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四季之美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四季之美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1、四季之美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四季之美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教師站位。教師在教室的站位,不要因為點擊課件的習慣導致只關注班級里某兩組學生。

教師語言。一方面,考慮文本的特點,《四季之美》因其散文性質,教師的語言也應該是詩意柔美的,在帶讀和范讀的時候尤其要凸顯。另一方面,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的語音語調也要變化,及時表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朗讀層次。品讀的課文的大致流程應該是讀品(抓關鍵詞想象畫面等,談感受)教師引導小結要求再讀,因此朗讀指導要有層次的遞進,學生賞析完文段就應該帶賞析后的體悟去朗讀,這樣才能讀中悟,悟中讀。

學習任務單。學習要有檢測成果的環(huán)節(jié),課堂任務單應該貫穿課的前中后進行,課后作業(yè)要開放性、層次性。

教學引導。教師應該充分預設學生的回答,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引導,比如當教師問到春天黎明的天空還會有什么變化時,學生已經說了會出現各種事物,那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用上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說一說。在導入的時候,問學生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教師可以先給個模板,如我喜歡秋天,是因為秋天碩果累累,我感受到豐收的快樂。拋出問題不是追求學生回答完就結束了,適當的引導可以讓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一定要多次反復強調,并落實在學生的學習反饋中。本課的動態(tài)描寫??偨Y方法后學生應有會找、能寫的運用能力。

板書問題。板書要提前設計好嘗試擺放,關注其大小和顏色。這次的副板書字體太小。

內容設計。本課的思路很清晰,但是要考慮一下要不要把四個季節(jié)一起教,去掉字詞教學。調整的思路,應該是復習導入賞析春季(扶)自學其他季節(jié)(放,小組合作)練筆嘗試背誦拓展延伸。

教學理念。新課標強調真實情境和學習任務群對課程的牽引作用,優(yōu)化教學設計時,嘗試考慮加入真實情境和用任務群串連教學內容。

2、大還是小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大還是小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你覺得自己是大還是?。侩S著周兆羽老師的問題,學生們一同走入了關于自己大和小的探究。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大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小,那我到底是大還是???周老師循循善誘,巧妙地從文本中提煉出這三句話,啟發(fā)學生思考。周老師通過什么時候大?什么時候?。恳粏?,在鍛煉學生提取文本信息能力的同時,精心設計識字教學,如用猜謎語識記穿,字源識字學習衣,注重學生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同時,周老師教學中滲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價值觀念,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萬物皆有源,字也不例外,孫娟老師采用字源識字的方法學習穿、衣、得等生字,引領學生探究漢字背后的奧秘。同時,孫老師采用拓詞法學習候,拓寬學生的字詞量。孫老師的課程兼具知識點學習與觀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她出示穿衣服、系鞋帶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小朋友的表情,并以此以為引,引導學生探究大是什么意思,從而水到渠成地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的大不是長高,長一歲的大,而是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自理、自立的大。

3、明天要遠足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明天要遠足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翻過來,翻過去,唉! 睡不著,真盼著天兒早點亮起來。盧淑嫻老師以學生秋游照片為引,從學生熟悉的經歷入手,理解遠足的概念,引導學生體會詩中小女孩盼著遠足的緊張、激動。盧老師把朗讀貫穿始終,情感自然升華,水到渠成。5班小朋友在她的范讀下,一聲翻過來,翻過去,唉讀得別有一番睡不著覺,期待遠足的滋味,飽含著對大自然向往。盧老師寫字教學扎實,筆順、筆劃,坐姿一一落實,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小朋友,你們有過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嗎?是因為什么睡不著呢?陳思沛老師通過談話,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拉近文本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遠足一詞,揭示并理解課文題目,使學生自然地理解了遠足的含義,可謂是潤物無聲。她根據睡的構字,引導學生抓住偏旁,運用聯想的方法識字,同時通過初讀課文,明確文中輕聲詞,讓學生讀準字音,相機進行朗讀訓練,識字教學與朗讀情感相結合,提高了教學質量。

4、雨點兒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雨點兒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研修心得:

在課例研修階段,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于自身的發(fā)展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結合《雨點兒》的教學設計說一說教學中的民主。

教學民主是在課堂中建立的全新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活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切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積極創(chuàng)設能啟發(f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并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從放手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結合平時的生活實踐感知識文內容到學生游戲識字環(huán)節(jié)都尊重學生的人格但是,學生的生活體驗、認知水平是有差異的,所以在設計中教師不設定統一的感知目標,而是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說什么,了解多少說多少。這樣讓學生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交流互補,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變到質變。設計還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成果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順承說話練習形成的語境氣氛,讓學生在自由練讀的基礎上,齊讀第五自然段。討論交流:這都是誰的功勞?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本段教學中,讓學生理解雨點兒與植物生長間的關系是難點。設計遵循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先讓學生欣賞雨過后草長花開的景象,通過具體形象的景觀打開學生思維的閥門。再讓學生看動畫說說雨點兒給草和花帶來的變化,教給學生思考這個問題的方式方法。接著放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借助句式說說雨點兒還給哪些植物帶來了什么變化,讓學生根據各自不同的生活經驗,從不同的渠道理解了雨點兒對植物生長的重要作用。新的認知建立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使教學潛移默化,水到渠成。

  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讀給好朋友聽,再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朗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化表現,因此朗讀應該是帶有濃厚個性化色彩的。本設計不從技巧了入手,不追求抑揚頓挫的整齊的朗讀效果,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齊讀來升華課堂氣氛的慣例,而是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由地選擇聽眾,自由地選擇朗讀方式,自由地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在這一設計中,朗讀不再是機械的錄放,而是學生個人情感的宣泄。

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能使學生成為他自己是教學目的也是培養(yǎng)自主性的過程。教學民主的核心是指處于特定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即師生為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有效教學而彼此信任,共同協商,民主集中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中來,并在此過程中形成民主意識和民主精神,為建設民主的課堂教學共同體二努力并為未來的民主社會的實現打下智力等方面的基礎?!  ?/p>

5、比尾巴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比尾巴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兒歌與兒童詩的區(qū)別

兒歌和 童詩加起來就是兒童詩歌,但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兒歌主要給不識字的幼兒誦唱,一般句式整齊,有明顯得節(jié)奏和押韻,好玩有趣很淺顯。童詩則是我們大一些的兒童閱讀的詩歌,形式自由但內容更有內涵且具有詩歌的要素和特點。例如《明天去遠足》是兒童詩,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抒情性。

教學思路1

先閱讀后識字

上個世紀閱讀教學中把生字詞當做閱讀的攔路虎,所以大多會在閱讀之前進行識字教學,名曰掃除文字障礙。這一做法有很多人到現在還在沿用,看起來很有道理不識字怎么能進行閱讀?其實這是違背兒童認知規(guī)律的。

相比之下,學生對句子的識記要比對生字的識記快得多,容易的多。兩歲多的孩子可以很快的背誦許多古詩或者兒歌,其實他們根本不認識其中的字。但如果讓他們識字就困難多了。

處理我們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和識字教學之間的關系也要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練習讀幾遍就能夠記得住的課文完全可以先閱讀后識字寫字。

在老師范讀之后,讓學生齊讀、男女生對讀、分小組輪讀、按節(jié)奏拍手讀、同桌游戲讀,很快學生就能夠把課文背誦下來,完全不用擔心孩子因為其中的11個生字而對課文讀不下去。

為了便于背誦,誦讀的過程當中需要幫助學生梳理兒歌4個小節(jié)的邏輯關系,知道先是哪三問哪三答,后是哪三問哪三答??梢耘浜虾喒P畫給學生提示兒歌的內容順序。

本課11個生字需要讓學生當堂認識。先讓學生從課文中認出這些生字,讀準字音。

變換順序開火車等方式讓學生熟練認識這些生字之后,引導學生發(fā)現其中的反義詞長和短,鼓勵說出課文中彎扁的反義詞。

鼓勵學生發(fā)現把和巴的字形關系。

讓學生自己找出其中的多音字長,可以補充多音字把誰尾。

指導學生注意公上面是八字頭而不是之前學過的人字頭??杀容^一下傘與公。

本課的寫字教學重點提示新的筆畫豎提,避免與豎鉤相混淆。鞏固豎彎鉤的寫法。本課需要寫的4個生字筆順比較難掌握,需要反復練習幾遍。本課的朗讀教學要讓學生體會到問句和陳述句的語氣不同。老師讀,學生聽。分辨清楚之后老師用手勢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問句的結尾語調上揚,陳述句結尾的語調平鋪。

教學思路2

朗讀-唱讀-誦讀

低年級學生朗讀的時候喜歡拖腔拉調,所以在朗讀之前先把尾巴的變調和詞組的朗讀練習過關。

本課的朗讀教學要讓學生體會到問句和陳述句的語氣不同。老師讀,學生聽。分辨清楚之后老師用手勢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問句的結尾語調上揚,陳述句結尾的語調平鋪。

唱讀兒歌的時候,為了讀好節(jié)奏,我采用音樂簡譜的記錄方式,按照四二拍子讓學生邊拍手邊讀,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把需要拍手的字用黃顏色標記出來。

教學思路3

整體-部分-整體

閱讀任何一篇文章都必須遵循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這樣的一個思路。所以學生聽到老師范讀完課文以后,要對兒歌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

訓練學生理解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的時候,可以把所有的問和所有的答列出來,讓學生體會問句與答句之間的對應關系,明白不能答非所問。

梳理兒歌的結構順序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說。

學完兒歌可以讓學生談一談你的感受,讓學生體會大自然萬物的豐富多彩。

最后鼓勵學生自己編兒歌,孩子們的想法五花八門,老師只是在押韻方面幫他們改一改就行了。

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天真,給他們上課會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聽到一些有趣的話。有幾個班的孩子在上課問候的時候,剛說完老師好就有學生提出應該說校長好。用生字公組詞造句的時候,小女生說老公就引來一陣哄笑,說我媽媽經常叫爸爸老公就贏來掌聲。拓展自己編兒歌更是笑點頻出。

6、朱德的扁擔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朱德的扁擔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李玉妮老師執(zhí)教《朱德的扁擔》,這節(jié)常態(tài)課很扎實,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引導學生體會朱德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品質。

指出老師們要學會組織課堂、學會指導學生朗讀,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育人。曾芳枚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何指導學習相對較弱的學生完成堂上學習輔導。孫校就曾芳枚老師的疑惑進行解答,指出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課堂上要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指導。最后張倩老師進行總結,在平時的教學中建議采用小組評價機制,多種形式調動學生集中注意力,將學習輔導的題目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從而更好的把教與學相融合。

本次學習共同體活動為成員們提供了一個教學設計展示、教學能力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通過本次學習共同體的學習研究,成員們都受益頗多,這將促進我校語文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幫助其成長為具有先進理念和較強教學技能的優(yōu)秀教師,并進一步激發(fā)我校語文教師教育科研的熱情。

7、金色的草地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金色的草地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課堂上,林老師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融入當時的情境,為學習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施老師的課堂中,教者都能夠充分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師不是傳授的現在的方法,而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生學習興趣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研無教,則無以立足;教無研,則無以長遠。

教研員吳小娟給我們帶來了以理解編者意圖,落實語文要素為主題的精彩講座、她全面概括了語文選文要素,要求教師要全面解讀教材,滲透教材,要求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重建語文知識體系。教研室蔡珩副主任則要求教師在授課時明確學生與教師的職責,對學習任務按步按質完成,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還提出講授中的教與學是我們高效課堂的指明燈。

8、小狗學叫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小狗學叫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預測閱讀方法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自主閱讀的空間,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想象與體驗,在探究、評價的過程中提煉預測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和紙質預測單。

2.熟記故事的結尾。

學生準備:找一個同學不熟悉的故事,朗讀預測。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總結提煉

1.回顧本單元學習過的前兩篇課文,我們是怎樣一邊讀課文一邊預測的?

2.學生回顧交流。

教師相機出示:預測的依據借助題目、插圖、故事情節(jié),結合生活經驗進行預測。

3.播放小動物叫聲,請學生猜猜是什么動物發(fā)出的聲音。

4.小結揭題:每一種小動物都會叫,它們的叫聲都很獨特。今天我們來猜一猜一只不會叫的狗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故事。

5.板書課題。齊讀。

6.第一次讀到課題時,你能猜到故事可能講了什么嗎?

