的過程中漸漸提高。)

  (四)、表現最后一記結束強音。

  延續(xù)前一段游戲情境,突然播放強音部分,波斯貓表現抓住小老鼠的情節(jié),讓幼兒討論,如何才能不被波斯貓抓住?

  (五)、連貫表演。

  1、幼兒整體表演:(1)、集體共同表演。(2)、分角色表演。

  2、要求幼兒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簡單裝扮自己,進行匯報演出。(提示:注意臉彩棒和平時使用的油畫棒的區(qū)別,不能將油畫棒的顏色直接涂抹于臉上)

  (自評:這是活動的高潮,以往的音樂活動表演,幼兒通常都戴上老師課前準備好的頭飾進行表演,這次的活動參考了某些“嘉年華”慶?;顒又械难b扮手法,讓幼兒通過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臉上進行自由繪畫裝扮,表現出兩個角色的不同特征,幼兒這時的情緒既新鮮又激動,加上裝扮后的戲劇性的臉譜效果也能進一步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從而也豐富了幼兒對音樂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現能力,激發(fā)了幼兒今后進一步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

  活動延伸:

  1、在表演區(qū)提供更加豐富的廢舊裝飾材料,如:舊報紙、碎布、小鈴鐺等,讓幼兒在表演區(qū)對自己和同伴進行進一步的裝飾,并表演。

  2、嘗試借助打擊樂器表現音樂情節(jié)。

  活動反思:

  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我通過一個很古老又很經典的“貓和老鼠”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樂的內容,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0、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動目標: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應該放到哪里,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 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玩泡泡糖的有趣動作,提高動作的表現力。

  3. 學會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大膽表演律動。

  4.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 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大膽合拍地表演律動動作。

  難點:引導幼兒夸張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動作。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貓咪頭飾、小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創(chuàng)設游戲化情境,幼兒跟隨音樂做熱身律動。

  二.展開:

  1.教師講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音樂情節(jié)中得故事,使幼兒對音樂內容有所感知與了解。

  故事內容:

  有一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于是趕緊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只貓沖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滾回了家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小老鼠的動作

  (1)師: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在座位上做動作。

  (2)提問: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過,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來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 幼兒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動作

  教師及時指導,引導幼兒夸張的把動作表現出來。

  5. 請一名幼兒與教師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體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師:老師手上也粘到了一個泡泡糖,誰想來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6. 幼兒分組練習動作。

  幼兒之間合作做動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規(guī)范動作并引導幼兒夸張的表現出來。

  7. 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在座位上按故事情節(jié)把它表現出來吧。

  8. 跟隨音樂,師幼共同表演音樂游戲

  (1) 第一遍: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彈回來的動作夸張地表現出來。

  (2) 第二遍:教師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腳上、臉上。

  (3) 第三遍: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講故事,并加上貓咪沖出來的情節(jié),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貓咪出現后,教師帶領幼兒連忙跑回家。

  活動總結:

  1、“小老鼠為什么會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環(huán)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應該怎么做才對呢?”

  活動結束:

  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小老鼠可被這亂丟泡泡糖的人給害慘了,那我們吃完了泡泡糖應該放到哪里呢?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顒又薪處熿`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給于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溫馨提示: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

  設計意圖: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fā)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chuàng)編表現更自然、豐富,發(fā)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21、中班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2.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體驗游戲帶來的愉悅,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改編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并帶領幼兒說唱;經改編、剪輯的音樂、音效。

  2、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jié)奏下合拍地做韻律動作。

教學過程:

  一、說唱童謠,游戲導入,初步滲透A段樂曲的節(jié)奏。

  教師帶領幼兒邊說童謠“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下 不 來 0|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滾 下 來 0|”,邊進入場地,滲透A段樂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節(jié)奏。

  二、設置情景,引導幼兒用動作和眼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1.引導幼兒討論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小老鼠最喜歡上燈臺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在上燈臺的時候應該怎樣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還得邊走邊看,應該怎么看?看哪里?”

  教師小結: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還要上下、左右、前后四處看一看,才不會被大花貓發(fā)現。

  2.帶領幼兒邊說童謠邊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合拍練習。

  3.由聲勢練習自然過渡到樂曲跟進,完整地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合拍練習。

  三、引導幼兒嘗試用夸張的神情、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聲音,引導幼兒討論、猜想:

  “這是什么聲音?”

  “小老鼠正在上燈臺偷油吃,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教師小結:原來小老鼠掉在了一塊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這是大花貓設的一計,小老鼠真的中計了。

  2.引導幼兒嘗試從胳膊、牙齒、眼睛、身體等不同部位用夸張的動作和神情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討論:“泡泡糖可能會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樣把泡泡糖快點從身上拉下來?”

  教師小結:拉泡泡糖時,胳膊硬硬的,拳頭攥得緊緊的,眼睛、嘴巴、身體都要用力。

  3.帶領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四、播放樂曲

  播放完整的樂曲,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

  五、游戲

  指導幼兒在樂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戲,嘗試完整、合拍、夸張地表現老鼠走、張望及拉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六、增加“大花貓”角色,韻律中玩游戲,在放松和愉悅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將《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和家長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

  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

  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jié)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不足之處:

  幼兒對于表現拉泡泡糖的動作還不夠夸張、形象,對于音樂的節(jié)奏把握還不是很到位,對以后教學的建議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老鼠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想和模仿。這些都有待提高。

22、中班韻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實施策略

  1.手偶表演 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

  2.繪畫圖譜 感知理解音樂結構

  3.以物代物 體驗泡泡糖的彈性

  4.設計情節(jié) 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游戲

  5.師幼互動 引導幼兒快樂游戲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的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跑、左右張望的動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2.嘗試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3.講衛(wèi)生,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小老鼠手偶

  2.《小老鼠和泡泡糖》、《我愛洗澡》音樂

  3.彩色松緊帶

  活動重點、難點 依據教學目標,活動的重點、難點確定為:

  1.重點:能根據樂曲的旋律,合拍地做動作,快樂地進行游戲。

  2.難點: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激發(fā)游戲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來了?(師出示老鼠的手偶)嗯,這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偷偷溜出去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欣賞音樂)

  提問:小老鼠偷偷溜出去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幼兒自由回答)

  2.聽故事,了解游戲情節(jié)

  師用布偶,邊表演邊講故事。

  3.畫圖譜,理解音樂結構

  (1)師隨音樂畫圖譜

  看圖譜,理解A段音樂

  看圖譜,欣賞A段音樂。

  (2)隨A段音樂,合拍做老鼠跑、左右張望的動作。

  (3)看圖譜,理解B段音樂

  看圖譜,欣賞B段音樂。

  隨B段音樂表現小老鼠玩泡泡糖。

  玩松緊帶,體驗泡泡糖的彈性和玩泡泡糖的樂趣。

  4.隨音樂,快樂創(chuàng)編游戲

  (1)集體游戲

  請幼兒隨音樂完整進行游戲,掌握游戲玩法。

  (2)創(chuàng)編游戲

  說說自己喜歡的小老鼠形象,創(chuàng)造性地玩游戲。

  5.講衛(wèi)生 增強環(huán)保意識

  (1)泡泡糖不亂扔

  提問:吃完的泡泡糖放哪里,引導幼兒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2)大家一起來洗澡

  隨音樂幼兒自由表現洗澡的動作,并和同伴互動,感受洗澡的快樂。

  附故事 一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小老鼠來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乎乎的東西上,什么呢?泡泡糖,它趕忙用手去拽,拽來拽去,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一只貓沖了過來,小老鼠嚇得飛快的跑回了家。

23、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根據樂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做小老鼠走路、左右張望及拽泡泡糖的動作。

  2.在音樂活動中大膽、樂于表現小老鼠的動作,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準備

  音樂、ppt、繩子。

活動過程

  一、進場導入

  1.打招呼: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與客人老師問好。

  2.進場:引導幼兒學習小老鼠的動作進場,跟隨音樂做走、蹲、轉圈等動作。

  二、模仿小老鼠動作

  1.出示圖片,觀察圖片,幼兒想象故事情景(小老鼠)。

  2.提問:“小老鼠要干什么?”引導幼兒自主模仿輕輕地走,給予鼓勵,個別指導幼兒,幼兒再次嘗試動作。

  3.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小老鼠上燈臺”停住。反復4—5遍。跟隨音樂1遍。

  三、幼兒表現小老鼠左右張望的動作、眼神。

  1.出示圖片:睡覺的貓。

  提問:屋子里有大花貓,除了輕輕地走停下來的時候還要干什么呢?引導幼兒思考。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行左右張望、快速的擺動頭、眼睛盯住等動作。

