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用藥的8個誤區(qū)
給寶寶用藥的8個誤區(qū)
一、不管服什么藥都用熱水
有些藥物在服用時,對于用什么溫度的水送服是有要求的,這類藥物主要是消化類、維生素類及止咳糖漿類藥物。消化 類藥物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用熱水服用就會使其中的性性蛋白質由于受熱水而凝固,由此發(fā)生變性而失去藥效,不再具有助消化作用。維生素中的VC片,由于是水溶性制劑,因此化學性質很不穩(wěn)定,受熱后使分子結構被破壞,從而失去藥效。小兒止咳糖漿類藥物,通常為復制劑,如果用熱水沖服,就會改變糖漿的粘稠度,不能形成保持性“薄膜”,從而降低療效?!?/P>
二、讓寶寶干吞藥片
有些媽咪在給2-3歲的寶寶吃藥時,看到寶寶有愿接受,就干脆把藥片讓寶寶當糖豆吞下去,并自認為這是個很聰明的辦法,但這樣做不僅不安全,而且很有害處,因為寶寶的咽喉部肌肉控制能力尚未完善,干吞整藥片容易誤入氣管,從而引起窒息?!?/P>
另外,服藥時不用水往下送,藥物很可能會停留在食管中。如果停藥時間過久,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藥物便會刺激食管黏膜,從而引起食管黏膜發(fā)炎,常見的藥物有四環(huán)素、強力霉素、強的松等;如果是磺胺類藥物,其代謝產物在水少的情況下可在尿道析出結晶,阻塞并損傷輸尿管及尿道,還可能形成尿道結石?!?/P>
因此,媽咪給寶寶服藥時一定要適量的水,尤其服用磺胺類藥物時,幫助藥物順利達到胃里并從尿道排出?!?/P>
三、給寶寶過量服藥
寶寶生病會讓媽咪十分焦慮,恨不能吃藥后一下子好起來,于是有時會做出一些錯誤舉動。如不按照醫(yī)生的叮囑,自行加量服藥或增加服藥的次數(shù),或盡管是按照指定的時間、劑量服藥,但同時還給寶寶服用另一種作用相同的藥物。
然而,這樣做不僅不會使癥狀快速緩解,還容易導致不良結果,反而加重病情或造成險情。如寶寶發(fā)燒時,在體溫不退或沒退到正常的情況下,媽咪便把退熱藥加大量或與其他退熱藥聯(lián)合使用。當增大的藥量或重復用藥發(fā)生作用時,會使寶寶大汗淋漓,雖然熱度是退下去了,但寶寶卻發(fā)生了虛脫。待藥效消失后體溫重又升高,并且還對身體其他系統(tǒng)造成損害。所以,服藥應嚴格遵從醫(yī)囑,病情不見好轉隨時請教醫(yī)生,切不可自作主張?!?/P>
四、不按醫(yī)囑用藥
有些藥物的用藥方式。用藥間隔及使用時間,不可自行變動,一定要認真遵從醫(yī)囑,不然會影響療效。如小兒常用的藥乳酶生,是人工培養(yǎng)的活性乳酸桿菌干燥劑,要想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就必須保證在吃藥的過程中其中的活菌不被破壞。在服用時不要與抗菌藥物一起服用,以防抑制乳酸桿菌的生物活性,從而使藥效降低,使用時間應該間隔2小時;也不宜和具有止瀉作用的吸附劑一同服用,以免藥物被吸附在吸附劑上影響藥效的發(fā)揮。而且,不要在飯前服用?!?/P>
五、把藥放在奶汁中喂寶寶
盡管現(xiàn)在很多小兒藥物都做成了帶甜味的制劑,可味覺非常敏感的寶寶,還是會拒絕接受。有的媽咪不得已便把藥放在奶汁中,在不知不覺中寶寶就把藥吃了進去?!?/P>
可這樣做很不科學,因為無論是母乳還是牛奶,都是一種中和劑,可與藥物結合而形成另一種物質,從而降低了藥效。另外,寶寶很容易吐奶,當藥物混入奶汁中時,由于奶中有異味,很容易促使寶寶嘔吐,導致有效藥量吸收減少?!?/P>
