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風的故事》

大班教案《風的故事》

大班教案《風的故事》

1、大班教案《風的故事》

活動目標:

  1、體驗風對不同物體的影響。

  2、知道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壞處。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了風是由于空氣流動而產(chǎn)生的。

  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3—16頁。

  風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哪些物體會移動。

  1、有的時候、風兒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扇動扇子、開電風扇,呀,風兒來了,讓我們再想想,還有什么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xiàn)。

  2、提供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羽毛、紙張,石頭、磁鐵、小木棒、金屬勺子,請幼兒猜想吵他們吹氣時它們時候會移動,并作記錄。

  3、引導幼兒向不同的物體吹風,一次只能一個孩子吹。

  4、請幼兒再次記錄哪些物體被吹動了,哪些沒有被吹動,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5、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石頭,引導幼兒想辦法制造風使其移動。

  二、表演風來了的情景。

  1、剛才我們都看了風對不同的物體作用都不一樣,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個小朋友來風,把自己想象成風,并說說你表演的是什么風。

  2、引導幼兒思考怎樣表現(xiàn)人們在大風中艱難行走的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愿惺艿斤L的存在,風很大的時候,我們行走特別的困難,有的時候衣服也會被風吹起來,在有些地方風達到七八級,很多大樹都會被風吹倒,還有人的家也被吹倒。

  三、風娃娃想做好事。

  1、出示風娃娃圖片:小朋友看,這是誰呀!(風娃娃)風娃娃它想干什么呢?請小朋友猜猜風娃娃想干什么。(想好后大膽地說給大家聽)

  2、風娃娃到底想干什么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風娃娃的心愿》。

  3、老師講述故事開頭到“大家都不喜歡你了”。

  提問: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它做了些什么?(樹林、莊稼地、池塘、小朋友的身邊)大家為什么都感謝它?風娃娃聽了大家的話,心里怎么樣?它有什么想法?(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風娃娃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對風娃娃說了些什么?(風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沙土迷了我的眼睛)

  4、討論:這次風娃娃做的事是不是好事呢?為什么?(不是,因為風娃娃把樹枝吹斷了,莊稼也吹倒了,小魚也不敢出來了,把沙土吹到小朋友的眼睛里去了。)

  5、風娃娃這樣,大家喜歡風娃娃嗎?(不喜歡)。小朋友告訴風娃娃要怎么樣?大家才會喜歡它。

  6、風娃娃有沒有聽小朋友的話,它是怎么做的呢?我們繼續(xù)來聽故事到最后。

  提問:風娃娃是怎么做的了?(慢慢地停了下來,輕輕地吹起來)

  7、這次大家喜歡風娃娃了嗎?為什么?

  8、幼兒在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9、風娃娃做了這么多好事,那你喜歡風娃娃幫你做什么好事?引導幼兒大膽說出字的想法。

  10、風娃娃做了這么多的好事,那風娃娃有沒有做過你不喜歡的事呢?引導幼兒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碰到過的事情說出風給大家?guī)淼膲奶帯H纾河袝r風把房子吹到了,或把樹吹斷了等。

  11、老師對上課的情況進行小結。

2、大班教案《魯班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敢于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征。

  2、產(chǎn)生向魯班學習的愿望,懂得從小就要會發(fā)現(xiàn)問題,多動腦筋,多想、多問、多做,才能變得聰明。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配套圖片。

  2、小鋸子一把。

  3、收集魯班圖畫書供幼兒閱讀。

活動過程:

  1、《魯班造鋸》的故事:

  (1)出示鋸子,提問:你見過這種工具嗎?它有什么用?

  (2)老師講述故事。

  (3)引導幼兒思考:魯班怎么會想到把鋸子做成這種摸樣的?

  2、《魯班造傘》的故事:

  (1)謎語:遠看像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

  (2)老師講述《魯班造傘》的故事:我國第第一把傘是誰發(fā)明的?

  (3)看圖講述:沒有傘,下雨時人們出門時會怎樣?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著荷葉,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人們夸獎魯班,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樣做的?最后,魯班造出了怎樣的傘?

  聽了兩個故事,你覺得魯班是一個怎樣的人?

  3、簡單介紹魯班及其他發(fā)明。

  4、激勵幼兒要像魯班學習,從小愛動腦筋,多發(fā)性問題,提出問題,還要多動手做做、試試。

3、大班教案《風在哪里》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2.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豐富詞語: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

  3.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風在一年四季里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的圖片。

  2.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風的存在。

  3.圖片:枝葉、花朵、樹兒、花兒、草兒。

指導要點: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活動難點:理解風與四季的關系。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理解詩句。

  提問:你看見風嗎?風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風是有大有小的)

  2.完整欣賞詩歌一遍。(教師范讀)

  (1)出示圖片,理解詞匯: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

  (2)出示風在一年四季里給大自然帶來變化的圖片。讓幼兒理解詩歌。

  3.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2)教師和幼兒共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聽錄音輕聲跟讀。

  (4)幼兒自主朗讀。

  4.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這首詩歌非常優(yōu)美,它用擬人的手法以樹兒,花兒,草兒的口吻告訴幼兒“風在哪里”,給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賦予了有形的生命。既豐富了幼兒的語言,拓展了幼兒的想象,又激發(fā)了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進行活動之前,我?guī)ьI他們到大自然感受風的存在,為接下來的活動做了個鋪墊?;顒又?,我緊緊圍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展開了教育活動。整個教育活動進行下來很順利,幼兒的興趣極其濃厚,課堂氛圍較活躍。也達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標。

4、大班教案《風火輪》

活動目標:

  1、掌握自己的“風火輪”向前滑行或滾動的方法,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

  2、在戶外活動中能互相避讓,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

  3、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有輪子的運動器械,如:滑板車、自行車、踏板車、滾鐵環(huán)等。

  2、各種用來裝飾的材料,如:彩紙、皺紙、彩帶、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主要內容并討論。

  1、教師:你們還記得故事《哪吒鬧海》嗎?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師:哪吒自從有了風火輪,他的本領和威力就更大了,風火輪對他有什么幫助?

  二、設計自己的“風火輪”。

  1、激發(fā)幼兒的設計思路。

  ——教師:你們想不想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風火輪”?如果你有一個“風火輪”,你希望他它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出示裝飾好的“風火輪”):這是老師的“風火輪”,好看嗎?那你回選擇什么材料進行裝飾?現(xiàn)在老師請你們也來裝飾自己的“風火輪”,讓它有更大的威力。

  2、利用各種材料,將自己的踏板車等裝飾成有特色的“風火輪”。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幫助。(重點引導幼兒裝飾除輪子之外的地方,以免影響輪子的滑行或轉動。)

  三、做游戲“我的風火輪”。

  1、幼兒用裝飾好的“風火輪”,在戶外自由的玩一玩。

  2、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的游戲感受以及滑行或滾圈時的注意事項,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器械,體驗不同游戲器械所帶來的感受。提醒幼兒相互避讓,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

  四、做游戲“風火輪大競技”。

  1、明確游戲方法。

  ——教師:現(xiàn)在我們要進行風火輪大競技的比賽了,小朋友先分成四組,在起跑線后站好。比賽開始,第一個小朋友要用自己的“風火輪”向前滑行或滾動前行,并且要繞過前面的障礙物再返回,將“風火輪”交給本組的第二個小朋友,最先完成的一組獲勝。

  2、游戲反復進行,每次游戲可調換不同的器械進行。

  五、活動結束。

  1、整理器械,帶來幼兒做各種放松動作。

  2、簡單講評。

5、大班教案《屈原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看懂畫面內容,嘗試講述故事大致內容。

  2.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3.感受傳說故事的魅力。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的粽子是什么樣的?它

  是用什么做的?有些什么口味?

  師:誰知道我們什么時候會吃粽子呢?

  幼:端午節(jié)。

  師:對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我們都會吃粽子。有誰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诙宋绻?jié)這天吃粽子嗎?誰來猜一猜?(請幼兒說一說)小朋友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那到底是為什么呢,老師今天還給你們帶來一個傳說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錄音,整體欣賞故事。)

  (二)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第一段。提問:故事中說的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大夫叫什么名字?(屈原)對了,我們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叫《屈原的故事》。他做了什么?你知道屈原為什么投江嗎?

  2.聽故事第二段。提問:人們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他們心里是什么感覺?為什么?他們做了什么呢?屈原的身體被人們打撈上岸了嗎?(請幼兒說一說)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3.聽故事第三段。提問:人們怕屈原的身體被魚蝦吃掉,他們是怎么做的?

  4.聽故事第四段。提問:后來人們會在屈原投江那天做些什么事情?人們?yōu)槭裁匆鲞@些事?

  (三)嘗試根據(jù)圖片分段講述故事。

  師:關于《屈原的故事》,老師還收集了幾張圖片,下面我們一起來試著看圖片講述故事。

  1.師出示圖片并講述故事。(講解劃龍舟,掛艾草、菖蒲,涂雄黃酒,縫香包)

  2.師幼一同看圖片講述故事。

  3.引導幼兒把故事講給身邊的好朋友聽一聽。

  4.請兩名幼兒單獨講述故事。

  5.組織幼兒討論:

  師:《屈原的故事》講完了,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假如在你的生活中,爸爸媽媽或者是老師錯怪了你,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四)說說端午習俗

  (五)活動延伸

  老師在手工區(qū)準備了許多彩色繩,待會兒我們一起去編吧。

教學反思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tǒng)的重大節(jié)日。為了使幼兒感受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美,我安排了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教學活動。學習了《屈原的故事》,在活動中給幼兒講述端午節(jié)的來歷,大班的孩子從家里帶來了粽子,直接接觸到了濃濃的端午文化。通過故事的欣賞與講述,幼兒了解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與相關習俗。課后我們讓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包粽子、編百歲繩,仍然是本次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感受端午所特有的親情文化。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使孩子們進一步受到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幼兒進一步了解了端午節(jié)文化教育。

6、大班教案《有趣的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樂意參與探索風的游戲。

  2、讓幼兒初步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并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風的形成,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動準備

  1、紙箱、塑料袋、氣球、扇子、書本、硬紙片、吸管、羽毛等。

  2、 風類玩具。

  3、 有關風的用途及危害圖片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運用魔術箱和塑料袋證明空氣的存在,并且就在我們的周圍。

  (2)出示2個充滿氣的氣球,把其中1個松開口后吹到一幼兒的頭發(fā)上,請幼兒說說觀察到了什么,引出“風”。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說出: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

  (3)教師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2、嘗試制造人造風。

  (1)出示風車,告訴幼兒它們都想和風做游戲,但是教室沒有風,怎么辦?

  (2)幼兒自由選擇制造風的材料,嘗試用各種材料制造風。

  (3)教師小結人造風的方法,并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兒觀看圖片,了解風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

  4、游戲:羽毛飛起來了。讓幼兒運用人造風的一些方法制造風,人雞毛飄得又高又遠。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7、大班教案《鼻子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感知和發(fā)現(xiàn)鼻子的形狀、構造和功用,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鼻子。

  2. 能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

  3.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4.初步了解鼻子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香水一瓶;鼻子的故事課件;"摸摸鼻子拍拍手"音樂;幼兒人手一面鏡子。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件神秘的禮物,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嗎?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猜一猜。

  教師噴灑香水,幼兒根據(jù)自己聞到的說出禮物名稱---香水。

  2、引出鼻子的作用。

  (1)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兒自由回答。 (出示香水,肯定幼兒的感受)

  師:哦,原來是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味,那你的小鼻子平時還聞到過什么氣味?

  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師:小鼻子除了能聞味還能干什么?

  引導幼兒閉上小嘴巴,把手放在小鼻子前面,吸氣--呼氣--吸氣。

  師:小鼻子剛才在干什么?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鼻子在呼吸。

  師小結:鼻子的用處很大,不僅可以讓我們辨別氣味,還可以幫助我們呼吸呢。

  3、觀察鼻子的外形。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鼻子,那我們的鼻子在哪里,是什么形狀的?請小朋友從椅子下面拿出小鏡子,用鏡子照照自己的鼻子,看看我們的鼻子在哪里?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和同伴的鼻子。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如:鼻子在臉上,三角形,有兩個鼻孔)

  4、欣賞故事課件,初步了解鼻子的構造。

  師: 你們知道我們鼻孔里面會有些什么呢?我們來聽一個《鼻子的故事》,一起來找找答案。 教師播放《鼻子的故事》課件,組織幼兒討論:

  (1)灰塵壞蛋和細菌妖怪被什么東西擋在了外面?(第一道防線---鼻毛)

  (2)鼻子里面有膠水嗎?(第二道防線---鼻黏膜)

  (3)被鼻黏膜擋住的灰塵和死掉的細菌,會變成什么?(鼻屎)

  故事講完后,教師提問:

  (1)鼻孔里面有什么?(鼻毛、鼻黏膜、鼻屎……)

  (2)鼻子的第一道防線是誰?它有什么用?

  (3)鼻子的第二道防線是誰?它有什么用?

  (4)鼻屎其實是什么東西?

  5、 討論怎樣保護鼻子。

  (1)師: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鼻子?幼兒自由討論,請個別幼兒講述。

  (2)學做鼻子保健操。

  師:讓我們一起為鼻子做個保健操吧!在感冒、鼻塞、流涕時,這樣的按摩可以減輕癥狀呢!

  師示范講解,引導幼兒操作;將兩只手相互摩擦發(fā)熱,以兩手中指向上推擦兩側鼻翼,用力適度,反復多次。

  6、結束活動:

  幼兒跟隨"摸摸鼻子拍拍手"音樂,自由地摸自己或同伴的鼻子唱歌游戲。

【延伸活動】

  游戲"聞聞猜猜"。讓幼兒聞用布遮住的帶有不同氣味的食品,如巧克力、桔子、餅干、香蕉等,猜是什么食品,猜中后可以吃食品。

附:鼻子的故事

  一天,灰塵壞蛋和細菌妖怪在空中飛上飛下,忽然發(fā)現(xiàn)前面站著一個人,灰塵壞蛋說:"要是能鉆到人的身體里該有多好呀!""怎么才能進去呢?"于是,它們圍著人轉來轉去,最后總算找到了鼻孔。

  灰塵壞蛋和細菌妖怪可高興啦,隨著空氣,一個跟斗翻進去??蛇€沒等它們直起腰來,就被什么東西擋住了 。

  灰塵壞蛋和細菌妖怪蹲在洞口仔細往里看,發(fā)現(xiàn)鼻子里面長了很多烏黑的毛。

  灰塵壞蛋說:"聽說它叫鼻毛,是鼻子的崗哨,專門對付我們的。"

  細菌妖怪生氣的說:"我不相信它能擋住我的去路。"它晃著膀子沖了進去,總算沒有白費勁。細菌妖怪沖過第一道防線---鼻毛。但不知怎的,腳跟和腦袋像被什么東西黏住了,一動也動不得。難道鼻子里有膠水嗎?

  鼻黏膜看見細菌妖怪這副半死不活的怪樣子,咯咯地笑起來。

  原來,黏膜是鼻子的第二道防線,許多小細菌都在這里死掉了,變成了鼻屎。

【教學反思】

  這是我第一次上課,可以說準備的還是較為充分,但是還是有些緊張,所以我把教案放在地上,如果突然忘記接下去的環(huán)節(jié),就能依靠教案的幫助繼續(xù)下去。但是我發(fā)現(xiàn)過于依賴教案,顯得不自然,不自信,而且在忘記環(huán)節(jié)是根本找不到相應放入文字。

  在孩子的語言要求方面,我只注意了孩子們的答案而忽略了語言的完整性。對于大班的孩子而言,語言的要求也應加大,而我卻忽略了這反面的問題,在下次活動中我會注意的。

8、大班教案《龍卷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幼兒了解風速與風力的關系以及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2. 認識龍卷風,幼兒了解龍卷風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威危害。

  3. 通過科學實驗操作,感受龍卷風是非??膳碌?。

  4. 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5.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扇子、紙板、水管、關于龍卷風的視頻以及風給我們帶來好處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引題:教師“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和風做游戲,你們想玩嗎?”

