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的心理問題的相關知識
關于幼兒的心理問題的相關知識
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氣行為,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1.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征造成。小氣是孩子發(fā)展過程中的自然現象,是自我意識的本能體現。孩子對心目中一切物件常理解為是“我”的,從未感受到別人的需要。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
2.父母自身行為的影響。如:鄰居來借物品,父母怕東西被弄壞而表現出的故意搪塞,無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的教材。
3.教育上的問題。同伴交往時,孩子看中了同伴的玩具卻遭對方拒絕,因此當別的小伙伴向自己提出借玩具時也表現出小氣行為,父母見后卻不置可否,甚至給予一些口頭上的鼓勵,這樣,孩子的小氣行為便愈加嚴重。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借給小同伴,或將自己的食品分給同伴后,得到的是家長的訓斥,這會造成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了孩子的小氣行為。家長的無謂犧牲。如:好吃的菜先讓孩子吃,好的水果先讓孩子挑……這種無謂的犧牲在很大程度上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而一旦孩子出現小氣行為后,家長往往不分析原因便找出一個相當流行的說法:“家里只有一個孩子,要是有兩三個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長大就好了”。以此作為掩蓋自己教育的失誤。
如何對待孩子的小氣行為?必須探究原因,“對癥下藥”
1.以自我為中心造成的小氣行為,家長不必擔心,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步改變的過程,等過了這一階段,孩子的社會發(fā)展需求轉強,他會要求同伴和團體接受他,自然開始有了借別人玩具玩或把玩具借給別人的欲念。家長應適時引導孩子去了解自己和周圍人的關系,幫助孩子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束縛。
2.做孩子的楷模。鄰里交往、同事往來時,家長應以自身無私的行為給孩子樹立榜樣,這樣才能在孩子面前有說服力。
3.樹立正確的教子觀。要教育孩子做到:
(1)學習分享。這首先要從家庭中做起:家長不能過分溺愛子女,使其懂得好東西應該大家品嘗,應具有尊敬長輩的美德。當家中來客人時,可有意識地讓幼兒幫助“招待”客人,如拿糖果給大家吃或拿玩具請小客人玩等。其次,家長應多給孩子與同伴相處的機會,讓他帶著玩具和同伴交換著玩,增加其與同伴分享的經驗。當孩子知道對方玩過以后會還給自己或是自己也有過玩他人玩具的體驗時,自然會主動與他人分享并感到快樂的。
(2)學習贈與??沙39膭詈⒆影雅f時的物品(玩具、衣物等)捐出來,因為他長大了,不再需要了。讓他親自把東西贈與鄰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給孤兒院的孩子們,也可在節(jié)日里,讓孩子向同伴贈送禮物,從中體會愉悅的感受。另外,家長應正確地給孩子以適當的鼓勵。家長如能在孩子有好玩具、好東西而懂得分享時給予及時的肯定、贊許,則孩子將會努力使自己逐漸改掉小氣的毛病。
- 媽媽要如何控制孩子的憤怒的情緒的好辦法
- 寶寶心理健康的三階段
- 從孩子喜歡的顏色能看出孩子性格的方法
- 關于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害怕對象
- 關于什么是“撫愛式”教育
- 關于幼兒的心理問題的相關知識
- 教媽媽學會了解0歲到3歲寶寶的情緒和想什么
- 生活細節(jié)中的母子的交流方式
- 關于孩子嬰幼兒期的精神健康
- 了解嬰兒是如何感受這個世界的
- 關于嬰兒之間交流的方法
- 關于寶寶大聲叫嚷的解決方法
- 1歲孩子的攻擊行為怎么解決
- 關于寶寶什么時候吃維生素AD和鈣質
- 想優(yōu)生-孕前準備更重要
- 德國教育孩子的方法
- 局大院的秋色
- 和男朋友說晚安的高情商句子255句
- 推普周朋友圈文案口號37句
- 關于意難平的網名 表示意難平的昵稱338個
- 吸引人的店鋪名字大全38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