預設:不會叫的狗會去學叫,但一直沒有學會。不會叫的狗被別人嘲笑。不會叫的狗勤奮地學習,最終學會了叫。不會叫的狗拜了很多師父。

設計意圖:通過聽動物叫聲,既激發(fā)了學生讀故事的興趣,又讓學生了解到動物叫聲的獨特性。揭示課題后,讓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預測,在實踐中運用,進一步感受閱讀童話故事時預測的樂趣,也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二、閱讀故事,練習猜想

1.學生自學課文,提出要求。

(1)默讀課文,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地方讀讀生字表里的拼音,多讀幾遍,讀準音,讀通句。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預測后面的故事內容。用上前兩課學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簡單地寫在預測單上。

圖片

2.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齊讀。

干嗎 討厭 發(fā)怒 批評 來訪 擔?!焊?/p>

差不多 忍著 模仿 中彈 發(fā)瘋 汪汪 搞不清

3.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說說自己的預習成果,自己是怎么記憶這些生字的。

4.本課多音字較多:嗎、擔、壓、中、彈。

課件出示由文中多音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讀,并補充這個字的其他讀音,掌握不同讀音表示的不同含義。

5.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1)每人輪流讀自己的預測單。

(2)互相交流課文與大家的預測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

6.請一個小組匯報:說說你們所預測到的內容,是怎樣預測到的。

圖片 要關注預測的依據。

7.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運用多種方法來預測故事后面的內容,比如觀察插圖、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等,預測的本領越來越高了。

設計意圖:本課中的預測策略從整體切入,學生嘗試自主預測,留足預測空間。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與交流時間,讓更多學生參與學習,復習預測的方法,提高學生預測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傾聽的能力。

三、讀懂課文,預測結局

1.讀到這兒,你知道故事中講到了哪幾個重要人物嗎?(小狗、小公雞、狐貍、杜鵑、獵人)

2.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3.你能抓住這幾個主要人物說一說嗎?(小狗不會叫,小公雞教它,它喔喔叫時差點兒被狐貍吃掉。后來杜鵑又教它,它咕咕叫時卻差點兒被獵人打中,于是小狗開始跑啊,跑啊)(相機板書:學小公雞 喔喔喔 學杜鵑 咕咕咕)

4.這個故事沒有講完,課文中出示了三種結局,請三位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想一想,結局可能是怎樣的?說說你的理由。然后聽老師讀故事的結局,看看和自己的預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四人小組交流。

(1)輪流說說自己的預測,并說說理由。

圖片 表述預測的內容時要大膽,還要會傾聽他人的預測。

(2)注意聽同學的預測,思考是否有道理。

(3)互相說一說自己認為同學預測得有道理的內容。

6.你喜歡故事的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

7.小狗學叫的奇遇故事結束了,你有什么話要對小狗說嗎? (小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一味地模仿別人,要學會做真正的自己。)

(板書:做事不能盲從,做真正的自己)

8.課堂小結:小朋友們學會了預測,還懂得了道理,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故事中出現了許多人物,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能幫助學生把長長的故事講簡潔,培養(yǎng)學生初步概括故事內容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時,清晰學習步驟與要求,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開放的空間給了學生自主全員參與的機會,學生在交流中學習表達、傾聽、判斷與評價,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四、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1.四人小組練習。

(1)把自己找到的其他同學不熟悉的故事書拿出來,輪流讀給組員聽。朗讀的時候,在某些地方停下來,讓他們猜猜后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然后把故事講完。

(2)聽同學把故事講完,想想自己的預測與故事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

(3)四人交流完后,在組內評出最準預測達人及最佳故事朗讀者。

2.各組匯報評比結果。

3.布置作業(yè):課后多讀童話故事,練習預測本領。

設計意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時提出新的評比要求,能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充分享受到朗讀、預測童話故事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喜愛童話、閱讀童話的興趣。

板書設計

小狗學叫

學小公雞   喔喔喔   狐貍嘲笑

學杜鵑    咕咕咕   獵人開槍

做事不能盲從 要動腦思考 做真正的自己

教學反思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關鍵要借助學科教學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興趣,提高能力。小組合作給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學習方式更為開放。在本課中,三次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且要求逐步提高。第一次合作只要求學生在組內交流自己的預測,關注自己的預測與課文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第二次合作不僅要求學生交流自己的預測,還要思考同學的預測是否有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思辨能力。第三次小組合作要求學生各種角色體驗,有故事的朗讀,有聽眾的預測,還有互相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表達、傾聽、判斷、評價等能力。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得到了知識、方法,更提升了能力。

9、爬天都峰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爬天都峰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我們年級組聽了趙老師《爬天都峰》的示范課,這篇文章是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

1. 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

2. 寫一件事,把事情寫清楚。

趙老師的課堂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首先復習生字詞語,請同學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學生答出爬山前,爬山時,登頂后。隨后趙老師追問:如果讓我們自己寫,怎樣安排詳略呢?

趙老師的這一問實在是妙啊,因為這篇課文它不走尋常路,沒有像我平時教寫作方法時反復強調的起因、結果可以略寫,經過要寫得越詳細越好。這篇課文恰恰相反,敘述事件的起因,它強調了我觀峰之陡直的畏難心理和老爺爺的外貌細節(jié)。敘述結果時,重在刻畫老爺爺、我與爸爸的語言描寫,表現我和老人互相激勵,給予對方勇氣,攀上頂峰的精神力量。而對于我這教學水平不高的老師所強調的經過,作者僅僅用了69個字,但敘事清楚,絕不拖泥帶水,顛覆了常用寫作模式詳略觀。趙老師正好抓住了作者的寫作意圖,教給學生寫作方法,讓學生明白了不是任何事情的經過都要詳寫,對自己最有感觸的部分要詳寫,學生從中獲得了寫作的金鑰匙即寫作的目的是什么?怎樣合理安排材料?怎樣把一件事情寫清楚?趙老師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不僅讓學生茅塞頓開,而且我也從中受益匪淺。

趙老師不僅在課文教學中給予學生寫作指導,而且在指導學生朗讀方面也是高手。

在默讀第二自然段后,趙老師提出問題:說說天都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筆陡。學生脫口而出。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筆陡意在如何?突出天都峰不容易爬,要有勇氣和力氣。那我們該如何讀這一自然段呢?師生間心靈相通,配合默契,好不快意!

趙老師進行了朗讀指導:重點研討啊字的讀法。指多名學生朗讀,老師引導:這段話要想讀好,關鍵要讀好哪個字? 以此來指導學生讀好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這段話里的啊字,不能讀成贊美的語氣,要讀成驚奇、害怕的語氣。精妙之處:一字傳情,突出了山高難爬,為下文的克服困難做了鋪墊。

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是人物語言的細節(jié)描寫,很是精彩。學生弄懂句意后,趙老師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出來,并指名做朗讀練習。學生從朗讀中更能體會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戰(zhàn)勝困難,登上天都峰的心理變化過程,對文章情感的理解更加到位。

縱觀趙老師的整節(jié)課,把閱讀教學和習作指導很好的結合起來,整個教學目標明確而又恰當,教學重點集中而有深度,值得我學習。

10、麻雀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麻雀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麻雀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聽馬曉會老師講授《麻雀》(四上)一課,感觸很深,她落落大方,用動情的語言、巧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讓學生沉浸其中,去感受文中老麻雀偉大的母愛。在課堂上,馬曉會老師巧用撥字訣,抓住課堂,步步深入。

一、撥冗就簡,直奔主題

在導入新課后,馬老師直接拋出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誰?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三個問題就這么簡潔明了地抓住了文章的主線,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板書,借助形象的示意圖概括出文章大意,化繁為簡,脈絡清楚。

二、適當點撥,總結方法

1.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基礎出發(fā),尋找與解決新問題新任務碰撞而產生的新疑問,借助合適的路徑來實現教學目標,從而產生真正的學習。

2.借助重點詞句品讀課文的方法

理解文中小麻雀、老麻雀和獵狗的特點以及在這個事件中沖突產生解決的過程,老師注重學生概括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步步為營,將學習方法滲透給學生,不疾不徐,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PPT,相機指導,這得益于老師對自己在課堂上的定位準確:引導者、促進者,學生通過讀找畫議讀幾個環(huán)節(jié)的遞進學習,讀和說的能力獲得提高。通過教師的循循善誘和點播以及課件輔助,學生表達活躍,學會歸納,達到了敬樂課堂的交流展示的評價環(huán)節(jié)。

評價一節(jié)好課的指標有很多,譬如將文本作為學習語文的工具、認知生活的思考,引發(fā)閱讀興趣。在課文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展示屠格涅夫的一段話:

是啊,請不要見笑,我崇敬那些小小鳥、英勇的鳥,我崇敬那些愛的沖動。

愛,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懼更強大,只有依靠它,依靠愛,生命才能維持下去,發(fā)展下去。

這是對情感和能力目標的升華,讓人感動。

11、女媧補天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女媧補天》課例后,內心有許多感慨。感慨朱老師對課時目標的準確把握,感慨朱老師對學生中肯及時有引導的評價語,感慨朱老師收放自如的課堂掌控能力。

本節(jié)課乍一看很樸實,沒有刻意形式上的花哨,但細細品味確像我們一位領導概括的境界春風大雅:即課堂教學已臻化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深深吸引,能全身心投入去探尋未知世界,風格卻十分平易,似乎沒什么高妙技巧可言。但若細細品味,我們會發(fā)現教學設計處處蘊含智慧,鋪陳、轉折、抑揚、開合均合情合理,達到幾乎無跡可尋的地步。達此境界者,聽其課如沐春風,品其課若聞大雅,其教育教學思想必然要產生大范圍、長時期的重要影響,其人必然會成為課堂教學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朱老師本節(jié)課課時目標明確,準確把握了新課標對敘事性作品的要求。在理解掌握字詞的基礎上,教孩子詳細復述的能力, 認識了解先具體后概括的段落結構 。整節(jié)課就圍繞這個目標展開,設計課堂教學,使學生學有所獲。正如周鵬老師所言,在小學中、低段教學中,最好是心中有語法、口中無語法術語。用學生易懂的語言把抽象的語法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我們很多人恰恰缺乏了這一點。自己對這個年齡段課程標準缺乏深入了解,沒有做到心中有標準,自然不能很好的把握它,理所當然給課文課時目標定位就不準,沒有方向,教學設計怎會清晰呢?

感慨朱老師對學生中肯及時有引導的評價語。朱老師的課給人感覺很真實。學生會出錯,回答可以不完美,而不是那種刻意營造的精彩。朱老師就是抓住這種不完美,一步一步引導孩子變得完美,這就是對孩子能力方法的培養(yǎng)。不像某些課堂上一味的賞識,連評價都變味了,都成了棒、好之類的語言。朱老師的評價中肯及時,有鼓勵,更多的是點撥和引領 。

朱老師的教學設計呈現的由易到難梯度化設計,如復述的要求一步步達成,循序漸進,在復述得有條理的基礎上說具體。先概括出女媧補天的過程,然后訓練學生利用概括的詞語復述課文;再訓練學生把具體的語言說精煉;最后訓練學生變成自己的語言。由易到難一步一步訓練學生,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這一課標要求,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朱老師整節(jié)課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但我認為他的語文教學意識更值得學習,更值得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去借鑒、運用。

12、太陽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太陽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圍繞太陽介紹了哪些內容,太陽對人類有哪些作用。

2、了解文章為了說清楚太陽的特點采用的說明方法,以及這些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3、生字殖講解,從字源解釋,與值、植、值對比記憶。

4、運用本課學習的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完成初試身手第一小題。

5、說明文的準確引入查找資料的重要性,教授查找資料的方法,讓學生針對本單元的習作對象,提前進行查找資料。

教學的重難點:

1、了解文章為了說清楚太陽的特點采用的說明方法,以及這些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2、運用本課學習的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完成初試身手第一小題。

3、說明文的準確引入查找資料的重要性,教會查找資料的方法,讓學生針對本單元的習作對象,提前進行查找資料。

本課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復習導入

1、學生談對說明文的了解

2、說明文的作用:說明性文章能幫助我們認識事物,獲取知識。

3、有關說明文的回憶:《蟋蟀的住宅》、《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4、生活中的說明文:雞精調味料的背面、手機使用說明書,酸菜魚的制作過程。

二、快速默讀,掌握內容

1、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掌握課文圍繞太陽介紹了哪些內容。

2、再讀課文第4-8段,說說太陽人類有些作用。

三、復習說明方法,體會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

1、為了把事物說準確,還采用一定的說明方法,復習回憶《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中的說明方法: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

2、完成課后第二小題,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1)自己朗讀,讀后感受

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多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

(2)比一比:含糊地說和具體的數字說的區(qū)別

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太陽離我們特別特別遠。

四、引入查找資料,完成小試身手第一題

1、寫說明文查找資料的重要性:為了說明太陽的特點,作者在寫的時候查找了大量的資料。例如太陽和我們的距離約一億去千萬千米,例如太陽的溫度為五千多攝氏度。查找搜集資料是寫好說明文的前提。

2、出示小試身手的高塔,圍繞這個高塔你想寫哪些特點?需要查找什么資料?用哪些說明方法進行介紹?