  二、 基本部分“

  1. 幼兒認識材料。

  教“你們覺得這幾種材料會讓我們感受到風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幼兒通過快慢的對比感受風力的大小。

  教師小結:當我們慢慢的扇或甩的時候風力特別小,當我們加快速度使勁扇或甩的時候風力就非常大。

  4. 與幼兒一起探討風在生活中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播放課件:春天風會幫助植物播撒種子。還可以放風箏,夏天風會讓我們感到?jīng)鏊?

  5. 風的特殊作用,出示圖片向幼兒講解風力發(fā)電機。

  教師小結:原來風可以帶給我們這么多的好處,可是有一種風它非??膳?,它會給我們帶來災害,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風嗎?

  6. 與幼兒一起觀看視頻

  提問:“剛才在視頻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能將地面上的物體吹起說明風力非常(教師手勢提醒)幼兒說出風力大——這就是龍卷風。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可怕的龍卷風(播放視頻2)

  提問:(1)你們看到的龍卷風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

  (2)汽車為什們會飛上天?(龍卷風是旋轉的而且旋轉的速度特別快風力就特別大可以把汽車卷上天)

  7.實驗操作人,幼兒感受龍卷風的威力

  教“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的碎紙片,這些碎紙片就像地面上的人、房子、汽車一樣,請幼兒用這根水管當龍卷風,試一試紙片是怎樣被卷起來的”告知幼兒操作方法

  8.幼兒初次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9.請個別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實驗的正確方法)

  10.幼兒再次實驗(教師指導幼兒發(fā)現(xiàn)旋轉的快風力大,旋轉的慢風力小)

  11.幼兒集體再次實驗

  三、結束部分:

  小結:小朋友龍卷風可怕嗎?為什么可怕?那讓我們回家以后可以喝爸爸媽媽一起討論討論探索有關龍卷風更多的信息好嗎?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可怕的龍卷風”能借助生動的教具讓幼兒知道“龍卷風”這個知識點,還能讓幼兒知道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顒映浞终{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握讓幼兒知道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9、大班教案《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樂意參與探索風的游戲。

  2、讓幼兒初步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并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風的形成,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動準備

  1、紙箱、塑料袋、氣球、扇子、書本、硬紙片、吸管、羽毛等。

  2、風類玩具。

  3、有關風的用途及危害圖片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運用魔術箱和塑料袋證明空氣的存在,并且就在我們的周圍。

  (2)出示2個充滿氣的氣球,把其中1個松開口后吹到一幼兒的頭發(fā)上,請幼兒說說觀察到了什么,引出“風”。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說出: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

  (3)教師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2、嘗試制造人造風。

  (1)出示風車,告訴幼兒它們都想和風做游戲,但是教室沒有風,怎么辦?

  (2)幼兒自由選擇制造風的材料,嘗試用各種材料制造風。

  (3)教師小結人造風的方法,并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兒觀看圖片,了解風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

  4、游戲:羽毛飛起來了。讓幼兒運用人造風的一些方法制造風,人雞毛飄得又高又遠。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10、大班教案《笨拙的螃蟹》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了解螃蟹尼尼對笨拙的大鉗子從不喜歡到喜歡的心理變化。

  2、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3、樂意關心、安慰、幫助同伴,體驗幫助同伴的快樂。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心理準備:認識各種海洋的生物

  物質準備:

  1、自制PPT《笨拙的螃蟹》

  2 、螃蟹手偶一個

  3、統(tǒng)計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幼互動打招呼

  1、這只螃蟹長有哪些特征?

  追問:尼尼不喜歡自己的大鉗子,這是為什么呢?

  小結:尼尼的鉗子太大了,做起事情來一點也不方便,讓尼尼變得很笨拙。

  二、教師有感情講述故事,激發(fā)幼兒閱讀、理解故事。

  1、故事中尼尼和伙伴們玩了什么游戲?他們游戲玩的順利嗎?

  2、在玩吹泡泡游戲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出示手偶,小朋友們,你認為尼尼的大鉗子礙事嗎?

  4、尼尼這么傷心難過,小伙伴們是怎么安慰它的?如果你也是它的朋友,你會用什么方式安慰它。

  三、傾聽故事,理解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1、章魚在哪?躲到那里去了?請你找一找,說說它在哪?

  2、只聽到“救命”的聲音,章魚是遇到什么危險了嗎?

  過渡句;這時候尼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它會怎樣去幫助、解救章魚?

  四、游戲“拯救章魚” ,教師講述螃蟹救章魚的過程,激發(fā)幼兒救助章魚的欲望。

  1、剛才尼尼是怎么解救章魚的,結果怎么樣了?

  2、在解救章魚的過程中,尼尼的鉗子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那大鉗子做了哪些動作呢?(學習砍、切、撕、拋的動作)

  角色扮演,拯救章魚

  4、現(xiàn)在你還覺得尼尼的大鉗子礙事嗎?(進行第二次投票)用好聽的詞語夸夸尼尼、夸夸大鉗子吧。

活動延伸

  提問:你們與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自己很不喜歡的事或物,發(fā)現(xiàn)了它的好處就慢慢喜歡了?

  出示手偶小結:“之前我這么不喜歡我的大鉗子,現(xiàn)在我終于知道笨拙的鉗子是這么有用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自己笨拙還是有用,關鍵是自己如何看待,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點也許會變成優(yōu)點。讓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做一個自信的孩子。

11、大班教案《風爺爺》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風爺爺吹的景象。

  2、樂意關注風的自然現(xiàn)象,體驗風來了事物的變化。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活動準備:

  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發(fā)聲練習

  (價值點:打開歌喉,建立音樂常規(guī))

  發(fā)聲練習《問好歌》

  復習歌曲《秋葉》

  要求:演唱歌曲時能表現(xiàn)出強弱變化。

  二、學唱歌曲《風爺爺》

  引導語:剛剛我們唱的歌曲中樹葉都落下來了,那你們知道是誰把這些樹葉吹落到地上的呢?(風)

  過渡語:是呀,風爺爺讓樹葉都落在了地上。追問:你們喜歡風爺爺嗎?為什么?

  小結:有人喜歡風爺爺,因為它能讓樹葉落下來,能讓小雨點從天空掉下來,能給我們帶來涼爽。有時候不喜歡風爺爺,可能是因為風爺爺脾氣不好,變的太大了,給我們帶來了不方便。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首關于風爺爺?shù)母枨?,聽聽今天風爺爺心情怎樣?

  1、欣賞歌曲,熟悉旋律

  關鍵提問1:今天風爺爺心情怎樣?(比較好)音樂聽上去感覺如何?

  小結:今天風爺爺心情比較好,可能刮的是小風,所以感覺開心的,舒服的,輕松的。

  2、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關鍵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對風爺爺說了什么?

  小結:風爺爺風爺爺你在哪里。風來了我不怕,風爺爺風爺爺你快來吧。

  3、學唱歌曲

  (1)幼兒聽隨音樂學唱歌曲。

  (2)分男女生演唱。

  三、表達表現(xiàn)

  (價值點:放松身體,嘗試用肢體表現(xiàn)風爺爺吹來時事物的變化)

  引導語:風來了很多東西都會隨風翩翩起舞,我們一起來用舞姿告訴大家風爺爺來了吧。

  教師示范,每句話開始時飛舞,最后一個字擺造型。

  關鍵提問:我是在什么時候開始飛舞的?什么時候停下來的?

  小結:原來,要聽清楚樂句,每一句話開始時飛舞,唱到每句話最后一個字時擺造型。

  要求:

  1、可以多一些翩翩起舞的動作,可以是旋轉的,可以是移動的····

  2、每句話結束時用造型定格。

  3、可以和同伴合作表現(xiàn)。

活動延伸:

  (價值點:親身感受風,體驗風吹在身上的舒服)

  引導語:到室外找找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游戲。

12、大班教案《洞洞故事書》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詼諧性。

  2、能看圖說出有洞的事物,發(fā)展回憶、表述、想象的能力。

  3、在老師的配合下,嘗試制作《我的洞洞小書》,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白紙、繪畫棒、訂書機、師做好幾張一樣的洞洞封面,結合故事內容相關的洞洞圖片。字卡,哪里有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部分

  1、師:小朋友見過洞洞嗎?你在哪里見過洞洞?(幼兒表達)。

  2、師:剛才小朋友有的在——見過洞洞,有的在——-見過洞洞,除了這些洞洞,還有哪些地方有洞洞呢?(出示故事大書)瞧,這本洞洞故事書就為我們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二、幼兒一起看洞洞故事書

  1、師:看仔細了啊,哪里有洞?教師逐一翻閱,讓幼兒自我閱讀洞洞故事書。

  2、提問:剛才你看到了哪里有洞?(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你能用手或身體動作來表示這個洞嗎?這些洞一樣嗎?(引導幼兒用有的———有的——-來表述)。

  3、我們再來看一邊這本洞洞故事書,說說你看懂了什么,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兒交流與解答)。

  三、師幼完整講述故事

  1、那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個故事的內容講給大家聽?

  2、教師講述故事。

  3、講完后提問:這本故事書主要講了什么?

  4、教師小結:對呀,這本故事書主要講了哪里有洞,所以故事的名字叫《哪里有洞》(出示字卡,幼兒齊讀)。

  四、制作洞洞故事書

  1、師:除了故事書上告訴我們哪里有洞,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好多地方有洞,請你把你平時看到的用標記或符號記錄下來,再把它編成幾句話,好嗎?

  2、幼兒創(chuàng)作洞洞畫。

  3、幼兒交流自己的作品。

  4、師:我們能不能也來編本洞洞故事書啊,教師當場收集幾個幼兒的洞洞作品,用訂書機訂一下,再加上一個封面,洞洞故事書就做好了。

  5、以小組為單位,配班老師幫忙,一起訂成洞洞故事書,然后一起閱讀。

  6、師:現(xiàn)在把我們的洞洞故事書放到閱讀區(qū)里,下課后讓別的小朋友也來看看。

13、大班教案《換牙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不用害怕,體會牙齒健康對身體的重要性。

  2、能圍繞換牙話題進行討論,并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3、了解換牙時應注意的衛(wèi)生,并學會保護新長出的牙齒。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1、牙齒健康對身體的重要性。

  2、該如何保護新長的牙齒。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了解本班幼兒換牙的情況,部分幼兒已開始換牙。

  2、有關保護牙齒的圖片,乳牙,恒牙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jīng)驗:通過講故事,引起興趣。

  樂樂的牙齒怎么了?好好的牙齒怎么會掉下來呢?誰來說說換牙是怎么回事?

  小結:我們生下來以后慢慢長出來的一口牙齒叫乳牙,乳牙比較小,也不夠堅硬,當我們慢慢長大后,到了五六歲的時候,乳牙就會脫落,開始長出新牙,這新長出的牙叫恒牙。恒牙比較大而且很堅硬,比乳牙還要多,對人的身體很重要。恒牙掉了就不會再長出新牙。乳牙脫掉長出恒牙,就叫換牙。

  二、經(jīng)驗交流:結合自身經(jīng)驗,掌握換牙的衛(wèi)生知識。

  1.請班上個別牙齒松動的或脫落長出新牙的小朋友,分別讓大家看看。

  你們想不想知道換牙的時候是什么感覺?誰想問問他們?

  2.提問:

  (1)如果你的牙齒活動了,能不能用手搖搖讓它快一點掉下來?為什么?

  (2)有的小朋友喜歡用舌頭去舔剛長出來的牙齒,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有些小朋友,乳牙還沒掉,新牙就在旁邊長出來了,這時該怎么辦?

  有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很長很長時間了,還沒有長出新牙,怎么辦呢?

  (4)你們還有什么換牙的問題要問嗎?

  小結:原來我們在換牙時用不著害怕,對活動的牙齒不要用手去搖,也不要用舌頭舔剛長出的新牙,對換牙時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也可以到醫(yī)院請醫(yī)生幫忙。

  三、議一議:換牙我不怕

  1、說說換牙的感受(唱歌、說話、吃東西有不方便的地方)

  2、為什么換牙?換牙的時候有什么不方便?換牙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教師小結:換牙是正?,F(xiàn)象,沒有什么可怕的,說明小朋友長大了,被換掉的是乳牙,新長出的是恒牙,恒牙是要陪伴我們一生的。在換牙時,不要用舌頭舔,不要用手摸,否則長出的牙齒不整齊了。

  四、說一說:怎樣保護牙齒

  圖片展示:保護牙齒的好方法有多吃蔬菜、檢查牙齒、早晚刷牙、用正確的方法刷牙、飯后漱口、選擇合適的牙刷和牙膏;不咬硬物、不多吃糖、不用手摸等。

  五、學習兒歌《換牙歌》

附兒歌:

  換牙歌

  哎呀呀,不好了,

  我的牙齒松動了!

  媽媽說,別害怕,

  讓我看看哪顆牙?

  蝌蚪長大掉尾巴,

  寶寶長大換乳牙。

  不亂舔,不亂晃,

  新牙整齊又漂亮。

教學反思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也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基本理念,《換牙的故事》這一活動,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

  這次的活動解決了孩子很多疑惑,許多孩子很害怕?lián)Q牙,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通過這次的活動,使孩子們了解到換牙是必須經(jīng)歷的事情,平時應該怎樣保護牙齒,牙疼的時候怎么做,最后以學習兒歌《換牙》鞏固換牙的小常識。

  大班正是幼兒換牙的時期,所以這次的活動正好符合幼兒的心理需要,及時向幼兒灌輸換牙的知識,使幼兒從容的面對換牙。

  小百科;換牙是乳牙脫落,恒牙長出的過程。在正常情況下,每個乳牙牙根的下方,都有一個對應的恒牙胚。

14、大班教案《多變的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找找、說說的形式來幫助幼兒感受、回憶、講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風,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風吹過時的情景。

  2、激發(fā)幼兒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3、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能自由發(fā)揮想像。

活動準備:

  收集生活中有關風吹過時情景的DV;事先通過故事、歌曲、游戲、親身體驗等形式來感受風。

活動過程:

  呼喚風爺爺

  復習歌曲:風爺爺

  重點:

  聽清前奏,演唱時能試著聽好同伴的聲音。

  難點:

  引導幼兒演唱時嘗試控制聲音的高低。

  師:前幾天我們用好聽的歌聲請風爺爺來做客,今天我們再來邀請風爺爺,好嗎?

  師:風爺爺在很遠的地方,年紀大了,有時聽不清你們的歌聲,你們唱的時候能不能將聲音傳的遠遠,試試將怎樣唱聲音才會傳的長長久久。

  師:真棒!我們來試試將聲音調出不同的高低。

  尋找風爺爺

  看看、找找、說說風爺爺在哪里?

  重點:能發(fā)現(xiàn)、找出風爺爺在哪里?感受不同的風速。

  難點:能較完整地敘述看到的情景。

  師:風爺爺來了嗎?你知道它在哪里呢?告訴大家吧。

  師:找對了,吳老師也用照相機找到了很多風爺爺走過的地方,你們來看看,風爺爺來了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幼兒觀看DV)

  風爺爺來了

  重點:用肢體來表現(xiàn)風爺爺?shù)絹頃r的景物。

  難點: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動作情節(jié)。

  師:快來看,猜猜他們變成了什么?