  3.幼兒進行左右、上下、前后張望。利用語句“小老鼠上燈臺左看看,小老鼠上燈臺右看看”熟悉樂曲節(jié)奏型。指導每一位幼兒動作快速,眼神停住。

  4.掌握節(jié)奏型,邊說邊做動作。提醒幼兒在說“看”的時候再擺頭。說兒歌3—4遍,跟音樂1遍。

  四、幼兒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情景。

  1.提問:“小老鼠偷油吃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

  2.幼兒自由展現泡泡糖黏在身體的動作。

  師:“你們猜一猜泡泡糖黏在小老鼠哪里啦?”引導幼兒嘗試表現身體各個部位被泡泡糖黏住的動作。通過提問、動作表現讓幼兒學習拉、拽的動作。

  3.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各個部位拉泡泡糖的動作。播放音樂,重點指導彈回來的動作。

  總結:知道泡泡糖有彈性及黏性。

  五、完整欣賞音樂,做上肢動作。

  六、跟隨音樂做動作

  1.跟隨音樂,幼兒完整做動作2遍。

  2.在幼兒中間選出大花貓,進行游戲。音樂1遍,幼兒扮演花貓,音樂結束時貓叫,抓住小老鼠。

  3.游戲進行第2遍,老師摸自己頭當大花貓。

  七、活動結束

  出示最后一張貓的圖片后,教師用繩子將幼兒圍?。骸肮?,我就是那只大花貓!沒想到吧,我有法寶,抓到這么多小老鼠啦!小老鼠們跟著我回家吧。來跟我們的老師們再見! ”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

  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

  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jié)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24、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合拍的做小老鼠、拉泡泡糖的動作。

  2、有節(jié)奏的語言和動作幫助自己更合拍的表演。

  3、知道泡泡糖會給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磁帶。

  活動過程:

  1、(師)有一種小動物,走路走得很快,還會吱吱叫得,它是誰?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有一天,有一只小老鼠跑到草地上去玩,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教師有節(jié)奏的念四遍,一邊念一邊用手在腿上做動作)

  (1)小老鼠在什么時候往兩邊看的?在哪兩個字看的?我們一起來一邊念一邊學,好嗎?你覺得自己做得怎么樣,好在哪里?

  (2)我們一起用小手跟著音樂來學小老鼠走路,好嗎?

  (3)剛才我們用手做游戲,現在要用小腳玩游戲,好嗎?

  (4)我們現在來聽磁帶來做,音樂快了一些,你們有沒有信心做好呢?

  2、(師)小老鼠在草地上玩呀玩呀,它發(fā)現了一個大大的泡泡糖,于是它吃呀吃呀,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聽磁帶)幼兒想想猜猜。泡泡糖爆炸了,會粘在哪兒?那怎么樣才能拿下來呢?

  (1)我的手上就有一個泡泡糖,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我拉泡泡糖。

  (2)誰的手上有泡泡糖,我來幫他拉。

  (3)拉的時候是什么表情?(用勁、手抖、咬牙、身體歪)現在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拍手做拉泡泡糖的動作。

  (4)聽到什么音樂要拉泡泡糖,什么音樂要合起來呢?

  (5)你們聽最后的音樂,是誰來啦?(貓)

  3、(師)想不想學學小老鼠到草地上玩泡泡糖呢?那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游戲。(完整游戲一次)

  (1)泡泡糖還會粘在哪兒?那我們在玩一次,好嗎?(第二次游戲)

  (2)泡泡糖還會粘在哪兒?你們做得和我不一樣,好嗎?有信心嗎?需要我?guī)兔?(第三次游戲)

  4、(師)泡泡糖拿下來容易嗎?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方便,對不對?你們說,吃過的泡泡糖扔在哪兒?為什么?(把它包包好,帶出去扔掉)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感覺孩子們對這個音樂活動非常感興趣,每個孩子都積極地參與著,并且“小老鼠”這個形象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在游戲中孩子們都盡情的表演著。特別是活動中“拉泡泡糖”的動作為孩子們帶來了許多的想象空間,有的粘在頭發(fā)上,有的粘在鼻子上,有的粘在身上、腳上等,這樣就使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增強了,也使游戲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在活動中,我也考慮到孩子們在整個游戲中避免模仿老師的動作,而抑制住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于是我就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玩游戲時注意了“退位”及我退在后面,讓孩子們自己聽音樂來做動作,這樣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就發(fā)揮了出來,活動中可以看到每個孩子都在表演不同的動作。應該說,這個音樂A段和B段比較明顯,孩子們都能跟著音樂玩游戲。在“合拍的做小老鼠”的動作時,因為小朋友先用手做,再到用小腳做,然后過渡到跟著磁帶做,念的歌詞也由慢到快,音樂也由漫到快,所以孩子們掌握得較好。而在做“拉泡泡糖”的動作時,孩子們對音樂的節(jié)奏把握不夠,缺少傾聽理解的過程,因此在做動作時還不能和音樂合拍。我想:在拍手做拉泡泡糖的動作時,教師可以把這段的音樂清唱出來,帶著孩子們做動作,然后再跟音樂做,效果會更好一些的。

25、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設計意圖:自然界中人與動物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雖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動物,但動物王國中的小老鼠卻機靈好玩常常引人發(fā)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愛。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糖果之一,對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給人們帶來的麻煩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動設計以生活遷移的方式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使幼兒的創(chuàng)編表現更自然、豐富,發(fā)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活動目標: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應該放到哪里,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 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玩泡泡糖的有趣動作,提高動作的表現力。

  3. 學會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大膽表演律動。

  4.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5. 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大膽合拍地表演律動動作。

  難點:引導幼兒夸張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動作。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貓咪頭飾、小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創(chuàng)設游戲化情境,幼兒跟隨音樂做熱身律動。

  二.展開:

  1.教師講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師有聲有色地講述音樂情節(jié)中得故事,使幼兒對音樂內容有所感知與了解。

  故事內容:

  有一只小老鼠,在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跑幾步就東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不知道這是泡泡糖,于是趕緊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只貓沖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滾回了家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小老鼠的動作

  (1)師: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在座位上做動作。

  (2)提問: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過,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來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引導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4. 幼兒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動作

  教師及時指導,引導幼兒夸張的把動作表現出來。

  5. 請一名幼兒與教師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體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師:老師手上也粘到了一個泡泡糖,誰想來和老師一起玩一玩?

  6. 幼兒分組練習動作。

  幼兒之間合作做動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規(guī)范動作并引導幼兒夸張的表現出來。

  7. 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就是告訴我們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請你們在座位上按故事情節(jié)把它表現出來吧。

  8. 跟隨音樂,師幼共同表演音樂游戲

  (1) 第一遍:幼兒與教師一同聽音樂做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彈回來的動作夸張地表現出來。

  (2) 第二遍:教師提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泡泡糖彈回來時可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腳上、臉上。

  (3) 第三遍:教師一邊放音樂,一邊講故事,并加上貓咪沖出來的情節(jié),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貓咪出現后,教師帶領幼兒連忙跑回家。

  活動總結:

  1、“小老鼠為什么會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環(huán)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應該怎么做才對呢?”

  活動結束:

  組織幼兒共同討論:小老鼠可被這亂丟泡泡糖的人給害慘了,那我們吃完了泡泡糖應該放到哪里呢?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顒又薪處熿`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給于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溫馨提示: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

26、中班音樂欣賞說課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設計】

  《小老鼠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詼諧的樂曲,形象突出。它分為AB兩段,A段表現小老鼠走,B段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A、B兩段融合在一起較好地表現了小老鼠可愛、調皮的有趣形象。因此,設計本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游戲情境,熟悉樂曲,用自己的動作、姿態(tài)結合音樂去表現小老鼠、泡泡糖這些來自生活的又比較熟悉的對象,從中體會音樂游戲的快樂,感受音樂的魅力,豐富情感體驗,提升藝術表現力。同時,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4—5歲幼兒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表現欲望,根據中班幼兒藝術活動的目標,結合新《綱要》中藝術活動的目標,從而把本次活動的目標確定為:

  1、嘗試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動作結合音樂大膽地表現小老鼠走、拉泡泡糖的可愛形象。

  2、在表演中體會音樂游戲的快樂,并從中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有玩過泡泡糖的經驗、音樂、PPT。

