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醒的秦代兵團
時間:2009-01-31 07:23:55
蘇醒的秦代兵團
而此時,秦始皇帝陵正在七十二萬勞苦人民三十八年的血汗中慢慢成形,地下的秦代兵俑也在一個個安靜地睡去……
1974年3月29日,臨潼縣西楊村的村民楊志發(fā)在打井的過程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秦兵馬俑1號坑的兵俑。村民的迷信,卻讓這位“世界第八大奇跡”發(fā)現(xiàn)者在驪山上整整生活了12個年頭。就是這樣一個相信“政府會給個說法”的普通農(nóng)民,帶領我們走進了一個全新的輝煌的秦王朝。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發(fā)掘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分為立車、安車兩種。兩乘銅車馬比例準確,造型生動,彩繪更增添了銅車馬精美的藝術效果。冶金鑄造工藝是銅車馬遲早技術高超之所在。兩乘銅車馬分別由3000多個零件組裝而成,采用了鑄造、向前、焊接、子母扣連接等十幾種工藝手法。尤其是安車后室寬大,有三窗一門,車窗至今還可以自由開合,所有窗板均鏤空鑄成菱形花紋小孔,能夠調(diào)節(jié)空氣,通風保溫;而且車門還具有現(xiàn)今的茶色玻璃的作用,讓人嘆為觀止。這就說明秦王朝科學技術的發(fā)達程度,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當時其他的國家。
秦始皇陵的三個兵馬俑坑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后,經(jīng)過測量,占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預計可出土陶俑、陶馬近8000件。1號坑中的秦軍主力步兵軍陣嚴密堅固,氣勢宏偉,實力強大。2號坑中技術兵種機動靈活,分為四個小陣,形成了“大陣套小陣,大營包小營,陣中有陣,營中又營”的特殊軍陣。而三號坑則作為兵馬俑軍陣的指揮機關,警衛(wèi)隊形戒備森嚴。
縱觀秦俑軍陣,反映出當時秦軍作戰(zhàn)并非僅使用一種兵種、陣法,而是常用多兵種、多手段、多單元、多樣戰(zhàn)術的合成陣法擊敵。這種合成戰(zhàn)法具有高效能、戰(zhàn)斗力強的顯著特點,配合邊塞長城,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秦帝國的兵力強盛與堅不可摧,奠定了秦帝國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
在秦始皇的征調(diào)下,一群群來自全國各地的陶工,在秦始皇陵邊搭起了一座座陶窯,用當?shù)氐狞S土,塑造了無數(shù)栩栩如生的兵馬俑。這些兵馬俑,以“大、多、精、美”的藝術特色,堪稱世界雕塑藝術中的珍寶。所謂“大、多”,是指其規(guī)模大,數(shù)量多;而且陶俑、陶馬全是按照真人、真馬設計,高大威武。這樣巨大而又圍繞一個主題展現(xiàn)的藝術群雕,的確宏偉壯觀,大有千軍萬馬鋪天蓋地而來之氣勢,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所謂“精、美”,是指每件陶俑陶馬,大到體形結構,小到毛發(fā)須眉,都經(jīng)過精雕細琢,千人千面,反映出將士們不同的性格和心理活動,也產(chǎn)生出一種濃烈的藝術魅力。
由此不難看出,秦始皇之所以敢大肆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來鑄造兵馬俑,是因為其國庫充足,有足夠的后備力量。而且此時秦朝的雕塑藝術達到了頂峰,標志著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已趨于成熟,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風格。
兵馬俑坑不僅是一個龐大的地下軍陣,同時也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庫。目前已出土了秦代兵器達數(shù)萬件,雖然它們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的地下埋藏,但異常鋒利。秦俑坑中兵器的防銹技術,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而且視為中華民族的又一驕傲。
兩千多年過去了,見證著秦朝興衰的秦代兵團漸漸蘇醒。從他們的身上,我們找到了秦代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找到了秦代高度發(fā)達的人類文明,找到了一個國力強盛的秦帝國。短短十五年,秦朝的軍事國防力量、藝術文化水平、科學技術程度都高于一般的國家,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秦王朝作為一個強國,在當時世界上崇高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指導教師:蔡瑩
推薦文章
- 再論“伯樂與千里馬”
- 《只有一個地球》讀好感
- 輕輕的,您走了
- 殤
- 我將去遠方
- 享受讀書的樂趣
- 秋日的凝望
- 九月一日,你好嗎?
- 爺爺家的小貓
- 海上生明月
- 中國人的尊嚴不容褻瀆
- 四個女孩的友誼
- 真理的革命——《母親》讀后感
- 春
- 秋天
- 托班常識活動設計:小球躲貓貓
- 不偏食的孩子也要補充維生素
- 為幼兒創(chuàng)設積極參與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
- 激勵人心賺錢的句子125句
- 大班社會教案《中秋節(jié)》反思
-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半圓形》反思
- 大班科學說課稿《種子的旅行》反思
- 小班美術領域教案《瓢蟲的一家》反思
- 洗衣服務朋友圈文案34句
- 《異次元直播》攻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