3、給出塔的具體高度,學生寫一段文字說明性的文字。

4、習作中找要寫的內容,確定說明對象,完成第一次查找資料。例如要寫鯨體型的特點就查找有關鯨體型的資料,介紹菊花種類的就查找菊花種類的資料。

13、橋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橋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雷老師這節(jié)課構思巧妙,引導得法,亮點多多,顯示出她扎實的教學功底,讓我心生敬佩。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雷老師在課堂上始終不忘帶動學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比如上課之前,雷老師播放了一段關于山洪災害的視頻,這真實可怕的山洪鏡頭馬上把學生和聽課老師都帶入了緊張的氣氛中。雷老師抓住學生緊張的情緒,讓學生談談此時的感受,非常巧妙的課前預熱,營造了一種與課文相吻合的緊張氣氛,奠定了學習的情感基調,為深入研讀文本做好了鋪墊。 二、對話文本,以情育情

整節(jié)課我們都能感受到雷老師把閱讀教學看成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以讀為本,于讀中感悟,讀中入情,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比如在交流描寫洪水的句子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雷老師讓學生劃出句子后,交流對洪水的感受。學生說是兇猛的、可怕的,雷老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接觸這些文字,在讀中體會洪水的兇猛,并通過個別展示讀、齊讀等方式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品讀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觸文本,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我想,此時學生對洪水兇猛的認識不僅是開始時那段視頻帶來的,更是他們自己在與文本的一次次對話中體會到的。

三、抓詞品句,讀中升情

本節(jié)課是一堂充滿語文味的課,是扎扎實實的語文課。雷老師抓詞品句,做得十分到位。比如雷老師抓住老漢是個怎樣的人?這一問題,讓學生劃出句子,讀讀說說。并抓住幾個重點的句子和詞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品味。如抓住沖、推、揪等詞體會老漢的做事果斷,體會老漢的大公無私,舍己為人,學生對老漢的敬愛之情在品詞析句中層層深入,步步升華。

聽了雷老師的課,結合我參加名師之路聽名師講授《橋》這一課,有一點心得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10月18日至20日西安站的名師之路培訓,以聚焦統編教材,創(chuàng)生新意課堂為主題。期間我聆聽了童向感情朗讀發(fā)起人王宗海老師講授《橋》。王老師抓住山,讓學生理解老支書在洪水來臨時穩(wěn)如泰山,在面對兒子時父愛如山,同樣是山,但含義不同。王宗海老師對教材做這樣的處理,讓我受益匪淺。及至聽了雷老師的課,我認為,老支書如同一座山,他更是一座橋,一座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的生命橋,一座聯系黨群關系的情感橋,一座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使命橋。引導學生感知這一點,既升華了主題,又緊扣時代要求,賦予教材時代內涵。遺憾的是由于時間關系,雷老師的課最終沒有落腳到橋上來,是為瑕疵。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希望以后有機會多多聽雷老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14、趙州橋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趙州橋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趙州橋》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從王老師執(zhí)教的第一課時片斷中,可以看出執(zhí)教者在突出這一重點上的良苦用心。

首先,以簡馭繁,為學生理解課文重點掃清字詞障礙。字詞教學是講讀每一篇課文經常性的任務,同時又最能體現教師駕馭教材的功力。在第一課時中,王老師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先后出現的二十八個生字難詞輕松愉快地進行了學習。在通過板書強調州濟洨三字后,教師打出幻燈片,集中就創(chuàng)舉似乎智慧等十四個生詞,引導學生討論發(fā)言,在緊張愉快的氣氛中初步掃清了字詞障礙,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自讀,把學生的思路引進課文,為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課文重點做了良好的知識和心理準備。

其次,化難為易,為學生把握課文重點選擇最優(yōu)教學手段。很顯然,王老師把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做為課文的重點。限于學生的閱歷和知識水平,讓學生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是比較困難的,王老師在學生默讀課文時,要求對照書上插圖,在初步了解趙州橋設計特點的基礎上,打出趙州橋彩色幻燈片,引導全班學生研究,把學習熱情推向了高潮,經過一番熱烈討論,教師通過板書肯定了同學們的學習成果。課文重點,通過電教手段,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比較容易地解決了。

理解趙州橋在建筑上的美觀,是學生學習課文的一個難點。對幾種雕刻圖案做抽象講解是比較困難的'。當學生提出什么叫戲珠,飛龍是什么樣的和抵著怎么講時,王老師照樣以分別放映幻燈片的辦法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第三,環(huán)環(huán)相扣,為突出訓練重點巧作安排。如在處理段與段的聯系中,在第一段最后抓住世界聞名提出問題,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為了突出對第二段的理解而又不沖淡訓練重點,在講解第三段時,王老師只出示圖畫,幫助學生理解欄板上的圖案。又如在課文和板書的結合上,為了突出訓練重點,王老師首先板書設計特點,引起同學注意,接著把同學討論得出的趙州橋在設計上體現雄偉和美觀的正確答案,都扼要地做了板書。這便是一堂課中學生總在教師指引下圍繞訓練重點積極主動活動的奧妙所在。

此外,王老師尊重學生的發(fā)言,從多方面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師生雙向情感交流中啟發(fā)和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也是本堂課圍繞訓練重點成功教學的重要特點。

15、月光曲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月光曲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教學中,葉老師以貝多芬和盲姑娘的兩次對話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感受了貝多芬的內心世界。這兩次對話在課文的內容上,正是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了一曲又一曲的關鍵處,把這兩個片段讀好,就能感受貝多芬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指導閱讀把人物的感情線和音樂的樂曲線有機地交織起來,巧妙地化難為易,變無形為有形,使學生既理解了樂曲的發(fā)展層次,又弄清了貝多芬感情波瀾的推進,完成了學習語文與欣賞藝術的完美結合。

葉老師讓同學們在聽《月光曲》的過程中感受到明月從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的奇麗景象,劃分成三個畫面,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把畫面畫出來,再一次感受樂曲旋律與人物感情變化:

第一幅:月亮剛從水天相接處升起,海面上灑遍銀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現了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

整節(jié)課,葉老師有收有放,使學生入其境而通其情,真正感受到了樂曲之美,文字之美。

課后,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了評課,大家就怎樣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和教師預言的簡潔、有效性進行了交流。

16、一個接一個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一個接一個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教師在聽課前缺乏必要的準備,缺乏觀察、思考和整理;在評課時缺乏與做課教師的對話,缺少案例分析及自身對所聽課程的思考。

要做到聽課有效,首先要做到潛心讀:讀課標、讀教材、讀學生;在聽課過程中要做到仔細聽:聽教師提出的問題特別是核心問題,聽學生匯報的語言;用心觀:觀察學生的課前準備、課上狀態(tài)、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效果。觀察教師的目標制定、環(huán)節(jié)設計、達成策略、指導方法、生成處理、教學效果;仔細記:記教學優(yōu)缺點,自己聽課的想法等;用心思:思考自己對教學設計的想法,換位思考自己如何會設計。

只有這樣,在評課中才有依據,才有真實客觀的反饋,評課時要遵循實事求是和科學性原則,對事不對人,開誠布公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17、一個粗瓷大碗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一個粗瓷大碗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成功之處:

一、課堂教學扎實語文要素。

教學中讓學生先提出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讀課文,這樣默讀有目標,有針對性,積極采用小組合作互助的閱讀課文,先自己閱讀,然后和同學交流,深入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閱讀時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復述課文,延伸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最后,我利用時間,讓學生復述課文。眾所周知,復述課文就是用自己的話和課文中學過的主要詞句,把課文內容有條理地敘述出來。經常開展復述課文訓練,不僅能促使我們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幫助記憶,而且能發(fā)展邏輯思維,復述時,我讓學生根據復述提綱,理一理文章的思路,并抓住重點詞語作為復述的路標。復述時要求用普通話復述,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語句通順。

不足之處:

我領讀課文時發(fā)現,有些學生不開口讀課文,我要求學生老師領讀時,要發(fā)出聲音,大膽的讀,老師也語速慢,教師要多使用激勵性的評價語來激勵和鼓舞學生。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18、小青蛙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小青蛙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名師教學設計片段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教學重點)

師: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讀這首兒歌: 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請你愛護小青蛙,好讓禾苗不生病。

師: (出示清、晴、睛、情、請)你發(fā)現了什么?

師:小青蛙給我們帶來了五只小蝌蚪,你能讀讀它們的名字嗎?

師: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幾個字呢?小組討論一下。

生:我們小組發(fā)現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住這五個字:把青山的青加上一個目字旁就是睛;把青草的青加上一個三點點旁就是清水的清;給青加上一個日字旁就是晴天的晴,給青加上一個豎心旁就是事情的情;

給青加上一個言字旁就是請坐的請。

師:你們真會記生字。給學過的青加上一個偏旁,就是今天要學的字,這就是加一加的識字方法。

你們簡直就是識字大王,不僅記住了生字,還能總結識記生字的方法。其他小組還有哪些認識字寶寶的好方法嗎?

生1:老師,我發(fā)現這五個字加這些偏旁是有原因的。清水要有水, 所以清是三點水旁;晴天有太陽,所以晴是日字旁;睛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關,所以是豎心旁;要用嘴說請,所以請是言字旁。

生2:我們小組用編兒歌的方法來識記這五個字。(師生共同修改這首兒歌, 修改完的這首兒歌為:日出天氣晴, 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來客要說請,從小講文明。)

師:這些字不但讀音像,而且長得像,但它們的意思卻不同,為什么呢?

生:偏旁不同。

師:像這樣的字我們把它們叫作形聲字。如睛,我們把 青叫作聲旁,幫我們記住讀。

音:目 我們把它叫作形旁,它幫我們辨字義。

(出示小兒歌:形聲字,好識記,音形義,有聯系。聲傍幫著辨字音,形傍幫著辨字義。)

領著孩子們朗讀,并讓孩子們細細體會。

賞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并注重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力求識用結合,從而學會方法、學會學習。

這一部分教學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識字方法,并運用方法自主識字。滲透發(fā)現的意識,如觀察偏旁、主要部首、音等。

接著讓學生運用方法識字,達到鞏固識字方法的目的。最后,放手讓學生自我發(fā)現方法,并運用方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引導中,教師又拓展了學習內容,以其他小組還有哪些認識字寶寶的好方法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識字方法的積累和運用,同時讓學生發(fā)現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 走到哪兒都能找到自己識字的內容,體現新課標中大力提倡的生活中識字的觀點。

最后出示的兒歌,引導學生感知形聲字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閱讀,同時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從而讓學生不斷產生學習的成就感。

19、鄉(xiāng)下人家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鄉(xiāng)下人家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鄉(xiāng)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一讀課題,眼前就不由自主地呈現出一幅幅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而本文也正如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張老師用她優(yōu)美的語言將這幅畫卷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讓人不由得心生向往,跟隨她的腳步,一步步去探索鄉(xiāng)村生活的獨特之美。全文語言樸素而清新,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xiāng)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

一、主線分明,使教學過程清晰流暢。

教學中,張老師始終圍繞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一條主線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多讀課文,抓住能體現鄉(xiāng)下人家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在頭腦中想一想作者描繪的畫面,然后交流品味。這樣就使整個教學結構清晰、合理,教學過程流暢。

二、以讀促悟,品味詩情畫意?! ?/p>

新課標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鄉(xiāng)村生活的詩情畫意,安排了多層次的朗讀。齊讀課文,學生讀得整齊,有感情。指名讀,自讀品味,精讀感悟,把讀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加深學生對鄉(xiāng)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的理解,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在教學中,張老師還注意了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讀,能夠使學生很快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借助文本對話的過程,有效地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來感受文中描繪的美好意境,一組一組的詞語,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的美景,長長的藤、綠綠的葉,歸巢的鳥兒、威武的公雞,給人感覺不是在讀詞語,而是在欣賞畫卷。教師采用以讀為主的主策略,誘導學生跟老師一道來發(fā)現美,欣賞美,感悟鄉(xiāng)村人家獨特迷人之處。

三、以情動人,激發(fā)文本之情。

我覺得這節(jié)課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一個情感激發(fā)。她用文本之情來感染學生,用教師之情來示范學生;用生生之情,來互相影響。我覺得情感了首先應該具備深情、實情和真情,因此,張老師在情感的激發(fā)方面,我覺得這還是做的比較真實自然的,我覺得她的這種情感的波動,主要是通過讀書誘發(fā)出來的。然后又回到到交流當中,通過適時地提供一些多媒體的資料。這么激發(fā)出來的,通過體會表達出的又回到了讀書中,所以我們看到,在課堂上,學生始終是飽含著一種感情在學習交流的。

四、適時想象,建立獨特感受。

在教學中張老師引導學生廣泛的想象,讓學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干什么?想象那花兒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是什樣的情景?春筍探出頭來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晚霞中在院子里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樣的?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發(fā)揮,從而也對鄉(xiāng)下獨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另外,張老師優(yōu)雅的教態(tài),獨特的個人魅力也是這節(jié)課如此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短短的40分鐘,學生對學習始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課文中的景美,課堂更美。

20、迢迢牽牛星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迢迢牽牛星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一、教學設計

(一)從不同角度朗讀詩歌

1.這首詩不是簡單描述,而是在想象美妙的情節(jié)。大家一起讀詩,體會一下。

2.《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的名篇,開創(chuàng)了五言詩的歷史,表達了思念的痛苦、愛的痛苦。大家朗讀的時候注意,要有強烈的背誦意識。

3.字詞落實:參照注釋給自己講一講詩歌的內容。

4.朗讀要有節(jié)奏感。

5.體味重音運用疊詞,讀出重音。

6.注意韻腳:女、杼、雨、許、語。讀課文,注意節(jié)奏、重音、韻腳。

(二)分享對詩歌的初步感受

這是怎樣的一首詩?