  師:我們再來和風爺爺一起玩玩,你可以學學剛剛他們做的動作。先想一想。

  師:我感覺到了風爺爺是急急地跑過去的,你們看那么多XX一起被風爺爺吹了起來,風爺爺是考考我們怕不怕冷?我不怕,不信你們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變一變,表現(xiàn)出大風來了來考考我。

  總結:原來可以一個人來表現(xiàn)風爺爺來了,也可以與同伴合作來表示,想不想再和風爺爺一起捉迷藏?我們聽著音樂和風爺爺一起玩玩吧。

  (停頓后放音樂)

  你好!風爺爺

  舞蹈:和爺爺一起運動

  師:雖然在冬天里風爺爺會讓我們感到有些冷,不過我們不害怕,因為我們動起來和風爺爺一起跳舞身體就會暖和起來了,現(xiàn)在來跳個快樂的舞蹈。

活動結束:

  迪斯科音樂中鼓勵幼兒聽節(jié)奏一起跳舞

教學反思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雖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這節(jié)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了解關于風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一些簡單常識。我最大限度的調動自然資源,選擇生活中可利用的實物進行了此堂課,讓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到風,只有讓幼兒親自感受到風的存在,才可以體會到單憑口說理解不了的知識。

15、大班教案《水墨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墨畫的特點,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

  2.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式創(chuàng)作水墨畫,學習想象添畫能講述畫面內容。

  3.敢于大膽、自主地完成作品。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水盆 墨汁 毛筆 抹布 硯臺 墨棒

  2.水墨畫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硯和墨,欣賞中國水墨畫

  ——你認識它嗎?猜猜它會是什么?(出示硯的圖片)

  ——這個叫硯,也叫硯臺。那它又會是什么呢?(出示墨棒的圖片)

  ——這個是墨棒。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知道怎樣用嗎?

  ——硯臺里加上水,再用墨棒墨一墨,水會變什么顏色?這個黑色的東西會是什么?

  ——對了,墨汁有什么用?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二、播放幻燈片,感受中國水墨畫

  ——其實墨在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小朋友們請看。(觀看幻燈片)

  ——孩子們喜歡這些畫嗎?這些畫給你們什么樣的感覺?

  ——是的,我們中國的水墨畫實在是太美了。

  三、了解水墨畫的特點

  ——小朋友們請看這一幅畫,它是用什么來畫的?在什么紙上畫的?畫上墨的顏色有區(qū)別嗎?

  ——為什么有深有淺,誰知道這個秘密?加水多,墨會怎么樣?加水少或不加,墨又會怎樣?

  ——有深有淺、有濃有淡這也是我們中國水墨畫的特點。

  ——接下來在觀看一個視頻,又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你看到了什么?

  ——劉老師把畫面上的內容變到紙上了。猜猜我是怎么變得?(出示自創(chuàng)的水墨畫)

  四、學習創(chuàng)作,講述畫中的故事

  ——現(xiàn)在請看老師是怎樣變得。用毛筆蘸上墨滴到水中,讓它變呀變,耐心地讓他流淌一會,然后把紙平放入水中,等待奇跡的發(fā)生。瞧,我的奇跡發(fā)生了,把它平放在地上,把周圍的墨汁擦干。

  ——我的故事在這畫里,誰來幫我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的故事在這里,你們的故事又在哪里呢?快快把它變出來吧!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介紹一下你畫里的故事。

  ——你們講得真有趣,把你們故事里的小動物們添加眼睛、鼻子、嘴巴和花紋吧!

  五、作品欣賞

  ——幼兒共同分享畫面里的故事。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富有創(chuàng)意的美術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初步了解水墨畫的特點,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式,體驗創(chuàng)作水墨畫的樂趣。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地投入,也很感興趣,看得出,他們對水墨畫很感興趣。再加上我用《高山流水》為背景音樂,為“水墨畫”添加了的意境,使孩子們更加投入。但在進行活動時,我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1、細節(jié)的忽略。如紙的特性、水墨畫的特征了解的不深入;材料準備上思考的也不深入,如調色盤加水就忽略了。 2、在示范講解環(huán)節(jié)有顯啰嗦,導致我的示范不清晰、混亂。3、上課語速有點慢,不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根據(jù)活動出現(xiàn)的問題,王園長和蔡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在本次活動我進行了必要的修改。通過與園長、老師們的商討,本次活動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

  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不連貫、銜接有點牽強

  滴墨、看視頻的環(huán)節(jié)和教師示范、講解作畫環(huán)節(jié)相沖突,導致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獨立的個體,不連貫。通過老師們討論決定取消滴墨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出示自創(chuàng)水墨畫,體現(xiàn)視頻的價值。

  活動準備不充分

  首先材料準備不充分。在呈現(xiàn)作品時,考慮不到位,宣紙不干就在紙上添畫,導致畫面破損??梢娢覍π埖奶匦粤私獾貌簧钊?,如在畫紙下面墊上報紙,會讓紙干的快些。

  其次對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把握不夠。一是對文房四寶的認識。因為沒有進行充分的前期調查和了解,我自認為孩子已經(jīng)認識了解,實際并非如此,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該利用教具(硯臺、墨棒)實際操作,讓幼兒親身感受;二是再用毛筆添加線條和眼睛的環(huán)節(jié),我不了解幼兒的用筆情況,所以指導沒能跟上;三是引導幼兒的用詞需要斟酌。在幼兒創(chuàng)出作品后,我問孩子“你能變出什么有趣的故事?”選用“故事”一詞是否恰當有爭議。通過和眾多老師們討論得出:“故事”一詞較抽象,如果讓幼兒直接觀察、想象富有情境的故事難度有點大,但如果說:仔細看看,這像什么動物?可能會給予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間,再以動物來引導幼兒添加想象“在哪”、 “在干什么”等等啟發(fā)性問題讓畫面更加豐富。

  另外,老師們還提到了一點,就是在我初次示范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將邊示范邊講解的方式變換為只讓幼兒動用視覺來觀察,而后讓幼兒來說老師怎么做的,或許這樣更有效,也能借此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專注力。

  通過這次活動,希望能為以后進行本次活動的老師們提供參考,讓老師在進行活動時,更得心應手。

16、大班教案《小螞蟻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2、 大膽想象,并能用較清晰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小螞蟻不怕困難,積極動腦的精神。

  3、 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4、 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5、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情境講述,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積極開動腦筋,體驗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大膽想象,并能用較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 手繪圖本《小螞蟻的故事》。

  2、裝滿水的盆子若干個,裝有相同重量物品(蠶豆、小石塊、豌豆小塑料球)的一次性塑料碗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一副圖(小螞蟻、背景),聽故事第一段。

  (1)引出主題,提問: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要求幼兒講述完整的一句話:一只小螞蟻來了。)小螞蟻望著天空在想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引出故事)

  (2)切入主題

  (1)師:早上,小螞蟻鉆出洞口:“哇!天氣真好,我好久沒去看我的好朋友小瓢蟲了,真想它!”于是,小螞蟻決定去看它的朋友小瓢蟲,順便出去旅行,它會怎么去呢?大家一起來猜一猜看!(請幼兒自由表述)(此問題為開放式問題,一問多答,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想象力方面可以讓幼兒創(chuàng)造如小椅子裝上翅膀等,觀察力是結合平時自己看見的自行車、汽車等帶著蘿卜兔去旅行。)

  (2)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想了這么的多好辦法,這些辦法真棒。(鼓勵幼兒,激發(fā)幼兒以后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小螞蟻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來看看它想的是什么辦法?它想的辦法和你們的一樣嗎?小螞蟻在自己的儲藏室找了一顆最大的豆豆做了一輛豆豆車,開著載滿禮物的豆豆車出發(fā)了。(在以上回答問題中,如果幼兒說做豆子車,在下面的教師小結中,就可以講小螞蟻決定用xxx小朋友想的好辦法,用最大的一顆豆豆做一輛豆豆車,開著豆豆車去看朋友。同時盡量肯定幼兒的回答。)

  2、出示第二、三幅圖(小螞蟻、裝滿禮物的豆豆車、背景),聽故事第二、三段

  (1)師:小螞蟻在儲藏室找了一顆最大的豆豆做了一輛豆豆車,開著載滿禮物的豆豆車出發(fā)了。小螞蟻開著豆豆車快樂的一路前行,呀,一條小河擋住了豆豆車的去路,什么時候多了條小河的?我該怎么過去呢?

  (2)師:聰明的孩子,請開動你們的小腦筋,趕快幫小螞蟻想個好辦法吧!怎樣讓豆豆車過河呢?(肯定幼兒的聰明,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個聰明的孩子,增加幼兒的自信心,同時激發(fā)幼兒動腦筋,想辦法幫助豆豆車過溝。)

  (3)幼兒討論好后提問:

  師:你為小螞蟻想了什么辦法呢?你準備怎么幫助小螞蟻讓豆豆車過河呢?你想好了嗎?說說你的辦法......(雖然所有提問都是繞一個主題,但這樣提問使幼兒不感到單調,同時注意幼兒講述語句的完整。)

  師:在河上建一座小橋嗎?這個主意不錯!那用什么材料來建橋呢?小螞蟻該怎樣來建這座橋呢?

  師:你覺得建橋不好,為什么?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師:用船把小螞蟻送過去嗎?到哪里去找船呢?

  小結:有的小朋友說造一座小橋,有的小朋友說用船把小螞蟻送過去,有的小朋友說開大吊車來把豆豆車調過去......這些辦法都很不錯,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這樣吧,大家再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幫助豆豆車過河?(提出商量要求,幼兒可以跟旁邊、前后的小朋友討論更好的辦法;既是對前面幼兒回答的肯定,又對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幼兒一起商量幫小螞蟻想辦法怎樣過河。

  師:用小樹葉當小船,為什么?這個辦法真棒!

  師:你說用小樹葉當小船不行,為什么?那你有什么主意?

  師:其實小螞蟻也想了個辦法,我們來看看小螞蟻想的什么辦法吧?它和你們想的辦法一樣嗎?

  3、出示第四幅圖(小螞蟻、裝滿禮物的豆豆車、背景),聽故事第四段。

  (1)師:小螞蟻左看右看,忽然它發(fā)現(xiàn)路邊的草叢里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樹葉,它找了一片最大的樹葉,想用小樹葉當小船,把它和豆豆車送過小河去……

  (2)師:小螞蟻過了河嗎?它是怎么過去的呢?這樣可以嗎?

  (3)幼兒分組操作實驗:(裝滿水的盆子、裝有相同重量物品的一次性塑料碗)

  師:現(xiàn)在請大家來試試,把裝有這些東西的碗放到水里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師:小碗為什么會沉下去?

  師:你有什么辦法讓它浮著不沉下去嗎?(幼兒自由操作實驗)

  師:你用的什么辦法讓小碗浮著不沉下去呢?

  教師小結:

  師:小樹葉會把裝滿禮物的豆豆車和小螞蟻送過河嗎?為什么?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你們覺得小螞蟻該怎樣過河呢?

  師:我們來看看小螞蟻想的又是什么辦法?它和你們的想法一樣嗎?

  4、出示第五幅圖(小螞蟻運送東西過河、背景),講故事第五段。

  師:小螞蟻看看裝滿禮物的豆豆車,再看看小樹葉,搖搖頭,又點點頭,終于把車上的禮物搬下來了,它先把豆豆車放到小樹葉上送過小河,再回來把其他的禮物一件件分開送過去。現(xiàn)在,小螞蟻又把禮物裝上車,快樂的哼著歌,開著豆豆車向朋友家駛去。

  師:小螞蟻想的什么辦法?你們覺得它的辦法怎么樣?

  師:小螞蟻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師:你喜歡小螞蟻嗎?為什么?

  二、幼兒完整的聽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xiàn)得真棒,給小螞蟻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小螞蟻很感謝你們,它想讓你們再聽一遍故事。(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聽一遍故事并不能掌握故事情節(jié),聽兩遍以后效果會有很大改善。)

  三、活動延伸

  小螞蟻在以后的旅行中又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呢?我們下次接著聽《小螞蟻的故事》吧!( 拋出這樣的提問,給幼兒留下了期待,幼兒有了行動的愿望,為延伸活動做鋪墊,也促進幼兒發(fā)散思維的發(fā)展。)

故事:《小螞蟻的故事》

  早上,小螞蟻鉆出洞口:“哇!今天的天氣真好,想想好久沒去看好朋友小瓢蟲了,真想它啊!”于是小螞蟻決定去看它的好朋友小瓢蟲,順便也出去旅行。

  小螞蟻在儲藏室找了一個最大的豆豆做了一輛豆豆車,開著豆豆車出發(fā)了,車上還裝滿了送給朋友的禮物。小螞蟻開著豆豆車快樂的一路前行,呀,一條小河擋住了豆豆車的去路,什么時候多出了一條河呢?我該怎么過去呢?小螞蟻左看右看,忽然它發(fā)現(xiàn)路邊的草叢里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樹葉,它找了一片最大的樹葉,想用小樹葉當小船,把它和豆豆車送過小河去……小螞蟻看看裝滿禮物的豆豆車,再看看小樹葉,搖搖頭,又點點頭,終于把車上的禮物搬下來了,它先把豆豆車放到小樹葉上送過小河,再回來把其他的禮物一件件分開送過去。現(xiàn)在,小螞蟻又把禮物裝上車,快樂的哼著歌,開著豆豆車向朋友家駛去。

教學反思

  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蔽野嘤變旱乃季S很活躍,但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而且傾聽習慣較差,怎樣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偶然聽到《螞蟻搬豆》這首兒歌,想到孩子們對小動物特別感興趣,他們對弱小的動物懷有同情之心,也樂于幫助它們。于是就根據(jù)這首歌創(chuàng)編了《小螞蟻的故事》,它的內容既貼近幼兒生活,又有讓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有助于拓展幼兒經(jīng)驗和視野,也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在活動中我采用了不同的提問法來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鼓勵他們大膽的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要求他們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在提問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回答問題成功的喜悅之感!孩子們在活動中注意力較集中,積極動腦,大膽表述,幫助小螞蟻尋找解問題的辦法。整個活動師幼互動性較強,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相互幫助的快樂,感受到了小螞蟻不怕困難得精神!

17、大班教案《輪子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看圖了解輪子的演變過程,感知科技的進步。

  2、仔細觀察圖片,并分析每一階段輪子演進的好處。

  3、大膽發(fā)揮想象,設計自己心中未來輪子的樣子,并說出設計理由。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白紙、筆每人一份。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29、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設置疑問,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出示一個比較重的玩具箱,引發(fā)幼兒思考,如何能輕松地搬動箱子。

  教師:如果讓你將這個重的大箱子從教師的一遍移到另一邊,用什么辦

  法比較省力呢?

  二、出示教學掛圖,理解輪子的故事。

  1、鼓勵幼兒獨立看圖連接輪子的故事。

  教師:圖中的輪子有什么不一樣?

  請你按照箭頭的指示,仔細看圖,想想后一種輪子與前一種輪子相比,

  想想哪一種輪子更好,為什么?

  2、幼兒獨立看圖,教師認真觀察、傾聽。

  3、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看圖結果。

  教師:請你將看到的輪子的故事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聽。

  三、教師講述輪子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輪子演變的好處。

  1、講述輪子的故事

  很久以前,人們在搬運很重物體的時候,選用滾木搬運重物。后來人們想到了從滾木上砍下一節(jié)當輪子,就不用費力搬滾木了。不久以后,人們發(fā)現(xiàn)有輪輻幫忙分擔重力,車跑起來更輕巧。后來人們在車子上加上鐵皮,目輪子就更堅固了。接著在木輪外圈包上實心輪胎,輪子有彈性,讓車子坐起來很舒服?,F(xiàn)在的鋼圈輪胎能隨時、快速地撤換,也越來越安全,方便。

  2、教師引導又熱看圖,了解輪子演講的好處。

  剛才我們聽了輪子的故事,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并沒有輪子的時候,人們是用滾木來搬運東西的,后來,從滾木上砍下一節(jié)來當輪子,科技在進步,人們越來越聰明設計出現(xiàn)在的鋼圈輪子,鋼圈的輪子可以做各種各樣的車子,使用起來特別的安全、方便。

  有了鋼圈輪子,人們可以到世界各地區(qū)旅行,輪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四、鼓勵幼兒設計自己心目中的輪子。

  1、輪子是人們動腦筋設計出來的,想想未來的輪子會是怎樣的呢?如果是你,你會設計出什么樣的輪子呢?它有怎樣的好處呢?請你把它畫下來。

  2、讓幼兒講述自己設計的輪子。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18、大班教案《冬爺爺?shù)娘L》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不同季節(jié)風有不同特點和作用,以及風雨自然的關系。

  2、 學習詞匯和排比句型。

  3、 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4、 理解相關內容,豐富詞匯。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奇妙的水和風》、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重難點

  初步了解不同季節(jié)風有不同特點和作用,以及風雨自然的關系。

  學習詞匯和排比句型

活動過程

  1、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講了什么事?故事里都有誰?

