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課教案反思《按群數數》反思

大班數學課教案反思《按群數數》反思

大班數學課教案反思《按群數數》反思

1、大班數學課教案反思《按群數數》反思

  設計意圖:

  基礎階段的數學教育要求幼兒能解決問題,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在利用和運用數學方面的能力得到發(fā)展。數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對于有一定數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學習群數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數數問題。本次活動根據孩子對糖果很喜愛這一特點,并充分利用現有的糖果資源,以讓幼兒當"小工人"幫忙數、裝糖果的方式,積極踐行《指南》精神,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幼兒快樂、自主地學習群數,并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探索群數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以便應用到生活中。

  活動目標:

  1、用糖果探索和發(fā)現按群數數的方法。

  2、嘗試用不同的數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樂于參加數數活動,體驗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按數取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PPT課件糖果圖片、糖果實物、盤子若干;操作材料、筆人手一份。

  配套課件:大班數學課件《按群數數》PPT課件

  下載地址:www.banzhuren.cn/ppt/2252.html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有吃過糖果嗎?糖果廠的老板找不到工人來幫忙裝糖果,他很著急,想邀請小朋友當小工人把糖果裝進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師PPT出示糖果圖片(10個)引導幼兒觀察點數。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糖果?你是怎么數的?

  2、引導幼兒猜想兩種不同的數數方法哪種較快。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一個一個數比較快,還是兩個兩個數比較快呢?為什么?我們動手試一試就知道了。

  3、提出實物操作要求

  師:糖果廠的老板幫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糖果和一個小盤子,等等請用你想嘗試的數數方法把糖果裝進盤子里。

  (1)在數糖果時,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擾到旁邊的小朋友。

  (2)要積極開動腦筋,用多種辦法來裝糖果。

  4、幼兒集體操作驗證,教師分別觀察指導。

  (1)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數數的方法并進行個別指導。

  師:你是怎么數的?那這樣數快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2)集中分享數數方法,教師記錄并歸納小結。

  師:老師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要把你們分裝糖果的方法記錄下來?,F在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數數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結:因為一個一個數要數10次,兩個兩個數只要數5次,所以用兩個兩個數比一個一個數的方法來得快一些。

  大班數學課教案及反思《按群數數》含PPT課件

  3、幼兒嘗試記錄,教師全面觀察指導。

  師:你們看,每個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經準備操作材料和筆。等會裝糖果的時候,請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聲量,并在記錄紙上記錄盡量多的辦法。

  4、集體分享記錄的方法和結果。

  師:請已經完成的小朋友帶著你的操作材料回到位置上與同伴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四)活動延伸,遷移運用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的方法來數數。以后在我們的生活中,(教案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小朋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來繼續(xù)數數量更多的數。比如100、200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數會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這個問題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來想一想!

  教學反思:

  能將物體以2、5、10單位進行按群數數。讓幼兒當糖果廠的小工人,在數糖果的過程中,幼兒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數數的含義,本次活動我以設計糖果廠的場景切入主題,幼兒都能積極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戲形式幼兒很感興趣,提供的讓幼兒操作的糖果幼兒都很感興趣,在操作探索的時候積極性都比較高,但是在讓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前提的要求不夠詳細,常規(guī)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沒有說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齊放框框里,個別幼兒就開始玩,雖然是大班但是我發(fā)現常規(guī)的要求還是要求,有時就因為小小的環(huán)節(jié),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常規(guī)又慢慢的松散掉,本節(jié)課還存在著一點不足是:我沒有把握整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讓幼兒的知識經驗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數學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接下去我會觀摩平行班的數學活動,思考我設計的合理嗎,考慮周全了嗎?

2、大班數學課教案《水一樣多嗎》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實驗,獲得有關容量守恒的經驗。

  2、樂意動手動腦探究水的變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容量比較)

  2、標有刻度的瓶子,水,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提問

  出示趣味練習:容量比較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這六瓶水是一樣多的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現在我們想辦法做一下實驗,比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實驗操作

  1、教師:用什么辦法驗證呢?怎么操作?

  要求:實驗用的兩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實驗時動作慢一點,避免將水灑出影響實驗結果。

  2、記錄實驗結果

  (1)高矮不同的兩只瓶子

  方法是通過比較水位的高低,我們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樣的。

  原來瓶子的高矮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2)粗細不同的兩只瓶子小

  選擇兩個相同的空瓶,把裝在大小不同的瓶內的飲料倒入其中,比較出飲料一樣多。

  方法:任選一個瓶子,將一瓶飲料倒入,用筆畫或粘紙條的方法做標記,把飲料倒出后再將另一瓶飲料倒入該瓶,看飲料位置與原來留下的標記是否一致,比較出飲料一樣多原來瓶子的粗細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3)一只含內容物的的瓶子內容物為石子

  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較水位的高低。

  內容物為海綿小結:方法是將海綿中的水擠回瓶中,比較水位的高低。

  原來瓶子里面是否有物體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3、總結:瓶子的高矮、粗細、內含物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這種現象就叫做容量守恒。

  三、活動延伸

  想一想,如果把兩塊一樣重的橡皮泥塞進不同形狀的瓶子里,橡皮泥會變重嗎?

  回去試試看吧!

反思

  本節(jié)教學,課前我準備不充分,語言組織不嚴謹,在環(huán)節(jié)上銜接不好,以至于活動層次有點不分明。這個活動的教具太多,擺放的問題我考慮的不周到。針對這個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課后我深入地反思,希望在下一次活動中,能夠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活動。

3、大班數學課教案《有趣的格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征。

  2.體驗玩格子的樂趣。

  3.促進數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發(fā)展,樂意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多媒體設備。

  2.人手一張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圖譜,人手6個棋子。

  3.布置尋找周圍像格子形狀的物體之任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呈格子形狀

  師:今天天線寶寶給我們帶來一些禮物,看看是什么呢?(出示呈格子狀的實物)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么呢?

  2.尋找和回憶生活中的格子師:你們平時有沒有見過什么東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狀的?(啟發(fā)回憶在家里、幼兒園、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看課件,了解生活周圍有許多東西呈格子狀。(放課件1,出現格子)

  二、感知8個格子的特征,和8個格子玩游戲

  1.那這個格子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放課件3,出現格子)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幾個,橫線有幾條,豎線有幾條呢?引導幼兒從上往下數橫線,從左往右數豎線,并小結:原來8個格子由3條橫線和5條豎線組成。

  2.自由擺放棋子,感知點、線、間。

  3.看課件中的一個棋子,說出位子。(在第幾條橫線、第幾條豎線上)

  師:看,有個棋子要跳出來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說出來嗎?(放課件4,出現8格)

  師:這顆棋子又動了,現在說說它在哪里?(6個位置)

  4.和8個格子玩追逐游戲,感知方位及空間我們已經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們玩追棋子的游戲,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對了我們就逮到它們了。

  (播放課件5、6)請小朋友拿出棋子擺在你的格子上,看誰放得又快又好!

  (棋子先一個一個的出現,再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

  三、感知9個格子的特征,和9個格子玩追逐游戲

  1.師:8個格子,6個棋子,一點兒都難不住你們,想不想挑戰(zhàn)更難一點的格子?畫面出示九格,問有幾格,它是什么樣,由幾條橫線、幾條豎線組成的?(播放幻燈片7)

  小結:九個格子是由4條橫線、4條豎線組成的。

  師:格子想跟你做游戲,他跳到哪兒?你就追到哪兒?誰的棋子放對了,就捉到了。

  2.請幼兒翻到9格的格子圖,玩追逐游戲,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可反復游戲)

  3.玩格子轉轉轉、棋子蹦蹦跳的游戲。(播放幻燈片8)規(guī)則:幼兒的格子和棋子不能動,等畫面中的格子停下來后,重新移動棋子,比比誰的速度快。

  四、導入延伸活動:在12個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戲(放課件9,出現12格)

  1.畫面出示12個格子,老師同時出示大KV板,介紹規(guī)則:請6個小朋友來當棋子,屏幕上調皮的棋子跳一跳,上來的6個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12個格子上站好。

  2.邀請6個小朋友合作游戲一次。(可反復進行幾次)

  3.提出游戲要求:要想玩好這個游戲,需要我們大家仔細觀察,共同合作,你幫我、我?guī)湍恪?/p>

  五、小結、活動延伸生活中的格子游戲。(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

  六、結束活動兔子舞除

活動反思:

  《有趣的格子》是一節(jié)數學活動課,本活動以幼兒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物體呈格子狀為切入口,挖掘有關格子的教育意義。活動共創(chuàng)設了四個大環(huán)節(jié),即“觀察生活中的格子——認識八宮格,在八宮格上找棋子位置,舉一反三幼兒和不斷跳動的棋子來互動練習——加大難度,出現九宮格,認識九宮格,舉一反三幼兒和不斷跳動的棋子來互動練習——十二宮格,幼兒當棋子,團隊配合,在地面大棋譜上搶位置”,從中讓幼兒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呈格子狀, 感知格子的特點,促進了幼兒的空間方位概念的發(fā)展。接下來我對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材料準備、教學效果、不足之處四方面作反思。

  一、圍繞主題,有序展開,實現既定教學目標

  整個活動始終圍繞棋子這個中心,通過“情境激趣、適時引導、自由探索、集體競賽”這一主線進行展開教學,讓幼兒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鍛煉。活動利用不同數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復“跑來跑去”吸引了幼兒的目光,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教學安排、活動實施簡而有序,教學調控靈活,有足夠的思索與探究空間與時間,并能及時獲取課堂反饋信息,適時調節(jié)課堂教學,教學效果達到了預設目標。

  二、從身邊選擇游戲材料,簡而易懂

  我們用常見的瓶蓋當棋子,取材簡單且環(huán)保。八宮格、九宮格圖片正反兩面來使用,在簡單練習中讓幼兒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體位置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激發(fā)幼兒探索數學規(guī)律的愿望。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競賽游戲中,讓幼兒加強練習

  大班幼兒獲勝心理較強,針對幼兒年齡特征,讓孩子在比賽中快速找到棋子的具體位置,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加深幼兒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活動最后我安排了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兒的機智、體現幼兒合作的游戲,盡量讓幼兒在玩中學,大大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四、不足之處

  1.在第四個環(huán)節(jié) (幼兒當棋子做游戲),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團隊配合,讓孩子在活動中發(fā)現問題,進行討論,再繼續(xù)開展,剩下的時間不太充足,應注意調整。

  2.讓幼兒完整描述的時間不夠多。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力有些欠缺,幼兒喜歡實際操作,不善表達,在活動中應該引導孩子多說,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大班數學課教案《分南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2、3、4的分解組成。

  2、通過觀察,尋找發(fā)現數的組成規(guī)律。

  3、繼續(xù)體驗總數與兩個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南瓜圖片若干,藍綠色的籃子圖片各一張,4以內數字卡片若干,分合符號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和要求--集體,小組,個人練習

  二、學習4的分解組成

  1、認識南瓜出示南瓜圖片--這是什么?數一數有幾個?