  【重點難點】

  1、能結合音樂有節(jié)奏地學小老鼠走。

  2、大膽、夸張地表演拉泡泡糖。

  【活動教法】

  新《綱要》藝術領域指導要點中指出: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充分發(fā)揮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根據幼兒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游戲化情景,大膽充分地運用豐富夸張的肢體語言去感染幼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針對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活動過程中應用了故事法、游戲法、示范法、發(fā)現法、問題法、激勵法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

  【活動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提示,讓幼兒積極地參與模仿,愉快地參與游戲,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去創(chuàng)編動作,并指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和動作,幫助自己表演。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

  謎語來導入整節(jié)課堂,活躍氛圍,讓幼兒首先擁有一份愉快的心情。此環(huán)節(jié)不僅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為解決第一個教學難點做了鋪墊。

  二、欣賞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韻律活動就是用有節(jié)奏的動作、姿態(tài)結合音樂去表現音樂形象。首先,教師用故事導入法,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姿態(tài)將一個有趣的故事展現給孩子,讓幼兒對將要表現的音樂形象和音樂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力。

  三、隨音樂玩游戲:小老鼠和泡泡糖。

  在幼兒的注意點上,教師一句“現在,我們就變成這只可愛的小老鼠,一起到草地上看熱鬧去吧!”隨即引發(fā)了幼兒的表現欲,滿足了幼兒好游戲的心理特點。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并初步完整地感知了音樂。

  四、探索A、B段動作。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之一就是在A段音樂模仿小老鼠走的有趣動作,因為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們采取了運用語言線索的對策幫助幼兒記住動作,為A段音樂配上了“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提問“小老鼠說到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活動的重難點之二是對B段音樂拉泡泡糖的表演,教師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教師、同伴手、面部表情的變化,引導幼兒怎樣用夸張的動作表演用力拉泡泡糖,同時,為了避免拉泡泡糖動作的單一,引導幼兒對泡泡糖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動作。在A、B段動作的探索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模仿、思考、相互學習,從徒手練習到配樂表演,逐步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遵從了循序漸進和啟發(fā)開放的原則。

  五、完整表演。

  在完整表演的過程中,每一遍表演教師都給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知不覺中幼兒提高了音樂欣賞和表現能力,在表現音樂形象的同時,在心理上獲得了極大的宣泄的滿足,把活動推向高潮。在活動中,結合了環(huán)保教育,幼兒在表演的同時,環(huán)保意識得到了增強?;顒与m然結束了,但從中還可以延伸出更多具體的環(huán)保主題,生成更有價值的系列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jié)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27、中班上學期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節(jié)奏和旋律做小老鼠走路、左右張望及拽泡泡糖的動作。

  2.嘗試大膽、夸張地表現小老鼠的表情和動作。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課件,小老鼠手偶每人一個,泡泡糖一個。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根據音樂合拍地做小老鼠走、東張西望的動作表演。(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fā)現讓幼兒根據音樂合拍做小老鼠走對中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詼諧動物形象的特點,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將活動重點放在能根據音樂合拍做小老鼠停下來東張西望的動作表演)

  難點:嘗試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教學過程

  1.隨著《幸福拍手歌》音樂入場。

  2.出示課件,請小朋友欣賞音樂,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1)結合圖譜,請小朋友猜想小老鼠發(fā)生了?

  (2)請小朋友來嘗試表演小老鼠走路、左右張望的動作。

  3.欣賞樂曲,通過故事引導幼兒感受樂曲中的音樂形象。

  (1)利用圖譜和泡泡糖,讓幼兒想象故事的發(fā)展進度。

  (2)完整講述故事,請幼兒結合音樂夸張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4.通過各種場景,如:動物園、沙灘等,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

  5.活動延伸:這么干凈的草地上怎么會出現泡泡糖?

  6.播放《我愛洗澡》,活動放松。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jié)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28、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設計背景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提高其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對音樂的熱愛,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感知,所以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觀望的動作。

  2、夸張的表現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觀望的動作。

  難點:夸張的表現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活動準備

  老鼠頭飾、音樂磁帶、老鼠圖片一個、圖譜、幼兒已有玩橡皮泥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 將幼兒帶入活動室,向客人老師問好。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一位調皮可愛的小客人,你們猜他是誰?他在做什么?”教師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后提問:“小客人是誰?他在做什么?”然后教師講述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二、 請幼兒先整首欣賞音樂.

  然后分段欣賞,嘗試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觀望的動作,夸張的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小老鼠玩得真高興啊!聽,小老鼠來了”

  1、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師“這首好聽的樂曲就表現了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有趣的故事,你知道樂曲什么地方表現了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什么地方表現的是小老鼠拽泡泡糖嗎?我們先來聽樂曲的第一段聽聽想想小老鼠在干什么?”

  2、欣賞A段樂曲,啟發(fā)幼兒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學一學。

  教師利用圖普及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樂曲的節(jié)奏,讓幼兒能合拍的模仿小老鼠走及左右觀望的動作。

  等幼兒掌握后,教師帶領幼兒跟音樂練習動作兩遍。“呀,小老鼠踩到泡泡糖了,快聽一聽第二段樂曲小老鼠在做什么?

  3、欣賞B段樂曲,啟發(fā)幼兒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學一學。引導幼兒用夸張的表情動作來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發(fā)展幼兒音樂表現力。”教師帶領幼兒跟樂曲完整表演。

  4、自由想象,發(fā)散思維:“泡泡糖除了粘在腳上,還能黏在哪里?”并讓幼兒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學一學小老鼠怎樣拽泡泡糖。

  三、“小老鼠問什么會踩到泡泡糖呢?”引導幼兒發(fā)現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便,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1、教學內容接近生活實際,幼兒也對此很感興趣,利用圖普及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樂曲的節(jié)奏,讓幼兒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學一學,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到一定的知識技能,

  2、教學過程中,啟發(fā)幼兒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3、發(fā)散幼兒思維,拓展了教學內容。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4、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在于沒能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這樣課堂內容不夠繪聲繪色,感染力不足,今后在這方便還得加強研究,實踐。

29、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韻律活動的樂趣。

  2.初步學習合拍地模仿小老鼠走和夸張地表現拉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3.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

  2.圖譜。

  3.老鼠手偶、泡泡糖。

  活動重點

  提高幼兒身體協調性和表現能力。

  活動難點

  能夠主動探索各種動作,并隨音樂做律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老鼠和泡泡糖,講述故事并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么?你們吃過泡泡糖嗎?吃完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覺?看這是誰呀?

  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還發(fā)生了好玩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有一只小老鼠,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溜出去玩。(教案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它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幾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哎呀,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個黏乎乎的東西。他使勁地拽呀拽呀,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吧小老鼠捆了起來。這時一只貓沖了過來,小老鼠像個球似的飛快地滾回家去了。

  師:“小老鼠小老鼠偷偷跑出來是什么心情?哪個小朋友可以來表演一下小老鼠的表情呢?”

  二、幼兒完整欣賞音樂并出示圖譜

  1.師:“這個故事還用音樂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名字叫《小老鼠和泡泡糖》,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吧!

  師:“音樂聽完了,小朋友們聽完后有什么感覺?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曲子?”

  2.隨圖譜完整欣賞音樂第二遍。

  師:“這么好聽的樂曲老師還用圖譜表現了出來,我們一起來看著圖譜再來完整的欣賞一遍音樂!”

  師:“小朋友,這首曲子一共分為了幾段?”幼兒回答。

  小結:音樂共分為了AB兩段,第一段表現了小老鼠偷偷跑出來玩,左看看、又看看,第二段表現了泡泡糖粘到了小老鼠的手上,小老鼠拽來拽去,怎么也拽不下來。

  3.再完整聽一遍音樂,感受小老鼠的心情。

  師:“在第二段泡泡糖粘在小老鼠身上,小老鼠又是什么心情呢?它怎么拽泡泡糖的?我們再聽一遍樂曲,來感受一下小老鼠的心情?!?/p>

  三、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隨音樂表演動作

  1.故事中提到“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誰來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樣東跑跑西看看的?

  你認為小老鼠是向一個方向看還是向兩邊看?是慢慢看還是快看?(幼兒模仿)

  2.幼兒隨音樂表現A段音樂。

  3.小老鼠又走到了草地上,踩到了黏黏的泡泡糖,小老鼠腳踩到泡泡糖會怎樣?那可怎么辦?誰來學學使勁拽?(幼兒做動作)我們一起拽拽看!老師看到每只小老鼠都很用力!