  2、 結合觀察畫面,分段講述故事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冬爺爺吹的是什么樣的風?冬天你在風里的感覺是怎么樣的?

  春夏秋冬吹的各式什么風,都有什么用?

  最后魚兒有沒有阻止爺爺吹風?為什么?

  3、 幼兒重復或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四季風的特點、作用。

  4、 放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5、 幼兒分角色扮演,展開對話,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不同季節(jié)風有不同特點和作用,以及風雨自然的關系,學習詞匯和排比句型。幼兒能夠完整地聽完故事并復述出來,了解故事內容及冬風的作用

19、大班教案《風娃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感受由風這一自然現(xiàn)象透出的春天氣息,理解詩歌內容。

  2、讓幼兒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感受詩的意境。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讓幼兒嘗試敘述詩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歌內容

  2、 讓幼兒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感受詩的意境

活動準備

  1、帶幼兒觀察過風吹過樹、湖面等的景象

  2、將詩歌內容制作成圖片,另制作一套與之相對比的(無風時的景象)圖片,

  3、制作配樂詩朗誦。

活動過程

  1、師出示對比的圖片(無風時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圖上有些什么?

  (幼兒:這是一條小河,還有一棵柳樹,天上下著小雨……)

  2、師出示與詩歌內容相同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同樣的場景,有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幼兒:小河上的水動了,河面上有波浪了,柳樹的樹枝動了,樹葉好象在跳舞,樹葉飄起來了,小雨有點斜斜的……)

  (幼兒:因為有風吹到小河里了,因為風過來啦,風吹得樹葉好象跳起了舞,小雨是被風吹的有點歪了……)

  教師以詩歌中的句子小結:河面上出現(xiàn)了波紋,這是為什么?綠葉快樂地跳舞,這是為什么?

  細雨斜斜地下著,這是為什么?哦,原來是風娃娃在做游戲。

  3、欣賞配樂詩朗誦。

  4、幼兒學習朗誦,記住詩歌。

  5、請小朋友為這首詩歌取個名字。

  (幼兒:風,風來啦,風娃娃做游戲,風寶寶,調皮的風娃娃……)

  (教師:小朋友說的都不錯,那我們現(xiàn)在就給這首詩歌取名叫風娃娃,請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一起來有表情地朗誦一遍詩歌《風娃娃》)

  幼兒集體朗誦詩歌一遍。

  6、教師引導幼兒仿編《風娃娃》的詩歌,把自己對風的感受用優(yōu)美的詩句表達出來。

  教師提示語:風娃娃可喜歡做游戲了,小朋友們想想看風娃娃除了會在河面上、樹葉間、小雨中做游戲,還會在哪里做游戲呢?

  (幼兒:在大海上、在花園里、在操場上、在公園里、在天上、在人們的身上……)

  教師提示語:當風娃娃來到這些地方做游戲時,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小朋友用和詩歌一樣的句子來說說。

  (幼兒創(chuàng)編一:小草悄悄的彎下了腰,這是為什么?花兒輕輕地點點頭,這是為什么?紅旗嘩嘩地飄動,這是為什么?裙子快樂地跳舞,這是為什么?海面上翻起了浪花,這是為什么?哦,原來是風娃娃在做游戲。)

  (幼兒創(chuàng)編二:頭發(fā)輕輕地飄起來,這是為什么?風車呼呼地旋轉,這是為什么?窗簾快樂地跳舞,這是為什么?風箏高高地飛翔,這是為什么?書頁嘩嘩地翻動,這是為什么?哦,原來是風娃娃在做游戲。)

  7、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有表情地朗誦一遍幼兒自編的詩歌《風娃娃》。”

教學反思

  一般詩歌教學中的圖片或者教具都是根據(jù)詩歌的內容繪制成就行了,但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如果單純根據(jù)詩歌內容繪制一套圖片,幼兒的注意力往往會放在圖片上有些什么景物,而不去關注引起這種景象的原因,怎樣才能將幼兒注意力的重點引導到是因為有了風才會使景物變成這樣的呢?于是我又增加了一套對比的圖片(景物相同,只是沒有風,一切都是平靜的)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對比圖,讓幼兒觀察圖上有些什么?然后再出示詩歌內容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同樣是這三個場景,有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這樣成功地將幼兒的注意力拉到了我想要突出的重點——“風”上面,后面的教學也就容易多了

20、大班教案《調皮的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利用自己動手制作風車,感受風的變化,喜歡探索風的秘密。

  2、簡單了解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風箏、塑料袋、幼兒自己制作風車的材料(彩紙、圖釘、高粱桿、小剪刀)。

  2、關于風的圖片(風的作用與危害)。

  3、幼兒用書大班上2第10頁。

活動過程:

  1、看一看,說一說 :

  談話:今天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件禮物,看一看,你認識它嗎?(展示風箏讓幼兒看,并鼓勵他們踴躍發(fā)言)老師帶來這件禮物的同時還帶來了一個問題:怎樣讓它飛上天?

  2、想一想,看一看:

  (1)一年四季的風有什么不同?(春天的風柔柔的、暖暖的,夏天的風熱熱的,秋天的風涼涼的,冬天的風冷冷的)

  (2)你知道人們利用風做了哪些事情?(鼓勵幼兒想一想,大膽發(fā)言,老師可作適當提示)

  展示圖片,讓幼兒看一看,老師小結:人們利用風發(fā)電、風可以把我們的濕衣服吹干、莊稼可以借助風傳播花粉、小朋友們利用風把風箏送讓天、風還能吹響風鈴……

  老師: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有時卻能造成很大危害。

  (3)看圖片,讓幼兒了解臺風、颶風的危害:引發(fā)海嘯、吹倒大樹房屋、翻船等,它是一種自然災害,但人類有信心有一天能征服它。

  3、試一試,做一做:

  風能幫助人們做很多事情,風就在我們身邊,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一起做游戲?

  指導幼兒用準備好的材料制作風車(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4、玩一玩,找一找:

  讓幼兒玩風車,感受風速、風向變化對風車的影響。

  (1)讓幼兒站在原地,觀察風車,說一說它的轉動速度。

  (2)讓幼兒試著慢慢走,觀察風車的變化。

  (3)跑起來,讓幼兒再觀察風車的變化。(幼兒跑動時,提醒他們注意安全,不要讓風車正對小朋友的臉)

  教師小結:風車轉動的快慢和風速、風向有關,風速越大風車轉動的越快、迎著風轉動的快。

  5、聽一聽,學一學:

  秋風起來了,樹葉在慢慢地落下來,有時它在院子里到處飛,是誰讓它飛起來的?(風)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除了樹葉會被風吹起來,還有什么東西會讓風吹起來?(塑料袋、紙)

  如果讓這些垃圾消失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就會變得更美!(培養(yǎng)幼兒不隨地扔垃圾、見到紙屑撿起的好習慣)

  6、課堂延伸:

  小朋友們制作一個風鈴,試一試,掛到房間的哪一個位置,發(fā)出的聲音最響亮?;顒釉O計抓住幼兒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孩子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學習?;顒幼裱趯W中玩、玩中學的教育理念,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從說一說,在知道風箏上天需要風的基礎上,了解風幫助人們做好多事情,也知道過大的風帶來的危害,不過隨后給幼兒提示不要對風產(chǎn)生恐懼,風還是我們的朋友。指導幼兒做一做,玩一玩,讓他們去感受風的“趣”。同時也讓他們在嘗試中探索風的秘密。

活動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21、大班教案《風》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風的成因,掌握風的特征。

  2、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4、了解風的用途與危害。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風,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重點:讓幼兒掌握風的基本特征及其對人類的益害。

  難點:了解風的成因。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認識空氣。

  2、各種能產(chǎn)生風的東西(如:氣球、扇子、吸管、塑料袋、小傘、硬紙殼等)。

  3、自制小風車、自制風鈴、橡皮泥、折紙帆船、臺扇、歡快的音樂。

  4、自制有關風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幼兒在室外隨著歡快的音樂自由玩風車、風鈴(引起興趣),并親身體驗風給人的感覺,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皮膚能感覺到。回室內隨音樂自由玩風車,教師在幼兒玩風車的過程中隨機提問:你的風車是怎樣轉起來的?為什么跑起來風車就轉了?為什么跑起來就有風呢?風是怎樣形成的?

  二、探索風的秘密

  (一)了解風的形成

  1、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了解風的成因

  小朋友的風車在院子里都能轉起來,咱們回到教室看看風車還能轉起來嗎?回教室讓幼兒把風車固定在橡皮泥上,引導幼兒想辦法(用嘴吹或用桌子上的東西:氣球吸管扇子等)使風車轉起來,幼兒在輕松的活動氛圍中各自進行操作,幼兒操作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引導,利用人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這一知識經(jīng)驗,引導幼兒說出空氣流動就能產(chǎn)生風。

  2、看錄像《風是怎樣形成的》了解自然界中風形成的原因。

  剛才小朋友用扇子煽動周圍的空氣,空氣流動起來就形成了風,那么天空中刮風是有人在煽扇子嗎?(放錄像,幼兒看完后自由發(fā)言)

  小結:空氣有冷的,有熱的,熱的空氣輕,往上跑,冷的空氣馬上跑過來補充,這樣自然界中的空氣自然流動就形成了風。

  (二)了解風的特點

  1、讓幼兒快速煽扇子,慢速煽扇子,說出自己的感覺,把電扇開大、開小,讓幼兒觀察不同風速下風車轉動的快慢。

  小結: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風是看不見,抓不著的,但能感覺到。

  2、讓幼兒利用已知經(jīng)驗說出風的種類:頂風、順風、南風、北風、龍卷風 、西南風、東北風、颶風、臺風等。

  三、了解風與人類的關系

  1、先讓幼兒討論風與人類的關系,說一說風的用途與危害,再播放錄像片。

  小結:天氣熱時,微風吹來,我們會感到很舒服,風會幫助我們把濕衣服吹干,風能吹動帆船,風能傳播花粉,風還能發(fā)電等。

  臺風會吹翻海上的船只,吹倒陸地上的莊稼、大樹和房屋。龍卷風會卷走人畜。

  2、提問幼兒喜歡什么樣的風?

  3.讓幼兒想一想怎樣利用風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好處?怎樣減少風災?并教給幼兒大風來臨時的自我保護方法。

  四、活動延伸

  幼兒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小帆船飄動起來。

  活動反思: 在活動準備中,我給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和觀看的視頻,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一直很高,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在活動的延伸過程中,幼兒在水中玩小帆船,并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小帆船飄動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效果不是太理想,幼兒太多,裝水的器具空間太小,這也是條件所限制的,我以后要給幼兒提供更大更合適的空間。

22、大班教案《照片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運用連貫、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語言講述照片的內容。

  2、感受照片所表現(xiàn)內容的多樣性。

  3、體驗與人交流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討論照片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能運用連貫、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語言講述照片的內容。

  2、感受照片所表現(xiàn)內容的多樣性。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的照片:示范講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三張有益于幼兒經(jīng)驗拓展的照片:智慧樹劇照、全家福照片、劉翔比賽的照片。

  2、幼兒準備自己的照片2——3張,課前請家長和孩子共同交流、回憶有關照片的內容。

  3、為了提高幼兒講述的興趣,布置照片展覽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想講、愿意講的環(huán)境氛圍,這可以使幼兒在有聲有色的講述過程中身臨其境,受到感染與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冊。

  5、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組織幼兒參觀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內容。

  (二)教師示范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師示范講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講述的要點以及講述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三)教師啟發(fā)、引導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各類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現(xiàn)的不同內容,體驗大膽講述、與人交流的快樂。

  1、個別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2、講述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師為幼兒準備了他們在幼兒園各項活動中拍攝的照片,如:春游、運動會、六一團體操表演等,孩子們都能快樂地、用完整、連貫的的語言講述,而且講述內容生動、有趣,是孩子記憶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經(jīng)驗遷移,講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4、自選照片,再次與同伴與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類整理,制作班級相冊,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導幼兒為照片歸類、整理。

  2、制作班級相冊,分享活動的快樂。

  (五)活動延伸:

  繼續(xù)收集照片,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自由講述。

教學反思

  因為活動的選材直接來源于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照片的內容是孩子熟悉的、親身經(jīng)歷的,適合于幼兒的講述活動,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和投入,師幼互動也非常激烈、有效。幼兒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語言活動中示范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師的示范講述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講述興趣,還讓幼兒感受和理解了故事的要素和結構,幼兒在講述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運用。在這里我不只是單純運用教師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幼兒的示范,因為作為身邊的小伙伴的示范更能讓幼兒所能接受。借助同伴的示范講述進一步開闊了幼兒的思路,讓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根據(jù)《綱要》的要求“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流的樂趣?!被顒右婚_始我將幼兒帶來的照片布置展覽出來,為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給了幼兒充分講述、與同伴交流的自由,使他們快樂的情緒得到宣泄,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發(fā)展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jīng)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活動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笔姑恳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在分類整理的過程中,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幫助幼兒展示和保存活動成果,孩子共享的快樂體驗為此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延伸活動將照片豐富到語言區(qū)便于幼兒隨時講述,照片的故事依然繼續(xù)。

23、大班教案《風的力量》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產(chǎn)生的原因、風的特征和風的種類。

  2、動手"制造風",感受風的力量和等級。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課件-可以產(chǎn)生風的物品

  2、注射器、氣球、電吹風、風扇、尋找不同的風等。

【活動過程】

  一、動手實驗,了解風產(chǎn)生的原因。

  1、教師用注射器吹起一個氣球,并用細繩扎好。

  在吹氣球的過程中,與幼兒互動。

  教師:氣球有什么變化?(變大了。)

  為什么變大了?(因為有"氣"進入氣球。)

  “氣”從哪兒來?(從針筒中來。)

  針筒中的“氣”從哪兒來?(從空氣中來。)

  小結:我們周圍都是空氣(為下面認識風產(chǎn)生的原因打下基礎)。

  2、教師打開電風扇,讓幼兒感受到"風"。

  教師:現(xiàn)在將風扇關閉,你還能感覺到風嗎(沒有風了)。

  小結:當打開電風扇時,由于空氣流動,我們感覺到了風,當關閉電風扇時,空氣不流動,

  所以就沒有風了。因此,風是由于空氣流動產(chǎn)生的。

  二、幼兒實驗,加深對風產(chǎn)生原因的認識

  1、小朋友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試一試如何讓空氣動起來產(chǎn)生風。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組選出代表)。

  2、教師將吹起的氣球發(fā)給幼兒,請他們兩人一組,將氣球里的氣放出,感受空氣被壓迫出來的動力,是否形成了風。

  3、分組討論: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能在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風或制造風。

  (騎車,汽車開動,快跑的時候)。

  三、歸納總結,分析風的種類。

  1、根據(jù)活動準備,尋找生活中不同的風。

  現(xiàn)在就請大家來說一說,你們都找到了哪些風。

  (空調吹涼風;刮大風時很冷;打開冰箱有涼風;臺風;媽媽灑完香水后有香風;電吹風里的風很熱。)

  教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風,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這些風。

  風是一個大家族,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型的風可以按等級分,按季節(jié)分,按風向分。

  如一級炊煙隨風偏,二級風來吹臉面,三級風吹葉動彩旗飄,四級風吹飛紙片……

  夏季的風溫暖潮濕,冬季的風寒冷干燥。

  請幼兒根據(jù)兒歌判斷現(xiàn)在室外風的等級。

  2、實驗風的干濕、風向。

  用風扇將噴出的水霧吹向孩子,讓大家感受風潮濕的感覺,并引導孩子回憶下雨時風的特點

  (有點涼,吹在身上有濕的感覺)。

  再用電吹風吹向幼兒的頭,感覺風很熱很干燥

  點燃蠟燭,讓孩子拿著站在窗口、門口和走廊上,觀察火苗的方向,并說出風是從哪兒吹來的。

  教師總結:小朋友了解了判斷風的等級、風向和風的干濕的方法,這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對你們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24、大班美術教案《鴕鳥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鴕鳥的外形特征并大膽表述出來。

  2.嘗試運用輔助材料進行拓印添畫。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點難點:

  運用輔助材料進行拓印添畫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見過鴕鳥;并且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

  2.物質準備:彩砂紙、油畫棒、鋼絲球、黑色顏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鴕鳥,觀察外形特征

  1.播放鴕鳥視頻

  師:今天來了一群朋友們,看看他們是誰?