  2、分南瓜出示藍綠色的籃子圖片--請把南瓜分給藍綠色的籃子,可以怎么分?(個別幼兒操作)--誰還有不一樣的分法?

  3、記一記--誰有好辦法把分南瓜的事記錄下來?

  --請幼兒用數字和分合符號記錄在黑板上

  4、念一念--幼兒認讀分合式,先說分后說合

  三、出示操作紙,師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給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遺漏,不重復

  四、根據幼兒完成情況講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5、大班數學課教案《圖形寶寶找家》含反思

班級情況: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對于新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特別喜歡游戲這種活動類型。數學《圖形找家》這次教育活動,采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游戲形式的猜想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數學教法的單一、枯燥,是幼兒在游戲中掌握了對各種集合分類,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和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目的:

  1、發(fā)展思維的敏捷性及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2、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重點:

  在角色游戲和猜想活動中復習幾何圖形的結合分類,以及復習10以內序數的加法,鞏固三維特征的概括。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每2個幼兒人一套學具《圖形找家》

  幼兒認識各種幾何圖形、掌握10以內的加減。

教師準備:

  教師演用放大的一套。

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教師以角色游戲(復習集合圖形、分類、集合)來導入。教師:森林里有一所動物幼兒園,有一天,老師和小朋友做圖形找家的游戲,你們看,哪幾個小動物來做游戲了?教師逐一出示……大象、小雞、小老鼠、小獅子。因為幼兒都是比較卡通的形式,而且又是角色游戲扮演小動物,這樣可以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接下來將幼兒分成4組,每一組個扮演一種小動物角色。

  教師出示圖1:這10個圖形有些什么不同?教師引導幼兒為圖形的形狀、大小、顏色、角的個數、邊的條數來回答。教師通過這種色彩鮮艷的圖片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游戲開始:教師出示圖2,模擬各種小動物的口吻說。大象說:我要有單數編號的圖形。小雞說:我要有四條邊的圖形。小老鼠說:我要紅色的圖形。小獅子說:最后的三個圖形給我。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用各種小動物口吻和豐富的面部表情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說玩后,請每組“小動物”個派一個代表上來找圖形,教師按角色分別指出要哪幾個圖形。這部分用的是教師的放大的教具。

  過后請下邊的小朋友再次操作剛剛的游戲過程。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兩個兩個一起合作,幫第一張圖上的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教師再次提醒一遍幼兒四個小動物要什么樣的圖形,教師巡回指導,這部分充分發(fā)展了幼兒之間的合作精神。

  最后進行猜想活動……復習10以內序數的加法和方位。教師:圖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動物們真高興!我們再來玩一個猜圖的游戲好不好?教師出題:大象家沒有,小老鼠家有,小獅子家沒有,小老鼠家沒有?0 4 0 0=5(5號圖形)大的紅的圓形,。要求幼兒猜出圖形后,說出它的三維(大的、紅的、圓的)以及在圖1中的位置(第一排第五個)。這種猜想 活動幼兒非常感興趣,抓住了幼兒好奇的心理特征,使幼兒思維高度集中。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得到證實。在本次活動中,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在活動中,我深切地體會到:

  一、教與學

  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的實際情況,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多種活動中,加深了對二次分類的認識,我們幼兒按物體的一個特征分類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今天的二次分類多數幼兒的學習還是有點挑戰(zhàn)的。我今天的重點主要是讓幼兒觀察分類底板,看標記嘗試讓幼兒將圖形二次分類。本次活動是開放的練習,我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為每個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的練習提供條件。幼兒在動手操作、擺弄材料的過程中,逐步體驗抽象的分類概念。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我給幼兒充足的操作時間,讓每一位幼兒都能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去發(fā)現問題,最終達到正確掌握知識的目的。同伴間的討論,互相合作,能開拓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互相合作,互相學習,也很好地提高了幼兒探索活動的水平。

  二、得與失

  這次教學活動,能提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是我最大的收獲?!吨改稀分兄赋觯坝變嚎茖W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欲望,培養(yǎng)探究能力”。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在旁邊指導而不是在前面牽引,今天的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讓孩子充滿興趣地完成學習任務,在玩中認真地學,在學中快樂地玩,看著孩子臉上充滿“我會的”“我能行”的表情的時候,我非常欣慰。最后的練習環(huán)節(jié)有個別孩子還是沒有完成按標記給圖形分類,我也沒有強求,在以后的區(qū)域活動中,孩子可以慢慢練習,逐步提高的。

  本次教學活動,幼兒對圖形分類的理解給了我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給我留下了進一步的思考:我們將如何數學活動中讓幼兒思維更開闊更活躍地激發(fā)幼兒的內在活動機制,產生積極體驗,從而使幼兒更喜歡上數學課。

6、大班數學課教案《創(chuàng)意拼一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形狀組合的特征。

  2、學習計算作品形狀與數量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海綿紙):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組合成一個火箭的造型。

  ——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么呢?(出示圖片)

  ——請一個小朋友告訴我,他是用什么形狀組成的呢?

  ——用了多少個三角形?

  2、教師提示幼兒思考更多的組合方法,并親手用圖形拼一拼。

  ——我們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樹,拼我們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歡的,都可以拼出來,好嗎?(發(fā)材料給幼兒操作)

  ——說一說,你用了哪些形狀?

  ——每個形狀用了幾塊?

  3、將幼兒創(chuàng)作的造型擺在圖形中,鼓勵幼兒繼續(xù)自由地創(chuàng)作,完成后,請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作品的名稱,共使用了那些形狀、每種形狀各有幾個。

  4、活動結束:請幼兒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7、大班數學課教案《牙簽擺圖形》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fā)展空間知覺。

  3、愿意專心操作,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發(fā)脹的黃豆,牙簽(裝在罐子里),正方形紙,記錄用的白紙,泥工板每人一塊。

【活動過程】

  一、看看數數牙簽,激發(fā)興趣。

  師:看看你們的罐子里有什么?數一數有幾根牙簽?

  (評:本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熟悉教具,感知牙簽的數量,為后面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結構打下基礎。)

  二、擺一擺,發(fā)揮想象力。(自己拼)

  1、師:請你們用12根牙簽擺成正方形,正方形之間是分開的,看看能擺出幾個正方形。

  2、幼兒第一次操作。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你擺出了幾個正方形?(12根牙簽可以擺出3個正方形)

  (評:本環(huán)節(jié)幼兒學習用12根牙簽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結構——四條邊一樣長,形狀是方的。同時知道12根牙簽可以拼成單獨的3個正方形。)

  三、拼一拼,啟發(fā)思考探索

  1、師:現在老師請你仍然用這12根牙簽,試試能不能搭出與剛才不一樣的正方形來?能不能拼出站起來的正方形?

  2、幼兒第二次操作。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最多可擺出4個正方形)。你最喜歡哪個平面的正方形?躺著的還是豎著的?

  (評:本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操作知道,如果合用一條邊,就可以用更少數量的牙簽拼出同樣多的正方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證實了同樣用12根牙簽,就可以拼出4個正方形。)

  四、搭一搭,鼓勵創(chuàng)造想象

  1、師:現在請小朋友想辦法,看能不能擺出比四個更多的正方形。

  2、幼兒第三次操作。

  3、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擺出由6個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

  4、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的。(對稱數和環(huán)形數)

  (評:如果說上一個環(huán)節(jié),小朋友用組合的方法,拼出了更多的正方形,那么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幼兒和立體的方法組合正方形,我們借助材料是泡軟了的黃豆。有的小朋友也許會有過立方體的經驗,他們能夠自己摸索出來,有的小朋友也許自己不能拼出來,那也沒有關第,老師已經準備了拼好的立方體,供幼兒模仿。關鍵是讓幼兒拼出立方體之后真實地感立方體的結構和特點。這是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立方體由六個正方形的面組成,老師用貼彩紙的辦法來解決,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評一評,保持探索的興趣。

  師:今天小朋友很能干,用12根牙簽拼出了3個正方形、4個正方形和一個正方體,下次,我們再來動動腦筋,擺出更多更好看的圖形,好嗎?

活動反思

  圖形是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基本形用相加合成或相減分割的方法獲得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結構方式又可以構成更大的基本形?;拘蔚淖兓菢O其豐富的,用牙簽等方式組合成不同的新形象,圖片充分體現了視覺上理性、明朗的美感。

8、大班數學課教案評析《9的減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減法。

  2、體驗減法游戲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水彩筆、數字罐、筆、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減筆接力

  將幼兒分成9人一組,玩“減筆接力”游戲,體驗減法變少的含義。

  師:第一個小朋友從裝有9支筆的杯子里拿出一支,并說9-1=8,(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再把杯子傳下去,在再拿出1支筆,說出8-1=7,這樣一直減到1-1=0,比一比,看哪組傳的塊,減得準。

  活動指導:以“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游戲:看誰算得快

  (1)根據生活情境,口述應用題,引導幼兒寫出算式。

  (2)引導幼兒根據情境,自編9的減法應用題,一人編題,其它幼兒列算式。

  三、游戲:青蛙跳水

  教師出題,幼兒列式計算,共同玩“青蛙跳水”游戲。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

活動反思:

  幼兒對本次活動比較感興趣,通過游戲的方法,達到了教學目標。有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沒聽清游戲要求就要開始動手操作了,有點亂。下次再組織數學活動時,我一定會注意!