生答,教師明確:

這首詩表達了天上悲情人間寫照的主題,借助古老神話傳說來反映人間的愛情生活。雖然只有10句詩,但是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渲染了欲愛不能的悲劇氛圍。先寫景,巧妙地轉入議論抒情。

(三)改寫、背誦詩歌

1.改寫詩歌。教師示范改寫前6句詩;學生把后面4句詩改寫出來,并整合在一起,形成美妙的譯詩。

教師要求:譯寫一要有語言,二要有想象力,三要進入詩的氛圍。

學生展示。

教師點評并明確:這首詩沉重的分量,雖是一水之隔,但天各一方,字字述天上織女之愁,句句抒人間離恨。

2.背誦這首詩,邊背誦邊把6個疊詞在桌上畫一畫。

(四)品味詩歌語言

1.學生談自己對這首詩語言的見解?

學生回答,教師強調:

這首詩的美首先是想象,美妙的想象表達的是天上人間的寫作風格。它表達了思念的深情,情節(jié)生動,情境優(yōu)美,委婉曲折,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展現,中間跳動很大。學這首詩,就是體味它的容量,品析它的厚度,欣賞它的美感。

(本文根據余映潮在真語文天津站小學專場活動中的講課錄音整理而成,有刪改)

二、評析

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是余老師的教學設計理念,思路明晰,提問精粹,品讀細膩,評點精美是余老師的教學風格,板塊式,主問題,詩意手法,一課多案是余老師的教學個性與特色。

下面以《迢迢牽牛星》課堂實錄為例談理解和看法。

一、思路明晰單純,于樸素中見分量

余映潮老師是 板塊式教學思路的創(chuàng)造者。他的這一創(chuàng)造體現了他的個性化教學。他的課堂既沒有精警雋永的開篇語和結束語,也沒有煽情的課堂穿插語,有的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美,一種和緩平易的情景美。

教學《迢迢牽牛星》時,余老師開課就以今天是七夕節(jié),我們來學習表現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迢迢牽牛星》直接揭題,又以學過的古詩詞《秋夕》自然過渡導入新課,將精心挑選準備的文學常識、字詞知識一一呈現,毫無拖沓累贅之感。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分三個教學板塊,分別從一首小小的古詩有多大的容量?一首短短的古詩有多重的分量?一首美美的古詩有多強的美感?三個方面對這首詩歌進行語言學習和能力訓練。課堂結構勻稱均齊,思路明晰單純,設計精巧,給人以眉目清秀的美感。他的課堂表面看似很平靜,而實際上包括了聽說讀寫各種能力訓練,學生活動充分有效,課堂積累豐富多彩,一堂樸素的課堂有著很大的分量,有著自然達成的高潮。

二、課堂節(jié)奏變化有序,內涵豐富調控有度

余老師的整節(jié)課課堂節(jié)奏變化有序,張弛有度,而且角度豐富,呈現出一種音樂的抑揚起伏之美。這里有教師深情的講析、睿智的點撥,有學生深入的探究、屏息凝神的靜聽、各抒胸臆的表達、聲情并茂的誦讀、生動美妙的抒寫,各項活動目的明確,學生參與課堂環(huán)節(jié),動手動口動腦,深入學習,各有所獲。這樣的課堂內涵豐富,卻又調控有度,不是面面俱到,走馬觀花的。比如在譯寫詩句這個環(huán)節(jié)里,余老師先自己譯寫前六句做示范,讓學生參照著譯寫后四句,并指出這種譯寫,一要有語言,二要有想象力,三要進入詩的氛圍,讓學生安靜的沉思、練寫和踴躍的回答中得到很好的思維和表達能力訓練。反觀我們有的課堂,目標擁擠,內容龐雜,線條復雜,看似熱鬧非凡,氣氛活躍,實則虛幻凌亂,華而不實。

三、朗讀指導靈動多姿,詩意講析體現美感

余老師認為,美文必須美教,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們的教學現實卻是美文在很多時候是得不到美教的,傳統的講析式教學沖淡了美文的美感,瓦解了美文的生命。那么美文怎樣才能美教呢?這節(jié)課給出的答案是可以從靈動的朗讀和詩意的講析這兩個角度去處理課文以實現美教。

《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凄美詩篇,而余映潮老師上的這節(jié)課更是一種美妙的享受。首先余老師設計的詩詞吟誦環(huán)節(jié),就是一場生動而富有情韻的視聽盛宴。他抓住四個關鍵詞節(jié)奏重音韻腳語氣,先讓學生練習節(jié)奏,接著體味重音,再讀好韻腳,最后把握語氣,朗讀訓練自然推進,步步相聯,強調體味,訓練充分,讓學生朗讀漸至佳境,體會到古詩詞的音韻美、情感美、意蘊美。這效果是那些只讓學生泛泛朗讀的教學過程所不能比擬的。

其次,這節(jié)課的意蘊之美還表現在引領學生對詩歌思想內容及寫作手法進行探究上。余老師通過引領點撥,在學生充分表達之后用富有詩意的短語高度概括詩歌之真味:

天上悲情,人間寫照;

痛苦思念,欲愛不能;

相思無聚,幽情恨意;

敘事抒情,情景交融;

河漢難逾,悲劇意象。

美妙想象,天上人間。

浪漫筆觸,思念深情。

情節(jié)生動,寫景優(yōu)美。

婉轉曲折,層層深入。

音韻美好,疊詞生動。

借景襯情,景語即是情語。

如此精美的語句,如此詩意的講析,這樣的語文課堂又會有誰不愛呢?

總而言之,余映潮老師的課堂教學,從容沉靜,神閑氣定,張弛有度,動靜相生,充滿藝術,充滿智慧。我將誠心誠意跟隨余老師的腳步,做一名語文教學的有心人。

21、司馬光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司馬光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畢老師執(zhí)教的是統編教材小學中段的一篇文言文《司馬光》。英春的學習目標有三個:

第一個是讀好這篇小古文的停頓,并背誦下來。她教給學生一種古文背誦的技巧,也就是切割句子,這樣降低了難度,學生讀著讀著,很自然地就背誦下來了。

第二個目標是:說出文意,感受到司馬光的機智,并與王戎對比,拓展學生思維。英春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嘗試著去理解,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用重復教。重點是幫學生解決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如甕和缸的區(qū)別,如棄、去等重點字的理解等。語文的學習還是從字、詞、句到篇,寫人的文章要有事,因此抓住司馬光擊甕這事,抓住重點詞,學生感受到司馬光的仁、智、勇。與《道邊李苦》的王戎對比,學生發(fā)現了相似點,都是七歲,都很聰明。但聰明又有不同,司馬光是急中生智,王戎是事還沒做就知道結果,做事理智,這兒的拓展延伸很有意義。第三塊延伸到了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把語文與做人,與傳統文化很好地融合。

第三個目標是初步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不同:簡約而意豐。英春老師在開始時用冊、典的圖片導入,引起動機,讓學生知道冊是用線把竹簡串起來的書,這跟后邊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對比,發(fā)現文言文為什么字簡而意豐做好了鋪墊。古文與現代文比較的差異,跟書寫的工具有關系,后來紙、筆的發(fā)明改變了很多,現在的人可以整天不拿紙筆也能活下來,因為可以借助網絡。一節(jié)課后,學生已感受到了文言文簡短、單字成詞、從右往左排列等一些特點。

另外,英春老師把表現特別好的學生名字寫到黑板上,有了老師的鼓勵,說不定這兩孩子將來也會成為特級教師。教師課堂上播下的種子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所以,好老師要讓學生有更多發(fā)言的機會,讓學生學嘗試犯錯的機會,給學生相當大的空間。

評析臺北教育大學 林于宏

22、守株待兔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守株待兔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在三月明媚的陽光里,五小校園中的玉蘭盛放,美麗的校園中飄散著花香與詩意。春天,破解著所有的遲疑,詮釋著生命的律動,帶來新生的希望和勇氣。

第三周,我校的課堂教學全員達標評級活動步入新的階段,在學校成長課堂評價標準修訂之后,老師們對信息技術2.0的應用更加得心應手,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關注,注重學科思維培養(yǎng)、素養(yǎng)提升。我校會繼續(xù)把課堂作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依據學情,立足教材,全員參與,合作共進,深入推進課堂教學全員達標評級活動的開展。

老師執(zhí)教的《守株待兔》一課,首先通過看圖猜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回憶寓言故事的特點和文言文的相關知識,解題明義。然后通過讀準字音、讀好停頓、讀懂意思鼓勵孩子在一遍一遍的讀之中理解課文。接著運用之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理解句意,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究,并抓住細節(jié),對話文本,揭示寓言中蘊含的道理。最后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韻律之美和意蘊之美,達到熟讀成誦。拓展延伸給孩子推薦讀本,再一次激發(fā)孩子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整堂課緊扣目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重難點突出,落實了語文要素。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既讀懂了寓言故事的內容,又明白了寓言中蘊含的道理。

上午第四節(jié),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了集中評課。首先蘇老師從教材內容、學情分析、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思路、學習目標的制定及達成等方面進行了說課和自評。接著評委會委員、各教研組長和同年級老師針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1.本節(jié)課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及學情制定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教學板塊清晰,過程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2.尊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適時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雙向建構、共同成長。禹校長和評委會委員從細節(jié)處提出了合理化建議:要深鉆教材,利用好手中的文本;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究,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表達、朗讀等能力。

添加王老師微信dyqywx03 免費送三年級語文課堂筆記與生字組詞課后答案

23、少年閏土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少年閏土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少年閏土》是一篇十分經典的文章。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余老師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遵循了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這一理念。

一、緊扣單元目標,做到一課一得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的最后一個單元,其單元目標是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余老師注意滲透目標意識,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并通過拓展閱讀,引導學生深入地去讀《故鄉(xiāng)》這樣通過聯系全文,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真正做到了一課一得

二、合理利用課件,優(yōu)化教學過程

恰當運用多媒體,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教學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本節(jié)課,余老師合理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如文中有許多離學生生活比較遙遠的事物鬼見怕、猹、觀音手等,余老師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讓事物形象直觀,在對重難點句子的理解上,多媒體的運用對于突破重難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轉變自身角色,注重點撥引導

在課堂上,余老師從轉變自身角色做起,對學生采用導而不是給,放手于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領會人物特點。如在學習課文第一段時,結合插圖,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感受寧靜美好的環(huán)境,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學生各抒己見,想象豐富,閏土的形象赫然浮現于學生面前。整節(jié)課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思維情感在課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合作者,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

四、注重讀寫結合,做到以讀學寫

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卻對人物的描寫主要集中在事件上,而對閏土的外貌卻只用了簡單的一句話: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簡短的一句話看似沒有多少特殊之處,卻能抓住人物最大的特點與旁人不一樣的特點。余老師在此處設計了一個小練筆,引導學生運用這樣的描寫方法也寫一寫你熟悉的一個人的外貌。另外,在教學完課文后,余老師又引導學生思考:課文是怎樣把閏土這一人物特點寫出來的?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明白了本課寫人的一些方法,如外貌、神態(tài)以及側面描寫等,然后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也把一個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描寫出來。這樣從閱讀走進寫作,很好地滲透了寫作方法,以讀學寫,學以致用。

