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遠離“心罰”

淺議遠離“心罰”

淺議遠離“心罰”

  

“”

淺議遠離“心罰” 
    馮 殷

放眼21世紀,從人才群體的需求看,一個社會既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才,更需要這些人才具有良好的共同內(nèi)在素質(zhì)。且,兒童心理教育專家認為:孩子性格的養(yǎng)成是從小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出來的。因此,各界人士對學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和研究,這促使幼兒教育具有了質(zhì)的飛躍,家長們對幼兒園、教師的要求也有質(zhì)的改變。但,在此我要著重指出的是,我們某些個家長雖然體會到了“體罰”對孩子會造成傷害,殊不知“心罰”才是傷害孩子們的真正殺手。
那么何為“心罰”呢?我認為,尖刻的奚落、諷刺、挖苦等帶有懲罰性質(zhì)的話語,或是鄙視的眼神、手勢等,致使孩子自卑膽小,或者產(chǎn)生對立情緒的行為可稱為“心罰”。要知道,“體罰”更多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而“心罰”更多的是傷害孩子的心靈!
我們知道,衡量智力的測試系統(tǒng)-――智力商數(shù),簡稱IQ。杰出的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證明在智力商數(shù)以外,還存在著另一些生命科學的參照元素,如遺傳商數(shù),簡稱HQ;道德商數(shù),簡稱MQ;情緒商數(shù),簡稱EQ。而情緒商數(shù)則反映了一個人控制自己情緒,承受外界壓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經(jīng)過各種測驗和考察,情緒商數(shù)比智力商數(shù)對人更重要,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整個人際關(guān)系的處理,甚至影響著他的事業(yè)成功與否。由此可見情緒商數(shù)是衡量一個人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標。由此可見,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chǔ),那么,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具備這一良好的心態(tài)呢?這與我所提出的“心罰”又有何關(guān)聯(lián)呢?我結(jié)合近十年來教育孩子的體會試談。
    孩子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鼓勵與安慰,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稱贊,一個關(guān)切的眼神,有時也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影響。而我們有些家長往往認為孩子年齡還小,沒有自尊心,羞恥感,每每遇到孩子不會做或做錯事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不滿的神態(tài)或語言,如:“你怎么連這個也不會”、“你真笨”、“真沒用”或者一個不耐煩的手勢“走開一邊去”等等,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不同程度的“心罰”。而受“心罰”的孩子往往缺少自尊、缺少自信、并且智慧也會隨之被扼殺。美國有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將實驗的學生分成三組,對第一組表示信任并予贊美與鼓勵;對第二組采取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對第三組則不斷給予批評。實驗表明,被經(jīng)常鼓勵的第一組進步最快,總是挨批評的第三組有些進步,而被漠視的第二組則在原地踏步。實驗證明,“心罰”的危害不容忽視!
    在我們的生活舞臺上,林林種種,酸甜苦辣,演譯得淋漓盡致。雖然如此,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還是身為父母的應(yīng)盡職責,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則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場所。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父母因工作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而引發(fā)家庭的爭吵、相互冷戰(zhàn),無法勾通,從而忽略了對孩子關(guān)愛,使之缺乏溫暖,則會給孩子帶來傷感、恐懼、抑郁等消極的情緒。如我曾經(jīng)有個學生叫樂樂,特頑皮,甚至會與老師樹立對立情緒。大家在上課的時候他會一個人走到玩具區(qū)里去玩,任你老師怎樣的勸說,他都不會理睬,一付自得其樂的樣子;午睡的時候,他會爬到別人的床上扔被褥、枕頭,或鉆到床底下死活不出來,惹得同伴們嘰嘰喳喳,午睡室里一團糟,看到自己的“成績”,他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則更加“精彩”了,“老師,樂樂搶了我的玩具!”“老師,樂樂打我!”告狀聲接連不斷,面對樂樂,不管我們老師怎樣的好言相勸都是煞費苦心。經(jīng)了解,此幼兒的父母正在鬧離婚,父母雙方長時間無暇顧及到孩子的生活,更不用說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了,所以導致了這個孩子的異常行為與心態(tài)。知道了孩子的處境,我沒有因孩子的無理取鬧而批評、冷落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