活動評析:

  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數學操作用具,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組進行分類實踐活動,(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和學到的知識進行操作,激發(fā)幼兒求知的興趣,通過不斷探索,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活動中,教師運用游戲法、同伴評價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9、大班數學課教案《認識時鐘》含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時鐘)

  二、認識鐘面

  (一)觀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說,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發(fā)現什么?說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鐘,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數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鐘后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fā)現什么?(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fā)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說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一)認識電子表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床了,我們去叫醒她吧。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床頭有什么?(電子表)是幾時?(7時)

  鐘表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表示。

  (二)電子表的寫法

  1、電子表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字表示時,右邊的數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著寫兩個小點,后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說,然后照著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臺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后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用文字和電子表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游戲鞏固

  (一)看鐘表說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說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表圖,生根據上面表示的時間說一說。)

  (二)找朋友

  1、接著第一個游戲,當學生說對后,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表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表圖的孩子說: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著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臺,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時做()

  (:)做()

  ()時做()

  下午(:)做()

  ()時做()

  十、作業(yè)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邊說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活動反思:

  《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10、大班數學課教案《擲骰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兩個骰面上的點數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fā)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重難點】

  發(fā)展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大骰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東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么看的?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合在一起數出來)。

  3、老師示范寫出合成式。并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4、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像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并寫出合成式。

  5、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后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xù)操作。)

  6、請小朋友把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玩游戲。

  擲骰抱團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骰面上的點數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教學反思:

  本活動是大班計算活動。把對點數的要求融入到游戲之中,從"骰子"這個教具將情景性教學游戲貫穿始終,促進幼兒在與教具材料中互動中思考、體驗,達成教學目標。

11、大班數學課教案《我會看時鐘》含反思

【教學目標】

  1.了解鐘面的主要結構,知道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2.學會看整點和半點。

  3.增強時間觀念,體驗游戲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對認識時鐘已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并了解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物質準備:課件,大鐘、幼兒每人一個小時鐘,實物投影儀,幼兒分組操作材料,大灰狼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認識時鐘

  1.猜謎引題,激發(fā)興趣

  2.交流經驗,理解用途

  小結:時鐘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們:現在是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我們的生活少不了它。

  3.播放課件,認識時鐘

  引導語:如果我們要把圓變成時鐘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數字?數字排列有規(guī)律嗎?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

  小結:鐘面上有1-12的數字按一定的順序排列,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時針比較粗,分針比較細。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格或者一個數字,這就是一小時。

  二、操作學習,認識整點與半點

  1.觀察課件,認識整點

  小結:原來分針指在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分組操作,鞏固整點

  a看時撥鐘b看時間對應畫時鐘

  c對應時間插卡d時間時鐘對對碰

  3.觀察課件,認識半點

  小結:當分針都指向6的時候,時針指向兩個相鄰的數字中間,時針剛走過幾,就是幾點半。

  4.觀看課件“我的幼兒園半日生活”

  小結:小朋友們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會有更多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請時鐘幫忙,提醒我們做好每天該做的事情,按時起床、準時睡覺。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守時的好寶寶吧!

  三、游戲體驗,復習鞏固

  游戲名稱:老狼老狼幾點鐘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老師當老狼,小朋友們當小羊。老狼出示時鐘時,請小羊說出時間。老狼說幾點時,小羊就把手上的鐘撥幾點。小羊撥好了鐘就停下來,請老狼看時間。如果撥錯時間,可能會被老狼吃掉。

  創(chuàng)作感悟: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讓幼兒知道時間的珍貴,懂得愛惜時間,特別是對于馬上就要跨入小學大門的大班幼兒,開展此類活動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本次活動中,教師注意結合幼兒熟悉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增進幼兒對時鐘的進一步了解,取得較好的效果。

  1.活動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标U明科學教學應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為幼兒提供充分從事科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顒又薪處煵捎糜變涸趫@的一日生活作為認識時鐘的載體,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對學習、生活的很大幫助,真實體會到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從而激起學習情趣和學習動機,主動去探究新知。

  2.為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fā)現、表達的機會

  科學的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fā)展,不是單純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操作的機會,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共同合作完成,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和剛學到的知識進行操作,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幼兒操作結束后,教師通過提問與幼兒互動,給幼兒有一個交流表達機會,引導幼兒認識時鐘,讓幼兒自主自覺掌握時間的概念,教師是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不僅肯定了幼兒的想法,而且在幼兒原由的知識層面上作了提升,體現“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教育觀。

  3.體現良好的師幼互動

  不難看出,教師在活動中運用幽默、簡潔的語言,留足時間反問,善于觀察、果斷決策,針對幼兒的表現,尊重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在積極互動的活動氛圍中進行探究活動,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分組練習則為幼兒提供了動手操作的實踐機會,不但激發(fā)了幼兒探究事物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師通過《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給枯燥的數學活動帶來了歡樂,讓幼兒在玩中學的同時也鞏固了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活動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活動反思】

  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情緒非常好,積極參與活動,尤其是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讓孩子們14人一組,自己想辦法站成時鐘的樣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與管理能力,同時更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

12、大班數學課教案《分類》含反思

設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里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量等。分類的結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并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和學習計數的基礎。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點,結合幼兒對圖形特征的理解與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包含關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 ,力求調動幼兒的探索興趣,并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經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形王國,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 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fā)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三、 經驗遷移。游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驗。

延伸:

  提供二次分類板及各種材料紙讓幼兒繼續(xù)學習層級分類(在各種圖形的層級分類基礎上可引導幼兒擴展到動植物的層級分類)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13、大班數學課教案《自然測量》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自然測量,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3、同伴之間能相互合作,大膽的交流。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黑板、摸箱、標記

【活動過程】

  1、導入:將幼兒分成五組,進行跑步比賽。

  師:你們知道剛才跑了有多遠?有什么辦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測量要求:這里有許多材料,每組商量一下選一種材料進行測量,并將測量的工具和結果記錄下來交給老師。

  3、幼兒第一次嘗試測量,教師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并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4、請測量方法正誤的兩組幼兒分別演示,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精確。老師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一次測量的結束處是第二次測量的開始,依次接著量)。

  如幼兒測量的都正確,也請一位幼兒示范,教師加以解釋。

  5、請幼兒反思剛才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進行第二次測量驗證第一次的測量結果。

  6、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介紹本組的測量結果。

  7、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思考: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因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長、有的短,量具越長(或大)測得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測得的次數越多。

  8、游戲:找寶藏。第三次嘗試測量。

  幼兒從摸箱里摸出一張畫有寶藏地點的標記圖,根據圖進行測量,找到寶藏。

  9、結束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各種工具進行測量,還知道了測量的結果和量具的大小、長短有關。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測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試一試好嗎?

【活動反思】

  由于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并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于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fā)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范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為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于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范講解?

14、大班數學課教案《編譯密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編譯和破解等游戲方式,復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單數、雙數、相鄰數等知識;

  2、鍛煉幼兒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運算,培養(yǎng)幼兒的運算興趣;

  3、讓幼兒充分感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電話號碼卡兩張;1一10的數字卡;

  幼兒準備:熟悉自己家的電話號碼;電話號碼冊、鉛筆、橡皮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師:昨天晚上,我接到從我們班轉學的豪豪小朋友打來的電話,他說很想你們,那你們想不想他?如果想他,怎樣和他聯系?(讓幼兒自由討論,引出打電話的想法。)師:他家的電話號碼是xxxxxxxx,(出示電話號碼)我們來數數他家的電話號碼是幾位?(幼兒一起點數)他家電話號碼的第幾位數是幾?

  2、破解密碼

  (1)復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

 ?、倨平饷艽a——復習鞏固設疑激趣師:豪豪想我們了,就打來了電話,你們如果有事要跟老師講,也可以給老師打電話。你們知道李老師(配班老師)的電話號碼嗎?不過,她的電話號碼是帶密碼的,我想請你們解一解、猜一猜。破解密碼:師:李老師電話號碼的數字分別是:第一個數是2和4合起來的數,第二個數是……第三個數是…這個電話號碼是多少?驗證號碼:師:你們猜出來的電話號碼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來打一下,聽一聽?李老師(電話鈴聲響后):孩子們,這是我的手機號碼,如果你們有事可以給我打電話,待會兒請把我的電話號碼記錄在電話冊上,希望你們以后到了小學后,我們能保持經常聯系,因為你們永遠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②修改密碼——發(fā)散思維如:“6”的算式密碼除了“5+1”,還可以設計成什么樣的密碼?

 ?、刍ソ饷艽a——督促檢查請幼兒互相交換電話密碼,進行口算、驗證及修改。

  (2)復習、鞏同lO以內的單數、雙數、相鄰數及序數。

 ?、倨平怆娫捗艽a師:我的電話號碼也是帶密碼的、我設置的密碼和李老師的不一樣,請你們認真聽一下,解一下。請聽題:第一位數字是“倒數的第五個數”,請問這個數字是幾?第二位數字代表什么也沒有。第三個數字是“4和6是它的相鄰數”,這個數字是幾?…

  ②驗證電話號碼

  3、編譯密碼:

  (1)師:你們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嗎?請你把它們也編成密碼,待會兒讓大家破解一下。

  (2)幼兒各自編譯自家的電話號碼。

  (3)幼兒互解密碼并驗證。

  4、電話聯系小知識

  (1)師:假如你的好朋友轉學到了外地,在撥打電話的時候,前面應加撥什么?(所在地區(qū)的電話區(qū)號)我們的電話區(qū)號是多少?(0512)

  (2)師:假如你的聯系電話改號了,你怎樣做才能和好朋友繼續(xù)保持聯系?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老師和朋友的電話號碼記錄到自己的電話冊中,并保持經常聯系。

活動反思

  把10以內的加減用解密的方法讓幼兒來練習,幼兒對活動非常有興趣,從中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孩子們積極動腦發(fā)言,課堂氣氛較活躍,解題迅速,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不足,在引導幼兒觀察手機號與固定電話不同之處時,我擔心幼兒講不出來,太急燥了自己直接告訴幼兒了這是區(qū)號,可能有些幼兒還不太理解,以后在活動中,要多多放手讓幼兒去領會。

15、大班數學課教案《水果迷宮》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整體觀察,能按照路線規(guī)則走水果迷宮。

  2、探索不同的路線,并嘗試設計有規(guī)律的路線。

  3、體驗迷宮游戲的樂趣,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迷宮圖,各種水果圖片,空白迷宮圖,課件,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重溫走迷宮經驗。

  師:水果王國準備舉辦水果節(jié)。要進入水果王國,必須要走過一座迷宮。你們走過迷宮嗎?你是怎么走的?

  小結:不管什么樣的迷宮,都有進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線規(guī)則。

  二、幼兒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線規(guī)則走水果迷宮。

  1、出示水果迷宮圖,觀察、討論進口,出口、路線規(guī)則。

  2、初步嘗試按規(guī)則走水果迷宮。

  3、交流走水果迷宮的方法。

  小結:迷宮圖拿到手,先找進口和出口。按照路線規(guī)則走,就能順利到出口。

  三、再次操作,進一步探索迷宮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據路線規(guī)則,比一比,看誰找到的路線多。

  2、幼兒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結:原來在水果迷宮里,同樣的進口和出口,按照同樣的路線規(guī)則,可以有不一樣的走法。

  四、拓展思維,嘗試自己設計迷宮路線圖。

  1、提出挑戰(zhàn)——設計路線圖。

  2、幼兒自主設計。

  3、展示、檢查交流。

  4、感受迷宮的結構組成。

活動延伸:

  把水果迷宮補充完整,請好朋友走一走我們設計的水果迷宮!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16、大班數學課教案《生活中的數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字,每個數字表示的意義不一樣。

  2.感知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萌發(fā)對數字的興趣。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尋找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字,了解各種數字的不同作用。

活動難點:

  在探索的基礎上,結合已有經驗知道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教具:數字拼圖小卡車、0~9數卡、有關數字實物的展板、課件(生活小片段)等。

  學具:數字卡片若干,排排坐---數字邏輯推理題若干份,動物數字連線圖若干份,水彩筆;測量身高的尺子兩套,記錄卡兩套。

活動過程

  一、相互交流,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老師穿著衣服前面貼有數字寶寶拼圖畫—小卡車,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鼓勵幼兒說出都有哪些數字,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你見過這些數字嗎?在我們周圍的生活里,也有許許多多的數字,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數字?