當然,本節(jié)課也有一些不足,如課堂缺乏一些激情,一絲語文味,課堂上教師的講解顯得繁瑣,教學語言不夠精煉等,在精講多讀方面,略顯欠缺。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24、清平樂村居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清平樂村居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長久以來,我們以散文的方式朗讀詩歌,以散文的方式教學詩歌,詩歌自身的語文知識是極其含混的。我曾多次以《尋隱者不遇》為例,試圖說明:如果把這首詩用敘事的方式去理解,認為它是寫了一個故事,那正反映出我們遠離詩歌太久,已經不認識詩歌的真面目了。以此詩為例,它乃是圍繞一個隱字,用松下采藥云深不知處不遇等意象和符碼,勾勒出一個并未出場的隱者形象,或者說渲染了一種高潔的隱士文化。問題不是在松樹下還是在柳樹下;問題不是當時有沒有云霧彌漫;問題不是最終有沒有相遇;問題不是賈島究竟是否真去訪問一位隱者了問題的關鍵在于,它是用詩歌特有的意象、符碼,營造了一種中國特有的境界,一種中國特有的形象。彭才華老師執(zhí)教的 《清平樂村居》,正是抓住了意象、符碼,用共時畫面的方式,而不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揭示了這首詞的妙處,揭開了這首詞的隱秘。在彭老師的解讀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村居正是全詞的內容提綱,而其魂魄,倒在作為詞牌名的清平樂三字上不妨暫時把它讀成快樂之樂,孔顏之樂的樂。而構成村居整個畫面的,正如彭老師課堂所呈現的那樣,是溪上青草,是白發(fā)翁媼,是鋤豆的大兒編籠的中兒和臥剝蓮蓬的小兒,再加上低小的茅檐,整個畫面已經呼之欲出。村居的主題,中國田園詩歌的主旨,或者說由學生發(fā)現的祥和之家,安寧之家,幸福之家,開心之家的情意,正蘊含于這組意象和由意象構成的整體畫面中。課上到這里,我認為就已經相當不錯了。這已經不再是停留在以散文的方式教學詩詞了,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以詩詞的方式教學詩詞的意識與方法。但彭老師的課堂不止此,他在此后所作的兩度深讀,正表現出他在詩詞教學上欲窮其林的執(zhí)著追求。第一次深挖,是解析溪這個中國詩詞特有的符碼,或者說文化密碼。他通過溪和江河湖泊的對比,通過與辛棄疾其他有溪字的詩歌的互文印證,揭示了詞中的這條清溪,并不是普通的農居之溪,而是辛棄疾心目中的桃源之溪。第二次深挖,是把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引入課堂,和《清平樂村居》進行比較閱讀。這個比較是主題與詩歌境界的比較,而強烈的主題反差、藝術風格的反差,最后在家國中得到了統一,從而讓一首無論怎么看都現為清平樂的小詞,有了一個深厚博大的時代背景和生命背景,它的美好也就更顯得彌足珍貴。當然,走到深處,也就是走到險處,作為最前沿的詩詞教學探索,會不會有過猶不及之嫌?這正是我輩所需自我警惕的。就這首詞而言,我認為值得商榷的關鍵點就在于村居究竟是不是辛棄疾自身的理想生活?如果是,那么無論是溪的文化秘密,還是小家與大國的統一,就不成為問題,彭老師此課堪稱完美的詩詞教學探索。但如果不是,那么這一幅安寧和樂的村居圖,就是詞人勾勒出來的農人之樂,而非直接就是詞人之志趣。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作為隱秘符碼的溪,還是小家與大國的統一性,就可能需要多一番咀嚼。也就是說,不同于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辛棄疾可能并不是自居為渴望清平之樂的農人,而是渴望保家衛(wèi)國、

讓天下百姓過上和平幸福生活的將士。彭老師的課堂當然注意到了這一點,但詩詞的微妙正在這毫厘之間。所以無論是解讀還是教學,道路依然敞開著盡管彭老師的課,已經把這首詞的理解和教學,推進到如此深遠。

25、千人糕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千人糕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學習任務】

宣傳員感知千人糕識字寫字

【學習內容】

《千人糕》《為什么要說謝謝》《朱子家訓》《記住》《周五聲調曲徵調曲》

【文本解讀】

一主教材:

《千人糕》是統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講了千人糕的來歷,通過爸爸和孩子的對話,講述了千人糕是由很多人共同勞動才做成的。這篇課文主要通過爸爸和孩子之間的三組對話來展開敘述的。先講了什么是千人糕,然后講了千人糕的制作過程,最后講了千人糕所包含的意義。本文以人物對話

為主的行文特點,語言樸實,平中見奇,表達比較有特色。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可以很直觀地感受米糕制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道工序都關系到許多人的勞動,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米糕的來之不易。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第一學段的要求,閱讀有關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認識圖文中相關的漢字,感受美好的親情。學習運用文明禮貌語言,與家庭成員、親朋好友交流溝通。

兩翼教材:

《主題閱讀》:入選了《為什么要說謝謝》能緊扣第二單元統編教材的語文要素,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為學生學法遷移式閱讀,并且直接用講故事的形式有助于學生體會關愛之情。

《你讀我誦》:入選了《朱子家訓》《記住》《周五聲調曲徵調曲》,對學生來說是一次很好的補充拓展閱讀、豐富語言積累、感受短小的小古文中蘊含的豐富想象,讓學

生更加珍惜勞動所得。運用古今對譯、你問我答等方式,為本課時學習任務的達成提供了

更豐富的素材。

符合語文新課程標準第一學段(4)的要求:學習有關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短文,將讀

到、聽到、看到的故事講給他人聽,鍛煉學生的語用表達能力。

【學習目標】

1、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方式認識13+個生字,梳理并正確書寫帶有撇捺的生字。

2、默讀課文提取主要信息,能借助圖畫說出米糕經過哪些勞動才能做成。

3、能聯系自己生活,適度拓展延伸說說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助學活動】

活動一:活動1:默讀課文,自主識字。梳理并正確書寫帶有撇捺的生字。

批注閱讀:

用--畫出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讀準字音。

用《你讀我誦》識字晉級攀登我能行,自主識字32個

2.梳理撇捺的生字,發(fā)現規(guī)律

分享預學單2:

1.第一次認識( )個生字,第二次認識( )個生字(學生自主檢測并匯報)

2.梳理撇捺的生字,發(fā)現規(guī)律

美文片段:生生合作讀

指名讀:千人糕一定特別大。

生齊讀:特別大、特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

指名讀:這就是平常吃過的米糕嘛!您給我買過。

生齊讀:米糕嘛、米糕嘛,買過、買過。

指名讀:米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還加了糖。

生齊讀:粉做的、粉做的,加了糖、加了糖。

指名讀: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來的。

生齊讀:甘蔗汁、甘蔗汁,甜菜汁、甜菜汁,熬出來、熬出來

指名讀:就算米糕做好了,還得要人包裝、送貨、銷售,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勞動。

生齊讀:就算、就算,銷售、銷售,需要人勞動勞動

指名讀:這糕的確應該叫千人糕??!

生齊讀:的確、的確,應該應該。

活動二:合作讀文,感知千人糕

1.批注閱讀: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什么是千人糕? 并完成助學單

千人糕就是( 米糕 ),它并不是( 特別大 ),味道也沒有想象的(特 別甜 )

2.分享助學單:

讀了課文,我知道千人糕就是(米糕 ),它并不是(特別大 ),味道也沒有想象的( 特 別甜 )。

師:為什么把米糕叫做千人糕?同學們找到答案沒?答案就藏在爸爸的話里面。你瞧----

出示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蛋糕你看,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

師:用上因為和所以,說說爸爸為什么把米糕稱為千人糕?

3.你問我答讀:

問:你覺得這是一塊什么糕?

答:這是一塊特別的蛋糕。

問:你覺得這又是一塊什么糕?

答:這是一塊聚集著許多人勞動的米糕。

問:你覺得這還是一塊什么糕?

答:這是一塊來之不易的米糕。

答:這是一塊傳遞著能量的米糕。

活動三:聯系生活,尋找千人物品

1.批注閱讀:

讀課文,聯系生活,尋找千人物品,(例如:我們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經過了很多人的勞動),你可以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來,并完成助學單。

2.完成助學單: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完成千人衣、千人筆、千人餅等,了解本課身邊物品的來歷,激發(fā)學生探究身邊物品的興趣,并為課中分享、勸說做基礎,也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3.分享助學單:誰能舉例說說身邊物品的來歷。

分享格式:大家好,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千人紙,用木頭攪碎了,制成了紙漿、漂白、脫水等過程才能做成。

作業(yè) :回顧本節(jié)課的內容,完成續(xù)學單。

添加王老師微信dyqywx02 免費送二年級語文課堂筆記與生字組詞全套課后答案資料

26、牛和鵝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牛和鵝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統編教材的一大特點便是每個單元既有人文主題,又有語文要素。要準確理解編排意圖,需要將單元導語、課文、課后思考題和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聯系起來,整體考量。徐老師在四年級的擬編新課文《牛和鵝》的試教研究中,努力理解編排意圖,反復思考:如何找準文本的教學價值?如何結合學生真實的閱讀感受與困難達成語文要素的訓練要求?如何讓教學指向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應該說徐老師的這次試教,就是一次扎實而有效的探索。整堂課沒有任何技術手段,很家常,卻能真切地感受到學生豐富的生長,安靜而有力。

一、 精準定位教什么

確定目標首先要找到文本內容與語文要素內在的邏輯聯系。本課的目標是學習課文中三個含生字詞的重點句子,練習用多角度、變角度的思維方法去做批注。分析這三個句子,不僅包含著生字詞學習,還很好地體現了本文要尊重事實,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產生的效果大不一樣等人文思想。同時,多角度變角度為批注閱讀提供了思維路徑。所以,這條目標可以看到徐老師對內容與要素的精準把握,將閱讀能力的訓練置于學生閱讀文本的真實困難中,讓策略成為學生閱讀的工具支撐并指向思維訓練,教學關注的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精準的目標還要基于具體學情。雖然批注閱讀在教材中第一次正式提到,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對此是零起點,將學生放在課程視野中去思考與推測,是了解學情的第一步。有了這一步還不夠,我們看到這堂課一開始就設計了有目的的提問:讀了這么多遍課文,你想說點什么?你們有沒有勾畫過生字詞?在旁邊寫出詞語的解釋或者寫出段意?每一個問題都有明確的學情診測意圖。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會一些簡單的勾畫批注;學生陌生的是批注這個術語和感悟式的批注方式;學生批注的基本習慣還有待規(guī)范。目標明確的提問幫助教師準確把握了學情,教學才能有的放矢。

文本內容、語文要素、具體學情,綜合三個角度以系統思考的方式精準定位教什么,這是教師下的第一個功夫。

二、共同建構閱讀策略

相對于教什么,怎么教更考驗中國教師的教學智慧,因為我們骨子里信奉傳道而不是建構。40分鐘的課堂,如何指向素養(yǎng)發(fā)展?這是教師要下的第二個功夫,需要好好理解核心素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含四個維度,聚焦語言構建與運用,旨在通過豐富的言語實踐,實現語言與思維、審美與文化的同構共生,體現了語文課程鮮明的言語性。其中,語言的建構、運用是顯性的抓手,思維訓練和思維方式的形成是內蘊的核心,獲得審美和文化體驗是伴隨這個過程的內在體悟,也就是說,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一個整體實現的過程。徐老師這堂課邏輯清晰,結構簡單,在一個真實的閱讀情景中,基于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生一起建構閱讀方法,達成有效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

(一)在雙線并進中建構

思維訓練和文本理解始終是這節(jié)課交織在一起的兩條線索,文本理解為明線,符合學生閱讀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的閱讀興趣隨著理解的深入越來越高漲。在理解內容的同時,教師的這些語言別讓我們的感受溜走,拿出工具,觀察老師是怎么做的他寫了兩個角度的感受他不僅寫了兩個角度,還把兩個角度聯系起來想你們瞧,換個角度,我們的感受就更多了。趕緊批注在旁邊,正是作為課堂暗線的思維訓練。把學生的感受和閱讀中的零碎信息提到思維的層面來總結,水到渠成地形成相應的方法,這就是建構。