  師:原來是鴕鳥啊,(一張鴕鳥的圖片)。它長什么樣子?

  師:還有哪里也是細細長長的?(腳)

  師:你們想走近一點看看嗎?你們想看哪里?(孩子想看哪里就點出來)

  點頭圖片:看看它的眼睛什么樣的?(大大的、圓圓的)眼睛上面還有?(長長的睫毛呢)

  師:那它的鼻孔和嘴巴呢?

  師:哇,嘴巴上面的顏色還有點粉粉、紅紅的呢。

  師:還想看哪里?(幼兒)脖子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上面還有點小絨毛。

  點身體:

  師:你想看哪里?(請一個幼兒)

  點腳圖片:師:它的腳是什么樣的?

  (分析:這里先播放鴕鳥的視頻導入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讓幼兒對鴕鳥有所了解,并且仔細地觀察,出示圖片,細致地從頭到尾觀察請幼兒講述鴕鳥的外形特征,這些都為后面繪畫鴕鳥奠定了基礎。)

  二、教師講述三只鴕鳥的故事

  1.師:看看這里有幾只鴕鳥?(3只)那今天老師就講一個鴕鳥三兄弟的故事吧,有鴕鳥三兄弟生活在一起,分別是老大、老二、老三,他們喜歡在外面走走、看看,但也會遇到一些危險。

  2.師:有一天下午,鴕鳥三兄弟在沙漠中玩耍,突然遇到了一只狼,老大它趕忙抬起了它那長而有力的腳,把狼給踢跑了。老二則甩起了它的腳,大步大步想跑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老三最膽小,它馬上把頭埋在了沙子里)把自己藏了起來,這樣就不會發(fā)現(xiàn)它了。

  幼兒觀察圖片講述。

  3.師:你們看看,找一找誰是老大、老二、老三?為什么?

  4.師:你從哪里看出來它腳像在踢?(一條腿直直的、一條腿彎彎的)跑?(2條腿都分得很開)埋起來?(脖子彎彎的)

  5.師:老師講了一個鴕鳥三兄弟保護自己的故事,鴕鳥們還有許多故事,看看它們在干什么?(你來猜猜看)。分別出示三張圖,幼兒講述。

  第一張:鴕鳥一家的故事。

  第二張:在樹林里,一直鴕鳥彎著脖子,在整理自己的羽毛。一只鴕鳥在望著望著遠處的風景或者望著同伴。原來是鴕鳥在樹林游玩的故事、欣賞風景的故事。

  第三張:一群鴕鳥在沙漠里比賽跑步的故事。

  總結原來是XXXX的故事。

  師:今天我們就要畫一畫鴕鳥的故事。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通過講述故事鴕鳥三兄弟來引發(fā)幼兒思考并尋找圖片上的老大,老二、老三感受鴕鳥的不同動作姿態(tài),再出示)一些其他的鴕鳥的圖片,激發(fā)幼兒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為后面畫鴕鳥的故事做鋪墊。)

  三、認識材料,拓印并添畫

  1.師:(實物投影)我們要用這些材料來作畫,你認識這些材料嗎?(砂紙、顏料、蠟筆等)這些我們都知道,

  2.師:這個新材料,你們認識嗎?(出示鋼絲球)怎么用呢?(老師示范印)放在顏料里蘸一蘸,放在上面印一印,看看變成了什么樣?(圓圓)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3.教師出示印好的很多圈在白板上。師:看看,這里有幾只鴕鳥?猜一猜(幼兒猜測)

  4.師:到底有幾只呢?我們來看看(出示畫好的圖片),你覺得這5只鴕鳥在什么地方?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還有頭、脖子、眼睛可以用什么材料呢?(油畫棒)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交代清楚繪畫所需的材料,有助于幼兒的操作。主要是出示鋼絲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采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拓印添畫,出示繪畫好的鴕鳥的身體,讓幼兒猜測,如果被擋住了鴕鳥該怎么畫。)

  四、幼兒操作

  師:那你的鴕鳥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什么故事呢?這里有紅色、咖啡色、藍色、綠色的砂紙,你去選一選。編一個鴕鳥的故事。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教師引導幼兒去操作繪畫。讓幼兒選擇好自己想要畫的鴕鳥的故事。)

  五、欣賞幼兒作品,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

  師:(1)鴕鳥們真是發(fā)生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呢,誰想來介紹你的鴕鳥?(2)這張是誰的?也來介紹一下。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來互相欣賞和互相交流,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美術活動要重在欣賞和引導。以前我們都習慣于老師示范,手把手地教,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其實,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學會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讓幼兒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真正地懂得創(chuàng)造美,活動中幼兒的常規(guī)很重要。本次活動,我通過欣賞鴕鳥的視頻和圖片來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鴕鳥的外形特征。然后讓幼兒想象圖片中的鴕鳥在做上面事情?;顒又杏性S多的不足之處,在材料準備的時候應該充分一點。

25、大班教案《鴕鳥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鴕鳥的外形特征并大膽表述出來。

  2.嘗試運用輔助材料進行拓印添畫。

  3.體會操作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重點難點:

  運用輔助材料進行拓印添畫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見過鴕鳥;并且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

  2.物質準備:彩砂紙、油畫棒、鋼絲球、黑色顏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鴕鳥,觀察外形特征

  1.播放鴕鳥視頻

  師:今天來了一群朋友們,看看他們是誰?

  師:原來是鴕鳥啊,(一張鴕鳥的圖片)。它長什么樣子?

  師:還有哪里也是細細長長的?(腳)

  師:你們想走近一點看看嗎?你們想看哪里?(孩子想看哪里就點出來)

  點頭圖片:看看它的眼睛什么樣的?(大大的、圓圓的)眼睛上面還有?(長長的睫毛呢)

  師:那它的鼻孔和嘴巴呢?

  師:哇,嘴巴上面的顏色還有點粉粉、紅紅的呢。

  師:還想看哪里?(幼兒)脖子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上面還有點小絨毛。

  點身體:

  師:你想看哪里?(請一個幼兒)

  點腳圖片:師:它的腳是什么樣的?

  (分析:這里先播放鴕鳥的視頻導入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讓幼兒對鴕鳥有所了解,并且仔細地觀察,出示圖片,細致地從頭到尾觀察請幼兒講述鴕鳥的外形特征,這些都為后面繪畫鴕鳥奠定了基礎。)

  二、教師講述三只鴕鳥的故事

  1.師:看看這里有幾只鴕鳥?(3只)那今天老師就講一個鴕鳥三兄弟的故事吧,有鴕鳥三兄弟生活在一起,分別是老大、老二、老三,他們喜歡在外面走走、看看,但也會遇到一些危險。

  2.師:有一天下午,鴕鳥三兄弟在沙漠中玩耍,突然遇到了一只狼,老大它趕忙抬起了它那長而有力的腳,把狼給踢跑了。老二則甩起了它的腳,大步大步想跑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老三最膽小,它馬上把頭埋在了沙子里)把自己藏了起來,這樣就不會發(fā)現(xiàn)它了。

  幼兒觀察圖片講述。

  3.師:你們看看,找一找誰是老大、老二、老三?為什么?

  4.師:你從哪里看出來它腳像在踢?(一條腿直直的、一條腿彎彎的)跑?(2條腿都分得很開)埋起來?(脖子彎彎的)

  5.師:老師講了一個鴕鳥三兄弟保護自己的故事,鴕鳥們還有許多故事,看看它們在干什么?(你來猜猜看)。分別出示三張圖,幼兒講述。

  第一張:鴕鳥一家的故事。

  第二張:在樹林里,一直鴕鳥彎著脖子,在整理自己的羽毛。一只鴕鳥在望著望著遠處的風景或者望著同伴。原來是鴕鳥在樹林游玩的故事、欣賞風景的故事。

  第三張:一群鴕鳥在沙漠里比賽跑步的故事。

  總結原來是XXXX的故事。

  師:今天我們就要畫一畫鴕鳥的故事。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通過講述故事鴕鳥三兄弟來引發(fā)幼兒思考并尋找圖片上的老大,老二、老三感受鴕鳥的不同動作姿態(tài),再出示)一些其他的鴕鳥的圖片,激發(fā)幼兒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為后面畫鴕鳥的故事做鋪墊。)

  三、認識材料,拓印并添畫

  1.師:(實物投影)我們要用這些材料來作畫,你認識這些材料嗎?(砂紙、顏料、蠟筆等)這些我們都知道,

  2.師:這個新材料,你們認識嗎?(出示鋼絲球)怎么用呢?(老師示范印)放在顏料里蘸一蘸,放在上面印一印,看看變成了什么樣?(圓圓)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3.教師出示印好的很多圈在白板上。師:看看,這里有幾只鴕鳥?猜一猜(幼兒猜測)

  4.師:到底有幾只呢?我們來看看(出示畫好的圖片),你覺得這5只鴕鳥在什么地方?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還有頭、脖子、眼睛可以用什么材料呢?(油畫棒)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交代清楚繪畫所需的材料,有助于幼兒的操作。主要是出示鋼絲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采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拓印添畫,出示繪畫好的鴕鳥的身體,讓幼兒猜測,如果被擋住了鴕鳥該怎么畫。)

  四、幼兒操作

  師:那你的鴕鳥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什么故事呢?這里有紅色、咖啡色、藍色、綠色的砂紙,你去選一選。編一個鴕鳥的故事。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教師引導幼兒去操作繪畫。讓幼兒選擇好自己想要畫的鴕鳥的故事。)

  五、欣賞幼兒作品,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

  師:(1)鴕鳥們真是發(fā)生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呢,誰想來介紹你的鴕鳥?(2)這張是誰的?也來介紹一下。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來互相欣賞和互相交流,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美術活動要重在欣賞和引導。以前我們都習慣于老師示范,手把手地教,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其實,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學會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讓幼兒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真正地懂得創(chuàng)造美,活動中幼兒的常規(guī)很重要。本次活動,我通過欣賞鴕鳥的視頻和圖片來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鴕鳥的外形特征。然后讓幼兒想象圖片中的鴕鳥在做上面事情?;顒又杏性S多的不足之處,在材料準備的時候應該充分一點。

26、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秘密》含反思

設計背景

  孩子們對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神奇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xiàn)象,既普遍存在而又有無窮奧秘。孩子們是渴望認識這些自然現(xiàn)象的。例如“風”,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玩過許多風的玩具和游戲。我發(fā)現(xiàn)“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但他們對“風”的認識只停留在直觀的現(xiàn)象,這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我追隨孩子的經(jīng)驗和生活,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秘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樂意參與探索風的游戲。

  2、讓幼兒初步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并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風的形成,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動準備

  1、紙箱、塑料袋、氣球、扇子、書本、硬紙片、吸管、羽毛等。

  2、 風類玩具。

  3、 有關風的用途及危害圖片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運用魔術箱和塑料袋證明空氣的存在,并且就在我們的周圍。

  (2)出示2個充滿氣的氣球,把其中1個松開口后吹到一幼兒的頭發(fā)上,請幼兒說說觀察到了什么,引出“風”。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說出: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

  (3)教師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2、嘗試制造人造風。

  (1)出示風車,告訴幼兒它們都想和風做游戲,但是教室沒有風,怎么辦?

  (2)幼兒自由選擇制造風的材料,嘗試用各種材料制造風。

  (3)教師小結人造風的方法,并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兒觀看圖片,了解風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

  4、游戲:羽毛飛起來了。讓幼兒運用人造風的一些方法制造風,人雞毛飄得又高又遠。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27、大班教案《海上的風》

活動目標:

  1.欣賞配樂詩,多角度地感受與想像海風,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

  2.嘗試用優(yōu)美的詞來形容海風,初步嘗試擴展詩歌內容。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海上的風》。

  2.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準備一段關于大海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談論海風。

  1.播放課件【背景音樂】。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關于大海的畫面。

  2.幼兒結合錄像或在海邊的經(jīng)驗,談一談自己對海上的風的感受。

  教師:你去過海邊嗎?你吹過海風嗎?有什么感覺?

  二、初步欣賞、熟悉詩歌。

  1.播放課件【詩歌欣賞】,把幼兒帶入詩歌所營造的優(yōu)美意境中。

  2.教師:這里有一首關于海風的詩歌,請你們欣賞。

  教師:海上的風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領?

  三、理解、學習詩歌。

  1.播放課件【詩歌教學】,分別點擊“四個問號”,逐句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為什么海上的風是花神,她一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教師用同樣的方式提問后三句:為什么說海上的風是琴師、海上的風是大 力士、海上的風是獅子,她一來,分別發(fā)生了什么事?

  2.討論理解個別詞匯,逐個討論、解釋。

  老師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熬`開”是什么意思?(幼兒個別回答,理解詞義和意境)

  3.伴隨音樂,教師和幼兒輕聲朗誦詩歌。

  四、擴展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詩歌仿編】,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海上的風還像什么?還會發(fā)生什么事?

  2.鼓勵幼兒展開想像,集體創(chuàng)編、擴展詩歌內容。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把《海上的風》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2.提供材料,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下來,并將畫展示在活動區(qū),大家互相欣賞。

28、大班教案《風的秘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樂意參與探索風的游戲。

  2、讓幼兒初步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并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風的形成,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動準備

  1、紙箱、塑料袋、氣球、扇子、書本、硬紙片、吸管、羽毛等。

  2、 風類玩具。

  3、 有關風的用途及危害圖片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運用魔術箱和塑料袋證明空氣的存在,并且就在我們的周圍。

  (2)出示2個充滿氣的氣球,把其中1個松開口后吹到一幼兒的頭發(fā)上,請幼兒說說觀察到了什么,引出“風”。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說出: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

  (3)教師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2、嘗試制造人造風。

  (1)出示風車,告訴幼兒它們都想和風做游戲,但是教室沒有風,怎么辦?

  (2)幼兒自由選擇制造風的材料,嘗試用各種材料制造風。

  (3)教師小結人造風的方法,并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兒觀看圖片,了解風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

  4、游戲:羽毛飛起來了。讓幼兒運用人造風的一些方法制造風,人雞毛飄得又高又遠。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29、大班教案《風來過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風,體驗與風游戲的樂趣。

  2、想象表現(xiàn)風來了的各種情景,仿編詩歌。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觀察有風的各種情景用圖畫形式記錄。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炎熱的天氣越是誰給大家?guī)頉隹?

  2、風看不見,摸不到,你發(fā)現(xiàn)風來過的秘密了嗎?

  二、詩歌《風》

  1、展示交流幼兒觀察風的圖畫記錄。

  說說自己從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秘密。

  2、讓我們聽聽詩歌里的風是怎樣的?