  幼兒帶著問題去思考,自然地感受數字和它們的作用。

  二、遷移經驗,感知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1.出示幼兒帶來的數字物品,引導幼兒自己去觀察,看看哪些地方有數字?

  (1)你帶來的是什么?上面的數字有什么用?

  (2)幼兒相互自由介紹。

  從孩子自帶的生活物品入手,便于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交流互動中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分享的意識,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字的東西很多。

  2.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數字?數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看課件:生活小故事(順序:家-交通-銀行-超市)

  (1)你都在哪些地方發(fā)現了數字?

  (2)這些數字有什么用?

  利用課件重新讓幼兒溫習了生活中的數字場景,進一步讓幼兒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

  三、數字游戲,了解數字的不同作用,體驗數字的有趣

  1.游戲一:數字比武

  (1)認讀尺子上的數字。(數字可以表示長度的長短)

  (2)看看溫度計的刻度。(數字可以表示溫度的高低)

  (3)看看稱上的數字。(數字可以表示重量的多少)

  (4)認讀人民幣、郵票的面值,物品價格牌上的價格。(數字可以表示金額的多少)

  (5)找出表示當天日期的日歷,說一說“今天是×年×月×日,星期幾?”(數字可以表示時間的順序)

  2.幼兒個人自選操作:設計電話號碼、測量身高、連線和排排坐

  (1)你設計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2)誰的身高最高、體重最重呢?

  (3)你連出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4)你是怎么給小圖形安排座位的?為什么這兒畫了5個三角形?

  教師從解決生活問題入手,營造積極“互動”的氛圍,提供互相分享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游戲中、操作中了解數字在不同物品上的不同用途,進一步充分體驗到數字的樂趣。

  四、超市購物,嘗試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討論:假如生活中沒有數字,會怎么樣?

  2.社會實踐活動—超市購物。

  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在研究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17、大班數學課教案《格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格子的基本特征,促進幼兒方位感知能力的發(fā)展。

  2、提高幼兒小組活動的協調能力。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大格子圖、圓形磁鐵若干、地面格子圖4副(紅、藍、黃、綠)

  小格子圖人手1份(正反兩面)、小花片人手一盒(6片、同色)

  活動過程:

  一、感知格子的主要特征

  1、老師在黑板上畫橫線、豎線

  邊畫邊問幼兒:"這是第幾條橫(豎)線"?

  我畫成了什么呀?--格子

  2、格子上有什么?這個格子有幾條橫線?幾條豎線?有幾個空格?

  3、小結:格子上有橫線、豎線,還有交叉點和空格。

  4、一個圓片飛來了,它放在哪兒了?

  引導幼兒理解并說清:在第二條橫線和第三條豎線上。

  5、(用椅子當桌、泡沫墊當凳)請幼兒拿小花片在自己的格子圖上放放玩玩,并說說小花片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二、玩格子游戲

  1、捉迷藏

 ?、俳處熣f位置(圓片藏在第二條橫線和第四條豎線上),請上來一名幼兒和下面的幼兒同時擺放圓片。

  ②請一幼兒上來說位置,請上來一名幼兒和下面的幼兒同時擺放圓片。

  2、追圓片

  黑板上的圓片移動位置,幼兒在自己的格子圖上相應地變換擺放位置。

  2片花片 4片花片 6片花片

  3、改圓片

 ?、佻F在的格子有幾條橫線?幾條豎線?一共有幾格?

  ②幼兒看圖示擺放小花片

 ?、劢處煂⒏褡訄D旋轉后,請幼兒移動圓片成相應的位置。(幼兒格子圖不移動)

  4、站格子(室外)

 ?、俚厣弦灿懈褡樱袔讞l橫線?幾條豎線?一共有幾格?

 ?、诮淮何覀冃∨笥褋懋斝』ㄆ嬲靖褡拥挠螒颉?/p>

  5個人為一組(紅、藍、黃、綠4隊)看圖示站位置比比哪一隊站得又對又快!

  ③中途引導思考:怎樣才能站得又對又快?

  三、結束小結

  剛才我們在格子上玩了有趣的游戲,現在我們回去找找教室里有沒有象格子一樣的東西吧。

  活動反思:

  《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18、大班數學課教案《找座位》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

  2、學習按座位票中的兩個條件,對號入座的正確方法。

  3、發(fā)展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一張大的"排"、"座";1~4排的"排"標記。

  2、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寫有"____排____座"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認識排,幼兒自做"排"號。

  師:"看!這里的椅子已經排成了一排排,請小朋友找個小椅子坐下來,請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來,請第二排的小朋友揮揮手,請第三排的幼兒點點頭,請第四排的小朋友舉雙手。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幾排?"

  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字(排)?這個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這一橫線表示寫幾排,請小朋友拿筆記在紙上,你是第幾排的。"

  3、認識"座",幼兒制作"座"位號。

  師:"請小朋友把筆放下,數一數每排座位都有幾張椅子?請問你是坐在幾號座位的?請所有5號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4號座的小朋友點點頭,清所有3號座的小朋友揮揮手,請所有2號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1號座的小朋友舉雙手。"

  幼兒做出相應動作。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字(號)?這個號字的前面多了什么?這一橫線表示寫幾號,請小朋友拿筆記在紙上,你是第幾排的。"

  3、認讀座位票

  師:"請小朋友把你們椅子下面的紙打開,這就是座位票,請小朋友讀一讀你的座位票。"

  幼兒:"三排四號..."

  二、交換座位票,學習看票找座位。

  師:"請小朋友把筆放下,拿好座位票上來找個好朋友和他交換座位票讀一讀,大聲地讀出來,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結:我們看座位票找座位時,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你們學了看座位票找座位這個本領開心嗎?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見過座位票。"

  幼兒:"電影院。"

  師:"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們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煩爸爸媽媽了。下次我們再來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戲好嗎?"

  幼兒:"好!"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實際生活和知識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讓他們容易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大班幼兒對數字已經有了初步經驗,怎樣讓他們運用已有經驗為自己的生活服務,并在生活化的游戲情境中提升數的運用能力,帶著這個問題我選擇了《找座位》這個大班數學活動。

19、大班健康課教案反思《愛護牙齒》

  活動目標:

  1、 幼兒了解自己的牙齒并知道換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識

  2、 幼兒養(yǎng)成愛護牙齒的良好習慣

  3、 幼兒學習記錄和統(tǒng)計

  4、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 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1、 在"每周論壇"中布置"愛護牙齒專題",展示有關保護牙齒的知識。

  2、 牙齒模型

  3、 刷牙記錄表

  4、 嗽口記錄表"愛護牙齒"主題活動一牙齒的故事

  活動過程:

  1、 談話:(1)小朋友的牙齒為什么會掉下來?請有換牙體驗的幼兒向大家介紹牙齒脫落及長出新牙的經過。

  (2)在換牙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幼兒以自身經驗和已有知識開展討論。

  2、 講述故事《換牙的故事》(見《領域活動指導》第15頁)

  3、 故事后討論:牙齒活動了怎么辦?怎樣保護剛剛長出的新牙?乳牙還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怎么辦?活動延伸:請家長帶幼兒定期檢查牙齒,早發(fā)現,早冶療。引導幫助幼兒減少換牙的恐懼感?;顒臃此迹杭议L在幼兒的換牙期會傳授一些知識給幼兒,但都很零星。

  活動中我集中了幼兒零星的經驗,使經驗更完整。活動從幼兒的討論開始。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使保護牙齒真正成為幼兒的需要。

  刷牙歌活動過程:

  1、 利用牙齒模型示范講解正確的刷牙的順序及方法:刷門牙豎刷幾下,左邊、右邊各刷幾下,向左上右上各刷幾下。

  2、 學習《刷牙歌》

  (1) 欣賞歌曲,教師給歌曲按刷牙順序加入動作,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 跟唱歌曲。

  (3) 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幼兒跟著歌曲表演刷牙?;顒友由欤赫埣议L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牙刷、牙膏,引起幼兒對刷牙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早晚刷牙及食后嗽口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活動反思:

  經過調查發(fā)現,幼兒都知道刷牙可以保護牙齒,但事實上很多幼兒不喜歡刷牙,不知道怎樣正確刷牙?;顒又胁粌H讓幼兒懂得如何正確刷牙,而且讓刷牙有了音樂,有了樂趣。請家長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牙刷、牙膏,體現了對幼兒的尊重。不能強迫,只有讓幼兒意識上接受了,才能讓他愿意刷牙,喜歡刷牙。

  活動三 酸性大怪物

  活動準備:

  課件、鏡子、食物(蘋果)、牙簽、記錄紙 。

  活動過程:

  1、認識牙齒的結構和功能

  (1)(出示牙齒標志)從鏡子里看看自己的牙齒,看看牙齒有什么不一樣。

  (2)請幼兒吃一片蘋果,試一試不同牙齒的不同作用。

  (3)小結。

  2、認識齲齒的原因和預防

  (1)這么重要的牙齒為什么會變成蛀牙呢? A.觀看片子:酸性大怪物 B.請患有齲齒的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怎樣才能不讓自己的牙齒生病。 A.幼兒講述B. 小結。

  3、觀察并記錄自己的牙齒你知道自己有幾顆牙嗎?請你對著鏡子,張開嘴巴數數看吧!把看到的情況記錄在紙上。

  活動延伸:

  1、請幼兒講述自己的記錄結果。

  2、小實驗:將雞蛋放入醋中浸沒,觀察醋腐蝕蛋殼,使蛋殼變軟的現象,引導幼兒了解齲齒蛀牙形成的原因。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明白愛護牙齒的道理,但是在行動上卻不是那么主動。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始終抱著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動畫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一種形式,所以我借助多媒體設計了課件,在活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兒很感興趣?;顒臃殖扇齻€大環(huán)節(jié)。一、認識牙齒的結構和功能;二、認識齲齒的原因和預防;三、觀察并紀錄自己的牙齒。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工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幼兒了解牙齒,認識齲齒的原因、危害,從而主動地去保護牙齒?;顒硬捎昧私涷灲涣?、實物觀察、親身體驗、了解原因、表述總結、統(tǒng)計記錄等教學方式,讓幼兒多方面地感知,感受,從而使知識內化為幼兒的主動行為?;顒拥男Ч己?。活動后繼續(xù)開展的醋蛋實驗、跟蹤紀錄使活動有頭有尾,真正達到保護牙齒的效果。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記錄的難度偏大,因為幼兒無法看到自己的上牙,所以無法準確統(tǒng)計自己的牙齒總數。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應更多的以幼兒實際經驗為參考,不能紙上談兵而無法實施。

  活動四我要愛護牙齒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為自己的"愛牙行動"做記錄。 注:幼兒每嗽一次口就在自己號數后的格子里做一個記號。表二:早晚要刷牙 注:幼兒早晚刷牙就給相應的圖案上色活動反思:培養(yǎng)幼兒的習慣,不是紙上談兵,應該是落實于行動中。表"你嗽口了嗎?"和表"早晚要刷牙"通過記錄讓幼兒實現了自我監(jiān)督。

20、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反思《找規(guī)律》

  活動設計背景

  客觀世界的各種事物眾彩紛呈、千變萬化,但它們都有內在的規(guī)律。大班的孩子雖然處于前運算思維階段,可是在他們的生活空間里,常常了解或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在節(jié)日里,他們看到街上按紅、黃、綠得規(guī)律排列著一串串氣球或一排排彩旗,在晚上看到月亮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有規(guī)律地變化。這些都是他們的直覺感受,還沒有真正認識事物規(guī)律,更談不上掌握這些規(guī)律和運用規(guī)律。所以,找規(guī)律有利于幼兒的學習。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并運用事物排列規(guī)律。

  2、能仔細觀察物品排列規(guī)律,發(fā)展幼兒觀察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有規(guī)律的意識,發(fā)現規(guī)律

  活動準備

  1、布置活動室,在室內掛有各種規(guī)律排列的物品(氣球、小旗、各種圖形)

  2、三個大小不一的魔術盒、幼兒每人一套圖形

  3、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尋找活動:如何挑

  1、孩子們聽音樂以有規(guī)律的踏點步進入活動室

  2、 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師真美麗,你能發(fā)現有什么?”

