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戀母情結”勿過度
時間:2022-10-07 21:08:48
獨生子“戀母情結”勿過度
兒童在某一時期,會對母親產(chǎn)生過多的依戀行為,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稱之為“戀母情結”,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母親更喜歡孩子的依戀和天真,往往過多地剝奪孩子與父親交往的機會,人為地使“戀母情結”延長或加劇,一些年輕的媽媽常常驕傲地說:“我兒子自小粘我,跟他爸爸倒挺敬而遠之,星期天也不跟爸爸回爺爺家,只跟外婆和姨媽親”。這種疏遠父親的“后遺癥”,不僅使家庭中的“親情關系”向母性群傾斜,而且對孩子心理的發(fā)展也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甚至使孩子產(chǎn)生畸形或變態(tài)心理。
其實,父愛與母愛在家庭教育中有著同等的作用,父愛所給予孩子的堅強、剛毅、大度、寬容、幽默等心理影響,是母愛所不能替代的。如孩子每次考試結束后,母親關心的往往是分數(shù),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親關心的則是孩子的考試水平,有沒有受到緊張心理影響。孩子考得不理想時,母親常常要孩子縮減游戲活動時間,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課上;父親則建議孩子暫時通過游戲來釋放自己沮喪的心理,而后者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再如,跟父親親近的孩子一般懂得對別人的隱私敬而遠之,認為好孩子從不該“耳朵軟”、“嘴巴長”,相反,一些在素質(zhì)不高的“姨媽”堆里長大的孩子,往往從小就成了“家長里短的傳聲筒”。這種壞毛病,很可能對他日后的交友及信用產(chǎn)生壞影響。據(jù)一項對兒童的測驗表明:從小受父親影響的孩子,一般都自信、幽默、承受挫折力強。可見,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父親的教育方式雖各有風格,但卻不能否認在兒女成長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的舞臺上,不能讓孩子只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還應該唱好“世上爸爸也很好”?!?BR>
“母子互戀情結”的后果是可怕的,極端的危害便是釀成不正常母子關系的悲劇,更為普遍的危害是嚴重影響男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據(jù)有關心理調(diào)查顯示,類似的個案出現(xiàn)在保密性較好的電話咨詢或通信咨詢中。由于母親過分的愛憐,男孩的心理幼稚,依賴性強,孤僻不合群,不會與同齡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陽剛之氣,經(jīng)了解,他們有一個共性:都是和母親在一個床上睡到10多歲的。
然而,更多的中青年父母是有遠見的,他們開始培養(yǎng)3歲以上的孩子獨居一室的習慣,他們對孩子說:你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小天地,給你布置一個屬于你的小房間吧,要鍛煉能夠一個人睡覺,不要再依賴父母。他們態(tài)度堅決,教育得法,孩子的獨立性逐步增強,并很快適應這樣的要求。這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好孩子育兒網(wǎng)采編
推薦文章
- 孩子為何不自信?
- 孩子說謊怎么辦
- 杜亞松回答:兒童孤獨癥的診療方法
- 感覺統(tǒng)合的治療
- 潘潔回答:二歲半的小孩子稍不順心就會哭鬧,是什么原
- 電視節(jié)目中的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 樂觀與悲觀的區(qū)別
- 4個月的孩子也會“吃醋”
- 我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這要緊嗎?
- 心理調(diào)適:一個女孩的案例
- 孩子中的恃強凌弱現(xiàn)象
- 心理快樂六法
- 為什么孩子怕上醫(yī)院,怕打針、吃藥?
- 寶寶愛玩自己的聲音
- 沙眼不是小病,嚴重可致盲
- 大班科學領域教案《顏色對對碰》反思
- 大班科學教案《紙張魔術師》反思
- 中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紫甘藍汁》教案反思
- 照明燈具朋友圈文案33句
- 金城銀行slogan朋友圈文案37句
- 家紡品牌理念朋友圈文案38句
- 有創(chuàng)意的美容公司名字大全456個
相關文章