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單親兒童調查:八成孩子覺得孤獨

南京的單親兒童調查:八成孩子覺得孤獨

南京的單親兒童調查:八成孩子覺得孤獨

  兒童節(jié)前夕,兩份來自南京兩級法院的調查報告,引起記者注意。

  它們分別來自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南京玄武區(qū)法院。雖然抽取的調查樣本各有不同,設計的提問方式也不太一樣,但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和關注投向“單親兒童”――這個伴隨“離婚大戰(zhàn)”而生的特殊群體。

  南京的單親兒童,你們過得好嗎?

  七成家庭收入低于700元

  婚姻解除、家庭破裂,不可避免地給撫育孩子帶來一系列問題,如:撫育費、探視權、子女心理、教育等。南京玄武區(qū)法院的民庭法官,從該院2002年到2004年審理的1920件婚姻家庭類案件中,選出194件涉及子女撫養(yǎng)的案件,并對部分當事人進行了調查回訪。

  調查主要采取面談或電話訪談的方式。受訪者中,家長年齡在30至50歲,孩子的年齡在5至16歲。

  受調查家長中,70%為普通工人,其中約30%的人稱自己沒有固定職業(yè)和收入;他們的學歷基本在高中或以下,月收入基本不超過700元,有的還不足500元。

  對直接撫養(yǎng)孩子的家長而言,離婚后撫養(yǎng)費是孩子從對方手中獲得經濟幫助的唯一途徑,但他們認為目前撫養(yǎng)費標準太低:第一、法院判決的月?lián)狃B(yǎng)費,60%還不到300元。這些錢在孩子上小學時還勉強夠用,一旦上了中學就明顯不夠,特別是在孩子擇校以后。第二、他們普遍感覺無法確定對方的實際收入,更對據(jù)此確認的撫養(yǎng)費表示懷疑。第三、他們中有35%的人認為對方不能按時甚至不給付撫養(yǎng)費。

  而給付撫養(yǎng)費一方的受訪者,則認為月總收入的20%至30%的撫養(yǎng)費給付標準太高。

  低收入者認為,只有在總收入扣除了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金等后,才是自己的實際收入。如果將未扣除前的收入視為實際收入來確定撫養(yǎng)費標準,自己根本負擔不起的生活水平會更低。

  高收入者則認為,按這個比例支付撫養(yǎng)費,“連孩子帶大人都夠養(yǎng)了”。

  拒絕探視情況很難解決

  調查回訪顯示,未直接撫養(yǎng)子女方中,約有60%是不定期探視子女的,有時甚至只能用通電話來替代探視?!疤揭暡荒苡绊懞⒆訉W習”,在這一點上雙方意見相當一致,可父母們重視孩子學習的同時,卻忽視了子女的感情需求。

  直接撫養(yǎng)子女方對待探視權的態(tài)度很矛盾: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他們愿意對方探視子女。但他們中80%也坦率承認,由于以前的感情糾葛、現(xiàn)在的生活和工作等壓力,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在子女面前流露出對對方的怨恨情緒,不想讓孩子同對方過多地接觸。

  個別受訪者甚至認為,如果離婚時子女還小(3歲以下),干脆不要探視為好,也便于子女適應新組成的家庭。

  拒絕探視的情況在現(xiàn)實中還是少數(shù),但卻很難解決。比如受訪者秦某,離婚時3歲的兒子歸前夫撫養(yǎng),但前夫拒絕其探視。起初秦某還到幼兒園偷偷看兒子,但前夫知道后百般阻撓。秦某至今已有兩年未見過兒子,但她并不想通過法院(無論是單獨訴訟還是申請強制執(zhí)行)見到兒子。她覺得那肯定會傷害孩子,會“把事情全搞糟了”。

  受訪者王某的前妻也拒絕他探視兒子,現(xiàn)在他每個星期都偷偷去學校門口看兒子,并要求孩子和他一起保守這個“秘密”。王某雖然無奈,但也不想再通過法律途徑“探視”,覺得那樣會把孩子牽扯進來,讓孩子難“做人”。

  八成孩子覺得孤獨

  離異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問題一直是一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單親兒童心理上的缺陷甚至行為障礙,在本次調查中也得到了證實:

  80%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子女在性格上偏于內向,與人相處、交往的能力不強;有的孩子甚至比較悲觀,有孤獨感。多數(shù)受訪的家長承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一般,即使學習比較努力,在其他各方面的表現(xiàn)也很一般,而且朋友很少。

  絕大多數(shù)受訪家長表示,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心理比較矛盾,有“重不得輕不得”的感覺。

  為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幾乎所有家長都選擇將離婚的事告訴學校和老師,以求得學校和老師的幫助。因此,雖然多數(shù)子女在學校的表現(xiàn)一般,但都沒有出現(xiàn)早戀、泡網吧、逃學、離家出走等極端行為,家長們普遍認為這與學校和老師的管理和教育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