  (幼兒找出①按顏色排列的規(guī)律:氣球是按紅黃順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紅藍得順序排列的……②按圖形排列的規(guī)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長短等規(guī)律)

  二、采用變魔術的形式,學習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

  1、師:“我這里有三個魔術盒,看看他們有什么規(guī)律?!?一個比一個小或一個比一個大)

  師:“我們打開其中一個魔術盒,看看里面會變成什么?”從第一個魔術盒里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送個孩子們一個動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兩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動作,幼兒說一說其中的規(guī)律。

  2、打開第二個魔術盒。里面“變”出來的是兩張圖片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一:四個盤子,盤子里裝著糖果分別是2個、3個、4個、5個。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一個盤子里的糖果比另一個盤子里的糖果多一個。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二:四個魚缸,魚缸里游的金魚分別是2條、4條、6條、8條。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比另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多兩條。

  3、打開第三個魔術盒

  送給每個幼兒一盒幾何圖形。幼兒自由擺一擺,要求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好以后可以告訴老師和好朋友說一說自己是按什么樣的規(guī)律排列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復習對規(guī)律的認識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等,要求操作中體現一定的規(guī)律特點。

  四、活動延伸:在街上、家里找一找那些東西是有一定規(guī)律

  教學反思

  1、 本次活動我以規(guī)律的廣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點而設計的。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寓教于樂。(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孩子們通過拍手拍腳的動作找出規(guī)律,通過觀察圖片找出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通過用擺圖形找出顏色、形狀的規(guī)律。最后幼兒在穿珠子、粘貼圖片等操作過程中去掌握規(guī)律的普遍存在,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2、 在教法上我采用多層次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顒娱_始讓幼兒觀察活動室的物體,幼兒按顏色、形狀、大小、長短、高矮觀察其中的規(guī)律存在,逐漸過渡到永動作拍出的規(guī)律,用圖發(fā)現數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用圖形擺出規(guī)律等層層深入,為幼兒認識規(guī)律加深了難度。

  3、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guī)律,用動手操作去發(fā)現規(guī)律,用動作去體現規(guī)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guī)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21、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反思《量身高》

  活動目標:

  1,探索測量的工具及方法、能以自然物為單位記錄測量結果。

  2,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有過測量圖形邊長的經驗。

  2,紙盒、墊子、棍子、長條積木、繩子等,幼兒記錄單、筆。

  活動重點、難點:

  掌握自然測量長度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孩子們多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中班小朋友在玩醫(yī)院游戲的時候,遇到一個困難,他們想學醫(yī)生的樣子給小朋友量身高,可是他們不會用尺子,又找不到其他的材料來量,你們能不能幫助他們想一想,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量身高呢?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于測量的自然物體。幼兒每說出一種材料,教師就追問幼兒該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箱子怎么量身高呢?你打算怎么做?只要把箱子摞起來就能知道小朋友的身高嗎?”“積木怎么量身高?你認為積木豎著放會怎樣?怎樣放不倒,又可以量出身高?”

  二,教師提供材料,引導幼兒分組探索測量的方法。

  1, 師:你認為哪種材料合適,你就去試一試。如果材料很少,但想用它的人卻很多那該怎么辦?(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分工合作使用同一種材料。)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測量的方法。

  三,討論解決測量中遇到的困難,進一步明確測量的方法。

  1, 教師鼓勵幼兒說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

  2,幼兒相互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

  3,教師展示一組幼兒測量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存在的問題。

  4,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明確測量身高的具體方法。

  四,幼兒再次探索并記錄測量結果。

  1, 師:等會小朋友再去量,想一想怎樣量身高才準確。這次量過身高之后,不僅要把你用了什么材料,是用什么方法量的記錄下來,還要把你有多高用數字和標記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教師個別引導。

  五,展示幼兒記錄,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 引導幼兒從記錄上發(fā)現同伴使用了哪些材……

  2, 讓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測量的方法。

  3, 教師提出幼兒在測量中或記錄中遇到的問題,讓幼兒活動后思考。

  活動延伸:

  1,針對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帶他們進一步探索。

  2,認識更多的測量工具。

  活動反思:

  1,孩子們在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中結束了本次活動,加深了孩子們對物體量的認識及對不同量測量工具的了解,雖然參與性很高,但對與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本次活動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在記錄活動環(huán)節(jié)。!來自快思老師教案.!因為平時的教學活動在這方面我沒有細心指導,忽略了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孩子們記錄起來很困難。

  2、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再嘗試用別的方法。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22、大班數學課教案《鞋子大本營》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逐步形成雙的概念,初步嘗試按鞋子的大小、顏色、外形等特點進行配對。

  2.會聽指令做游戲,養(yǎng)成自己擺放鞋子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雙鞋子。

  2.爸爸、媽媽、寶寶頭飾各一個。

  3.鞋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猜猜、摸摸袋子里面裝的是什么?

  二、出示鞋子,讓幼兒觀察鞋子寶寶的顏色、團等外形特征,感知一雙的概念。

  1.你們穿鞋子了嗎?誰的鞋子好看?我來看看你的鞋子寶寶身上有什么呢?(引導幼兒觀察小花紋)

  2.你腳上有幾只鞋寶寶?它們是一樣的嗎?

  教師小結:我們都有兩只鞋寶寶,它們的顏色、花紋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它們是一對好朋友,是一雙鞋子。兩只鞋子就是一雙鞋子。

  三、討論理解

  師:今天我也穿了漂亮的鞋子來。(出示老師穿的一只鞋子)

  四、鞋子配對

  五、根據標志進行分類活動

  六、師生共同檢查

  七、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第一、教師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教師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 這類教育內容要體現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開展。

  第二、要挖掘生活活動的多種價值。生活活動生動形象、多姿多彩、鮮活具體。在組織這類活動中主要是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獨立生活能力,學習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能擺脫依賴,走向獨立。

  第三、組織的活動要能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用的教學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23、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反思《按群計數》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計數有不同方法。

  2、能夠以2、5、10為單位進行數群計數。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逐一計數的感知經驗。

  2、教具準備:輕音樂、演示板(已擺好20個棋子)、圖片《按群計數》、不同顏色的圓形卡、操作卡。

  重點:學習按群計數。

  難點:會用不同方法計數。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理解以不同數群單位2和5進行計數。

  2、師:小朋友,圖片上有多少個氣球?你是怎么數出來的?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數出來?

  3、師:圖片上一共有10個氣球,有的小朋友說可以2個2個數,那2個2個數是怎么數的?請小朋友說一說,還可以怎么數呢?5個5個是怎么數的?

  4、師小結:2個2個數就是以2個為一組進行數數,5個5個數就是以5個為一組進行數數。

  二、運用演示板操作,練習以2、5、10為單位的按群計數。

  1、師出示演示板 :小朋友,演示板上有多少個棋子你知道嗎?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數一數?

  2、師:請一位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到前面來數一數,還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數法?

  3、師:如果10個10個數應該怎么數呢?

  4、師:請小朋友取出自己的圓形卡,選出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聽音樂,把它依次擺放在自己的桌子上,音樂停止后,小朋友們就要停止擺放了。(幼兒聽音樂進行操作)5、師:你選的是什么顏色的圓形?有多少個?你是怎么數的?以2個、5個、10個為一組數出來的總數一樣嗎?數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哪一種方法數得快?

  三、幼兒游戲《抱團》

  1、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抱團的游戲,老師來說游戲規(guī)則:

  所有小朋友拉成一個大圓圈,邊走邊說:"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幾個好朋友?"“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教師回答:"找到2個好朋友。"聽到教師說2個后,小朋友們就要2個2個抱在一起,然后,教師再找一名小朋友來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可以2個、5個、10個)2、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按一定的數群計數,可以生活中試著按2個、5個、10個分別數一數物體。

  四、活動結束。

  附:

  排隊數人數玩法:將幼兒按男女排成兩隊,每隊指定一名幼兒數人數,按2個為單位數人數,說出總數。再分別指定幼兒按5個、10個為單位數人數,說出總數。

  (生活中,可以讓幼兒2個2個數筷子;5個5個數加餐;10個10個數器械等。)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對兩個兩個數數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個別幼兒還不能獨立數數,教師應該在設計幾個游戲環(huán)節(jié),訓練幼兒掌握兩個兩個數數的技能。

24、大班數學游戲教案反思《湊數游戲》

  活動設計背景

  這節(jié)課是操作游戲型活動,通過玩游戲,運用已有經驗,練習

  鞏固相關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運算能力并能所學知識實際運用。

  活動目標

  1.了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培養(yǎng)幼兒的運算能力。

  2.激發(fā)幼兒學習10以內數字加法的興趣。

  3.練習加法和組成,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

  難點:練習加法和組成,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活動準備

  撲克牌5-6副,并將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動過程:

  導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兒分成5人一組玩石頭,剪子,布游戲,確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來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師指導幼兒游戲。

  1.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次輪流摸牌,每人摸5張。

  2.從桌上的牌中再翻開5張擺放好。

  3.確定出要湊的數目(如湊10)

  4.幼兒觀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尋找是否有可以湊成“10”的牌(用兩張或三張牌湊成“10”均可)。<.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

  5.由能湊成“10”的幼兒出牌,并將湊成“10”的牌收為已有;不能湊“10”的小朋友可隨意出一張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輪流摸牌,將手中的牌補齊始終保持5張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張牌。