  3、師幼共同討論風來過了的影響。

  三、仿編詩歌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延伸:

  回憶風對物體的影響,如街上飛舞的報紙,吹落的帽子,飄落樹葉等。

附:《風》

  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聽樹葉沙沙沙,那是樹兒和風在談話。

  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看樹葉在點頭,那是風兒在樹林里走。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欣賞了詩歌《風》,知道了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從其他事物的變化上發(fā)現(xiàn)風的存在。讓小朋友知道,怎樣知道風來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風來了又有哪些東西在動了。通過對詩歌的創(chuàng)編,擴大了孩子思維的角度,他們發(fā)現(xiàn)我們不僅可以用眼睛,還能用耳朵、鼻子、皮膚等等去發(fā)現(xiàn)風來過了。

30、大班美術教案《船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各種船的圖片,了解各種形狀船的名字和外形。

  2.能根據(jù)船的外形,畫出它的基本結構。

  3.了解并學習吹塑紙版畫的制作,萌發(fā)幼兒對吹塑紙版畫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船的圖片若干、kt板、筷子、顏料、宣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船的圖片,認識各種形狀的船。

  1.回憶自己看過的船。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船嗎?在哪里見過?它們是什么樣的?

  教師小結:船有許多種類,有游輪、貨船、帆船、游艇、烏篷船等。

  2.通過看圖片,認識各種形狀的船。

  教師:這些船你認識嗎?叫什么名字呢?它是什么樣的?

  教師小結:游輪的體積很大,甲板上會有客艙,上面有很多窗戶。帆船的船體兩頭尖尖的像月亮,甲板上揚起一個個白色的帆。烏篷船是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船只,因為船體是黑色,所以命名為烏篷船。烏篷船的體積比較小,船體細細長長的,上面有黑色半圓形的篷。

  所有的船都是由主船體和上層建筑組成的。

  今天我們可以畫見過的船,也可以畫你自己設計的船,每個人盡量都要畫出與眾不同的船。

  二、在KT板上畫船。

  教師詳細講述作畫要求。

  教師:今天我們畫畫的工具有點不一樣,今天我們用筷子在KT板上畫船,注意要將筷子戳進板里畫,但不能太用力。

  畫完以后我們要涂底色,涂底色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播放課件)

  刷顏料時要注意只將顏料刷一遍,刷到底,不能重復在一個地方刷幾遍。

  教師師范操作。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畫出不同類型的船:游輪、帆船、貨船等,并且要畫大、畫滿。

  2.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繪畫輪廓。

  四、評價:展示幼兒的作品。

  教師:我們今天學了這么好玩的方法,現(xiàn)在將這種方法教給班上其他小朋友吧。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用不一樣的方法繪畫出船,一些老師提出,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o幼兒一些自由探索的空間。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示范部分大部分我講的不是很詳細,幼兒對操作的要求不是特別清楚,教師應該將方法和過程詳細講究,必要時請幼兒回答問題,加深他們的印象。這次活動幼兒的動手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平時幼兒較少接觸到這些繪畫材料,他們都習慣在紙上作畫,這次的活動,幫助幼兒了解了繪畫材料的多樣性,很好的提升他們的想象力。促使他們在生活中尋找不一樣的繪畫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這次的活動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身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多種不足,以后在活動的設計和前期的準備上還要在多加斟酌。

31、大班科學教案《風的奧秘》含反思

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xiàn)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xiàn)象?,F(xiàn)在正值春天,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jié)。我們江南春天的天氣,就如娃娃的臉說變就變。白天的氣溫很高,到了晚上卻會突然刮起大風來,氣溫也驟降。在幼兒園,會聽到大班孩子們在議論:我看見迎春花的花瓣被風吹到了地上;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fā)現(xiàn)“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jīng)驗和生活,就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奧秘”的活動。

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兒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現(xiàn)象憑主觀臆斷,缺乏科學性。希望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yǎng)幼兒對現(xiàn)象能進行客觀描述,以事實為依據(jù)得出推理,懂得科學存在于客觀事實,而不是教師的頭腦之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fā)現(xiàn)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并嘗試制造風。

  2、初步了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在活動中能和同伴能協(xié)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每日記錄天氣預報,并著重關注風的內容;

  (2)根據(jù)風力的不同,讓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體驗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3)請家長予以配合,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材料的準備:

  (1)每組一塊分類板

  (2)吹風機、扇子、墊板、打氣筒、紙板、書、氣球、風車、雞毛、棉花、小紙船等

  (3)“笑”與“生氣”的臉譜圖各一張。

  3、環(huán)境資源的準備: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設計思路:

  教師在幼兒探索活動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孩子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關于風,幼兒無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來證明風的存在,通過實驗來證明風的大小、判斷風的方向,甚至可以嘗試著用常見的工具制造風,使孩子真正接觸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界的奇妙。在這個活動中,遵循幼兒自主探索的原則,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通過幼兒自主地收集信息(書、網(wǎng)絡、實驗或詢問家長),讓幼兒在動眼看、動嘴說、、動耳聽、動手做、動腦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擴展有關“風”的經(jīng)驗,并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一些問題,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習得方法。

活動過程:

  一、自然導入,激發(fā)興趣(5分鐘)

  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出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和關心天氣情況。那么,誰來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師:“偏北風2—3級”,我們從哪兒可以看出?你怎么知道有風?(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感受)

  我的提問可能會使孩子回憶以往的經(jīng)驗會說“國旗、樹葉……”這時孩子的討論中對風的感受肯定還不充分,適時地帶孩子到戶外去感受風的存在,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風來的時候自然界有著各種奇妙的變化:花瓣迎風飛舞,池中的水會泛起波紋,彩旗會迎風招展。

  二、感受發(fā)現(xiàn)風力(6分鐘)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讓幼兒用圖畫形式記錄下來,并向大家說說)

  (出示分類板)請幼兒將自己的圖畫記錄進行歸類,要求幼兒之間互相討論后再分類。

  幼兒歸類、集體檢查。

  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fā)了孩子關注風力變化的積極性。這就自然地生成了以后的探索活動,在中級風、大風到來時,讓他們自發(fā)地到戶外去感受,然后將自己的體驗與發(fā)現(xiàn)用圖畫、表格的形式記錄并分類。

  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索判斷風向(10分鐘)

  師:天氣預報說今天是北風,這是什么意思?(北風就是從北邊來)(是風向)

  “用什么方法判斷?”用這樣的話題引發(fā)孩子的小組討論,然后到戶外活動,引導孩子用他們的方法證明風來的方向。如:觀察旗桿上的國旗飄動;讓孩子將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場中間,讓它們隨風滾動……讓孩子通過活動,真正明白“風真的從北邊來”。

  了解風是有方向的這一特征后,鼓勵孩子想辦法把“風向”記錄下來。就方法讓孩子展開討論:可以標漢字,也可以標箭頭,記錄不求精確,只要初步學習使用科學的記錄方式。

  四、嘗試制造風的方法(10分鐘)

  師:(拿出風車)這些風車在活動室能玩嗎?

  孩子們肯定會疑惑地說“怎么玩,沒有風!”我就一句話燃燒孩子制造風的熱情:“沒有風不可以制造點兒風啊?”怎樣制造風呢?帶著這個問題,讓孩子自己尋找材料,如吹風機、電風扇、扇子、氣球打氣筒……孩子們可以用紙板、扇子扇,把氣球吹鼓后撒氣……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嘗試制造風。雖然他們沒有真正看到風的形成過程,但是我想這些生動有趣的探索活動對他們今后的成長將具有深遠意義。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制造了風,那你們喜歡風嗎?為什么?(幼兒討論)

  課后通過孩子自己不斷地收集信息與資料,讓孩子逐步發(fā)現(xiàn)風能幫人類做許多事情,利用風可以發(fā)電、傳播種子等等,但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我想,了解風的利與弊有助于孩子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32、大班美術教案《小貓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在觀察小貓圖片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想象,創(chuàng)編小貓的故事,并運用粘、剪、畫的技能繪制連環(huán)畫。

  2、幼兒根據(jù)自己所編的《小貓的故事》,設計制作成四幅連環(huán)畫。畫面要求色彩豐富、鮮艷,內容簡單,有意義,并能講出自己所畫的故事內容。

  3、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連環(huán)畫紙若干。

  2、八個不同動態(tài),不同表情的線描小貓圖樣。

  3、水彩筆若干,各色電光紙若干,膠水、剪刀、訂書機等。

  4、木偶小貓一只,連環(huán)畫范樣兩幅。

活動過程

  一、用木偶小貓表演形式引出課題。

  1、木偶小貓:小朋友們好!我是小貓咪咪。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的禮物是兩張畫,一張畫的是我的故事,一張畫是用彩色電光紙剪貼成的小貓妙妙的故事(教師從小貓手中接過兩幅連環(huán)畫,并向幼兒展示)。我的

  許多好朋友小花貓、小白貓、小黑貓都想請小朋友把它們的故事編到連環(huán)畫里。

  教師:咪咪,我們小朋友都非常愿意給你幫忙。等小朋友們畫好后,我就給你送去,好不好?

  木偶小貓:“好!謝謝小朋友們,再見!”

  二、教師出示、講解范畫。

  教師出示范畫:

  (一)是用水彩筆繪制成的四幅連環(huán)畫,請幼兒觀看。教師講解連環(huán)畫內容:

  (1)小貓咪咪是一只非常頑皮的貓。一天早上,它從窗戶里往屋外跳。一不留神,將貓爸爸放在窗臺上的一盆花碰倒在地。

  (2)貓爸爸看見了,非常生氣,氣得胡子都撅了起來。

  (3)調皮的咪咪跳到家門口的樹上,沖著貓爸爸做鬼臉。

  (4)咪咪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將碰翻在地的花盆重新放回到了窗臺上。

  教師出示范畫

  (二)是用彩色電光紙剪貼而成的四幅連環(huán)畫,請幼兒觀察看,講出連環(huán)畫的故事內容:

  (1)一天中午,小貓妙妙正坐在樹下玩耍。

  (2)忽然她看到前面小橋對岸,山羊老公公拄著拐仗正要過橋去。

  (3)妙妙趕忙跑過橋去,扶著山羊公公過了橋。

  (4)山羊公公過了橋,高興地對小貓妙妙說:“你真是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啊!”

  三、教師給幼兒出示八只不同動態(tài)、不同表情的小貓范樣,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開啟幼兒的思路,編出小貓的故事。

  1、幼兒編故事時要有時間、地點、人物及發(fā)生的事情的內容。

  2、教師請幼兒將自己編的故事,用四幅畫面表現(xiàn)出來。

  3、教師請幾名幼兒將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故事講完后,教師進行講評,肯定最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要求幼兒編的故事內容要有意義。

  四、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連環(huán)畫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將活動分成兩組:一組用彩色水筆來繪制連環(huán)畫;一組用彩色電光紙粘貼連環(huán)畫。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想用彩筆畫連環(huán)畫的小朋友坐到繪畫組,想用彩紙粘的小朋友,坐到粘貼組。

  2、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指導幼兒繪制、粘貼時,要注意構圖要基本合理、色彩的搭配協(xié)調美觀。

  3、教師請2-3名能力強的幼兒到黑板前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并完整地講出自己所編的故事內容,教師進行簡單地評析。

  五、教師給幼兒示范,將連環(huán)畫制作成小畫冊。沿四幅畫的中心線將四幅小圖剪下,按順序排列,用訂書機訂上兩個釘,一本幼兒自己創(chuàng)作編繪的小人書就做成了。

  六、教師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剪下,然后按順序訂成連環(huán)畫書。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之間相互交流自己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創(chuàng)編講述的語言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看圖講述、創(chuàng)編故事并進行繪畫有一定的難度。在活動中小朋友能從圖片的內容了解到故事內容,并進行講述,對故事中的動物形象也觀察的非常仔細,同時他們也能大膽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說出自己對圖畫的不同理解。在創(chuàng)編故事的情節(jié)中,幼兒能夠積極動腦思考它們之間的有趣的故事。并根據(jù)自己的故事進行繪畫。

33、大班主題教案《風的奧秘》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fā)現(xiàn)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并嘗試自己制造風;

  2、了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在探究的過程中細心、專心,并以客觀的態(tài)度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4、和同伴能協(xié)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6、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每日記錄天氣預報,并著重關注風的內容;

  (2)根據(jù)風力的不同,讓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體驗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3)事先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請家長予以配和

  2、物質材料的準備:

  (1)每組一塊分類板:(如圖)

  微風  大風  看  感受

  (2)吹風機、扇子、墊板、打氣筒、紙板、書、氣球、風車、雞毛、棉花、小紙船等

  (3)笑臉與生氣的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春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天氣情況。那么,誰來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天的天氣情況呢?(幼兒發(fā)言)

  教師:誰說的好?為什么?他們說了哪些內容?(幼兒回答)

  二、感受發(fā)現(xiàn)風的大小

  教師:在關于風的記錄里,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討論)

  風級說明了什么?(風有大小,風力也不同)

  這兩天是幾級風?(幼兒回答)風級小的是微風,級數(shù)大是大風

  在微風和大風里,你都會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幼兒發(fā)言)

  (出示分類板)請幼兒將自己的圖畫記錄進行歸類,要求幼兒之間互相討論后再分類

  幼兒歸類、集體檢查

  教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究判斷風的方向

  教師:今天是北風,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兒到戶外觀察、感受)

  教師:你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來判斷風向的?(幼兒發(fā)言)

  風有方向,風的方向叫風向

  四、嘗試制造風的方法

  教師:風能和我們做游戲?誰有好辦法讓活動室里有風?

  (幼兒動手操作產(chǎn)生風的方法)

  五、討論風的利弊

  教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制造了風,那你們喜歡風嗎?為什么?(幼兒討論)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xù)收集有關風的資料,了解各種各樣的風。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校變和ㄟ^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34、大班教案《轉動的物體》

教學目標:

  1、幫助幼兒獲取有關物體轉動的經(jīng)驗,并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形成圓的現(xiàn)象。

  2、激發(fā)幼兒對轉動現(xiàn)象的好奇和探索的愿望。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培養(yǎng)幼兒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教學準備:

  1、幼兒有過玩圈、竹蜻蜓的經(jīng)驗。

  2、幼兒操作材料:一元硬幣,乒乓球,皮球,塑料圈,圓盤,圓形積木,各種方形積木,竹蜻蜓等若干。

  3、玩具汽車(自行車),螺絲(螺帽),吊扇(扇葉包紅色紙),鐘等。

  4、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1、請幼兒自由選取幾種操作材料玩一玩。

  2、請幾名幼兒上來展示自己的玩法[小物體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對幼兒讓物體轉起來的玩法加以肯定、引導,“XXX小朋友讓XX轉起來了,這個玩法真好,還有誰也能讓你手里的東西轉起來?”

  (二)試一試1、鼓勵幼兒再玩一次,試一試,讓你手中的東西轉起來。

  2、請幼兒說說,你玩了哪幾樣東西,你怎樣讓它轉起來的?加以演示。[對因玩法不正確而轉不起來的東西,可請轉起來的幼兒加以補充演示。]

  (三)看一看1、幼兒再次操作,仔細觀察,“物體轉起來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請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

  3、請幼兒觀看吊扇“怎樣讓電扇轉起來?”(打開開關)師開開關,由慢到快,“電扇轉起來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圓)

  (四)找一找1、幼兒再次操作,尋找觀察物體轉動后形成的圓,“找一找,你手里的東西轉起來后有沒有出現(xiàn)圓?”

