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爸爸媽媽,你們準備好了嗎?

準爸爸媽媽,你們準備好了嗎?

準爸爸媽媽,你們準備好了嗎?

準爸爸媽媽,你們準備好了嗎?教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基礎,早期教育則是基礎的基礎。有人曾把中國的教育比喻成為一座金字塔,說如果塔尖是眾人向往的高等教育,塔身是初中等教育,塔基則是早期教育??梢娖渲匾裕鞘芙逃幕A。對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人們早就達成了共識。梁啟超說:人生百學,立于幼學。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也說: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時期。但早期教育究竟應該早到什么時候則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應從零歲開始;有的人對此癡之以鼻,說這是不可能的,認為早期教育應從三歲開始。

就早期教育的起始時間問題,美國六十年代初曾花巨資對此進行研究,最后得出結論:三歲開始的教育太遲了,認為早期教育應從零歲開始。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對早期教育的時間問題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他就是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達爾文有五個兒子,其中有三個被培養(yǎng)成了科學家。據說有一次,一位貴婦人慕名而來,向達爾文討教。達爾文問:你的孩子多大了?貴婦人說:兩歲半。達爾文聽后,臉色凝重,搖搖頭說:晚了,你已經錯過兩年半了!因此,達爾文其實也認為早期教育應從零歲開始。

但現在,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研究者們認為早期教育應提前,應從胎教開始。所以,我們在重視早期教育的同時也必須在認識上糾正以前的誤區(qū),認同這樣一個觀點:早教應從胎教開始,并且在實踐中也應以此指導自己。福樓拜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當權者的手里,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里。它不僅說明了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重要作用,也預示了在胎教期間,母親也應該積極作為。

我國的有關胎教的最早記載發(fā)生在西周,周文王、周成王的母親都進行了胎教。文王母親“及其有孕,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成王母親“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獨處不倨,雖怒不罵,胎教之謂也”,等。這些記載證明胎教之風古已有之,只是當時的胎教側重于對胎兒行為品德方面的培養(yǎng),忽略了智力方面的訓練。因此,我們的教育,我們對孩子品德、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胎教開始。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準備好了嗎?

新婚的朋友,如果一旦決定要孩子后,他們除了必須在物質方面、精神方面做好準備外,還得在知識方面也做好準備,即積累與教育孩子相關的知識,為培養(yǎng)一個活潑聰明、身體健康、智力超常的兒童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受孕年齡與時間的選擇。據專家科學分析,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段一般為2429歲。所以,選擇生育孩子時,女性最好選擇這個階段,不能太小,也不能超過這個年齡。因為該階段女性身心發(fā)育成熟,新陳代謝最旺盛,是孕育生命的最佳時期。另外,孕育孩子時,還得選擇最佳的受孕季節(jié),讓愛的結晶綻放美麗的花結出健壯的果。最佳受孕季節(jié)為六到八月份,最差是十到十一月份,因這一時間受孕后,孩子會在七八月份出生,而大熱天坐月子,對大人與小孩均不好。

受孕后的前兩個月即胚胎期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不是教育問題、營養(yǎng)問題,而是孕婦的抗輻射、抗病毒感染的問題。該階段,受精卵經過分裂和分化,逐漸形成各器官系統(tǒng)的雛形。胚胎從子宮內膜儲存的能量中吸取營養(yǎng),每天大概只增加一克,所以母親的營養(yǎng)對胎兒的營養(yǎng)不是很大。同時,胚胎在發(fā)育過程中對環(huán)境的影響十分敏感,在某些有害因素的作用下較易發(fā)生先天畸形。因此孕婦一定要遠離各類輻射源,如少看電視,少玩電腦、手機等。一旦感染了病毒,切記別亂服藥,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減少對胎兒的影響;盡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污濁的地方,等等。當然,煙酒之類的有刺激性的東西也是不能接觸的。這是健康孩子出生的重要一環(huán)。

兩個月之后就要開始注意孕婦的營養(yǎng)了,其與胎兒腦的發(fā)育密切相關,特別是從第三個月開始。人腦發(fā)展有三個關鍵期:第一階段為懷孕后36月,屬于腦細胞增殖階段,即細胞數量急劇增加期;第二階段為7、9月到出生后兩歲左右,增殖與增肥階段。該階段,不僅數量增加,而且細胞體積擴大,生長出更多的神經纖維;兩歲以后,增肥階段。這階段腦細胞達到140億個,數量不再增加。可以看出,胎兒這段時期大腦會快速發(fā)展,如果營養(yǎng)不足,影響了腦細胞的分化,達不到應有的數量和質量,將嚴重影響胎兒出生后智力的發(fā)展。因此一定要補充大腦發(fā)育所需要的蛋白質、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要適量,太多太少都不利于胎兒的發(fā)育。如果蛋白質缺乏,胎兒生長發(fā)育將異常遲緩,出生后會有煩躁,抽風等癥狀;鈣缺乏會造成佝僂病,缺鐵則會貧血,鋅少了又會帶來生殖器官的缺陷。對孩子會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此一定要重視營養(yǎng)問題。

第三個月末或第四個月初,母腹內的胎兒有了運動能力。這時,母親有時會感覺到孩子在里面或跳或踢,這即為胎動。這時,父母親千萬別錯過與孩子早期交流的機會。具體的做法是當孩子踢的時候,母親可把手輕輕的放在孩子活動的地方,對之應答。同時每天可進行訓練,刺激孩子的觸覺。母親躺在床上,把手輕輕的放在腹部,每次三到五分鐘,每天進行兩次。切記,有早產史的不要進行此項運動。當然,做父親的手也可放在母腹處,與孩子溝通交流。這項活動持續(xù)到孩子出生前兩周停止。

從第四個月末或第五個月初開始,胎兒有了聽覺能力。這時,做父母親的就應成為有心人,要為孩子準備一些柔和優(yōu)美的經典之音樂,除此之外,爸爸媽媽還要經常對胎兒說話聊天,或用標準的普通話給孩子讀童話,給孩子講故事等。另外,還可將聽覺與觸覺結合起來,這樣效果會更好。如在孩子踢的地方與之進行接觸,同時告訴他父母有多愛他,對他的期望,等等。這樣,對孩子進行綜合刺激,提高其感知力。

胎兒的嗅覺、味覺能力的訓練。母親可在吃各種味道的東西時,輕輕的將它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如吃桔子時,可邊吃邊說:這是桔子,甜甜的(酸酸的),等。這樣孩子也可通過血液中的化學物質感受到。這是培養(yǎng)孩子出生后對味、嗅覺敏感判斷力的基礎。

文藝復興時著名的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說:“你生兒育女,不是只為自己,而是為國家”,因此,從功利角度,不管是從家庭利益還是群體利益考慮,為了健康聰明的下一代,我們都必須關注胎教!!

肖亮.優(yōu)生學與優(yōu)生措施.生物學教學,2004(2)

萬鈁.學前衛(wèi)生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聶琳,江玲,楊麗君,向純武.幼兒教育大策略.第一版.19953

嚴仁英,茅于燕,渠川琰.育兒早知道300題.第一版.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