  7.根據以上規(guī)則繼續(xù)玩游戲,最后得牌多的為勝。

  結束部分:

  小朋友分組按以上玩法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在家庭或活動區(qū)中繼續(xù)玩此游戲。

  教學反思

  這一活動屬于游戲型活動。這一游戲,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定出要湊的數目,按對幼兒年齡特點,一般從5開始比較合適,以后逐漸增大到10;在游戲中可啟發(fā)幼兒用多張牌湊出規(guī)定的數目如,3和2湊成5,也可用兩個2和1湊成5,以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兒的運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這節(jié)課也可以做減法游戲,方法與其相反,另外,把這節(jié)課用別的教材來講也可以,如;用各種水果模型來玩也可以,反正,無論用哪種方法來講,幼兒理解而實際生活中運用每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才能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25、大班安全課教案反思《消防演習》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緊急狀況下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危險時才能聽從老師的指揮,作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yǎng)教師和幼兒相關的安全意識和保護能力。

  4、培養(yǎng)表演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知道火災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2、熟悉本班的逃生路線。

  活動過程:

  1、警報響起,教師迅速做好準備工作。

  2、教師即刻停止一切活動,組織幼兒迅速按規(guī)定的疏散線路帶領幼兒有序下樓,集中到操場安全地帶,再清點人數。

  3、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確保幼兒快速、安全、有序地脫離受災地點,做到無遺漏、無丟失、無傷害。

  《消防演習》反思

  3月26日-30日是我市第一安全教育周。在這個特定的日子里,我們大班舉行了消防演習活動。

  在上個星期的活動中,幼兒已經積累了有關安全防火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展了消防演習活動。讓幼兒知道,(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萬一遇到火災不要盲目亂逃,一定要采用安全的逃生方法,才能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同時也教育幼兒,不僅自己不玩火,也提醒身邊的人不玩火,注意用火安全,懂得保護自己。

  3月27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班進行了火災中的自救演習方法。一聲哨響之后,幼兒立即進入廁所打濕毛巾,捂住口鼻。

  快速撤離

  當大火封門不能很快撤離時,在窗口揮舞顏色鮮艷的毛巾求救幫助。

  當火燒著衣服,在地上滾動,把火熄滅。

  3月29日上午10:28分,幼兒在教室里正認真地做著作業(yè)。突然,刺耳的消防警鈴響起,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我班幼兒在教師緊張有序的組織下急速地從樓梯離開教室,向大門奔去…。在演習完以后孩子們特別興奮,各自討論著剛才逃生的情景。

  在這次消防演習活動,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讓幼兒在活動中增強了自救能力,也加強了對消防安全知識和應急能力。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我覺得在演練時,幼兒沒有演習的經驗,導致幼兒沒有認真地投入扮演角色。而且內容比較單一,聲音比較小,只有報警聲,沒有其它的內容(如人造化的火災實景),缺乏火災的真實性,如果在走廊上放一只冒煙的爐子或用一個大的鐵罐里放柴點燃,那效果就更好了。

26、大班數學教案《按群數數》含反思

  設計意圖:

  基礎階段的數學教育要求幼兒能解決問題,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在利用和運用數學方面的能力得到發(fā)展。數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對于有一定數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學習群數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數數問題。本次活動根據孩子對糖果很喜愛這一特點,并充分利用了羅山的糖果資源,以讓幼兒當"小工人"幫忙數、裝糖果的方式,積極踐行《指南》精神,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幼兒快樂、自主地學習群數,并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探索群數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以便應用到生活中。

  活動目標

  1、用糖果探索和發(fā)現按群數數的方法。

  2、嘗試用不同的數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樂于參加數數活動,體驗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按數取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糖果圖片、糖果、盤子若干;記錄表、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有吃過糖果嗎?糖果廠的老板找不到工人來幫忙裝糖果,他很著急,想邀請小朋友當小工人把糖果裝進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師出示糖果圖片(10個)引導幼兒觀察點數。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糖果?你是怎么數的?

  2、引導幼兒猜想兩種不同的數數方法哪種較快。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一個一個數比較快,還是兩個兩個數比較快呢?!來自banzhuren教案.!為什么?我們動手試一試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師:糖果廠的老板幫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糖果和一個小盤子,等等請用你想嘗試的數數方法把糖果裝進盤子里。(1)在數糖果時,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擾到旁邊的小朋友。(2)要積極開動腦筋,用多種辦法來裝糖果。

  4、幼兒集體操作驗證,教師分別觀察指導。

  (1)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數數的方法并進行個別指導。

  師:你是怎么數的?那這樣數快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2)集中分享數數方法,教師記錄并歸納小結。

  師:王老師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要把你們分裝糖果的方法記錄下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數數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結:因為一個一個數要數10次,兩個兩個數只要數5次,所以用兩個兩個數比一個一個數的方法來得快一些。

  (三)再次探索,提升經驗師:老板看到剛剛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所以又給我們新的任務啦,你們看這次老板給了我們一張?zhí)枪目ㄆ唵?,要求我們用很快的速度把糖果數出來?/p>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數數方法裝糖果更快。

  師:除了按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的方法裝糖果,還可以怎么裝更快呢?

  2、介紹記錄方法師:老師已經把糖果都畫在紙上了,請你把你數數的方法用筆圈在一起,比如:你是用兩個兩個數的辦法,就用筆把兩個兩個的糖果圈在一起,然后,在后面寫出總共圈了幾次,并看看,哪種數數的辦法最快。

  3、幼兒嘗試記錄,教師全面觀察指導。

  師:你們看,每個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經準備記錄表和筆。等會裝糖果的時候,請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聲量,并在記錄紙上記錄盡量多的辦法。

  4、集體分享記錄的方法和結果。

  師:請已經完成的小朋友帶著你的記錄表回到位置上與同伴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四)活動延伸,遷移運用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的方法來數數。以后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來繼續(xù)數數量更多的數。比如100、200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數會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這個問題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來想一想!

  教學反思:

  能將物體以2、5、10單位進行按群數數。讓幼兒當糖果廠的小工人,在數糖果的過程中,幼兒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數數的含義,本次活動我以設計糖果廠的場景切入主題,幼兒都能積極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戲形式幼兒很感興趣,提供的讓幼兒操作的糖果幼兒都很感興趣,在操作探索的時候積極性都比較高,但是在讓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前提的要求不夠詳細,常規(guī)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沒有說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齊放框框里,個別幼兒就開始玩,雖然是大班但是我發(fā)現常規(guī)的要求還是要求,有時就因為小小的環(huán)節(jié),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常規(guī)又慢慢的松散掉,本節(jié)課還存在著一點不足是:我沒有把握整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讓幼兒的知識經驗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數學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接下去我會觀摩平行班的數學活動,思考我設計的合理嗎,考慮周全了嗎?

27、大班數學課教案《有規(guī)律的排序》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細致觀察、勤于動腦并發(fā)現排序的規(guī)律。

  2、能夠小組合作并按照規(guī)律進行排序,體驗思維訓練的樂趣。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音樂《火車開了》 、幻燈片、白乳膠、卡片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音樂《火車開了》

  根據男女、男女的順序進行排列播放音樂進行導入課堂,今天我們站隊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

  (二)、基本部分

  1、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音樂會,這次活動由遲老師來負責,有一件事情讓我特別頭痛,會場太亂,(教案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工作太多,老師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播放幻燈片1)小朋友愿意開動腦筋來幫助我嗎?現在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我們要開始工作了。

  2、先看第一份工作小彩旗(幻燈片2),小彩旗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接下來該怎樣做?小朋友是根據小彩旗的什么特點進行排序的?總結是由顏色進行排序

  3、第二份工作(幻燈片3)總結是由大小進行排序的

  4、第三份工作(幻燈片4)總結是由形狀進行排序的

  5、第四份工作(幻燈片5)總結是由男女進行排序的

  6、小朋友太棒了,我們一起看看我們的工作成果并總結是按照顏色、大小、形狀、男女進行排序的。

  7、下面還有一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小朋友去合作完成,小朋友們有信心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各種材料需要小朋友按照規(guī)律來完成任務,在工作過程中小朋友要互相幫助,積極聽取其他小朋友的意見。(幼兒操作,并貼黑板展示)

  (三)結束部分一起討論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是按照規(guī)律排序的

  四、活動延伸

  下課時把你所觀察的畫下來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首先讓幼兒找到小動物的排隊規(guī)律,然后讓孩子排一排,說一說身邊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最后讓孩子們擺一擺,讓孩子們在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顒拥哪康幕具_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規(guī)律排序?;顒拥倪^程能兼顧全體幼兒的需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成功和進步的體驗。

28、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反思《魔術機器》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線索推論前后的變化。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認能力。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大小不同)、海洋圖一幅、魔術統(tǒng)計表

  活動過程:

  1、穩(wěn)定幼兒情緒--游戲"大家一起來"。

  2、提問幼兒:你有沒有見過大海?。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會變魔術的大海呢?(讓我們來看看大海是怎樣變魔術的)

  3、魔術"神奇的海洋"。

  --教師示范魔術過程!

  --小的圖片進去,大的圖片出來。

  --哭的圖片進去,笑的圖片出來等。

  --讓幼兒觀察原本的東西,放入海洋,會有什么變化?

  --讓幼兒根據線索推論前后的變化。

  4、"我是神奇魔術手"。

  --請個別幼兒按照相同的規(guī)則變魔術。

  --請幼兒把變出或者推論出來的圖片繪畫出來。

  5、請幼兒想一想,還可以變什么有趣的魔術呢?