  4.幼兒隨音樂表現B段音樂。

  四、創(chuàng)編動作并隨音樂完整表演

  1.師:“小朋友表現的都很棒,我們一起來看著圖譜隨著音樂完整表演一遍,要注意表演的時候要體現出小老鼠的夸張表情,看看誰學的最像”

  2.幼兒根據音樂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動作。

  師:“泡泡糖還可能在身體什么地方?幼兒模仿動作,結合圖譜和音樂再次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編。

  3.最后將創(chuàng)編完整的律動隨音樂完整表演。

  五、隨音樂做律動并玩游戲《貓捉老鼠》

  隨音樂完整做律動,音樂結束時引出貓叫聲。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來玩一個《貓捉老鼠》的游戲,小朋友們當老鼠,自己的小椅子就是老鼠的家,小老鼠隨著音樂做律動,老師來當花貓,音樂結束時花貓就去捉老鼠,我們來一起試一試吧!”

  師:“聽到貓叫就回家,你們真是一群機靈的小老鼠!”

  活動反思:

  韻律活動是隨音樂而進行的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的過程,對于發(fā)展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積累一定的音樂詞匯和藝術動作詞匯,享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動作是韻律活動的“色彩”。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幼兒通過游戲表達意愿、宣泄情緒、展示能力,其游戲行為折射著幼兒的情感、個性、經驗和智慧,是反映幼兒心靈的窗戶。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

30、中班音樂優(yōu)質課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

  嘗試夸張的表現小老鼠拖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發(fā)展音樂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磁帶,錄音機。

  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點。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喜歡的有關小老鼠的故事圖書或動畫片,互相交流故的事或動畫片中有趣的情節(jié),如《貓和老鼠》、《舒克貝塔歷險記》等。

  欣賞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并根據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動作。

  (1)聽第一遍故事,提問幼兒:

 ?、傩±鲜笄那呐艹鰜硗妫軒撞骄蜁趺礃影?

 ?、谛±鲜笫窃鯓油媾菖萏堑?

  (2)請幼兒根據故事情節(jié)表現小老鼠左看看右看看和玩泡泡糖的動作。

  請幼兒欣賞音樂,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1)完整聽一遍音樂《小老鼠和泡泡糖》,幼兒自由表演。

  (2)分段欣賞音樂,并引導幼兒說出兩段音樂所表現的不同故事情節(jié)。

  段音樂表現小老鼠從洞里跑出來的情景;。屈,老師.教案.網出處。B段音樂表現小老鼠玩泡泡糖的情景。

  (3)引導幼兒分段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提示幼兒做小老鼠跑出洞的的動作時要合拍,表現小老鼠東張西望和被泡泡糖粘住時的表情盡可能做的夸張一些。

  (4)幼兒欣賞教師的表演。

  幼兒和教師共同表演。

  (1)游戲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教師夸張的表情和動作。

  (2)鼓勵部分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

  活動評析:

  幼兒們的表演與想象能力很強,可是李一鳴小朋友有點害羞,他不敢上去表演,希望他以后可以大方一點,表演給所有的幼兒看。

  教學反思:

  幼兒由于事前對教材分析比較透徹,對重點和難點把握比較準確,所以活動開展得還是比較順利,幼兒在表演小老鼠的“走、看”和“拉泡泡糖”時能積極參與,表演得很還比較到位,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雖然幼兒有些興奮,但在老師的提醒下也還是能“收得住”。

31、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教學理論依據:

  韻律活動是隨音樂而進行的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的過程,對于發(fā)展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積累一定的音樂詞匯和藝術動作詞匯,享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動作是韻律活動的"色彩"。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幼兒通過游戲表達意愿、宣泄情緒、展示能力,其游戲行為折射著幼兒的情感、個性、經驗和智慧,是反映幼兒心靈的窗戶。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

  實施策略:

  1.把握教材,合理改編。

  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但兩段樂曲長度略顯短促,于是我將A段和B段的音樂做了適當的延長,并在兩段樂曲中間增加了一個"掉落"的音效,緩解了從A段樂曲轉到B段樂曲時緊張、突兀的感覺,為幼兒隨音樂表現小老鼠的音樂形象做了必要的準備。

  2.改編童謠,巧妙鋪墊。

  幼兒對《小老鼠上燈臺》這首經典童謠耳熟能詳,教師提取其中主要內容巧妙地將它和A段樂曲的節(jié)奏相吻合,既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參與興趣,又降低了幼兒學習節(jié)奏的難度,對小老鼠走和張望的節(jié)奏合拍也做了鋪墊。

  3.剖析要點,抓住神韻。

  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jié)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4.由慢到快,循序漸進。

  為了落實走、看這兩個重點動作的合拍,教師采用由慢到快、由說唱童謠到旋律跟進,循序漸進,步步遞進地將節(jié)奏、樂曲、動作融為一體。

  5.游戲中韻律,韻律中游戲。

  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隱藏的貓和大松緊帶的巧妙運用,更為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增添了重要一筆,也為幼兒保持長久的游戲興趣埋下了伏筆。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

  2.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學準備:

  改編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并帶領幼兒說唱;經改編、剪輯的音樂、音效;松緊帶一條。

  教學重點:

  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學難點:

  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jié)奏下合拍地做韻律動作。

  教學過程:

  1.說唱童謠,游戲導入,初步滲透A段樂曲的節(jié)奏。

  教師帶領幼兒邊說童謠"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下 不 來 0︱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滾 下 來 0︱",邊進入場地,滲透A段樂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節(jié)奏。

  2.設置情景,引導幼兒用動作和眼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1)引導幼兒討論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小老鼠最喜歡上燈臺偷油吃,可,!來源:屈,老,師教.案網"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在上燈臺的時候應該怎樣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還得邊走邊看,應該怎么看?看哪里?"

  小結: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還要上下、左右、前后四處看一看,才不會被大花貓發(fā)現。

  (2)帶領幼兒邊說童謠邊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合拍練習。

  (3)由聲勢練習自然過渡到樂曲跟進,完整地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合拍練習。

  3.引導幼兒嘗試用夸張的神情、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聲音,引導幼兒討論、猜想:

  "這是什么聲音?"

  "小老鼠正在上燈臺偷油吃,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小結:原來小老鼠掉在了一塊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這是大花貓設的一計,小老鼠真的中計了。

  (2)引導幼兒嘗試從胳膊、牙齒、眼睛、身體等不同部位用夸張的動作和神情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討論:"泡泡糖可能會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樣把泡泡糖快點從身上拉下來?"

  小結:拉泡泡糖時,胳膊硬硬的,拳頭攥得緊緊的,眼睛、嘴巴、身體都要用力。

  (3)帶領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夸張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樂曲,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

  5.指導幼兒在樂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戲,嘗試完整、合拍、夸張地表現老鼠走、張望及拉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6.增加"大花貓"角色,韻律中玩游戲,在放松和愉悅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1、教學內容接近生活實際,幼兒也對此很感興趣,利用圖普及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樂曲的節(jié)奏,讓幼兒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學一學,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到一定的知識技能,

  2、教學過程中,啟發(fā)幼兒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動作,發(fā)展音樂表現力。

  3、發(fā)散幼兒思維,拓展了教學內容。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huán)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

  4、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在于沒能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這樣課堂內容不夠繪聲繪色,感染力不足,今后在這方便還得加強研究,實踐。

32、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借助兒歌內容,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2、通過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借助兒歌內容,能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嘗試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活動難點: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jié)奏下合拍地做韻律動作。

  活動準備:

  兒歌《小老鼠上燈臺》、音樂、松緊帶一條

  活動過程:

  一、說唱兒歌,游戲導入,初步滲透A段樂曲的節(jié)奏。

  1、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進入場地,滲透A段樂曲的旋律。

  二、設置情景,引導幼兒用動作和眼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1、師:小老鼠最喜歡上燈臺偷油吃,可是屋子里藏著一只大花貓,可嚇人了,你是小老鼠在上燈臺的時候應該怎樣走?

  2、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隨音樂練習老鼠走的動作。;.教.案來自:快思老.師教.案網;

  3、師:小老鼠不光要悄悄的走,還要在停下的時候到處的看一看,怎么看?看哪里?

  小結: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這樣才不被大花貓發(fā)現。

  4、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隨音樂練習老鼠走和張望的動作。

  三、引導幼兒嘗試用夸張的神情、動作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聲音,引導幼兒討論、猜想“這是什么聲音?小老鼠正在上燈臺偷油吃,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小結:原來是小老鼠掉下來了,掉在了一塊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這是大花貓設的一個計,小老鼠真的中計了。

  2、引導幼兒嘗試從胳膊、牙齒、眼睛、鼻子等身體不同部位用夸張的動作和神情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師:你覺得泡泡糖可能會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怎樣把它拉下來?

