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政策問題,而是素質問題
時間:2022-10-07 21:02:24
不是政策問題,而是素質問題
陸 震: 即使我們有象國外那樣的政策,一種法定的父親可以給孩子提供多少多少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條件,或者我們具備有多少科學研究,我們看到每個父親在現實里的責任感有多少?這樣130天的假期里他打游戲機、上網,(張靜漣插話:當然這是極端的),(陳小亞插話:即便父親教養(yǎng)的時間很長,也起不到父親的作用,是不是這個意思?)(張靜漣插話:我是這個意思,我覺得我們現在要提出的問題倒是我們的現實,現實到底是怎么樣?現在父親到底是起了什么作用?)(陸為之插話:張老師的意思是:他們是否真的參與了?)
張靜漣: 可能是他們參與的很少,他們可能不懂,所以沒有引起他們的重視,自古以來好象養(yǎng)育孩子是妻子的事,好象男主外女主內,反正家里的內務是由妻子來承擔的,假如他知道這些科學的原理了,那么還要看他在現實社會中肯不肯做。
相關文章
- 爸爸媽媽別生氣,說謊不一定是道德品質問題
- 孩子不合群,并不是他的心智發(fā)育出了問題
- 小嬰兒在臥睡時抬不起頭,可能是習慣問題
- 蟋蟀的住宅我有一些問題想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它的住宅為什么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 孩子上幼兒園經常生病,是否有心理問題
- 孩子的淘氣不是問題
- 自戀障礙不是“脾氣”或“品行”問題
- 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會有心理健康問題
- 兒子有時愛撇腳,是心理問題么?――陸為之回答
- 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常見的行為問題
- 不寬容是個大問題
- 3歲幼兒離不開媽媽是大問題
- 2個月的孩子總嗆奶,是否說明腦部有問題
- 孩子經常發(fā)咽喉炎,是呼吸道抵抗力的問題
- 孩子走路不好是不是腦部出問題――季緯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