  6、教師講解題目,幼兒做練習。

  7、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顒又?,通過幼兒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活動,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感受、體驗數學推理帶來的快樂,幼兒能在我的引導下自主完成練習

29、大班數學課教案《吸管分類》含反思

  【活動設計】

  (一)活動材料的科學性與層次性

  1、操作材料豐富、多功能性

  分類材料選用生活中孩子經常使用的、熟悉的吸管,雖是普通的9根吸管,卻涵蓋了按顏色、粗細、長短、能否變形、有條紋與沒條紋、尖頭與平頭等等多種分類概念。用紙板將透明瓶分隔,既物化了抽象的分類概念,又能呈現分類的結果,方便檢驗,從而克服了數學教學活動不易檢驗的難題;

  2、操作材料富有層次性

  通過逐步遞增吸管數量,增加分類的特征要素,從而加深幼兒操作的難度,幫助幼兒在多次操作的過程中逐步建構了分類的概念。

  (二)活動過程的操作性與遞進性

  整個活動設計從“幼兒的自主學習”出發(fā),將多種操作方法有機結合,通過四次小步遞進的分類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經歷了“觀察分析——初步建立單種方法分類概念——感知多種分類方法并嘗試記錄——鞏固分類經驗”的學習過程,從而在操作層次——形象層次——符號層次的逐步抽象和內化中建構了多種分類的概念。

  另外,活動過程中力求把幼兒推在前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觀察、去建構知識經驗,重視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檢驗與評價,根據幼兒的學情來梳理概念和提升經驗。

  【活動目標】

  1、探索按吸管的不同特征進行多種分類,積累分類的經驗。

  2、嘗試運用簡單的標記記錄各種分類的方法。

  3、樂意參與吸管分類的探索活動,感受分類活動的樂趣。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各類吸管若干、分類瓶、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觀察吸管,發(fā)現不同的特征。

  (1)吸管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結

  2、第一次分類,初步建立分類概念。

  (1)幼兒操作,將5根吸管進行分類。

  (2)交流與梳理分類經驗:各種方法的呈現與檢驗。

  3、第二次分類,感知多種分類方法并嘗試記錄。

  (1)交代新任務:多種方法分類,并用簡單的標記做記錄。

  (2)幼兒操作,將9根吸管進行分類。

  (2)交流與提升分類經驗:多種分類方法的呈現以及記錄的展示;

  4、展示與檢驗,鞏固分類經驗。

  (1)小結與梳理各種分類方法。

  (2)將末次分類情況展示在相應的區(qū)域,集體觀察、檢驗。

  (3)小結評價,提出下次分類活動的任務。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fā)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30、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反思《認識正方體》

  設計意圖:

  幾何體的數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并且很難聯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們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游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通過讓孩子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正方體的特征,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的異同,發(fā)展孩子們的多方面的學習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并能說出名稱及其特征。

  2.仔細觀察、樂意探索。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事先收集一個正方體的盒子。

  2.黑板,記錄表一張;吸管、剪刀、筆、A4紙;磁力棒若干,3個大筐、3張桌子。

  3.長方體盒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鞏固正方形特點。

  1.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的紙。提問:你們看這張是什么形狀的紙。

  2.幼兒進行觀察,說說是什么形狀的紙。如:正方形的紙。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提問: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紙呢?

  4.幼兒說說。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它是正方形。;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如:看出來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結:四條邊一樣長的圖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點。

  1.教師出示正方體的盒子,提問:它們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2.A、幼:一樣的,都是正方形。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誰有方法證明盒子的這個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紙貼在盒子上,與其中的一個面進行比較驗證。

  師:那另外的面呢,誰有辦法能驗證?

  3.B、不一樣,盒子好像有幾個正方形。一個是立體圖形,一個是平面圖形。

  4.剛才有小朋友說盒子上有幾個正方形?到底有幾個正方形呢,我們一起來數數?

  5.集體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數的?

  B.教師事先準備若干正方體圖形貼在黑板上,根據幼兒的回答方法進行小結,并用圖示表示。如:按顏色、做記號、方位等。

  6.教師小結:原來每個盒子都是由6個正方形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8.出示驗證工具。這里有一些工具,請你們用這些工具來驗證剛才的猜測,你們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師講解要求:每位幼兒拿1個正方體選擇位置坐下,3張桌子上分別放一個筐,里面有5只筆、5根吸管、5張A4紙、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兒可以運用這些工具進行驗證,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個小朋友能干, 能用各種方法進行驗證。

  10.集體交流,說說驗證方法。

  A.你們有結果了嗎》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B.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各自的結果。如:用重疊的方法、吸管、磁力棒平鋪等方法進行驗證。

  11.出示記錄表,總結盒子的特征。

  12.總結:原來由6個一樣大小的正方形組成的立體圖形是正方體。你們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體。

  三、活動延伸。

  1.我這里還有一個盒子,它是正方體的嗎?

  2.拿現在我們回教師用今天學過的新本領來驗證吧!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31、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反思《四等分》

  一、活動目標

  1、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四等分。

  2、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四等分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手工紙若干張、剪刀、等分和不等分的圖片若干,四等分操作卡。

  三、活動過程

  1、圓形的四等分教師:小朋友們好。

  幼:老師好。

  教師: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奇幻的圖形王國里去旅行,小朋友們想不想去呀?

  幼:想。

  教師:老師想起來圖形王國里有兩只可愛的小猴子,他們呀正在為如何把一張圓圓的餅怎樣平均分成兩份而發(fā)愁呢,小朋友們愿不愿意用我們學過的二等分的知識幫幫他們呢?

  幼:想。

  教師:那誰來試一試呢?(教師出示圓形卡片,請一位小朋友演示)教師:你真是個愿意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分的很公平,教師出示課件二等分小猴子動圖。現在呀,圖形王國里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不,四只小猴子也為怎樣分得同樣大的餅而發(fā)愁呢,我們愿不愿意幫助他們?

  幼:愿意。

  教師: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

  教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在動手試一試,我們可以將圓形對折再對折,折完的小朋友觀察一下,你折完的四部分是不是一樣大?

  幼:一樣大。

  教師:你是怎樣檢查的呢?我們給每組的小組長發(fā)一把剪刀讓他們沿著折痕剪一剪,看看剪下來的四個圖形能不能重合。

  驗證結果:可以重合。

  教師小結:四等分就是把一個整體分成一樣大的四份。等分后的每一份的大小都是同樣大小的,而且他們都是整體的一部分。教師出示課件四等分小猴子圖片。

  2、正方形的四等分小組長分發(fā)正方形紙片,引導幼兒將正方形四等分,啟發(fā)幼兒嘗試探索不同等分方法教師:小朋友們,正方形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呢?;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引導幼兒將找到的方法說給大家聽。找三位折的不同的小朋友分別展示。

  教師總結: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第一種對邊折再對邊折;第二種橫向對折一下在縱向對折一下;第三種是對角折再對角折。

  3、長方形的四等分首先分發(fā)長方形紙片,接下來請三位小朋友展示。

  教師小結:長方形的四等分發(fā)方法也有三種:第一種把短邊對折再把長邊對折;第二種方法是短邊對折再短邊對折;第三種是長邊對折在長邊對折。

  四、操作練習

  引導幼兒完成操作單《四等分》,在四等分的圖形下面()里畫"√",在不是四等分的()里畫"×"。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已將掌握了四等分的方法,接下來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完成操作包好不好?

  幼兒:好。

  教師:請大家先在操作單上獨立完成,一會我們一起核對結果。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二等分,四等分,那你們想一想,會不會有六等分和八等分呢?請小朋友們在游戲的時候開動小腦筋想一想,好不好?小朋友們再見。

  活動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對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并不是很難,但要讓幼兒真正理解具體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設計了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從而得出各種圖形的不同的分法?;顒舆^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和操作特點。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大部分幼兒都能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大膽想出各種圖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對于個別難的分法,也能在老師或同伴的提示講解下得到啟發(fā)和提升。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識,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現了新綱要的教學理念,所以效果還是不錯的。但也發(fā)現在操作材料上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可能是計算錯誤,另外在擺放操作材料時還要考慮得更周到,這樣活動效果可能會更加完美。

32、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按群計數》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學習20以內數數,探索按群計數(成組數數)的方法。

  2、發(fā)展按群計數的能力,鍛煉思維的敏捷性。

  二、活動準備:糖果圖片、幼兒人手1份雪花片(20個)、小棒20根、管道積木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師:(課前問好)小朋友們好,看一看今天有這么多的美女老師們,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幼:美女老師們好!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內容(按群計數),什么是按群計數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來探究一下!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了好多糖果一起分享,但老師不知道一共多少個,想讓小朋友一起來幫忙數一數,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我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顆糖果。XX小朋友是用1顆1顆數的方法,一共15顆,那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方法?XX:還可以2顆2顆數,2、4、6、8、10、12、14,14添上1是15,一共有15顆。。。。。。(幼兒表達不同數法)1顆1顆數、2顆2顆數、5顆5顆數、10顆10顆數。

  幼兒大膽站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2個2個數,3個3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數)幼兒上臺演示操作計數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演示了不同的方法,有的說2個2個數,有的說5個5個數,那到底哪種方法更快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自己探索一下吧!

  2、 比較不同數數方法的快慢。

  (20根小棒:白色5根,橘色5根,藍色5根,紫色5根;雪花片:粉色5個,藍色5個,綠色5個,黃色5個)師:現在小朋友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一份雪花片,怎樣才能數出來有多少個呢?現在請小朋友先用自己猜想的方法數數,再用其他小朋友的方法數,比比哪種方法數得快。

  幼兒數數前,師提示幼兒:想用幾個幾個數的方法數,就將其擺成一行或一堆,然后再數。你們發(fā)現哪些方法數得快呢?

  幼兒分組:一組用1個1個數的方法,二組用2個2個數的方法,三組用3個3 個數的方法,四組用5個5個數的方法。五組用10個10個數的方法。師:哪一組的方法最快?幼:第五組。師:現在請小朋友互相換一種方法來看一看是不是快。(第一組3個3個數、第二組1個1個數、第三組2個2個數、第四組10個10個數、第五組5個5個數)比一比看哪組小朋友先數完。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總結出2個2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數都是很快的方法。

  師:那有沒有不用數就能看出來幾個雪花片?

  (雪花片:粉色5個,藍色5個,綠色5個,黃色5個)XX小朋友:每種顏色有五個分行排列一共有20個雪花片。師:小朋友觀察的很仔細,依次分行排列是不是就能很直觀的看出來一共有多少個了。

  (總結2個2個數比1個1個數快,3個3個數比2個2個數快,5個5個數比3個3 個數快,10個10個數比5個5個數快)3、游戲:比一比誰數的快,鞏固按群計數的方法。

  師: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拿出20根小棒用自己的計數方法進行比賽,看誰先數完。如有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快速的數完請其說一說你是怎么數的?師說開始,數的最快的小朋友并給予小貼畫的獎勵。請不同方法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方法演示給大家看。

  現在和老師來進行比賽,師用一根一根數,全體小朋友用一種(2根2根數)按群計數的方法。師:你們的方法真快,咱們在一起用5根5根(10根10根)的方法數數吧。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了按群計數,回到家我們能不能數數家里有多少只鞋呢?用兩個兩個數的方法數一數你們家有多少根筷子呢?

  五、小結:

  什么叫按群計數?(不是以單個物體為單位,而是以數群(物體群)為單位。如:以2為單位就是2.4.6.8.10;以5為單位計數就是5.10.15.等2個2個數比一個一個數快,5個5個數比2個2 個數快,10個10個數比5個5 個數快。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對兩個兩個數數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個別幼兒還不能獨立數數,教師應該在設計幾個游戲環(huán)節(jié),訓練幼兒掌握兩個兩個數數的技能。

33、大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反思《4的加減法》

  活動目標:

  1、體驗加減法運算的樂趣。

  2、學習4的加減法。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我是汽車小司機》幼兒做開汽車動作入室。

  1、教師引導語:"今天鄒老師要開著小汽車搭小朋友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請跟隨我來吧。

  2、"瞧瞧,我們來到哪里了?"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出:"農場"。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農場。

  二、學習4的加法。

  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進入馬棚,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1+3=4,教師引導幼兒看算式,交換其中兩個數,得數不會變,還可以怎么列算式?,!來源:屈,老,師教.案網"3+1=4,教師告訴幼兒,交換前面兩個加數的位置,它的得數不變,這種方法叫加法交換律。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繼續(xù)往前走,來到奶牛欄,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2+2=4,三、學習4的減法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來到羊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1=。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雞舍,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2=2.