  3、幼兒隨音樂用夸張的神情和動作拉泡泡糖。

  四、播放完整的音樂,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

  師:小老鼠可真不容易,本來想高高興興的去偷油吃,結果呢。掉在了泡泡糖上,還要使勁拉,我們剛才聽的音樂就是講了這樣一件事情,現在讓我們把音樂完整聽一聽。

  五、指導幼兒在樂曲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戲,嘗試完整、合拍、夸張地表現老鼠走、張望及拉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六、增加“大花貓”的角色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韻律活動是隨音樂而進行的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的過程,對于發(fā)展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積累一定的音樂詞匯和藝術動作詞匯,享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動作是韻律活動的“色彩”。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幼兒通過游戲表達意愿、宣泄情緒、展示能力,其游戲行為折射著幼兒的情感、個性、經驗和智慧,是反映幼兒心靈的窗戶。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

3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教案反思

  【教材依據】

  《小老鼠和大老虎》,一個是微不足道的小老鼠,一個是強悍威武的大老虎,作者讓這二位成為好朋友,真是用心良苦啊!選用這個繪本,是因為在幼兒園里,很多幼兒在玩玩具的時候容易發(fā)生搶奪、爭吵。用這個故事,讓幼兒明白友誼的珍貴,珍惜朋友!

  一、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繪本是以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的友誼為主線。他們是一對好朋友,可是,在他們之間存在著種種不平等,這使得小老鼠做出了離開大老虎得決定……最后結果會怎么樣呢?這個圖畫故事的"核"終干顯露出來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需要以誠相待、平等互利的,真正的朋友是需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當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更需要雙方都付出努力:一個要學會妥協,一個要學會原諒--這是化干戈為玉帛的最有效方法。這個風趣的故事讓孩子明白:友情就意味著平等相待、同甘共苦。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變化的過程,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方法與途徑:通過閱讀、猜想、表演等方式,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情感與評價:初步懂得友誼必須建立在真誠、平等的基礎上。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3、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變化的過程,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4、教學難點:初步懂得友誼必須建立在真誠、平等的基礎上。

  二、教學準備

  1.PPT《小老鼠和大老虎》、繪本《小老鼠和大老虎》

  2.玩偶小老鼠、大老虎

  3.小老鼠、大老虎圖片若干(不同形象)

  三、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玩偶,引導小朋友觀察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形象。

  基本過程:

  (一)了解角色形象,猜測故事情節(jié)。

  1.嘗試用動作表現大老虎、小老鼠角色形象。(教師做引導)

  2.大膽猜測大老虎和小老鼠之間會發(fā)生的事情。

  教師:高大的大老虎和矮小的小老鼠它們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3.自主探索故事情節(jié),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內心獨白 。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可以在圖片上找一找答案!

  4.簡單分析角色特征。

  教師:在小老鼠和大老虎發(fā)生的這些事情中,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老鼠?

  教師:在故事中這又是一只怎樣的一只大老虎呢?

  (二)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轉折,大膽猜測角色的心理變化。

  1.傾聽講述,感受小老鼠的心理變化。(教師播放故事)

  2.猜測小老鼠和大老虎分開后各自的心情及心理變化。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分開后,它的心情會如何呢?

  教師:大老虎沒有了小老鼠這個朋友了,它心里會怎樣啊?

  教師: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如果你是大老虎呢?

  (三)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通過看一看、聽一聽、模仿等方式,主動探索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和好后的樣子,懂得真正的朋友之間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的。

  (四)完整傾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五)嘗試用動作、表情、語氣表達角色的心理變化。

  1.分析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師:在這個故事里,小老鼠的心理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能說一說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嗎?

  教師:大老虎的心理也發(fā)生了變化。小朋友能說一說,表演一下嗎?

  2.用動作表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把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心理變化演一演,好嗎?(老師和部分幼兒扮演大老虎,另一個老師和部分幼兒扮演小老鼠。)

  結束:教師小結:懂得和好朋友平等相處。

  四、活動延伸

  1.把繪本放到圖書區(qū),指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時自主閱讀。

  2.在表演區(qū)提供相關道具,鼓勵幼兒自由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在本次活動中,我一直尊重幼兒,讓幼兒成為整個課堂的主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綱要》中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利用多媒體課件,抓住幼兒愛看動畫片的心理,帶他們完整欣賞故事,從而使得幼兒全身心投入。通過這篇故事的學習,孩子們都懂得了朋友之間的友誼,做事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朋友和自己之間的平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五、教學反思

  繪本《小老鼠和大老虎》主要是講述了小老鼠和大老虎從一開始相處不平等,小老鼠害怕高大威猛的大老虎而不得不讓著大老虎,可是他的心里很不開心,最后由于大老虎踢倒了自己最愛的城堡而使矛盾激化,和大老虎絕交。最后大老虎改正所有的缺點,小老鼠原諒他,兩個好朋友真正平等、友好的游戲的故事。

  如今,孩子們的自我意識膨脹,在游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爭搶玩具、爭搶角色的事情,本次活動很好的告訴了孩子們怎樣和自己的好朋友玩游戲。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玩游戲時怎樣做是公平的、大家都開心的。在游戲中大家能夠互相謙讓,不再理所當然,能夠顧及到同伴的心情與感受。

  在此次繪本活動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看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形象對比,然后在講述故事中,讓幼兒模仿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對話,體驗小老鼠的不開心。同時通過移情作用,想一想,如果你是大老虎在小老鼠生氣以后你會怎么做?讓幼兒自我認識自己在平時游戲活動中的不足,并且改正。

  此次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在玩游戲時能夠更好的分工與合作!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

  我是一只老鼠,看見了吧,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我身后那個又高又壯的家伙是大老虎,我們倆是好朋友??墒?,怎么說呢,我們之間還是有點小問題。

  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戲,大老虎總是當好人,我總是當壞人。大老虎說:"好人最后總是會贏的!"唉,我能說什么呢?我不過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每次分甜面圈,大老虎分到的那塊總是比我的大。大老虎說:"這樣分才對嘛!" 唉,我能說什么呢?我不過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每次看到想要的花兒,大老虎總是命令我跳下去采給他。大老虎說:"好美的花啊!"唉,我能說什么呢?我不過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有一天,我用積木搭了座城堡,這是我搭過的最大的一座城堡!"快看--大老虎!"我得意極了。大老虎頭也不回,只是怪聲怪氣地說:"呦,不錯嘛。"突然,他跳起來,大吼一聲"呀--"用他剛剛學會的空手道把我的城堡踢飛了!

  "夠了!"我氣得大叫起來,"我再也不跟你玩了!雖然我只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但是,你也不過是個很大的大壞蛋!哼,拜--拜!"我好生氣,好傷心啊!其實,我更多的是害怕。以前,我哪敢這樣對大老虎大喊大叫?只是這一次……

  大老虎找到我了!我的心嚇得"咚咚"直跳。完了,這下他會像踢飛我的城堡一樣,一腳把我踢飛。"走開!"我沖他叫起來,"我才不怕你呢!別過來!"

  奇怪的是,大老虎并沒有踢我。原來他重新搭好了我的城堡。真的吶!可是,我告訴他:"我還是不想跟你做朋友。"

  大老虎說:"玩不玩'西部牛仔'的游戲啊?這樣吧,你當好人,我當壞人。"哈,終于可以當好人啦!可是,我告訴他:"我還是不想跟你做朋友。"

  大老虎又說:"吃不吃甜面圈啊?這樣吧,你吃大的,我吃小的。"哈,我終于可以吃大的那塊啦!可是,我告訴他:"我還是不想跟你做朋友。"

  最后,大老虎說:"要不要花啊?這樣吧,我下去給你摘!"哈,我隨便指了一朵,他就勇敢地跳了下去……"嗯……可能吧。"我聞著花香告訴他,"我可能會再跟你做朋友,不過,只是有可能喔。"大老虎聽了,很開心。

  從那天起,我們又高高興興地在一起玩了--有時候我當好人,有時候他當好人。有時候我去摘花,有時候他去。對了,吃甜面圈時,我們一人一半了!這真是太好了!可是,我們還是出現了一個問題……

  又來了一個更高更壯的家伙!天哪……

34、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小老鼠與泡泡糖》音樂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泡泡糖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零食,既然他們那么感興趣,為此我選用此次活動《小老鼠與泡泡糖》,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展現著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游戲對兒童學習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根據樂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路左右張望的動作。

  2.較形象夸張的做出小老鼠吹泡泡糖的動作,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發(fā)揮想象力,學做其它小動物走路、踩到泡泡糖的樣子。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