  2、幼兒互相交流。[對轉動后出現(xiàn)圓較明顯的物體用實物投影儀展示]

  小結:物體轉動后形成圓。

  (五)說一說1、你知道還有什么東西會轉?轉動后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例:電扇的葉子會轉,轉起來后吹出了風。

  [鐘的指針會轉,轉起來后我們知道了時間;螺絲帽會轉,轉起來后可以把東西固定;雙層圓桌……]

  [實物示范,觀察]

  2、小結: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會轉的東西,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會轉的東西,這些東西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認真看,仔細想,你還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東西,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請告訴我,或告訴你的好朋友。

35、大班教案《帝企鵝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真實細膩的畫面,感受動物的靈性和偉大的父母之愛。

  2、在觀察畫面和動作模仿的情境中,體驗動物的心情,嘗試用恰當?shù)摹⑼暾恼Z句創(chuàng)編對話。

  3、聯(lián)系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愛,激起感恩之心,能有感情的表達內心的情感。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影片節(jié)選、視頻、6張故事圖片、小云朵圖片、人手一個小盒子、彩紙、亮片紙、雙面膠、背景音樂《親親我的寶貝》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進行猜測。

  1、出示帝企鵝部分身體畫面,組織幼兒展開想象,進行猜測。

  師:這是什么?這會是誰的腳呢?

  二、欣賞影片《帝企鵝的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的欣賞《帝企鵝的故事》節(jié)選

  師:看了影片之后,你的心里是怎樣的感受?哪個場景最讓你感動?(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或請幼兒來選出自己說的圖片)

  2、分段欣賞——帝企鵝媽媽將蛋傳給爸爸的場景

  師:媽媽是怎樣把蛋給爸爸的?看到這些,你心里是怎樣想的? 請幼兒模仿企鵝媽媽把蛋傳給企鵝爸爸的情景。

  3、分段欣賞——媽媽離開的畫面

  師:就要離開,爸爸會和媽媽說什么?(出示小云朵,將小云朵放在爸爸的嘴巴旁邊)請你和身邊的好朋友說一說!教師請兩位幼兒在集體面前對話

  4、分段欣賞——爸爸獨自照顧蛋的情景

  師:在爸爸身上發(fā)生了什么感人的事?你想對冰天雪地的企鵝媽媽說什么?

  5、分段欣賞——重逢的一段

  師:誰回來了? 你心里開心嗎?為什么?

  三、情感遷移

  1、幼兒回憶自己的爸爸媽媽為自己做的事情。

  師:你想到你的爸爸媽媽了嗎? 你的爸爸媽媽為你們做了什么?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2、請幼兒選擇一個小盒子,把自己的愛和感激放到盒子里。

  3、幼兒操作,用彩紙條裝飾盒子。

  4、 請幼兒跟著優(yōu)美的音樂把自己有情感的話大聲地說出來。

  四、欣賞小企鵝長大的故事畫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

  把故事圖片投放到語言區(qū),讓幼兒自由操作,講述故事。

  2、日?;顒?/p>

  讓幼兒獨立完成自己任務的同時,學會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師適時組織幼兒進行集體分享和交流。

  3、親子活動

  請家長來幼兒園,講述自己在養(yǎng)育子女的過程中最讓自己忘懷的事(比較艱辛的故事)。幼兒傾聽父母感言并向父母表達愛,父母和孩子進行互動游戲,以延伸本次活動經(jīng)驗。

活動反思:

  1、為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我將原來的看帝企鵝一家的圖片調整為出示課件——觀看帝企鵝部分身體部位,進行猜測、想象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2、部分段落的講述對幼兒有一定困難,教師可將此段落的重點提出,指導幼兒重點練習。

  3、教師的語言要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盡量使用精練易懂的語言。

36、大班社會教案《名字的故事》含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是自我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最初階段,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他們非常需要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的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教育活動"名字的故事",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了名字也是區(qū)別于他人的一個方面,但對于自己的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幼兒了解的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我們?yōu)楹⒆犹峁┝艘粋€認識名字的機會。在活動前我們請家長與孩子談談孩子名字的含義和故事,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大膽的交流表達,讓幼兒了解自己名字的與眾不同以及家長對自己的期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地交流關于姓名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體會爸媽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

  2.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并請部分家長下下來。

  2.寫有幼兒名字的小紙片(把幼兒的姓與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讓幼兒能分清)貼在大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打招呼,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再用獨特的方式打招呼

  二、尋找名字的秘密

  1.請你們猜猜這些寫滿字的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字?(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四排,做好標記)

  2.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這些名字都一樣嗎?(感受名字的獨特)

  總結:原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樣的,大部分名字是由兩個字組成的,還有小部分人的名字是2個或4個字。

  三、尋找姓的秘密

  1.我們的名字又叫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姓名中的第一個字是什么?(姓),找出自己的姓貼在胸前,相互觀察一下,你們的姓一樣嗎?一樣的就叫是同姓,在好多年前可能是一家人,可以擁抱一下。

  2.你為什么姓這個姓?(因為爸爸姓什么寶寶就姓什么),老師姓衣,你們猜猜我的爸爸姓什么?

  3.除了這些姓,你知道有哪些姓嗎?姓不一定都是一個字,還有兩個字的姓,我們叫她復姓。(如,諸葛、上官等)

  4.教師總結: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啦!一共有10幾億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你想了解更多的姓,可以看《百家姓》的這本書。

  四、說說我的名字

  1.你們的姓是跟爸爸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都有小秘密,你知道你名字的含義嗎?請小朋友找出自己的名字貼在胸前,跟自己的名字在一起。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或起名字時的小故事。

  (1)請小朋友說自己名字的含義。

  (2)猜說老師名字的含義。

  (3)通過家長寫下愛心卡片,了解幼兒名字的含義。

  小結:原來我們的爸爸媽媽不是隨隨便便給我們取名的,都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愿。

  五、延伸

  1.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2.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么叫你?

  3.你愿意為朋友取一個即特別又好聽的名字嗎?

活動反思

  1.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情境?;顒邮莾和匾膶W習方式,對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游戲是一種有趣而有實效的活動方式,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啟迪智慧。游戲中出現(xiàn)了學生熟悉的五個福娃的形象,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

  2. 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的組織者、支持者和參與者。通過讓學生講自己、講家人、講他人名字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并獲得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中,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讓學生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進行展示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別人欣賞,被別人尊重,會引發(fā)主動與別人交流的意愿,更自信、更輕松地與別人交流。

  不足之處: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一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一定不能代為回答,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教學的主人。

37、大班教案《書包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思考、想象來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激勵孩子仔細觀察,大膽表達。

活動準備

  學生的書包 書包的圖片

活動過程

  活動步驟:

  (1)引導幼兒觀察多彩多姿的書包。老師提出話題,“小朋友,今天我們來觀察一下,看看書包上有什么?”幼兒離開座位觀察,腳步輕輕,只用眼睛看,可以小聲討論。老師引出課題:“這些好看的書包里,每個都藏著動聽而美妙的故事,誰能編一編,講給大家聽?”

  (2)引導單圖講述。幼兒觀察、思考,先講給小組幼兒聽。老師巡回指導:仔細傾聽幼兒的講述,幫助幼兒組織語言,啟發(fā)幼兒的靈感。老師有意識地請幾名講得好、想象力豐富的幼兒先上來講,再鼓勵其他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述,并引發(fā)幼兒的討論:誰講得好,好在哪里。

  (3)引導連圖講述。老師引出話題:“我們再試試將相似圖案的書包連起來講一講?!?/p>

  幼兒先找自己的搭檔,熱烈討論并講述。老師巡回傾聽,提示并啟發(fā)幼兒如何將兩個書包上的故事連貫、自然地講述出來,并注意幫助幼兒編出合理而簡潔的結尾。幼兒集體、分組講述后,老師請表現(xiàn)突出的幼兒到前面來,邊操作,邊講述(幾人合作)

教學反思

  幼兒復述時語言的表達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教育者的,如聲音的高低和語調,教育者的表情等。敘述既可以是對個人經(jīng)驗的講述,如幼兒講述觀察到的動植物、參觀過的某個地方,也可以是依據(jù)一定的憑借物所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的講述,如看圖講述,圖畫本身所具有的鮮明、形象的特征對刺激幼兒的想象力很有效果;又如實物講述,實物具有真實可感的特征,幼兒在感知理解實物(如玩具、教具、自然景觀)的同時,還可以在指引下把握實物的特征;再比如情景表演講述,情景表演講述是由幼兒扮演角色來真實地做出一系列動作,然后根據(jù)對情節(jié)的理解來進行講述的活動。這類活動融趣味性和活動性于一體,很受幼兒的喜愛。

38、大班教案《彈簧故事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的過程中,了解有關圖書的基本知識,激起幼兒動手制作的興趣。

  2、學習將紙正反四等分,并用畫連環(huán)畫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最喜愛的故事。

  3、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分享同班的故事,感受成功的喜悅。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供幼兒欣賞的圖書(幼兒自制的彈簧故事書一本,大開本圖畫書一本)

  2、一盒錄音帶(課前錄制好的幼兒講述自己的彈簧故事錄音)

  3、稍厚且有韌性的長條形白紙,油畫棒,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小朋友制作的彈簧故事書,激發(fā)幼兒動手的興趣。

  1、出示幼兒自制的彈簧故事書。

  教師:這是一本小朋友自己制作的故事書,想不想聽聽書中的故事?(想聽)

  2、教師播放故事錄音,幼兒安靜傾聽。

  3、教師:故事好聽嗎?(好聽)剛剛有沒有聽清那位小朋友叫它什么書?(彈簧故事書)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一本?(想)

  二、欣賞圖畫書,了解圖畫書的基本知識。

  1、教師:我們先來了解下圖畫書。這是什么?(圖畫書)這是圖畫書的什么?(封面)封面上有什么?(書名、作者、圖畫)最后是什么?(封底)封底上有什么?(條形碼,小圖標等等)

  2、中間是什么?(內容)用什么來表示?(圖畫)右下角有什么?( 頁碼)

  三、討論彈簧故事書制作的方法。

  1、教師:小朋友覺得它像彈簧一樣會彈起來,所以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彈簧故事書。

  2、教師:制作一本彈簧書看看需要準備些什么?(一張長條形紙)

  3、怎樣把這張長條紙折成這樣?(正反四等分)教師講解:

  a、將長方形的兩條長邊對折再對折成相等的四等分。

  b、將四等分的紙翻轉放在桌面上。

  c、提起最上面一等分沿痕跡反折,完全重合在其他三等分紙上壓平,成W形狀。

  4、教師:什么地方可以做封面?封面上有些什么?(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書名、作者,老師可拿出甘心雯小朋友的做范例。)什么地方做封底?封底需要畫什么?(條形碼、標價等。)

  5、教師:里面還有幾頁?(4頁)怎樣把一個故事分成4頁來畫?(以小朋友的彈簧故事為例)每頁需要畫些什么?(開始、發(fā)展

  一、發(fā)展二、結束)

  四、幼兒制作“彈簧故事書”

  1、老師:你想畫什么故事?需要先做什么?(設計封面、封底)后做什么?(將故事分成四個部分來表現(xiàn),不會寫故事名字的可叫老師幫忙寫上。)

  2、指導幼兒進行彈簧故事書的繪畫和制作活動。

  五、展示和評價

  教師:說一說你的書上畫了什么?你最滿意的地方在哪里?你最喜歡哪一本書,哪一個故事?為什么?

反思

  以下這些是我個人在教學活動“愛的故事書”課后的反思、頓悟,以及改編的原因和細節(jié)。在教學的不斷實踐和總結中,我明白,教學是個常思常完善創(chuàng)新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完善、改進才能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從“愛的故事書”到“彈簧故事書”

  3月4日上午第二個活動是美術“愛的故事書’.因為最近有點私事沒來得及提前備課,所以在上課之前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教材。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讓我知道小朋友會喜歡上這個手工兼繪畫的活動。

  活動按書上的教材一步一步地進行著,小朋友也的確如我所料的一樣——趣味盎然。但在第四步“幼兒制作愛的故事書”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教材書上只是說將紙正反折成四層,并沒有怎樣具體教幼兒的操作方法。因為正在上課,來不及細想,拿起紙來,就教小朋友正一下反一下地對折。結果最后一層明顯比前三層少了許多。再看看小朋友的,機靈一點的正反折成了四層,最后一層多出了或少了部分的馬上嚷嚷開了“老師,多出了怎么辦?我這里少了許多……”;反應遲緩一些的小孩如卷席子般將紙朝一個方向卷成了四層??吹竭@些,直罵自己的馬虎,課前應該認真?zhèn)湔n。沒辦法,暫時我只能告訴幼兒這是我們的第一本書,試驗品。抽時間老師再重新教他們做過一本,這會兒就這樣折好就成。

  這一環(huán)節(jié)過來,幼兒在進行愛心故事的繪制上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幼兒因年齡差異,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大一點的孩子知道幫助、關心別人或別人關心幫助自己都是愛??捎械男∨笥褏s認為愛就是自己想畫什么就是什么(即便是課前我們曾討論過有關愛心故事的話題)。幼兒這樣,我加以指正,他面露難色:“老師,我不會?!本蜔o興趣再畫下去,另一個被指正的孩子也跟著如此。(其實想想,“愛的故事書”的繪畫內容對于孩子來說,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局限性,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怎樣才能讓他們有興致的繪畫完作品呢?

  我想前提必須是幼兒自己感興趣,愿意主動去繪畫。平時小朋友課間休息時間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拿筆畫畫,那會兒從沒聽誰說過不會。于是,當即我就把繪畫內容拓寬了:幼兒可以畫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愛的故事,也可以畫自己想象的故事?!芭?,知道了!”小家伙們活躍起來,剛剛幾個說不會的小家伙這會兒也忙乎。

  一段時間后,小家伙“愛的故事書”問世了,有作者、有內容、有頁碼……象模象樣的。有幾個會寫字的還給自己的書寫上了書名。像熊佳祺的“會飛的鞋子”,諶佳馨的“我會飛”…..

  嘿嘿,小朋友們并沒有因時間過長感到到疲倦和厭煩,反而個個笑開了花,爭著給老師看。瞧他們那份自豪感!看著他們這樣,內心的那份愧疚更加重了。從今往后決不能以任何事情為借口馬虎的對待工作,同時也許諾小朋友下周教他們制作過一本故事書的。

  活動結束后,我再一遍認真地翻閱了教案。覺得他們編輯的教案也有不足之處,需要完善。

  稍后一星期,單位出通知:縣教育局舉行送課進私立幼兒園的活動。突然想到這個活動,如果按自己的思路把教學過程重新設計一下或許不錯,同時也想看看私立幼兒園與公辦幼兒園存在哪些區(qū)別。于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離送課的活動還有些時間,于是我開始按自己的想法著手設計教案了,因為涉及到幼兒最后繪畫的表現(xiàn),“愛的故事書”范疇較窄,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發(fā)揮,我把活動目的2改為:學習用連環(huán)畫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最喜愛的故事,這一改動就豐富幼兒的繪畫創(chuàng)作內容。

  有了這一更改,標題“愛的故事書”就顯得過于硬梆,必須有一個既有童趣又讓幼兒印象深刻的題目。那天,我把玩著手中一本幼兒的“愛的故事書”,甘心雯小朋友走過來問:

  “劉老師,你在干什么?”