六、隨意給寶寶用成人藥
成人的藥物兒童可以服用,但這僅限于一般的藥物,并不是所有的成人藥物只要劑量適當?shù)販p少,小兒便都能服用。
小兒的肝腎等器官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因此排毒解毒作用較弱。很容易引起不良結果。如常用的氟哌酸類、四環(huán)素類藥物,寶寶服用后容易影響骨質的生長發(fā)育,后者還會使牙釉質變黃。氨基甙類藥物會影響寶寶的聽神經發(fā)育和些腎臟功能損害。激素類藥物會使寶寶免疫力下降,使原有的疾病病情加重。感冒通中含有的雙氯滅痛可導致寶寶出現(xiàn)血尿,并還會損害造血系統(tǒng)功能??梢?,給寶寶用成人藥前,應先請教醫(yī)生?!?/P>
七、腹痛時擅自服用止痛藥
腹痛是寶寶常見的癥狀,可由多種情況引起,但由于寶寶年幼不能自述,或自述不清楚,經常使大人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有時,看到寶寶疼痛難忍,就不由得給服用了止痛藥,這樣做雖能暫時緩解疼痛,然而卻有可能帶來嚴重的結果?!?/P>
因為有些外科急腹癥,如急性闌尾炎、腸套疊在沒有確診之前服用了止痛藥,會由于疼痛的減輕而掩蓋真正的病情,其實病情仍在發(fā)展,由此延誤了診斷和治療時機,導致化膿性腹膜炎、中毒休克,生命受到危及。因此,腹痛在未明確診斷之前,不得自行服用止痛藥。
八、把潤喉片當糖果給寶寶服用
有些潤喉片,在制作時除了加入有效的藥物成分外,為了提高口味,還在輔料中加入了蔗糖、桉葉油等物質,因此放到嘴里既清涼又爽口,又香甜美味,吃起來就好似薄荷糖。媽媽認為這種藥片不僅能給寶寶清熱下火,而且經常吃還能防病,因此讓寶寶隨意吃?!?/P>
然而,“是藥三分毒”,如薄荷喉片如果吃的過多,可由于血管黏膜收縮而削弱了口腔黏膜有很大的刺激性與腐蝕性。人們最常用的草珊瑚含片則可使口腔內發(fā)干,易于厭氧菌繁殖,引起牙周經常發(fā)炎。而且,潤喉片中的抗菌成分還會殺死口腔中的有益菌,致使有害菌乘機作亂而引起炎癥。
所以,潤喉片不能當做糖果吃,只有在寶寶發(fā)生咽喉炎、扁桃體炎、鵝口瘡時才可能服用。
- 早產兒可以注射安定嗎――彭詠梅回答
- 輸液一定能幫助退燒嗎――黃國英回答
- 感冒但不發(fā)燒需要用藥嗎――敖黎明回答
- 談談腎臟對藥物的易感性
- 孕婦切莫多服維生素B6
- 孕婦不注射風疹疫苗
- 核酪口服液和酮替芬可長期服用嗎――曹蘭芳回答
- 小兒用藥劑量是怎樣計算的
- 秋冬季節(jié)嬰兒痰多,父母該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
- 單純性消化不良不必使用抗生素
- 小兒吃藥注意多
- 催乳湯也要喝得時機恰當
- 小兒感冒常用消炎藥,這對腎臟的影響大嗎
- 吸入皮質激素是否會產生副作用
- 中班幼兒綜合活動:我的面包房
- 關于懷孕早期準媽媽的服飾與美容
- 有趣的一課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教學計劃
- 小班體育游戲教案《快樂小皮球》反思
- 小班教案《我是小幫手》反思
- 中班教案《廢舊報紙的巧妙利用》
- 幼兒園語言活動《飛機飛上天》中班教案
- 跑步機銷售朋友圈文案33句
- 第3課桂花魚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