  難點:發(fā)揮想象力,學做其它動物走路、踩泡泡糖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2.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兒念兒歌進場。

  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學一學小老鼠的樣子進入活動室,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

  (二)、活動導入

  1、出示小老鼠玩具和泡泡糖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剛才我們唱了一首什么兒歌?今天老師也帶了一只小老鼠來,除了小老鼠,還有一顆泡泡糖。

  2、請小朋友帶問題聽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聽音樂,動腦筋想一想小老鼠和泡泡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三)、出示圖譜

  師:老師把這件事情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了下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四) 、分段傾聽樂曲,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 。

  1、觀看圖譜,聽A段音樂,學會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師:有一只調皮的小老鼠偷偷跑出來了,它在路上走走走走,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走走走走,看看。

  師:小老鼠它怎么走、怎么看?(輕跳走,左看右看)邀請請個別小朋友表演小老鼠怎樣走,請小朋友跟音樂學一學動作。

  1觀看圖譜,聽B段音樂,做老鼠踩到泡泡糖,夸張的音樂。

  師:小老鼠走著走著,突然踩到了泡泡糖,請小朋友猜一猜小老鼠會怎么辦?(用力拉、使勁拉)

  3、引導幼兒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的動作。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在身體的什么地方呢?自由講述表演。.幼兒自由想象,大膽夸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讓我們把粘在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4、.教師總結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按順序表演和幼兒聽音樂做拉泡泡糖的動作。

  5、.師: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甩不掉,你們猜小老鼠是怎樣掙脫泡泡糖,回家了呢?一起來看一看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

  6、.看圖譜,聽C段音樂,學小老鼠回家的動作。

  這時候,來了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嚇得使勁一拉就跑回了家。

  (五)完整感受樂曲并進行游戲。

  1幼兒跟圖譜完整欣賞音樂一遍。

  2、幼兒一起完整跟音樂表演故事一遍。

  (六)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1.師:我們除了可以用小老鼠來表演,還可以用什么動物來表演?幼兒說一說。

  2、幼兒自由選擇動物跟音樂來表演。

  (七)結束活動

  師:泡泡糖亂扔的話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生活帶來一些麻煩,我們得把泡泡糖包起來丟進垃圾筒,不污染環(huán)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幼兒都能夠學習小老鼠踩泡泡糖的樣子?;顒又胁坏囵B(yǎng)了孩子的反應能力及想象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35、幼兒園說課稿《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音樂欣賞教案反思

  怎詼諧幽默的音樂活動讓小朋友學會表現自己,并從快樂的游戲中豐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節(jié)課增強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設計】

  《小老鼠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詼諧的樂曲,形象突出。它分為AB兩段,A段表現小老鼠走,B段表現小老鼠拉泡泡糖。A、B兩段融合在一起較好地表現了小老鼠可愛、調皮的有趣形象。因此,設計本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游戲情境,熟悉樂曲,用自己的動作、姿態(tài)結合音樂去表現小老鼠、泡泡糖這些來自生活的又比較熟悉的對象,從中體會音樂游戲的快樂,感受音樂的魅力,豐富情感體驗,提升藝術表現力。同時,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4—5歲幼兒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表現欲望,根據中班幼兒藝術活動的目標,結合新《綱要》中藝術活動的目標,從而把本次活動的目標確定為:

  1、嘗試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動作結合音樂大膽地表現小老鼠走、拉泡泡糖的可愛形象。

  2、在表演中體會音樂游戲的快樂,并從中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6、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有玩過泡泡糖的經驗、音樂、PPT。

  【重點難點】

  1、能結合音樂有節(jié)奏地學小老鼠走。

  2、大膽、夸張地表演拉泡泡糖。

  【活動教法】

  新《綱要》藝術領域指導要點中指出: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充分發(fā)揮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根據幼兒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游戲化情景,大膽充分地運用豐富夸張的肢體語言去感染幼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針對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活動過程中應用了故事法、游戲法、示范法、發(fā)現法、問題法、激勵法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

  【活動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提示,讓幼兒積極地參與模仿,愉快地參與游戲,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去創(chuàng)編動作,并指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和動作,幫助自己表演。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

  謎語來導入整節(jié)課堂,活躍氛圍,讓幼兒首先擁有一份愉快的心情。此環(huán)節(jié)不僅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為解決第一個教學難點做了鋪墊。

  二、欣賞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韻律活動就是用有節(jié)奏的動作、姿態(tài)結合音樂去表現音樂形象。首先,教師用故事導入法,用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姿態(tài)將一個有趣的故事展現給孩子,讓幼兒對將要表現的音樂形象和音樂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力。

  三、隨音樂玩游戲:小老鼠和泡泡糖。

  在幼兒的注意點上,教師一句“現在,我們就變成這只可愛的小老鼠,一起到草地上看熱鬧去吧!”隨即引發(fā)了幼兒的表現欲,滿足了幼兒好游戲的心理特點。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并初步完整地感知了音樂。

  四、探索A、B段動作。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之一就是在A段音樂模仿小老鼠走的有趣動作,因為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們采取了運用語言線索的對策幫助幼兒記住動作,為A段音樂配上了“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提問“小老鼠說到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活動的重難點之二是對B段音樂拉泡泡糖的表演,教師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教師、同伴手、面部表情的變化,引導幼兒怎樣用夸張的動作表演用力拉泡泡糖,同時,為了避免拉泡泡糖動作的單一,引導幼兒對泡泡糖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動作。在A、B段動作的探索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模仿、思考、相互學習,從徒手練習到配樂表演,逐步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遵從了循序漸進和啟發(fā)開放的原則。

  五、完整表演。

  在完整表演的過程中,每一遍表演教師都給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知不覺中幼兒提高了音樂欣賞和表現能力,在表現音樂形象的同時,在心理上獲得了極大的宣泄的滿足,把活動推向高潮。在活動中,結合了環(huán)保教育,幼兒在表演的同時,環(huán)保意識得到了增強?;顒与m然結束了,但從中還可以延伸出更多具體的環(huán)保主題,生成更有價值的系列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老鼠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老鼠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無論是樂曲的音樂形象,還是樂曲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游戲性。同時也為了避免韻律活動的單一、枯燥,教師將游戲自然融入,在游戲中完成韻律動作的合拍,在韻律活動的合拍中又有游戲的愉悅和輕松。為了讓幼兒表現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動作,教師緊緊抓住“輕輕走沒有聲音、眼睛盯住不動、咬緊牙、攥緊拳”等動作要點,引導幼兒討論剖析,幫助幼兒理解并進行表現,達到神似和夸張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過程中,幼兒對九拍的節(jié)奏不容易掌握,教師及時借助聲勢的引導,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并進行表現。

36、幼兒園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做老鼠走路、左右張望及拽泡泡糖的動作。

  2、嘗試大膽、夸張地表現小老鼠的表情和動作。

  3、喜歡和同伴愉快的進行音樂游戲。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根據樂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做小老鼠走路、東張西望以及拽泡泡糖的動作。

  (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fā)現讓幼兒根據音樂合拍做小老鼠走對中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詼諧動物形象的特點,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將活動重點放在能根據音樂合拍做小老鼠停下來東張西望的動作表演)

  難點:嘗試配合夸張的表情來表現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活動準備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點;復習童謠《小老鼠上燈臺》。

  2、《小老鼠和泡泡糖》教師教學資源、音樂課件、圖譜。

  3、老鼠頭飾、皮筋、老鼠洞。

  活動過程

  一、通過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播放《小老鼠上燈臺》音樂)

  (一).老師和幼兒一起伴著《小老鼠上燈臺》的音樂邊做動作邊進入教室。音樂結束,幼兒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二).教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隨著《小老鼠上燈臺》的音樂來到了教室里面, 今天小老鼠除了上燈臺還發(fā)生了更有趣的事情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呀?