  “甘心雯小朋友,你說這像什么?”我提按著故事書。

  “像彈簧,媽媽睡的床就是這樣壓下去,又彈起來的。”

  思緒豁然開朗,“彈簧故事書”多有趣味!我抱起甘心雯小朋友響亮的親了一下,

  “謝謝你,寶貝!你幫老師解決了一個難題?!?/p>

  “彈簧故事書”這一活動名稱便孕育而生。

  接下來活動過程也需要重新編排一下。原教材第一步驟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關于愛的故事。幼兒大部分只會人云亦云:爺爺早上開車送我來幼兒園,媽媽給我買新衣服了,奶奶給我蓋被子了……有些小朋友等不及你請他說,便自顧自地和身邊的伙伴聊開了。老師為了課程需要又必須硬性地讓幼兒回到活動內容上來,幼兒情緒上不免有些起伏。而且這部分內容現(xiàn)在也不適合我的活動標題,所以我決定舍去這部分,改為我增設的一個活動內容。

  出示我班幼兒的成品“彈簧故事書”,讓小朋友欣賞并傾聽他的“彈簧”故事(課前我錄制好故事錄音)。我想小朋友聽完后,肯定會露出羨慕的表情,并發(fā)自內心的想自己動手制作故事書,這也是我增設這一內容的目的。

  幼兒有了自己想動手的念頭,爾后我就直接用了書中的第二步欣賞圖畫書,了解圖畫的基本知識。幼兒迫切地想制作故事書,這一環(huán)節(jié)他們會很認真地傾聽,想知道圖書里故事外,還有哪些他們不知道的知識。

  隨后很自然地過渡到原教材的第三步:討論愛的故事書(彈簧故事書)的制作方法。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已有感觀經(jīng)驗基礎上(剛欣賞過我班幼兒的彈簧故事書),進一步把圖書的基本知識進行了一番梳理,又明白制作所必須的材料和制作步驟。同時也加深了印象,制作就不會落下哪一個環(huán)節(jié)。

  活動的第四步就是幼兒制作彈簧故事書。在這一步,原教材只有將紙折成四層,并沒有具體的教學方法,也欠一個將紙等分的說明。已上了的活動經(jīng)歷讓我明白必須自己琢磨出一個折紙的方法,且要組織好語言,通俗易懂,讓幼兒一聽就明了。怎樣將紙折成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四層呢?

  這一環(huán)節(jié),對于幼兒來說,掌握折成大小相等的四等分容易,但后者就不是件易事。說實話,我自己琢磨了許久才頓悟:

  ①、將長方形的兩條長邊對折再對折成相等的四等分。

 ?、凇⑺牡确值募埛D放在桌面上。

 ?、邸⑻崞鹱钌厦嬉坏确盅睾圹E反折,完全重合在其他三等分紙上壓

  為了驗證折紙方法的可行性,我抽空在班上試驗了一下。班上45名幼兒,其中只有2名幼兒不會,比起以前上的那節(jié)課,效果算不錯的。

  這一難度被攻克,幼兒最喜愛的故事繪制就不成問題了。大班幼兒具備一定的相像力,雖說幼兒個體的差異會影響到故事繪制內容的簡易,人物的多少。但我覺得這一點大可不必深究,重在幼兒極大的發(fā)自己的主動性,從中獲得了愉悅、成就感。

  活動過程最后一步依舊采用了原教材的“展示和評價”這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期待著自己的作品會得到老師、伙伴的贊揚與肯定。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必須更好地照顧到那些相對弱勢的幼兒,鼓勵他們,讓他們保有信心。

  整個活動過程時間持續(xù)會比較長,但我想孩子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明朗的,因為最大限度的挖掘并發(fā)揮了他們的自主性。已上的“愛的故事書”也證明了這一點。

  我堅信,并期待著這次活動的到來!

39、大班科學教案《燈的故事》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燈的故事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了解燈的種類及燈的發(fā)展歷史。

  2、嘗試按類擺放、布置等的展覽。

  3、了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燈或者燈的資料。

  2、幼兒用書:《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介紹,了解燈的種類。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收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

  教師:請你們在小組里介紹一下你帶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看看你們帶來的燈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種類的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這些燈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哪盞燈?為什么?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燈?

  幼兒大班科學教案《燈的故事》

  2、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展覽,引導幼兒觀看各種不同的燈。

  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怎樣讓大家都能觀賞我們帶來的燈呢?(教師引導幼兒提出布置燈的展覽)

  教師:怎樣布置展覽才能讓別人看的更清楚呢?(引導幼兒按類擺放,注意不重疊擺放等。)

  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燈的展覽,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燈。

  教師和幼兒共同觀看燈展,引導幼兒進行評選,選出最受歡迎的燈、最特別的燈、最可愛的燈等。

  3、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燈的發(fā)展歷史。

  教師:現(xiàn)在有各種各樣的燈,你知道燈是怎么來的嗎?以前的燈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燈》,了解燈的發(fā)展歷程。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燈?

  教師根據(jù)幼兒用書、有關等的資料等介紹燈的發(fā)展歷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燈的歷史。

  活動反思:

  《燈的發(fā)展》是一節(jié)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對實物、視頻、圖片等直觀接觸了解燈的作用及發(fā)展史,感受科學的奇妙。并積極的參與活動,嘗試給各種各樣的燈進行分類,激發(fā)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本次活動我主要是通過借助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及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引導幼兒去探索與發(fā)現(xiàn)。在活動初,我直接讓幼兒觀察周圍的燈飾,導入燈的話題,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燈的作用,很多幼兒能積極的針對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種燈飾進行觀察,除了觀察燈的外形、顏色、作用外,個別幼兒還發(fā)現(xiàn)了燈的不同種類,借此機會我便順其自然的引導幼兒為各種燈飾進行分類。

  在了解燈的發(fā)展史時,我以課件的形式向幼兒講述了愛迪生的故事,以及燈是如何發(fā)明出來的。很多幼兒在了解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后,都紛紛表示將來自己也要在某一方面有所進步,并對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表示敬佩。在了解燈的發(fā)展史時,幼兒對古代的照明工具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多幼兒在觀察古代燈具時都會與現(xiàn)代燈具做對比,從而發(fā)現(xiàn)燈的不斷發(fā)展與變化。

  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選出自己最喜愛、最特別、最可愛的燈具,很多幼兒都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燈具大膽發(fā)言,并表示長大后會做出更神奇的燈。

  總的來說,我班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表現(xiàn)較好,因為出示了精美的課件,幼兒的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很多幼兒針對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探索欲望,懂得通過與同伴討論,向老師詢問等方式尋找答案,達到了活動目標。我希望在延伸環(huán)節(jié),能讓家長帶幼兒參加燈展,讓幼兒能更直觀的觀察燈、了解燈。

40、大班教案《風來過》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風,體驗與風游戲的樂趣。

  2、想象表現(xiàn)風來了的各種情景,仿編詩歌。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觀察有風的各種情景用圖畫形式記錄。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炎熱的天氣越是誰給大家?guī)頉隹?

  2、風看不見,摸不到,你發(fā)現(xiàn)風來過的秘密了嗎?

  二、詩歌《風》

  1、展示交流幼兒觀察風的圖畫記錄。

  說說自己從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秘密。

  2、讓我們聽聽詩歌里的風是怎樣的?

  3、師幼共同討論風來過了的影響。

  三、仿編詩歌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延伸:

  回憶風對物體的影響,如街上飛舞的報紙,吹落的帽子,飄落樹葉等。

附:《風》

  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聽樹葉沙沙沙,那是樹兒和風在談話。

  你沒見過風,我也沒見過風,你看樹葉在點頭,那是風兒在樹林里走。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欣賞了詩歌《風》,知道了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從其他事物的變化上發(fā)現(xiàn)風的存在。讓小朋友知道,怎樣知道風來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風來了又有哪些東西在動了。通過對詩歌的創(chuàng)編,擴大了孩子思維的角度,他們發(fā)現(xiàn)我們不僅可以用眼睛,還能用耳朵、鼻子、皮膚等等去發(fā)現(xiàn)風來過了。

41、大班主題教案《風的秘密》含反思

  設計背景

  孩子們對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神奇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xiàn)象,既普遍存在而又有無窮奧秘。孩子們是渴望認識這些自然現(xiàn)象的。例如“風”,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玩過許多風的玩具和游戲。我發(fā)現(xiàn)“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但他們對“風”的認識只停留在直觀的現(xiàn)象,這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我追隨孩子的經(jīng)驗和生活,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秘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樂意參與探索風的游戲。

  2、讓幼兒初步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并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風的形成,認識風的一些用途和危害。

  活動準備

  1、紙箱、塑料袋、氣球、扇子、書本、硬紙片、吸管、羽毛等。

  2、風類玩具。

  3、有關風的用途及危害圖片

  活動過程

  1、初步認識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運用魔術箱和塑料袋證明空氣的存在,并且就在我們的周圍。

  (2)出示2個充滿氣的氣球,把其中1個松開口后吹到一幼兒的頭發(fā)上,請幼兒說說觀察到了什么,引出“風”。(.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說出: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

  (3)教師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2、嘗試制造人造風。

  (1)出示風車,告訴幼兒它們都想和風做游戲,但是教室沒有風,怎么辦?

  (2)幼兒自由選擇制造風的材料,嘗試用各種材料制造風。

  (3)教師小結人造風的方法,并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

  3、幼兒觀看圖片,了解風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和危害,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

  4、游戲:羽毛飛起來了。讓幼兒運用人造風的一些方法制造風,人雞毛飄得又高又遠。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xiàn)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通過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42、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我的故事》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樂器音色,為“我的故事”選配樂器合作。

  2、創(chuàng)編簡單的節(jié)奏,并能邊講述邊操作樂器。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的若干樂器。

  2、幼兒自己畫“我的故事”。

  3、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用樂器創(chuàng)編故事“我的故事”

  1、老師的故事。

  (1)教師講述“寶貝睡著了”,請幼兒注意聽創(chuàng)編故事配音中的各種聲音。

  (2)幼兒交流各自聽到的聲音,想象這些聲音表示什么?

  2、樂器配音。

  (1)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樂器替代這種聲音?用怎樣的節(jié)奏?

  (2)個別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做相應的操作。

  (3)分配角色——幼兒分做講故事的人以及操作相應樂器的人。

  (4)用樂器來幫老師講述“寶貝睡著了”的故事。

  二、嘗試用樂器編講幼兒自己的故事

  1、談論:我們平時做哪些事情也會發(fā)出聲音?

  2、思考這些聲音可用什么樂器替代?會發(fā)出怎樣的節(jié)奏?

  3、嘗試由一位幼兒講述,其他幼兒用樂器有節(jié)奏地配音。

  三、想象創(chuàng)編

  1、二到三人結伴共同編講故事,使故事有趣。

  2、選擇一位同伴的故事,尋找故事中的聲音和對應的樂器。

  3、嘗試分工:一人講述故事,其他人操作樂器。

  四、演示交流

  1、分組在集體中表演。

  2、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記錄提升。

  (1)故事中對應的樂器。

  (2)樂器節(jié)奏的變化。

  (3)觀看記錄歸納:“我的故事”中用到了哪些樂器和節(jié)奏,分別操作證實。

43、大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并體驗語言游戲的快樂。

  3、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重難點:

  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

  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做語言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樂、粽子、故事盒等

活動過程:

  一、 回憶經(jīng)驗并導入

  1、出示PPT:猜猜這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時候要吃粽子?

  你吃過的粽子里包著什么?

  小結: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著各種各樣好吃的餡料。

  ☆結合音樂欣賞故事,教師和著音樂節(jié)奏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能靜下心來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 看看講講故事

  今天這個神奇的粽子里包著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播放PPT,欣賞故事)

  1、 傾聽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樹林里——誰就會講故事了)

  T: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呢? T:看,誰來了?它們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

  2、看看講講故事第二部分

  T:先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猴子(兔子、狐貍、松鼠、小鳥)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講不出故事。

  T: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講不出故事,真著急,怎么辦?還能請誰來幫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講故事……”這句話貫穿故事始終,成為活動的線索,讓活動緊緊扣住中心。

  3、傾聽、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誰來到了樹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們的邀請成功了么?

  (PPT10、11):小動物用了什么好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T:小姑娘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我們繼續(xù)聽故事。(傾聽故事結尾)

  三、 做游戲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請小動物、小姑娘吃粽子,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個游戲(藏在粽子里):

  1、打開粽子一,游戲:聽話。

  要求:幼兒仔細傾聽老師的提問并回答問題。

  2、 打開粽子二,游戲:接龍。

  (1)“詞語接龍”要求:幼兒用兩個字或三個字的詞接龍,前一詞的詞尾是下一詞的詞首。

  (2)“句子接龍”要求:用許多詞說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將前一人的話重復一遍再接下去。

  3、打開粽子三,游戲:悄悄話。

  要求:老師在幼兒耳邊說一句故事中的話讓幼兒傳話。

  ☆在玩語言游戲中體驗傾聽的重要性和培養(yǎng)仔細聽認真想的好習慣。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幼兒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講故事

  1、教師操作故事盒,幼兒講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故事) ☆以幼兒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動中來,使孩子有講述的愿望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反思:

  活動實施下來,總體感覺,效果非常好,活動很順利,幼兒非常喜歡,非常投入,活動的微調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兒能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中體驗了愉悅,而且,也使每個幼兒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都獲得了經(jīng)驗的提升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為活動能順利、有序的開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通過活動,也感覺到,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養(yǎng)。如: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當有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幼兒應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當你知道問題答案的時候,要養(yǎng)成舉手發(fā)言的好習慣。如: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和游戲意識的培養(yǎng)。如在游戲“悄悄話”中,要認真仔細地聽,聽清楚了,再按游戲規(guī)則進行傳話,這樣游戲就能順利進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都要注意游戲規(guī)則的建立和游戲意識的培養(yǎng)。

44、大班教案《風的故事》

活動目標:

  1、體驗風對不同物體的影響。

  2、知道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壞處。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了風是由于空氣流動而產(chǎn)生的。

  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3—16頁。

  風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哪些物體會移動。

  1、有的時候、風兒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扇動扇子、開電風扇,呀,風兒來了,讓我們再想想,還有什么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xiàn)。

  2、提供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羽毛、紙張,石頭、磁鐵、小木棒、金屬勺子,請幼兒猜想吵他們吹氣時它們時候會移動,并作記錄。

  3、引導幼兒向不同的物體吹風,一次只能一個孩子吹。

  4、請幼兒再次記錄哪些物體被吹動了,哪些沒有被吹動,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5、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石頭,引導幼兒想辦法制造風使其移動。

  二、表演風來了的情景。

  1、剛才我們都看了風對不同的物體作用都不一樣,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個小朋友來風,把自己想象成風,并說說你表演的是什么風。

  2、引導幼兒思考怎樣表現(xiàn)人們在大風中艱難行走的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可以感受到風的存在,風很大的時候,我們行走特別的困難,有的時候衣服也會被風吹起來,在有些地方風達到七八級,很多大樹都會被風吹倒,還有人的家也被吹倒。

  三、風娃娃想做好事。

  1、出示風娃娃圖片:小朋友看,這是誰呀!(風娃娃)風娃娃它想干什么呢?請小朋友猜猜風娃娃想干什么。(想好后大膽地說給大家聽)

  2、風娃娃到底想干什么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風娃娃的心愿》。

  3、老師講述故事開頭到“大家都不喜歡你了”。

  提問: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它做了些什么?(樹林、莊稼地、池塘、小朋友的身邊)大家為什么都感謝它?風娃娃聽了大家的話,心里怎么樣?它有什么想法?(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風娃娃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對風娃娃說了些什么?(風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沙土迷了我的眼睛)

  4、討論:這次風娃娃做的事是不是好事呢?為什么?(不是,因為風娃娃把樹枝吹斷了,莊稼也吹倒了,小魚也不敢出來了,把沙土吹到小朋友的眼睛里去了。)

  5、風娃娃這樣,大家喜歡風娃娃嗎?(不喜歡)。小朋友告訴風娃娃要怎么樣?大家才會喜歡它。

  6、風娃娃有沒有聽小朋友的話,它是怎么做的呢?我們繼續(xù)來聽故事到最后。

  提問:風娃娃是怎么做的了?(慢慢地停了下來,輕輕地吹起來)

  7、這次大家喜歡風娃娃了嗎?為什么?

  8、幼兒在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9、風娃娃做了這么多好事,那你喜歡風娃娃幫你做什么好事?引導幼兒大膽說出字的想法。

  10、風娃娃做了這么多的好事,那風娃娃有沒有做過你不喜歡的事呢?引導幼兒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碰到過的事情說出風給大家?guī)淼膲奶?。如:有時風把房子吹到了,或把樹吹斷了等。

  11、老師對上課的情況進行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