(二)在言語運用中建構

整堂課體現了學生言語學習的過程,將學習批注閱讀的方法貫穿其中,全課可以分成三部分:跟著課文示范初識批注閱讀、在重點句的理解中操練批注閱讀、閱讀整篇文章掌握批注閱讀。通過讓學生親歷認知操練掌握這個完整的建構,將能力訓練落到了實處。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當學生根據課文提示總結出批注的一般方法后,徐老師又進一步提問:你們有沒有勾畫過生字詞?在旁邊寫出詞語的解釋或者寫出段意?在得到學生的肯定回答后,教師告訴學生,其實那也是批注的一種,我們并不陌生。這樣一交流,就聯系了學生原有認知,幫助學生將新知與舊知鏈接,幫助學生實現了知識的結構化,同時讓學生有了真切的獲得感,策略從真實的言語對話中自然生長出來,這就是建構。

建構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文本為載體,教師是那個不可或缺的點撥者。即便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所掌握的方法也是初步的,臨時性的,需要通過反復的大量的閱讀實踐慢慢內化,最后變成學生的自動化行為,這時,我們才可以說,學生具有了某種素養(yǎng)。

(三)完整回應為什么教

方法、策略始終是為理解文本服務,最終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重慶這幾年的閱讀教學研究一直提倡走好從內容到形式、從形式到內容這兩個來回,體現完整的學科價值。在本課的教學結尾處,徐老師也用雙線并收的方式設計了提問,帶著學生借助一個故事來思考人的成長,也帶著學生借助一堂課的學習走向閱讀方式的不斷升級。

統編本教材提供的精讀課文承載了豐富的人文內涵與精準的語言學習價值,教學時我們需要回到初心,在教什么如何用建構的方式達成這節(jié)課完整體現了學科價值嗎這樣的自我追問與實踐中獲得教學智慧,這個過程也必將是教師專業(yè)精進的過程。

徐老師被家長稱為剛需老師,這堂課的教學很好地闡釋了剛需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需要的是所有學校所有教師的進步,這節(jié)課展示的是大部分教師都能學會的備課、上課方法,希望能給大家以啟迪。

27、美麗的小興安嶺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美麗的小興安嶺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聽了馬江南老師的課,值得學習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課件設計精美,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結合使畫面生動,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2.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由扶到放的指導學習。指導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的事物,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從封、擋、遮中感受樹木的蔥蘢,茂密,從升中感受霧的動態(tài)美,實物演示浸泡整個森林被霧包圍,讓生感受到霧氣濃。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后小組學習其他的季節(jié)。

3.結合三單進行教學,落實課堂的練。

建議:

1.在課堂練習中,多處寫出描寫的事物,可在文中勾畫,節(jié)省寫的時間在讀中領悟小興安嶺的美麗。

2.給學生寫的時間不充足。

饒玉蘭

馬江南老師課堂優(yōu)點:

1.結構清晰,流程順暢,環(huán)節(jié)緊湊。不僅善于落實知識點,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且注重啟發(fā)引導,夯實了知識的基礎,思維與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2.馬老師也很重視品詞析句,如在教學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飛舞與落下等,讓學生通過詞語替換的方法以及朗讀的形式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建議:

1.課堂上給了兩次學習任務,但學生所匯報的只有任務中的第一項內容,后兩項均是在老師的引導中完成的??梢宰寣W生完整匯報后老師選擇性地講重點,并且還應給足學習時間。

2.本課內容豐富,提到的事物眾多,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整理,提取關鍵詞,也為小導游介紹也做好了準備。

黃茜

聽了馬老師執(zhí)教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有以下一些看法:

1.馬老師全身心地投入,自導式五精課堂的模式相結合,環(huán)環(huán)緊扣,并借助課件有聲有色地向孩子們再現了小興安嶺的美麗風光,把他們領入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中,從而形成了真實的個性化的朗讀。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學的線。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 ,馬老師始終圍繞這些教學思想組織教學,努力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采用先教師引導學習,然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最后總結全文。

2.教材處理主線清晰,學生體會深刻。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文中二至五自然段描寫四個季節(jié)部分是重點,馬老師能通過導學到引導合作,再到學生自學,教學的同時不斷總結學法,并從中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換詞對比等方法引導學生把握重點詞、重點句子,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和巧妙。

建議:

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深入篇章,《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老師在課上可以給學生提供寫作的思路和方法,并遷移、延伸到課后小練筆,鼓勵學生按照所學習的習作方法去描寫家鄉(xiāng)的一處景物,內化并升華情感,這樣才能更加扎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代永紅

馬江南老師此課的優(yōu)點有:

1.善于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感受。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小興安嶺特有的美麗,上課伊始,馬老師播放小興安嶺的視頻、生動地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并讓學生談感受引出課題。

2.注重學習寫法指導,先教后放,循序漸進。這篇文章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寫的,四個季節(jié)在寫作方式上基本一致,馬老師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進行教學,主要指導教學春天和夏天的段落。指導學生先找出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再通過找關鍵詞和句子理解這些景物的特點,最后讀出感受。接著合作學習小興安嶺的秋天,教師適時點撥,并用好學習題單進行匯報;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培養(yǎng)。

值得探討的地方有:

1.指導朗讀要更到位,要注意指導學生讀好長句子。

2.課堂語言值得精煉,不要重復學生說的話,可以改為評價。

楊會

馬江南老師的課堂非常完整,教學中注重以讀為主,設計了多種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出感情,同時還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注重引導孩子圍繞一句話、抓關鍵詞去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句子意思以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巧妙地突破了難點,使孩子易于吸收新知識

另外在教學各種各樣一詞時,注意點撥除了表示數量多,還有品種多??傊?,本節(jié)課優(yōu)點很多,值得學習。

古智麗

28、綠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綠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說到聽課,大家都知道為什么聽,怎么聽。但有沒有深入思考過,聽課怎樣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我發(fā)現制約聽課效率和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只做旁觀者,不做主動參與者。沒有從思想上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是有備而聽,而是作為一個局外人,聽課就仿佛看一場與自己并不相關的演出。二是只做盲從者,不做引路人。把聽課當作一種任務,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實際上,聽課本身就是一種教學研究,只有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聽課者才能讓自己深入到問題的核心,并努力解決問題。三是只做批評家,不做審美者,更不做幫助者。問題提了一堆,卻不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于教學管理者而言,聽課就是本分,是我們的工作,并且聽課不應僅僅停留在了解情況的層面上,還應帶有一定的目的和意義。這就好比我們要求教師一樣,我們動不動就問教師:這節(jié)課你能給學生什么?在聽課中,我們也應該經常問自己:你到底能夠給教師什么?教師希望在你那里得到什么?是毫無原則的鼓勵嗎?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批評嗎?想必都不是,老師在經歷了40分鐘的忐忑之后,一定希望能夠從管理者那里得到一些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見。那么,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讓他們得到聽課后的收獲?用哪種方式傳遞這樣的收獲更加恰當?如何幫助教師因我們的聽課,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專業(yè)提高?這,都是我們聽課者所要考慮的問題。

管理者,尤其教學管理者,其工作性質不應停留在一個吆喝型的管理者身份上,還應定位為專家性質的引領者的身份上這對我們負責教學的人來說,真的不容易。在大力提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今天,也更應提倡教育管理者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試想,一位長期脫離教學一線的校長,如何正確把握課堂教學?如何為教師,尤其為年輕教師示范?課堂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地方,是教師成長的平臺,也是校長成長的陣地。

對于教育管理者來說,每學期的工作計劃中,對于本學期的聽課計劃應當是非常明確的,聽哪些學科的課,聽哪些老師的課,這些都不應該是盲目的。究竟怎么樣聽課?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看你從哪個角度出發(fā)。

學校的發(fā)展要依托教師,只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造就有高水平的教學質量,這個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也應該是主管教學的干部的工作重心。我們可以從年齡上,將教師劃分為老、中、青三代。對不同年紀的教師,我們要考慮聽什么課。我們還可以從教師的教育背景上將教師劃分為受過本專業(yè)教育的教師、未受過本專業(yè)教育的教師,針對存在這樣差異的老師考慮聽什么課。再從教師成長的角度出發(fā),對新教師而言,聽其是否入門,聽其重難點是否得以突破;聽有研究能力的教師的課,就要看他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處理。

但由于工作精力有限,再加上事務、會議那么多,聽的計劃總趕不上聽不成的變化。怎樣改變聽的方式,如何讓聽課者與上課者達成心靈的共鳴,如何帶動更多老師自愿聽課,這是我這幾年經常思考,并努力嘗試實踐的課題。因此,上個學期,圍繞聽課,我依據年齡、教學經驗、教學水平、學科分類等條件,精心選擇了幾十位老師的課,認真聆聽,寫下捉蟲或稱課堂揀金的文章21篇。當然,寫是有針對性的,是為了教學中的有心人能夠借此舉一反三的。這當中有寫給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青年教師的,有寫給已經有了一定教學經驗的,有寫給個人發(fā)展進入高原期的,有針對語文講讀教學和識字教學的,還有針對其他學科的,如《數學,要眉清目秀》《一堂科學課好在哪兒》《向有氧的教室走去》。用文字及時記錄聽課的點滴感受,讓流過耳畔的聲音變成白紙黑字的印記,對于自己是梳理的過程、成長的足跡,提供給上課的老師,則又成了額外的收獲、珍貴的資源。

此外,上學期,我還與語文老師們一起同備同上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在校本教學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共讀、共教、共評,甚至共寫的口號。結合教材的《三打白骨精》以及《三借芭蕉扇》等課文,我們開展了全面開花的轟轟烈烈的聽課活動。暑假我要求老師們精讀《西游記》原著。開學后,讓他們聽專家的專題講座,聽我給教師的文本解讀,然后所有語文教師共同備課寫教案。接下來,就是大面積的聽課。這樣一來,每一位走進課堂聽課的教師,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感同身受的行動者、研究者、執(zhí)行者。他們帶著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思考走進自己的課堂以及別人的課堂,這樣的聽課我們認為其含金量是高的,是有效的。

于是,大家借助一個值得研究的經典課例,一起備課上課,一起聽課,重點深挖這口井,通過不斷研究,打出水來才算罷休這樣,每個人在自己參與挖井的工作的同時,也享受到了教學研究成果的甘泉。這樣就又比走一處挖一處的坑不知道強多少倍。最終,我們研究開發(fā)了9種課型,2/3的語文老師參與了上課。加上試教,老師們一共聽了37節(jié)圍繞《西游記》開展的各種類型的課。大家普遍認為,這種聽課方式是提高教學的有效途徑,是帶動教師專業(yè)性發(fā)展的手段,是作為教育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可見,聽課不僅針對管理者而言應當作為研究的專題,它更應讓所有教師也把聽課獲得的利息轉化到如吃飯睡覺般最自然不過的日常教學行為。教育管理者就更要思考,如何調動所有教師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聽課,變學校的要求為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需,使聽課真正成為教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使這樣的一種現象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當然,這樣的目標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學管理者來共同締造。我們也仍在努力中。

29、涼州詞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涼州詞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在單元整體備課的時候,覺得《從軍行》和《涼州詞》可以放在一起教學。這兩首詩有太多相同點,也有太多不一樣。

上課的時候,很沒有想到的是,小朋友會從兩位詩人站的地方不一樣,這個角度來解析,還非要沖到講臺上來畫圖,意外之余,也為孩子的主動思考而叫好。

感謝臧宇航老師的記錄,這家伙反思能力非常強,也促進我不斷思考自己的教學。謝謝哦!

【教學實錄】

一、 單元導入

1. 齊讀四單元主題4-5遍。(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 請學生闡述理解。

3. 教師明確詩意,介紹虎門銷煙的背景故事。由中國近現代屈辱史,喚起學生愛國意識,明確本單元的重要性。

4. 齊讀語文要素,瀏覽單元習作,提醒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人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

二、 初讀感知

1. 學生1min自讀課文

2. 有信心的學生自愿起立,展現朗誦表演。

三、 研讀探究

1. 提問:兩首詩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回答:①都是邊塞詩②都出現孤城③都描寫戰(zhàn)爭

教師點撥:①都可以吟唱

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繼續(xù)找找兩首詩的異同,并進行小組交流。

3. 學生發(fā)言:

1) 《從軍行》中有戰(zhàn)爭場面。

教師追問:哪一句?生答: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追問:真的是打仗的場面嗎?生答:不是,是側面描寫。

2) 兩首詩的前兩句都在寫景。

4. 全班齊讀兩首詩寫景的詩句,再男女生分別讀。提問:兩處的景有何不同?(提醒學生抓字眼)

《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①《從軍行》出現的景物:青海、長云、雪山、孤城,玉門關。視角由遠到近,由近到遠的變換

②品析暗字,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凄涼悲愴)

③上句的暗對應下一句什么字?孤。(環(huán)境會隨著人物的心境發(fā)生變化。)

④再讀古詩。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①《涼州詞》前兩句是怎樣的畫面?學生在黑板上畫圖,分析作者的寫作觀察視角,分析各景物的前后上下的順序。

②黃河這個意象,在這首詩中,還磅礴大氣嗎?不再。(與李白的《將進酒》對比)

③學生發(fā)言:還讀出了漸行漸遠的靜態(tài)美。

④通過這樣的詩句,你能感受出作者王之渙怎樣的性格?