  幼兒:想。

  教師:好的,那接下來先請小朋友們來聽一段音樂,聽完了音樂小朋友們猜猜小老鼠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教師播放《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幼兒安靜聽音樂并思考。

  教師:音樂已經聽完了,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來回答一下你從剛才的這段音樂里, 感覺到小老鼠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播放音樂動畫,教師講故事內容)

  故事內容:老鼠媽媽睡著了,小老鼠偷偷跑出來玩,它怕被貓發(fā)現,跑幾步就停下來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它踩到一個粘乎乎的東西,哎呀!它拽呀拽!可是越拽越長,粘到手上、頭上、腿上到處都是,最后像繩子一樣把自己捆了起來,喵,不好了貓來了,小老鼠嚇的嘰里咕嚕地滾回了家。

  教師:聽完了故事,那接下來我們來模仿一下小老鼠偷跑出門時動作。

  二、欣賞音樂《小老鼠和泡泡糖》,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節(jié)奏并創(chuàng)編動作。

  (一).教師帶領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并邊聽音樂邊模仿小老鼠的樣子做動作。(小老鼠走路的樣子、東張西望的樣子,被泡泡糖黏住的樣子)

  (二).分段欣賞音樂和PPT,并引導幼兒分段學做動作。

  1.播放 A 段音樂和 PPT,并引導幼兒根據 A 段音樂表現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 PPT 圖片的畫面學做動作。

  教師:在剛才 A 段的音樂中,小老鼠在媽媽睡覺時偷偷跑到外面去玩,怎樣是偷偷地走出去?(教師邊說邊引導幼兒模仿“偷偷走出去”的動作)那走出去以后小老鼠怕被大花貓發(fā)現它,就要東張西望的,(教師邊說邊引導幼兒模仿“東張西望”的動作),教師引導幼兒學做“東張西望”的動作時注意著重表現出東看看西看看的樣子。

  2.播放 A 段音樂,教師和幼兒完整的表演動作。

  教師:哦,原來小老鼠走路的步伐是這樣的“小老鼠東走走西看看”(教師師范小老鼠走的節(jié)奏)小老鼠東走走西看看是向一個方向看還是向兩邊看?(兩邊看)那它是邊走邊看還是走幾步停下來看?在說哪個字的時候停(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做動作)在說西的時候用不用看?看了幾次(兩次)誰來走走看?

  3..播放 B 段音樂和 PPT,并引導幼兒根據 B 段音樂表現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 PPT 圖片的畫面學做動作。

  教師:小老鼠走呀走,不小心踩到了泡泡糖,這可怎么辦啊呀?當然是用力地拽呀, 怎么拽呢?(給小朋友一人拿一根皮筋,用手拉一拉皮筋,感受一下什么是“用力拽的感覺)

  感受完皮筋后,教師引導幼兒學做大花貓來了,小老鼠”嘰里咕?!皾L回老鼠洞的動作。

  三、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完整的進行表演。

  (一).幼兒戴好小老鼠頭飾,聽音樂坐在椅子上跟隨老師從頭到尾進行表演。(表演結束后,教師總結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提醒,重點關注幼兒是否按照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

  師:剛剛小朋友做的都很形象,在出來走的時候都知道停下來看看,拽泡泡糖的時候也很用力把泡泡糖拉的很長很長,下面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小朋友在小椅子上學學小老鼠,我要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機靈。

  (二).第二遍表演,教師和幼兒離開椅子,站在教室里聽音樂進行表演,表演到結尾處,小老鼠”嘰里咕?!皾L回洞里時,教師帶領幼兒跑回到小椅子上坐好。(站著表演時,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時要表現的更夸張一些)

  (三)第三遍表演,教師請幼兒聽音樂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并隨時注意提醒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時要按照音樂節(jié)奏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巡回指導。

  (四).師:想不想玩這個游戲?這里有好多小老鼠,趕快找一個你喜歡的帶上吧! 李老師來當一只大老鼠,老鼠寶貝們,我們現在一起來玩這個游戲,走的時候要注意停下來看看,別被貓發(fā)現啊!我們用小椅子來當我們的家吧!

  師:聽音樂!注意哦!媽媽沒睡著不能出去玩。(引導幼兒注意前奏)

  3、第三遍表演:引導幼兒夸張的表演拽的動作(鉆山洞)

  師:有沒有被貓捉住啊?你們真是太聰明了,剛剛我發(fā)現有的小老鼠拽的力氣可真大啊,誰還能用更大的力氣來拽泡泡糖,你覺得使勁拽泡泡糖的時候表情應該是什么樣的?這回我們要用最大的力氣把泡泡糖拽下來好嗎?

  這次大老鼠帶你們去洞里玩吧?到洞里玩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推不能擠,做一只文明的小老鼠好嗎?(再次強調前奏:音樂會告訴我們老鼠媽媽什么時候睡著了)

  (四).第四遍表演,教師和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

  教師扮演大花貓,幼兒扮演小老鼠,在表演過程中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隨時關注幼兒表現。

  四、活動延伸

  (一).教師:小朋友們開心嗎?(幼兒回答)

  教師:今天呀,我玩的非常的開心,因為我們聽了音樂,玩了小老鼠和大花貓的音樂游戲,小朋友們開心嗎?(幼兒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和老師和同伴在一起聽音樂做游戲真是一件太快樂的事情了。今天的活動我們就進行到這里,晚上回家以后小朋友們可以給爸爸媽媽講一下《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然后教爸爸媽媽做這個音樂游戲,好不好?(幼兒回答)

  (二).播放《小老鼠上燈臺》音樂,教師和幼兒伴著音樂邊做動作邊離開教室。

  草地上為什么會有吃剩的泡泡糖呢?如果亂扔泡泡糖會有什么影響呢?那吃完應 該扔到哪里?(幼兒回答)對了我們要把吃剩的泡泡糖用紙包裹好扔進垃圾桶里, 這樣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還有一點老師要提醒你們,在吃泡泡糖的時候不能將泡泡糖吞掉,那樣會很危險的哦!你遇到這樣的事會怎么做?那除了吃過的泡泡糖,還有什么會破壞我們的環(huán)境?好了,我們現在就到外面將影響環(huán)境的垃圾都撿到垃圾桶里去吧!(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去。)

  活動總結

  本節(jié)活動中,教師運用夸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游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顒又薪處熿`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孩子們在詼諧幽默的樂曲聲中嬉戲、理解、融入音樂情景,玩的不亦樂乎,特別是對泡泡糖的粘性有很豐富的表現力,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動中我特別注意要關注全體,有針對性的教學,對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給于積極的引導、互動、帶動效果好。

37、幼兒園活動課《小老鼠和泡泡糖》公開課教案反思

  1、今天有一位特殊的動物小客人來到了我們班,猜猜看會是誰呢?(藏在一個自己方便取放的地方)它藏在這呢,是誰啊?(是一只可愛的小老鼠)。小老鼠今天來是要跟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它自己的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是關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這個故事藏在一段好聽的音樂里,我們一起來聽

  2、播放音樂(完整)

  3、音樂聽完了,說一說,你覺得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教學反思:

  幼兒由于事前對教材分析比較透徹,對重點和難點把握比較準確,所以活動開展得還是比較順利,幼兒在表演小老鼠的“走、看”和“拉泡泡糖”時能積極參與,表演得很還比較到位,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雖然幼兒有些興奮,但在老師的提醒下也還是能“收得住”。

38、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與泡泡糖》主題教學設計反思

  《小老鼠與泡泡糖》是一節(jié)中班韻律活動,音樂旋律活潑輕快,形象突出,更讓幼兒在活動中夸張、大膽的進行表現。同時鼓勵幼兒勇于探索,將韻律游戲與表演融為一體,自信的展示自己,體驗韻律活動帶來的快樂。音樂會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音樂,能聽辨 A、B 段的音樂,感受不同節(jié)奏。

  2.能合節(jié)拍地用各種動作進行表演。

  3.愿意大膽表現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重點難點

  重點:認真傾聽音樂,能聽辨 A、B 段的音樂,感受不同節(jié)奏。

  難點:能合節(jié)拍地用各種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1.《小老鼠和泡泡糖》音樂、光盤

  2.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

  邊聽音樂《動物模仿操》邊模仿小動物走路,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教師:我們開著小火車要出發(fā)到動物王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二、欣賞

  請幼兒傾聽 A 段音樂,欣賞教師表演,感受 A 段音樂旋律。

  三、模仿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教師邊說兒歌邊模仿小老鼠玩耍的動作,讓幼兒猜測, 請小朋友模仿小老鼠玩耍的動作,并能按照節(jié)拍模仿小老鼠走路。

  教師:誰愿意來學一學這只小老鼠啊?(教師哼唱音樂)

  2.出示圖譜,感受節(jié)拍,模仿小老鼠做動作

  感受老鼠心情,按照圖譜的節(jié)拍做小老鼠走、玩耍的動作,根據節(jié)奏用身體的各部位打節(jié)拍。如:拍手、拍肩膀等。

  3.聽音樂,進行表演。

  教師:調皮的小老鼠是怎么玩的?請你來學一學。四、再次欣賞

  播放 B 段音樂,教師表演,想象小老鼠摔跤的造型及拽泡泡糖的動作。

  教師:小老鼠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啊?