  3、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豬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3=1.

  四、游戲"給動物喂食",復習4以內的加減運算。

  1、播放課件,"因為農場里太多動物了,飼養(yǎng)員實在忙不過來,請我們幫他給動物們喂食,你們愿意么?"請幼兒觀察畫面,并說出有哪些動物需要喂食,它們是吃什么食物的?

  2、游戲規(guī)則:根據動物要吃的食物,給動物喂食,沒種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題,只要把算式題算出來,可以給所需要的動物喂食了。

  五、送動物們回家,復習4的加減運算。

  播放課件,"天晚了,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幫飼養(yǎng)員把動物們送回家吧。"幼兒觀看圖畫,每個動物的家都有一把鎖,動物身上都有一個密碼,只要把動物身上的密碼解開了,動物們就可以回家了。

  六、結束活動:

  天快黑了,我們也要結束一天的農場生活了,開著我們的小汽車回家吧!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文.章出自教.案網)幼兒的興趣被引發(fā)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盁狒[”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34、大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反思《有趣的二等分》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物體、空間、時間等等現象產生興趣"。大班幼兒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對等分也有所接觸,但不能掌握真正的含義。根據大班幼兒的好奇心強,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等特點,設計"熊寶寶分圖形"的教學情境由簡到難,讓幼兒通過操作圖形來探索活動,并支持、鼓勵幼兒舉一反三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實物產生聯系,這樣,幼兒學得活,易掌握,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擴大認識面,而且對開拓幼兒思維,培養(yǎng)思維準確性,并激發(fā)幼兒數學興趣。

  活動名稱及內容:大班數學-有趣的二等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重點:

  學習二等分。

  難點:

  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活動準備:

  材料:綢帶、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分練習紙、熊的一家圖。

  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師:"熊媽媽生了兩只熊寶寶,兩只熊寶寶頭上都扎了一根小辮多可愛呀,熊媽媽要給兩只熊寶寶的小辮扎上漂亮的綢帶,可是熊媽媽現在只有一根綢帶,怎么辦才能讓兩只熊寶寶都能扎到綢帶呢?"

  1、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后,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2、把綢帶兩頭對折,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二)操作探索操作一:等分圓形紙師:熊媽媽給兩只熊寶寶準備了一張漂亮的圓形紙,她把這張紙給了兩只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份給外婆。小朋友猜猜,兩只小熊用什么辦法分這張紙?

  1、為幼兒提供圓形材料紙,幼兒動手操作。

  2、組織幼兒討論等分的方法。

  3、小結:把圓形對折,然后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操作二:

  熊媽媽還給小熊準備了正方形、長方形的糕點,一樣要請兩只小熊把他們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送給奶奶和外婆。

  1、為幼兒提供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考慮有沒有其他對折的辦法來二等分。

  2、幼兒操作探索。

  3、請幼兒介紹新方法。

  4、教師小結:向幼兒介紹講清對角線折、對角折的方法。請沒有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

  (三)鞏固練習:游戲《找朋友》

  師:三角形、小房子、蝴蝶、蜻蜓的朋友不在啦,老師請寶寶們找找他們的朋友在不在你們的桌子上,在的把它貼好。(看看哪個寶寶最快幫他們找到朋友)

  1、教師講評幼兒的活動結果。

  2、幼兒展示自己拼貼的圖形。

  活動延伸:

  你們今天表現的都不錯,老師特意給你們每組的寶寶準備了一個蛋糕,可是我們今天只學會了二等分,但是我們又有四個寶寶,那我們應該怎樣來分呢?現在我們一起回教室來分分看,怎樣才能四個寶寶都吃到一樣多的蛋糕。

  教學反思:

  理解二等分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5、大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按群數數》含反思

  設計意圖:

  基礎階段的數學教育要求幼兒能解決問題,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在利用和運用數學方面的能力得到發(fā)展。數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對于有一定數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學習群數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數數問題。本次活動根據孩子對糖果很喜愛這一特點,并充分利用了羅山的糖果資源,以讓幼兒當"小工人"幫忙數、裝糖果的方式,積極踐行《指南》精神,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幼兒快樂、自主地學習群數,并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探索群數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以便應用到生活中。

  一、活動目標

  1、用糖果探索和發(fā)現按群數數的方法。

  2、嘗試用不同的數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按數取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糖果圖片、糖果、盤子若干;記錄表、筆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有吃過糖果嗎?糖果廠的老板找不到工人來幫忙裝糖果,他很著急,想邀請小朋友當小工人把糖果裝進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師出示糖果圖片(10個)引導幼兒觀察點數。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糖果?你是怎么數的?

  2、引導幼兒猜想兩種不同的數數方法哪種較快。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一個一個數比較快,還是兩個兩個數比較快呢?為什么?我們動手試一試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師:糖果廠的老板幫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糖果和一個小盤子,等等請用你想嘗試的數數方法把糖果裝進盤子里。 (1)在數糖果時,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擾到旁邊的小朋友。(2)要積極開動腦筋,用多種辦法來裝糖果。

  4、幼兒集體操作驗證,教師分別觀察指導。

  (1)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數數的方法并進行個別指導。

  師:你是怎么數的?那這樣數快嗎?“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2)集中分享數數方法,教師記錄并歸納小結。

  師:王老師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要把你們分裝糖果的方法記錄下來?,F在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數數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結:因為一個一個數要數10次,兩個兩個數只要數5次,所以用兩個兩個數比一個一個數的方法來得快一些。

  (三)再次探索,提升經驗師:老板看到剛剛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所以又給我們新的任務啦,你們看這次老板給了我們一張?zhí)枪目ㄆ唵?,要求我們用很快的速度把糖果數出來?/p>

  1、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數數方法裝糖果更快。

  師:除了按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的方法裝糖果,還可以怎么裝更快呢?

  2、介紹記錄方法師:老師已經把糖果都畫在紙上了,請你把你數數的方法用筆圈在一起,比如:你是用兩個兩個數的辦法,就用筆把兩個兩個的糖果圈在一起,然后,在后面寫出總共圈了幾次,并看看,哪種數數的辦法最快。

  3、幼兒嘗試記錄,教師全面觀察指導。

  師:你們看,每個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經準備記錄表和筆。等會裝糖果的時候,請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聲量,并在記錄紙上記錄盡量多的辦法。

  4、集體分享記錄的方法和結果。

  師:請已經完成的小朋友帶著你的記錄表回到位置上與同伴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四)活動延伸,遷移運用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的方法來數數。以后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來繼續(xù)數數量更多的數。比如100、200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數會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這個問題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來想一想!

  教學反思:

  能將物體以2、5、10單位進行按群數數。讓幼兒當糖果廠的小工人,在數糖果的過程中,幼兒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數數的含義,本次活動我以設計糖果廠的場景切入主題,幼兒都能積極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戲形式幼兒很感興趣,提供的讓幼兒操作的糖果幼兒都很感興趣,在操作探索的時候積極性都比較高,但是在讓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前提的要求不夠詳細,常規(guī)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沒有說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齊放框框里,個別幼兒就開始玩,雖然是大班但是我發(fā)現常規(guī)的要求還是要求,有時就因為小小的環(huán)節(jié),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常規(guī)又慢慢的松散掉,本節(jié)課還存在著一點不足是:我沒有把握整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讓幼兒的知識經驗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數學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接下去我會觀摩平行班的數學活動,思考我設計的合理嗎,考慮周全了嗎?

36、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成組數數》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學習將物體以2、5、和10為單位進行按群數數。

  2.學會選用合適的群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數數問題,培養(yǎng)幼兒記數的興趣。

  活動準備:

  瓶蓋、棉簽、筆、豆子、紀錄紙、粉筆、操作驗證分類紙。

  活動過程:

  一、以問好、對歌等方式引入活動主題。

  1.引導幼兒齊聲數出雙數、(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數到數字10時齊聲向客人老師問好。

  2.手指對歌《我們有雙勤勞的雙手》。

  師唱問:"伸出你的左手、左手,多少?"(說出指頭數量)"幼兒伸出左手并回答:"5個",師接著唱問:"伸出你的右手、右手,多少?",幼兒伸出右手并回答數量,合唱:"我們都有一雙手,一雙勤勞的手。"師問:"幾個"(說出雙手的總數),幼兒回答雙手手指數量。

  二、在動腦數瓶蓋的數量中引導幼兒學習按群數數的方法。

  1.探索用什么方法能較快數出瓶蓋的數量。(2個2個、5個5個,或10個10個數)

  2.根據上步驟群數出現唱數不連貫的現象探索如何能很順口有規(guī)律地群數。

  師總結:2個2個數可以借用數雙數的方法,5個5個數中有五、十、五、十交替數的規(guī)律,(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且數十的數量是逐一遞增的。10個10個數可以借用一個一個數的方法。

  3.以《合攏放開》音樂手指游戲來加深幼兒對群數經驗的認識。

  幼兒邊表演邊數數答題:

  (1)復習10個10個數。

  幼兒用10指齊演并答題:"合攏放開、合攏放開、小手拍一拍,合攏放開、合攏放開小手放腿上"(每一樂句尾師有節(jié)奏地插問"多少",幼兒成功答題后接著唱下一樂句,如:10、20、30、、、)

  (2)復習5個5個數。

  樂句"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頭頂上"依然用同樣的問答形式引導幼兒5個5個數數。

  (3)復習2個2個數。

  "這是眼睛、這是鼻子、這是小耳朵"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2個2個數出五官的總數。

  小結:要數出物體的多少,除了1個1個數,還可以2個2個、5個5個的數、10個10個地數,這幾種都是又快又好的數數方法。

  三、幼兒運用喜歡群數方法進行數數,并記錄。

  1.師出示操作材料,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你準備選用什么樣的群數方法解決問題?

  2.了解分組操作的方法、要求。

  3.分組活動:幼兒選用按群數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棉簽,數豆子

  四、交流活動

  1.引導比較、驗證操作結果。

  幼兒將記錄結果按群數的方式分類粘貼,(即2個2個數的記錄紙粘貼在一起),引導幼兒與同伴的操作結果進行比較,驗證操作結果。

  2.引導幼兒交流操作經驗。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對兩個兩個數數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個別幼兒還不能獨立數數,教師應該在設計幾個游戲環(huán)節(jié),訓練幼兒掌握兩個兩個數數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