大氣

平和

灑脫

5. 再次全班齊讀兩首詩,要求讀出情感,讀出對詩句的理解。

6. 提問學生,這次讀出了什么區(qū)別?

A. 第一首:表達決心,慷慨激昂。

B. 第二首:飄逸婉轉,思鄉(xiāng)之情。

30、軍神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軍神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軍神》一課是一篇歌頌軍魂的典范之作,贊揚了劉伯承將軍超人的堅強意志。文字樸實細膩感人至深。文章講述的是88年前的事,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久遠,學生理解起來會很難??墒?,鄒老師卻以自己精心的設計,巧妙的構思,使文章與學生拉近了距離,讓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得以發(fā)展。現就鄒老師的這節(jié)課,談談幾點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導學單貫徹始終,激發(fā)興趣

本節(jié)課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是導學單的巧妙運用。課前,鄒老師就將導學單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興趣。課上,教學伊始,鄒老師在簡單復習詞語之后,就請學生抓住導學單上的問題對沃克醫(yī)生稱贊劉伯承的話質疑,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文本。課末,鄒老師又出示導學單上的題目:劉爺爺,我想對您說。以此結合課內外,讓學生在感悟人物品質的基礎上能心生向往,學以致用,進一步深化主題。

品味細節(jié),抓住人物品質

本文在教學時的重難點就是要在課文的字里行間感悟人物劉伯承鋼鐵般的頑強意志。鄒老師帶領學生細致品讀文本,抓住劉伯承和沃克醫(yī)生的語言,抓住劉伯承一聲不吭緊緊抓住汗如雨下抓破等動作,抓住沃克醫(yī)生不悅愣住親切等神情從正面和側面兩方面體會劉伯承軍神的鋼鐵意志以及沃克醫(yī)生對他由衷的佩服。鄒老師帶領學生抓住細節(jié),抽絲剝繭,層層深入,走進了文本,走近人物。

多樣朗讀,感悟人物品質

鄒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有方,多角度,多層次的讓學生以讀促悟,以讀促情。感情朗讀方式多樣,方法不一,但萬變歸宗,讀、體、悟、說,不僅讓學生進入了文本,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讀、說能力。學生在多層次的朗讀中加深了對人物的感悟,深化了情感。

學以致用,學習人物品質

課末,鄒老師出示導學單上的最后一題,讓學生說說學了本課,想對劉伯承說的話。學生集思廣益,大膽述說了自己的想法。很多學生都已經體悟到要學習劉伯承堅強不屈的精神,并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感受到要堅強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鄒老師還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拓展深化感悟。

31、絕句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絕句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對敘事類文學作品尤其寫人散文的細節(jié)分析,肯定能幫助學生有效走進文本,進而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對文本的精彩之處精細加工,生活化地引發(fā)學生建構閱讀的新的意義,也應該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追求。但是,若沒有宏觀架構,沒有對文本準確的價值定位,一味深挖文本的每一個細節(jié),在細節(jié)分析上地毯式轟炸,則可能使語文課堂教學碎片化,可能把一篇美文拆解得一地雞毛。以下案例在細節(jié)分析上的確有明顯的長處,教師能夠貼近學生生活去咬文嚼字,咀嚼出了獨特的滋味,有的滋味是發(fā)人所未發(fā);同時也呈現出碎片化的不足,用得之細節(jié),失之細碎來評價,或可點到長處與痛處。

其實,上世紀語文教學屆曾出現過所謂講深講透派,此派教師十分崇尚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擅長通過教師認為深透的分析咀嚼細節(jié),最后把文本上升到一個理性的高度。目前也有所謂文本細讀的主張,也得到很多語文教師的熱捧。這里無意否定上述流派或主張,語文教學的演進自然不能忽視曾經或正在風行的流派、主張,但要對這些流派、主張進行為我所用的內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語文教學更加合乎語文之道,而不是耽于語文之技或語文之術。

這里僅就自己做中學語文教師時的體驗,描述個人實踐性知識色彩的語文之道。從高中語文教學的本位看,總覺得初中語文教師沒有教好,致使初中與高中語文教學不能銜接;于是到初中,從小學五年級畢業(yè)的小班教起,一口氣教了四年,在初中的起始年級預備年級,又發(fā)現學生的識字、用字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但是我沒有權利到小學去教書。我就帶著這些學生進行了一學年的識字教學,使學生盡可能補上識字、用字這一課。后來這個班級我一直教到高三畢業(yè),共七年,對語文教學之道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

教師關注教學方法自然是正當防衛(wèi),不過我更注重學習方法,因此我認可的語文之道以語文學習為核心,而語文教師首先要做優(yōu)秀的語文學習者,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個性化感悟作為個案,使教學行為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凡是要教學生會的,自己必須先會,否則你的教學可能是蒙人的,你可能是以教誤認者。教師要對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學段教學內容了然于心,努力弄清楚當下教學的內容對學生而言,其以往儲備中有哪些可以盤活,可為當下的學習服務。教學中的比較、比喻十分重要,但一定要拿學生熟悉的生活經歷、先擁的知識來比或喻。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成果的交流、分享、發(fā)表意識,在愉悅心態(tài)下教、學語文。

綜上,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是積累一定量的常用字,背誦一定量的經典的語言材料;高級階段是結合生活經歷不斷感悟已經積累的經典語言文字材料,拓展積累、感悟新的經典的語言材料。當有了積累,在積累基礎上的感悟,便有了表達這種感悟的沖動,便可能用文字表達出來。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chuàng)設引發(fā)學生主動積累、感悟的契機。

32、京劇趣談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京劇趣談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京劇趣談》是部編教材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文藝性很強的說明文。它的說明對象京劇。是篇集文藝性,專業(yè)性極強的文本,面對六年級的學生,既要抓住文本的特點,又要緊扣本單元的語文訓練要素,讓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學習達到了解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目的。文章的作者徐城北先生是著名的京劇理論家、戲曲研究員,對京劇頗有研究,其文筆老練,對于藝術的闡釋通俗幽默,深入淺出。本課的教學設計者抓住文本的特點,通過京劇藝術的無中生有,引導學生做到了品藝術之趣。

一是文本語言之趣。本文作者趣談京劇,語言充滿幽默。賞析語言可以品味京劇之趣。馬鞭部分的第三小節(jié)那就得狠狠做戲,可以分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品讀1.什么叫狠狠做戲呢?2.做戲即是表演之意;3.狠狠寫出了表演的到位,狠狠做戲不就是盡力地展現京劇表演藝術的魅力嗎?從中體會作者的語言通俗幽默。亮相部分的雙方臉對著臉,眼睛對著眼睛,兵器對著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種定身術給制服了!三個對著生動傳神的寫出了舞臺效果。像這樣的語言例子很多,老師引領學生合作學習,細讀文本,學生將會受益更多。

二是京劇藝術之趣。語言讀活了,文章里描寫京劇的無中生有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哲學就活在了學生的心中了。

三是課外傳承之趣。一節(jié)好課借課堂傳承課外,課堂是為學生課外學習奠基的,課堂的結束正是學生對中華京劇文化研究的開始。

本課的設計抓住了文章的虛實動靜使板塊非常清晰,清晰的板塊讓學生的學路也異常清晰,略顯不足的地方是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足夠的自學能力,《京劇趣談》又是篇略讀課文,老師可以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通過前置作業(yè)單,及清晰的板塊,用好老師教給的學習文章的方法,落實本課的語文要素的訓練。

33、猴王出世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猴王出世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猴王出世》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近日,觀摩了鄭春燕老師執(zhí)教的《猴王出世》這一課,我認為以下幾點尤為突出:

一、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鄭教師運用孩子們所提的問題進行教學,突出了課文的重點。完成、解決了問題,也就完全了本課的教學任務,目標相當明確。

二.體現教與學的互動

課堂上鄭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勾畫重點的語句,引導學生深入課文的描寫,感受優(yōu)美的語句,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三.重在指導朗讀。體會句子,學習寫法

教學中,鄭教師適時出示了文中的重點語句,反復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有個別試讀,集體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正所謂在讀中感悟,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美,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新課標特別強調將朗讀貫穿于各學段的目標之中,整堂課書聲瑯瑯,一步步將學生引入情境,入境悟神。

然后,指導學生賞析句子,學習句子所采用的表達方法,感受到不同的表達方法所表達的意思效果有明顯的不同,即學生們在學習中學到了方法。

四、抓住關鍵詞句品析。

關鍵詞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存在于文中。語言文字做到訓練扎實。抓住了重點詞句食草木,飲澗泉那石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這句話,要求學生把目光放在語言文字中,你發(fā)現了什么?有什么樣的結構?讓學生通過把品讀,把這些關鍵詞找出來,體會這是一個怎樣的石猴?字詞的教學是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學習語言的基本活動,是提高學生欣賞能力的語文味濃郁的學習活動,老師做得很到位。

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舞臺。這堂課,鄭老師構建民主、平等的對話,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教學的始終,學生學得輕松,教學效果扎實、有效。這是一堂很好的略讀課文教學的范例。

當然,任何一堂課都會留下遺憾,如果老師在放手讓學生大膽質疑上在深入一步的話,可能效果會更好。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如果沒有深入的思考,沒有潛心的研究,是很難發(fā)現問題的。學生在學習中無疑可問,這與他們不深入思考是密切相關的。因為疑問的產生是與深入思考相聯系的。能思則能疑,思得越深,提出的問題就越多,就越深;相反,不思考,當然也就無所謂疑了。

34、紅樓春趣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紅樓春趣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上完《紅樓春趣》一課,自己還蠻喜歡的。

除了書上的這一則故事,我還跟大家分享了兩個小片段,一是寶玉自己被賈環(huán)燙傷了,還忍住說都怪自己;二是他逗趣林黛玉,給她編了一個小故事。

小朋友們學得挺認真,一個家伙說:以前還以為賈寶玉是一個花花公子,對他沒什么興趣?,F在才發(fā)現,這人還挺有人味兒的,有趣。另一個小家伙說,通過這節(jié)課,我開始饒有興趣地讀《紅樓夢》了。

好吧,大家喜歡,就好!