  五、再次模仿

  1.播放 B 段音樂,模仿小老鼠腳粘到泡泡糖時拽泡泡糖及摔跤的造型,請小朋友模仿。

  2.出示圖譜,感受節(jié)拍,模仿小老鼠做動作。

  按照圖譜的節(jié)拍做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根據節(jié)奏打節(jié)拍。如:拍退、抬腳模仿走。

  3.聽 B 段音樂,感受音樂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動作。教師: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幫助小老鼠拽泡泡糖吧!

  4.根據整首音樂旋律幼兒反復游戲。

  要求結合 A、B 段音樂進行韻律表演,A 段音樂要結合節(jié)拍模仿小老鼠的動作,

  B 段要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六、探索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體部位。

  教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么地方呢?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夸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七、活動結束。

  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那小朋友想想應該怎么處理吃過的泡泡糖呢?

  教師總結: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我們得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污染環(huán)境。

  活動總結

  我本次展示的活動是《小老鼠和泡泡糖》,它是一節(jié)中班韻律活動,音樂旋律活潑輕快, 形象突出。韻律中小老鼠和泡泡糖都來源于幼兒的實際生活。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都有吃過泡泡糖的經歷,也對小老鼠的形象非常熟悉。在教具上我設計了圖譜,制作圖譜時我利用廢舊材料,把 A、B 兩段音樂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讓幼兒感受小老鼠動作的節(jié)奏,節(jié)奏圖譜淺顯易懂,為孩子們感受節(jié)奏、理解節(jié)奏做好了鋪墊。

  活動的環(huán)節(jié)、活動的遞進性、活動的重點把握我都能基本掌握。在活動中雖然我自己對音樂的把握的到位,但是這并不是孩子們的。整個活動中,只見我在用語言動作領著孩子們,而并沒有看見孩子們領著我,說明我把讓孩子們傾聽音樂的習慣隱去了。韻律活動重在音樂和動作,但是我關注到了動作,音樂這個元素沒有起到特別大的作用。讓孩子們傾聽著去表演,這樣才有利于他們對音樂的感知,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發(fā)展。想來也是,不過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們去主動地學習。

39、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小老鼠和大老虎》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變化的過程,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2.通過閱讀、猜測、想像、討論、表演等方式,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3.初步懂得友誼必須建立在真誠、平等的基礎上。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小老鼠和大老虎》。

  2.繪本《小老鼠和大老虎》三本、MP3若干、電腦2臺。

  3.相關故事情節(ji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了解角色形象,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

  1.嘗試用動作表表現大老虎、小老鼠角色形象。

  教師:瞧,是誰來了?它們長的怎樣呢?

  2.大膽猜測大老虎和小老鼠之間會發(fā)生的事情。

  教師:高大的大老虎和矮小的小老鼠它們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3.自主探索故事情節(jié),學說小老鼠心理獨白。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你們可以到圖畫上去找一找答案!

  4.簡單分析角色特征。

  教師:在小老鼠和大老虎發(fā)生的這些事情中,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老鼠?

  教師:這又是一只怎樣的大老虎呢?

  (二)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轉折,大膽猜測角色的心理。

  1.傾聽講述,感受小老鼠的心理變化。

  2.猜測小老鼠和大老虎分手后各自的心情。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分手后,它的心情會如何呢?

  教師:大老虎沒有了小老鼠這個朋友了,它心里會怎樣啊?

  (三)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通過看一看、聽一聽、看聽結合等方式,主動探索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和好后的表現,懂得真正的朋友之間是相互平等的。

  (四)完整傾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五)嘗試用動作、表情、語氣表達角色的心理變化。

  1.分析角色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師:在這個故事里,小老鼠的心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能說一說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嗎?

  教師:大老虎的心理也發(fā)生了變化。你能說一說,演一演嗎?

  2.用動作表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把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心理變化演一演,好嗎?(教師和部分幼兒扮演大老虎,配班老師和部分幼兒扮演小老鼠。)

  (六)懂得和好朋友要平等相處。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1.將繪本放入語言區(qū),指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時自主閱讀。

  2.在表演區(qū)提供相關道具,鼓勵幼兒自由進行表演。

  3.開展續(xù)編故事的活動,根據故事的最后一句,幼兒想像故事的可能發(fā)展。

  活動建議:

  平時關注幼兒之間相處的方式,和幼兒講述如何與同伴相處。

  活動點評:

  本次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重點明確,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把內容含量較大的故事進行適當分解,讓幼兒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故事。活動中比較注重故事角色的情感變化,并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表演的方式加強理解,效果非常好。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能用語言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閱讀、猜測、想像、討論、表演中很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懂得了如何與同伴很好地相處。

  資料附錄:

  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

  我是一只老鼠,看見了吧,一只很小的小老鼠。我身后那個又高又壯的家伙是大老虎,我們倆是好朋友。可是,怎么說呢,我們之間還是有點小問題。

  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戲,大老虎總是當好人,我總是當壞人。大老虎說:"好人最后總是會贏的!"唉,我能說什么呢?我不過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每次分甜面圈,大老虎分到的那塊總是比我的大。大老虎說:"這樣分才對嘛!" 唉,我能說什么呢?我不過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每次看到想要的花兒,大老虎總是命令我跳下去采給他。大老虎說:"好美的花啊!"唉,我能說什么呢?我不過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

  有一天,我用積木搭了座城堡,這是我搭過的最大的一座城堡!"快看--大老虎!"我得意極了。大老虎頭也不回,只是怪聲怪氣地說:"呦,不錯嘛。"突然,他跳起來,大吼一聲"呀--"用他剛剛學會的空手道把我的城堡踢飛了!

  "夠了!"我氣得大叫起來,"我再也不跟你玩了!雖然我只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但是,你也不過是個很大的大壞蛋!哼,拜--拜!"我好生氣,好傷心啊!其實,我更多的是害怕。以前,我哪敢這樣對大老虎大喊大叫?只是這一次……

  大老虎找到我了!我的心嚇得"咚咚"直跳。完了,這下他會像踢飛我的城堡一樣,一腳把我踢飛。"走開!"我沖他叫起來,"我才不怕你呢!別過來!"

  奇怪的是,大老虎并沒有踢我。原來他重新搭好了我的城堡。真的吶!可是,我告訴他:"我還是不想跟你做朋友。"

  大老虎說:"玩不玩'西部牛仔'啊?這樣吧,你當好人,我當壞人。"哈,終于可以當好人啦!可是,我告訴他:"我還是不想跟你做朋友。"

  大老虎又說:"吃不吃甜面圈啊?這樣吧,你吃大的,我吃小的。"哈,我終于可以吃大的那塊啦!可是,我告訴他:"我還是不想跟你做朋友。"

  最后,大老虎說:"要不要花啊?這樣吧,我下去給你摘!"哈,我隨便指了一朵,他就勇敢地跳了下去……"嗯……可能吧。"我聞著花香告訴他,"我可能會再跟你做朋友,不過,只是有可能喔。"大老虎聽了,很開心。

  從那天起,我們又高高興興地在一起玩了--有時候我當好人,有時候他當好人。有時候我去摘花,有時候他去。對了,吃甜面圈時,我們一人一半了!這真是太好了!可是,我們還是出現了一個問題……

  又來了一個更高更壯的家伙!天哪……

  活動反思:

  雖然說每一個人對每一個繪本的解讀都有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在帶著孩子走進繪本時,一定要清楚,要從哪一個點帶兒童去走?以怎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或體會怎樣一種情感?這就需要執(zhí)教者對文本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外表看看這兩只動物,似乎不可能成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這個故事中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這對看上去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我們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積木弄倒,和好朋友絕交后,會做一些好的事情讓之感動原諒。這些情節(jié)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貼近。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講小老鼠和大老虎它們倆是怎樣的兩種動物,并讓孩子們來猜想它們倆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分段講述,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樣從一對好朋友,慢慢出現問題,小老鼠和大老虎絕交的事情,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來贏得小老鼠的原諒。

  在我講述完大老虎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兒根據聽到的來回憶事件,加上之前的講述,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都基本能講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的傾聽還是比較好的。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導入環(huán)節(jié)時間過長可以采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讓孩子來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動物。在讓孩子理解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梢宰尯⒆影绨缧±鲜蠡蛘叽罄匣?,學學它們說的話,說話時的語氣等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經驗背景、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并要從多個角度去設想應對策略,為活動中的有效回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要善于賞識和鼓勵孩子。因為老師的認可能喚醒孩子們潛在的自信,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