一、課堂導入

1.出示《紅樓夢》前三回的回目名,學生齊讀,教師簡單介紹故事梗概。

2.介紹《紅樓夢》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紅學研究包羅萬象:飲食、家具、體制、服飾)

3.學生將課文選自的回目抄寫在課題旁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

4.游戲:

教師念一段描寫賈寶玉的文段,旁邊出示一張賈寶玉的畫像。

學生邊聽邊對照觀察,說出畫像與文字不符之處。

(學生根據文段,找出服飾上的不同)

二、共讀課文

1.介紹課文故事前情眾人在林黛玉處玩填詞游戲。

2.師生共讀課文:教師讀旁白,學生讀寶玉,并勾畫下來,初步讀出人物語氣。

3.課文中的賈寶玉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先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

4.學生發(fā)言:

圖片

三、課外延伸

1.教師節(jié)選《紅樓夢》十九回耗子精偷香芋和二十五回賈環(huán)燙傷寶玉的故事,師生共讀。

2.學生根據今天的閱讀的三則故事,5min寫一寫自己對寶玉的印象。

(提示:評價+舉例)

四、課堂小結

1.介紹曹雪芹的傳奇經歷與創(chuàng)作歷程,鼓勵課后閱讀。

2.分析人物多元化的特點,學習塑造人物的方法。

35、楓橋夜泊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楓橋夜泊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評論說不上,我覺得每次聽課的過程呢,就是我自我學習的一個過程,聽完老師的課,我覺得是一種享受,因為他身上自帶那種濃濃的書香氣息,我們都知道,像古詩的教學往往都是比較枯燥乏味,但今天的王老師,他打破了傳統的這種古詩教學,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首先他以寒山寺的鐘聲來進行一個導入,這個聲音是學生們不常聽到的聲音,本身就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好奇。這時呢,再進一步營造出一種這種氛圍感,是一個寫寫著終生的詩句,將學生的探知欲拉滿,此時他在順勢導入到今天的學習內容,那此時此刻在學生心中啊,他這首詩就已經醒了,有了一種厚度,同時也蒙上了一種一種這個比較神秘的面紗,吸引我們學生去一探,究竟想走進古詩中第二步呢是感受式的畫面時,感受畫面之前王老師他先引領學生反復的去誦讀在讀中去感受詩人的這種情緒,在和學生交流詩中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無論是月落,烏啼啊等等,這些意象都讓人有一種凄涼孤寂之感,以景融情。此時再讓學生去體會詩人想表達的這種情緒,那這個情意就疏通了。第三步,學生他只知道愁,但是不知為何愁,那學生對詩的理解一定是不夠深刻的,因此王老師他就引導學生從詩人客居他鄉(xiāng),然后科舉落榜,生逢亂世的時代背景入手,讓學生去體會他們內心那種復雜的愁,最后讓學生反復的誦讀來感受股市的經典,當學生感受到楓橋夜泊,他的這種魅力的時候,往往是在帶著誦讀導入時一開始出現的那些詩句,在讀的過程中,再來感受詩歌的魅力,感受我們詩歌就是經典的魅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張紀的內心,走進古詩楓橋夜泊,那么這是課堂上那種語文味就出來了啊,以上就是我個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謝謝大家。

36、村居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村居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方老師的課堂氛圍輕松,整堂課環(huán)節(jié)緊湊,給予學生充分的發(fā)揮空間,利用朗讀和想象讓學生細細體味詞的韻味,入情入境,沉醉于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中。引導學生理解詞這種文學形式,感受詞有定調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深入淺出地帶學生掌握詞的相關知識。最后,延伸拓展三首同樣帶有醉字的作品,透過畫面、文字,透過作者的人生經歷,去觸摸作者的心靈世界,一同醉心那無紛爭的田園之樂。

課堂上的三個亮點。一、溫故知新,化難為易,借已學過的高鼎的詩和《清平樂村居》進行對比,再分析解讀,用淺顯易懂的輸出讓學生理解詞的形式。二、淡筆勾勒,濃墨渲染,老師引導學生朗讀、想象去感受大兒的勤勞,中兒的手巧,特別是小兒的頑皮可愛,并抓住相媚好這一留白之處,順水推舟讓學生展開想象走進詞中所描繪的情境中。三、語言之趣,趣在融情,年輕教師需要學習方老師干練的語言。教師有了生動、趣味的語言,課堂便煥發(fā)了生機。接著,姚建國老師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方老師課前認真地備課為本堂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詩文的節(jié)奏去品味詞句,讀中有層次。其他教師也依次發(fā)表了自己的感受。最后,姚小軍主任總結,教師備課要充分,把握好課堂時間,教學要在讀上面下功夫,以讀為主,多種角度多層次地去讀。

示范引領顯真章,聽課評課促成長。通過此次示范課活動,加強了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為教師實現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使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授課藝術和教學水平都有了相應的提高,為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37、春夏秋冬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春夏秋冬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恰巧寫稿子時正是春分季節(jié),是一年中晝夜平分的日子,以前沒有過時節(jié)的概念,從家里老人的言論中發(fā)現老人對時節(jié)記得特別清楚,特別是奶奶在立春時讓我們咬春,我便也特意注意一些時節(jié)的特點,在走進校園時我還在想寫點什么呢?便從時節(jié)中找到靈感,春夏秋冬與教師、教育有什么聯系呢?

在季節(jié)里春天是播種,夏天是成長,秋天是收獲,冬天是收藏,而教師的春夏秋冬也同樣適用:春為播種耕耘,播種愛與尊重的種子,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夏為學習成長,教師要終身學習;秋為欣賞,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因材施教;冬為收藏經驗,自我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經驗,提升自我。

春:用愛播種,用心耕耘

教師的教育過程猶如一次播種,一次耕耘,一點點在學生的這塊土地上生根發(fā)芽,學生的心靈需要教師細心呵護和澆灌,這棵小樹苗才能茁壯成長,教師要用愛播種,用心耕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這是陶行知先生對用愛與用心做教育最好的闡述,這也是我在教育過程中堅持的教育理念。

教育過程是充滿愛的過程,教師職業(yè)是充滿著愛的行業(yè),教師是充滿愛的師者,所以我們的學生幸福,教師自身幸福,中國教育才幸福。

我的一位家長在感謝老師時說的這樣一句話讓我記憶尤深,老師是除了父母外最希望孩子好的人。細想想,是啊,老師每天都在圍著學生轉,備課、上課、改作業(yè)、做教研、寫敘事、評課研課等等,一切為了孩子,一切圍著孩子,眼中都是孩子。每個學生什么性格,什么秉性,什么樣子,發(fā)生了哪些事,不但關注課上表現,還在課后觀察孩子的同學關系,在回家后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跟蹤作業(yè)情況,是否掌握新知簡直是三百六十度全方位關注孩子,這一切便出于教師的愛,無私的愛,奉獻的愛。我常說我太忙了,老師們太忙了,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多為了孩子付出一些力罷了,所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正是真實的寫照。

在假期里孩子不聽話,我們一個電話過去,一段語音過去,孩子便乖很多。除了父母沒有人比我們更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教書育人是教師之本,我們希望孩子有健康的身體,所以進行體育鍛煉,我們希望孩子有審美和快樂,所以有美術音樂課,我們希望孩子汲取知識,所以精心設計課堂,我們希望孩子具有良好品格,所以要以身作則,進行德育,這都緣于師之愛。

用愛播種,用心耕耘,耕耘孩子們的心田,需要用心,更需要察言觀色。觀察孩子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心理變化,并及時跟進孩子的教育,教師的工作需要用心做細,才能帶動學生做細致,教師工作要精益求精,秉承認真細心的教風,孩子們也要精益求精, 在學習過程中秉承嚴謹認真的學風。

夏:終身學習,快速成長

學習力是一個人最大的能力,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注入新知,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知識之廣要求我們要終身學習,知識之深要求我們要深度學習,而學習,將伴隨著我們的整個生命,人人都要成為終身學習者,從學習中提升自我,思考人生,建立學習的習慣。

當不知道干什么時,便讀書吧,從書中發(fā)現自我,與作者對話,與文字交流,只有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寫作的路也是用書來一本本積淀的,在學習的路上不孤單,加入敘事者之后與敘事者們共讀,共思,共寫是多么幸福的事。

要想與時俱進,必須通過學習,從最近的網課學習便是很好的例子,我們的教學搬到了網絡上,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在探索接受新型教學形式,老師也變成主播,通過網絡云教學,從不會到會到熟練,正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教師的知識越多,學生掌握知識就越容易,他在學生和家長中的威信和信譽就越高,孩子們就越把他當作知識之源而被他所吸引。教師的教與學是并進的,學是為了更好的教,這也是教師的快樂,學無止境,盡情的享受學習的快樂吧!

秋:學會欣賞,因材施教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學生是獨特的人,都有著各自的脾氣秉性。如何將學生的潛能和力量開發(fā)和喚醒,需要教師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去尋找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去發(fā)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我們找對方法,學生便會給我們驚喜和難以想象的力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自我的發(fā)掘是教育的意義,是教師之責。

有一次我在課后發(fā)現一位不愛表現、經常不聽課的孩子在幫離他很遠的同學拾散落在地上的鉛筆盒、鉛筆等。我不禁欣慰,這不也是他樂于助人的優(yōu)秀品質嗎。我上去夸贊了他,并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孩子媽媽,我們都為他點贊。還有性格內向的孩子不敢與人交流,但在美術方面卻很擅長,能畫出一幅豐富而色感很強的圖畫;有調皮搗蛋的孩子也會因為老師的教導變得很懂事

每個孩子都會有所長,教師要善于識別學生身上的光明面,因材施教必會讓孩子得到尊重,得到發(fā)展。

冬:收藏經驗,總結反思

冬天是安靜的季節(jié),我們儲藏糧食過冬,放慢腳步總結一年的過往,而教師也要靜下心來,儲藏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慢慢研究,總結反思,跟著優(yōu)秀的人,你會變得更優(yōu)秀。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會我們少走彎路,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教育家杜威曾說一個人應能利用別人的經驗,以彌補個人直接經驗的狹隘性,這是教育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虛心請教,積累經驗,就是最好的成長。

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 = 經驗 + 反思,這正是需要我們去實踐的。學習榜樣教師的人生態(tài)度和工作精神,從經驗中反思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讓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我從敘事者團隊的老師身上感受到他們對教育的熱情,對工作的執(zhí)著,對自己高規(guī)格的自律,這些都是我成長的動力。遇見敘事者我是幸運的,在上學期的教學中努力與學生建立信任,培養(yǎng)學科興趣,在下學期開啟我的寫作之旅,一切都剛剛好,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感恩遇見,才能發(fā)現更好的自己;感恩閱讀,才能讓我們思維獲得重生;感恩寫作,記錄我們教學的美好。前方的路還很長,只要我們走得堅定,心若向陽必生力量。只希望回首往事,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希望我們都能努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38、傳統節(jié)日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傳統節(jié)日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評課的優(yōu)點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課的結構清晰。準備部分、基本部分與整理部分的銜接科學、過渡自然。教學思路清晰,過程流暢。教學內容豐富,聯系體育知識,拓展恰當。評課的缺點是:課堂上細節(jié)講解不夠。對學生的帶動性不夠。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對其執(zhí)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

是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發(fā)展,推進教師專業(yè)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39、敕勒歌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敕勒歌評課優(yōu)缺點及建議

一、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趙老師以一張老人的圖片導入,讓孩子們猜想是哪位古代名人,孩子們把所有認識的詩人名字都說出來卻都被一一否定了,趙老師又說這位老人就像中國的圣誕老人,而且每天都會送禮物,送的禮物藏在這幅水墨畫,孩子們馬上能回答出《江南》,還送了禮物,出示草原風景圖,孩子們馬上又答出了《敕勒歌》。趙老師以復習舊知的方式導入,至于這位老人是誰,經過了一輪的學習之后,再壓軸隆重介紹,原來他是《樂府詩集》的編者郭茂倩,原來孩子們還收到了其他的禮物,如《長歌行》、《古朗月行》。作為拓展,趙老師播放了《木蘭詩》的吟誦版鏈接課外閱讀,還有贈書環(huán)節(jié),這更是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調動 幽默風趣

趙老師在課堂上豐富的表情,充滿激勵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甚至下課了孩子們還沉浸其中,不愿離開。這是我聽到讀古詩最好聽的聲音!在我的心中,你們比四年級的同學更厲害!我宣布,你們的朗讀水平是100分!還有十分,一般人都不敢拿,你們敢不敢?一般的學生我不教給他們絕招,聰明的學生我才教。你們敢不敢跟我比?課堂上妙語連連。有學生配上手勢念詩時,因不太熟練手勢有點慌亂,趙老師評價道手勢都打亂了,果然讀出了牛羊很多的感覺,這時,全場都歡笑起來,老師不僅化解了學生的尷尬,也讓自己的課堂如流水般流暢前行。這是我們青年教師應該學習的課堂智慧,學生是鮮活的,課堂也應該是鮮活的。

三、聲聲入耳 如癡如醉

古詩詞的朗讀有一定的格律、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趙老師自身文化底蘊深厚,范讀頗有激情,會朗讀會誦讀會唱讀,多種方式范讀表現出詩歌的回環(huán)起伏、委婉動態(tài)的美感,使學生在其中充分體會到古詩的美妙,也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讀的欲望。對于孩子們已學過的古詩詞如何讀得更好學得更有深度,趙老師的教學顯得有層次性。先整首詞朗讀,要求讀得慢;再到個別句子的指導朗讀,要求讀出天很高,草原很寬廣,牛羊很多的感覺;逐句突破后,其次再傳授給孩子絕招,按文字的聲調配合手勢讀,練習不發(fā)出聲音,用身體語言去感知語調;最后以不同形式呈現《敕勒歌》層層遞進,豎著出示讀,去掉標點符號讀、繁體字出示讀、古文字出示讀,以該詞最原始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這也是一種學習古詩詞的可滲透的意識形態(tài),并通過反復多次的吟誦,看似平淡無奇,但卻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引領著孩子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暢游,孩子們也深刻領略到古詩作品的形象美。

作為青年教師,我不僅要學習趙老師的博學,更應該學習他幽默,自然,靈動且機智的教學方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不斷思考、學習與實踐,才能在教育道路上成長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